福音家园
阅读导航

腓立比书第2章查经资料

腓立比书第二章-《丁道尔圣经注释》

腓立比书相关章:

腓立比书第二章

B 面对结党:要和谐与谦卑(二14

  1. 所以,一字(希腊原文)是回顾一章27节,它成为一座桥,前方衔接使徒的呼吁,要教会在面对威胁时保持合一;后面则连上该召唤的续篇,要他们进入和谐、互助的关系,使他的心可以喜乐。

  他根据四项理由,要教会解决一切内部的纷争与敌意;在他的心中,他所呼吁的事都是实在可行的。因此,若,最好译为“既然”;如果要维持 NIV 的用字,就必须补充一句:“而实况正是如此”。保罗认为,他的吁求都基于真实的经验,就是收信之基督徒的亲身体验;对这一点,他深信不疑。

  这四项“呼吁的理由”,对解经者而言,每一项都有其自身的问题。鼓励,parakle{sis,可以译为“劝勉”,如哥林多前书十四章3节(AV),大部分注释家都采此意。如果我们接受这个意义,接下来的“在基督里”之短辞,就成了使徒权威的表达;保罗在这里的劝言,和后面的话(四7),都加上这一笔。因此,霍桑译为:“如果……我曾在基督里给你们鼓励。”他向他们提出呼吁,仿佛有主的授权。也有可能保罗是想到主耶稣的某些教训,诸如约翰福音十七章──这段话很早就已流传──祂祷告说,要祂的子民“合而为一”(十七22)。NIV 则视之为鼓励的理由,因此这项鼓励就有特定的内容:“从与基督连合而来的鼓励”。但这种作法成了解释,而非翻译。

  另外还有一个属灵的事实,也应当能将腓立比人在这信仰的家中联为一体,那就是爱。爱具有约束力(paramythion; NIV 作安慰),既然保罗爱他们,他们也有兄弟般的情谊,彼此的差异应该可以解决。这里的爱,也许等于基督对教会的爱(巴特的解释,他引用林后五14;参:弗五25),这个诠释颇受欢迎,因为这个片语显然回溯以上的“在基督里”。

  与圣灵有什么交通(koino{nia),这个片语是出名的难题,导论已经讨论过(见导论Ⅴ “书信的特色”第 1. 段 2) 项,原书49~50页)。大部分人同意,其含义当为“在圣灵里相交,参与在其中”(见 NIV, GNB),而不是“由圣灵所产生的相交”(但布鲁斯试图将这两个意思综合起来)。圣灵的恩赐,以及信徒对祂的内住与作为的体验,是使徒呼吁的起点。他认为这是众所周知的真理,也可以透过个人的经验证实;信徒在内心和生活中,都明白圣灵的这种 koino{nia,其中充满神恩典的作为。参阅使徒行传十九章2节与加拉太书三章2~5节。他们既然都有分于圣灵,便应该能够过“在基督里成为一身”(罗十二5)的团体生活。这个教义足以替一切结党纷争的灵敲起丧钟,因为他们都藉“一位圣灵”之洗归入一个身体(林前十二13);他们共享的这位圣灵,经由此一结合动作使他们归入基督,得以进到父面前(弗二18);因此,“身体只有一个”(弗四4),大家都在其中成为肢体。这种肢体关系要求他们以和平来保守在圣灵里的合一(弗四3)。这是所有基督徒合一的基本神学基础。重点在于“在圣灵里的生活”,这是圣灵所赐合一的先决条件(与霍桑的看法不同)。

  温柔和悲悯,这一片语应视为重名法;因此狄比留译作“深切的同情”。歌罗西书三章12节支持此说。希腊文 splanchna,是以脏腑为情感的中心,基督徒作者常用此字描写温柔的感觉(参赖富特),见一章8节的注释;译为悲悯的字是 oiktirmoi,它刻画内心深情的外在表达,如深深的叹息、热情的行动。使徒以同情的能力作他呼吁的基础,无论是指主对教会的同情──它因内部的分裂而有明显的需要,或是指保罗牧者的关怀,如一章8节所表白的。从前一节的话来看,这里毋需将二者作截然的区分。

  保罗的呼吁非常恳切,只要稍微用心思想,读者必会被他多重的考虑、严肃的态度所感动。他没有肤浅地劝告说,他们应该撇弃不同,和平相处;乃是将他们的思想提升至本段开场白的那些伟大主题之上。他想凭着这些高超的大题目来影响他们,说服他们,即:主自己对教会的旨意──要教会在祂里面合而为一,因为祂与父也合而为一;源于神对人之爱的那种爱所具有的约束力(约壹四7~12、19);腓立比人一同有分于一位圣灵──那位赐生命的主;以及基督徒对其他信徒应当有的温柔同情之本性。每一个世代中,凡基督教界有分裂,或地方教会有结党纷争,破坏彼此的相交,拦阻对外的见证,都应当宣讲这段意义丰富的真理。

  2. 如果教会能回应这里的呼吁,调整彼此的关系,使教会生活再像神的家一样,保罗的喜乐便满足了。腓立比教会的问题相当严重,这应当是无可置疑的;不过布鲁斯则认为情况轻微,四章2节的不和乃是独立的个案。可是有证据显示,不睦的气氛传播深远(见导论Ⅲ 一、“插入说”最后一段及二、“打断说”,原书38~39页)。以上四重呼吁若要完全实现,应当达到四项结果,亦即:教会应当意念相同(RSV,“一个心思”;参三15)、爱心相同(回应第一节中的“爱”)、在灵里合一(直译:“一起在灵里”,如一27,不过这个字也具“全心全意”之意)、同一个目标(这里重复用以上列出的动词 phronein)。这一系列的表达,都在描绘教会的合一,作者用心良苦。使徒对他们的期许,腓立比人不要再有任何怀疑;他们应当有同样的观点:“只要你的心能与别人合一,想法也就能相同”(柯兰吉)。这样一来,不良现象便能除去,合一与和好将盛行无碍。

  3. 这里所用的伦理词汇,暴露出教会内部灵里的软弱,也提出一帖万灵丹。自私的野心,eritheia(RV,“结党”),与一章17节为同一个字,那里用这字形容保罗仇敌的不良动机。对腓立比人,这字则是形容分派系的争吵,及一些小小的自夸。我们不妨将它译为“喜好斗嘴”,虽然这还不足以传达出该字隐含的自我表现之意。加拉太书五章19~21节称这现象为“罪性(和合本:情欲)的行为”,它使教会内部的生活扭曲变形。不过,以下的分析指出更严重的事。倘若自私的野心是外显的症状,其根本原因则在于虚浮的妄念,直译为“空洞的荣耀”,加拉太书五章26节同样指斥这种虚念。麦卡尔评论道:“分党派和求虚名是腓立比基督徒团体面对的罪恶挑战。前者常成为危害蓬勃发展之教会的主因。”此处第二个用词所指的空洞妄念、无价值的野心,通常是麻烦所在。kenodoixa 是个很生动的字,意即自称臻于完美,这是三章12~15节所斥责的。保罗在此先表达他反对这种说法(现在就有“荣耀”),后来且说明,惟有等到主再来(三20),“荣耀的身体”才可能实现。因此,若声称已经达到那未来才可能实现的状况,便是一种虚浮的荣耀(柯兰吉)。

  这些罪恶倾向的解毒剂,在于培养、实践一种德性,即保罗最看重的品德,谦卑,tapeinophrosyne{;在使徒行传二十章19节,他用这字来描写自己。按伯纳德的解释,这是一种在神面前的谦卑,以致使我们在与人相处时也能谦卑。对这两则相关定义,最佳的诠释为彼得前书五章5~6节:我们应当以“谦卑束腰,彼此顺服”,因我们乃是自卑,“服在神大能的手下”。除非我们的谦卑始于承认自己是受造者,需要倚赖神,并认明我们在祂眼中真正的光景,否则在世人看来,我们无异是装腔作势,假意客套。古代人对真正圣经式的谦卑不以为然,甚至鄙视,因为误解它意味在同侪面前畏缩奉承。马歇尔(L. H. Marshall)写了一篇对本字的研究,他认为:“显然透过耶稣的教训,谦卑才被视为一种美德。”131这句评语惟一的例外,应数昆兰人士的生活与榜样。他们钟爱谦卑,视为美德,并以此为合一的基础,来过他们的修道生涯。保罗的思想也相近,但不同的是,他的诉求对象为耶稣。因此,他在二章8节中立下此一召唤的基础,那里的动词,“自己卑微”,etapeino{senheauton,回应了这里的名词。

  存这种态度对神、对人,也必须先了解自己的软弱与失败;这正是以下劝勉的主要思想:将别人置于自己之上(见:罗十二10)。Tapeinophrosyne{ 一字可能是保罗自己合成的;他不但给予如此的忠告,也身体力行。参阅四章12节,那里的“被贬低”(RSV),其实是“不如别人”之意,tapeinousthai

  4. 使徒在此对读者的劝勉,是为别人的“好处”着想(如摩法特),还是只关注于恩赐方面,即在别人身上可以看出的属灵秉赋?如果“顾”字的意思足以成为解答之钥,第二种解释就比较可能,因为保罗在使用 skopein 一字时,有“以此为你们的目标”之意(赖富特)。我们应当注意其他基督徒的优点和特质,一旦有所发现,便予以肯定,并起而效法。这种解释意思甚佳,比摩法特所译:“每个人在注意到自己的同时,也要注意到别人的好处”,更为可取。此外,它也为以下5~11节论主的道成肉身铺路;保罗或许也藉此句话,委婉地纠正腓立比人中专顾自求完美的一批人(参三12~15)。他们自我中心的态度和高傲的举止,已经破坏了教会 koino{nia(相交)的精神。

  因此,我们不要专注于自己关心的事,以及只顾培养自己的灵性,而忽略了别人身上所彰显的美德。根据以往对第5~11节的了解,我们应当以那位曾说:“我给你们作了榜样”(约十三15)的主为标竿,跟随祂的脚踪行(彼前二21)。以下这几节还有另一种可能的解释;从保罗所引用宏伟之诗歌的要旨来看,这种诠释更为可取,亦即,这个伦理呼召并不是“跟随耶稣的脚踪”,而是接受一种有益于被高升之主治理之民的生活。保罗引用该诗,是要提醒腓立比人,他们如何才得以“在基督里”,并藉着重温“救恩故事”,呼吁他们要遵行祂的“道路”──包括道成肉身,也包括升为至高。保罗将耶稣在世的生活摆列在他们眼前,不是要他们去模仿,更不是作为几种参考模式之一;他最重要的目的,是回顾基督拯救事件的重要性(葛蒂)。

