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家园
阅读导航

腓立比书第2章多译本对照查经

《腓立比书》章目: 1 2 3 4
跳转至:

和合本腓2:1所以,在基督里若有什么劝勉,爱心有什么安慰,圣灵有什么交通,心中有什么慈悲怜悯,

拼音版腓2:1 Suǒyǐ zaì Jīdū lǐ ruò yǒu shénme quànmiǎn, aì xīn yǒu shénme ānwèi, Shènglíng yǒu shénme jiāo tōng, xīn zhōng yǒu shénme cíbēi liánmǐn,

吕振中腓2:1 所以你们在基督里若有任何鼓励、或爱心的激发,灵里若有任何团契、或慈悲心肠和怜悯,

新译本腓2:1 所以,你们在基督里若有什么劝勉,有什么爱心的安慰,有什么灵里的契通,有什么慈悲和怜悯,

现代译腓2:1 请问,你们在基督里的生命有没有使你们坚强起来?他的爱有没有鼓励了你们?你们和圣灵有没有团契?你们彼此间有没有亲爱同情的心?

当代译腓2:1 在基督里的劝勉要是有影响力,出自爱心的安慰要是有功效,圣灵的交通要是有结果,慈悲怜悯的心肠要是有作用,

思高本腓2:1 所以,如果你们在基督内获得了鼓励,爱的劝勉,圣神的交往,哀怜和同情,

文理本腓2:1 若于基督有何慰藉、于爱有何抚绥、于圣神有何感通、有何仁慈矜悯、

修订本腓2:1 所以,在基督里若有任何劝勉,若有任何爱心的安慰,若有任何圣灵的团契,若有任何慈悲怜悯,

KJV 英腓2:1 If there be therefore any consolation in Christ, if any comfort of love, if any fellowship of the Spirit, if any bowels and mercies,

NIV 英腓2:1 If you have any encouragement from being united with Christ, if any comfort from his love, if any fellowship with the Spirit, if any tenderness and compassion,

和合本腓2:2你们就要意念相同,爱心相同,有一样的心思,有一样的意念,使我的喜乐可以满足。

拼音版腓2:2 Nǐmen jiù yào yìniàn xiāngtóng, aì xīn xiāngtóng, yǒu yíyàng de xīn sī, yǒu yíyàng de yìniàn, shǐ wǒmen de xǐlè keyǐ mǎnzū.

吕振中腓2:2 你们就该存着同样的意念,有同样的爱心,同心同情,存着同一的意念使我的喜乐充满。

新译本腓2:2 就应当有同样的思想,同样的爱心,要心志相同,思想一致,使我充满喜乐。

现代译腓2:2 如果有的话,我要求你们,要有共同的目标,同样的爱心,相同的情感,和一致的想法,好让我充满喜乐。

当代译腓2:2 你们就要同心合意,彼此相爱,同感一灵,互相接纳,这样我就喜乐、心满意足了。

思高本腓2:2 你们就应彼此意见一致,同气相爱,同心合意,思念同样的事,以满全我的喜乐。

文理本腓2:2 则宜同意同爱、心合志一、以充我乐、

修订本腓2:2 你们就要意志相同,爱心相同,有一致的心思,一致的想法,使我的喜乐得以满足。

KJV 英腓2:2 Fulfil ye my joy, that ye be likeminded, having the same love, being of one accord, of one mind.

NIV 英腓2:2 then make my joy complete by being like-minded, having the same love, being one in spirit and purpose.

和合本腓2:3凡事不可结党,不可贪图虚浮的荣耀;只要存心谦卑,各人看别人比自己强。

拼音版腓2:3 Fán shì bùke jiédǎng, bùke tāntú xūfú de róngyào. zhǐyào cún xīn qiābēi, gèrén kàn biérén bǐ zìjǐ qiáng.

吕振中腓2:3 凡事都不要凭着营私争胜而作,也不要凭着虚荣心,只要以谦卑彼此看别人比自己高强。

新译本腓2:3 不要自私自利,也不要贪图虚荣,只要谦卑,看别人比自己强;

现代译腓2:3 不要自私自利,不要贪图虚名,要彼此谦让,看别人比自己高明。

当代译腓2:3 无论做甚麽事,都要切戒自私心和虚荣心,只要谦卑自己,尊重别人。

思高本腓2:3 不论做什麽,不从私见,也不求虚荣,只存心谦下,彼此该想自己不如人;

文理本腓2:3 概勿树党、勿尚虚荣、惟自卑、视人愈于己、

修订本腓2:3 凡事不可自私自利,不可贪图虚荣;只要心存谦卑,各人看别人比自己强。

KJV 英腓2:3 Let nothing be done through strife or vainglory; but in lowliness of mind let each esteem other better than themselves.

NIV 英腓2:3 Do nothing out of selfish ambition or vain conceit, but in humility consider others better than yourselves.

和合本腓2:4各人不要单顾自己的事,也要顾别人的事。

拼音版腓2:4 Gèrén búyào dān gù zìjǐ de shì, ye yào gù biérén de shì.

吕振中腓2:4 各人不要单顾自己的事,各人也要顾到别人的事。

新译本腓2:4 各人不要单顾自己的事,也要顾别人的事。

现代译腓2:4 不要只顾自己,也要关心别人的利益。

当代译腓2:4 不要只顾自己的利益,也要为别人的需要着想。

思高本腓2:4 各人不可只顾自己的事,也该顾及别人的事。

文理本腓2:4 勿各顾己事、亦宜顾人之事、

修订本腓2:4 各人不要单顾自己的事,也要顾别人的事。

KJV 英腓2:4 Look not every man on his own things, but every man also on the things of others.

NIV 英腓2:4 Each of you should look not only to your own interests, but also to the interests of others.

和合本腓2:5你们当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

拼音版腓2:5 Nǐmen dāng yǐ Jīdū Yēsū de xīn wéi xīn.

吕振中腓2:5 基督耶稣存着什么意念,你们也要存着什么意念在你们中间。

新译本腓2:5 你们应当有这样的意念,这也是基督耶稣的意念。(全节或译:“你们当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

现代译腓2:5 你们要以基督耶稣作为榜样:

当代译腓2:5 你们应当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

思高本腓2:5 你们该怀有基督耶稣所怀有的心情:

文理本腓2:5 以基督耶稣之心为心、

修订本腓2:5 你们当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

KJV 英腓2:5 Let this mind be in you, which was also in Christ Jesus:

NIV 英腓2:5 Your attitude should be the same as that of Christ Jesus:

和合本腓2:6他本有 神的形像,不以自己与 神同等为强夺的,

拼音版腓2:6 Tā ben yǒu shén de xíng xiàng, bù yǐ zìjǐ yǔ shén tóngdeng wéi qiáng duó de.

吕振中腓2:6 他形质上本是属神的,却不以自己帝平等为应当把持不舍的(或译『为僭夺』),

新译本腓2:6 他本来有 神的形象,却不坚持自己与 神平等的地位,

现代译腓2:6 他原有上帝的本质,却没有滥用〔或译:却没有牢牢的抓住或却没有用力争取〕跟上帝同等的特权。

当代译腓2:6 他虽然原来是以上帝的形像存在,却不坚持拥有这与上帝平等的地位,

思高本腓2:6 他虽具有天主的形体,并没有以自己与天主同等,为应当把持不舍的,

文理本腓2:6 彼原有上帝之状、不以匹上帝为强取、

修订本腓2:6 他本有上帝的形像, 却不坚持自己与上帝同等;

KJV 英腓2:6 Who, being in the form of God, thought it not robbery to be equal with God:

NIV 英腓2:6 Who, being in very nature God, did not consider equality with God something to be grasped,

和合本腓2:7反倒虚己,取了奴仆的形像,成为人的样式。

拼音版腓2:7 Fán dào xū jǐ, qǔ le núpú de xíngxiàng, chéngwéi rén de yàngshì.

吕振中腓2:7 反而将自己倾倒出来,取了奴仆的形质,成为人的样式。

新译本腓2:7 反而倒空自己,取了奴仆的形象,成为人的样式;

现代译腓2:7 相反地,他自愿放弃一切,取了奴仆的本质。他成为人,以人的形体出现。

当代译腓2:7 反而自我谦虚,成为一个人,又作了众人的仆役,任劳任怨。

思高本腓2:7 却使自己空虚,取了奴仆的形体,与人相似,形状也一见如人;

文理本腓2:7 乃虚己取仆之状、成人之形、

修订本腓2:7 反倒虚己, 取了奴仆的形像, 成为人的样式; 既有人的样子,

KJV 英腓2:7 But made himself of no reputation, and took upon him the form of a servant, and was made in the likeness of men:

NIV 英腓2:7 but made himself nothing, taking the very nature of a servant, being made in human likeness.

和合本腓2:8既有人的样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顺服,以至于死,且死在十字架上。

拼音版腓2:8 Jì yǒu rén de yàngzi, jiù zìjǐ bēiwēi, cún xīn shùnfú, yǐ zhìyú sǐ, qie sǐ zaì shízìjià shang.

吕振中腓2:8 既在形态上现为人的样子,就卑抑了自己,成为听从的、以至于死,并且是十字架上的死!

新译本腓2:8 既然有人的样子,就自甘卑微,顺服至死,而且死在十字架上。

现代译腓2:8 他自甘卑微,顺服至死,且死在十字架上。

当代译腓2:8 既然有了人的样子,他就自我谦卑,完全服从,甚至於死,而且死在被人视为羞耻的十字架上。

思高本腓2:8 贬抑自己,听命至死,且死在十字架上。

文理本腓2:8 既有人之式、又屈己、承顺至死、甚而死于十架、

修订本腓2:8 就谦卑自己, 存心顺服,以至于死, 且死在十字架上。

KJV 英腓2:8 And being found in fashion as a man, he humbled himself, and became obedient unto death, even the death of the cross.

NIV 英腓2:8 And being found in appearance as a man, he humbled himself and became obedient to death--even death on a cross!

和合本腓2:9所以 神将他升为至高,又赐给他那超乎万名之上的名,

拼音版腓2:9 Suǒyǐ shén jiāng tā shēng wéi zhìgāo, yòu cìgei Tānà chāo hū wàn míng zhī shang de míng,

吕振中腓2:9 因此上帝也将他升为至高,将那超乎万名之上的名赐给他,

新译本腓2:9 因此 神把他升为至高,并且赐给他超过万名之上的名。

现代译腓2:9 因此,上帝高举他,达於至高,赐给他那超越万名的名号。

当代译腓2:9 因此,上帝将他升至最高,赐他一个比万名更尊贵的圣名。

思高本腓2:9 为此,天主极其举扬 ,赐给了 一个名字,超越其它所有的名字,

文理本腓2:9 故上帝跻之至高、锡以超乎万名之名、

修订本腓2:9 所以上帝把他升为至高, 又赐给他超乎万名之上的名,

KJV 英腓2:9 Wherefore God also hath highly exalted him, and given him a name which is above every name:

NIV 英腓2:9 Therefore God exalted him to the highest place and gave him the name that is above every name,

和合本腓2:10叫一切在天上的、地上的和地底下的,因耶稣的名无不屈膝,

拼音版腓2:10 Jiào yīqiè zaì tiān shang de, dì shang de, hé dì dǐ xià de, yīn Yēsū de míng, wú bù qūxī,

吕振中腓2:10 叫一切在天上的、地上的、和地底下的、一听见耶稣的名、众膝无不屈跪,

新译本腓2:10 使天上、地上和地底下的一切,因着耶稣的名,都要屈膝,

现代译腓2:10 为要尊崇耶稣的名,天上、人间,和地底下的众生都得向他下拜,

当代译腓2:10 因为耶稣的名,一切在天上的、地上的、地底下的,无不屈膝叩拜,

思高本腓2:10 致使上天、地上和地下的一切,一听到耶稣的名字,无不屈膝叩拜;

文理本腓2:10 使在天在地、及在地下者、闻耶稣之名、无膝不屈、

修订本腓2:10 使一切在天上的、地上的和地底下的, 因耶稣的名, 众膝都要跪下,

KJV 英腓2:10 That at the name of Jesus every knee should bow, of things in heaven, and things in earth, and things under the earth;

NIV 英腓2:10 that at the name of Jesus every knee should bow, in heaven and on earth and under the earth,

和合本腓2:11无不口称耶稣基督为主,使荣耀归与父 神。

拼音版腓2:11 Wú bù kǒu chēng Yēsū Jīdū wéi zhǔ, shǐ róngyào guīyǔ fù shén.

吕振中腓2:11 众舌无不称认耶稣基督为主、以彰显父上帝的荣耀。

新译本腓2:11 并且口里承认耶稣基督为主,使荣耀归给父 神。

现代译腓2:11 众口要宣认:耶稣基督是主,同颂父上帝的荣耀。

当代译腓2:11 称他为主,以至荣耀归与天父上帝。

思高本腓2:11 一切唇舌无不 明认耶稣基督是主,以光荣天主圣父。

文理本腓2:11 无口不称耶稣基督为主、以荣父上帝焉、○

修订本腓2:11 众口都要宣认: 耶稣基督是主, 归荣耀给父上帝。

KJV 英腓2:11 And that every tongue should confess that Jesus Christ is Lord, to the glory of God the Father.

NIV 英腓2:11 and every tongue confess that Jesus Christ is Lord, to the glory of God the Father.

和合本腓2:12这样看来,我亲爱的弟兄你们既是常顺服的,不但我在你们那里,就是我如今不在你们那里,更是顺服的,就当恐惧战兢,作成你们得救的工夫。

拼音版腓2:12 Zhèyàng kàn lái, wǒ qīnaì de dìxiōng nǐmen jì shì cháng shùnfú de, búdàn wǒ zaì nǐmen nàli, jiù shì wǒ rújīn bú zaì nǐmen nàli, gèng shì shùnfú de, jiù dāng kǒngjù zhàn jīng, zuò chéng nǐmen déjiù de gōngfu.

吕振中腓2:12 所以我亲爱的,你们既时常听从了,就该敬畏战兢地作成你们自己的得救;不但像我和你们同在时那样,就是如今我和你们不同在时、你们也更应当听从;

新译本腓2:12 这样看来,我所亲爱的,你们素来是顺服的,(不但我在你们那里的时候是这样,现今我不在,你们更要顺服,)就应当恐惧战兢地作成自己的救恩。

现代译腓2:12 那麽,亲爱的朋友们,我跟你们一起的时候你们常常听从我;现在我不在你们那里,你们更应该听从我。要战战兢兢,不断努力来完成你们自己的得救;

当代译腓2:12 亲爱的弟兄姊妹们,这是你们当学习服从的榜样。既然当我在你们那里的时候,你们常有一颗顺从的心,如今我不在你们那里,你们更要如此了。你们要战战兢兢地,为已得到的救恩谨慎生活。

思高本腓2:12 为此,我可爱的,就如你们常常听了命,不但我与你们同在的时候,就是如今不在的时候,你们更应该听命。你们要怀着恐惧战 ,努力成就你们得救的事,

文理本腓2:12 爱友乎、尔素承顺、不惟于我同在时、即今暌违、益宜畏惧战栗、以成尔之救济、

修订本腓2:12 我亲爱的,这样看来,你们向来是顺服的,不但我在你们那里,就是我现在不在你们那里的时候更是顺服的,就当恐惧战兢完成你们自己得救的事;

KJV 英腓2:12 Wherefore, my beloved, as ye have always obeyed, not as in my presence only, but now much more in my absence, work out your own salvation with fear and trembling.

NIV 英腓2:12 Therefore, my dear friends, as you have always obeyed--not only in my presence, but now much more in my absence--continue to work out your salvation with fear and trembling,

和合本腓2:13因为你们立志行事,都是 神在你们心里运行,为要成就他的美意。

拼音版腓2:13 Yīnwei nǐmen lìzhì xíngshì, dōu shì shén zaì nǐmen xīnli yùnxíng, wèi yào chéngjiù tāde mei yì.

吕振中腓2:13 因为是上帝、为了成全他的美意而运用动力于你们身上,使你们也立志也力行(『力行』一词与『运用动力』一词同字)的。

新译本腓2:13 神为了成全自己的美意,就在你们里面动工,使你们可以立志和行事。

现代译腓2:13 因为上帝常常在你们心里工作,使你们既愿意又能够实行他美善的旨意。

当代译腓2:13 因为你们立志行善事,都是上帝在你们心中感动你们,帮助你们服从他,成就他美好的旨意。

思高本腓2:13 因为是天主在你们内工作,使你们愿意,并使你们力行,为成就 的善意。

文理本腓2:13 盖尔之志与行、皆上帝循其善意、施于尔衷也、

修订本腓2:13 因为是上帝在你们心里运行,使你们又立志又实行,为要成就他的美意。

KJV 英腓2:13 For it is God which worketh in you both to will and to do of his good pleasure.

NIV 英腓2:13 for it is God who works in you to will and to act according to his good purpose.

和合本腓2:14凡所行的,都不要发怨言、起争论,

拼音版腓2:14 Fán suǒ xíng de, dōu búyào fā yuànyán, qǐ zhēnglùn,

吕振中腓2:14 你们行事、都不要发怨言、起争论,

新译本腓2:14 无论作什么,都不要发怨言、起争论,

现代译腓2:14 你们无论做甚麽事都不要埋怨或争论,

当代译腓2:14 无论在甚麽事上,都不要抱怨,也不要和人争论。

思高本腓2:14 你们做一切事,总不可抱怨,也不可争论,

文理本腓2:14 尔凡所行、毋私议、毋争辩、

修订本腓2:14 你们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要发怨言起争论,

KJV 英腓2:14 Do all things without murmurings and disputings:

NIV 英腓2:14 Do everything without complaining or arguing,

和合本腓2:15使你们无可指摘,诚实无伪,在这弯曲悖谬的世代,作 神无瑕疵的儿女。你们显在这世代中,好像明光照耀,

拼音版腓2:15 Shǐ nǐmen wú ke zhǐzhāi, chéngshí wú wei, zaì zhè wānqū beìmiù de shìdaì, zuò shén wú xiá wú cī de érnǚ. nǐmen xiǎn zaì zhè shìdaì zhōng, hǎoxiàng míng guāng zhàoyào,

吕振中腓2:15 好使你们无可责备、而又天真,在弯曲乖僻的世代中做上帝的儿女、无瑕无疵;你们显于其中像发光之体在世界(或译『字宙』)里,

新译本腓2:15 好使你们无可指摘、纯真无邪,在这弯曲乖谬的世代中,作 神没有瑕疵的儿女;你们要在这世代中发光,好像天上的光体一样,

现代译腓2:15 好使你们纯洁无邪,在这腐败、弯曲的世代中,成为上帝没有缺点的儿女。你们要在世人当中发光,像星星照耀天空,

当代译腓2:15 这样就没有人可以责备你们,也不会怀疑你们的诚实,你们要在这个乖僻败坏的世代中,作上帝纯洁无瑕的儿女,像明灯一样大放光明,

思高本腓2:15 好使你们成为无可指摘和纯洁的,在乖僻败坏的世代中,做天主无瑕的子女; 在世人中你们应放光明, 有如字宙间的明星,

文理本腓2:15 俾尔纯粹无疵、为上帝子、无瑕于邪逆之世、显为烛世之光、

修订本腓2:15 好使你们无可指责,诚实无伪,在这弯曲悖谬的世代作上帝无瑕疵的儿女。你们在这世代中要像明光照耀,

KJV 英腓2:15 That ye may be blameless and harmless, the sons of God, without rebuke, in the midst of a crooked and perverse nation, among whom ye shine as lights in the world;

NIV 英腓2:15 so that you may become blameless and pure, children of God without fault in a crooked and depraved generation, in which you shine like stars in the universe

和合本腓2:16将生命的道表明出来,叫我在基督的日子好夸我没有空跑,也没有徒劳。

拼音版腓2:16 Jiāng shēngmìng de dào biǎomíng chūlai, jiào wǒ zaì Jīdū de rìzi, hǎo kuā wǒ méiyǒu kōng pǎo, ye méiyǒu túlaó.

吕振中腓2:16 把生命之道举出来,好等基督的日子做我所夸口的,夸我没有空跑,也没有空劳。

新译本腓2:16 把生命的道显扬出来,使我在基督的日子可以夸耀我没有空跑,也没有徒劳。

现代译腓2:16 把生命的道传给他们。你们这样做的话,在基督再来的日子,我就有所夸口了,因为这可以证明我一切的辛劳不是徒劳无功的。

当代译腓2:16 把生命的真理彰显给人看。到了基督再来的时候,我因为自己并没有空跑一场,也没有白费功夫,就可以自豪了。

思高本腓2:16 将生命的话显耀出来,使我到基督的日子,有可自夸的,那我就没有白跑,也没有徒劳。

文理本腓2:16 彰明维生之道、俾我可夸于基督之日、以我所趋所劳、非徒然也、

修订本腓2:16 将生命的道显明出来,使我在基督的日子得以夸耀我没有白跑,也没有徒劳。

KJV 英腓2:16 Holding forth the word of life; that I may rejoice in the day of Christ, that I have not run in vain, neither laboured in vain.

NIV 英腓2:16 as you hold out the word of life--in order that I may boast on the day of Christ that I did not run or labor for nothing.

和合本腓2:17我以你们的信心为供献的祭物,我若被浇奠在其上,也是喜乐,并且与你们众人一同喜乐;

拼音版腓2:17 Wǒ yǐ nǐmen de xìnxīn wéi gòng xiàn de jìwù. wǒ ruò beì jiāo diàn zaì qí shang, ye shì xǐlè, bìngqie yǔ nǐmen zhòngrén yītóng xǐlè.

吕振中腓2:17 然而、就使我的血做奠祭来浇在你们信心的祭物和供奉上、我也欢喜,并且和你们众人一同欢喜。

新译本腓2:17 即使把我浇奠在你们信心的祭物和供奉上,我也喜乐,并且和你们大家一同喜乐。

现代译腓2:17 即使我必须以自己的血作为奠祭,浇在你们用信心献给上帝的祭品上,我也喜乐,而且要跟你们大家分享我的喜乐。

当代译腓2:17 其实,我要将你们的信心当作祭物放在祭坛上献给上帝;要是需要我自己的热血洒在这件祭物上,我也很喜乐,并且愿意和你们分享我的这种喜乐。

思高本腓2:17 既使我应在你们信德的祭祀和供献上奠我的血, 我也喜欢,且与你们众位一同喜欢;

文理本腓2:17 若以尔信之祭祀与供奉、我被灌奠其上、我亦乐之、且与尔众同乐、

修订本腓2:17 我以你们的信心为供献的祭物,我若被浇献在其上也是喜乐,并且与你们众人一同喜乐。

KJV 英腓2:17 Yea, and if I be offered upon the sacrifice and service of your faith, I joy, and rejoice with you all.

NIV 英腓2:17 But even if I am being poured out like a drink offering on the sacrifice and service coming from your faith, I am glad and rejoice with all of you.

和合本腓2:18你们也要照样喜乐,并且与我一同喜乐。

拼音版腓2:18 Nǐmen ye yào zhàoyàng xǐlè, bìngqie yǔ wǒ yītóng xǐlè.

吕振中腓2:18 同样地、你们也应当欢喜,也和我一同欢喜。

新译本腓2:18 照样,你们也要喜乐,并且要和我一同喜乐。

现代译腓2:18 同样,你们要喜乐,也让我分享你们的喜乐。

当代译腓2:18 我这样做,你们也要喜乐,并且让我和你们一同喜乐。

思高本腓2:18 同样,你们也该喜欢,也该与我一同喜欢。

文理本腓2:18 尔亦当乐之、且与我同乐焉、○

修订本腓2:18 你们也要照样喜乐,并且与我一同喜乐。

KJV 英腓2:18 For the same cause also do ye joy, and rejoice with me.

NIV 英腓2:18 So you too should be glad and rejoice with me.

和合本腓2:19我靠主耶稣指望快打发提摩太去见你们,叫我知道你们的事,心里就得着安慰。

拼音版腓2:19 Wǒ kào zhǔ Yēsū zhǐwang kuaì dǎfa Tímótaì qù xiàn nǐmen, jiào wǒ zhīdào nǐmen de shì, xīnli jiù dé zhaó ānwèi.

吕振中腓2:19 但我在主耶稣里盼望赶快打发提摩太到你们那里去,让我知道了你们的事,就精神振作。

新译本腓2:19 我靠着主耶稣,希望不久就会差提摩太到你们那里去,使我们知道你们的情况,可以得到鼓励。

现代译腓2:19 我仰赖主耶稣,希望不久能够差提摩太到你们那里去,使我能听到你们的消息而获得安慰。

当代译腓2:19 如果主耶稣愿意,我希望尽快派提摩太到你们那里去,让我能够知道你们的现况,心里就得到安慰。

思高本腓2:19 我在主耶稣内希望不久打发弟茂德到你们那里去,好叫我知道你们的事而放心。

文理本腓2:19 我缘主耶稣、冀速遣提摩太就尔、俾知尔事、以慰我心、

修订本腓2:19 我靠主耶稣希望很快能差提摩太去见你们,好让我知道你们的事而心里得着安慰。

KJV 英腓2:19 But I trust in the Lord Jesus to send Timotheus shortly unto you, that I also may be of good comfort, when I know your state.

NIV 英腓2:19 I hope in the Lord Jesus to send Timothy to you soon, that I also may be cheered when I receive news about you.

和合本腓2:20因为我没有别人与我同心,实在挂念你们的事。

拼音版腓2:20 Yīnwei wǒ méiyǒu biérén yǔ wǒ tóngxīn, shízaì guàniàn nǐmen de shì.

吕振中腓2:20 因为我这里没有别的知己、真真才念你们事的那样人;

新译本腓2:20 没有人与我同心,真正关心你们的事,

现代译腓2:20 他是惟一跟我同心,并且真正关怀你们的人。

当代译腓2:20 因为在我这里,没有人像他一样和我同心,实在关心你们的事。

思高本腓2:20 实在,我没有一个像他那样诚心关照你们的人,

文理本腓2:20 盖我无同心之人、诚虑尔事、

修订本腓2:20 因为我没有别人与我同心,真正关怀你们的事。

KJV 英腓2:20 For I have no man likeminded, who will naturally care for your state.

NIV 英腓2:20 I have no one else like him, who takes a genuine interest in your welfare.

和合本腓2:21别人都求自己的事,并不求耶稣基督的事。

拼音版腓2:21 Biérén dōu qiú zìjǐ de shì, bìng bù qiú Yēsū Jīdū de shì.

吕振中腓2:21 因为众人都谋求着自己的事,不谋求基督耶稣的事。

新译本腓2:21 因为大家只顾自己的事,而不理耶稣基督的事。

现代译腓2:21 别人只为自己图谋,不关心耶稣基督的事。

当代译腓2:21 别人大都只顾自己,并不关心耶稣基督的事。

思高本腓2:21 因为其他的人都谋求自己的事,而不谋求基督耶稣的事 。

文理本腓2:21 因众皆惟己是谋、非耶稣基督之事也、

修订本腓2:21 其他的人都求自己的事,并不求耶稣基督的事。

KJV 英腓2:21 For all seek their own, not the things which are Jesus Christ's.

NIV 英腓2:21 For everyone looks out for his own interests, not those of Jesus Christ.

和合本腓2:22但你们知道提摩太的明证,他兴旺福音,与我同劳,待我像儿子待父亲一样。

拼音版腓2:22 Dàn nǐmen zhīdào Tímótaì de míngzhèng, tā xīngwàng fúyin yǔ wǒ tóng laó, daì wǒ xiàng érzi daì fùqin yíyàng.

吕振中腓2:22 但提摩太被试验的品德你们是知道的∶知道他为着福音做了仆役,同我在一起、就像孩子同父亲一样。

新译本腓2:22 不过,提摩太的为人是你们知道的,他和我一同为了福音服事主,就像儿子跟父亲一样。

现代译腓2:22 但是提摩太的为人,你们都很清楚,他跟我的关系就像儿子和父亲,为着福音的工作一起劳苦。

当代译腓2:22 但你们知道,提摩太的表现已经证实他是一个好助手,他好像儿子帮助父亲一样,帮助我传扬福音。

思高本腓2:22 至於他,你们知道他所受过的考验,他对我如同儿子对待父亲一样,与我一同从事了福音的工作。

文理本腓2:22 尔知提摩太之征验、即与我共役于福音、犹子之于父、

修订本腓2:22 但你们知道提摩太是经得起考验的,他与我为了福音一同服侍,待我像儿子待父亲一样。

KJV 英腓2:22 But ye know the proof of him, that, as a son with the father, he hath served with me in the gospel.

NIV 英腓2:22 But you know that Timothy has proved himself, because as a son with his father he has served with me in the work of the gospel.

和合本腓2:23所以我一看出我的事要怎样了结,就盼望立刻打发他去;

拼音版腓2:23 Suǒyǐ wǒ yī kàn chū wǒde shì yào zenyàng liǎojié, jiù pànwàng lìkè dǎfa tā qù.

吕振中腓2:23 所以我盼望一看出我的事要怎样了结,就立刻打发他去;

新译本腓2:23 所以,等我看出自己的事会怎样了结之后,我希望立刻差他去;

现代译腓2:23 我希望,当我一知道我的事情有甚麽结局,就立刻差他去看你们。

当代译腓2:23 我一看清楚自己的事情要怎样进展,就会立刻派他去见你们,

思高本腓2:23 所以,我希望,几时我一看出我的事怎样了结,就立即打发他去;

文理本腓2:23 故视我事如何、冀即遣之、

修订本腓2:23 所以,我一看出我的事怎样了结,我希望立刻差他去,

KJV 英腓2:23 Him therefore I hope to send presently, so soon as I shall see how it will go with me.

NIV 英腓2:23 I hope, therefore, to send him as soon as I see how things go with me.

和合本腓2:24但我靠着主,自信我也必快去。

拼音版腓2:24 Dàn wǒ kào zhe zhǔ, zì xìn wǒ ye bì kuaì qù.

吕振中腓2:24 同时呢、我在主里也深信我自己也必赶快去的。

新译本腓2:24 而且靠着主,我相信自己不久也会去。

现代译腓2:24 我深信主会让我在短期内亲自来看你们。

当代译腓2:24 我深知如果主许可,我自己很快也会亲自到你们那里的。

思高本腓2:24 并且在主内我自信,我自己也快去。

文理本腓2:24 且我赖主、冀亦速往、

修订本腓2:24 但我靠着主自信我不久也会去。

KJV 英腓2:24 But I trust in the Lord that I also myself shall come shortly.

