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家园
阅读导航

弥迦书第1章查经资料

弥迦书第一章-《丁道尔圣经注释》

弥迦书相关章:

弥迦书第一章

序言(一1

  序言的重点在于弥迦书乃是出于神。作者藉着提到神的默示,而非先知的话(参∶赛一1;耶一1;摩一1),以及说明此事时不用述词,来强调本书出处之重要。至此我们应该怀着敬畏的心来看这卷书。作者用两个形容子句(参 NEB)来呈现默示临到先知的历史背景(见导论,153~159页)。(译注∶注释者系以 NIV 为据,但 NIV 与和合本略有出入,其一章1节中译如下∶当犹大王约坦、亚哈斯、希西家在位的时候,耶和华的话临到摩利沙人弥迦,论他看见有关撒玛利亚和耶路撒冷的异象。)临到意即“发生了”强大有力、雷霆万钧的事件。被耶和华的灵所充满的弥迦(三8),向他的对象宣告自神而来的信息,这位神便是创造宇宙并一直引导以色列历史的那一位。弥迦以南国诸王来表达他信息的年代,却绝口不提北国诸王,因为北国众王不得先知的认可(何八4)。弥迦不想提及这些自封为王者,免得助长其气焰。看见(AV 、 RSV;希伯来文,h]a{za^)指的是听见,虽然它也可能有异象伴之而来22。弥迦书是神的话语。

22 TDOT 4, p.283; THAT 1,p.536.

Ⅰ 审判和拯救(一2~二13

A 撒玛利亚将倾覆(一27

  弥迦宣告撒玛利亚灭亡的神谕共包含四部分,其中每一部分又可再细分为两小部分∶ (1) 先知召聚万国出席审判(2a 节),身分是被告(2b 节)。 (2) 耶和华为要施罚,将显现降临(3节),全地都将震动(4节)。 (3) 撒玛利亚(5a 节)和耶路撒冷(5b 节)被控违背与神所立的约。 (4) 神的审判是撒玛利亚将会倾覆(6节),且该城的偶像必被摧毁(7节)。

  2. 神对以色列施行惩罚是典型的例子,万民中若有为偶像而偏离永生神者,均将遭到同样的审判。讽刺的是,被选召为祭司国度的以色列,现在却成为对万民的警告(参∶利十八28)。耶和华全面的法则在此藉着都(两次),和“主”(NIV),分别明白及微妙地强调。神藉着晓谕预言来宣示这法则,而这些预言在道德层面、明确程度及涵盖范围,都是无与伦比的(参∶赛四十一21~29)23。殿更妥切地说,应是“宫殿”(希伯来文 he^k[al),亦即审判宝座的所在。有关另一幕审判,见六章1~2节。

  3~4. 在6~7节所有景象的背后,弥迦看到了是神在行进。高处和诸谷(译为“平原”更佳),象征全地──所有高和平稳的事物,在神之下均将瓦解。只要神留在天上,人便觉得安全;但当神降临地上审判时,人才惊恐地了解到,他们必须亲自面对圣洁的神。如果人敬畏神,而非彼此敬畏,那他们其实也就无可畏惧。

  5. 弥迦指控雅各(=北国)和以色列(=全以色列)犯了罪过(=违背神的约)和罪恶(=没有遵守约中的规定)。耶和华和以色列的关系并非普通的契约,而是神圣的约,神要求的是真心诚意的忠于祂。伴随着对神毁约而来的不道德行径,在二~三章及六章9~12节将详细陈述。神对犹大的审判,将见于一章8~16节。撒玛利亚和耶路撒冷这两个转喻,分别代表北国和南国腐败的领导阶层。

  6~7. 所以显示了判决和罪行相称。此处判决的“倾倒”(RSV 、 AV 、 NEB),和神发怒亲临施罚意思相连。偶像是撒玛利亚异教世界观的具体象征,从这种世界观衍生了该城扭曲的价值系统及不道德的行径(罗一18~31)。这些诱人的偶像对血肉之躯深具吸吸力,而且不要求人道德正直,诱使撒玛利亚的领袖们毁弃与神所立的约,并犯下许多罪行,正如今日的性和毒品诱使人犯罪一样。用金子打造的偶像虽颇具金钱价值,但在属灵及政治上却一文不值。这些偶像是用庙妓的雇价而造的(参 NIV),征服撒玛利亚的人必将偶像打碎,并将其用为庙妓的雇价。只有腐败者的心才可能去敬拜那样的神!