  思念别人的长处,再加上牢记基督虚己降世、现今“掌权”的实况,应当能遏止追求“虚浮荣耀”的倾向;亦即,一方面以自己的道德成就为荣,另一方面又无情地指责他人的失败。

131 L. H. Marshall, The Challenge of New TestamentEthics ( Macmillan, 1946 ), 93页。

C 基督的“道路”(二511

  5. 下面这几节非常庄严宏伟,将主自己的心态生动地刻画出来,对腓立比人而言,成为追求合一与谦卑的最大动力。不过,本节劝勉的含义,较准确的直译应为:“让你们当中存这种心思,正如在基督耶稣里一样”。这句话的第二部分没有动词,最近有些注释家添上,他们不用“是”(‘to be’;不过莫尔提出沿用此一动词的理由;见第6节注释第五段),而用与第一部分相同的动词(霍桑则稍有变化)。葛瑞斯顿(Grayston)的翻译值得称道:“你们当中要这样思想,就如你们在基督耶稣里思想,亦即,有如祂教会的肢体一般”,他评注道:“他们在彼此的关系上,应当存这种想法(1~4节所形容的),因为这是‘在基督里’之人惟一恰当的心态。”这个解释赋予“在基督耶稣里”的意思,和保罗通常所指“与基督联合”的用法相同,其含义常接近“在与祂的子民相交之中”。

  事实上,第5节成为下面一段的钥匙。然而希腊文因为后半没有动词,而文意不明;解经的要点,就在探索应当添入什么动词132。

  因此,“在你们当中”(en hymin)并不是根据一个人的道德模范而灌输德行;这片语意指“在你们教会的相交中”,在这被纷争破坏、被高傲侵袭的状况中。保罗在6~11节中,引用一首描绘基督的诗,藉这一令人永难忘怀、且无话可说的方式,显明:道成肉身、又升为至高的主所建立的团体,必须具备祂的精神,以放下自我、谦卑为怀为生活模式,而祂的道成肉身与十字架,正是这种模式最完美的典范。这一段引起许多讨论,其中之一为:保罗是否在作类似“效法基督”的道德呼吁?还是在设立一个理由,要“在基督里”的人活出合一与谦卑的生活,以符合他们的身分,而他们的心思要环绕6~11节之诗歌所颂扬的救恩事件?大家都同意,这首诗歌具有激励作用;问题是:劝勉的性质是什么?是否为以这几节为榜样,要信徒跟随耶稣的脚踪?还是要他们过“在基督里”的生活,因为他们已经顺服那位道成肉身、顺服至死、现在升为至高的主,而进入了蒙救赎的团体中?本注释采用第二种看法,来诠释保罗的用意。对这个问题研究最透彻的,是邓尼(James Denney)133。此处引用他的一段话来作说明:“保罗想到(基督的荣耀),他不是往回看,乃是向上看。……人的得救,不是靠追忆从前某位人士的所言所行,将其活化于心中,而是靠接受那位永远长存、永远掌权者的灵,祂满有权能,带来释放与生命。……如果基督教要成为活的宗教,就必须如此。”使徒的这番用心,导出以下一段基督论。

  6. 以下的注释将说明经文字句的意思。至于这几节的形式、风格与作者等问题,请参阅增注。

  既是神的本性,是回顾我们的主在进入时间之前、为三一神之第二位存在的情形。译为既是(being)的动词,hyparcho{n,不一定具此意,但由上下文看来,这是惟一令人满意的译法。RV 小字译为“原是”,清楚是指道成肉身之前的情形,保罗在别处亦曾提及(参:罗八3;林前十4;林后八9;加四4)。“神的模式”(NIV 小字)可以有两种解释。从前的注释家(如,吉弗德 Gifford、赖富特,霍桑亦沿用)从哲学角度来解释这个字,认为它是指神的基本特质,“与这个字在希腊哲学中的含义大体相同”134。较新的观点认为,“模式”,morphe{,和“荣耀”,doxa,一字相关135。若把这个事实应用在使徒对基督位格的教导,可以发现许多证据,显示他认为先存的基督与得荣耀的基督皆为神的形像(即“模式”)与荣耀(林后四4;西一15);而这些字都根源于旧约所载,亚当是按神的形像受造(创一26~27;参:林前十一7),并且反映出神的 kabo{d 或光辉(诗八5有此暗示),而他后来堕落时,便失去了这份光辉。

  与神同等,也有几种解释法。主要问题在于,它是否等于具有“神的模式”(霍桑),还是指先存之时与道成肉身之时的主将来才会“经历”的某些事,亦即祂本来可以获取这些经历,但祂拒绝这样作。

  有些注释家认为,第一种解法是正确的,理由有两类,第一类,如赖富特所主张,道成肉身之前的圣子已经与圣父同等,但祂定意不抓紧这一点。另一类理由则主张,祂不必抓住与神同等这一点,因为祂既是永生的圣子,就已经拥有这特色。然而,此处的动词真正的意思是“去抓”,“强夺”,它是否可以转个弯解为“抓紧”,还有问题;至于第二种解释,对整句话的结构并不公允,对第9节“升为至高”的力量也打了折扣。肯耐迪和一些人尝试以不同的方法来解析;他们认为这段话的背景是创世记的故事,亚当受试探,要“如神”一般(创三5)136;因此他们将第一个亚当与末后的亚当作比较。前者愚蠢地要抓住与神同等,因着骄傲、不顺服,失去了创造他的主之荣耀的形像;后者选择谦卑顺服之路,以致被神高举,成为主(9~10节),即被置于与神同等的地位,是祂从前未曾拥有的,因为惟独透过“死的苦”,祂才得着“尊贵荣耀为冠冕”(来二9)。

  可抓紧的事,是钥字 harpagmos的译法之一,这个字可以译为主动式,如 AV/KJV,也可译为被动式,如 RSV:“不认为与神同等是一件要抓紧的事”。两种译文在语意学上都说得通。真正的困难在于:它是否意味,基督很享受与神同等,却因成为人而放弃了?还是祂可以藉自我肯定来抓住与神同等一事,但却拒绝这样作,而宁肯拥抱神的旨意,接受道成肉身与十字架?抑或此诗歌是说:“耶稣认为像神一事不应当强取”(莫尔)?

  如果本文之钥在于将第一个亚当与第二个亚当作比较,那么,后二种看法就更可取;大致而言,这是近代流行的观点,斯陶弗(Stauffer)甚至认为,这种解释已成定论:“以往对 harpagmos 的争论,可谓已成过去。与神同等不是先存的基督所具备的一种地位,res rapta,后来祂放弃了;这乃是一种进展的可能性(res rapienda),而祂拒绝去行。137”

  不过,还有另外一种可能性,简述如下138。Harpagmos 可以有“好运气、幸运的发现”之意。伯纳德用跳板(tremplin)为喻,来说明先存的基督面前的机会。祂存在于神的“状况”或“阶级”中,为神独特的形像与荣耀,但却拒绝利用这个有利的地位,发挥特权,高举自己,与神对立。

  在这里,钥字 harpagmos被解释为抓住一份特权,这特权能开展未来的有利机会;拥有者大可尽量为自己谋利。基督在先存的状态中,已经于神格中有独特的尊荣;这个地位极为有利,祂大可加以发挥得淋漓尽致,用尽自己的权利,抓住祂职分本有的荣耀与名声。而就在此刻,祂选择了道成肉身。祂认为,以这种方式获得神的尊严,乃是一种试探,因此予以拒绝;祂不愿被尊为与神同等,作“主”,而宁可选择道成肉身、卑微到底的命运。

  这一节的解释,观点相当分歧;如果单单只举出一种,而将其他曾经发表过的高见都弃置不提,似乎太嚣张。然而在此我们惟一能作的,是探究一种最能帮助了解这段意义深远的话的方式139。与这解释相关的,是旧约的思想,而文中隐约将两个亚当互作比较。另有人建议,如后期犹太作者所解释撒但之受试探与堕落,乃是本段的线索所在(如斯陶弗);不过这种可能性较小。

  “神的模式”(RSV,NIV;既是神的本性为解释性的意译,而非 en morphe{ theou 的翻译)将我们带回基督在永恒中的“状况”。有人尝试否定这一方面的教导140,但在面对选择时(从6b 节来看),祂需要放弃一种“状况”──即祂在进入时间之前的荣耀(约十七5)──才能道成肉身;因此便说不通。一旦肯定了基督的先存状况,我们便看出,“两个亚当”的模式可以支配此段的思想。创世记第一章中,亚当反映出永恒神子的荣耀,而神子则从永远到永远“与神同在”(约一1,十七5),祂是那位眼不能见、口不能述之神本体的真像(来一3)。亚当,这位神的儿子(路三38),受造比神略小一点(诗八5,NIV 小字),他自以为可以“如神”一般(创三5、22),亦即,不再倚靠造他的神,而要独立自主;这便是他的“抢夺行为”。可是,他的这番渴望落空了。

  然而,永恒的神子在面对类似的试探时,却放弃了祂应有的权利;其实祂只要抓紧,就可以保有这一份权利,亦即,与神同等;但祂反倒选择了藉顺服、受苦之路,进入掌权。这个伟大无比的决定,所带来的情形,记载于下面几节。

  7. 第6节之重大决定的结果,记在这一节。祂既然不抓住与神同等,便不得不接受放弃的后果。反而使祂自己成为无有,更直接的译法为,“反而倒空自己”,heauton ekeno{seh;这个片语后来成为所谓道成肉身“kenosis(虚己)论”名称的来源141。对这一片语最好的解释法,是根据紧接着的下文所带来的亮光。如此,它便是指“道成肉身之前的放弃,及同时发生的‘取了奴仆形像’的动作”142;这样来读本节经文,比从前的“虚己观”更好;该观点的说法为:在成为人的时候,祂剥除了自己神性的相对特性,即如全知、全能、全在;甚至连祂永恒的自觉也除尽了。本节其实并没有讲到这类事,乃是教导说,祂的“虚己”,或倒空自己,是取了奴仆的形像,这步骤必然包含对祂荣耀的限制,祂将其搁置一旁,以便能生为人的样式。

  仆人的本性,大部分旧的解经书都认为,这是对祂人性的生动描写。祂分享我们的人性,包括一切的软弱与有限(罗八3;来二7、14);祂进入这世界,一生都受制于这种本性,惟一荣耀的例外,是祂没有罪。祂真正的地位被祂肉身的软弱遮掩,祂的荣耀被祂的人性隐蔽。所谓“虚己”,便是指如此放弃自己的举动,亦即,在成为人的时候,祂放下了自永恒以来一直享受、属祂本性的荣耀(约十七5、24)。

  不过,还有一种可能的解释,其出发点为对仆人的看法;在犹太教中,这是一个尊贵的头衔(罗梅尔的话,前面曾引用,见一1注释第三段,原书56页),此处可能是指最伟大的神仆,即以赛亚预言中受苦的仆人。当然,七十士译本将希伯来文 e&bed Yahweh 译为 pais(译注:仆人),而非本节 doulos(译注:奴仆),但这并非不能克服的难题,因为这两个名词可以互用,而亚居拉(译注:二世纪时,翻译旧约的人)将以赛亚书五十二章13节译为 ho doulos,而不用七十士译本的 ho pais