NIV 英腓2:24 And I am confident in the Lord that I myself will come soon.

和合本腓2:25然而,我想必须打发以巴弗提到你们那里去。他是我的兄弟,与我一同做工、一同当兵,是你们所差遣的,也是供给我需用的。

拼音版腓2:25 Ránér wǒ xiǎng bìxū dǎfa yǐ bā Fú tí dào nǐmen nàli qù. tā shì wǒde xiōngdi, yǔ wǒ yītóng zuò gōng, yītóng dāng bīng, shì nǐmen suǒ chāiqiǎn de, ye shì gōngjǐ wǒ xū yòng de.

吕振中腓2:25 不过我也以必须打发以巴弗提、我的兄弟跟同工和一同当兵的,你们的使者和供奉者以应我所需的、到你们那里去,

新译本腓2:25 然而我认为必须差以巴弗提到你们那里去,他是我的弟兄,与我一同作工一同作战的,也是你们为我的需要差来服事我的。

现代译腓2:25 我想,我应该送我们的弟兄以巴弗提回到你们那里去。你们选派他来帮助我,跟我一起工作,一同作战。

当代译腓2:25 我觉得必须先让以巴弗提弟兄回到你们那里去。他原是你们差派来的,供应我的需要。他真是我的好弟兄,与我一同做工、一同打仗的。

思高本腓2:25 再者,我以为必须把我的弟兄、同事和战友 , 即你们派来为供给我的急需的使者, 厄帕洛狄托给你们打发回去,

文理本腓2:25 但我意必遣以巴弗提就尔、彼乃我之兄弟、与我同劳同伍、为尔之使、且供我所需者、

修订本腓2:25 然而,我想必须差以巴弗提到你们那里去。他是我的弟兄、同工和战友,是你们差遣来供应我需要的。

KJV 英腓2:25 Yet I supposed it necessary to send to you Epaphroditus, my brother, and companion in labour, and fellowsoldier, but your messenger, and he that ministered to my wants.

NIV 英腓2:25 But I think it is necessary to send back to you Epaphroditus, my brother, fellow worker and fellow soldier, who is also your messenger, whom you sent to take care of my needs.

和合本腓2:26他很想念你们众人,并且极其难过,因为你们听见他病了。

拼音版腓2:26 Tā hen xiǎngniàn nǐmen zhòngrén, bìngqie jíqí nánguò, yīnwei nǐmen tīngjian tā bìng le.

吕振中腓2:26 因为他已在切慕着你们众人呢,并且因你们听见他病了、他就极其难过。

新译本腓2:26 他一直在想念你们众人,并且因为你们听见他病了,他就非常难过。

现代译腓2:26 他很想念你们各位,并且因知道你们听见他生病的消息而很难过。

当代译腓2:26 他很想念你们,并且知道你们听见了他的病况,心里便觉得不安。

思高本腓2:26 因为他常想念你们众人, 又因你们听说他病了,他更为心焦。

文理本腓2:26 彼乃恋慕尔众、因尔闻其病、则忧甚、

修订本腓2:26 他很想念你们众人,并且极其难过,因为你们听见他病了。

KJV 英腓2:26 For he longed after you all, and was full of heaviness, because that ye had heard that he had been sick.

NIV 英腓2:26 For he longs for all of you and is distressed because you heard he was ill.

和合本腓2:27他实在是病了,几乎要死,然而, 神怜恤他,不但怜恤他,也怜恤我,免得我忧上加忧。

拼音版腓2:27 Tā shízaì shì bìng le, jīhū yào sǐ. ránér shén liánmǐn tā, búdàn liánmǐn tā, ye liánmǐn wǒ, miǎndé wǒ yōu shang jiā yōu.

吕振中腓2:27 他也真地病了,将近于死的;然而上帝怜恤他,不但怜恤他,也怜恤我,免得我忧上加忧。

新译本腓2:27 事实上他病得几乎要死,然而 神怜悯了他;不但怜悯他,也怜悯我,免得我忧上加忧。

现代译腓2:27 他真的害过病,几乎死了。可是上帝怜悯他,不但怜悯他,也怜悯我,使我没有遭受更大的忧伤。

当代译腓2:27 事实上,他病得很厉害,甚至到了垂危的地步,但上帝怜悯了他;不但怜悯了他,也怜悯了我,不然我就会忧上加忧了。

思高本腓2:27 实在,他曾病得几乎要死;但天主可怜了他,不但他,而且也可怜了我,免得我愁上加愁。

文理本腓2:27 彼果病濒死、上帝恤之、不惟于彼、亦于我也、免我忧而复忧、

修订本腓2:27 他真的生病了,几乎要死。然而上帝怜悯他,不但怜悯他,也怜悯我,免得我忧上加忧。

KJV 英腓2:27 For indeed he was sick nigh unto death: but God had mercy on him; and not on him only, but on me also, lest I should have sorrow upon sorrow.

NIV 英腓2:27 Indeed he was ill, and almost died. But God had mercy on him, and not on him only but also on me, to spare me sorrow upon sorrow.

和合本腓2:28所以我越发急速打发他去,叫你们再见他,就可以喜乐,我也可以少些忧愁。

拼音版腓2:28 Suǒyǐ wǒ yuèfā jísù dǎfa tā qù, jiào nǐmen zaìjiàn tā, jiù keyǐ xǐlè, wǒ ye keyǐ shǎo xiē yōuchóu.

吕振中腓2:28 因此我越发急地打发他去,使你们再见他时,可得喜乐,我也可以少些担忧。

新译本腓2:28 所以,我更急着差他去,让你们再见到他,就可以喜乐,也可以减少我的挂虑。

现代译腓2:28 所以,我更想尽速送他回去,使你们得以高高兴兴地跟他团聚;这也可以消除我的忧伤。

当代译腓2:28 所以,我会立刻请他回去与你们相聚,好让你们喜乐,同时也可以减少我的挂虑。

思高本腓2:28 那麽,我尽速打发他回去,好叫你们看见他感到喜乐,而我也减少忧苦。

文理本腓2:28 是以遣之愈切、使尔复见之而喜、我忧亦少解、

修订本腓2:28 所以,我更要尽快送他回去,好让你们再见到他而喜乐,我也可以减少忧愁。

KJV 英腓2:28 I sent him therefore the more carefully, that, when ye see him again, ye may rejoice, and that I may be the less sorrowful.

NIV 英腓2:28 Therefore I am all the more eager to send him, so that when you see him again you may be glad and I may have less anxiety.

和合本腓2:29故此,你们要在主里欢欢乐乐地接待他,而且要尊重这样的人,

拼音版腓2:29 Gùcǐ nǐmen yào zaì zhǔ lǐ huān huānlè lè de jiēdaì tā. érqie yào zūnzhòng zhèyàng de rén.

吕振中腓2:29 所以你们要在主里欢欢喜喜地接待他;对这样的人应有尊重的心;

新译本腓2:29 因此,你们要在主里欢欢喜喜地接待他,也要尊重这样的人,

现代译腓2:29 我希望你们在主里欢欢喜喜地接待他。你们要尊重像他这样的人;

当代译腓2:29 你们要在主里欢欢喜喜地接待他,而且要尊敬他,

思高本腓2:29 所以你们应该在主内满心喜欢接待他;像这样的人,你们应当尊敬,

文理本腓2:29 尔宜缘主欣然纳之、且尊重如是之人、

修订本腓2:29 故此,你们要在主里欢欢喜喜地接待他,而且要尊重这样的人,

KJV 英腓2:29 Receive him therefore in the Lord with all gladness; and hold such in reputation:

NIV 英腓2:29 Welcome him in the Lord with great joy, and honor men like him,

和合本腓2:30因他为作基督的工夫,几乎至死,不顾性命,要补足你们供给我的不及之处。

拼音版腓2:30 Yīn tā wèi zuò Jīdū de gōngfu, jīhū zhì sǐ, bú gù xìngméng, yào bǔzú nǐmen gōngjǐ wǒ bù jí zhī chù.

吕振中腓2:30 因为他为了基督的工作、曾至于与死相近,冒着性命之险,以弥补你们在供奉我的事上所亏缺的。

新译本腓2:30 因他为了基督的工作,冒着生命的危险,差一点丧了命,为的是要补满你们服事我不足的地方。

现代译腓2:30 因为他为基督的工作冒生命的危险,几乎死了,为了要弥补你们未能服事我的地方。

当代译腓2:30 因为他为了基督的工作,真是作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又冒着生命的危险到这里来,替你们服事我。

思高本腓2:30 因为他为了基督的工作,曾冒性命的危险,接近了死亡,为弥补你们未能事奉我的亏缺。

文理本腓2:30 盖彼因基督之工而濒死、不恤其生、以补尔事我之不逮、

修订本腓2:30 因他为做基督的工作不顾性命,几乎至死,为要补足你们供应我不够的地方。

KJV 英腓2:30 Because for the work of Christ he was nigh unto death, not regarding his life, to supply your lack of service toward me.

NIV 英腓2:30 because he almost died for the work of Christ, risking his life to make up for the help you could not give me.

腓立比书第2章-灵修版圣经注释

腓立比书第二章   第 2 章 

  腓 2:1-5> 保罗说基督徒该这样这样,我做了,有时我也会问自己,是为了好形像?是为了人的喜悦?是…… 

  2:1-5 包括基督徒在内,许多人为取悦别人和保持好形像而生活,但是“结党”、“贪图虚浮的荣耀”会带来纷争。因此保罗强调灵里合一,要求腓立比信徒彼此相爱,有同一的心思和目标。当我们一起努力,关心别人的问题如同关心自己的问题,以基督为榜样,将别人的事放在自己的事之上,就能体现合一的生命。不要太计较自己的形像或迎合自己的需要,以致损害了神家里彼此的感情。 

  腓 2:3> 现今世代讲求自信,凡事谦卑,岂不轻看了自己? 

  2:3 满足个人野心的结党可以摧毁教会;但真诚的谦卑可以建立教会。谦卑表示我们对自己有真正的认识(参罗 12:3 )。这不表示我们要轻看自己,而是知道我们在神面前是罪人,只有靠神的恩典才得救赎;既得拯救,在神的国里我们就变得极其贵重。让我们放下自私的心态,尊重别人,殷勤待人。先考虑别人的益处,令我们与谦卑的真正典范基督相连。 

  腓 2:4> 要欣赏别人,又要谦卑,又要看顾别人多于自己
──腓立比书第2章我们为何要这样做? 

  2:4 腓立比是个多元化的大城市,教会的成员来自不同阶层,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圣经的记载让我们看到腓立比教会的多元化:有从亚西亚来的犹太信徒,有富有的商人吕底亚(参徒 16:14 ),有大概是土生的希腊女奴(参徒 16:16-17 ),有来到腓立比这个罗马殖民地工作的罗马狱卒(参徒 16:25-36 )。教会有这众多不同背景的信徒,要合一必定不容易。虽然教会没有分裂的迹象,也需要积极地保持合一( 3:2 ; 4:2 )。保罗鼓励我们,要除去自私、偏执、嫉妒的思想,以免招来纠纷。真诚地欣赏其他信徒,是促成合一的积极方法。 

  腓 2:5> 主耶稣祂谦卑服事人不知道是否被迫的呢?我有时候也不太愿意去服事人,你是这样的吗? 

  2:5 谦卑的耶稣基督,为了顺服神和服事人而愿意放弃自己的权利。我们也应像基督一样,不是因为罪或惧怕,而是为了爱神爱人的缘故,服事神和服事他人。你可以选择事奉的态度:被动地接触期待得服事的人,或主动寻找服事人的机会。(有关耶稣作仆人的态度,请参可 10:45 。) 

  腓 2:5-11> 耶稣谦卑服事人,我总为自己打算,怎么我手所抓住的竟是…… 

  2:5-11 许多时人以“人权”为自己的自私、骄傲或种种邪恶辩解。他们认为:“我可以在考试中作弊,我理应考试合格。”或“这钱是我赚回来的,我要怎样花就怎样花。”或“我有权掌管自己的身体。”但作为信徒,我们的态度应相反,为了能够服事别人,愿意放弃自己的权利。我们要跟随基督,就须要像祂那样生活。我们要学效祂谦卑地服事人,我们的努力即使没有人赞赏,也在所不惜。你是否仍自私地紧抓住自己的权利呢?你愿意服事别人吗? 

  腓 2:6-7> 耶稣以神身分换成人?那祂是和我们一样的吗? 

  2:6-7 “道成肉身”,是创世以前就已存在的“神子”自愿成为人,拥有人的身体和本性的行动。祂成为人,被称为耶稣,但祂仍然是神。祂成为人却没有失去其神性,只是祂放下了自己的荣耀和权能。为了顺服父的旨意,祂限制了自己的能力和知识。拿撒勒人耶稣受时空限制,也受人的其他种种限制,惟一与人不同的是祂没有犯罪。作为一个完全的人,耶稣向我们显示了,作为人是可以传达神的性格的。(有关道成肉身的真理,请参约 1:1-14 ;罗 1:2-5 ;林后 8:9 ;提前 3:16 ;来 2:14 ;约壹 1:1-3 。) 

  腓 2:6-11> 这诗歌已讲出了基督的本性? 

  2:6-11 这段大概是早期教会的诗歌,内容与受苦仆人的预言相似(参赛 53 章)。这首诗歌并不是要全面地说明基督的本性和工作,而是要歌颂基督的特性:( 1 )祂常与神同在;( 2 )祂与神同等,因为祂就是神(参约 1:1-14 ;西 1:15-19 );( 3 )虽然祂是神,却甘愿成为人,成就神拯救全人类的计划;( 4 )祂并非假装披戴人身,而是真正成为人,与人的罪认同;( 5 )为了爱父神的缘故,祂自愿放弃神的权利;( 6 )祂为我们的罪死在十字架上,使我们毋须面对永远的死亡;( 7 )神因着祂的顺服而荣耀祂;( 8 )神把祂高升,回到从前在父右边的位置,统治万有,祂是永恒的主、永恒的审判者。 

  腓 2:8> 耶稣真为我死了?耶稣真死在十字架上?令人难以置信…… 

  2:8 钉十字架是罗马政府为惩治死囚而设、非常痛苦和具侮辱性的刑罚。犯人被钉或绑在十字架上,因身体虚弱,无法支撑体重,以致呼吸困难窒息而死。耶稣的死法,好像被咒诅的囚犯的死法一般(参加 3:13 )。这个完美的人如此耻辱地死去,使我们无须面对永刑,这真是令人惊讶! 

  腓 2:9-11> 耶稣这名,是啊,是我称为主的名,你也这样称祂的吗? 

  2:9-11 在最后审判临到之时,即使被定罪的人,也会承认基督的统治权威。人们可以选择:现在就尊耶稣为主,愿意向神委身和爱神;或者等到基督再来时,不得不承认祂是主。基督会随时回来,你预备好见祂面没有? 

  腓 2:12> 照保罗所说,如没有属灵领袖的提醒,人可以怎样持守真道? 

  2:12 “这样看来”把这段与上文紧扣在一起。从前面所强调的合一上看,“做成你们得救的工夫”,可能指全教会要一同工作,避免分裂和纷争。因为保罗不能继续在腓立比信徒身边提醒他们,所以他们要特别小心地顺服基督。我们也要同样谨慎自己的信仰和生活,恪守我们所信的,特别是在独处、没有属灵领袖在身旁提醒时,我们更要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基督身上,方可避免失足。 

  腓 2:13> 立志行事,为要成就祂的旨意
──腓立比书第2章只是我心总有些不愿意…… 

  2:13 当我们不想服从神的时候,我们可以做什么呢?当我们挣扎要不要遵行神的旨意时,神并没有把我们遗弃一旁。祂与我们同行,在我们里面,帮助我们有乐意顺服的心,给我们能力做祂喜欢的事。生命得改变的秘诀就是顺从神的掌管,让祂的工作在我们身上成就。祈求神帮助你遵从并成就祂的旨意吧! 

  腓 2:13> 我,真的可以改变,可以更似耶稣? 

  2:13 要使自己像基督,就必须操练自己像基督般思想问题。要改变自己的意愿,酷似基督,我们需要住在心里之圣灵的能力( 1:19 ),热心之基督徒的影响,对神之道的顺从(不光是在理解经文上)和愿意牺牲的服事。许多时候,我们在实践神的旨意时,就越发爱慕遵行祂的旨意( 4:8-9 )。所以,请你做神要你做的事,并相信祂能改变你的意愿吧! 

  腓 2:14-16> 怨言、争论定然会起纷争?也是一种意见嘛…… 

  2:14-16 为什么发怨言和起争论会伤害教会?人们看到教会的成员常常争吵、抱怨、说长道短,便会对基督和福音产生坏的印象。我们相信基督就应该与其他信徒联合。如果教会充满抱怨和争论,就会失去在耶稣基督里团结的能力。所以,要停止与其他基督徒争论、停止抱怨教会里的人和事,好使这个世界看见基督。 

  腓 2:14-16> 在那黑暗里有一点光,是你吗?是我吗? 

  2:14-16 我们的生命,在道德上应该纯洁无瑕,兼有忍耐、和平的特质,就能在这黑暗堕落的世界里,像“明光照耀”。改变了的生命能有效地见证神的道。你的光是明亮地照在人前,还是被怨言纷争遮盖了?努力为主发光吧! 

  腓 2:17> 2:17 “浇奠”是犹太人献祭的一个重要部分(参民 28:7 )。 

  腓 2:17> 保罗甘为别人灵命的建立而牺牲自己;我可有这样的心? 

  2:17 保罗知道自己已帮助腓立比信徒为主而活,即使死他也甘心了。全然委身服事基督,牺牲自己建立别人的信心,的确是喜乐无比的赏赐。 

  腓 2:19> 你也想认识这个提摩太?这可要…… 

  2:19 保罗写这封信时,提摩太也与他同在罗马。保罗第二次宣教行程中,提摩太与他同行,并一起建立腓立比教会。(有关提摩太的资料,请参提前 1 章的人物介绍。) 

  腓 2:21> 别人都只顾自己的事,我不会也是这“别人”中的一员吧? 

  2:21 保罗看到大部分基督徒都忙于做自己的事,以致没有时间为基督做工。所以,不要让你的计划及事务充塞着你的生命,以致不能服事别人和爱别人。 

  腓 2:22> 保罗努力培训提摩太为接班人,我就想自己可以永远重要,你的想法是…… 

  2:22 保罗好像师傅教导徒弟一样训练提摩太,以便将来可接续他的事工。你曾否训练谁做神的工作呢? 

  腓 2:25> 以巴弗提,又一个新名字,是谁? 

  2:25 以巴弗提把腓立比信徒的钱带给保罗,因此保罗托他给腓立比教会带去这封谢函。以巴弗提可能是腓立比教会的长老(参腓 2:25-30 ; 4:18 ),他与保罗在一起时曾患了重病( 2:27 , 30 ),复原后便回去了。这个名字仅在腓立比书中出现。 

  腓 2:29-30> 有钱有权又漂亮的人,自然受人欢迎,我的教会所看重的是什么人?所该看重的…… 

  2:29-30 世人通常尊敬聪明、漂亮和有钱有势的人,但教会应该尊敬哪种人呢?保罗指出有人为了基督而付上了自己生命,去一些我们不能去的地方,我们应该尊敬他们。我们的宣教士就是这样的人,他们代替我们到一些我们不能去的地方开展事工。
──腓立比书第2章《灵修版圣经注释》 

……圣经注释本章结束

腓立比书第2章-丁道尔圣经注释

腓立比书第二章   B 面对结党:要和谐与谦卑(二 1 ~ 4 ) 

  1.  所以 ,一字(希腊原文)是回顾一章 27 节,它成为一座桥,前方衔接使徒的呼吁,要教会在面对威胁时保持合一;后面则连上该召唤的续篇,要他们进入和谐、互助的关系,使他的心可以喜乐。 

  他根据四项理由,要教会解决一切内部的纷争与敌意;在他的心中,他所呼吁的事都是实在可行的。因此, 若 ,最好译为“既然”;如果要维持 NIV 的用字,就必须补充一句:“而实况正是如此”。保罗认为,他的吁求都基于真实的经验,就是收信之基督徒的亲身体验;对这一点,他深信不疑。 

  这四项“呼吁的理由”,对解经者而言,每一项都有其自身的问题。 鼓励 , parakle{sis ,可以译为“劝勉”,如哥林多前书十四章 3 节( AV ),大部分注释家都采此意。如果我们接受这个意义,接下来的“在基督里”之短辞,就成了使徒权威的表达;保罗在这里的劝言,和后面的话(四 7 ),都加上这一笔。因此,霍桑译为:“如果……我曾在基督里给你们鼓励。”他向他们提出呼吁,仿佛有主的授权。也有可能保罗是想到主耶稣的某些教训,诸如约翰福音十七章
──腓立比书第2章这段话很早就已流传
──腓立比书第2章祂祷告说,要祂的子民“合而为一”(十七 22 )。 NIV 则视之为鼓励的理由,因此这项鼓励就有特定的内容:“从与基督连合而来的鼓励”。但这种作法成了解释,而非翻译。 

  另外还有一个属灵的事实,也应当能将腓立比人在这信仰的家中联为一体,那就是 爱 。爱具有约束力( paramythion ; NIV 作 安慰 ),既然保罗爱他们,他们也有兄弟般的情谊,彼此的差异应该可以解决。这里的 爱 ,也许等于基督对教会的爱(巴特的解释,他引用林后五 14 ;参:弗五 25 ),这个诠释颇受欢迎,因为这个片语显然回溯以上的“在基督里”。 

  与圣灵有什么交通 ( koino{nia ),这个片语是出名的难题,导论已经讨论过(见导论Ⅴ “书信的特色”第 1. 段 2)  项 ,原书 49 ~ 50 页)。大部分人同意,其含义当为“在圣灵里相交,参与在其中”(见 NIV, GNB ),而不是“由圣灵所产生的相交”(但布鲁斯试图将这两个意思综合起来)。圣灵的恩赐,以及信徒对祂的内住与作为的体验,是使徒呼吁的起点。他认为这是众所周知的真理,也可以透过个人的经验证实;信徒在内心和生活中,都明白圣灵的这种 koino{nia ,其中充满神恩典的作为。参阅使徒行传十九章 2 节与加拉太书三章 2 ~ 5 节。他们既然都有分于圣灵,便应该能够过“在基督里成为一身”(罗十二 5 )的团体生活。这个教义足以替一切结党纷争的灵敲起丧钟,因为他们都藉“一位圣灵”之洗归入一个身体(林前十二 13 );他们共享的这位圣灵,经由此一结合动作使他们归入基督,得以进到父面前(弗二 18 );因此,“身体只有一个”(弗四 4 ),大家都在其中成为肢体。这种肢体关系要求他们以和平来保守在圣灵里的合一(弗四 3 )。这是所有基督徒合一的基本神学基础。重点在于“在圣灵里的生活”,这是圣灵所赐合一的先决条件(与霍桑的看法不同)。 

  温柔和悲悯 ,这一片语应视为重名法;因此狄比留译作“深切的同情”。歌罗西书三章 12 节支持此说。希腊文 splanchna ,是以脏腑为情感的中心,基督徒作者常用此字描写温柔的感觉(参赖富特),见一章 8 节的注释 ;译为 悲悯 的字是 oiktirmoi ,它刻画内心深情的外在表达,如深深的叹息、热情的行动。使徒以同情的能力作他呼吁的基础,无论是指主对教会的同情
──腓立比书第2章它因内部的分裂而有明显的需要,或是指保罗牧者的关怀,如一章 8 节所表白的。从前一节的话来看,这里毋需将二者作截然的区分。 

  保罗的呼吁非常恳切,只要稍微用心思想,读者必会被他多重的考虑、严肃的态度所感动。他没有肤浅地劝告说,他们应该撇弃不同,和平相处;乃是将他们的思想提升至本段开场白的那些伟大主题之上。他想凭着这些高超的大题目来影响他们,说服他们,即:主自己对教会的旨意
──腓立比书第2章要教会在祂里面合而为一,因为祂与父也合而为一;源于神对人之爱的那种爱所具有的约束力(约壹四 7 ~ 12 、 19 );腓立比人一同有分于一位圣灵
──腓立比书第2章那位赐生命的主;以及基督徒对其他信徒应当有的温柔同情之本性。每一个世代中,凡基督教界有分裂,或地方教会有结党纷争,破坏彼此的相交,拦阻对外的见证,都应当宣讲这段意义丰富的真理。 

  2.  如果教会能回应这里的呼吁,调整彼此的关系,使教会生活再像神的家一样,保罗的喜乐便满足了。腓立比教会的问题相当严重,这应当是无可置疑的;不过布鲁斯则认为情况轻微,四章 2 节的不和乃是独立的个案。可是有证据显示,不睦的气氛传播深远(见导论Ⅲ 一、“插入说”最后一段 及二、“打断说” ,原书 38 ~ 39 页)。以上四重呼吁若要完全实现,应当达到四项结果,亦即:教会应当 意念相同 ( RSV ,“一个心思”;参三 15 )、 爱心相同 (回应第一节中的“爱”)、 在灵里合一 (直译:“一起在灵里”,如一 27 ,不过这个字也具“全心全意”之意)、 同一个目标 (这里重复用以上列出的动词 phronein )。这一系列的表达,都在描绘教会的合一,作者用心良苦。使徒对他们的期许,腓立比人不要再有任何怀疑;他们应当有同样的观点:“只要你的心能与别人合一,想法也就能相同”(柯兰吉)。这样一来,不良现象便能除去,合一与和好将盛行无碍。 

  3.  这里所用的伦理词汇,暴露出教会内部灵里的软弱,也提出一帖万灵丹。 自私的野心 , eritheia ( RV ,“结党”),与一章 17 节为同一个字,那里用这字形容保罗仇敌的不良动机。对腓立比人,这字则是形容分派系的争吵,及一些小小的自夸。我们不妨将它译为“喜好斗嘴”,虽然这还不足以传达出该字隐含的自我表现之意。加拉太书五章 19 ~ 21 节称这现象为“罪性(和合本:情欲)的行为”,它使教会内部的生活扭曲变形。不过,以下的分析指出更严重的事。倘若 自私的野心 是外显的症状,其根本原因则在于 虚浮的妄念 ,直译为“空洞的荣耀”,加拉太书五章 26 节同样指斥这种虚念。麦卡尔评论道:“分党派和求虚名是腓立比基督徒团体面对的罪恶挑战。前者常成为危害蓬勃发展之教会的主因。”此处第二个用词所指的空洞妄念、无价值的野心,通常是麻烦所在。 kenodoixa 是个很生动的字,意即自称臻于完美,这是三章 12 ~ 15 节所斥责的。保罗在此先表达他反对这种说法(现在就有“荣耀”),后来且说明,惟有等到主再来(三 20 ),“荣耀的身体”才可能实现。因此,若声称已经达到那未来才可能实现的状况,便是一种虚浮的荣耀(柯兰吉)。 

  这些罪恶倾向的解毒剂,在于培养、实践一种德性,即保罗最看重的品德, 谦卑 , tapeinophrosyne{ ;在使徒行传二十章 19 节,他用这字来描写自己。按伯纳德的解释,这是一种在神面前的谦卑,以致使我们在与人相处时也能谦卑。对这两则相关定义,最佳的诠释为彼得前书五章 5 ~ 6 节:我们应当以“谦卑束腰,彼此顺服”,因我们乃是自卑,“服在神大能的手下”。除非我们的 谦卑 始于承认自己是受造者,需要倚赖神,并认明我们在祂眼中真正的光景,否则在世人看来,我们无异是装腔作势,假意客套。古代人对真正圣经式的谦卑不以为然,甚至鄙视,因为误解它意味在同侪面前畏缩奉承。马歇尔( L. H. Marshall )写了一篇对本字的研究,他认为:“显然透过耶稣的教训,谦卑才被视为一种美德。” 131 这句评语惟一的例外,应数昆兰人士的生活与榜样。他们钟爱谦卑,视为美德,并以此为合一的基础,来过他们的修道生涯。保罗的思想也相近,但不同的是,他的诉求对象为耶稣。因此,他在二章 8 节中立下此一召唤的基础,那里的动词,“自己卑微”, etapeino{sen heauton ,回应了这里的名词。 

  存这种态度对神、对人,也必须先了解自己的软弱与失败;这正是以下劝勉的主要思想:将别人置于自己之上(见:罗十二 10 )。 Tapeinophrosyne{ 一字可能是保罗自己合成的;他不但给予如此的忠告,也身体力行。参阅四章 12 节,那里的“被贬低”( RSV ),其实是“不如别人”之意, tapeinousthai 。 

  4.  使徒在此对读者的劝勉,是为别人的“好处”着想(如摩法特),还是只关注于恩赐方面,即在别人身上可以看出的属灵秉赋?如果“ 顾 ”字的意思足以成为解答之钥,第二种解释就比较可能,因为保罗在使用 skopein 一字时,有“以此为你们的目标”之意(赖富特)。我们应当注意其他基督徒的优点和特质,一旦有所发现,便予以肯定,并起而效法。这种解释意思甚佳,比摩法特所译:“每个人在注意到自己的同时,也要注意到别人的好处”,更为可取。此外,它也为以下 5 ~ 11 节论主的道成肉身铺路;保罗或许也藉此句话,委婉地纠正腓立比人中专顾自求完美的一批人(参三 12 ~ 15 )。他们自我中心的态度和高傲的举止,已经破坏了教会 koino{nia (相交)的精神。 

  因此,我们不要专注于自己关心的事,以及只顾培养自己的灵性,而忽略了别人身上所彰显的美德。根据以往对第 5 ~ 11 节的了解,我们应当以那位曾说:“我给你们作了榜样”(约十三 15 )的主为标竿,跟随祂的脚踪行(彼前二 21 )。以下这几节还有另一种可能的解释;从保罗所引用宏伟之诗歌的要旨来看,这种诠释更为可取,亦即,这个伦理呼召并不是“跟随耶稣的脚踪”,而是接受一种有益于被高升之主治理之民的生活。保罗引用该诗,是要提醒腓立比人,他们如何才得以“在基督里”,并藉着重温“救恩故事”,呼吁他们要遵行祂的“道路”
──腓立比书第2章包括道成肉身,也包括升为至高。保罗将耶稣在世的生活摆列在他们眼前,不是要他们去模仿,更不是作为几种参考模式之一;他最重要的目的,是回顾基督拯救事件的重要性(葛蒂)。 