23 参 P. van Imschoot, Theology of the OldTestament, 1, trans. K. Sullivan, R. S. C. J. and F. Buck, SJ (DescleeCompany, 1965), pp.167~171.

B 为犹大诸城哀哭(一816

  弥迦为犹大诸城哀哭共含三部分∶ (1) 引言,陈述他哀悼的意图(8~9节), (2) 哀歌,以文字游戏来纪念犹大各要塞的倾覆(10~15节),以及 (3) 结论,呼吁大卫家一同哀哭,因为它将被掳。此处的哀歌和以赛亚书十24~32一样,特色是城名和其将来临的灭亡之间的文字游戏。规则的头韵、从一城迅速跳接至另一城、意象并置相对(13节除外),再加上命令语句及对仗,给予这首哀歌强而有力且令人印象深刻的效果。我们在可怕的敌军来到前,已经感受到其震撼。

  以下是犹大诸城及现址对照表∶

城巿 现址

迦特 Telles]-Safi

伯亚弗拉 不详

沙斐 不详

撒南 不详

伯以薛 Deirel-As]al?

玛律 不详

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

拉吉 Telled-Duweir

摩利设迦特 Tellej-Judeideh

亚革悉 Tellel-Beida

玛利沙 TellSandahanna

亚杜兰 Tell-esh-Sheikh-Madkur

经文中这些城巿的次序并非依照西拿基立大军攻打的先后──此次序在地形学上不具任何意义24,却带有文学的意义。这些城巿形成一个半径十四公里的圆,圆心是弥迦的家乡──摩利设迦特。弥迦对于亚述入侵的描述,恰巧补充了西拿基立的说法,甚至明确到指出大军已到耶路撒冷城门,而且未提及耶城被毁灭(9、12节)。结论宣告大卫家将被掳一事,并未发生于当时,因为希西家悔改了(参∶耶二十六7~8、18~19)。

  8~9. 和某些敲打讲台、传讲烈火与毁灭的现代传道人不同,弥迦传讲审判的信息是出于无比的爱,也因着爱,他为他的听众哀哭。有关以色列哀悼的风俗,见创世记五十10;耶利米书六26;以西结书二十四17。

  被译为她的伤痕(和合本作“撒玛利亚的伤痕”。)的字(希伯来文是 makko^teyha{),很可能隐含了原文的缩写(makkat yah=“从耶和华而来的打击”),因为随后被译为“临到”(和合本作延及,希伯来文是 na{ga`)的动词,令人意外地以阳性形式出现。若真是如此,那么第9b 、 c 节应为“它〔=打击〕临到犹大,祂〔=耶和华〕临到我民的城门”(参 AV 和 NIV 边注)。先知再次把当时的国际危机,解释为神的责罚(参12、15节)。

  10. 锡安之民不应在非利士的迦特表现其忧伤,而应在自己的伯亚弗拉。第10节一开始就是b#gat[~al-taggi^d[u^ / ba{k[o^~ altib[ku^∶不要在迦特报告这事;/总不要哭泣。注意两边韵脚休止后的起始子音,都是 b, ~, t;而结尾动词的母音模式,都是a, i, u。与随后的城巿(亚杜兰除外,15节)不同的是,和迦特押类韵的,并非迦特的毁灭,而是它将弥迦的哀哭与大卫的哀哭连结在一起。大卫在类似的情况下,哀悼扫罗和约拿单──以色列的首位君王和其明显的继承人──之死(撒下一20)。此一借自他处的命令语句,预示了大卫后裔的挫败及死亡,我们在第15b ~16节可看见这清楚的警告。若有人因以色列的挫败而窃笑,便是误解历史、贬损神且高举了暴君,而且是幸灾乐祸的行为。伯亚弗拉(“灰尘之家”)与对锡安之民(原文作锡安的女子=耶路撒冷的统治者)所发出的阴性单数命令语句──辊于灰尘之中──是双关语。辊于灰尘之中是在遭逢屈辱的挫败时,强烈表达悲伤的方式(书七6;撒上四12;伯十六15;耶六26)。