  很多人也用以赛亚书五十三章来了解第7节。我们的经文,heauton ekeno{sen“祂倒空自己”,这个表达法在希腊文中别处都找不到,在文法上也很艰涩,这个事实或许暗示,其根源为闪语,而本节只是翻译。耶利米斯认为这处原文为以赛亚书五十三章12节:“祂将命倾倒,以至于死”,而声称,“这个说法意指生命的降服,而不是道成肉身的 kenosis。”143这个崭新的解释过去曾有人注意,但没有一本注释书对其认真。它将本节完全从道成肉身之神学移开,而将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十字架上,那是主为了顺服神旨、救赎我们,而付出的代价。但是这解释也有困难144。本诗论到耶稣接受 doulos 的理由,很可能更单纯:(1) 让耶稣的角色成为以色列受苦的义人之一,这些人即一般人所称的“神的仆人”;(2) 指明耶稣没有特权,藉此强调祂“放弃自我”的决定(8节;如穆尔);(3) 刻意与神在恩典中要赐给祂的地位,和“主”的称号(11节)形成对比。

  8. 既有人的样子,这进一步的形容,似乎只是重复前面的句子;看重本诗韵律与仪式结构的人(如狄比留),认为这只是诗句的重复。不过这句话清楚表明,我们的主是真正的人,并不是只变成像人的模样(7节“人的样式”可能让人以为如此)。另一方面,有些学者,尤其是罗梅尔,将这句率直陈明主的人性的话力量削弱;他认为人的样子之片语,代表亚兰文 k#bar~#na{sh,意为,“如一位人子”,即一个具有神威严的人,好像但以理书及以斯拉的启示(即伪经《以斯得拉二书》十三章)(参:启一13,十四14)。按照这个看法,此头衔不是指祂的人性,而是指祂超越的状态,即为天人者,来到世上要完成救世的使命。保罗的作品中可以找到天而人者教义的痕迹(如:林前十五45及下),不过不够令人信服。布鲁斯认为,第8节与但以理书七章13、14节类似,只不过那位“看来像人的”(GNB),现在已被高举,且“从神领受了权柄与荣耀”,因此,祂的国成了永远的国。

  在寻找类比的时候,最好思考此子句和两个亚当的关系,根据创世记的记载,它是否有衔接二者的作用?更可取的看法,是它为下文作准备,将下文与以赛亚书五十二章14节、或五十三章3节耶和华仆人的形像结合起来。祂倒空自己,意指祂在地上终其一生尽心尊崇父神,并接受人类的命运。不过,此处关注的焦点,无疑为祂生命的高潮,亦即,祂受羞辱、痛苦、死于加略山。以赛亚书五十三章8节与此段类似,七十士译本读为 en te{ tapeino{sei etapeino{sen heauton祂谦卑自己互相呼应。

  祂的顺服成为祂的神性与权柄的标志,因为,诚如罗梅尔精采的见解,惟有神才能视死亡为顺服;对一般人而言,死亡乃是必然临到的。惟有这位顺服的人子能够选择死亡作自己的命运;而祂是为了爱才这么作。祂的爱一方面向着父神的救赎大计,一方面向着祂所降临的世界:“我来了,为要照你的旨意行”(来十7)。祂彻底顺服,以至于死的价值,就在于如此完全紧抱神的旨意。但我们不可以读得太快,好像经文在明说,这份顺服是向着神的。它没有这样说,所以这个问题也没有答案。也许它只不过是说,耶稣的一生全是服从,因为这原是奴隶的特色,他向主人只能顺服(柯兰吉)。

  以至于死,这几个严肃的字,也许不单言及祂降卑的极限而已。这词汇或者暗示,祂降至阴间,被死亡的魔鬼权势所掳〔罗梅尔;盖士曼(Ka/semann)采用此观点,引于113页,贝尔(Beare)也赞同〕。有关此种死亡权势的思想,请参阅希伯来书二章15节。无论我们觉得这种思想多么奇怪,它却深植于新约之中(参:徒二27、31;罗十6~8;弗四8~10;最著名的则为彼前三19)。

  死在十字架上,必须由两方面来看。对于住在罗马城的基督徒读者而言,它必定别具深意,因为当地有一股相当强的势力,反对以这种方式处死刑。西塞罗(按:主前106~43,罗马政治家与学者)形容十架极刑为:“最残忍、最恐怖的刑罚方式”他的感受是:“罗马公民要远离十字架这名,不单身体要远离行刑处,甚至思想、眼睛、耳朵都要避开”145。

  我们也需记住,作者是位犹太人(三5),对他而言,被罗马人钉十架而死,按照申命记二十一章23节的规条,意味受刑人已被划在以色列人之外,受到驱逐,不得在神的约中有分。这个思想使十字架成为犹太人的绊脚石(林前一23);但,对保罗这位基督徒而言,它却成为他的十架与和好教义的核心(参:罗五1~11;林后五21;加三13)146。不过,这里假定读者已明白十架的目的,所以只陈述其事实;有些学者认为,这样的省略可以证明,这首诗写于保罗之前。参阅增注。无论如何,基督的故事至此来到第一个高潮。这三节(6~8)大笔一掠,从最高点划到最低点,从神的光降至死亡的黝暗(罗梅尔)。

  9. 思路来到这个关头,忽然将主角改换,不再是道成肉身、完成救赎那幕戏的主角。在这节之前,焦点都放在神子的自我降卑与顺服;现在则是神采取主动。而此处提出耶稣基督之名,6~8节则从缺。

  神子基督的顺服受到推崇,父神将祂高举起来,使祂从死里复活,并高升到荣耀的地位。圣子甘心顺服,以致死于十架,父神的回应则是使祂复活、得荣、作主。这种先降卑后高举的模式完全合乎圣经,在耶稣的教导中尤其明显(见:太十八4,二十三12;路十四11,十八14;参:林后十一7;腓四12)。

  所以(表明祂顺服至死的结果)神将祂升为至高(赋予这动词最高级的含义,或许是正确的),这句话包括了复活在内,不言自明;而它主要是表达高举的真理,如使徒行传二章33节所记(参:徒五31)147。这里译为升的动词,七十士译本也用来翻译以赛亚书五十二章13节。前面曾经提到,布鲁斯认为,这里与但以理书七章13、14节有关连。

  屈身至最低的那一位,现在被高举至与神同等的荣耀地位;亦即,祂原先就有这份权利,但祂却从未抓住不放,而现在祂终于享受到这份尊荣。因此,这里的高举不是指祂的本性,或在神里面固有的地位。此举所赋予祂的,乃是惟独经过祂在世的顺服与牺牲之后,才能属于祂的事;尤其特指祂成为宇宙之王。

  这份归给祂的尊荣,藉赐给祂名来表达,亦即,说明祂的资格;祂选择不用理所当然的权利,或强夺(第6节的 harpagmos)来获得这资格,而透过顺服与降卑来取得。过去祂拒绝自取的荣誉,现在父神乐意授予祂:赐给祂(echarisato)有“因恩宠(charis)而赐予”之意。“耶稣”这人名很重要,不可低估,因为它表明:一切权柄都已经交在拿撒勒的耶稣,这位历史人物手中;祂不是某种宇宙密码,更不是位暴君,而是基督徒可以辨认、有名有姓的人物。这个因素掌控了以下所言祂的主权。

  从11节看来,至高之名便是“主”。这个字(kyrios)在七十士译本中,用来翻译神的名字耶和华(或译:雅巍),不过可能曾受基督徒影响;其字根意义指:根据胜任度与权柄而来的治理权,支配所有物的能力。既然它与旧约中神的名字有特殊的关连,在此处赐下这名,便是声明:耶稣基督已被升至属于神自己的地位,成为一切受造物的主宰。按照以下的经文所言,这一点有两项醒目的证明。

  10~11. 因祂的名,就是那超乎万名之上的名,万膝必须跪拜,万口必须承认(即宣告)耶稣基督是主。这份宣言的两方面,都根据以赛亚书四十五章23节,其上下文宣告,以色列的神是独一伟大的真神。将这一段旧约用在我们的主身上,无疑是最清楚不过的证明,显示祂在父神右边、崇高无比的地位。然而我们也应该在此看出,用这段犹太人的经典,是要证明神的独一性148。另一方面,祂处于这高举的地位,是要使荣耀归与父神。祂的宝座绝不与父神竞争(启三21);祂的主权立基于神的全权与明确的意念,而神的目的是要使万物在基督里面同归于一(弗一10;参:弗一20~23),以致最终神能成为一切的主(林前十五28)。

  在天上的、地上的,和地底下的,这三元一组的片语,表达出我们主耶稣基督的宇宙权柄。在希腊文中,这几个字是三个形容词以虚词相连。AV/KJV 和 RV 认为,这几个形容词意指中性名词,因此译为“东西”(赖富特亦同)。这种看法的结论为:倘若这些形容词是中性的,我们最多能说,这段经文叙述“全宇宙归服于神的概念”149。但这里所指的,更可能具个人性,诚如伊格那丢类似的想法(Trallians 9.1)。那些在天上、地上、地底下有智慧的生灵(参 GNB),莫不屈膝顺服,并开口承认──即如最早期的基督徒信条──耶稣基督是主。

增注:二章511

  以上在诠释这几节之时,已经提及一些现代研究的主要趋势。关于作者、风格、背景等方面,还可补充说明如下。

  最近几年,保罗信中的这一段都被视为一首颂赞基督的诗歌,证据则为其中词藻的庄严宏伟,以及文句的结构。每一个字皆经过精挑细选,所以,如果朗读出来,重音明显,每一行都有韵律。倘若这段经文是用诗体写的,便很容易明白这些事实。此外,有些字极其罕见,也必须列入考虑。罗梅尔在《主耶稣》(Kyrios Jesus)一书中的结论为:这一段乃是早期基督徒的认信,属于仪文类的文字,而非书信式散文。这个观点已为大多数人接受150。

  不过,罗梅尔还有进一步的看法。他认为,这首诗原来为一位基督徒诗人所写,他的母语是闪语,而巴勒斯坦的教会在圣餐时吟唱此诗。此外,既然对本诗的出处持这种观点,加上其中有些字在保罗书信中再未出现过,他认定,作者不可能是使徒本人。支持作者并非使徒的理由为:保罗常教导的许多观念,在此都从缺,诸如十架救赎的重要性(“且死在十字架上”一语,在罗梅尔的分析中被删除,因为它破坏了诗句的韵律)、对复活的强调(其他地方在论主高升时必会提到复活),以及教会的角色等重要真理。