  思念别人的长处,再加上牢记基督虚己降世、现今“掌权”的实况,应当能遏止追求“虚浮荣耀”的倾向;亦即,一方面以自己的道德成就为荣,另一方面又无情地指责他人的失败。 

  131 L . H. Marshall , The Challenge of New Testament

  Ethics ( Macmillan, 1946 ), 93 页。 

  C 基督的“道路”(二 5 ~ 11 ) 

  5.  下面这几节非常庄严宏伟,将主自己的 心态 生动地刻画出来,对腓立比人而言,成为追求合一与谦卑的最大动力。不过,本节劝勉的含义,较准确的直译应为:“让你们当中存这种心思,正如在基督耶稣里一样”。这句话的第二部分没有动词,最近有些注释家添上,他们不用“是”(‘ to be ’;不过莫尔提出沿用此一动词的理由;见第 6 节注释第五段),而用与第一部分相同的动词(霍桑则稍有变化)。葛瑞斯顿( Grayston )的翻译值得称道:“你们当中要这样思想,就如你们在基督耶稣里思想,亦即,有如祂教会的肢体一般”,他评注道:“他们在彼此的关系上,应当存这种想法( 1 ~ 4 节所形容的),因为这是‘在基督里’之人惟一恰当的心态。”这个解释赋予“在基督耶稣里”的意思,和保罗通常所指“与基督联合”的用法相同,其含义常接近“在与祂的子民相交之中”。 

  事实上,第 5 节成为下面一段的钥匙。然而希腊文因为后半没有动词,而文意不明;解经的要点,就在探索应当添入什么动词 132 。 

  因此,“在你们当中”( en hymin )并不是根据一个人的道德模范而灌输德行;这片语意指“在你们教会的相交中”,在这被纷争破坏、被高傲侵袭的状况中。保罗在 6 ~ 11 节中,引用一首描绘基督的诗,藉这一令人永难忘怀、且无话可说的方式,显明:道成肉身、又升为至高的主所建立的团体,必须具备祂的精神,以放下自我、谦卑为怀为生活模式,而祂的道成肉身与十字架,正是这种模式最完美的典范。这一段引起许多讨论,其中之一为:保罗是否在作类似“效法基督”的道德呼吁?还是在设立一个理由,要“在基督里”的人活出合一与谦卑的生活,以符合他们的身分,而他们的心思要环绕 6 ~ 11 节之诗歌所颂扬的救恩事件?大家都同意,这首诗歌具有激励作用;问题是:劝勉的性质是什么?是否为以这几节为榜样,要信徒跟随耶稣的脚踪?还是要他们过“在基督里”的生活,因为他们已经顺服那位道成肉身、顺服至死、现在升为至高的主,而进入了蒙救赎的团体中?本注释采用第二种看法,来诠释保罗的用意。对这个问题研究最透彻的,是邓尼( James Denney ) 133 。此处引用他的一段话来作说明:“保罗想到(基督的荣耀),他不是往回看,乃是向上看。……人的得救,不是靠追忆从前某位人士的所言所行,将其活化于心中,而是靠接受那位永远长存、永远掌权者的灵,祂满有权能,带来释放与生命。……如果基督教要成为活的宗教,就必须如此。”使徒的这番用心,导出以下一段基督论。 

  6.  以下的注释将说明经文字句的意思。至于这几节的形式、风格与作者等问题,请参阅增注 。 

  既是神的本性 ,是回顾我们的主在进入时间之前、为三一神之第二位存在的情形。译为 既是 ( being )的动词, hyparcho{n ,不一定具此意,但由上下文看来,这是惟一令人满意的译法。 RV 小字译为“原是”,清楚是指道成肉身之前的情形,保罗在别处亦曾提及(参:罗八 3 ;林前十 4 ;林后八 9 ;加四 4 )。“神的模式”( NIV 小字)可以有两种解释。从前的注释家(如,吉弗德 Gifford 、赖富特,霍桑亦沿用)从哲学角度来解释这个字,认为它是指神的基本特质,“与这个字在希腊哲学中的含义大体相同” 134 。较新的观点认为,“模式”, morphe{ ,和“荣耀”, doxa ,一字相关 135 。若把这个事实应用在使徒对基督位格的教导,可以发现许多证据,显示他认为先存的基督与得荣耀的基督皆为神的形像(即“模式”)与荣耀(林后四 4 ;西一 15 );而这些字都根源于旧约所载,亚当是按神的形像受造(创一 26 ~ 27 ;参:林前十一 7 ),并且反映出神的 kabo{d 或光辉(诗八 5 有此暗示),而他后来堕落时,便失去了这份光辉。 

  与神同等 ,也有几种解释法。主要问题在于,它是否等于具有“神的模式”(霍桑),还是指先存之时与道成肉身之时的主将来才会“经历”的某些事,亦即祂本来可以获取这些经历,但祂拒绝这样作。 

  有些注释家认为,第一种解法是正确的,理由有两类,第一类,如赖富特所主张,道成肉身之前的圣子已经与圣父同等,但祂定意不抓紧这一点。另一类理由则主张,祂不必抓住与神同等这一点,因为祂既是永生的圣子,就已经拥有这特色。然而,此处的动词真正的意思是“去抓”,“强夺”,它是否可以转个弯解为“抓紧”,还有问题;至于第二种解释,对整句话的结构并不公允,对第 9 节“升为至高”的力量也打了折扣。肯耐迪和一些人尝试以不同的方法来解析;他们认为这段话的背景是创世记的故事,亚当受试探,要“如神”一般(创三 5 ) 136 ;因此他们将第一个亚当与末后的亚当作比较。前者愚蠢地要抓住与神同等,因着骄傲、不顺服,失去了创造他的主之荣耀的形像;后者选择谦卑顺服之路,以致被神高举,成为主( 9 ~ 10 节),即被置于与神同等的地位,是祂从前未曾拥有的,因为惟独透过“死的苦”,祂才得着“尊贵荣耀为冠冕”(来二 9 )。 

  可抓紧的事 ,是钥字 harpagmos 的译法之一,这个字可以译为主动式,如 AV/KJV ,也可译为被动式,如 RSV :“不认为与神同等是一件要抓紧的事”。两种译文在语意学上都说得通。真正的困难在于:它是否意味,基督很享受与神同等,却因成为人而放弃了?还是祂可以藉自我肯定来抓住与神同等一事,但却拒绝这样作,而宁肯拥抱神的旨意,接受道成肉身与十字架?抑或此诗歌是说:“耶稣认为像神一事不应当强取”(莫尔)? 

  如果本文之钥在于将第一个亚当与第二个亚当作比较,那么,后二种看法就更可取;大致而言,这是近代流行的观点,斯陶弗( Stauffer )甚至认为,这种解释已成定论:“以往对 harpagmos 的争论,可谓已成过去。与神同等不是先存的基督所具备的一种地位, res rapta ,后来祂放弃了;这乃是一种进展的可能性( res rapienda ),而祂拒绝去行。 137 ” 

  不过,还有另外一种可能性,简述如下 138 。 Harpagmos 可以有“好运气、幸运的发现”之意。伯纳德用跳板( tremplin )为喻,来说明先存的基督面前的机会。祂存在于神的“状况”或“阶级”中,为神独特的形像与荣耀,但却拒绝利用这个有利的地位,发挥特权,高举自己,与神对立。 

  在这里,钥字 harpagmos 被解释为抓住一份特权,这特权能开展未来的有利机会;拥有者大可尽量为自己谋利。基督在先存的状态中,已经于神格中有独特的尊荣;这个地位极为有利,祂大可加以发挥得淋漓尽致,用尽自己的权利,抓住祂职分本有的荣耀与名声。而就在此刻,祂选择了道成肉身。祂认为, 以这种方式 获得神的尊严,乃是一种试探,因此予以拒绝;祂不愿被尊为与神同等,作“主”,而宁可选择道成肉身、卑微到底的命运。 

  这一节的解释,观点相当分歧;如果单单只举出一种,而将其他曾经发表过的高见都弃置不提,似乎太嚣张。然而在此我们惟一能作的,是探究一种最能帮助了解这段意义深远的话的方式 139 。与这解释相关的,是旧约的思想,而文中隐约将两个亚当互作比较。另有人建议,如后期犹太作者所解释撒但之受试探与堕落,乃是本段的线索所在(如斯陶弗);不过这种可能性较小。 

  “神的模式”( RSV , NIV ; 既是神的本性 为解释性的意译,而非 en morphe{ theou 的翻译)将我们带回基督在永恒中的“状况”。有人尝试否定这一方面的教导 140 ,但在面对选择时(从 6b 节来看),祂需要放弃一种“状况”
──腓立比书第2章即祂在进入时间之前的荣耀(约十七 5 )
──腓立比书第2章才能道成肉身;因此便说不通。一旦肯定了基督的先存状况,我们便看出,“两个亚当”的模式可以支配此段的思想。创世记第一章中,亚当反映出永恒神子的荣耀,而神子则从永远到永远“与神同在”(约一 1 ,十七 5 ),祂是那位眼不能见、口不能述之神本体的真像(来一 3 )。亚当,这位神的儿子(路三 38 ),受造比神略小一点(诗八 5 , NIV 小字),他自以为可以“如神”一般(创三 5 、 22 ),亦即,不再倚靠造他的神,而要独立自主;这便是他的“抢夺行为”。可是,他的这番渴望落空了。 

  然而,永恒的神子在面对类似的试探时,却放弃了祂应有的权利;其实祂只要抓紧,就可以保有这一份权利,亦即,与神同等;但祂反倒选择了藉顺服、受苦之路,进入掌权。这个伟大无比的决定,所带来的情形,记载于下面几节。 

  7.  第 6 节之重大决定的结果,记在这一节。祂既然不抓住与神同等,便不得不接受放弃的后果。 反而使祂自己成为无有 ,更直接的译法为,“反而倒空自己”, heauton ekeno{seh ;这个片语后来成为所谓道成肉身“ kenosis (虚己)论”名称的来源 141 。对这一片语最好的解释法,是根据紧接着的下文所带来的亮光。如此,它便是指“道成肉身之前的放弃,及同时发生的‘取了奴仆形像’的动作” 142 ;这样来读本节经文,比从前的“虚己观”更好;该观点的说法为:在成为人的时候,祂剥除了自己神性的相对特性,即如全知、全能、全在;甚至连祂永恒的自觉也除尽了。本节其实并没有讲到这类事,乃是教导说,祂的“虚己”,或倒空自己,是取了奴仆的形像,这步骤必然包含对祂荣耀的限制,祂将其搁置一旁,以便能生为 人的样式 。 

  仆人的本性 ,大部分旧的解经书都认为,这是对祂人性的生动描写。祂分享我们的人性,包括一切的软弱与有限(罗八 3 ;来二 7 、 14 );祂进入这世界,一生都受制于这种本性,惟一荣耀的例外,是祂没有罪。祂真正的地位被祂肉身的软弱遮掩,祂的荣耀被祂的人性隐蔽。所谓“虚己”,便是指如此放弃自己的举动,亦即,在成为人的时候,祂放下了自永恒以来一直享受、属祂本性的荣耀(约十七 5 、 24 )。 

  不过,还有一种可能的解释,其出发点为对 仆人 的看法;在犹太教中,这是一个尊贵的头衔(罗梅尔的话,前面曾引用,见一 1 注释第三段 ,原书 56 页),此处可能是指 最伟大 的神仆,即以赛亚预言中受苦的仆人。当然,七十士译本将希伯来文 e&bed Yahweh 译为 pais (译注:仆人),而非本节 doulos (译注:奴仆),但这并非不能克服的难题,因为这两个名词可以互用,而亚居拉(译注:二世纪时,翻译旧约的人)将以赛亚书五十二章 13 节译为 ho doulos ,而不用七十士译本的 ho pais 。 

  很多人也用以赛亚书五十三章来了解第 7 节。我们的经文, heauton ekeno{sen “祂倒空自己”,这个表达法在希腊文中别处都找不到,在文法上也很艰涩,这个事实或许暗示,其根源为闪语,而本节只是翻译。耶利米斯认为这处原文为以赛亚书五十三章 12 节:“祂将命倾倒,以至于死”,而声称,“这个说法意指生命的降服,而不是道成肉身的 kenosis 。” 143 这个崭新的解释过去曾有人注意,但没有一本注释书对其认真。它将本节完全从道成肉身之神学移开,而将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十字架上,那是主为了顺服神旨、救赎我们,而付出的代价。但是这解释也有困难 144 。本诗论到耶稣接受 doulos 的理由,很可能更单纯: (1) 让耶稣的角色成为以色列受苦的义人之一,这些人即一般人所称的“神的仆人”; (2) 指明耶稣没有特权,藉此强调祂“放弃自我”的决定( 8 节;如穆尔); (3) 刻意与神在恩典中要赐给祂的地位,和“主”的称号( 11 节)形成对比。 

  8.  既有人的样子 ,这进一步的形容,似乎只是重复前面的句子;看重本诗韵律与仪式结构的人(如狄比留),认为这只是诗句的重复。不过这句话清楚表明,我们的主是真正的人,并不是只变成像人的模样( 7 节“人的样式”可能让人以为如此)。另一方面,有些学者,尤其是罗梅尔,将这句率直陈明主的人性的话力量削弱;他认为 人的样子 之片语,代表亚兰文 k#bar

  ~#na{sh ,意为,“如一位人子”,即一个具有神威严的人,好像但以理书及以斯拉的启示(即伪经《以斯得拉二书》十三章)(参:启一 13 ,十四 14 )。按照这个看法,此头衔不是指祂的人性,而是指祂超越的状态,即为天人者,来到世上要完成救世的使命。保罗的作品中可以找到天而人者教义的痕迹(如:林前十五 45 及下),不过不够令人信服。布鲁斯认为,第 8 节与但以理书七章 13 、 14 节类似,只不过那位“看来像人的”( GNB ),现在已被高举,且“从神领受了权柄与荣耀”,因此,祂的国成了永远的国。 

  在寻找类比的时候,最好思考此子句和两个亚当的关系,根据创世记的记载,它是否有衔接二者的作用?更可取的看法,是它为下文作准备,将下文与以赛亚书五十二章 14 节、或五十三章 3 节耶和华仆人的形像结合起来。 祂倒空自己 ,意指祂在地上终其一生尽心尊崇父神,并接受人类的命运。不过,此处关注的焦点,无疑为祂生命的高潮,亦即,祂受羞辱、痛苦、死于加略山。以赛亚书五十三章 8 节与此段类似,七十士译本读为 en te{ tapeino{sei , 与 etapeino{sen heauton 祂谦卑自己 互相呼应。 

  祂的顺服成为祂的神性与权柄的标志,因为,诚如罗梅尔精采的见解,惟有神才能视死亡为 顺服 ;对一般人而言,死亡乃是必然临到的。惟有这位顺服的人子能够选择死亡作自己的命运;而祂是为了爱才这么作。祂的爱一方面向着父神的救赎大计,一方面向着祂所降临的世界:“我来了,为要照你的旨意行”(来十 7 )。祂彻底顺服, 以至于死 的价值,就在于如此完全紧抱神的旨意。但我们不可以读得太快,好像经文在明说,这份顺服是向着神的。它没有这样说,所以这个问题也没有答案。也许它只不过是说,耶稣的一生全是服从,因为这原是奴隶的特色,他向主人只能顺服(柯兰吉)。 

  以至于死 ,这几个严肃的字,也许不单言及祂降卑的极限而已。这词汇或者暗示,祂降至阴间,被死亡的魔鬼权势所掳〔罗梅尔;盖士曼( Ka/semann )采用此观点,引于 113 页,贝尔( Beare )也赞同〕。有关此种死亡权势的思想,请参阅希伯来书二章 15 节。无论我们觉得这种思想多么奇怪,它却深植于新约之中(参:徒二 27 、 31 ;罗十 6 ~ 8 ;弗四 8 ~ 10 ;最着名的则为彼前三 19 )。 

  死在十字架上 ,必须由两方面来看。对于住在罗马城的基督徒读者而言,它必定别具深意,因为当地有一股相当强的势力,反对以这种方式处死刑。西塞罗(按:主前 106 ~ 43 ,罗马政治家与学者)形容十架极刑为:“最残忍、最恐怖的刑罚方式”他的感受是:“罗马公民要远离十字架这名,不单身体要远离行刑处,甚至思想、眼睛、耳朵都要避开” 145 。 

  我们也需记住,作者是位犹太人(三 5 ),对他而言,被罗马人钉十架而死,按照申命记二十一章 23 节的规条,意味受刑人已被划在以色列人之外,受到驱逐,不得在神的约中有分。这个思想使十字架成为犹太人的绊脚石(林前一 23 );但,对保罗这位基督徒而言,它却成为他的十架与和好教义的核心(参:罗五 1 ~ 11 ;林后五 21 ;加三 13 ) 146 。不过,这里假定读者已明白十架的目的,所以只陈述其事实;有些学者认为,这样的省略可以证明,这首诗写于保罗之前。参阅增注 。无论如何,基督的故事至此来到第一个高潮。这三节( 6 ~ 8 )大笔一掠,从最高点划到最低点,从神的光降至死亡的黝暗(罗梅尔)。 

  9.  思路来到这个关头,忽然将主角改换,不再是道成肉身、完成救赎那幕戏的主角。在这节之前,焦点都放在神子的自我降卑与顺服;现在则是神采取主动。而此处提出耶稣基督之名, 6 ~ 8 节则从缺。 

  神子基督的顺服受到推崇,父神将祂高举起来,使祂从死里复活,并高升到荣耀的地位。圣子甘心顺服,以致死于十架,父神的回应则是使祂复活、得荣、作主。这种先降卑后高举的模式完全合乎圣经,在耶稣的教导中尤其明显(见:太十八 4 ,二十三 12 ;路十四 11 ,十八 14 ;参:林后十一 7 ;腓四 12 )。 

  所以 (表明祂顺服至死的结果) 神将祂升为至高 (赋予这动词最高级的含义,或许是正确的),这句话包括了复活在内,不言自明;而它主要是表达高举的真理,如使徒行传二章 33 节所记(参:徒五 31 ) 147 。这里译为 升 的动词,七十士译本也用来翻译以赛亚书五十二章 13 节。前面曾经提到,布鲁斯认为,这里与但以理书七章 13 、 14 节有关连。 

  屈身至最低的那一位,现在被高举至与神同等的荣耀地位;亦即,祂原先就有这份权利,但祂却从未抓住不放,而现在祂终于享受到这份尊荣。因此,这里的高举不是指祂的本性,或在神里面固有的地位。此举所赋予祂的,乃是惟独经过祂在世的顺服与牺牲之后,才能属于祂的事;尤其特指祂成为宇宙之王。 

  这份归给祂的尊荣,藉赐给祂 名 来表达,亦即,说明祂的资格;祂选择不用理所当然的权利,或强夺(第 6 节的 harpagmos )来获得这资格,而透过顺服与降卑来取得。过去祂拒绝自取的荣誉,现在父神乐意授予祂: 赐给祂 ( echarisato )有“因恩宠( charis )而赐予”之意。“耶稣”这人名很重要,不可低估,因为它表明:一切权柄都已经交在拿撒勒的耶稣,这位历史人物手中;祂不是某种宇宙密码,更不是位 暴 君,而是基督徒可以辨认、有名有姓的人物。这个因素掌控了以下所言祂的主权。 

  从 11 节看来,至高之名便是“主”。这个字( kyrios )在七十士译本中,用来翻译神的名字耶和华(或译:雅巍),不过可能曾受基督徒影响;其字根意义指:根据胜任度与权柄而来的治理权,支配所有物的能力。既然它与旧约中神的名字有特殊的关连,在此处赐下这名,便是声明:耶稣基督已被升至属于神自己的地位,成为一切受造物的主宰。按照以下的经文所言,这一点有两项醒目的证明。 

  10 ~ 11.  因祂的名,就是那超乎万名之上的名, 万膝必须跪拜,万口必须承认 (即宣告) 耶稣基督是主 。这份宣言的两方面,都根据以赛亚书四十五章 23 节,其上下文宣告,以色列的神是独一伟大的真神。将这一段旧约用在我们的主身上,无疑是最清楚不过的证明,显示祂在父神右边、崇高无比的地位。然而我们也应该在此看出,用这段犹太人的经典,是要证明神的独一性 148 。另一方面,祂处于这高举的地位,是要 使荣耀归与父神 。祂的宝座绝不与父神竞争(启三 21 );祂的主权立基于神的全权与明确的意念,而神的目的是要使万物在基督里面同归于一(弗一 10 ;参:弗一 20 ~ 23 ),以致最终神能成为一切的主(林前十五 28 )。 

  在天上的、地上的,和地底下的 ,这三元一组的片语,表达出我们主耶稣基督的宇宙权柄。在希腊文中,这几个字是三个形容词以虚词相连。 AV/KJV 和 RV 认为,这几个形容词意指中性名词,因此译为“东西”(赖富特亦同)。这种看法的结论为:倘若这些形容词是中性的,我们最多能说,这段经文叙述“全宇宙归服于神的概念” 149 。但这里所指的,更可能具个人性,诚如伊格那丢类似的想法( Trallians 9.1 )。那些在天上、地上、地底下有智慧的生灵(参 GNB ),莫不屈膝顺服,并开口承认
──腓立比书第2章即如最早期的基督徒信条
──腓立比书第2章 耶稣基督是主 。 

  增注:二章 5 ~ 11 节 

  以上在诠释这几节之时,已经提及一些现代研究的主要趋势。关于作者、风格、背景等方面,还可补充说明如下。 

  最近几年,保罗信中的这一段都被视为一首颂赞基督的诗歌,证据则为其中词藻的庄严宏伟,以及文句的结构。每一个字皆经过精挑细选,所以,如果朗读出来,重音明显,每一行都有韵律。倘若这段经文是用诗体写的,便很容易明白这些事实。此外,有些字极其罕见,也必须列入考虑。罗梅尔在《主耶稣》( Kyrios Jesus )一书中的结论为:这一段乃是早期基督徒的认信,属于仪文类的文字,而非书信式散文。这个观点已为大多数人接受 150 。 

  不过,罗梅尔还有进一步的看法。他认为,这首诗原来为一位基督徒诗人所写,他的母语是闪语,而巴勒斯坦的教会在圣餐时吟唱此诗。此外,既然对本诗的出处持这种观点,加上其中有些字在保罗书信中再未出现过,他认定,作者不可能是使徒本人。支持作者并非使徒的理由为:保罗常教导的许多观念,在此都从缺,诸如十架救赎的重要性(“且死在十字架上”一语,在罗梅尔的分析中被删除,因为它破坏了诗句的韵律)、对复活的强调(其他地方在论主高升时必会提到复活),以及教会的角色等重要真理。 

  近日新约研究十分看重的题目,是保罗从在他之前的基督徒先辈
──腓立比书第2章就是比他先在主里的(参罗十六 7 )
──腓立比书第2章得到什么 151 。至于这首“基督颂”,只有两种选择,一为:保罗承袭了此一早期基督徒的认信,而在这封信劝勉的部分引用,以增强他呼吁的庄严性,要腓立比人接受他们“在基督耶稣里”蒙召的全面意义;另一观点则为:这段话是保罗从前所写的,现在他以牧者身分,用它来强化对腓立比教会的关怀。在这二者间的抉择,牵涉到技术性的研讨 152 。不过,我们可以注意到两件相关的事。第一,如果这段是仪文形式的诗歌,便可以说明我们所发现的一些独特之点,诸如罕见的用字,和缺乏使徒在别处详尽发挥的观念。他所选的词汇和主题,必定受到他心目中之作品的形式所规范。第二,我们从哥林多前书十三章等篇章,知道保罗有写激昂式诗体文字的才华。可是我们也知道,他会运用传统,尤其是信条类(林前十五 3 ~ 5 ),及基督论的教导(西一 15 ~ 20 )。权衡之下,他们暂时可说,资料的指向为:二章 6 ~ 11 节含有传统的教导,是经仔细琢磨的颂赞诗,保罗从先辈领受,应用于此。 

  目前似乎可以确定的是:无论作者为谁,这几节都非常特殊,是引言的形式,保罗用来支持他对腓立比人的呼吁。正如亨德( Hunter )所言,这段话“仿佛一块‘皇室用布’织补在整个劝勉当中”。 

  至于这几节的形式,倘若它原本真是颂诗,应当可以分节排列。罗梅尔便作了这样的展示。他将经文排列成六节诗,每节有三行。 

  (1) 原是神的形像, 

  祂不以这点为强夺的
──腓立比书第2章 

  与神同等; 

  (2) 反而倒空自己
──腓立比书第2章 

  藉取奴仆的形像, 

  成为人的样式。 

  (3) 既然在地上像人的样子, 

  祂就自我谦卑, 

  完全顺服以至于死(甚至死在十架上)。 

  (4) 所以神将祂升高, 

  并赐给祂一名, 

  是超乎万名之上的名; 

  (5) 以致因耶稣的名, 

  万膝都要跪拜
──腓立比书第2章 

  天上、地上、地底下, 

  (6) 并且万口都要承认: 

  “耶稣基督是主”, 

  使荣耀归给父神。 

  后来的探讨简化了以上的排列,但也付出代价,删去几段经文,以配合全诗的韵律。耶利米斯的重组,强调我们的主存在的三方面,亦即,祂的先存、道成肉身,及高升为主的地位。他将全诗排为三节,如下:第 1 节为 6 节与 7a 节;第 2 节为 7b 节与 8 节;第 3 节为 9 ~ 11 节。但这种安排必须删去几个片语(“天上、地上、地底下”,“使荣耀归给父神”,以及“且死在十架上”),以求得着完全平衡的诗。另外,还可以将这几节排成轮唱的形式,两行一组;这并非不可能做到,不过,霍桑认为这样的安排全属虚构 153 。 

  在背景方面,解释之多可谓五花八门。欧陆的学者,尤其是主张将新约“非神话化”的人,都从希腊或诺斯底思想中,一位“天人”的背景来看此诗。这位天人降到世上,执行救赎人类的任务 154 。尽管这个神话和其用词,与使徒用来表达他对基督之认识的话语,在外表上有些类似,但这个神话影响了使徒思想的理论,非常值得怀疑。 

  我们相信,这几节最容易明白的背景,乃是旧约圣经〔如凯尔德( Caird )、葛蒂、布鲁斯、霍桑〕。使徒的思想最可能依据两个观念而来,亦即,有关亚当的教导,和两约之间的作者藉箴言第八章所发展的智慧观(西拉书 24 ;所罗门智慧书二~七章)。祂以神的形像之神性存在,与智慧的角色相仿;祂拒绝抓住与父神同等,则与第一个人所遇到的试探类似。以赛亚书五十二至五十三章中,受苦仆人的图画也成了预表,预示主的顺服、受辱,与高升。这段庄严宏伟的文辞,乃是这几种观念的融合,在圣灵的引导之下,赐予叙利亚和安提阿的早期基督教会;还有可能,是透过初生的教会,尤其是司提反学派 155 ,传给使徒本人的。这段话记载了主的先存、受辱与得荣,祂永远是教会崇拜的对象,也将是一切受造物的治理者。 

  132 在 Martin, Philippians ( NCB, 1976=1980 ), 91~93 页中列出各种可能,而认为 Grayston 的建议最可取,如上文。亦可参照 Craddock 的注释。 

  133 Second

  Corinthians , Expositor's Bible ( Hodder & Stoughton,

  1894 ), 140 ~ 141 页。 

  134 Lightfoot,

  132 页;参 E. Gifford, The Incarnation ( Longmans, Green, 1911 版 ), 12 页以下,以及 Hawthorne, 83 、 84 页。 

  135 参笔者的作品, ExpT , 70,

  1959, 183 、 184 页,以及 Carmen Christi ( Eerdmans / Paternoster, 2 1983

  ), xix-xxi, 102~120 页。 

  136 特别参 J. D. G. Dunn, Christology in the

  Making ( SCM / Westminster, 1980 ), 114~121 页。 

  137 E.

  Stauffer, New Testament Theology ( ET, SCM, 1955 ), 284 页,小注 369 。 

  138 笔者详论见 Carmen

  Christi , xxi-xxiii, 134~164 。 

  139 笔者曾对这几节的问题与解决作过更详细的说明,见 Tyndale Lecture, An Early Christian Confession : Philippians ii. 5 -11 in recent interpretation (

  Tyndlae, 1960 ), 后来又申论于 Carmen Christi : Philippians 2:5 -11 in recent interpretation and in the setting of early Christian worship SNTSMS, 4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3 ; Eerdmans / Paternoster

  21983 ) 以及 Philippians ( NCB, 1976=1980 ) 94 ~ 98 页。最近相关的研究很多,特别值得注意的为: C. F. D. Moule, ' Further Reflexions on Philippians 2:5-11 ' 刊于 Apostolic

  History and the Gospel , 264~276 页。 

  140 如,在 Dunn, Christology in the Making ,

  114 ~ 121 页。 

  141 参 Beare 对虚己论的注释, 159~174 页 ( E. R.

  Fairweather 的文章 ) 。对这个理论尖锐的批判与评论,见 L. Morris, The Lord from Heaven ( Tyndale 1958 ), 73 、 74 页。 

  142 V. Taylor, The Person of Christ in New Testament Teaching ( St. Martin's /

  Macmillan, 1958 ), 77 页,以及笔者的短文, IBD , 2, 73 、 74 页。 

  143 J. Jeremias, The Servant of God (

  ET, SCM, 1957 ), 97 页。 

  144 见 Martin, Philppians ( NCB,

  1976=1980 ), 97 、 98 页 。 

  145 参看 M. Hengel, Crucifixion ( ET, SCM,

  1977 ) ,内有丰富的资料。 

  146 亦参 Martin, Reconciliation 。 

  147 描写升天的图画是坐在神的右边,意思是与神同掌权,即,领受了与神同等的尊荣;参 W. Foester, TDNT , 3, 1088 页。 

  148 参 Martin, Carmen Christi ,

  xxv-xxxiii 页。 

  149 赞同者有 W. Carr. Angels and Principalities ,

  SNTSMS 42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1 ), 86~89 页。 

  150 E. Lohmeyer, Kyrios Jesus (

  Winter, 1928=1961 ) 。 

  151 见 A. M. Hunter 详尽的探讨, Paul and

  His Predecessors ( SCM, 1940, 1961 修订 ) 。 

  152 这方面详细的讨论与书目,可参看笔者的 Carmen Christi, 第三章,而 Phillippains ( NCB, 1976=1980 ), 109~116 有最新资料。 

  153 参 Martin, Carmen Christi, 36 ~ 38 页; Collange 等人都接受这个分析。 

  154 参,如, E. Ka/semann , 'A critical Analysis of Philippians 2:5-11' , 刊于 Journal for Theology

  and Church, 5 ( Harper, 1968 ), 45 ~ 88 页。但这个建议受到批判,见 W.