  11. 沙斐意即“美丽之城”。曾一度自豪于其光辉的沙斐,却将要成为俘虏,赤身蒙羞。撒南即“前进之城”,它将会畏缩在其城墙之后,而非勇敢地前进作战。伯以薛的意思是“收回之家”,它将“收回它的地位”(=它对于犹大的护卫),因为敌人已将其并吞。你们(以阳性复数的形式出现)指的可能是沙斐和撒南,以及/或是犹大全地。

  12. 玛律意即“苦”。所有在苦中的人都希望处境好转,“苦城”的居民也忧急(RSV)切望,盼望能从他们认为可获得援助之处,得到好处(NIV 作“慰藉”),但却不然(参 AV);亚述大军长驱直入一直到耶路撒冷的城门。

  13. 拉吉的发音与 la{rek[es% 相近,意思是“马”(RSV、NEB)。这里是个尖刻的讽刺,因为先知正命令拉吉把战车套在快马上(参 AV 和 RSV)。以色列的罪起自拉吉,因为偶像崇拜以该城为据点,随即迅速蔓延到全以色列。拉吉在以色列的属灵角色,令人想到助长淫乱的好莱坞在今日所扮演的角色。

  14. 犹大在失却了防守要塞拉吉之后,犹大王必须准备要纳贡(参∶王下十八14~16)。这里的你是阴性单数,指的是锡安之民。摩利设可能与ya{ras%有关,意即“拥有/剥夺”,或是与 m#~o{ra{s*a^ 有关,意思是“许配”。如果采取后者,那么更明白的意思“妆奁”,显然较礼物为佳(参∶王上九16)。这样的连结使得本节经文成为尖锐讽刺的文字游戏。犹大的领袖必须把那曾许配给他们、如今却抵押给敌人的城,当作妆奁(=不情愿的贡物)送出。当我们不能为神胜过世界,我们会发现反而是世界征服了我们。亚革悉意即“欺骗”。有的译本不用城\cs8(NIV),而用“房屋”(AV、RSV,和合∶众族),更明确的说,是“工厂”(参∶代上四21~23;耶十八2,吕译)25。犹大王的岁入在两方面减少了∶他必须纳那可恨的贡物,而且现在已落入敌人之手的亚革悉,亦不再向王缴税。一度向百姓巧取豪夺的领袖(三2),现今却被亚述人抢夺。人种的是什么,收的也是什么(加六7)。

  15. 征服者(参新译,希伯来文是 hayyo{re{s%,和合本作夺取你的)其实就是“夺取他人产业者”(=“继承人”、“新业主”,参∶耶八10),此处指的便是西拿基立。“玛利沙的居民”(RSV;希伯来文是 yo^s%eb[et[ma{re{s%a^)发音与 yo^re{s%(“征服者”)近似。依照民间语源追溯,玛利沙可能与动词“夺取”有关。新的继承人将会夺取犹大的古老传承。先知为亚杜兰而发的哀哭,并不比迦特的多。这两个城巿都引发了有关大卫家的文学、历史暗喻。正如大卫在被膏之初,为躲避扫罗的追杀,逃到亚杜兰(撒上二十二1;撒下二十三13),以色列在国祚终结时,其尊贵人也将同样被敌国君王俘虏离开自己的土地。尊贵人(NIV、RSV、NEB;参∶撒下一19~20)指的是“有高位、权贵的人”(参∶赛五\cs1613,NIV)。

  16. 此处的命令语句全以阴性单数的形式出现,再度针对锡安之民而言。锡安被掳的儿女都是贵族。秃鹰的颈项和头都没有羽毛。耶和华给予以色列应得的罪的工价,乃是灾难、挫败和死亡──的确是很高的代价。

24 A. F. Rainey, 'The BiblicalShephelah of Judah', BASOR 251 (1983), pp.2ff.

25 A. Demsky, 'The Houses ofAksib. A critical note on Micah 1: 14b(参∶代上四21~23)', IEJ 16 (1966), pp.211~215.

──《丁道尔圣经注释》

查阅相关章:
圣经书卷列表:
 1/12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更多关于: 注释   圣经   耶路撒冷   玛利亚   首都   以色列   犹大   耶和华   这段   基督徒   犹大   玛利亚   耶路撒冷   以色列   先知   导论   耶和华   上帝   圣经   北国   亚述   注释   偶像   点此   大卫   都是   雅各   约翰   罪恶   的是   希伯来文   他们的   的人   首都   城市   是在   将会   原文   万民   双关语
返回顶部
圣经资料,在线查经,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
@c.zyesu.com 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