  近日新约研究十分看重的题目,是保罗从在他之前的基督徒先辈──就是比他先在主里的(参罗十六7)──得到什么151。至于这首“基督颂”,只有两种选择,一为:保罗承袭了此一早期基督徒的认信,而在这封信劝勉的部分引用,以增强他呼吁的庄严性,要腓立比人接受他们“在基督耶稣里”蒙召的全面意义;另一观点则为:这段话是保罗从前所写的,现在他以牧者身分,用它来强化对腓立比教会的关怀。在这二者间的抉择,牵涉到技术性的研讨152。不过,我们可以注意到两件相关的事。第一,如果这段是仪文形式的诗歌,便可以说明我们所发现的一些独特之点,诸如罕见的用字,和缺乏使徒在别处详尽发挥的观念。他所选的词汇和主题,必定受到他心目中之作品的形式所规范。第二,我们从哥林多前书十三章等篇章,知道保罗有写激昂式诗体文字的才华。可是我们也知道,他会运用传统,尤其是信条类(林前十五3~5),及基督论的教导(西一15~20)。权衡之下,他们暂时可说,资料的指向为:二章6~11节含有传统的教导,是经仔细琢磨的颂赞诗,保罗从先辈领受,应用于此。

  目前似乎可以确定的是:无论作者为谁,这几节都非常特殊,是引言的形式,保罗用来支持他对腓立比人的呼吁。正如亨德(Hunter)所言,这段话“仿佛一块‘皇室用布’织补在整个劝勉当中”。

  至于这几节的形式,倘若它原本真是颂诗,应当可以分节排列。罗梅尔便作了这样的展示。他将经文排列成六节诗,每节有三行。

 (1) 原是神的形像,

   祂不以这点为强夺的──

   与神同等;

 (2) 反而倒空自己──

   藉取奴仆的形像,

   成为人的样式。

 (3) 既然在地上像人的样子,

   祂就自我谦卑,

   完全顺服以至于死(甚至死在十架上)。

 (4) 所以神将祂升高,

   并赐给祂一名,

   是超乎万名之上的名;

 (5) 以致因耶稣的名,

   万膝都要跪拜──

   天上、地上、地底下,

 (6) 并且万口都要承认:

   “耶稣基督是主”,

   使荣耀归给父神。

  后来的探讨简化了以上的排列,但也付出代价,删去几段经文,以配合全诗的韵律。耶利米斯的重组,强调我们的主存在的三方面,亦即,祂的先存、道成肉身,及高升为主的地位。他将全诗排为三节,如下:第1节为6节与7a 节;第2节为7b 节与8节;第3节为9~11节。但这种安排必须删去几个片语(“天上、地上、地底下”,“使荣耀归给父神”,以及“且死在十架上”),以求得着完全平衡的诗。另外,还可以将这几节排成轮唱的形式,两行一组;这并非不可能做到,不过,霍桑认为这样的安排全属虚构153。

  在背景方面,解释之多可谓五花八门。欧陆的学者,尤其是主张将新约“非神话化”的人,都从希腊或诺斯底思想中,一位“天人”的背景来看此诗。这位天人降到世上,执行救赎人类的任务154。尽管这个神话和其用词,与使徒用来表达他对基督之认识的话语,在外表上有些类似,但这个神话影响了使徒思想的理论,非常值得怀疑。

  我们相信,这几节最容易明白的背景,乃是旧约圣经〔如凯尔德(Caird)、葛蒂、布鲁斯、霍桑〕。使徒的思想最可能依据两个观念而来,亦即,有关亚当的教导,和两约之间的作者藉箴言第八章所发展的智慧观(西拉书24;所罗门智慧书二~七章)。祂以神的形像之神性存在,与智慧的角色相仿;祂拒绝抓住与父神同等,则与第一个人所遇到的试探类似。以赛亚书五十二至五十三章中,受苦仆人的图画也成了预表,预示主的顺服、受辱,与高升。这段庄严宏伟的文辞,乃是这几种观念的融合,在圣灵的引导之下,赐予叙利亚和安提阿的早期基督教会;还有可能,是透过初生的教会,尤其是司提反学派155,传给使徒本人的。这段话记载了主的先存、受辱与得荣,祂永远是教会崇拜的对象,也将是一切受造物的治理者。

132 在 Martin, Philippians( NCB, 1976=1980 ), 91~93页中列出各种可能,而认为 Grayston 的建议最可取,如上文。亦可参照 Craddock 的注释。

133 SecondCorinthians, Expositor's Bible ( Hodder & Stoughton,1894 ), 140~141页。

134 Lightfoot,132页;参 E. Gifford, The Incarnation ( Longmans, Green, 1911版 ), 12页以下,以及 Hawthorne, 83、84页。

135 参笔者的作品,ExpT, 70,1959, 183、184页,以及 Carmen Christi ( Eerdmans / Paternoster, 21983), xix-xxi, 102~120页。

136 特别参 J. D. G. Dunn, Christology in theMaking ( SCM / Westminster, 1980 ), 114~121页。

137 E.Stauffer, New Testament Theology ( ET, SCM, 1955 ), 284页,小注369。

138 笔者详论见 CarmenChristi, xxi-xxiii, 134~164。

139 笔者曾对这几节的问题与解决作过更详细的说明,见 Tyndale Lecture, An Early Christian Confession : Philippians ii. 5-11 in recent interpretation (Tyndlae, 1960 ), 后来又申论于 Carmen Christi : Philippians 2:5-11 inrecent interpretation and in the setting of early Christian worship SNTSMS, 4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3 ; Eerdmans / Paternoster21983 ) 以及 Philippians ( NCB, 1976=1980 ) 94~98页。最近相关的研究很多,特别值得注意的为:C. F. D. Moule, ' Further Reflexions on Philippians 2:5-11 ' 刊于 ApostolicHistory and the Gospel, 264~276页。

140 如,在 Dunn, Christology in the Making,114~121页。

141 参 Beare 对虚己论的注释,159~174页 ( E. R.Fairweather 的文章 )。对这个理论尖锐的批判与评论,见 L. Morris, The Lord from Heaven ( Tyndale 1958 ), 73、74页。

142 V. Taylor,The Person of Christ in New Testament Teaching ( St. Martin's /Macmillan, 1958 ), 77页,以及笔者的短文,IBD, 2, 73、74页。

143 J. Jeremias, The Servant of God (ET, SCM, 1957 ), 97页。

144 见 Martin, Philppians ( NCB,1976=1980 ), 97、98页。

145 参看 M. Hengel, Crucifixion ( ET, SCM,1977 ),内有丰富的资料。

146 亦参 Martin, Reconciliation

147 描写升天的图画是坐在神的右边,意思是与神同掌权,即,领受了与神同等的尊荣;参 W. Foester, TDNT, 3, 1088页。

148 参 Martin, Carmen Christi,xxv-xxxiii 页。

149 赞同者有 W. Carr. Angels and Principalities,SNTSMS 42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1 ), 86~89页。

150 E. Lohmeyer, Kyrios Jesus (Winter, 1928=1961 )。

151 见 A. M. Hunter 详尽的探讨,Paul andHis Predecessors ( SCM, 1940, 1961修订 )。

152 这方面详细的讨论与书目,可参看笔者的 Carmen Christi, 第三章,而 Phillippains ( NCB, 1976=1980 ), 109~116有最新资料。

153 参 Martin, Carmen Christi, 36~38页;Collange 等人都接受这个分析。

154 参,如,E. Ka/semann, 'A critical Analysis of Philippians 2:5-11' , 刊于 Journal for Theologyand Church, 5 ( Harper, 1968 ), 45~88页。但这个建议受到批判,见 W.Pannenberg, Jesus, God and Man ( ET, SCM, 1968 ), 151~154页。

155 Martin, Carmen Christi, 297~313页。

D 劝勉的应用和保罗的榜样(二1218

  12. 前几节基督颂的两个主要重点,是祂的顺服(二8;参:来五8),及祂领受了主的名号(11节;参:罗十四9)。祂“道路”的这两方面,就像从一个永恒航行到另一个永恒。如今,这两方面都应用在腓立比的情况中;所以一词,将这个故事与应用连接起来。既然祂曾顺服,你们也应该顺服!而祂现在是主,你们就当活在祂的管理之下!不过这并不是严厉的军事化命令,缺乏爱的成分。使徒加了一句我亲爱的朋友,软化了他的劝勉,提醒他们,他的命令,就像神的命令一样,不是让人感到为难(约壹五3);他奉神的名说话,乃是表达牧者关爱的情怀。

  在腓立比的时候(徒十六章),他知道他们顺服他,视他为神的使者。从人的角度而言,因着他们顺服福音(参:徒十六15、33),这个教会才能成立。保罗经常提醒读者,他们最初顺服了福音的宣告与呼召(如:罗六17,十六19),现在也应当继续顺服他以使徒身分所吩咐的话(如:林后七15,十6;帖后三4;门21)。

  如今,在我不在那里的状况下,他们对神的旨意仍要顺服如常;他对他们的这段训勉,就像前面要他们合一、壮胆一样。目前保罗因被监禁,不可能亲自与他们同在,不过当他往乐观方面想时,便期待能与腓立比人再聚首(参一26)。在书信的其他部分,他担心这次的囚禁、审问,可能出现最坏的结果(见一20,二17的注释),而我不在那里一词,可能带着不祥的担心,恐怕一旦他殉道,就再也不能和他们联络了。因此,他不单是因为距离,也是因着未来的可能性,而更加思念他们(见一7~8的注释),并且存着信心向他们呼吁:在教会生活急切需要改进的方面,当顺服他的话。

  腓立比教会内的不和与不安,是解释这节经文与全段的要素。继续作出你们的得救,这句话常被断章取义,并被拿来当作神学讨论的基础;不论从新约神学的一般声明来看,这种讨论多么有需要、多么实在,但对本书信的这段话,却毫无关连。常有人将腓立比人当作的事,作出,与13节神行的事作为对比,应用于个人得救的实践。正如穆勒(Mu/ller)所说,神藉恩典已经在我们“里面作的事”,我们应当把它“作在外面”。

  然而,真正的解经必须从为得救下定义开始,不是按个人而言,乃是按腓立比教会整个生活来看。读者受到鼓励,要专心致力来改革教会生活,在这件事上“下工夫”(摩法特),直到全体的灵性恢复健康,不再起分争、闹别扭。得救(so{te{ria)可以有这个意思,正如使徒行传二十七章34节:“你们的健康”(NIV 意译为:“你们需要它才能存活”;和合本:“关乎你们救命的事”),而动词作出,katergazesthe,最好译为“下工夫”。你们自己的,heauto{n,极不可能指个人(参穆勒,“你们自己的,而不是另一个人的”),因为使徒正在勉励腓立比人,要注目于别人的益处(见二4的注释),不要只顾自己。这里所指的,必定是一章28节的事,那里关切到整个信徒团体的得救。