  Pannenberg, Jesus, God and Man ( ET, SCM, 1968 ), 151 ~ 154 页。 

  155 Martin, Carmen Christi , 297 ~ 313 页。 

  D 劝勉的应用和保罗的榜样(二 12 ~ 18 ) 

  12.  前几节基督颂的两个主要重点,是祂的顺服(二 8 ;参:来五 8 ),及祂领受了主的名号( 11 节;参:罗十四 9 )。祂“道路”的这两方面,就像从一个永恒航行到另一个永恒。如今,这两方面都应用在腓立比的情况中; 所以 一词,将这个故事与应用连接起来。既然祂曾顺服,你们也应该顺服!而祂现在是主,你们就当活在祂的管理之下!不过这并不是严厉的军事化命令,缺乏爱的成分。使徒加了一句 我亲爱的朋友 ,软化了他的劝勉,提醒他们,他的命令,就像神的命令一样,不是让人感到为难(约壹五 3 );他奉神的名说话,乃是表达牧者关爱的情怀。 

  在腓立比的时候(徒十六章),他知道他们顺服他,视他为神的使者。从人的角度而言,因着他们顺服福音(参:徒十六 15 、 33 ),这个教会才能成立。保罗经常提醒读者,他们最初顺服了福音的宣告与呼召(如:罗六 17 ,十六 19 ),现在也应当继续顺服他以使徒身分所吩咐的话(如:林后七 15 ,十 6 ;帖后三 4 ;门 21 )。 

  如今,在 我不在那里 的状况下,他们对神的旨意仍要顺服如常;他对他们的这段训勉,就像前面要他们合一、壮胆一样。目前保罗因被监禁,不可能亲自与他们同在,不过当他往乐观方面想时,便期待能与腓立比人再聚首(参一 26 )。在书信的其他部分,他担心这次的囚禁、审问,可能出现最坏的结果(见一 20 ,二 17 的注释),而 我不在那里 一词,可能带着不祥的担心,恐怕一旦他殉道,就再也不能和他们联络了。因此,他不单是因为距离,也是因着未来的可能性,而更加思念他们(见一 7 ~ 8 的注释 ),并且存着信心向他们呼吁:在教会生活急切需要改进的方面,当顺服他的话。 

  腓立比教会内的不和与不安,是解释这节经文与全段的要素。 继续作出你们的得救 ,这句话常被断章取义,并被拿来当作神学讨论的基础;不论从新约神学的一般声明来看,这种讨论多么有需要、多么实在,但对本书信的这段话,却毫无关连。常有人将腓立比人当作的事, 作出 ,与 13 节神行的事作为对比,应用于个人得救的实践。正如穆勒( Mu/ller )所说,神藉恩典已经在我们“里面作的事”,我们应当把它“作在外面”。 

  然而,真正的解经必须从为 得救 下定义开始,不是按个人而言,乃是按腓立比教会整个生活来看。读者受到鼓励,要专心致力来改革教会生活,在这件事上“下工夫”(摩法特),直到全体的灵性恢复健康,不再起分争、闹别扭。 得救 ( so{te{ria )可以有这个意思,正如使徒行传二十七章 34 节:“你们的健康”( NIV 意译为:“你们需要它才能存活”;和合本:“关乎你们救命的事”),而动词 作出 , katergazesthe ,最好译为“下工夫”。 你们自己的 , heauto{n ,极不可能指个人(参穆勒,“你们 自己的 ,而不是另一个人的”),因为使徒正在勉励腓立比人,要注目于别人的益处(见二 4 的注释 ),不要只顾自己。这里所指的,必定是一章 28 节的事,那里关切到整个信徒团体的得救。 

  这段经文的语气足以肯定这个解释;麦卡尔对此作了有力的说明 156 ,后来的注释家也接受,如霍桑。在二章 5 ~ 11 节伟大的篇章之后,还会强调个人得救,实在难以自圆其说;而以下几节最好的解释,应当是指腓立比人在教会之内彼此相交的态度。 

  面对这项任务,他们应当有的态度是谦卑, 当恐惧战兢 ,完全倚靠神加添力量,才能完成使命( 13 节)。使徒在哥林多后书七章 15 节和以弗所书六章 5 节,用了同样的片语,那里也是形容对人的态度。所以这里乃是指:腓立比人在彼此的关系上,应当以这种精神为特色。 

  13.  教会内和谐的关系,也就是它整体的“得救”,非常迫切需要恢复;而惟有倚靠神的能力才作得到。连接词 因为 显示,当神在他们 里面工作 ,他们才能“作出”这种改革。 在你们里面 ,麦卡利斯( Michaelis )和马歇尔都认为是指“在你们心里”;当然,和好与和谐的精神必 须 先生于心内,才会影响整个团体。不过“在你们中间、在你们当中”是较好的翻译,正如二章 5 节,那里用了同样的片语。 

  这里的词汇显示,神在腓立比教会的工作很强。祂被形容为 那位工作者 , ho energo{n ,这动词意指有效的工作(见三 21 的注释 ,那里用名词 energeia )。祂的作为是让人“立志”并“行事”;第二个动词 to energein 重复了稍前描述神的字。祂促使他们立志,要改革祂子民的情形,并且将这种“善意”, eudokia ,在他们当中完全实践。 

  这个解释,不将 成就祂的美意 一语视为神对腓立比人的美意,“要实现祂美善的旨意”(赖富特);而是视为一种善意的模式,就是当祂激发人立志,加添力量,使他们建立情谊时,这种恩典的作为在团体中所鼓动的善意。 Eudokia ,可解为相当于旧约的 ratso{n 一字,如此,它便是指神的旨意,祂藉拣选与赐福,来表明祂的喜悦(如:路二 14 ,按照多数近代的解释,其依据为死海古卷的证明)。但这个字也同样可以指人的善意,由一章 15 节便可看出(参:罗十 1 ;帖后一 11 ;那里可译为“每一个善意的决定”)。参麦卡尔、柯兰吉,与霍桑。 

  因此,有两种可能性:一为视 eudokia 为神的意图,要祂的子民在爱中相交,合而为一;另一则为
──腓立比书第2章借麦卡尔的话
──腓立比书第2章“基督徒团体应以善意为特色”。而这两种状况都需要神来行动,才能保证会有理想的结果。 

  14.  从本节指责 发怨言、起争论 来看,更可肯定这几节应当从“团体”的角度来解释。在旧约时代,这些罪污染了神子民,使他们失去保护(参:出十六 7 ;民十一 1 )。他们不但抱怨摩西,更严重的是,竟背叛神本身(见:出十六 8 )。不过,这里的类比并不完全等同,因为腓立比人 发怨言、起争论 ,很可能只在彼此之间,而不致向着神(与贝尔、凯尔德的看法相异)。这里与前几节的思想没有中断的迹象,使徒继续警告,在教会相交的生活中不可以埋怨、吵闹。 起争论 , dialogismoi ,按蒲草纸卷的证据,在法律上可有“纠纷”、“诉讼”之意(见莫尔顿和米利根,他们的建议为“外在的争辩与讨论”)。可以想像,在异教法庭中裁决争闹的烦人现象,也出现在腓立比,好像在哥林多一样(参:林前六 1 ~ 11 )。若是如此,这个教会由贪图“虚浮的妄念”(二 3 )之毒根,所生出的分争问题,已经不再是琐事,而变得十分严重了。另外一种现象是 发怨言 , gongysmoi ,这个字含有恶意,在哥林多教会问题中也使用过(林前十 10 )。 

  15.  这些劝勉与警告的目的很清楚。腓立比人应当整顿自己的家,这样才能实践神的旨意,在社会中为祂作见证。神的旨意首先是要他们 成为无可指摘、纯洁完美 。动词 成为 , gene{sthe ,更准确的意思是“证明你们自己”。前面已经提到教会内部的情形,由此观之,这里必然是要他们弥补、改善,将分争、吵闹的旧酵除尽,使教会成为她所宣告应有的样式,能够服事神,完成祂的心意。 

  无可指摘 , amemptoi ,使徒在别处也用过,形容他的读者(帖前五 23 ),以及他自己的榜样(帖前二 10 )。这字意味“无可责备,所过的生活别人没法挑毛病”。三章 6 节也用同一个字,讲到他在守祖先传下的犹太律法时,何等一丝不苟;不过这两处的角度不同,所以意思也完全不一样。此处的上下文,人的功劳毫不存在,“无可指摘”乃是神的恩典作成的( 13 节);它的情境是团体,形容教会的生活与特性,而不在论个人道德的培养。 

  纯洁完美 , akeraioi ,是道德用语;主曾以这字告诫门徒,要“驯良像鸽子”(太十 16 );罗马书十六章 19 节则说:“在恶上无知(和合本:愚拙)”。第一世纪的文学中,用这字形容没有稀释的酒,或没有掺劣质合金的金属,因此有“纯粹、不掺杂”之意。希腊文有一译本,用这字翻译雅歌书五章 2 节和六章 9 节,即形容书拉密女为“我的鸽子,我无瑕疵的那位”,“我的完全人”的话,十分有意思。 

  这两个道德词汇放在一起,让我们瞥见神对祂子民的理想。他们的品德与行为,都应当让外人无话可说;他们要注意,务使自己“在公众面前的行为无可指责”(罗十二 17 ,腓力斯);同时,他们也当不容异类成分侵入,削弱力量,或污染教会的本质,因教会原是“贞洁的童女”(林后十一 2 )、基督的新妇。这两个字提供了最恰当的说明,刻画出我们行事为人怎样才能“与基督的福音相称”(一 27 )。 

  不过,保罗在这个题目上还有话要说。 神的儿女 ,即经由领养与恩典成为祂家中成员的人,必须 没有过失 , amo{ma ( RV ,“无瑕疵”),尽管周围的世界仇敌环伺
──腓立比书第2章 弯曲悖谬的世代 。 

  我们必须以申命记三十二章 5 节( RSV ),作为使徒下面对教会期许的背景资料。摩西在歌中承认,古时的以色列民向神行事邪僻,有了瑕疵(七十士译本, mo{me{ta ),因此就不算是祂的儿女(七十士译本作 tekna );他们是弯曲悖谬的世代(七十士译本, genea skolia kai diestrammene{ )。保罗在本段中用了 tekna , mo{me{ta (他写为 amo{ma ), genea skolia

  kai diestrammene{ ,显示他乃是引用旧约经文。 

  不过,他虽然借用这段旧约对背道之以色列的控诉,却作了一些改变。尽管教会有失败、犯严重的错误,他也不能容许她被弃绝,不再成为子嗣。腓立比人仍是神的儿女,蒙召要“无瑕疵”,即,与神的性情有分,正如摩西在前一节所形容,神“信实而无过失,公义而正直”(申三十二 4 , RSV )。第 4 节说:“祂的作为完全”,所用的希伯来文为 ta{mim ,在其他地方,七十士译本用 amo{mos 翻译这个字,特别是在形容祭物“没有瑕疵”时。这个线索帮助我们了解,何以二章 17 节的思路接至献祭与事奉上。 

  我们也当注意,申命记用 弯曲悖谬的世代 形容犯错的以色列(参:诗七十八 8 ),但保罗却用它指周围的世界,教会处于其中,在那里作见证。包围教会的,是满怀敌意的世界。它与不肯相信的犹太人一样,都拒绝基督徒的信息,然而它的拯救惟赖基督。 

  信徒的职守正是 在 (直译“在当中”, meson )这样一个世界中。希腊文小小的 meson 一字
──腓立比书第2章保罗在七十士译本的引句中加上的
──腓立比书第2章却意义重大。在基督里的信徒已蒙救赎,脱离这个邪恶的世界(加一 4 ),不再与它同受审判(林前二 6 ,七 31 ;加六 14 ),也不再有分于它的精神(约壹二 15 ~ \cs16 17 )。他们不属于这世界,因为它与神隔绝,对祂的存在漠不关心,敌视祂的统治(参:约十七 16 );可是他们仍然“在”这世界上(约十七 15 ),又没有撤退的命令,不能遁世隐居,躲在与世隔绝之处。相反的,基督徒奉命要进到世界去(约十七 18 ;可十六 15 )。身为主的子民,我们最恰当的位置就是在世界中,因为惟有在那里,才能产生真正的见证,为基督发挥最大的影响力 157 。 

  教会在社会中的见证与影响,这里用明光照在黑暗中来形容(参:彼后一 19 )。使徒在这里的想法,一般人以为是指明星在黑暗的穹苍中闪耀;因此,腓立比人所受的训勉为:“在黑暗的世界中要发光如明星”(摩法特)。有人用但以理书十二章 3 节(七十士译本),来支持这个翻译:“智慧人必发光,如同天上的星星( ho{s

  pho{ste{res )”。 

  但是反对这样解释的理由很充分,正如罗梅尔所列。保罗的动词是 phainesthai ,一般的意思是“看来”,而不是 phainein ,“发光”(如:但十二 3 )。“光”, pho{ste{tes ,也可以指任何一种有光的物体(如,火炬、灯笼、灯塔之光 158 )。新约惟有另外一处提到光;即启示录二十一章 11 节,那里形容圣城反射神的荣耀,有如宝石之光( pho{ste{r )。 世界 , kosmos ,在这里不是指属物质、自然的受造世界,乃是从伦理、宗教的角度而言,正如我们所说“世界的精神”,或“世俗人”。犹太人的文学中也曾有例子,讲到亚当、以色列、妥拉,与某些拉比,是世上的“持光者”(如: Test Levi 十四 3 ;参:徒十三 47 ;引用:赛四十九 6 ;罗二 19 ) 159 。 

  “持光者”的翻译,与马太福音五章 14 ~ 16 节吻合。门徒要成为世上的光,意即,他们要提供器皿或工具、灯笼,让那世界的光(约八 12 )可以照出来。如此,保罗的读者应当让周围的世界
──腓立比书第2章就是充满罪恶、悖逆的黑暗世界
──腓立比书第2章清楚看见他们有如启示录一章 12 节的灯台,复活基督的光芒从其中照射出来。他们是 神的儿女 也是“光明之子”(帖前五 5 );这个称呼,某些昆兰团体的派别亦使用( 1QS 1.9; 2.16; 1QM 13.5,9 )。 

  16.  这新的一节,句子并没有断开;译为 提供 ( hold out,

  epechontes ,和合本:表明出来)的分词,应当视为祈使语。腓立比人既是基督的“持光者”,他们在世上的榜样和见证就应当描绘出 生命之道 。这个片语的翻译有些困难。 Epechein 意为“抓住或抓紧”(摩法特, RSV ),虽也有“提供”之意( AV/ KJV,

  RV, NIV ),但前者比较可取。这个动词的受词显然是福音的同义词,因为道能将神的生命带进人的生命中,只要他们听见信息、愿意顺服。参阅使徒行传五章 20 节。这种说法比认为这里指基督本人为“生命之道”(如:约壹一 1 )的可能性较高。腓立比的基督徒要在福音真理上站立得稳,紧紧抓住它,就如持火炬者紧握火把不放一般;不可容任何反对打击士气(参一 27 )的注释。这样,他们便执行了职守,真为神的儿女,在黑暗、无知的世界当中,发挥极强的影响;世界虽想恐吓他们,使他们惊惶(一 28 ),打压他们的美好见证,却办不到。这个动词的两重含义,正好可以结合来用。我们惟有“抓紧”福音真理,才能有效地将它“提供”出来。 

  保罗伟大的牧者心肠,此处又展露无遗,正如哥林多后书六章 11 节。腓立比人是透过他才信主(林前三 5 ),因此理当听他的命令行事。否则的话,到了最后算帐之日, 基督的日子 ,他们就不能成为他的“喜乐与冠冕”(参四 1 的注释 ),而他将面对可悲的实况,即他使徒的关怀与劳苦都 一无所获 。他的用语让人想起以赛亚书四十九章 4 节,耶和华的仆人承认:“我劳碌是徒然”, keno{s ekopiasa 。使徒却没有讲出为信徒焦虑、战兢的话(参:加四 11 ;帖前三 5 ),反而相对用信心宣称,他的工作不致 一无所获 (参:林前十五 58 )。他有把握,至终他 可以夸口 ,即因他们的顺服(二 12 )而欢欣,因为他们听了他的话,改革了教会生活,在世上保持勇敢的见证,坚忍到底(一 6 )。如此,他们便会如同其余的教会一样,成为他“荣耀的冠冕”(帖前二 19 )。 

  在运动场上赛跑的意象,可从 我没有(空)跑 一语看出;在跑完全程时,发现自己竟被取消资格(林前九 27 ),就是白忙了一场, 空跑 。他最害怕自己使徒事工变成如此(参:加二 2 )。戴斯曼认为, 徒劳 , eis kenon

  ekopiasa ,和保罗织帐篷的知识有关,如果一块布织坏了,就废弃无用, eis kenon 160 ,拿不到工资!他表达了希望:情况必不致如此;到了终点,他必满有喜乐(徒二十 24 ;参:提后四 7 ),他的工作必能在基督的日子通过考验,得到奖赏(林前三 13 ~ 14 )。这是他对自己信徒的信心与期望。 

  17.  前一节的体育场和纺织间的意象,在此很快转为献祭与礼仪的词汇。使徒以全书最严肃的口吻提到这件事,视为基督殉道如同就在眼前的事实 161 。然而祭坛与献祭仪式的场景,却弥漫着喜乐的气氛,因为他乐意接受神对他生命的旨意。他邀请读者也来分享这份受苦中的喜乐。 

  麦卡利斯将保罗话语的严肃性淡化,其实没有必要(参导论Ⅱ 三 “以弗所说” ,最后数段,原书 33 ~ 34 页)。只要宣判对他不利,或他的命运有任何变动,都可能令他丧命: 即使我如酒祭被洒出,浇在祭物与从你们的信心而来的事奉上……。 这里的每一个字都难处重重,需要准确的定义。 我被洒出 , spendomai ,是现在式,表明“受刑的可能性,在他心目中历历如绘”(麦卡尔)。他在别处乐观地提到释放出监,和腓立比人团聚(参一 24 ~ 6 ,二 24 ),可是这里却认真面对立刻会死亡的高度可能(参:提后四 6 ,在他生命终结前的类似话语)。不过,此处有一线希望,因为事实上,定罪只是一种可能而已;然而这里的表达,用语亦十分谨慎。 Alla ei kai , 但即使 ,这翻译比较好,优于“也许”( GNB ),或任何足以表达这种机会不大的偶发情形的译法(如, AV/KJV, RSV 或许也可以算;见下文)。肯耐迪评注道,这个片语容许死亡有可能发生,与 kai ei 有差别,后者意为该假设几近不成立。这里动词意为“洒出如奠酒祭”,在献祭用语上,是指暴死,或流血之死。他将自己流血致死,比作酒或香水的浇洒,一般向外邦神明献祭时,以这个仪式为最后一个步骤。 

  不过,这个动词只形容奠酒,至于献祭礼仪的主要部分,却未包括在内。真正的祭物乃是腓立比人的 信心 。如果没有这一点,保罗的奠酒便不完全;韩索曼( Heinzelmann )与伯纳德指出,这个献祭的行为才是本句的要点。他们将 信心 献上,即是与使徒保持密切的相交(参一 7 的注释 ),并积极支持他的需要(参四 14 的注释 )。他们的礼物是在极穷困中拿出来的(林后八 2 ;参四 19 的注释 ),乃是一种牺牲(译注:英文与献祭同一字)的服事(将 thysia 和 leitourgia 视为一个片语,有同一个定冠词),是神所悦纳的“馨香的祭”(四 18 )。 

  十五节要腓立比人“无瑕疵”,这思想一直延续至此处,因为这个形容词特指献祭的牲畜,它们必须没有疤痕、状况良好,才能用在希伯来人的仪式中(参:利一 10 ,二十二 17 ~ 25 ;彼前一 19 ;参:来九 14 )。所以,当使徒在前面提到奠酒之祭时,也许他心目中是想到旧约的献祭情形(参:民十五 1 ~ 10 ,二十八 7 ;不过柯兰吉与霍桑指出,动词“浇洒出”不一定指流血之祭,即,祭牲被杀死)。若是如此,介系词 在上 , epi ,就必须有“此外”、“伴随”之意,因为,在犹太祭礼中,奠酒是洒在祭坛的附近或周围,而不是浇在祭物之上(参约瑟夫, Antiquities 3.9, 4 )。 

  因此,结论可以如下。这里指称腓立比人正如祭司,向神行献祭的服事(参:罗十二 1 ;彼前二 5 )。他们的 信心 就是祭物,这信心可由他们牺牲奉献、送礼物给保罗,分享他的患难(四 14 )这件事,具体表明出来(来十三 16 正为此意)。保罗的血,就是(他担心会)为基督殉道而流的血,是伴随的奠酒祭。很重要的一点是:动词 我被洒出来 是被动式,具寓意性。保罗并没有献上任何东西;有人读本节时,以为他献上自己的生命,或腓立比人的信心(如麦卡利斯,陶德与葛瑞斯顿也相似),但并非如此。麦卡利斯认为,这祭礼是以保罗为腓立比人之信心所作的宣教工作为祭物;他引用罗马书十五章 16 节。但这个观点不如以上所介绍的可取。霍桑的解释则为,保罗乃“以图示的方式表达自己身为使徒所受的苦”,并没有展望可能被杀的意思;但从提摩太后书四章 6 节,以及本节开头强烈的反义字看来,这个解释缺乏说服力。从腓立比书一章 15 ~ 26 节,可以肯定在他写作时,心中的确感到这是相当关键的时刻。 

  在面对可能领受殉道的冠冕时,使徒的态度是充满喜乐( 我是高兴欢喜 )。这种出人意料的反应,并非病态地渴望死亡,如若干年后伊格那丢的例子。他用了保罗所写动词的同源字,意指殉道,但对死亡的观念却十分不同:“最好让我能被洒出来( spondisthe{nai )给神”(罗二 2 )。对保罗而言,他的喜乐乃是基于相信死了有益,因为基督能因此显为大,福音能传开来(见一 21 的注释 )。他的喜乐,和在腓立比为他献祭的朋友是相同的。 

  18.  (你们)也照样 , to de auto kai ,这个片语只是重复上一节的思想。这里呼吁读者,在领受以上的话时要存欢欣的心,分享他的喜乐。 

  第 17 、 18 两 节,刻画出一幅令人难忘的景象:保罗在监狱中经历到何等的喜乐,同时,他竭力想将这喜乐深植于腓立比人中。这两节也展示出,基督徒的感同身受、相知相交之情何等亲密;而整卷书信处处都流露出这种特色。喜乐一字的字首,第 17 节的 synchairo{ ,十八节的 synchairete ,别具意义。译为 一同 的 syn ,是代表共同经验的介系词。这里用来强调教会内部合一的重要性;一切分裂都要除去(一 27 )。它也标识出使徒与教会的亲密关系(参一 7 ),以及使徒和教会某些个人的密切契合(二 25 ,四 3 )。更重要的是,藉着物质的帮补(四 14 ),腓立比人已经证明,他们与保罗之间的连结是互惠互助的。 

  156 参他特别写的注释;更详尽者,见 Expositor , 系列第九, 12, 1924, 439 ~ 450 页。亦参 I. H. Marshall, Kept by the Power of God ( Epworth, 1969 ), 113 、 114 页的批判。但他将 13 节“在你们里面”解为“在你们心里”,却不足以支特他的反对。 

  157 关于教会蒙召要“在世界里”,却活出与众不同的生活,见 R. P.

  Martin, The Family and the

  Fellowship : New Testament Images of the Church ( Paternoster / Eerdmans,

  1979 ), 97 ~ 111 页。 

  158 主张者为 S. K. Finlayson, ExpT , 77 (

  1965~66 ), 181 页。 

  159 Strack-Billerbeck, Kommentar zum N.

  T. ( Beck, 1922~1956 )i, 237 页; iii, 357 页; H. Conzelmann, TDNT, 9, 324 、 327 页。 

  160 Deismann, Light from the Ancient East ,

  317 页。 

  161 反对 Hawthorne, 104 ~ 106 页,他淡化了保罗面对的艰难;对照 Motyer,

  135 页。 

  Ⅵ 未来的计划(二 19 ~ 30 ) 

  A 推荐提摩太(二 19 ~ 24 ) 

  本书信在这里改变了主题,保罗谈到对未来的期盼,以及他想打发提摩太去腓立比探望他们。这些计划(被称为“旅行讲论” 162 ,说明保罗的想法,就是他想要重访他所建立的教会,以弥补书信之不足)用字相当谨慎,提供我们一些颇具价值的线索,能了解这书信最大的问题,即戴斯曼所称,本书信“在何种情况下”写成:因为“未来将有一些旅程,另外,使徒和他的同伴也经历到一些事” 163 。 

  19.  “但是”( de ; NIV 未译)将此节与 12 节连起来。使徒已经提到,由于他遭监禁,无法在他们当中。但他很关心腓立比人的状况,所以他将打发提摩太去。当时提摩太随侍在保罗身旁(参一 1 ),可以作他的使者和代表。他盼望这位年轻的同工能够捎来令他满意的信息, 叫我知道你们的事,心里就能欢喜 。因此,提摩太的使命,是作这封信有力的跟进工作,实现信中所呼吁的合一与坚定不移。提摩太常代表保罗,到各教会去,见哥林多前书四章 17 节,十六章 10 节,与帖撒罗尼迦前书三章 2 节。 

  使徒身为囚犯,前途未卜,甚至性命难保,由此观之,这一未来的旅行非常重要,而 在主耶稣里 一语,便强化出这一点。霍桑译为“在耶稣的主权下”,是很特殊的译法,但富联想力。很凑巧,它可以支持我对二章 5 ~ 11 节的观点。他在别处谈到未来的行程时,从来没有用过这个片语(参:罗十五 24 ;林前十六 7 ;林后十三 2 ;提前三 14 ;门 22 );正如罗梅尔所指出,这个事实绝非偶然。这里用这片语,不单是指他本能地将所有事情都与他的主相连,一定还别具深意。在危急存亡关头,前程逆料,明日如何都难预估,他只能 在主耶稣里 或“在主里”(参二 4 的注释 )作计划。这乃是指,他的盼望受制于主对他情况的旨意;同样,他的计划并非依据人对得自由、被释放的计算,而是立基于神对他的计划。(见导论Ⅱ  三、“以弗所说”最后四段 ,原书 34 页。) 

  提摩太探访的目的,由 我就能欢喜 一语表达出来。代名词 我 具强调作用,前一字为 kai ,译为 也 。这结构的力量如下:“不仅你们将会得着我近况的第一手资料,而感到鼓舞,当提摩太回来,我知道你们在腓立比的情形时,也会受到激励”。因此,这一句话包括两趟旅行:提摩太到腓立比去,又回到保罗的监狱来报告。 

  动词 eupsychein ,在新约只出现这一次。七十士译本没有用过,古典希腊文的作品也十分罕见,但是墓碑上面却常用,意为“再见,愿你的灵魂安好”。这里用祈使形式 eupsychei ,代表对死者恭敬的期望。根据这个用法,罗梅尔提出一种可能性,即保罗或许心中想着他很快会面对死亡。不过,经文却与此相反,他显然期待,在提摩太回来的时候,他能活着得知腓立比人的消息,因此他用第一人称单数假设语态 eupsycho{ , 以致我也能欢喜 ;不过二十三节显示,他的前途尚难肯定。 

  20.  这里推荐提摩太为可靠的同工。 我没有别人像他 (直译,“有同样的心灵”),使徒这句话是很高的赞许,将提摩太放在非常崇高的地位,俨如保罗所倚赖的关键人物。这里的形容词 isopsychos ,与前一节的“欢喜”是同源字,也像它一样非常罕见。狄比留甚至认为,这两个字是故意使用的文字游戏,似乎保罗刻意用不常见的字,而且一字连一字。七十士译本诗篇五十五篇 13 节(和合:五十四 14 ),“与我同等的人”,显示这个字用于形容关系密切。这段话的意思似乎是,在他被监禁的地方,所有的基督徒朋友,即与他同在的弟兄(四 21 )、“众圣徒”和在该撒家里的人(四 22 ),没有一个像提摩太一样,能分享他对腓立比人的深情。另外一种翻译(如,柯兰吉:“他是惟一真正分享我的关注之人” 164 )有破绽,因为保罗的希腊文结构不可能指他在讲自己,如果这是他的意思,他必会写成:“我没有 别人 像我自己” 165 。参葛尼卡、贝尔、麦卡尔、威尔森。 

  没有别人具提摩太同样的心灵,这一点使提摩太在腓立比的事上,成为保罗的左右手。他将 真正为你们的好处着想 ,即,他对你们教会的福祉有真正的兴趣和关怀。保罗选择一位赴此趟旅程的人,首要的条件便是这种细心关注的表现。倘若下一节是论同一情况,此处的思想可能为,他是惟一愿意去腓立比的人。 

  真正地 , gne{sio{s ,是副词(译注:英文译为形容词;参四 3 ),让人忆起提摩太和保罗的关系,“因信主作我(的)真儿子”(提前一 2 )。参看哥林多后书十一章 28 节,我们可以明白,他对使徒的宣教与牧养工作非常投入,深具他的精神与态度。两人都“为众教会挂心”。这里与四章 6 节或哥林多前书七章 32 节并不冲突。那里所禁止的,是为自己和己利的焦虑、担心。提摩太的“挂心”乃是为别人属灵的福祉。 

  在基督徒的经验里,这类表面似乎冲突的事常同时发生,但却与上述状况相反,让人讶异。我们发现自己为自己的事焦虑,无暇顾及他人的福祉,实在有罪。要解除“挂虑”私利的最好办法,是扩充视野,放宽心胸,以致能分担别人的重担。因此哥林多前书十二章 35 节说,我们作基督徒的,对其他信徒有责任,那里也用同一个动词 merimnao{ 166 。 

  21.  这一节是否代表使徒痛心的抱怨?是否当他想找一位信徒到腓立比去,竟没有人挺身而出,因为他们都“忙于自己的事”,并“不真正关心耶稣基督的事”(腓力斯)?是否他在这里正如麦卡尔所说:“犯了粗野暴躁的毛病”,同时又夸大其辞,莽撞地定罪 每一个人 , hoi pantes (即,所有的人,无例外),指责他们都只顾自己?这句话的语气或许反映出,他所在地之教会正有纷争不和(见一 15 ~ 18 的注释 );即便如此,倘若这一节单按表面来看,我们必须假定,当时除了提摩太之外,的确再没有他可以信赖的基督徒。在哥林多的危机中,保罗感到一切从人来的支持都丧失了(林后一 8 ,四 7 ~ 12 );这种判断也许意指在哥林多诽谤他的人(林后十一 1 ~十二 13 )。他在一章 17 节提到的反对者,或许情况也类似。 

  不过,还有其他的可能性。保罗也许指所有在他身旁的基督徒,没有一个人他可以托付如此重大的使命。或许有些人相当良善、忠心,但保罗没有要求他担任前往腓立比的使者,因为他们缺乏资格与气质。因此,这句话不是急躁的批评,而是陈述可叹的事实,即没有别人具备足够的恩赐与属灵气质,能执行此项任务。不过,这个观点对经文激烈的措词而言,有欠公允。 

  另外,我们或许可以主张,这句话其实是段旁白,是保罗对他周围世界状况的评语,写在括号里。这个句子简短、直率,好像附带语的样子。它并没有提到信徒,只是代表他个人严肃的思考,因他念及在这自私自利的世界(参:罗五 7 中类似的反思),要找到一个像提摩太这样的人,真正关切别人的福祉,愿意跋山涉水,去腓立比教会解决他们的争斗,实在太难得了。这件事可能相当棘手,需要技巧、智慧与忍耐。凡有一点牧养经验的人,都不会否认提摩太的任务十分艰难;尤其他又是个年轻人(提前四 12 ),身体不健壮(提前五 23 ),个性很拘谨(林前十六 10 )。他愿意去帮助,乃是无私、利他的最好榜样,与二章 1 ~ 4 节的结党精神完全相反。请与哥林多前书十章 24 节,十三章 5 节对照,那里用同一个动词“求” ze{teo{ 。 

  22.  提摩太不仅受保罗器重、赞赏,对腓立比人,他也是最受欢迎的使者。 你们知道提摩太已经证明他自己 ,意思实为:“你们知道他已经通过考验,证明自己品行端正、值得信赖”。保罗第一次到他们的城(徒十六),提摩太便随行在侧,他们知道他与神仆人的亲密关系,在使徒的工作上同劳。他们既了解他的经历,就可以确信,经过艰辛万分的宣教旅程与各种变迁的磨练,他的考验已经十分完备。 证明 ,事实上是名词( dokime{ ),与一章 10 节的动词“证实”有关(参该节的注释 )。提摩太已经受过考验,证明为可靠。 

  此外,他在福音工作上陪伴保罗,这里用儿子与父亲的亲密词汇,来描写这样的相伴。 如同儿子待父亲 指出传道人与信徒之间的关系(参保罗在别处类似的观念:林前四 14 ~ 15 ;门 10 ;参加四 19 ;帖前二 11 )。在福音方面,保罗是他的父亲,引领他认识基督,在主的事上教导他(徒十六 1 ~ 3 ;提前四 14 ;提后一 6 ),视他为“我所亲爱的儿子”(林前四 17 )。在第一世纪,孝顺是儿子的责任,这一点从极强的动词 事奉 , edouleusen ,表达出来,直译为“如奴仆般事奉”。但保罗并没有真正说,提摩太事奉他像奴隶一般。他乃将这句子技巧地转到另一个方向,因为他可能充满了这样的想法:他,诚如提摩太一样,本是耶稣基督的奴仆(一 1 )。因此,他写道:“他 和 我如同奴仆一样,为福音的扩展而服事”。 在福音的工作上 , eis to

  euangelion ,关于这个片语的注释,请参一章 5 节及导论Ⅴ “书信的特色”第一个段落 1) ,原书 48 页。 

  保罗与提摩太同负一轭,为了一项目标,即 福音 (参导论Ⅴ “书信的特色”最后两段 ,原书 51 ~ 52 页)。此处虽偶然提到保罗的年轻同工,但却提醒我们,在神的教会中,若要有地位和尊荣,必须建立在事奉上,就是服事那位曾取了奴仆形像(二 7 )而来的,关心祂的事。 

  23.  在推荐提摩太之后,使徒希望他能 很快 打发他去, exaute{s ,即,立刻。但这个应许有条件: 只要我一看出我的事情将如何 。当保罗清楚知道他拘禁的结果为何(葛尼卡的解释),他就差派提摩太到他们那里去。这样,提摩太便能带去保罗的消息,或被定罪,或被释放。目前这封信发出去时,他的前途尚不明朗。 

  这一节可以用来反对保罗被关在该撒利亚(徒二十三 33 及下),如肯耐迪的说法;而霍桑却忽略此说,并加上一句(有些强辞夺理),保罗只不过在等“省长交下来开释的最后判决书”。凯尔德的说法比较可靠:保罗“对他的释放并没有太大的把握,否则他就不需要差遣提摩太”;同样,这对保罗在罗马被囚的看法也不利,若依据使徒行传二十八章 30 ~ 31 节,他不太可能如此计划,除非我们假定,有一些事没有记在使徒行传中(如,提摩太来到罗马,而他改变计划,再到东方恢复使徒的工作)。参导论的第二段 。若本书信的写作日期较早,提摩太的这次任务便可能记在使徒行传十九章 22 节。 

  24.  他入狱的结果既无法确定(一 22 ~ 23 ),所以他的期望有一个先决条件,便是惟有 在主里面 ,他才有把握作前瞻。这个片语再度流露出犹疑,在本信其他几处也可找到这种感觉(参 \cf6 一 20 ~ 26 ,二 19 的注释)。若说他有任何把握,知道眼前的难处必以欢乐收场,就只能从顺服神旨意的角度来看;因此, 在主里面 或许等于“若主许可”,如哥林多前书四章 19 节。 

  另一方面,它也可能指,倘若他要逃过一死;惟有靠神的干预(参:林后一 9 ~ 10 类似的想法,有可能这几节指同一件事)。动词 我相信 , pepoitha ,是很强的字,可支持这个看法。因此,当时的状况为:保罗在等法官的裁决。一旦知道消息,他将派提摩太到腓立比去。如果判决对他不利,提摩太便担任保罗的使者,奉使徒的名行事,因他“在主耶稣里”被差派。而如果裁决对他有利,使他获释,保罗更会在“不久后”( RSV )前去,即,跟在提摩太之后,也可能指他“一定会”去(即,他会信守诺言: tacheo{s 的这种含义,见:启二十二 20 )。 

  在这方面,使徒行传并没有写到罗马监禁之后的释放,我们也不知道其后保罗有无与腓立比人接触。然而,若此信写于较早,保罗所承诺的拜访,便实现于使徒行传二十章 1 ~ 6 节。参阅导论Ⅱ 一 “罗马说” (第三个段落 3) ,原书 21 ~ 22 页);三 “以弗所说” (第二个段落 3) ,原书 29 ~ 30 页)。 

  162 参 Doty, Letters in Primitive

  Christianity , 43 页,他提出这类计划的表,很有帮助。 

  163 参 Deissmann, Light from the Ancient

  East , 238 、 239 页。 J. L. White, The Form and Function of the Body of the Greek Letter : A

  Study of the Letter-Body in the Non-Literary Papyri and in Paul the Apostle (

  Scholars Press , 1972 ), 143 页以下有合时宜的说明,把 Deissmann 的讨论加上了最新资料。 

  164 参 Carid, Houlden, Hawthorne, P. Christou, JBL ,

  70, 1951, 293 ~ 296 页。 

  165 另外一种翻译加上代名词 hymin , “与你们”,意思为“与你们有许多相同之处”。由于提摩太对腓立比人特别欣赏,所以突显出来。 

  166 这个字的解析,见 Martin, The Spirit and the

  Congregation , 29 、 30 页。 

  B 赞扬以巴弗提(二 25 ~ 30 ) 

  使徒从思考未来的计划,转而谈及目前的状况;当下他最关心的,是向腓立比教会赞扬以巴弗提。保罗写信时,这个人是否仍在他那里,或者已经起程返回腓立比,并不明确。大部分注释家采取前一个看法,并认为是他将本信带到教会,不过布坎南( C. O. Buchanan ) 167 找到一些暗示(如 26 ~ 27 节),认为他已经离开保罗一行人,或是回到故乡,或是正在路上。 

  25.  假定 以巴弗提 是带这封信的人,那么,“我曾认为有必要打发”( RSV )的时态,必须被视为“书信的过去式”,即作者将自己置于读者的地位,因为当他们读这封信时,作者目前的行动与思想已成为过去的事。以上的翻译主张这种解释,但 NIV 却选用现在式: 但我认为有必要差回 ,这与现代的用法比较接近。请注意 NIV 加入“ 回 ”字,希腊文没有此字。参阅以下的说明。 

  以巴弗提 的意思是“动人”,古石刻上常见这个名字。他与歌罗西书一章 7 节、四章 12 节的以巴弗不是同一个人,不过,在希腊原文中,后者乃是前一个名字的缩写。使徒用极热情的词句,谈到以巴弗提与他作伴的价值。他曾是 我的兄弟 ,即,同作信徒; 与我同工 ,即,同样服事神的国。这个片语代表一个希腊字, synergos ,可能回顾腓立比教会初建的日子,以巴弗提与保罗的关系。它也可能指在保罗监禁的地方,他参与了福音的工作(参四 3 )。 一同当兵 ,描述了两人一同作战的同袍情谊,不但在腓立比,也在使徒目前的情况中(参:门 2 )。 

  这里特别提到这位使徒的宝贵同工所做的一件服事(参 30 节)。他奉教会之名,作他们的 使者 (直译:“使徒”),带给保罗金钱为礼物,表达他们对福音事工的参与(参一 5 与四 18 的注释)。腓立比人(也包括他自己)要他在那里留一阵子,陪伴保罗,这一点似乎很清楚。不过有些人认为,他本来想在任务完成后就回去;然而 25 节和 28 节的用语否定了这个看法:两处的动词都是 打发 ,而不是“打发回去”。他到保罗那里,是要留下来陪他。 

  以巴弗提担任一个团体
──腓立比书第2章即腓立比教会
──腓立比书第2章所授权的代表,这幅图画与希伯来文 shaliach 的意思吻合(参:林后八 23 )。这个字即为此处 apostolos 一字的背景,它并没有专门术语的意味,反倒接近约翰福音十三章 16 节:“被差的人”。 

  以巴弗提把礼物交给保罗后,就留下来帮助他: 是你们差遣来照料我的需要的 。 NIV 这句话翻译了一个名词 leitourgos ,“仆人”;在第一世纪的文学中,这个字表示从事与宗教事务相关的神圣、严肃的工作。保罗在罗马书十五章 16 节,把这个字用在自己身上,在罗马书十五章 27 节和哥林多后书九章 12 节,又用这字指为耶路撒冷穷人捐款的事。(参二 17 ,同根字的进一步用法。)因此,这种事奉被赋予神圣的性质,保罗认为那不单是作在他身上,也是作在主身上。 

  26.  腓立比人派以巴弗提来探望、服事的美好计划,却遭到波折。不幸,他生病了;或是在去看保罗的途中(凯尔德、布鲁斯),或是在抵达之后。生病的消息不知如何传到了腓立比,而从那里有消息捎给保罗,说腓立比人很关心他。从这里又可看出有两趟旅程。这件事让以巴弗提感到非常难过,这里用的两个字意思很重, 很想念你们众人 ( epipotho{n ),和 极其难过 ( ade{mono{n )。第一个字可参一章 8 节的注释 ,那里则用来形容保罗热切渴望再度见到腓立比人。第二个字曾用来形容主在客西马尼园的哀恸(太二十六 37 ;可十四 33 ),指心思意念极度焦虑,“陷入混乱、不安、手足无措的情景”(赖富特);而“非常烦恼”( GNB )的译法,尚嫌太弱。 

  至于他生什么病,我们只能揣测。这里的用字不但可以指身体的疾病,也可以指精神错乱,也许囚牢的压力对他太沉重。不过,我们可以肯定,它与基督的工作直接相关( 30 节);是因为他去探望保罗,在狱中事奉他( 30 节),才得病的;而这病不但让腓立比人不安,也同样让保罗担心( 27 ~ 28 节)。 

  以巴弗提很想回家乡,去与基督徒朋友团聚,其理由有各种解释,或是想家( 难过 一字可以有此含义);而如果他是教会领袖,离开了“群羊”,便会有牧者的挂念;但更可能他想回去的原因,是要在腓立比为保罗的福音辩护。罗梅尔则根据他所假设,腓立比教会是个受逼迫的团体,而认为以巴弗提对信徒的想念,是因他渴望去帮助他们,抵挡福音的仇敌。 

  27.  保罗写信,向读者保证以巴弗提的病已经好了,靠神的恩典,他们的代表已经康复。这是 神怜恤他 最自然的意思。这种神的怜悯也显于别处,医治人的身体与心灵(如:可五 19 ),安慰忧虑者(林后一 3 以下)。这位生病的腓立比人,和关心他的使徒,都经历过神这类恩典的工作,倘若这些话的用意,是表达使徒的保证:一切都已安然无恙,那么,以巴弗提很可能还没有回家;不过也可能在保罗写这些话时,他已经上路。 

  这场病一定十分严重,病人曾 in extremis , 几乎要死 。 30 节曾用类似的片语;这一词在二章 8 节亦用于救主在十字架上的死。但这几句话彼此没有重大的关连。有人主张其间有关系,但其实,以巴弗提并不像加略山受苦的主一样;因着神的怜恤,他从死门中被拯救出来。他的生命得以保存(与罗八 32 成对比),或是透过祷告蒙垂听,或透过使用药物,或由医生诊治,保罗没有说。“使徒所关心的,不是医治本身,而是其意义”(柯兰吉)。同时,保罗的担子也减轻了;因为如果以巴弗提死了,使徒在囚禁中便会更加忧伤。 忧上加忧 反映出很大的沮丧,这是神仆人曾体验过的,有些注释家认为,哥林多后书一章 8 节及下,便是指这类体会(参导论Ⅱ 三 “以弗所说”第一个段落 2) ,原书 27 ~ 28 页)。 

  28.  保罗重新回到他目前的计划。 我越发急切 是翻译一个比较副词( spoudaiotero{s ),它也可以作最高级用,如在哥林多后书八章 17 节。因此最好译为:“我非常急切地打发……”,因为这动词( epempsa ,直译“我曾打发”)在希腊文也可能是书信的过去式(如 25 节);除非以巴弗提已经出发回家了。 

  他回到腓立比,那里的弟兄应当用欢乐相迎;使徒插入以下赞扬的话,免得有任何闲言闲语论断这位教会的使者;他也表明,以巴弗提回去的决定,他负全部的责任( 25 节)。因为这趟回去原非所料,可能会令教会失望,有些人会认为,他没有完成使命,在保罗最需要有人相伴的时候,竟然弃他而去(参二 20 ~ 21 )。保罗事先回答这种批判,他大大称许他们领袖的表现,并说明让他回去的种种状况。他们不但不可以挑毛病,还要 欢乐 ,因为他已经恢复健康,又能重新与他们团聚。 

  少些忧愁 一语,又透露出使徒在监禁中,内心的“争战”(参一 30 )。如果他听说,以巴弗提受人攻击,视为丢弃者、软弱者,他就会更加难过了。他感到,他们的使者应该回去了,因此腓立比人也必须接受这点,视为神对环境的安排,并看出神的作为大过他们的计划。 

  29.  以巴弗提当受到欢迎, 在主里欢欢乐乐 。如果 在主里 与动词相连,意思可能是“如同主接待他一样”(参:罗十五 7 );而如果这个片语是 欢欢乐乐 的条件,意思则为“用不掺杂的欢乐,就是在基督里的教会应有的欢迎特色”,如享受主餐,或热心款待 168 。罗马书十六章 2 节,与第二种用法类似。按照理想,这两种解释应当指同一回事。我们对其他信徒的态度,应当像主对我们的态度一样,尤其凡有误会他们的动机,诽谤他们的作为之可能时,必须严加拒绝。主一直用爱接纳我们,而爱“总是乐意相信最好的事”(林前十三 7 ,摩法特)。另外一种可能, 在主里 是形容“在基督里”之人应当表现出来的生活品质(如二 5 )。这是柯兰吉的看法。 

  在呼吁他们要热情接待回去的使者后,这里又加上一笔对他品格与价值的评价,让人难忘。使徒的呼吁直译为,“视这样的人为有价值”, entimous ( NIV , 尊重像他这样的人 ),理由记在下一节。 

  30.  以巴弗提曾经 为基督的工作 受痛苦,甚至面对死亡。虽然只有一个抄本仅具“工作”一字,大部分注释家却 追随赖富特 ,接受此较短的形式(参:徒十五 38 )。其他抄本读为“主的工作”,但这种读法,就如 NIV 的翻译,似乎是插入的,要解释原来单纯的形式。 

  许多抄本为分词 paraboleusamenos ,意思是“冒生命的危险”;这个读法较被接受, NIV 的翻译也反映出来;另一种读法多加了一个希腊文字母( parabouleusamenos ),为 AV/KJV 接受,译为“不顾他的性命”。戴斯曼曾举例说明,他引用在黑海边奥尔巴( Olba )找到的一块碑文,日期为第二世纪末,是记念某位卡索色斯( Carzoazus ),他“冒险( paraboleusamenos ),以(法律)律师的身分,争取(将他客户的案子提到)直陈( mechri )皇帝(奥古斯督与提庇留)” 169 。 

  这个读法意义较佳,近代大部分编译者都接受。它是赌博用语,为了基督的事工,为了使徒的益处,以巴弗提代表腓立比教会冒险闯荡,没有人能帮助他,因为教会在千里之外。这个字本身就是挑战,责备只求舒适、不提要求的基督徒,并呼吁要无限量地舍己,谦卑地牺牲。这样的人从不顾及享受与安全,只求克尽职守。麦卡利斯提出一种苛刻的看法,认为他或许作了某些傻事,伤到自己;我们无法接受这种意见。 

  要补足你们不能给我的帮助 ,这句经文可能看来有一丝抱怨之情,其实保罗完全没有苛求腓立比人的意思。这里的思想与哥林多前书十六章 17 节类似,司提反、福徒拿都与亚该古来到,补足了哥林多人不在的缺欠。这里的服事 leitourgia ,是福音的事工,保罗与腓立比人正一同积极进行。他们的参与,是藉提供礼物,并且藉着让以巴弗提作他们的“使者”,来“ leitourgos (服事)我的需要”( 25 节),和使徒肩并肩,一同劳苦。 

  167 Buchmann, EQ, 36, 1964, 157 ~ 166 页。 

  168 Getty, 46 页。 

  169 Deissmann, Light from the Ancient

  East , 88 页和小注。 

  
──腓立比书第2章《丁道尔圣经注释》 

……圣经注释本章结束

腓立比书第2章-腓立比书第2章-新旧约圣经辅读注释

腓立比书第二章   以基督的心为心(二 1 ~ 11 ) 

  医学进步,常闻移植心脏或换心的手术,但移植之后,能长久地活下去的人不多。在属灵方面,也有换心之举,但这是迥然不同的一件事情。保罗在此教导我们当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就是将基督的心换我心。基督的心有什么特别呢?第一、祂有虚己的心( 7 ):原文有“不将自己与神的平等而把持住不放”的意思。一位大能的神虚己做人,不知缩小了多少?!放弃了多少?!拿一个人变为一只蚂蚁来做个比方:这个变成蚂蚁的人,不知虚己了多少?缩小了多少倍?若没有内心真正的谦虚,实在是做不到的。 

  第二、基督有顺服的心:基督愿意顺服天父的安排,甚至死在十字架上。因此,作为跟随基督的门徒,我们当以基督的心为心,学效祂的虚己,那就是放下自己。平日我们是太看重自己的看法、地位、面子、好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现在先学习舍弃自己,然后再学习顺服。虚己是消极的,而顺服是积极的;先没有自己,然后再顺服神旨,这就是“学了基督”。 

  祈祷  主啊,求使我能以的心为我的心。 

  保罗的喜乐(二 12 ~ 30 ) 

  保罗在腓立比教会中所奠下生命的基础,如今能有所成长而臻完成之阶段了。保罗认为弟兄们灵命成长是自己的喜乐,他们的成长包括下列几方面: 

  1. 顺服的成长:顺服谁呢?自然是圣灵的带领了。腓立比教会之顺服是超越空间的,这行为即使在保罗离开时仍照样进行,这并非是为给人看见而顺服,乃是向圣灵而顺服。保罗的劝勉是:既然顺服就顺服到底,以致可达成目的
──腓立比书第2章作成得救的功夫。 

  2. 表明生命之道:第二件能使保罗喜乐的事,就是弟兄们能在末世中发出明光照耀以表明生命之道。而生命之道的表明必须活出无瑕疵、无可指摘的完全行为;但最受影响的是发怨言、起争论,所以信徒须努力避免这些行为,免得影响个人的属灵生命,甚至是整个属灵的群体。 

  3. 乐意接待远人:一个自私的人既绝不会求别人之益处,更不求耶稣基督的事,这样的人又怎会接待远人?保罗心目中有一个人,他是个忠心事奉主的仆人,甚至为补保罗之需用而肯舍命地作工,这人就是以巴弗提。他曾病得几乎要死,如今神使他痊愈了,叫教会可以再见他,不但使教会众人快乐,保罗更为此快乐! 

  总括而言,腓立比教会在顺服主、见证主及乐意接待神的仆人三方面的表现都使保罗非常喜乐。 

  祈祷  主啊,我愿顺服、见证,使己得益,叫人得福。
──腓立比书第2章《新旧约辅读》 

……圣经注释本章结束

腓立比书第2章-圣经串珠版注释

腓立比书 第二章 注释   2:1-11 当彼此同心,效法基督 

  1-4紧接上文(见1「所以」),勉励信徒要心意合一,叫保罗快慰。 

  1 合一的基础 

  「若有什麽」:意思是「既有」; 

  「圣灵 ......

    交通」:指信徒一同有分於圣灵,或在圣灵里彼此相交。 

  2 合一的表现 

  3-4 合一的途径 

  「存心谦卑」:是针对结党与贪图荣耀的药方,也是达到合一最有效的途径。 

  「比自己强」:即「比自己重要」(参罗12:10)。「顾」:也可作「留心看」(参3:17)。 

  「顾别人的事」:指关顾别人的利益。 

  5-11 最伟大的榜样
──腓立比书第2章基督 

  6「本有神的形像」:「形像」原文指「具体性质」。这里暗示基督在成了肉身以先已存在,且拥有十足神性(见约1:1)。 

  「与神同等」:指地位上、尊荣上的平等。「强夺」:原文意思不易确定,可能指「有待夺取」 

  (参创3:5),或「紧抓不舍」,或「可供利用的鸿运」。 

  7上「虚己」:是一种隐喻的说法,指下文所谓「取了奴仆的形像」与「成为人」这个事实。 

  7下- ; 以逐步加强的语法,表明基督终极谦卑的情形。 

  「样子」:原指外在的形貌。 

  「且死在十字架上」:按摩西律法与罗马法律,这都是最羞辱的处死方法(申21:23; 加3:13)。

    自我舍弃、谦卑、顺服正是 

  基督一生最显着的特色(见林後8:9)。 

  9-11 神使基督复活升天,升为至高,恢复 荣耀的地位,且使 成为宇宙崇拜的对象(参弗1:20-22;

    启5:13), 而终极目的是归 

  荣耀给神。 

  「那超乎 ......

    的名」:即11节所说的「主」
──腓立比书第2章旧约的希腊文译本对「耶和华」神的译法。 

  2:12-18 当持守到底,表明生命之道 

  基督既如上文所说完全顺服父神,信徒也当同样顺服,活出神的救恩,品行无瑕疵,向世人作见证,也叫保罗的心血不致白费。 

  12下-13「就当 ......

    他的美意」:将神的主动与人的责任结合在一起:神大能的运行是人所以得救的唯一基础,而由於神在人心 

  中动工,人才能在行为上将救恩的结果活出来。保罗用「恐惧战兢」这两个词,是提醒信徒此工程之钜,如过於自信、 

  轻忽,就无法完成神拯救他们的目的(参弗2:10)。 

  14「发怨言,起争论」:可能是与信徒的不和有关(参4:2)。 

  16「生命的道」:即福音
──腓立比书第2章 给人新生命之信息。 

  17「浇奠」: 这词在新约仅出现二次 ,

    在提後4:6是指保罗的以身殉道,此处也可能有类似意思,是保罗为审讯结果所作的心 

        理准备。他愿意以自己的血为奠祭的酒,浇在供献祭物的祭坛旁边(参民28:7)。 

  2:19-30 保罗未来的计划
──腓立比书第2章 

……圣经注释本章结束

腓立比书第2章-启导本圣经注释

| |

腓立比书

腓立比书第二章

2:1 保罗在前章27-30节讲过如何坚固教会与外敌奋战之后,转而讲信徒在教会中应如何共处,防备内部不和威胁教会生存。“在基督里”就是信徒个人与基督的联合,是人得救后的真实存在。要能与基督联合为一才是真得救,有了这种亲密的个人关系才能流漾出各种好处,结出果子来;“劝勉”就是其一。“劝勉”包括“鼓励”;信徒若在基督里就有责任互相鼓励、亲爱生活。其次是出乎爱心的安慰。我们得安慰乃因确知神藉着基督给人的大爱,这爱表现在基督的被钉和我们的罪得赦,并有永生的保障里(约3:16;罗5:8;约壹3:16)。其次是圣灵里的交通。若着住在人里头的圣灵,信徒间有密切的交通(林后13:14)。最后是慈悲与怜悯。信徒应彼此热心照顾,深切关怀(参1:8;西3:12)。

这四件事都从教会的元首基督那里倾注出来,已存在教会中,是腓立比教会可以合一的美好基础。

2:2 教会既已有好基础,信徒间应该同心合意。“一样的”心思和意念不是指统一思想,而是有合作共事的同一意向,大家在主里同心(5节;4:2;罗12:16)。他希望腓立比人能够做到同一意念、同一爱心,来回应他的呼吁,成为他的喜乐与冠冕(4:1)。

2:3 教会灵性生活已出现毛病,贪图虚浮的荣耀与结党的恶事威胁着教会的生存。对症下药,是大家应谦卑,尊敬他人就象希望人家尊敬自己一样。人既然都是神所造,赋有神的高贵形像,便应互相敬重。

“结党”是属肉体的行为(加5:20),为的是满足个人的自私,“谦卑”才是合一的根源。谦卑不是要人自卑,而是一种正确评估自己的态度,不自负,不自夸,不高抬自己。“看别人比自己强”也不是说低看自己的才能,而是努力接受别人、肯定别人应获的待遇。

2:4 照顾自己的利益是可以的,只是应同时不损害别人的利益,给予同样照顾。参《罗马书》15:1。

2:5 信徒不只在意念上也应在行为上以基督为榜样,象保罗一样谦卑、肯牺牲、能爱人。

2:6-11 本段读来诗歌,原文尤其如此。许多人认为是早期教会的一首赞美诗,好象《歌罗西书》3:16一样,为保罗采用、润泽,传达他对基督的信念和颂赞。

2:6 基督有神的形像和本质,具备神所以为神的全部条件和特质,因此祂也有神同等的地位和权能;但祂并不以此为不能舍去的而强行保住(“不为…强夺的”也可译为“没有牢牢地抓住”)。

2:7-8 “虚己”可以直译为“放弃一切”。基督道成肉身之后,祂的神性仍在,所放弃了的是祂荣耀的地位,自甘卑微而成为人(林后8:9)。基督在世时,具有完全的神性,也具有完全的人性。

“奴仆的形像”,是说基督不但对神旨意完全顺服,而且以服侍人为祂到世上来的目标(太20:28)。

“人的样式”不是说基督只是外表象人,祂也具备真实的人性(约1:14;罗8:3;来2:17)。基督的完全顺服可从祂上十字架看出;祂的愿意卑微自己,也可从祂死在最为人贱视的十字架刑具上见到。

2:9-11 9节“升为至高”是指基督复活升开(徒2:33)。“超乎万名之上的名”是指基督升天后,得着了宇宙间最高超、最荣耀、最有权柄的地位(来1:4-5)。

只要一称基督耶稣的名,不但地球上的人类,连天上和地底下的居民都要向祂屈膝。神要全世界所有的人类和灵界所有受造之物,都敬拜耶稣,侍奉耶稣,称耶稣为主。

2:12 保罗现在把诗歌里说的话应用到教会的生活上。他要求信徒学习顺服,听从他在腓立比的教导。他现在虽不在他们当中,信徒应当更顺服在这些教导下,完成“得救的工夫”。得救之道已见证引诗歌,腓立比人须在生活中实行,学习“在基督里”共同生活,同心合意,在灵性上追求完全;他们在肉身上也可因此得到拯救。腓立比人应以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态度,彼此尊敬,无怨无艾,来消除他们之间的歧见与自私,教会才可健康发展。(有的解经家将此处的得救解为个人的得救,认为救恩虽完全是神的赐予,但相信了的人仍须继续追求灵性的长大和生命的成熟,去完成得救的工夫。)

2:13 保罗肯定了圣灵在信徒身上的工作。信徒的“立志”与为善,都是神作工的结果。参看《帖前》2:13。

2:14 “发怨言”:不顺从神的旨意,是不相信神的结果。以色列人在旷野中因此招祸(申1:12-35)。“起争论”,为无益教会的事争辩不休。这二者都应弃绝(参提后2:23)。

2:15 “无可指摘、诚实无伪”是说信徒生活应该品德端正,动机纯良,从心底里做个真正基督徒。“弯曲悖谬”指不相信主的邪恶世界。基督徒在世界上应作光,照亮黑暗(参太17:17)。