  这段经文的语气足以肯定这个解释;麦卡尔对此作了有力的说明156,后来的注释家也接受,如霍桑。在二章5~11节伟大的篇章之后,还会强调个人得救,实在难以自圆其说;而以下几节最好的解释,应当是指腓立比人在教会之内彼此相交的态度。

  面对这项任务,他们应当有的态度是谦卑,当恐惧战兢,完全倚靠神加添力量,才能完成使命(13节)。使徒在哥林多后书七章15节和以弗所书六章5节,用了同样的片语,那里也是形容对人的态度。所以这里乃是指:腓立比人在彼此的关系上,应当以这种精神为特色。

  13. 教会内和谐的关系,也就是它整体的“得救”,非常迫切需要恢复;而惟有倚靠神的能力才作得到。连接词因为显示,当神在他们里面工作,他们才能“作出”这种改革。在你们里面,麦卡利斯(Michaelis)和马歇尔都认为是指“在你们心里”;当然,和好与和谐的精神必须先生于心内,才会影响整个团体。不过“在你们中间、在你们当中”是较好的翻译,正如二章5节,那里用了同样的片语。

  这里的词汇显示,神在腓立比教会的工作很强。祂被形容为那位工作者,ho energo{n,这动词意指有效的工作(见三21的注释,那里用名词 energeia)。祂的作为是让人“立志”并“行事”;第二个动词 to energein 重复了稍前描述神的字。祂促使他们立志,要改革祂子民的情形,并且将这种“善意”,eudokia,在他们当中完全实践。

  这个解释,不将成就祂的美意一语视为神对腓立比人的美意,“要实现祂美善的旨意”(赖富特);而是视为一种善意的模式,就是当祂激发人立志,加添力量,使他们建立情谊时,这种恩典的作为在团体中所鼓动的善意。Eudokia,可解为相当于旧约的 ratso{n一字,如此,它便是指神的旨意,祂藉拣选与赐福,来表明祂的喜悦(如:路二14,按照多数近代的解释,其依据为死海古卷的证明)。但这个字也同样可以指人的善意,由一章15节便可看出(参:罗十1;帖后一11;那里可译为“每一个善意的决定”)。参麦卡尔、柯兰吉,与霍桑。

  因此,有两种可能性:一为视 eudokia 为神的意图,要祂的子民在爱中相交,合而为一;另一则为──借麦卡尔的话──“基督徒团体应以善意为特色”。而这两种状况都需要神来行动,才能保证会有理想的结果。

  14. 从本节指责发怨言、起争论来看,更可肯定这几节应当从“团体”的角度来解释。在旧约时代,这些罪污染了神子民,使他们失去保护(参:出十六7;民十一1)。他们不但抱怨摩西,更严重的是,竟背叛神本身(见:出十六8)。不过,这里的类比并不完全等同,因为腓立比人发怨言、起争论,很可能只在彼此之间,而不致向着神(与贝尔、凯尔德的看法相异)。这里与前几节的思想没有中断的迹象,使徒继续警告,在教会相交的生活中不可以埋怨、吵闹。起争论,dialogismoi,按蒲草纸卷的证据,在法律上可有“纠纷”、“诉讼”之意(见莫尔顿和米利根,他们的建议为“外在的争辩与讨论”)。可以想像,在异教法庭中裁决争闹的烦人现象,也出现在腓立比,好像在哥林多一样(参:林前六1~11)。若是如此,这个教会由贪图“虚浮的妄念”(二3)之毒根,所生出的分争问题,已经不再是琐事,而变得十分严重了。另外一种现象是发怨言,gongysmoi,这个字含有恶意,在哥林多教会问题中也使用过(林前十10)。

  15. 这些劝勉与警告的目的很清楚。腓立比人应当整顿自己的家,这样才能实践神的旨意,在社会中为祂作见证。神的旨意首先是要他们成为无可指摘、纯洁完美。动词成为,gene{sthe,更准确的意思是“证明你们自己”。前面已经提到教会内部的情形,由此观之,这里必然是要他们弥补、改善,将分争、吵闹的旧酵除尽,使教会成为她所宣告应有的样式,能够服事神,完成祂的心意。

  无可指摘,amemptoi,使徒在别处也用过,形容他的读者(帖前五23),以及他自己的榜样(帖前二10)。这字意味“无可责备,所过的生活别人没法挑毛病”。三章6节也用同一个字,讲到他在守祖先传下的犹太律法时,何等一丝不苟;不过这两处的角度不同,所以意思也完全不一样。此处的上下文,人的功劳毫不存在,“无可指摘”乃是神的恩典作成的(13节);它的情境是团体,形容教会的生活与特性,而不在论个人道德的培养。

  纯洁完美,akeraioi,是道德用语;主曾以这字告诫门徒,要“驯良像鸽子”(太十16);罗马书十六章19节则说:“在恶上无知(和合本:愚拙)”。第一世纪的文学中,用这字形容没有稀释的酒,或没有掺劣质合金的金属,因此有“纯粹、不掺杂”之意。希腊文有一译本,用这字翻译雅歌书五章2节和六章9节,即形容书拉密女为“我的鸽子,我无瑕疵的那位”,“我的完全人”的话,十分有意思。

  这两个道德词汇放在一起,让我们瞥见神对祂子民的理想。他们的品德与行为,都应当让外人无话可说;他们要注意,务使自己“在公众面前的行为无可指责”(罗十二17,腓力斯);同时,他们也当不容异类成分侵入,削弱力量,或污染教会的本质,因教会原是“贞洁的童女”(林后十一2)、基督的新妇。这两个字提供了最恰当的说明,刻画出我们行事为人怎样才能“与基督的福音相称”(一27)。

  不过,保罗在这个题目上还有话要说。神的儿女,即经由领养与恩典成为祂家中成员的人,必须没有过失,amo{ma(RV,“无瑕疵”),尽管周围的世界仇敌环伺──弯曲悖谬的世代。

  我们必须以申命记三十二章5节(RSV),作为使徒下面对教会期许的背景资料。摩西在歌中承认,古时的以色列民向神行事邪僻,有了瑕疵(七十士译本,mo{me{ta),因此就不算是祂的儿女(七十士译本作 tekna);他们是弯曲悖谬的世代(七十士译本, genea skolia kai diestrammene{)。保罗在本段中用了 teknamo{me{ta (他写为 amo{ma), genea skoliakai diestrammene{,显示他乃是引用旧约经文。

  不过,他虽然借用这段旧约对背道之以色列的控诉,却作了一些改变。尽管教会有失败、犯严重的错误,他也不能容许她被弃绝,不再成为子嗣。腓立比人仍是神的儿女,蒙召要“无瑕疵”,即,与神的性情有分,正如摩西在前一节所形容,神“信实而无过失,公义而正直”(申三十二4,RSV)。第4节说:“祂的作为完全”,所用的希伯来文为 ta{mim,在其他地方,七十士译本用 amo{mos 翻译这个字,特别是在形容祭物“没有瑕疵”时。这个线索帮助我们了解,何以二章17节的思路接至献祭与事奉上。

  我们也当注意,申命记用弯曲悖谬的世代形容犯错的以色列(参:诗七十八8),但保罗却用它指周围的世界,教会处于其中,在那里作见证。包围教会的,是满怀敌意的世界。它与不肯相信的犹太人一样,都拒绝基督徒的信息,然而它的拯救惟赖基督。

  信徒的职守正是在(直译“在当中”,meson)这样一个世界中。希腊文小小的 meson 一字──保罗在七十士译本的引句中加上的──却意义重大。在基督里的信徒已蒙救赎,脱离这个邪恶的世界(加一4),不再与它同受审判(林前二6,七31;加六14),也不再有分于它的精神(约壹二15~\cs1617)。他们不属于这世界,因为它与神隔绝,对祂的存在漠不关心,敌视祂的统治(参:约十七16);可是他们仍然“在”这世界上(约十七15),又没有撤退的命令,不能遁世隐居,躲在与世隔绝之处。相反的,基督徒奉命要进到世界去(约十七18;可十六15)。身为主的子民,我们最恰当的位置就是在世界中,因为惟有在那里,才能产生真正的见证,为基督发挥最大的影响力157。

  教会在社会中的见证与影响,这里用明光照在黑暗中来形容(参:彼后一19)。使徒在这里的想法,一般人以为是指明星在黑暗的穹苍中闪耀;因此,腓立比人所受的训勉为:“在黑暗的世界中要发光如明星”(摩法特)。有人用但以理书十二章3节(七十士译本),来支持这个翻译:“智慧人必发光,如同天上的星星(ho{spho{ste{res)”。

  但是反对这样解释的理由很充分,正如罗梅尔所列。保罗的动词是 phainesthai,一般的意思是“看来”,而不是 phainein,“发光”(如:但十二3)。“光”,pho{ste{tes,也可以指任何一种有光的物体(如,火炬、灯笼、灯塔之光158)。新约惟有另外一处提到光;即启示录二十一章11节,那里形容圣城反射神的荣耀,有如宝石之光(pho{ste{r)。世界,kosmos,在这里不是指属物质、自然的受造世界,乃是从伦理、宗教的角度而言,正如我们所说“世界的精神”,或“世俗人”。犹太人的文学中也曾有例子,讲到亚当、以色列、妥拉,与某些拉比,是世上的“持光者”(如:Test Levi 十四3;参:徒十三47;引用:赛四十九6;罗二19)159。

  “持光者”的翻译,与马太福音五章14~16节吻合。门徒要成为世上的光,意即,他们要提供器皿或工具、灯笼,让那世界的光(约八12)可以照出来。如此,保罗的读者应当让周围的世界──就是充满罪恶、悖逆的黑暗世界──清楚看见他们有如启示录一章12节的灯台,复活基督的光芒从其中照射出来。他们是神的儿女也是“光明之子”(帖前五5);这个称呼,某些昆兰团体的派别亦使用(1QS 1.9; 2.16; 1QM 13.5,9)。

  16. 这新的一节,句子并没有断开;译为提供(hold out,epechontes,和合本:表明出来)的分词,应当视为祈使语。腓立比人既是基督的“持光者”,他们在世上的榜样和见证就应当描绘出生命之道。这个片语的翻译有些困难。Epechein 意为“抓住或抓紧”(摩法特,RSV),虽也有“提供”之意(AV/ KJV,RV, NIV),但前者比较可取。这个动词的受词显然是福音的同义词,因为道能将神的生命带进人的生命中,只要他们听见信息、愿意顺服。参阅使徒行传五章20节。这种说法比认为这里指基督本人为“生命之道”(如:约壹一1)的可能性较高。腓立比的基督徒要在福音真理上站立得稳,紧紧抓住它,就如持火炬者紧握火把不放一般;不可容任何反对打击士气(参一27)的注释。这样,他们便执行了职守,真为神的儿女,在黑暗、无知的世界当中,发挥极强的影响;世界虽想恐吓他们,使他们惊惶(一28),打压他们的美好见证,却办不到。这个动词的两重含义,正好可以结合来用。我们惟有“抓紧”福音真理,才能有效地将它“提供”出来。