2:16 “好夸我没有空跑”是指保罗传道的努力不是徒然。他要法语腓立比人同心合意致力主道,不让他当日传福音的工作落空。

2:17 保罗用忠心传道来服侍神,腓立比信徒就是他工作的果效。所以他说,以腓立比信徒的“信心为供献的祭物”,好献给神。

古人献祭,也在祭物上奠酒(出29:38-41)。保罗以信徒为祭物,以自己的生命为浇奠其上的祭酒。他当时被囚,这句话含有甘心殉道之意。

2:19-23 本章下半讲到两位保罗的同工提摩太和以巴弗提。保罗坐牢,提摩太和他在一起,参1:1。保罗派遣腓立比教会所认识的提摩太去他们那里,一方面探望教会,一方面将教会的情况回告保罗。25节以后提到以巴弗提。

2:20-23 这几节讲保罗坐牢的情形。他以前的同工很多只顾自己的事,不关心教会。但年轻的提摩太例外。他关心保罗,也关心教会;在这期间作了保罗的得力助手。保罗与他的关系亲同父子(参林前4:17;提前1:2,18;提后1:2;2:1)。

22节“明证”一词,指提摩太是经过考验的,可以承当重任。保罗希望派他去,但审讯在即,需要他在身边。

2:24 保罗深信很快可以出狱。他的盼望建立在对主基督的信心上。他此刻虽不知道审讯的结果,但他深信不久可以获释,再访腓立比。

2:25 以巴弗提是腓立比教会一位忠心的传道人,他受差遣将礼物送去给保罗,可是不幸在那里病倒了,逗留了很久。现在保罗托他带这封信回腓立比。

保罗对以巴弗提奖掖有加,用五重的关系来说明他们之间的情谊:1,“我的兄弟”,指他是神家里的一分子;2,“一同作工”,指同在神的国里侍奉;3,“一同当兵”,不是指军营服役,而是说二人同苦同劳,共抗作恶的力量,好象当兵打仗一样;4,“所差遣的”,指他奉派把教会的馈赠带给保罗(4:18);5,“供给我需用的”,说明他带来的馈送帮助了保罗传福音的工作和个人的需要。

2:26 以巴弗提不想让腓立比教会知道他病倒了,免得他们挂念。但教会知道了,为他的病况担心。以巴弗提感到难受,心中惦念起众信徒。这说明他必是教会中的一位领袖,与信徒一同经历过逼迫与患难。他离开众弟兄来到保罗身边,既惦念教会,又为保罗操心,影响他的健康,以致病倒。

2:27 以巴弗提病得几乎要死,但神的恩典拯救了他,得以恢复健康。要是他死了,保罗必哀恸,在他已有的牢狱之苦和敌对传福音的压力(1:15-18)之外,雪上加添霜。以巴弗提得以不死,对保罗来说,也是神恩待了他。

2:28-30 从28节可以看出,腓立比教会不只是差遣以巴弗提送馈赠,可能还要他长期留在保罗身边照料他。但他生病不能完成任务,回去难免受到责备。保罗一方面顾念以巴弗提思乡之苦,急于送他回去,一方面对他的服务力予赞扬,要腓立比人明白,他不但没有什么过失,反而功劳极大,因为他不顾惜己命,来补腓立比信徒不能亲来照顾保罗的不足;这样,大家可以欢欢喜喜接待他,迎接他回来的是喜乐和尊重;这也可以减少保罗的担忧。

保罗待人接物,人情之厚,可见一斑。

……圣经注释本章结束

抱歉,本章没有注释

腓立比书第2章-21世纪圣经注释

腓立比书第二章   .根据基督谦卑和舍己的榜样,劝勉信徒合一(二 1 ~ 16 ) 

  虽然腓立比教会在许多方面都可作众教会的榜样,且保罗也有理由亲切地称赞他们,但他们中间也有彼此不和的暗涌。有两个妇人
──腓立比书第2章友阿爹和循都基
──腓立比书第2章彼此有不同的意见(四 2 )。我们最好记得这一点,因为使徒保罗在第二章,直接处理神子民间之争论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二 1  本节中的若并不是代表疑惑,而是用于理论。本节列出使信徒和谐相处,彼此合作的四个要点。使徒保罗是说:“我们 在基督里 既有这么多劝勉,衪的爱心既有这么大的说服力,圣灵既已使我们一起有这样奇妙的交通,基督信仰中既有这么多的慈悲怜悯,我们就应该彼此融洽相处。” 

  迈耳描述这四个动机如下: 

  1 .基督的诱因, 

  2 .爱心所给予的关怀, 

  3 .圣灵的分享, 

  4 .慈悲与怜悯 9 。 

  显然使徒保罗是根据信徒对基督共同的热爱、共同被圣灵拥有,恳求他们要合一。因 在基督裹 的种种,衪身体的各肢体应有同一的意念、爱心、心思、意见。 

  二 2  若这些论点对腓立比信徒来说是重要的,保罗就以这些论点为基础,恳求他们 使 他的 喜乐满足 \cs8 。到这时候,腓立比信徒确已给予保罗很大的喜乐。他没有一刻曾否定这一点,但现在他求他们使他喜乐的福杯满溢。他们可以做到,只要他们 意念相同、爱心相同、有一样的心思,有一样的意念。 

  这是否说所有基督徒的思想和言行都要相同?神的话并不曾这样暗示过。虽然我们必须在基督信仰的主要原则上意见相同,但显然在许多次要的事情上,必有不同的意见。划一与合一并不相同,我们可以合一而不划一。虽然我们不一定在次要的事情上意见一致,但在不涉及主要原则下,为了别人的好处,我们可以把自己的意见收敛一下。 

  意念相同 的真正意思是有基督的意念,从衪的角度去看事物,按衪的反应来作出反应。 爱心相同 意指对别人所显出的爱心,与主向我们所显的爱心相同,那是一种不计代价的爱。 有一样的心思 意思是向同一个目标和谐地同工合作。最后, 有一样的意念 意思是有合一的行动,显出基督的心意正指挥我们的活动。 

  二 3   凡事总不可结党,不可贪图虚浮的荣耀 ,因为这两样是神子民合一的最大敌人。结党是要当首领的一种欲望,且不计较代价如何。 贪图虚浮的荣耀 指骄傲或自我表现。每当你看见有人喜爱结集私党,或高举他们自己的主张,你就会发现争论和结党在萌芽。本节下半部提出补救的方法, 只要存心谦卑,各人看别人比自己强 。这不是说我们要看罪犯的道德比我们高,而是我们应不自私地为别人而活,把他们的利益放在我们自己之上。我们从神的话语中读到这样一个劝勉是很容易的事,但要了解其中的意义,并付诸实行又是另一回事。 看别人比自己强 的意念完全与人类的观念相反,我们也不能凭自己的力量去这样做。只有当我们有圣灵的内住和赐力,我们才能做得到。 

  二 4  要解决神子民中间的问题,方法就是多关心 别人的事 ,过于 自己的事 。本节中的 别人 确实是本章的钥字。我们若献出生命来服侍别人,便能超越人自私结党的心。 

  是别人,主啊,是的,让“别人”成为我的座右铭;求主助我为别人而活,好叫我活像你。 

  ~梅格斯 

  二 5   你们当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 保罗要把主耶稣基督的榜样展示在腓立比信徒眼前。衪表现的是哪一种态度?衪对待别人的言行有何特征?金尔描述主耶稣的心思如下:( 1 )无私的心;( 2 )牺牲的心;( 3 )服事的心。主耶稣时时刻刻都是想别人 10 。 

  衪不曾为自己的忧伤流眼泪, 

  只有汗如血点为我流。 

  ~盖伯励 

  二 6  读到基督耶稣 本有神的形像 ,我们知道衪从永恒已存在为 神 。本节的意思不是衪只是像神,而是衪实实在在是神。 

  但衪 不以自己与神同等为强夺的 。我们在这里必须分辨位格上和地位上的与神同等。在衪的位格而言,基督一直都是,而且将来也是与神同等。若要衪放弃这位分,那是不可能的。但地位上同等却有所不同。从亘古之先,基督在地位上已经与父神同等,享受天上的荣耀。但衪 不以 为这地位是衪要不惜一切代价持守的。当世上充满失丧的人,需要衪的救赎,衪便甘愿放弃这地位上的 与神同等
──腓立比书第2章即天上的安舒和喜乐。衪 不以 为那是衪要在任何景况都紧握的东西。 

  因此,衪愿意到世上来,忍受罪人对衪的顶撞。父神从没有被人吐唾沫,或殴打,或钉十字架。在这意义上,父比子大
──腓立比书第2章不是在位格上比衪大,而是在地位上和生活形式上比衪大。耶稣在约翰福音十四章 28 节曾表达这观念:“你们若爱我,因我到父那里去,就必喜乐,因为父是比我大的。”换句话说,门徒应该为基督要返回天上的家而喜乐。主在世上的时候,曾被残忍地对待和拒绝。衪的状况曾比父神卑微。在这意义上,父神是比衪大的。但衪返回天家后,衪的状况和位格,都与父神同等。 

  纪霍德解释说: 

  因此,第二句(“不以自己与神同等为强夺的”)所描述的就不是指其本质,而是指存在的模式;存在的模式可由一种转为另一种,但主要本质却不变。让我们看看保罗自己的例证。哥林多后书八章 9 节说:“他本来富足,却为你们成了贫穷,叫你们因他的贫穷,可以成为富足。”这里在两种情况下,都只是存在模式的改变,而不是本质的改变。一个穷人成为富人后,他的存在模式改变了,但他作为人的本质却没有变。神的儿子也是这样,从富足荣耀的存在模式(那是衪神性本质的彰显),衪为我们的缘故(在衪的人类生命而言),降至无限微卑、贫穷的存在模式;衪连同人的本质取了这存在的模式 11 。 

  二 7   反倒虚己 。字面的意义是:“但衪倒空了自己。”马上出现的问题是:“主耶稣从自己倒空了什么?” 

  要回答这问题,我们必须极度小心。人试图解释这种倒空,结果往往抹杀了基督神的属性。例如,有些人说,主耶稣活在世上时,不再有全知全能的本质。衪不可再在同一时间存在于所有地方。他们说,主耶稣降世为人时,曾放下这些神的属性。有些人甚至说衪也受人的各种限制,衪也会犯错,衪也会接受当时庸俗的意见和神话! 

  我们全然否定这种说法。主耶稣降世时并没有放下神的任何属性。 

  衪仍是全知的。 

  衪仍是全在的(同时存在于所有地方)。 

  衪仍是全能的。 

  衪所倒空的,是衪与父神同等的地位,并以人类肉体遮盖神性的荣耀。虽然衪的荣耀被隐藏起来,但却是存在的;有时衪也彰显自己的荣耀,如在登山变象时。衪活在世上时,没有一刻是不拥有神所有属性的。 

  衪把最神圣的装束弃置了, 

  并用泥土把神性的位格遮盖, 

  衪在那装束内彰显奇妙的爱, 

  重拾那些衪从来没有拿走的。 

  如上文所说,我们解释“衪倒空自己”时,必须十分小心。最安全的方法是用随后的经文来作解释。衪倒空自己, 取了奴仆的形像,成为人的样式 。换句话说,衪倒空自己的方法是取了一些衪从前没有的东西
──腓立比书第2章人性。衪没有放下祂的神性,只是放下衪在天上的地位,而且只是暂时性的。 

  若衪只是一个人,这行动算不上是倒空自己。我们生在世上并不是倒空了自己。但神成为人,则是衪把自己倒空了。事实上,只有神可以这样做。 

  取了奴仆的形像 。救主道成肉身的生活,可用约翰福音十三章 4 节概括起来,“耶稣……脱了衣服,拿一条手巾束腰。”手巾或围巾,是一个服事的标记。那是奴隶的标记。宝贵的主耶稣也用了这记号,因为衪来“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并且要舍命,作多人的赎价”(太二○ 28 )。让我们停下来,再思想这段经文的思路。腓立比的圣徒之间起了争论。保罗劝勉他们以基督的心为心。简言之,这里的论点是,基督徒若愿意降卑,服侍别人,并愿意舍弃自己的性命,圣徒之间便不会有争论。人若愿意为别人死,一般来说是不会与他们争吵的。 

  基督常常都存在,但衪生在世上 成为人的样式 ,意思是“作一个真正的人”。主的人性与衪的神性一样真实。衪既是真神,也是真人。那是多么奥妙的事!没有一个被造的人能够明白这事。 

  二 8  本段经文的每一部分,都描述神的爱子不断加深的降卑。衪不但愿意离开天上的荣耀!衪更倒空自己!衪取了奴仆的形象!衪成为人的样式!至此经文说衪 自己卑微 !为了拯救我们这些有罪的灵魂,衪愿意降至最深的深渊。愿衪荣耀的名永远得称颂! 

  衪 自己卑微,存心顺服,以至于死 。这在我们眼中是不可思议的!纵使要衪付上性命,衪也顺服。 存心顺服,以至于死 ,意思是衪顺服到底。衪就是那卖掉所有去买那贵重的珠子的商人(太一三 46 )。 

  且死在十字架上 。钉十字架是最羞辱的 死 刑。它可与绞刑、电椅,或毒气室
──腓立比书第2章只为杀人者而设的
──腓立比书第2章相比。十字架就是天上至荣耀的主,降至世间来的时候,世人为衪而设的死刑。衪不可以自然地寿终正寝,衪不可以意外地死去,却要羞辱地 死在十字架上 。 

  二 9  这里有一个突然的转变。上述几节描述了主耶稣所作的。衪选择了自我降卑的道路,衪没有为自己争取名誉。衪自己卑微。 

  现在我们来看神所作的。救主自己卑微, 神 则 将他升为至高 。衪没有为自己争取任何名誉,神却 赐给他那超乎万名之上的名 。衪屈膝服侍人,神却宣告 万膝 要向衪跪拜。 

  对腓立比信徒来说
──腓立比书第2章并对我们来说
──腓立比书第2章这段经文蕴含的教训是什么?那教训就是,通往天上的路要向下走。我们不应高举自己,却要作别人的仆人,这样,到了时候,神就要把我们升高。 

  神高举基督,使衪从死人中复活过来,并打开天门迎接衪,叫衪坐在自己右边,且不止于此
──腓立比书第2章 又赐给他那超乎万名之上的名 。 

  对于此 名 是什么,学者各有不同的见解。有些说那是耶稣一名,当中包含耶和华的名。以赛亚书四十五章 22 至 23 节宣告万膝要向耶和华(神)的名跪拜。 

  有些则认为 那超乎万名之上的名 只是一种修饰的方法,是指宇宙间一个最高的位置,是一个代表优越和治权的位置。上述两种解释都可接受。 

  二 10  神对基督的救赎工作完全满意,以致衪吩咐 一切在天上的、地上的和祂底下的 ,都要向地 屈膝 。并不表示一切生物都会得救。那些现在不愿意向衪屈膝的,有一天会不得不这样做。那些在衪施恩的日子不去与神和好的,到了衪审判的日子就要屈从。 

  二 11  带无比的恩典,主从荣耀的天上降至伯利恒,再往客西马尼,最后至各各他山上。神却赐衪尊贵荣耀,叫世人都向衪下拜,并向世人宣布衪的主权。那些否认衪的人,有一天要承认他们的愚昧,承认他们的错误,并承认拿撒勒人耶稣确实是荣耀之主。 

  结束这段有关主耶稣的位格和工作的伟大经文之前,要复述一下,那是保罗处理腓立比教会中一些小问题时所提出的。保罗不是要写一篇关乎主的论文。他只是要更正圣徒中一些自私和结党的倾向。要解决这问题就得有基督的心。保罗在每一个景况中都让主介入。欧德曼写道:“纵使是处理最伤脑筋、最烦恼、最讨厌的事情,他也能用这样美妙的方法把真理说明,使它看像一件贵重的珠宝藏在泥里。 12 ” 

  二 12  使徒保罗述说了基督光辉璀璨的榜样后,便准备回到他根据这榜样而给予的劝勉中。 

  当保罗与他们同在的时候,腓立比信徒是 常顺服 保罗的。保罗 如今不在 他们 那里 ,他们 更是顺服的 , 当恐惧战兢,作成 他们 得救的工夫 。 

  我们又来到一段引起许多混淆的经文。首先,我们应该清楚保罗并不是说救恩可以藉行为赚取的。在保罗的书信中,他多次强调救恩并非靠行为,而是藉人在主耶稣基督里的信心。那么,本节的意思是什么? 

  1 .经文的意思可能是指我们要 作成 神已放在我们身上的救恩。神把永恒的生命白白赐给我们,我们要藉圣洁的生活把这生命活出来。 

  2 .这里的 得救 可能指解决腓立比教会问题的方法。教会中有一些争吵论战,使徒保罗已给予他们解决的方法,现在他们要有基督的心,使他们能应用这些解决的方法。这样,他们便要 作成 他们 \cs9 得救 的工夫,或解决困难的方法。 

  这里谈到的 得救 并不是灵魂的得救,而是把信徒从网罗中拯救出来,这网罗会妨碍他们行出神的旨意。温尼循相同的脉络,指那是现今从罪中得释放的整个经历。 

  在新约中,得救有许多不同意义。我们从一章 19 节已留意到那是指从狱中得释放,一章 28 节,那是指我们的身体最终要从罪中得拯救。在任何情况下,得救的意义多少也要按上下文来决定。我们相信在这段经文中,得救是指解决腓立比信徒之间的问题
──腓立比书第2章他们的争论
──腓立比书第2章的方法。 

  二 13  保罗在此提醒他们,他们能够作成得救的工夫,是因为他们 立志行事,都是神在 他们 心里运行,为要成就他的美意 。意思是首先把意念放在我们心里,叫我们按衪旨意行的, 是神 自己。然后,衪也 在 我们 心里运行 ,使我们得能力行出衪的旨意。 

  我们再一次看见神、人奇妙的结合。一方面,神吩咐我们作成我们得救的工夫。另一方面,只有神能使我们做得到。我们必须尽自己本分,神也会尽衪的责任。(然而,这观念不适用于赦罪或重生。救赎完全是神的工作。我们只是相信和进入神的救赎中。) 

  二 14  我们成就衪的美意时,不应有任何怨言或疑问:“不是好歹要做,而是胜利地行出来。” 发怨言、起争论 往往只会更触怒神。 

  二 15  若能避免埋怨和争论,我们便 无可指摘、诚实无伪。无可指摘 即我们对这人无法有所指控(参看但六 4 )。一个 无可指摘 的人也会犯罪,但他能道歉、认罪、改过(在许可的情况下)。 诚实无伪 即真诚没有诡诈。 

  神的儿女……在这弯曲悖谬的世代 ,应是 无瑕疵的 。藉没有瑕疵的生活,神的儿女能够格外清晰地从这黑暗的世界中站出来。 

  这使保罗想到腓立比信徒在黑夜中 好像明光照耀 。夜愈暗,光就显得更亮。基督徒是 明光 或拿光的人。他们不能造出光来,却可以反照主的荣光,叫人从他们身上看见耶稣。 

  二 16   将生命的道表明出来 。我们像明光照耀,但那不能免除我们用声音见证主的责任。我们应有生命和嘴唇双重的见证。 

  腓立比信徒若能履行这些任务,使徒保罗知道他 在基督的日子 就有得荣耀的理由。他感到自己不单有责任看见灵魂得救,也要把个人在基督里完完全全地引到神面前(西一 28 )。 

  基督的日子 指衪再来对信徒的事奉作审判的时候(一 6 , 10 )。若腓立比信徒忠心为主作工,那日便显出保罗的事奉不是 徒劳 的了。 

  肆.保罗、提摩太、以巴弗提活像基督的榜样(二 17 ~ 30 ) 

  保罗在先前的部分已指出主耶稣是谦卑的最好榜样。然而,有些人会说,“但衪是神,我们只是凡人。”保罗在此便举出三个榜样,他们都是以基督的心为心的人
──腓立比书第2章他自己、提摩太、以巴弗提。若基督是太阳,这三个人便是月亮,他们反照出太阳的光辉。他们是黑暗世上的明光。 

  二 17  使徒保罗使用一幅美丽的图画来描述腓立比信徒和他自己的事奉。他从犹太人和异教徒共有的风俗中借用这幅图画,就是 浇奠 在 供献的祭物 上。 

  他以腓立比信徒为献祭者。他们的 信心 是 供献的祭物 。保罗自己是 被浇奠 的。他乐于以殉道 被浇奠 在 祭物 和他们 信心 的 供献 上。 

  威廉斯评论说: 

  使徒保罗把腓立比信徒的献身和努力与他自己作一比较;他高抬他们的供献,却低贬自己的供献。他们同样是为了福音的缘故舍弃生命,但他看他们的行动是一个很大的祭物,而他自己只是浇在他们之上的一个奠祭而已。在这美丽的修辞之下,他谈到那可能临到他的死亡是殉道 13 。 

  若主命定他如此,他要因此喜乐。 

  二 18  腓立比信徒也要 照样 (为相同的理由) 喜乐,并且与 保罗 一同喜乐 。他们不应以保罗可能面临的殉道为可悲的,反要为他这样光荣地返回天家而向他祝贺。 

  二 19  保罗引述两个自我牺牲之爱的榜样
──腓立比书第2章主耶稣和他自己。他们两者都愿意倾倒自己的生命以至于死。保罗要讲述的,还有两个无私的榜样
──腓立比书第2章 提摩太 和 以巴弗提 。 

  使徒保罗盼望尽快打发 提摩太 到腓立比去,好让他知道他们的消息而 得 安慰 。 

  二 20  在保罗的同伴中,提摩太特别无私地关怀腓立比信徒的属灵景况。 没有别人 是保罗有信心可差往腓立比去的。对提摩太这位年轻人来说,这确是一个极高的评价! 

  二 21  别人都只是埋首于 自己的 利益之中。他们都热衷于今生的事,没有时间求 耶稣基督的事 。当我们顾虑今生的家庭、居所、一切的物质时,这个信息是否也给我们一些提醒?(参看路八 14 ) 

  二 22  提摩太是保罗在真道上所生的儿子,而他也忠心地尽他的责任。腓立比信徒 知道提摩太的明证 ,知道他可贵之处,他在传 福音 的工作上, 待 保罗 像儿子待父亲一样 。 

  二 23 , 24  提摩太既这样证明了自己,保罗就盼望他知道向该撒上诉的结果后,能尽快 打发他 到腓立比信徒那里去。保罗说 我一看出我的事要怎样了结 ,所指的无疑就是这个意思。他盼望上诉成功,可以重获自由,能再次探访腓立比教会。 

  二 25  跟我们看见 \cs9 以巴弗提 有基督的心。他会否就是歌罗西书四章 12 节提到的以巴弗,我们不能确定。无论如何,他确曾住在腓立比,是当地教会的一个传信者。 

  保罗说他是:( 1 ) 我的兄弟 ;( 2 ) 与我一同作工 ;( 3 )与我 一同当兵 。第一个称谓显出他们亲密的关系,第二个指出他们的劳苦,第三个他们的争战。他是一个能与别人同工合作的人,在基督徒生活和事奉方面来说,这确实是十分重要的。一个信徒要独立工作,凡事自己决定诚然不易,但要与别人一起工作,作别人的手下,容许各人有不同意之处,为整体的好处而收敛自己的意愿和意见,是困难得多的事。让我们 一同作工,一同当兵 ! 

  此外,保罗又说他 是你们所差遣的,也是供给我需用的 。这又给予我们有关以巴弗提之个性的提示。他愿意做一些普通和低下的工作。今天许多人只喜欢做一些公开和讨好的事情。我们当怎样为那些安静、默默地执行日常工作的人感恩!以巴弗提谦卑地做一些粗工,神却高举他,把他忠心的事奉记载在腓立比书第二章里,让后世代代相传阅读他的事迹。 

  二 26  圣徒差遣以巴弗提去帮助保罗
──腓立比书第2章旅程最少有七百哩。这位忠心的使者终于 病了 ;他实在病了,几乎要死。这事使他难过
──腓立比书第2章不是因为他病了,而是恐怕众圣徒知道他病了。他们若知道此事,可能会责备自己不应差遣他去,使他生命遭遇危险,我们在以巴弗提身上确实看见“一个不顾自己的心”。 

  许多基督徒惯于极之详尽地谈论他们的疾病或手术。很多时候,那只是显出人为自我而活的罪:自怜、自我表现等。 

  二 27  以巴弗提 病 得 几乎要死,然而神怜恤他 。这段经文十分宝贵,让我们看见有关神的医治的真理: 

  1 .首先,病不一定是因为罪。这个人病了是因为他忠心地事奉(见 30 节),“他为作基督的工夫,几乎至死。” 

  2 .第二,我们晓得立刻神迹地医治人不常是神的旨意。经文似乎显示以巴弗提的病已有一段时间,而他的康复也是渐进的(也参看提后四 20 ;约 2 )。 

  3 .第三,我们晓得医治是神的怜悯,而不是一些我们可以向衪求,以为是我们的权利的事。 

  保罗补充说神 不但怜恤 以巴弗提, 也怜恤 他, 免得 他 忧上加忧 。使徒保罗因被下监已有不少痛苦,若以巴弗提去世,他会更加忧伤。 

  二 28  现在以巴弗提已康复,保罗便 越发急速打发他 回家。腓立比信徒看见这位他们所爱的弟兄回来,就可以 喜乐 ,保罗也可以 少些忧愁 。 

  二 29  他们不但要 欢欢乐乐的接待 以巴弗提,而且也应 尊重 这个神所爱的人。能参与主的事奉是极大的尊荣和权利。圣徒应承认此事,纵使那是关乎一个他们熟识的人。 

  二 30  上文已提过,以巴弗提的病是直接跟他不懈地事奉 基督 有关。这在主眼中是极宝贵的。我们宁可为基督烧尽,而不锈坏。事奉耶稣而死,胜于病死或遇意外而死。 

  “要补足你们供给我的不及之处” 是否暗示腓立比信徒忽略了保罗,而以巴弗提则补足了他们没有作的呢?这个解释似乎不合理,因为是腓立比的圣徒主动差遣以巴弗提往保罗那里的。 

  我们认为那供给上的不足是指他们由于远在罗马,不能亲自探望保罗,给他直接的帮助。保罗并没有责备他们,他只是说以巴弗提作他们的代表,做了腓立比信徒不能亲自做的事。
──腓立比书第2章《活石新约圣经注释》 

……圣经注释本章结束

腓立比书第2章-丰盛的生命研读版注释

腓立比书第二章  第四段 劝勉信徒同心一意(2:1-18) 

  一.在爱的交通中同心(2:1-4) 

  在这几节中,保罗继续劝勉信徒怎样保持同心。1:27开始,是劝勉信徒在福音的争战中保持同心,好为所信的福音齐心努力。这几节经文,是劝勉信徒在一般生活与属灵的交通上保持合一,并且表明,能使保罗内心喜乐和满足的,就是信徒在主里同心,这也是主耶稣在世上的祷告(约17:20-23)。保罗是常体会耶稣基督的心肠的(腓1:8),他对信徒有一种父母的心,满心爱怜,而寄以殷切的盼望。 

  在此分二题研究: 

  1.同心的几种需要(2:1-2)

  2.同心的几种阻碍(2:3-4) 

  1.同心的几种需要(2:1-2) 

  A.在基督里的劝勉(2:1) 

  1 “所以在基督里若有什么劝勉”,这“所以”是连接上文的意思。由于敌人的惊吓与逼迫,由于我们在福音工作上可能遭遇极大的反对,并且我们在地上所负的福音使命责任那么重大,“所以”我们在基督里应当彼此劝勉、互相安慰或同情。基督徒既然为真理的缘故遭受世界的恨恶,理当从教会中得着安慰和鼓励。 

  “在基督里若有什么劝勉”,表示所有在基督里的人,要是有从圣灵而来的教训,就该互相劝勉。这“若有”并非表示劝勉无关轻重,可有可无;而是指劝勉的由来。要是有从基督而来、出于圣灵感动的劝勉,便不可积压在心中,应当互相勉励,互相激发。在主里互相劝勉,是基督徒应有的责任;这种互相劝勉,可以帮我们在主里更加同心。当我们看见弟兄的软弱时,要用主的爱劝勉他,为他祷告,却不该在人前轻率的批评他。 

  保罗在加6:1劝勉信徒,对于偶然被过犯所胜的人,要“用温柔的心,把他挽回过来”。这“温柔的心”就是谦卑、仁慈、没有私心和偏见的心。一个劝勉人的人,自己应当顺从真理,有基督的爱心,并且也虚心接受别人的劝告。主耶稣在世时,要门徒彼此洗脚,这“洗脚”的属灵意义就是彼此劝勉,这是保守合一的心所需要的。 

  圣灵光照人心常有几方面。一方面藉着神的话语提醒,一方面又在人的心中作感动的工作;一方面藉环境的阻挡或管教,另一方面也是藉着弟兄的劝勉或警告。这种相劝的生活,是信徒彼此该有的责任,是今日教会所需要的。可惜今日教会中的信徒,肯接受人劝告的太少了。过于看重面子的结果,就轻忽了肢体的劝告;另一方面,那些劝告人的,也常缺乏温柔、谦卑的态度,以致叫听见的人难以接受。 

  B.爱心的安慰(2:1) 

  1 信徒保持合一的第二种需要,就是爱心的安慰。凡是需要别人去安慰的人,必是失败、灰心、遭遇患难或灵性软弱的人。所以一个安慰别人的人,一定不要把自己看作是得胜者、成功者,而应该用“爱心”去安慰他们。叫人得安慰的不是安慰者的身份、口才、或学问,而是他的爱心。给予人真诚的爱心,就是最有力量的安慰。许多人信主,是因为信徒所给他们的爱,是跟世俗假之爱全然不同的真爱。照样,许多信徒对主的心渐渐冷淡,也是因信徒彼此间缺乏真诚相爱。 

  “爱心的安慰”就是向肢体流露爱心的表现。我若先用爱心对徒别人,就会激起一种交流和反应,使他也用爱心待我,结果便互相激发爱心。 

  若要实行“爱心的安慰”这句使徒教训,就要好好的利用别人需要爱心对待的机会;在别人有困难时,尽力帮助他。我们应当善用这种机会,使我们跟别的肢体间的关系更亲密、更热切、更重视基督里爱心生活的价值。 

  C.灵里的交通(2:1) 

  1 “圣灵有什么交通”原文没有“圣”字,新旧库译本译作“灵里有什么团契”。这“灵里”是表示我们在同一的属灵范围内,有同一的属灵生命。因这关系而有的交通,包括各种属灵经历的交换、了解,真理的切磋、勉励,这种交通,就是达到在基督里相劝、相爱的一条路。我们必须发觉弟兄姊妹的需要,才会去帮助他;必须看见别人的可爱,才会流露自己的爱心;必须先有相当的了解,才不致引起误会,并能体恤别人的软弱。为这缘故,我们需要在灵里有交通,使彼此在主里的关系更为亲密,可以从肢体之间尝到主爱的甘美。 

  信徒之间缺乏灵里的交通,就如现代的军队没有通讯联络一样;无论配备如何精良,也必然失败。 

  灵里的交通,也是信徒保持合一生活所必须的。魔鬼惯用的计俩,是在信徒之中造各种隔膜,从而引起误会、偏见,不知不觉陷在魔鬼的诡计中。但信徒若常有属灵的交通,就不致为魔鬼所乘了。 

  D.心中的慈悲怜悯(2:1) 

  1 在这里的慈悲怜悯,无疑是指对待别人的慈怜。“慈悲”原文splagxna有内脏、心肠的意思,所以中文圣经加上“心中”二字亦合原意。怜悯oiktirmoi有同情之意,中文圣经中有时译作慈悲(罗12:10;林后1:3),有时译作怜悯(西3:12),或怜恤(来10:28)。 

  注意此处提了许多次“有什么”,都是假设的语气;但这些假设的语气,并非表示信徒可以不必有这些劝勉、安慰、交通、同情。因本节是与下节连接,说明如果信徒要彼此劝勉、安慰、交通、同情时,要怎样实行。使徒已经认定一切信徒都该有这些互相的劝勉、安慰、交通、同情,然后再指导他们,倘若要实行这些事,该怎样做。 

  “慈悲怜悯”表示信徒对于那些比不上自己的人
──腓立比书第2章不论是在灵性上、经济上、体格上或学问才干上,应当有同情和体谅的心。我们并非要同情罪恶,乃是要同情被罪恶所胜的人;不是去包庇罪恶,乃是要用温柔的心挽回那些被过犯所胜的人。要是我们有胜罪的经历,理当用来帮助、同情比我们软弱的,不是用来轻看人、责备人。 

  2.同心的几种阻碍(2:3-4) 

  上文使徒告诉信徒该作什么,此处又告诉信徒不该作什么,指出妨碍合一生活的因素为何: 

  A.结党

  B.虚荣

  C.骄傲

  D.自私 

  A.结党(2:3) 

  3 “凡事不可结党”。结党与同心相反;“同心”是为要求主的喜悦,结党却是为偏袒某一派的主张,寻求基督以外的利益。“凡事”表示,对于教会的事务,不论自己同意或不同意,都不可用肉体的手段拉拢人;不可不以神的利益为中心,只顾附从自己所喜欢的人。 

  B.虚荣(2:3) 

  3 “不可贪图虚浮的荣耀”,贪图虚荣是信徒彼此不能同心的原因。贪心的罪有许多种,有些是贪财,也有些是贪名,但同样都是贪心。“虚浮的荣耀”就是今世的荣耀,它的特质是只顾面子和人前的称许,体贴人意而不体贴神旨;没有实际的质量,只有表面的光荣;是虚浮的,没有根基的,不稳固的。这种荣耀我们不当去寻求。寻求这种荣耀就是一种“贪图”,因为它是神所不要给我们的,是在神旨意以外非分的贪图。 

  “贪图虚浮的荣耀”,结果会叫我们失去公正的心,对真理的观察失去正确的判别力。 

  C.骄傲(2:3) 

  3 “只要存心谦卑,各人看别人比自己强”。本句是从正面劝勉信徒谦卑;反过来说,骄傲就是信徒合一的阻碍。谦卑的表现在于“看别人比自己强”。高傲的人却常会看自己比别人强,因而生出轻看别人的心。我们都同样生活在血肉之躯中,彼此间“强与弱”的差别并不大。不过,如果我们谦卑,就会留心别人的“强”处,而看别人比自己强;如果我们骄傲,就只重视自己的“强”处,而看自己比别人强。谦卑而看别人强过自己,使我们尊重别人,易于与人相处;骄傲而看自己强过别人,却叫我们尊重自己,而难以跟人相处。所以骄傲是合一生活中的阻碍。 

  D.自私(2:4) 

  4 “各人不要单顾自己的事,也要顾别人的事”。单顾自己,不顾别人,就是自私。自私的人只是单求自己的利益,绝不会求别人的利益。信徒应当顾念别人的需要,但自己却不可凡事倚赖人的帮助,而要仰赖神的帮助。总要亲手作工,而不是等候别人爱心的照顾;但对待别人却要尽力照顾,切不可藉口要叫人仰望神,而忽略了自己该有的爱心本分。 

  “顾别人的事”不但可以使别的肢体免陷于弧独无援,也使自己免于孤独;肢体彼此相顾,就更有力量抵挡魔鬼。人类所以能够生存,是因为互相倚存。我们并非都是种田的,也不都是经商的;各人都只能作某一项工作,必须跟别人合作以换取生活的各种需要。照样,信徒在灵性方面能够站立得住,也需要跟别的肢体互助合作。神并没有使任何一个人成为全能,每一方面都刚强;反之,神倒是许可我们各人都有自己的缺欠(甚至最刚强的人,也有他的弱点)。然后让我们从别的肢体身上有所得着,补满我们所缺乏的。这样,我们各人便都有机会运用主的恩赐,互相顾念,彼此扶助,并且可以从中学习谦卑,学习体恤人和安慰人。在这样互相扶助的生活中,又可发现自己的缺欠和别人的长处,从而认识到人都各有缺欠,需要别人的帮助,不可自夸张狂。 

  总之,结党、虚荣、骄傲、自私,都是合一生活的阻碍,不是从基督里出来的,乃是从亚当里出来的。基督徒不可体贴旧生命的需求,却要体贴新生命的要求,才可以高举基督,与肢体过着和睦合一的生活。 

  二.以基督的心为心(2:5-11) 

  在本段中,保罗先论到基督的降卑,后论到祂的升高,再藉着基督的降卑而升高,劝勉信徒效法主的榜样。 

  这几节的中心意思,是说明耶稣基督的心是“反倒虚己”的心
──腓立比书第2章是谦卑的,仁爱的,为顾念人的灵魂而自取卑微、顺服至死的。并且祂这样降卑,正是神要将祂升为至高的途径。由至卑而升为至高,就是经十字架到荣耀的路,这是神高举人的原则,是蒙福的途径。 

  1.基督的心(2:5) 

  5 在此我们先要注意的是第\cs35节,“你们当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这“心”是心思的意思,英文译作mind。使徒提醒信徒,应当以基督耶稣的心思为心思,让那在基督里面的心思也在信徒里面,这是合一生活的要诀。信徒若各人坚持自己的意见和主张,结果必定不能同心,但若各人都以基督的心为心,便很自然地“有一样的心思,有一样的意念”了。上文提到信徒在基督里的各种劝勉、安慰、交通、同情、不结党、不贪虚荣、不骄傲、不自私、彼此相顾等,这种完美的肢体生活怎能实现呢?乃是“要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从新约的记载中,可见基督耶稣的心是: 

  A.柔和的心(太11:28-30) 

  祂不因人的弃绝而动怒。当祂行了许多神迹,而那几城中的人仍不归信祂时,祂并不颓丧或恼怒,反而流露出祂那种满有安息、柔和、谦卑的心情,并呼召罪人说:“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 

  B.赦免的心(路7:36-50) 

  祂喜欢赦免人,不是喜欢定人的罪。当祂在法利赛人西门家坐席时,对那在祂脚前流泪的有罪女子说:“你的罪赦免了……平平安安的去罢”(路7:48-50)。当人们将一个正在行淫时被捉拿的妇人带到祂跟前,想用石头打死她时,祂却使那些人惭愧退去,然后对那女人说:“没有人定你的罪么?……我也不定你的罪;去罢!从此不要再犯罪了”(约8:10-11)。当那十字架旁的强盗呼求祂说“耶稣阿,你得国降临的时候,求你记念我”时,祂便立刻应允他说:“我实在告诉你,今日你要同我在乐园里了”(路23:42-43)。 

  C.救人的心(路9:51-56) 

  当撒玛利亚人不肯接待他们时,约翰、雅各求耶稣让他们从天上降火烧灭他们,像以利亚所行的。祂却责备他们说:“你们的心如何,你们并不知道。人子来不是要灭人的性命,是要救人的性命。” 

  D.以父的事为念的心(路2:49) 

  祂一心求父的喜悦,不求自己的荣耀(约17:1-4),祂定意面向耶路撒冷,不逃避神所要给祂的苦杯(路9:51;太26:42,46)。信徒也该效法主的榜样,凡事要讨那察验我们心的神喜欢(帖前2:4)。 

  E.憎恶伪善的心(太20:3) 

  祂责法利赛人的假冒为善时,用了祂生平所说的话中最严厉的话,可见假冒为善的行事,是祂所最憎恶的。祂教训门徒要用心灵诚实敬拜神(约4:23),而祂自己的名称为“诚信真实”,在祂口中没有诡诈(启3:14;赛53:9),祂喜爱公义,恨恶罪恶(来1:9)。 

  F.体恤软弱的心(来4:15) 

  祂豫先警告门徒将因祂跌倒,需要儆醒(太26:31);又在彼得未曾三次否认祂之前,便为他祷告,使他不致失去信心(参路22:31-32);祂复活之后屡次向门徒显现,坚固他们的心(徒1:3)。祂是顾念我们各种软弱的主。 

  G.求父的旨意成就的心(太26:39) 

  祂在客西马尼园的几次祷告中,都是愿父的旨意成就;在传道时,以神的旨意为食物(约4:34);祂对犹太人说:“我不求自己的意思,只求那差我来者的意思”(约5:30;参约7:16-18)。 

  以上不过是从圣经的记载中选出几个例子,略为说明基督的心是作样的。总之,神一切的美好、圣洁、慈爱、温柔、良善的性情,都包括在基督耶稣的心中。信徒要是以基督的心为心,以基督的思想为思想,就必在生命上像祂,且在肢体生活上能与弟兄姊妹同心合意。 

  2.基督的舍弃(2:6-7上) 

  6-7上 基督舍弃祂本来的荣耀,就是虚己的意义。我们讲一个人的舍弃时,不能忽略他本来的尊荣和地位。所以使徒先提到基督是“本有神的形像”,但祂却“反倒虚己”。约翰在福音书的开头就说:“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这道太初与神同在”(约1:1-2)。主在最后的祷告中,一开头也提到祂自己原本与神同荣:“父阿,现在求你使我同你享荣耀,就是未有世界以先,我同你所有的荣耀”(约17:5)。可见祂本是与神同等、同权、同荣的,就像祂对犹太人所说的“我与父原为一”(约10:30)。这样,祂的舍弃更值得我们注意了。 

  “反倒虚己”是基督降卑的第一步,就是放弃原本所有的荣耀,和一切合理的权利,而甘心忍耐不合理的待遇,这就是基督一生所行的。祂是一位圣洁无罪的义者,却为人的罪忍受一切羞辱和痛苦;祂是一位最智慧的主,却忍受愚顽人的顶撞;祂是最富足的,却为我们成为贫穷。祂一生所受的都是不合理的待遇,这是十字架道路的性质。原本高贵的人屈辱在卑贱的人手下,这种屈辱是很难忍受的。正如一个总经理忽然要受侍役的叱斥、驱使,一个君王忽然要受奴仆的侮辱,都是很难受的。主耶稣原有的尊荣,比一般世上的君王更大,但结果,祂却降卑到成为奴仆的形像。 

  3.基督的卑微(2:7-8上) 

  7-8上 基督的降卑是“自己卑微”,即自己甘愿降卑,并非不得已而降卑(有些人由于自己的过失而被人降卑)。“自己卑微”含牺牲的意思。祂是为着我们的得救,而甘愿卑微。一位神成为人的样式,这种降卑所含括的牺牲,是我们所不能想像的;况且祂卑微到一地步,竟像人中的奴仆。所以我们每逢处于卑微,受人轻看的时候,不可忘记主曾为我们处卑微。许多时候,我们不能为主忍受人的讥笑、轻看,常因人所加的羞辱而发怨言或恼怒,这无非都是因为我们不肯为主卑微。我们若效法基督的榜样而完全谦卑,就必易于与人和睦相处了。 

  4.基督的顺服(2:8中) 

  8下 “存心顺服”与“自己卑微”有密切的关系。卑微的人自然比较容易顺服,所以有多少的谦卑就有多少顺服。基督能够完全地顺服神,正是因为祂曾完全的降卑。 

  “以至于死”这句话表示基督的顺服、舍弃、和降卑,都是完全的、澈底的,可以达到神的要求、成就神的旨意的。 

  5.基督的受死(2:8下) 

  8下 这是虚己的最高意义,这是祂为我们舍己、降卑的最终目的。为什么祂要舍弃祂原来的荣耀,而自取卑微成为奴仆的样式?是为着要死在十字架上。这样地死在十字架上,不是为彰显自己舍己的伟大,乃是为完成神的旨意和救法。 

  6.基督的升高(2:9-11) 

  9-11 “所以”连接上文,说明了神所能升高的人是怎样的,就是已经降为至卑的人。“因为高举非从东,非从西,也非从南而来。惟有神断定;祂使这人降卑,使那人升高”(诗75:6-7)。“高举”不在乎人的抬举,乃在乎神的断定。神在怎样的情形下断定人可以升高?就是在那人已经降为至卑的时候。这是最“安全”的原则,又是出于神最大慈爱的原则。所以当我们被放在一个卑微的地位时,应当感恩,因为这是表明神准备要将我们升高了。彼得在他的书信中,也是这样教训信徒,“所以你们要自卑,服在神大能的手下,到了时候祂必叫你们升高”(彼前5:6)。 

  “又赐给祂那超乎万名之上的名”
──腓立比书第2章凡是能叫得出名字的,没有一个比祂的名更尊贵;换言之,神使祂超越了一切受造的。这“超乎万名之上的名”究竟是什么?使徒没有指明,大概就是启示录3:12所说的“新名”。既然使徒在豫言中称它为“新名”,当然不是现在所能知道的;否则到那时就不算是新名了。但显然,那新名一经宣布,必使一切受造的无不惊奇,无不因祂的名屈膝,无不口称基督为主,使荣耀归与神。 

  “超乎万名之上的名”也可能指下节的“耶稣”或“耶稣基督”,因9节既说赐祂那超乎万名之上的名,而10节便说“因耶稣的名无不屈膝”,11节又说“无不口称耶稣为主”,似乎表示10节的“耶稣”和11节的“耶稣基督”,就是9节所说那超乎万名之上的名。 

  “耶稣”既是万人的救主,曾在十字架上完成救赎大恩,曾为人降为至卑而被神升为至高,则这“耶稣”之名实堪为“超乎万名之上的名”了。 

  注意主耶稣的降为至卑和祂被升为至高,其中的转捩点就是十字架。十字架是卑微的顶点,也是神把祂升为至高的起点。十字架就是衡量我们是否谦卑、顺服、虚己到底的标准。我们是否果真已经降为至卑,只要看我们是否已经到“自己卑微……以至于死,且死在十字架上”的地步。反之,十字架也是预测我们能否被神升高的根据。神所能高举的人,是自我己经钉死的人。基督“无不”降卑、“无不”舍弃、“无不”顺服,因此神能将祂升到至高的地步,叫万有无不向祂屈膝、无不口称祂为主。凡是自觉未得神升高的人,不要埋怨神,应当省察自己;因为祂没把我升高,可能就是一种记号,表示我还是太高大,还不够谦卑。 

  基督的谦卑是“自己卑微”,祂的升高却是神把祂升为至高。反之,魔鬼是自己要升高,而神却将它降为至卑。 

  三.应当更加长进(2:12-18) 

  1.更加顺服(2:12-13) 

  12 上文是论到主的顺服,本段是劝勉腓立比信徒应当顺服。使徒在讲论主的顺服之后,紧接着劝勉信徒顺服,一方面可使他们在顺服之中得着鼓励与安慰,因为他们效法了主的榜样,另一方面可使他们看见自己的不够
──腓立比书第2章他们的顺服比起主还差得太远。 

  在此并未指明顺服什么,顺服谁;但照内文讲论的语气,应指顺服使徒的教训,和顺服在信徒心中运行的圣灵,也就是顺服神。 

  使徒称赞他们说:“你们既是常顺服的,不但我在你们那里,就是我如今不在你们那里,更是顺服的”显见他们顺服的重点,是使徒所教训的真理,而不是他本人。使徒用一种称赞的语气勉励他们应更加长进,他的称赞很有属灵的智慧,恰到好处。 

  “就当恐惧战兢”,为什么保罗要腓立比信徒恐惧战兢,作成得救的工夫?我们要注意保罗在其他书信中对这句话的用法。保罗曾对哥林多人说:“我在你们那里,又软弱、又惧怕、又甚战兢”(林前2:3)。这意思就是说,他在哥林多信徒中间工作,是十分小心谨慎的,惟恐失职未能尽责。又在哥林多后书中,用类似的话描写他们怎样迎接提多:“并且提多想起你们众人的顺服,是怎样恐惧战兢的接待,他爱你们的心肠就越发热了”(林后7:15)。在此恐惧战兢的意思是,持十分尊重而谨慎的态度,惟恐自己受责备。在弗6:5,保罗又用类似的话,论到仆人对主人该有的态度说:“你们作仆人的,要惧怕战兢,用诚实的心听从你们肉身的主人,好像听从基督一般。”在此“惧怕战兢”也是惟恐未能尽职,忠心谨慎的意思。 

  所以在这里保罗劝勉信徒要“恐惧战兢”,是劝勉信徒要存敬畏神的心,小心谨慎地生活工作,惟恐有失于神的托付,有负神的大恩,不能对神无愧。信徒应存这样的心,活出神的救恩。 

  “作成得救的工夫”
──腓立比书第2章“得救”原文so{te{rian,常被译成“救恩”或“得救”。“作成”原文katergazesthe在罗马书7:13译作“显出”,罗15:18译作“藉……作”,林后4:17;弗6:13译作“成就”。中文新旧库圣经本句译作“活出你们的救恩”,按英希对照圣经则译作“活出你们自己的救恩”,在英译文K.J.V.,R.V.都译作workoutyourownsalvation,所以本句的意思是要将自己所得着的救恩活出来。得着救恩,是神在我们生命中工作的开始,我们应当让这救恩的工作得以完成。灵魂得救、罪恶得赦免,不过是救恩的起点;若要经历完全的救恩,就要继续让神的话语不断在我们心中作工,而且要顺服这种工作,使我们有成熟丰盛的生命,使救恩的奇妙功效明显地在我们身上活出来。 

  13 “因为”解明了上文。为什么我们要恐惧战兢以活出神的救恩?因为我们立志行事都是神在我们心里运行。我们所以能活出救恩,让神在心中作成祂的工作,皆是因神的运行。神在我们心中的“运行”,使我们能以顺服神的旨意,活出救恩的力量。我们的得救,就是神的灵在我们心中运行的结果,使我们的心思能顺服神的真道。这样,当我们得救以后,神的灵仍然不断在我们心中运行,使我们照着祂的旨意行事立志。换言之,问题不在乎我们能否活出主的救恩,乃在乎我们是否肯顺服神的灵在我们心中的运行。 

  “运行”就是作工、活动、发出力量的意思。神在我们里面如何运行,我们就能如何活出主的荣美。保罗在罗马书7:18曾提到一种凭自己的立志,结果是“立志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来由不得我”。但这里保罗给我们看见另一种立志,是照神的运行而立的心志,就是照神的灵在我们心中的感动、作工而下决心,然后又照着神的灵所发出的力量实行所下的决心,结果就能“成就祂的美意”。可惜许多信徒仅仅照神的运行“立志”,却凭自己“行事”,结果仍是失败。 

  注意,本节最重要的字是“神”,不是“运行”,因为最重要的是谁在你心中运行。既然那一位在我们心中运行工作的是神,我们该存何等敬畏的心,战兢地顺从祂的运行,以成全祂的美意!反之,若我们轻忽祂的运行,不顺服祂的感动,就等于是破坏祂的美意,阻碍祂的计划了。 

  保罗在弗3:20也同样用“运行”来说明神在我们心中工作的情形。神并不是把我们当作机器,把能力灌注其中;祂乃是通过我们的心思作工感动,使我们对祂的旨意、慈爱、信实、大能等,有更深切的认识,更大的信心和爱心,从而更有能力摒除自己的意念,而顺从祂的运行,成就祂的旨意。 

  总之,本节经文显示,神是在人的心中作工,藉内心的感动控制支配人的。我们如果顺从神的工作和支配,就必随时行在神的旨意中了。 

  2.行事光明(2:14-16) 

  14 怨言是表示不服神的安排,不肯为自己所遭遇的苦境负责,而想要诿过于人。它一方面是对神不服,另一方面是对人不平。保罗在哥林多前书中曾经用以色列人在旷野被神严厉惩治的事,警戒哥林多人不可发怨言(林前10:10)。彼得在书信中也有同样的教训(彼前4:9),因怨这不但触动神的怒气,且破坏团体的和睦生活,容易激起争论,损害爱心。所以保罗在此将发怨言跟起争论放在一起讲。无论什么情形下所发的怨言,都是只能破坏同心,于事无补的。以色列人在旷野飘流四十年的失败,可以用两个字总括一切,就是“怨言”,这是今日基督徒应当引为鉴戒的。 

  基督徒属灵美德的操练,在于接受不平等的待遇。这是主的榜样。主在世上时,就是常常接受不合理的待遇。这实际上是最能使信徒灵命长进强壮的训练。发怨言,就是拒绝学习这种功课;所以常发怨言的信徒,灵命必然难以长进。反之,灵命长进的信徒必然少发怨言,多感恩。 

  “凡所行的都不要……”,不论那一件事,不论是顺是逆,都不要发怨言,这样才能显出信徒生活的特点,才能为主发光。 

  15 本节中的“使”是重要的字。其原文gene{sthe,有“生成”、“变成”、“改为”等意。在约1:6,14;8:58都译作“有”,来4:3译作“成全”,彼前2:7译为“作了”,加3:14译作“便……可以临到”。这“使你们……”表示上文顺服神的旨意,与在凡事上都不发怨言、起争论,就是“使”信徒可以成为“无可指摘,诚实无伪……作神无瑕疪的儿女”的重要因素。信徒能否获得15节所说的丰富荣美的灵命,在乎是否接受14节的操练。 

  “无可指摘”,就是消极方面不给人有毁谤的把柄。 

  “诚实无伪”,原文akeraioi,在太10:16译作“驯良”,而在罗16:19译作“在恶上愚拙”。新约只用了这三次,原意是纯一不杂。本句指积极方面,信徒要表现出真纯诚实的美德。 

  “弯曲悖谬的世代”
──腓立比书第2章就是现今的世代。弯曲形容它的诡诈,挬谬形容它对神的悖逆,与在道理方面的错谬。在这样弯曲悖谬的世代中,作神无瑕疪的儿女,更显得难能可贵。注意,作神无瑕疪的儿女,不只是作一个可以被一般人称许、没有大过失的人,更是作一个没有小过失的人。这应当是信徒追求的目标。 

  “你们显在这世代中,好像明光照耀。”这句话提醒信徒,为什么要作神无瑕疪的儿女,因我们在这世代中,有如明光要照耀在黑暗中。主在世时也曾如此教训门徒(太5:14-16),但倘若信徒之间发怨言起争论,或在生活行事中给人可毁谤的藉口,就叫这“明光”被遮蔽了。 

  按上文记载看来,信徒要在这世代中如明光照耀,便需要: 

  A.顺从神在心中之运行
──腓立比书第2章对神。

  B.要与肢体同心,追求和睦,不发怨言
──腓立比书第2章对人。

  C.要有诚实无伪、无可指责的品德
──腓立比书第2章对己。 

  16 “将生命的道表明出来”
──腓立比书第2章这是发光的条件。这生命的道必须藉信徒的生活加以表明,使人看见。但我们必须坚持所信的道,让它在我们里面作工运行,才能在生活上把它表明出来。 

  “表明”原文epexontes

  (epexo{),有“紧握”或“展示”的意思(参英译)”“叫我在基督的日子,好夸我没有空跑,也没有徒劳”
──腓立比书第2章即在基督再来的日子,他能看见自己所作的一切工作都有美好的果效。这是传道人的喜乐和荣耀(帖前2:20)。保罗用他自己对将来的盼望,勉励腓立比信徒为主发光,表明主道。否则,不但他们自己没有荣光,也使那曾为他们奔跑、劳苦的使徒失望。使徒为他们任劳任怨,尽力栽培他们,目的不只是要他们脱离罪恶的永刑,也盼望他们能丰丰富富地住入神的国。 

  “好夸我……”,“夸”是保罗喜欢用的语气,强调他将来在主前会有的喜乐(参林后1:14;帖前2:19)。 

  3.保罗的喜乐(2:17) 

  17 “我以你们的信心为供献的祭物”,保罗劳苦栽培信徒的信心,使他们的信心长进坚强,把这样工作的果效,当作“祭物”献给神。 

  “我若被浇奠在其上,也是喜乐”,意即为要培养信徒信心的长进,纵使他自己牺牲生命,像祭物那样被浇奠在其上,他也是喜乐的。 

  “并且与你们众人一同喜乐”,意思就是:他们要是能在这世代中,像明光照耀,在主前便有内心的平安和喜乐。这不但是他们的喜乐,或保罗个人的喜乐,也是他们和保罗共同的喜乐。保罗虽然身系囹圄,仍将因他们能为主发光,而与他们一同喜乐了。 

  保罗这样地表白自己,可以光照我们的心。我们是否像保罗这样一心以主的羊群为念?是否像保罗,以信徒的信心为祭物献给神? 

  保罗在此表现出一个忠心事主的人所有的喜乐。这喜乐不是物质的享受,也不是人的夸奖;而是在为主甘心忍受一切劳苦之后,可以从信徒身上看见真实的果效。主仆的安慰和喜乐莫过于此了。 

  4.保罗的要求(2:18) 

  18 保罗这一项要求,是很\cs14“厉害”的要求。他不但要腓立比信徒不因他下监而忧愁,还要他们因着他自己能在监狱中充满喜乐的缘故,跟他一同喜乐。这句话更深一层的意思,是要信徒照他那样甘心乐意地献上自己,为主劳苦、受患难;甚至不顾性命,只求主的儿女灵性得着益处,信心坚固;并以此为喜乐。 

  当基督徒在主里面更进深时,他就不再注意怎样从世界有收获,不会以世界为乐;而是想到他怎样在属灵方面可以为主舍弃更多,亦以些为喜乐。 

  问题讨论 

  1-4 用了好几次“若”是什么意思?要怎样实行在基督里劝勉?什么人需要安慰?“交通”一词的实际意义是什么?为什么要有灵里的交通?“心中……慈悲怜悯”是指什么? 

  3-4 提到合一的阻碍共有几项?默想其中每一项的教训。以基督的心为心,跟信徒合一的生活有什么影响?试从新约中举例说明基督的心是怎样的。 

  6-11 注意基督为我们舍弃、降卑到什么地步?然后神把祂升为至高,对我们有什么教训?为什么保罗要腓立比信徒“恐惧战兢,作成你们得救的工夫”? 

  12-18 保罗怎样劝勉腓立比信徒更长进?试总结保罗这几节劝勉的主要教训有几项? 