  保罗伟大的牧者心肠,此处又展露无遗,正如哥林多后书六章11节。腓立比人是透过他才信主(林前三5),因此理当听他的命令行事。否则的话,到了最后算帐之日,基督的日子,他们就不能成为他的“喜乐与冠冕”(参四1的注释),而他将面对可悲的实况,即他使徒的关怀与劳苦都一无所获。他的用语让人想起以赛亚书四十九章4节,耶和华的仆人承认:“我劳碌是徒然”,keno{s ekopiasa。使徒却没有讲出为信徒焦虑、战兢的话(参:加四11;帖前三5),反而相对用信心宣称,他的工作不致一无所获(参:林前十五58)。他有把握,至终他可以夸口,即因他们的顺服(二12)而欢欣,因为他们听了他的话,改革了教会生活,在世上保持勇敢的见证,坚忍到底(一6)。如此,他们便会如同其余的教会一样,成为他“荣耀的冠冕”(帖前二19)。

  在运动场上赛跑的意象,可从我没有(空)跑一语看出;在跑完全程时,发现自己竟被取消资格(林前九27),就是白忙了一场,空跑。他最害怕自己使徒事工变成如此(参:加二2)。戴斯曼认为,徒劳,eis kenonekopiasa,和保罗织帐篷的知识有关,如果一块布织坏了,就废弃无用,eis kenon160,拿不到工资!他表达了希望:情况必不致如此;到了终点,他必满有喜乐(徒二十24;参:提后四7),他的工作必能在基督的日子通过考验,得到奖赏(林前三13~14)。这是他对自己信徒的信心与期望。

  17. 前一节的体育场和纺织间的意象,在此很快转为献祭与礼仪的词汇。使徒以全书最严肃的口吻提到这件事,视为基督殉道如同就在眼前的事实161。然而祭坛与献祭仪式的场景,却弥漫着喜乐的气氛,因为他乐意接受神对他生命的旨意。他邀请读者也来分享这份受苦中的喜乐。

  麦卡利斯将保罗话语的严肃性淡化,其实没有必要(参导论Ⅱ 三 “以弗所说”,最后数段,原书33~34页)。只要宣判对他不利,或他的命运有任何变动,都可能令他丧命:即使我如酒祭被洒出,浇在祭物与从你们的信心而来的事奉上……。这里的每一个字都难处重重,需要准确的定义。我被洒出,spendomai,是现在式,表明“受刑的可能性,在他心目中历历如绘”(麦卡尔)。他在别处乐观地提到释放出监,和腓立比人团聚(参一24~6,二24),可是这里却认真面对立刻会死亡的高度可能(参:提后四6,在他生命终结前的类似话语)。不过,此处有一线希望,因为事实上,定罪只是一种可能而已;然而这里的表达,用语亦十分谨慎。Alla ei kai,但即使,这翻译比较好,优于“也许”(GNB),或任何足以表达这种机会不大的偶发情形的译法(如,AV/KJV, RSV 或许也可以算;见下文)。肯耐迪评注道,这个片语容许死亡有可能发生,与 kai ei 有差别,后者意为该假设几近不成立。这里动词意为“洒出如奠酒祭”,在献祭用语上,是指暴死,或流血之死。他将自己流血致死,比作酒或香水的浇洒,一般向外邦神明献祭时,以这个仪式为最后一个步骤。

  不过,这个动词只形容奠酒,至于献祭礼仪的主要部分,却未包括在内。真正的祭物乃是腓立比人的信心。如果没有这一点,保罗的奠酒便不完全;韩索曼(Heinzelmann)与伯纳德指出,这个献祭的行为才是本句的要点。他们将信心献上,即是与使徒保持密切的相交(参一7的注释),并积极支持他的需要(参四14的注释)。他们的礼物是在极穷困中拿出来的(林后八2;参四19的注释),乃是一种牺牲(译注:英文与献祭同一字)的服事(将 thysia leitourgia 视为一个片语,有同一个定冠词),是神所悦纳的“馨香的祭”(四18)。

  十五节要腓立比人“无瑕疵”,这思想一直延续至此处,因为这个形容词特指献祭的牲畜,它们必须没有疤痕、状况良好,才能用在希伯来人的仪式中(参:利一10,二十二17~25;彼前一19;参:来九14)。所以,当使徒在前面提到奠酒之祭时,也许他心目中是想到旧约的献祭情形(参:民十五1~10,二十八7;不过柯兰吉与霍桑指出,动词“浇洒出”不一定指流血之祭,即,祭牲被杀死)。若是如此,介系词在上,epi,就必须有“此外”、“伴随”之意,因为,在犹太祭礼中,奠酒是洒在祭坛的附近或周围,而不是浇在祭物之上(参约瑟夫,Antiquities 3.9, 4)。

  因此,结论可以如下。这里指称腓立比人正如祭司,向神行献祭的服事(参:罗十二1;彼前二5)。他们的信心就是祭物,这信心可由他们牺牲奉献、送礼物给保罗,分享他的患难(四14)这件事,具体表明出来(来十三16正为此意)。保罗的血,就是(他担心会)为基督殉道而流的血,是伴随的奠酒祭。很重要的一点是:动词我被洒出来是被动式,具寓意性。保罗并没有献上任何东西;有人读本节时,以为他献上自己的生命,或腓立比人的信心(如麦卡利斯,陶德与葛瑞斯顿也相似),但并非如此。麦卡利斯认为,这祭礼是以保罗为腓立比人之信心所作的宣教工作为祭物;他引用罗马书十五章16节。但这个观点不如以上所介绍的可取。霍桑的解释则为,保罗乃“以图示的方式表达自己身为使徒所受的苦”,并没有展望可能被杀的意思;但从提摩太后书四章6节,以及本节开头强烈的反义字看来,这个解释缺乏说服力。从腓立比书一章15~26节,可以肯定在他写作时,心中的确感到这是相当关键的时刻。

  在面对可能领受殉道的冠冕时,使徒的态度是充满喜乐(我是高兴欢喜)。这种出人意料的反应,并非病态地渴望死亡,如若干年后伊格那丢的例子。他用了保罗所写动词的同源字,意指殉道,但对死亡的观念却十分不同:“最好让我能被洒出来(spondisthe{nai)给神”(罗二2)。对保罗而言,他的喜乐乃是基于相信死了有益,因为基督能因此显为大,福音能传开来(见一21的注释)。他的喜乐,和在腓立比为他献祭的朋友是相同的。

  18. (你们)也照样,to de auto kai,这个片语只是重复上一节的思想。这里呼吁读者,在领受以上的话时要存欢欣的心,分享他的喜乐。

  第17、18两节,刻画出一幅令人难忘的景象:保罗在监狱中经历到何等的喜乐,同时,他竭力想将这喜乐深植于腓立比人中。这两节也展示出,基督徒的感同身受、相知相交之情何等亲密;而整卷书信处处都流露出这种特色。喜乐一字的字首,第17节的 synchairo{,十八节的synchairete,别具意义。译为一同的 syn,是代表共同经验的介系词。这里用来强调教会内部合一的重要性;一切分裂都要除去(一27)。它也标识出使徒与教会的亲密关系(参一7),以及使徒和教会某些个人的密切契合(二25,四3)。更重要的是,藉着物质的帮补(四14),腓立比人已经证明,他们与保罗之间的连结是互惠互助的。

156 参他特别写的注释;更详尽者,见 Expositor, 系列第九,12, 1924, 439~450页。亦参 I. H. Marshall, Kept by the Power of God ( Epworth, 1969 ), 113、114页的批判。但他将13节“在你们里面”解为“在你们心里”,却不足以支特他的反对。

157 关于教会蒙召要“在世界里”,却活出与众不同的生活,见 R. P.Martin, The Family and theFellowship : New Testament Images of the Church ( Paternoster / Eerdmans,1979 ), 97~111页。

158 主张者为 S. K. Finlayson, ExpT, 77 (1965~66 ), 181页。

159 Strack-Billerbeck, Kommentar zum N.T. ( Beck, 1922~1956 )i, 237页; iii, 357页;H. Conzelmann, TDNT, 9, 324、327页。

160 Deismann, Light from the Ancient East,317页。

161 反对 Hawthorne, 104~106页,他淡化了保罗面对的艰难;对照 Motyer,135页。

Ⅵ 未来的计划(二1930

A 推荐提摩太(二1924

  本书信在这里改变了主题,保罗谈到对未来的期盼,以及他想打发提摩太去腓立比探望他们。这些计划(被称为“旅行讲论”162,说明保罗的想法,就是他想要重访他所建立的教会,以弥补书信之不足)用字相当谨慎,提供我们一些颇具价值的线索,能了解这书信最大的问题,即戴斯曼所称,本书信“在何种情况下”写成:因为“未来将有一些旅程,另外,使徒和他的同伴也经历到一些事”163。

  19. “但是”(de;NIV 未译)将此节与12节连起来。使徒已经提到,由于他遭监禁,无法在他们当中。但他很关心腓立比人的状况,所以他将打发提摩太去。当时提摩太随侍在保罗身旁(参一1),可以作他的使者和代表。他盼望这位年轻的同工能够捎来令他满意的信息,叫我知道你们的事,心里就能欢喜。因此,提摩太的使命,是作这封信有力的跟进工作,实现信中所呼吁的合一与坚定不移。提摩太常代表保罗,到各教会去,见哥林多前书四章17节,十六章10节,与帖撒罗尼迦前书三章2节。

  使徒身为囚犯,前途未卜,甚至性命难保,由此观之,这一未来的旅行非常重要,而在主耶稣里一语,便强化出这一点。霍桑译为“在耶稣的主权下”,是很特殊的译法,但富联想力。很凑巧,它可以支持我对二章5~11节的观点。他在别处谈到未来的行程时,从来没有用过这个片语(参:罗十五24;林前十六7;林后十三2;提前三14;门22);正如罗梅尔所指出,这个事实绝非偶然。这里用这片语,不单是指他本能地将所有事情都与他的主相连,一定还别具深意。在危急存亡关头,前程逆料,明日如何都难预估,他只能在主耶稣里或“在主里”(参二4的注释)作计划。这乃是指,他的盼望受制于主对他情况的旨意;同样,他的计划并非依据人对得自由、被释放的计算,而是立基于神对他的计划。(见导论Ⅱ  三、“以弗所说”最后四段,原书34页。)

  提摩太探访的目的,由我就能欢喜一语表达出来。代名词我具强调作用,前一字为 kai,译为也。这结构的力量如下:“不仅你们将会得着我近况的第一手资料,而感到鼓舞,当提摩太回来,我知道你们在腓立比的情形时,也会受到激励”。因此,这一句话包括两趟旅行:提摩太到腓立比去,又回到保罗的监狱来报告。

  动词eupsychein,在新约只出现这一次。七十士译本没有用过,古典希腊文的作品也十分罕见,但是墓碑上面却常用,意为“再见,愿你的灵魂安好”。这里用祈使形式 eupsychei,代表对死者恭敬的期望。根据这个用法,罗梅尔提出一种可能性,即保罗或许心中想着他很快会面对死亡。不过,经文却与此相反,他显然期待,在提摩太回来的时候,他能活着得知腓立比人的消息,因此他用第一人称单数假设语态 eupsycho{,以致我也能欢喜;不过二十三节显示,他的前途尚难肯定。

  20. 这里推荐提摩太为可靠的同工。我没有别人像他(直译,“有同样的心灵”),使徒这句话是很高的赞许,将提摩太放在非常崇高的地位,俨如保罗所倚赖的关键人物。这里的形容词 isopsychos,与前一节的“欢喜”是同源字,也像它一样非常罕见。狄比留甚至认为,这两个字是故意使用的文字游戏,似乎保罗刻意用不常见的字,而且一字连一字。七十士译本诗篇五十五篇13节(和合:五十四14),“与我同等的人”,显示这个字用于形容关系密切。这段话的意思似乎是,在他被监禁的地方,所有的基督徒朋友,即与他同在的弟兄(四21)、“众圣徒”和在该撒家里的人(四22),没有一个像提摩太一样,能分享他对腓立比人的深情。另外一种翻译(如,柯兰吉:“他是惟一真正分享我的关注之人”164)有破绽,因为保罗的希腊文结构不可能指他在讲自己,如果这是他的意思,他必会写成:“我没有别人像我自己”165。参葛尼卡、贝尔、麦卡尔、威尔森。

  没有别人具提摩太同样的心灵,这一点使提摩太在腓立比的事上,成为保罗的左右手。他将真正为你们的好处着想,即,他对你们教会的福祉有真正的兴趣和关怀。保罗选择一位赴此趟旅程的人,首要的条件便是这种细心关注的表现。倘若下一节是论同一情况,此处的思想可能为,他是惟一愿意去腓立比的人。

  真正地,gne{sio{s,是副词(译注:英文译为形容词;参四3),让人忆起提摩太和保罗的关系,“因信主作我(的)真儿子”(提前一2)。参看哥林多后书十一章28节,我们可以明白,他对使徒的宣教与牧养工作非常投入,深具他的精神与态度。两人都“为众教会挂心”。这里与四章6节或哥林多前书七章32节并不冲突。那里所禁止的,是为自己和己利的焦虑、担心。提摩太的“挂心”乃是为别人属灵的福祉。

  在基督徒的经验里,这类表面似乎冲突的事常同时发生,但却与上述状况相反,让人讶异。我们发现自己为自己的事焦虑,无暇顾及他人的福祉,实在有罪。要解除“挂虑”私利的最好办法,是扩充视野,放宽心胸,以致能分担别人的重担。因此哥林多前书十二章35节说,我们作基督徒的,对其他信徒有责任,那里也用同一个动词 merimnao{166。

  21. 这一节是否代表使徒痛心的抱怨?是否当他想找一位信徒到腓立比去,竟没有人挺身而出,因为他们都“忙于自己的事”,并“不真正关心耶稣基督的事”(腓力斯)?是否他在这里正如麦卡尔所说:“犯了粗野暴躁的毛病”,同时又夸大其辞,莽撞地定罪每一个人,hoi pantes(即,所有的人,无例外),指责他们都只顾自己?这句话的语气或许反映出,他所在地之教会正有纷争不和(见一15~18的注释);即便如此,倘若这一节单按表面来看,我们必须假定,当时除了提摩太之外,的确再没有他可以信赖的基督徒。在哥林多的危机中,保罗感到一切从人来的支持都丧失了(林后一8,四7~12);这种判断也许意指在哥林多诽谤他的人(林后十一1~十二13)。他在一章17节提到的反对者,或许情况也类似。

  不过,还有其他的可能性。保罗也许指所有在他身旁的基督徒,没有一个人他可以托付如此重大的使命。或许有些人相当良善、忠心,但保罗没有要求他担任前往腓立比的使者,因为他们缺乏资格与气质。因此,这句话不是急躁的批评,而是陈述可叹的事实,即没有别人具备足够的恩赐与属灵气质,能执行此项任务。不过,这个观点对经文激烈的措词而言,有欠公允。

  另外,我们或许可以主张,这句话其实是段旁白,是保罗对他周围世界状况的评语,写在括号里。这个句子简短、直率,好像附带语的样子。它并没有提到信徒,只是代表他个人严肃的思考,因他念及在这自私自利的世界(参:罗五7中类似的反思),要找到一个像提摩太这样的人,真正关切别人的福祉,愿意跋山涉水,去腓立比教会解决他们的争斗,实在太难得了。这件事可能相当棘手,需要技巧、智慧与忍耐。凡有一点牧养经验的人,都不会否认提摩太的任务十分艰难;尤其他又是个年轻人(提前四12),身体不健壮(提前五23),个性很拘谨(林前十六10)。他愿意去帮助,乃是无私、利他的最好榜样,与二章1~4节的结党精神完全相反。请与哥林多前书十章24节,十三章5节对照,那里用同一个动词“求”ze{teo{

  22. 提摩太不仅受保罗器重、赞赏,对腓立比人,他也是最受欢迎的使者。你们知道提摩太已经证明他自己,意思实为:“你们知道他已经通过考验,证明自己品行端正、值得信赖”。保罗第一次到他们的城(徒十六),提摩太便随行在侧,他们知道他与神仆人的亲密关系,在使徒的工作上同劳。他们既了解他的经历,就可以确信,经过艰辛万分的宣教旅程与各种变迁的磨练,他的考验已经十分完备。证明,事实上是名词(dokime{),与一章10节的动词“证实”有关(参该节的注释)。提摩太已经受过考验,证明为可靠。

  此外,他在福音工作上陪伴保罗,这里用儿子与父亲的亲密词汇,来描写这样的相伴。如同儿子待父亲指出传道人与信徒之间的关系(参保罗在别处类似的观念:林前四14~15;门10;参加四19;帖前二11)。在福音方面,保罗是他的父亲,引领他认识基督,在主的事上教导他(徒十六1~3;提前四14;提后一6),视他为“我所亲爱的儿子”(林前四17)。在第一世纪,孝顺是儿子的责任,这一点从极强的动词事奉,edouleusen,表达出来,直译为“如奴仆般事奉”。但保罗并没有真正说,提摩太事奉他像奴隶一般。他乃将这句子技巧地转到另一个方向,因为他可能充满了这样的想法:他,诚如提摩太一样,本是耶稣基督的奴仆(一1)。因此,他写道:“他和我如同奴仆一样,为福音的扩展而服事”。在福音的工作上,eis toeuangelion,关于这个片语的注释,请参一章5节及导论Ⅴ “书信的特色”第一个段落 1),原书48页。

  保罗与提摩太同负一轭,为了一项目标,即福音(参导论Ⅴ “书信的特色”最后两段,原书51~52页)。此处虽偶然提到保罗的年轻同工,但却提醒我们,在神的教会中,若要有地位和尊荣,必须建立在事奉上,就是服事那位曾取了奴仆形像(二7)而来的,关心祂的事。

  23. 在推荐提摩太之后,使徒希望他能很快打发他去,exaute{s,即,立刻。但这个应许有条件:只要我一看出我的事情将如何。当保罗清楚知道他拘禁的结果为何(葛尼卡的解释),他就差派提摩太到他们那里去。这样,提摩太便能带去保罗的消息,或被定罪,或被释放。目前这封信发出去时,他的前途尚不明朗。

  这一节可以用来反对保罗被关在该撒利亚(徒二十三33及下),如肯耐迪的说法;而霍桑却忽略此说,并加上一句(有些强辞夺理),保罗只不过在等“省长交下来开释的最后判决书”。凯尔德的说法比较可靠:保罗“对他的释放并没有太大的把握,否则他就不需要差遣提摩太”;同样,这对保罗在罗马被囚的看法也不利,若依据使徒行传二十八章30~31节,他不太可能如此计划,除非我们假定,有一些事没有记在使徒行传中(如,提摩太来到罗马,而他改变计划,再到东方恢复使徒的工作)。参导论的第二段。若本书信的写作日期较早,提摩太的这次任务便可能记在使徒行传十九章22节。

  24. 他入狱的结果既无法确定(一22~23),所以他的期望有一个先决条件,便是惟有在主里面,他才有把握作前瞻。这个片语再度流露出犹疑,在本信其他几处也可找到这种感觉(参\cf6 一20~26,二19的注释)。若说他有任何把握,知道眼前的难处必以欢乐收场,就只能从顺服神旨意的角度来看;因此,在主里面或许等于“若主许可”,如哥林多前书四章19节。

  另一方面,它也可能指,倘若他要逃过一死;惟有靠神的干预(参:林后一9~10类似的想法,有可能这几节指同一件事)。动词我相信,pepoitha,是很强的字,可支持这个看法。因此,当时的状况为:保罗在等法官的裁决。一旦知道消息,他将派提摩太到腓立比去。如果判决对他不利,提摩太便担任保罗的使者,奉使徒的名行事,因他“在主耶稣里”被差派。而如果裁决对他有利,使他获释,保罗更会在“不久后”(RSV)前去,即,跟在提摩太之后,也可能指他“一定会”去(即,他会信守诺言:tacheo{s 的这种含义,见:启二十二20)。

  在这方面,使徒行传并没有写到罗马监禁之后的释放,我们也不知道其后保罗有无与腓立比人接触。然而,若此信写于较早,保罗所承诺的拜访,便实现于使徒行传二十章1~6节。参阅导论Ⅱ 一 “罗马说”(第三个段落 3),原书21~22页);三 “以弗所说”(第二个段落 3),原书29~30页)。

162 参 Doty, Letters in PrimitiveChristianity, 43页,他提出这类计划的表,很有帮助。

163 参 Deissmann, Light from the AncientEast, 238、239页。J. L. White, The Form and Function of the Body of the Greek Letter : AStudy of the Letter-Body in the Non-Literary Papyri and in Paul the Apostle (Scholars Press , 1972 ), 143页以下有合时宜的说明,把 Deissmann 的讨论加上了最新资料。

164 参 Carid, Houlden, Hawthorne, P. Christou, JBL,70, 1951, 293~296页。

165 另外一种翻译加上代名词 hymin, “与你们”,意思为“与你们有许多相同之处”。由于提摩太对腓立比人特别欣赏,所以突显出来。

166 这个字的解析,见 Martin, The Spirit and theCongregation, 29、30页。

B 赞扬以巴弗提(二2530

  使徒从思考未来的计划,转而谈及目前的状况;当下他最关心的,是向腓立比教会赞扬以巴弗提。保罗写信时,这个人是否仍在他那里,或者已经起程返回腓立比,并不明确。大部分注释家采取前一个看法,并认为是他将本信带到教会,不过布坎南(C. O. Buchanan)167找到一些暗示(如26~27节),认为他已经离开保罗一行人,或是回到故乡,或是正在路上。

  25. 假定以巴弗提是带这封信的人,那么,“我曾认为有必要打发”(RSV)的时态,必须被视为“书信的过去式”,即作者将自己置于读者的地位,因为当他们读这封信时,作者目前的行动与思想已成为过去的事。以上的翻译主张这种解释,但 NIV 却选用现在式:但我认为有必要差回,这与现代的用法比较接近。请注意 NIV 加入“回”字,希腊文没有此字。参阅以下的说明。

  以巴弗提的意思是“动人”,古石刻上常见这个名字。他与歌罗西书一章7节、四章12节的以巴弗不是同一个人,不过,在希腊原文中,后者乃是前一个名字的缩写。使徒用极热情的词句,谈到以巴弗提与他作伴的价值。他曾是我的兄弟,即,同作信徒;与我同工,即,同样服事神的国。这个片语代表一个希腊字,synergos,可能回顾腓立比教会初建的日子,以巴弗提与保罗的关系。它也可能指在保罗监禁的地方,他参与了福音的工作(参四3)。一同当兵,描述了两人一同作战的同袍情谊,不但在腓立比,也在使徒目前的情况中(参:门2)。

  这里特别提到这位使徒的宝贵同工所做的一件服事(参30节)。他奉教会之名,作他们的使者(直译:“使徒”),带给保罗金钱为礼物,表达他们对福音事工的参与(参一5与四18的注释)。腓立比人(也包括他自己)要他在那里留一阵子,陪伴保罗,这一点似乎很清楚。不过有些人认为,他本来想在任务完成后就回去;然而25节和28节的用语否定了这个看法:两处的动词都是打发,而不是“打发回去”。他到保罗那里,是要留下来陪他。

  以巴弗提担任一个团体──即腓立比教会──所授权的代表,这幅图画与希伯来文 shaliach 的意思吻合(参:林后八23)。这个字即为此处 apostolos 一字的背景,它并没有专门术语的意味,反倒接近约翰福音十三章16节:“被差的人”。

  以巴弗提把礼物交给保罗后,就留下来帮助他:是你们差遣来照料我的需要的。NIV 这句话翻译了一个名词leitourgos,“仆人”;在第一世纪的文学中,这个字表示从事与宗教事务相关的神圣、严肃的工作。保罗在罗马书十五章16节,把这个字用在自己身上,在罗马书十五章27节和哥林多后书九章12节,又用这字指为耶路撒冷穷人捐款的事。(参二17,同根字的进一步用法。)因此,这种事奉被赋予神圣的性质,保罗认为那不单是作在他身上,也是作在主身上。

  26. 腓立比人派以巴弗提来探望、服事的美好计划,却遭到波折。不幸,他生病了;或是在去看保罗的途中(凯尔德、布鲁斯),或是在抵达之后。生病的消息不知如何传到了腓立比,而从那里有消息捎给保罗,说腓立比人很关心他。从这里又可看出有两趟旅程。这件事让以巴弗提感到非常难过,这里用的两个字意思很重,很想念你们众人(epipotho{n),和极其难过(ade{mono{n)。第一个字可参一章8节的注释,那里则用来形容保罗热切渴望再度见到腓立比人。第二个字曾用来形容主在客西马尼园的哀恸(太二十六37;可十四33),指心思意念极度焦虑,“陷入混乱、不安、手足无措的情景”(赖富特);而“非常烦恼”(GNB)的译法,尚嫌太弱。

  至于他生什么病,我们只能揣测。这里的用字不但可以指身体的疾病,也可以指精神错乱,也许囚牢的压力对他太沉重。不过,我们可以肯定,它与基督的工作直接相关(30节);是因为他去探望保罗,在狱中事奉他(30节),才得病的;而这病不但让腓立比人不安,也同样让保罗担心(27~28节)。

  以巴弗提很想回家乡,去与基督徒朋友团聚,其理由有各种解释,或是想家(难过一字可以有此含义);而如果他是教会领袖,离开了“群羊”,便会有牧者的挂念;但更可能他想回去的原因,是要在腓立比为保罗的福音辩护。罗梅尔则根据他所假设,腓立比教会是个受逼迫的团体,而认为以巴弗提对信徒的想念,是因他渴望去帮助他们,抵挡福音的仇敌。

  27. 保罗写信,向读者保证以巴弗提的病已经好了,靠神的恩典,他们的代表已经康复。这是神怜恤他最自然的意思。这种神的怜悯也显于别处,医治人的身体与心灵(如:可五19),安慰忧虑者(林后一3以下)。这位生病的腓立比人,和关心他的使徒,都经历过神这类恩典的工作,倘若这些话的用意,是表达使徒的保证:一切都已安然无恙,那么,以巴弗提很可能还没有回家;不过也可能在保罗写这些话时,他已经上路。

  这场病一定十分严重,病人曾 in extremis,几乎要死。30节曾用类似的片语;这一词在二章8节亦用于救主在十字架上的死。但这几句话彼此没有重大的关连。有人主张其间有关系,但其实,以巴弗提并不像加略山受苦的主一样;因着神的怜恤,他从死门中被拯救出来。他的生命得以保存(与罗八32成对比),或是透过祷告蒙垂听,或透过使用药物,或由医生诊治,保罗没有说。“使徒所关心的,不是医治本身,而是其意义”(柯兰吉)。同时,保罗的担子也减轻了;因为如果以巴弗提死了,使徒在囚禁中便会更加忧伤。忧上加忧反映出很大的沮丧,这是神仆人曾体验过的,有些注释家认为,哥林多后书一章8节及下,便是指这类体会(参导论Ⅱ 三 “以弗所说”第一个段落 2),原书27~28页)。

  28. 保罗重新回到他目前的计划。我越发急切是翻译一个比较副词(spoudaiotero{s),它也可以作最高级用,如在哥林多后书八章17节。因此最好译为:“我非常急切地打发……”,因为这动词(epempsa,直译“我曾打发”)在希腊文也可能是书信的过去式(如25节);除非以巴弗提已经出发回家了。

  他回到腓立比,那里的弟兄应当用欢乐相迎;使徒插入以下赞扬的话,免得有任何闲言闲语论断这位教会的使者;他也表明,以巴弗提回去的决定,他负全部的责任(25节)。因为这趟回去原非所料,可能会令教会失望,有些人会认为,他没有完成使命,在保罗最需要有人相伴的时候,竟然弃他而去(参二20~21)。保罗事先回答这种批判,他大大称许他们领袖的表现,并说明让他回去的种种状况。他们不但不可以挑毛病,还要欢乐,因为他已经恢复健康,又能重新与他们团聚。

  少些忧愁一语,又透露出使徒在监禁中,内心的“争战”(参一30)。如果他听说,以巴弗提受人攻击,视为丢弃者、软弱者,他就会更加难过了。他感到,他们的使者应该回去了,因此腓立比人也必须接受这点,视为神对环境的安排,并看出神的作为大过他们的计划。

  29. 以巴弗提当受到欢迎,在主里欢欢乐乐。如果在主里与动词相连,意思可能是“如同主接待他一样”(参:罗十五7);而如果这个片语是欢欢乐乐的条件,意思则为“用不掺杂的欢乐,就是在基督里的教会应有的欢迎特色”,如享受主餐,或热心款待168。罗马书十六章2节,与第二种用法类似。按照理想,这两种解释应当指同一回事。我们对其他信徒的态度,应当像主对我们的态度一样,尤其凡有误会他们的动机,诽谤他们的作为之可能时,必须严加拒绝。主一直用爱接纳我们,而爱“总是乐意相信最好的事”(林前十三7,摩法特)。另外一种可能,在主里是形容“在基督里”之人应当表现出来的生活品质(如二5)。这是柯兰吉的看法。

  在呼吁他们要热情接待回去的使者后,这里又加上一笔对他品格与价值的评价,让人难忘。使徒的呼吁直译为,“视这样的人为有价值”,entimous(NIV,尊重像他这样的人),理由记在下一节。

  30. 以巴弗提曾经为基督的工作受痛苦,甚至面对死亡。虽然只有一个抄本仅具“工作”一字,大部分注释家却追随赖富特,接受此较短的形式(参:徒十五38)。其他抄本读为“主的工作”,但这种读法,就如 NIV 的翻译,似乎是插入的,要解释原来单纯的形式。

  许多抄本为分词paraboleusamenos,意思是“冒生命的危险”;这个读法较被接受,NIV 的翻译也反映出来;另一种读法多加了一个希腊文字母(parabouleusamenos),为 AV/KJV 接受,译为“不顾他的性命”。戴斯曼曾举例说明,他引用在黑海边奥尔巴(Olba)找到的一块碑文,日期为第二世纪末,是记念某位卡索色斯(Carzoazus),他“冒险(paraboleusamenos),以(法律)律师的身分,争取(将他客户的案子提到)直陈(mechri)皇帝(奥古斯督与提庇留)”169。

  这个读法意义较佳,近代大部分编译者都接受。它是赌博用语,为了基督的事工,为了使徒的益处,以巴弗提代表腓立比教会冒险闯荡,没有人能帮助他,因为教会在千里之外。这个字本身就是挑战,责备只求舒适、不提要求的基督徒,并呼吁要无限量地舍己,谦卑地牺牲。这样的人从不顾及享受与安全,只求克尽职守。麦卡利斯提出一种苛刻的看法,认为他或许作了某些傻事,伤到自己;我们无法接受这种意见。

  要补足你们不能给我的帮助,这句经文可能看来有一丝抱怨之情,其实保罗完全没有苛求腓立比人的意思。这里的思想与哥林多前书十六章17节类似,司提反、福徒拿都与亚该古来到,补足了哥林多人不在的缺欠。这里的服事 leitourgia,是福音的事工,保罗与腓立比人正一同积极进行。他们的参与,是藉提供礼物,并且藉着让以巴弗提作他们的“使者”,来“leitourgos(服事)我的需要”(25节),和使徒肩并肩,一同劳苦。

167 Buchmann, EQ, 36, 1964, 157~166页。

168 Getty, 46页。

169 Deissmann, Light from the AncientEast, 88页和小注。

──《丁道尔圣经注释》

查阅相关章:
圣经书卷列表:
 1/14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更多关于: 第二章   注释   圣经   基督   谦卑   基督徒   信徒   榜样   文摘   道尔   保罗   基督   自己的   的人   信徒   顺服   教会   耶稣   荣耀   基督徒   使徒   以巴   他们的   谦卑   喜乐   是指   生命   原文   导论   字义   这是   福音   注释   之光   耶稣基督   经文   上帝   形像   罗马   奴仆
返回顶部
圣经资料,在线查经,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
@c.zyesu.com 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