  第五段 打发及介绍同工(2:19-30) 

  本段保罗预先告诉腓立比人,他盼望很快就可以打发两个在监狱中侍候他的同工去见他们。并特别慎重地见证这两个同工如何在他受苦之中服事他,与他同心,要腓立比信徒好好地接待他们,尊重他们。 

  一.提摩太(2:19-24) 

  在这里可见提摩太与保罗之关系: 

  1.是保罗的代表(2:19)

  2.与保罗同心(2:20)

  3.求基督的事(2:21)

  4.敬爱保罗(2:22)

  5.解释的话(2:23-24) 

  1.是保罗的代表(2:19) 

  19 本节显示提摩太有代表保罗的身分。保罗差派他去看望腓立比信徒,并要向保罗回报,使他知道他们的情形而得安慰。保罗似乎很急切要知道腓立比信徒的景况;他身虽在监狱中,心却十分挂念腓立比的信徒。保罗曾同样挂念帖撒罗尼迦的教会(帖前3:1-10),而且也差派提摩太去探望他们。提摩太显然常代表保罗探望各地教会;除帖撒罗尼迦教会外,他曾代表保罗探望过哥林多教会(林前4:17;16:10)。 

  “我靠主耶稣……”,这句话加重了全句的语气,表示他定意打发提摩太去,是十分认真和确实的。他为什么要靠主耶稣打发提摩太?打发同工似乎不是什么大事,但保罗在一切大小事上,在同工的调遣与工作的分派上,都不凭自己的意思。另一方面这句话也表示,保罗虽然在监狱中,在圣工上仍然发挥领导的作用,照着主的引导,安排同工的工作。 

  “打发”表示保罗是站在年长的地位上差派提摩太的。虽然按在基督里的关系来说,没有阶级的分别,保罗也不是用上司的态度来对待提摩太,但在工作上确有打发人和受人打发的分别。如果我们以为,按生命的关系来说,信徒在基督里都是兄弟姊妹(参太23:8-9),因此在圣工上也不能有谁站在领导的地位上,这种观念并不符合圣经。 

  “叫我知道你们的事,心里就得着安慰”,保罗对于信徒的挂心,有如父亲对待儿女。他曾对哥林多人说:“你们学基督的,师传虽有一万,为父的却是不多”(林前4:15),然而他自己的确有“为父”的心对待主的羊群。圣经并没有说明他打发提摩太去腓立比,是要知道什么特别的消息,显然并非因为腓立比教会发生什么特别的事故,以致保罗想知道详细情形;他只因爱心的挂念,很想知道任何有关他们的消息,使他可以得着安慰,所以要提摩太去。按当时保罗所预料的,腓立比教会情形是不错的,所以他深信当提摩太回来报告时,必能使他“得着安慰”。所以保罗的挂念完全是像父亲疼爱儿女,不一定是腓立比人发生什么严重的事故,才引起他的挂念。 

  2.与保罗同心(2:20) 

  20 在此所说“我没有别人与我同心”,大概是专指在挂念腓立比信徒的事上,没有别人像提摩太这样跟他同心。而“别人”大概是指与保罗在一起的同工以外之人。但本节也可能是特指提摩太在工作上跟保罗的特殊关系,没有别人像提摩太那样跟他有同一的心灵,与他同劳、同苦,经常作他的左右手,又是他福音的儿子(林前4:17;提前1:2),待他像儿子待父亲一样。 

  注意,在本章第1,2节中,保罗曾勉励信徒要同心合意彼此勉励、交通、安慰、同情,而在此保罗讲论提摩太和他怎样同心相爱的情形,无异是举了一个很好的实例,使腓立比信徒对他上文所劝勉的,得着更大的激励。 

  “实在挂念你们”,挂念原是一种内心的情绪,提摩太是否实在挂念腓立比信徒,保罗怎会知道?保罗既能如此断言,显见提摩太挂念腓立比人,绝不是仅仅口头上查问几句,像普通人问安那样。由于他内心挂念腓立比信徒,他跟保罗在一起的时候,必定自然表现出对腓立比教会的种种关怀,或在祷告中不断提到他们,以致保罗看出提摩太实在挂念腓立比人,正如保罗挂念他们一般。 

  保罗所打发出去探望腓立比教会的使者,是一位实在挂念他们的提摩太。这也可以说明为什么提摩太能够常常代表保罗去看望各地的教会,因为提摩太也有保罗的爱心,对所要看望的教会有深切的关怀。 

  3.求基督的事(2:21) 

  21 本节的“别人”不是指保罗的同工们,而是指他们以外的人,可能是1:15-17中那些存另外的心意传基督的人;或是当时一些冷淡的信徒,他们对于主的事全不关心,只顾自己的生活与享乐。这些人虽不至像保罗将殉道前要离弃他的那些人那么严重(提后4:16),但他们对主的爱心既冷淡,对主仆人的苦难也不关心,甚至惟恐受累,避而远之。总之,这些人不与保罗同心站立,只求自己的利益,这是主的仆人在为主受苦时常见的现象。 

  主的仆人在一切苦难中务要认识清楚,不要仰赖人的同情和支持,要专诚仰赖主的帮助,求祂的喜悦,才能刚强为真理站稳。 

  本节有另一解释,认为保罗说这句话,是因当时原想打发别人去腓立比,但他们都只顾自己的事,不愿为保罗而去,因而保罗不得不打发提摩太,所以上节保罗说“因为我没有别人与我同心”。按这解释则本节和上节所说的“别人”,可能都是指保罗的一些同工,他们对于关怀腓立比信徒的事,与保罗并不同心。 

  4.敬爱保罗(2:22) 

  22 照本节的话,腓立比人对提摩太的忠心是有认识的。按徒16章,提摩太跟随保罗之后,随即同到腓立比传道。但在腓立比监狱中却未见提摩太在一起,只提西拉跟保罗,但这并不表示只有西拉、保罗在腓立比,因为事实上医生路加当时也在腓立比(徒16章中,路加多次用了“我们”,暗指他自己也在内)。无论如何,腓立比教会对提摩太是有认识的,而提摩太对腓立比教会关系也很深,因为在他跟从保罗同行布道后,所建立的第一处教会就是腓立比。后来保罗离开腓立比到帖撒罗尼迦布道时,提摩太也同行(使徒行传没有明提),保罗离开帖撒罗尼迦时,提摩太又被派往帖撒罗尼迦坚固信徒(参徒17:14-15;帖前1:10;2:20;3:20,6)。 

  “待我像儿子待父亲一样”,提摩太在工作上跟保罗的关系,不但是同工且像父子,彼此以爱相待。他们这种关系是腓立比信徒所知道的。保罗提到他们彼此间这亲切的关系,不仅表露了他们内心的相爱,也加强了打发提摩太到腓立比这件事的意义,使腓立比信徒感到,提摩太来跟保罗亲自前来相差无几,因为他是保罗最亲密的助手。 

  5.解释的话(2:23-24) 

  23 “我的事”指保罗在罗马被囚的事,“要怎样了结”,即他的案件怎样了结。本节的语气表示,保罗对于自己的案件了结,必会重获自由,有绝对的把握。所以他先打发提摩太去腓立比,将这好消息告诉他们。 

  24 本节上半“我靠着主”解明下半“自信我也必快去”的把握从何而来,他这种讲法与雅各书4:15“你们只当说,主若愿意,我们就可以活着,也可以作这事,或作那事”的意思相合。 

  二.以巴弗提(2:25-30) 

  在这几节中,保罗特别提到腓立比教会打发到罗马服事他的以巴弗提,怎样忠心地跟保罗同工,供给保罗的需用,以致病倒,且病得十分严重。为此保罗十分挂心,希望快些打发他回去。在此分三点讨论: 

  1.以巴弗提如何跟保罗同工(2:25)

  2.以巴弗提如何想念腓立比信徒(2:26-27)

  3.以巴弗提该受信徒的尊重(2:28-30) 

  1.以巴弗提如何跟保罗同工(2:25) 

  25 保罗又再用“打发”这个字。他打发以巴弗提与打发提摩太有不同之处,因提摩太是保罗福音的儿子,由他所栽培、造就、提携,提摩太受他的“打发”似乎很合理。但以巴弗提却是腓立比教会差派至罗马照顾保罗的人,而保罗也同样“打发”他,可见保罗的属灵地位是众教会的领袖。 

  特别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以巴弗提是供给保罗需用的人。腓立比教会在经济上供给保罗的事,是经以巴弗提的手,馈赠给保罗的。虽然如此,以巴弗提还是侍候保罗并受保罗的“打发”,而不是打发保罗,管辖保罗。可见以巴弗提没有利用经济上的权力,使保罗在他手下受驱使;保罗也没有因收受他所转交腓立比信徒的赠款,便向他讨好,看他的脸色行事。以巴弗提没有占取神的权利,藉着别人信托在他手中的金钱弄权;保罗也不认为自己是从人领受什么好处,而完全看作是神的赐予。所以,初期教会信徒与主的仆人之间,虽或有在经济上互相供给,但绝没有利用经济上的帮助,使对方受自己的支配。反之,那些奉献金钱的人,在圣工上可能还是站在受调遣的地位上。因为属灵的地位不是凭金钱多少,而是按灵命的造诣和神的选召而定的。 

  “他是我的兄弟,与我一同作工,一同当兵”,在此有三种称呼,显示他们之间的三重关系,并暗示教会的三种使命。“兄弟”表示他们是属灵的同胞,由同一位父所生的手足至亲,暗示教会乃是一个家;“一同作工”表示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同工,为着同一的利益而工作,暗示教会是一个工场;“一同当兵”表示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同志,有共同的仇敌,受同一位元帅统率,暗示教会是一支属灵的军队。保罗没提到以巴弗提的属世地位和资历,却特别提到他在福音工作上与保罗的这三重关系,说明以巴弗提和他之间不论在生命上、圣工上、属灵的争战上,都是彼此十分亲切、同心、患难与共的。 

  “是你们所差遣的,也是供给我需用的”,本句追述以巴弗提是腓立比教会所差遣来供给保罗需用的。其中“差遣”原文与“使徒”同字,林后8:23的“使者”原文也是同字。有解经者根据这两处圣经,认为以巴弗提与提多也可算为使徒;其实这两处圣经并没有说他们是“使徒”,只不过说明他们是受差遣的人。反之,圣经这种用法显示,apostolos这个字不仅是指受神差遣,也用于受人的差遣。这样,我们就不能说凡是受差遣的人就是使徒。一个人是否是使徒,要看他是否从神领受了使徒的职分和恩赐(弗4:11;太10:1)。注意,以巴弗提在这里是受腓立比“人”差遣。 

  但“你们所差遣的”照原文可译作“你们的使者”。照这样看来,以巴弗提大概是腓立比教会十分尊重的一个人,可能是他们的牧者。如果这样,更显出以巴弗提的可爱,因他既是一个教会的牧者,与保罗同是传道人,却谦卑地服事保罗。虽然圣经中未见他有像保罗那样伟大的工作,但毫无疑问的,他有保罗的忠心和谦卑;他为主的缘故服事保罗,甚至自己也病倒了。可见他不但爱保罗,也很敬重保罗,惟恐服事不周,以致亏负了教会的托付。 

  以巴弗提可作传道人的榜样。今日许多传道人对待信徒可能“很谦卑”、“很有爱心”,但对待同工却并不谦卑也没有爱心。究其实,他们所谓的谦卑和爱心,并非真正生命的流露,只是一种要争取信徒爱戴和敬重的手段。传道人不尊重传道人,却教导信徒应当尊重传道人,这是不公平的。 

  2.以巴弗提如何想念腓立比信徒(2:26-27) 

  26-27 照这两节的记载,以巴弗提曾病得十分严重,他的病可能是因服事保罗同时又作传道的工夫,过于劳苦,以致病倒。按27节看来,他的病严重到了垂死的边缘,幸亏神的怜恤才得以日渐痊愈。 

  注意26节末句的记载,“因为你们听见他病了”,是解释上半节“他很想念你们众人,并且极其难过”的缘故。为什么以巴弗提极其难过?不是因为腓立比人忘记他,不关心他;反之,正是因为腓立比人“听见他病了”,为他的病焦急挂心,他恐怕腓立比人为他过于挂心、焦急,因而极其难过。按照通常的情形,如果说以巴弗提听见腓立比有信徒病重而极其难过,是合乎常理的;但以巴弗提竟然因别人听见他病重,而为别人难过;这种“难过”隐藏着一种美丽的生命和超凡的爱心,这种爱心是只能在属基督的人中找到的。他为主劳苦以致病倒,不但没有怪责别人对他不够关心,反而怕别人为他担心;没有埋怨腓立比教会差遣自己来作这等卑微辛苦的工作,以致病倒,倒是恐怕腓立比信徒为此而感觉歉疚。一个病到几乎要死的人,竟然完全没有想到自己,还是一心以主的教会为念,这是何等像主的生命呢! 

  “然而神怜恤他”,像以巴弗提这样一位爱主爱弟兄的人,为什么神竟允许他生病,而且病得几乎要死?在这里的“然而”解释了神旨意的美妙。神藉他这一次的重病,使他更深地经历神的怜恤。对于软弱的信徒,神所赐的福多数是属物质的好处;但对于生命更成熟的信徒,神给他们的赐予已超过了物质层面和眼前的好处。神所赐给他们的福,不一定是眼所能见、属物质的好处,而是一些更深的属灵功课,更深的信心试炼,使他们在灵性上蒙恩,在永世中有更大的荣耀。 

  无论如何,以巴弗提的病,已使他与保罗之间,腓立比信徒与他之间,都在爱心上受到很大的激励;他们彼此都获得机会流露那种在主里面的爱心。 

  “不但怜恤他,也怜恤我,免得我忧上加忧”,保罗对以巴弗提的关心,使他在以巴弗提的“忧”上分忧,也在以巴弗提所蒙的“怜恤”上同蒙怜恤。他若不爱以巴弗提,就不会为他担忧,也不能为他得安慰和喜乐,这种忧与乐都是因为爱心而有的。所以本节充分表现当时教会的同工与同工之间,信徒与传道人之间那种亲切的关系,今日教会实在望麈莫及。试将本节与林前12:26比较,便看出保罗在哥林多书信中所写的,不只是“道理”而已,更是他所实行的真理!因他实在能因同工之苦而苦,为同工之乐而乐。 

  3.以巴弗提该受信徒的尊重(2:28-30) 

  28 本节表示以巴弗提不但是保罗所喜爱的,也是信徒所喜爱的,腓立比信徒对他有真实的感情。他们既实在地彼此“想念”,这样,他们相见时,当然也必一同喜乐了。对于以巴弗提与腓立比信徒之间彼此的想念,与相见时将有之喜乐,保罗似乎领会得很透切,因此他说:“我越发急速打发他去,叫你们再见,他就可以喜乐。”况且保罗由于以巴弗提因服事他以致病重,内心显出十分感谢,深望以巴弗提早日回到腓立比,获得适当的调养,使他也可以为以巴弗提放心(保罗写信时,大概以巴弗提已痊愈,保罗不想他带病还在狱中侍候他)。虽然保罗在属灵方面是长辈,且正为主受苦,接受以巴弗提的照顾也是应当的;但保罗完全没有以这种身分来接受他的服事,倒是“用爱心互相服事”(加5:13)。 

  总之,这几节圣经给我们看见许多爱心待人之真理原则,正如保罗对罗马信徒所说的:“凡事都不可亏欠人,惟有彼此相爱,要常以为亏欠”(罗13:8)。 

  29 本节使徒保罗劝勉腓立比人应当好好地接待以巴弗提,并要尊重他。圣经未说以巴弗提曾否在罗马作了美好的工作,或引领多少人信主,但他忠心服事保罗的见证,已足够使一切信徒尊重他了(提前5:17;来13:17;帖前2:6)。 

  30 本节继续解明以巴弗提所以配受信徒尊重的理由,因他为基督作工几乎至死。他为基督所作的是什么工夫?下半节说:“要补足你们供给我的不及之处”,这大概是指他如何服事保罗。腓立比信徒虽供给保罗经济上的需用,却无法照顾他,但以巴弗提却补足他们不及之处,为他们服事保罗。可见虽然他所作的工夫只是一些卑微的工作,但他既为基督而作,且十分忠心,甚至不顾性命,便同样值得受人敬重,也同样为主所看重。按当时保罗既在狱中,他服事保罗难免有种种困难,格外劳苦,甚至要冒着生命的危险。在照顾保罗之外,他也可能另有传道的工作。 

  “补足……不及之处”,以巴弗提所作的是补足别人不及之处,今日教会需要像以巴弗提这种人,不是专门挑剔人的“不及”,而是补足别人的缺欠、漏洞;这等工作似被别人看作次要,但却是使徒所称赞的。信徒该尊重这等人,就像尊重那些名声显赫、工作伟大的人一样,因为这等人的工作,在神面前,是同样被看重的。 

  问题讨论 

  19-30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跟上文劝勉信徒要以基督的心为心有什么关联吗? 

  从19-24节中分点列出提摩太怎样作保罗的好助手? 

  20-21节的“别人”是谁?这两节经文是表示保罗除了提摩太就没有别的可同心的同工吗? 

  以巴弗提是什么人?从25-30节看来他有什么地方可以作事奉神之人的榜样? 

  注意保罗怎么关心、尊重、称赞以巴弗提? 

  以巴弗提在罗马作的是什么工作?保罗说他“作基督的工夫,几乎至死”是什么工夫?
──腓立比书第2章 陈终道《新约书信读经讲义
──腓立比书第2章腓立比书》 

……圣经注释本章结束

腓立比书第2章-每日研经丛书注释

腓立比书第二章   分裂的起因(二 1-4 ) 

  威胁 腓立比教会的危机就是分裂。我们可以说这是每一个健康的教会都会出现的一种现象,因为当信徒认真热烈高举自己所持的信仰的时候,他们便很容易各持己见,于是各立门户而致互不相容
──腓立比书第2章工作越慹心,磨擦 的机会则越大。保罗现在所针对的就是这种情形;他希望尽力保护他的朋友。 

  分裂的原因分别在第三与第四节中描写出来。 

  自私的野心 。这种危机常常会存在的
──腓立比书第2章人只顾争取自己的地位,而不肯为工作的发展而努力。但有一个异常的情形经常会在教会中看见的,就是教会的伟人时刻都会感觉到自己德薄能鲜,不配担当教会所托付的重责。 

  安波罗修( Ambrose )是早期教会的一位伟人。他是一位学者,而且为尼古里亚( Liguria )与亚米尼亚( Aemilia )郡的罗马总督。他以仁政亲民见 ,故此郡内的百姓都视他为一位仁慈的父亲。当时正值当地的 主教去世,于是主教承继人的问题便出现了。正当巿民议论纷纭之际,人 中有一个小孩子高声喊说:‘安波罗修
──腓立比书第2章主教!安波罗修
──腓立比书第2章主教!’。那时四周的人亦随声附和。但安波罗修却认为这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于是星夜逃跑而不敢接受教会准备交托给他的职责;后来皇帝亲自发出命令,然后他才肯接受米兰( Milan )主教之职。 

  当约翰.莱夫( John Rough )在圣安德烈礼拜堂的讲道台上,当众召唤诺克斯( John Knox )投身作传道人的时候,诺克斯顿时惊骇异常。后来他在自己所着的改革的历史( History of Reformation )里面把当时的情景,描写出来:‘他听了莱夫的呼召后,登时局促不安;接 他的泪水纵横流下来,于是他引退走回自己的房中。从那天开始,直至他强逼自己作公开讲道的一段日子中,他总是面带愁容,心灵忧伤似的
──腓立比书第2章在一连多天中,别人在他身上看不见有一点快乐的迹象,无论他与任何人同伴,总是郁郁寡欢的。’ 

  当伟大的人物准备担当一个重要职位的时候,他们很少会怀 野心的
──腓立比书第2章他们只感到自己的不配和欠缺。 

  对 个人声誉 的欲望。对许多人来说,声望的追求比财富更具吸引;许多人都希望别人羡慕和尊敬自己;在台上占一席位;人家向自己求教;自己的大名和外表行为广传远播;甚至接受别人阿谀奉承。但基督徒的目标决不应该炫耀自己,而是要隐藏自己。他当然要有善行的表现,但不是叫人称赞自己,而是要把荣耀归给在天上的父。基督徒应该渴望别人把视线的焦点集中于上帝,而不是放在自己的身上。 

  以 自我为中心 \cs8 的欲望。假若一个人时刻只关心自己的利益,他必会与别人发生冲突。倘若人视生命为一场比赛,而人生的目的必须赢取奖品的话,他必会把别人视作仇敌
──腓立比书第2章或者最低限度,会视别人为对手,于是必须设法把别人挤出局外。自我为中心必会产生一种淘汰别人的念头,这种人生的目的决不会帮助别人。他们只会抑压别人。 

  分裂的愈合(二 1-4 )(续) 

  保罗面对这种分裂的危机,于是把五项可以防上不和谐现象发生的意见提供出来。 

  (一)我们众人都是在基督里面,这事实使我们可以合而为一。人若与基督结合,则决不会与自己的友人决裂的。人若晓得与基督结伴同行,他亦必能够在旅途中与任何一位同行的人和善相处。因此,他与别人的关系是可以从他与耶稣基督的关系中反映出来。 

  (二)基督徒爱心的力量能够保持我们团结。基督徒的爱心就是一种战无不克的善意,它只知道替别人的好处 想,而永远不会使人悲伤难过的。它不止是一种心灵 上的反应,像人类表现的爱;它是意志上的一种胜利,就是藉赖耶稣基督的帮助,然后能够成全的。它不会只爱那些爱我们的人,那些我们喜欢相处的人,或者那些本身非常可爱的人。这种战无不克的善意甚至可以爱那些憎恨我们的人,我们不喜欢的人,和那些本身极讨厌的人。这种表现就是基督徒生活的本质了;它可以影响我们现时的和永恒的处境。李察.德诺( Richard Tatlock )在他所写的在我父的家里一书中曾如此描述:‘地狱就是人的永恒情况
──腓立比书第2章他们的生活已经把爱心毁坏,以致他们与上帝和邻舍的关系不能建立起来……但是另一方面,天堂就是人的永恒情况
──腓立比书第2章他们能够藉 与上帝和邻舍建立的爱心关系而有现实生活表现。’ 

  (三)他们能够在圣灵中互相分享的事实,使基督徒不会分裂。圣灵能够把人与上帝,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系结。圣灵能够帮助我们过一个爱心的生活
──腓立比书第2章也就是上帝自己的生活;倘若人与人仍然在分裂中生活的话,他的表现就是未曾得 圣灵的恩赐。 

  (四)人类的同情可以保持人们不致分裂。正如亚理士多德( Aristotle )许久以前曾向人劝谕,人类永远不应像嗥叫的豺狼互相咆哮,而是要彼此融洽相处。分裂只会把生活的本身结构击破。 

  (五)保罗最后的一项呼吁是属于个人性质的。他说,若他知道他所爱的教会出现裂痕的话,他必然不会高兴的。倘若他们希望保罗心里得 喜乐,那么,他们必须互相团结,合而为一。保罗对腓立比弟兄所写的话,不是一种恐吓,而是出自爱心的呼吁
──腓立比书第2章这种语调是每一位牧者都应该持有的,同时也属于他们的主耶稣基督所具有的。 

  真的上帝本体和真的人性(二 5-11 ) 

  从多方面来看,在保罗描述关于耶稣的一切经文中,这段可以说是最伟大和最动人的。它所写的就是保罗自己最喜爱的一个思想。经文的内容要素就是申述保罗写信给哥林多人的一句简单的话
──腓立比书第2章耶稣‘本来富足,却为我们成了贫穷。’(林后八 9 )但保罗在这里能够把这个简单的思想用更圆满的措词表达出来,写成一段无可比拟的伟大圣经章节。保罗呼吁腓立比人要和谐相处;把他们的争吵搁置一旁;摒弃他们个人的野心、他们的骄傲、和他们谋取高位和名声的欲望;并且要存心谦卑,和忘我的事奉。这种素质就是基督自己的本质生活。保罗发出这个至终和使人无法辩驳的呼吁,就是把耶稣基督的榜样说明出来。 

  我们必须设法透彻地明白整段经文,因为它的内容非常丰富,可以启发我们的思想,并叫我们心里佩服。为了这个目的,我们必须小心查看原来若干希腊字的含义。 

  希腊文远比英文的含意丰富。一个英文字只能表达一个思想,但希腊字通常会包括两三个或更多的思想在内。从某种意义而言,这些都是同义字,但是他们永远不会完全指同一件事而说的;他们经常各有特别的含义。我们可以从本段经文中找出这些例子。保罗所用的每一个字都是经过极精密的思考然后决定的。他的目的是要表达两件事
──腓立比书第2章耶稣基督的人性实况与神性实况。现在我们逐一查考这些词句。先把英文钦定本的译法与我们照 原文的翻译排列而作一比较;然后再深入查看他们所含的重要意义。 

  第六节: 祂本有上帝的形像;从本质上而言祂是具有十足的上帝的形像 。有两个字是小心选用的,它们显示耶稣基督神性本体不变的素质。其中一个字在钦定本中是译作 本有 ( being )
──腓立比书第2章这个希腊字就是 huparchein ;通常很少会译作 本有 ( being )的。这个希腊字所描写的就是人的本质,并且这本质是不能更变的。这就是说,无论在任何环境中,人的这部分始终保持不变。所以保罗开始的时候,使用这个字指出耶稣本质上是神,而且是不能改变的上帝。 

  他继续说,耶稣是具有上帝的 形像 。希腊文有两个字同样可以解作 形像 : morphe{ 与 sche{ma 。这两个字亦必须译成 form (形像),因为在英文的字汇中再找不到别的同义字了,可是这两个希腊字的意义本身并不相同。 Morphe{ 所指的是本质形像,是永远不能更变的;但是 sche{ma 所指的是外表形像,是可以随 不同的时间和环境而改变的。举例来说,人类的 morphe{ 就是人性,它本身是永远不变的。但人的外形( sche{ma )则一直在改变。婴儿、小孩、童子、青年、中年人、老年人,同样都具有不变的人性形像( morphe{ ),但是他们的外形( sche{ma )则随 岁月而改变。玫瑰、水仙花、郁金香、菊花、樱草花、天竺、牡丹、羽扇豆花,都具有花的本质( morphe{ ),但是它们的外形( sche{ma )却不相同。阿士匹林、盘尼西林、树皮药及含镁( cascara )药品本质上( morphe{ )都属药物;但是他们的外形( sche{ma )则不相同。总之 morphe{ 所指的是不更变;而 sche{ma ,则时常会变动。当保罗描写耶稣具有上帝的 形像 时,他用 morphe{ 这个字。换言之,耶稣不变的本质是神性。无论耶稣的外形如何改变,但祂的本质仍然具有神性。 

  耶稣 不以自己与上帝同等为强夺的;祂不以为这些与上帝同等而存在的事情是应该坚持的。强夺就是 : harpagmos
──腓立比书第2章这个字的动词可以解作 夺去 或 抓  \cs8 。我们可以从这句话的两个解释中选择一个;但是它们的见解在至深处也是相同的。 

  (甲)可以解作……耶稣不需夺去与上帝同等的地位,因为祂本身已具有这种权利。 

  (乙)另外可以解作
──腓立比书第2章祂不需夺去与上帝同等的地位,犹如人自私地把这权利紧握 而不放;祂为世人的缘故,自愿舍弃这个权利。但无论我们如何去选择任何一个解释,它再一次强调出耶稣本有上帝本体的要素。 

  第七节: 祂反倒虚己;祂不为自己沽名钓誉 。这句话的动词是 kenoun ,直译是 倒空
──腓立比书第2章犹如把一切物件从货箱倒空出来,箱内便空无一物;或从瓶中把一切东西清倒出来,瓶内便一物无存。保罗在这里尽量利用一个非常生动的字,清楚表明 道成肉身的牺牲 意义。耶稣竟然肯放弃神性的荣耀,变成人,祂把自己的神性倒空,然后披上人的本性。我们毋需追问,这件事究竟怎样发生的;我们只能在祂面前惊骇站立,赞叹
──腓立比书第2章祂是一位全能的上帝,但是却会饥饿,疲倦和流泪。这里所看见的就是已经尽展其能,用语言去描写上帝的救赎真理
──腓立比书第2章祂虽然富足,但为我们的缘故变成贫穷。 

  祂取了仆人的形像;祂更取了奴仆的形像。形像 原文是用 morphe{ ,上文已经查考过,它所指的就是本质上的形像。保罗的意思就是说耶稣成了一个人,这是一件真实的事,而不是像演戏似的。耶稣并不是像故事中的希腊诸神,他们有时候变成人,但仍然拥有神性特权。耶稣真的变成人。 但 这里还有更深一层的意义。 祂被造成人的样式;祂成为人的样式 \cs8 。钦定本译为 作成 ( made ),而我们把它译作 成为 ( became )
──腓立比书第2章一这个希腊字的动词就是 gignesthai ;它所描写的 情况本身并不是恒久 的。 成为 ( becoming )形容一种改变中的状态
──腓立比书第2章是完全真实的,但是会过去的。这就是说,耶稣的人性并不是恒久的;祂的人性本身是绝对真实的,但是已经成为过去了。 

  第八节: 祂以人的样式被人找出来;人认出祂有人的外表 。保罗再一次提及同样的意思。钦定本译作 样式 ,而我们译它为 \cs9 外表 的字就是 sche{ma 。我们已经查考过它的意义
──腓立比书第2章就是指一种可以改变的外表。 

  第六至第八节是一段很短的经文;然而在新约中我们再找不到其他任同一段经文,比这里所描写耶稣的神性和人性的实况,更加动人和更能如此生动的把祂所作出的牺牲刻画出来
──腓立比书第2章祂将自己的神性放置一旁,而披上人性。但这件事怎样发生,我们则说不出来;伟大之爱的神秘,虽然我们永远不会完全明白,但是我们却能够幸运地亲身经历,并钦敬这个事实。 

  卑微和升高(二 5-11 )(续) 

  我们必须经常谨记一点,当保罗思想和谈及耶稣的时候,他的首要兴趣和目的永远不会是一种知识的和推测的钻研;而是很切实际的。对他来说,神学和生活行为总是常常相连在一起的。任何一个思想系统必然应该纳入生活中的一种形式。从许多方面来说,这段经文在新约神学思想中,委实已经臻至最伟大的境界,但是它的目的乃是要说服腓立比人摒弃分裂、不和谐和个人的野心而生活。 

  因此,保罗论到耶稣,说祂愿意卑微和顺服,以至于死,甚至死在十字架上。耶稣的本身生活最大的特点就是谦卑、顺服和舍己。祂不愿统治人而只希望服侍人;祂不愿坚持自己的方法,而是顺从上帝的旨意;祂没有渴望炫耀自己,而是存心为人的缘故而摒弃祂所拥有的荣耀。新约屡次向我们作出保证,一切谦卑自己的人必会被升高(太廿三 12 ;路十四 11 ;十八 14 )。故此,倘若谦卑、顺服和舍己的精神就是耶稣本身生活所具有的最大特点,那么,它们也应该是基督徒的标志。自私、自利、自夸,都会把我们与基督相似的形像和彼此之间的友谊团契破坏。 

  但是,耶稣基督的舍己带给祂自己更大的荣耀。我们肯定迟早有一天,全宇宙中每一个活物,或在天上的,或在地上的,甚至在地狱的,都要屈膝拜祂。我们还要小心注意为什么万物要敬拜祂。 这是从爱而发出的 。耶稣能够征服人心,不是仗 权势力量,而是把爱心展示出来,叫他们不能抗拒。当人看见祂竟然能够为人的缘故而舍弃自己的荣耀,为爱人类甚至替他们死在十字架上,人的心便会熔化;反抗的力量便会被击破了。当人崇拜耶稣基督的时候,是惊讶的充满爱意的俯伏在祂的脚前。他们不会说:‘我不能抗拒一个如此威猛的力量;’乃是说:‘如此奇妙、如此神性的爱心,是值得把我的生命、灵魂和我的一切献上。’崇拜不是建立在恐惧的基础上,而是从爱心孕育出来的。 

  保罗再继续说,由于基督牺牲的结果,上帝把那超乎万名之上的名赐给祂。圣经有一个共通的思想概念
──腓立比书第2章给予新名就是要指出人在生命中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当亚伯兰接受上帝的应许,上帝将他改名为亚伯拉罕(创十七 5 )。当雅各与上帝进入一个新的关系的时候,上帝称他为以色列(创卅二 28 )。复活的基督给别迦摩和非拉铁非教会的应许就是赐与新名(启二 17 ;三 12 ) 

  耶稣基督的新名到底是什么?我们不能肯定保罗心中所想的是什么名字,但最有可能的应该是: 主 。 

  耶稣是 主 ( kurios ),这个衔头是早期教会所熟悉的。这个名称是有一段启发性的历史作背景的。(一)开始的时候,它的意思就是 主人 或 物主 ;(二)后来演变而成罗马皇帝的称号;(三)异教徒敬拜的神也采用了这个名称;(四)当希伯来文圣经翻译为希腊文的时候,希伯来文 耶和华 就译作 主 。 故此,当耶稣被称呼为主 的时候,这个名称内涵包括祂是所有生命的主人和万物的主宰;祂是万王之王;祂是主
──腓立比书第2章这个地位可以说是那些异教诸神与不能说话的偶像永远不配担当的;祂是完全绝对神性的。 

  一切归与上帝(二 5-11 )(续) 

  腓立比书二章十一节的经文可以说是全新约中最重要的一节。它指出将来有一天,每一个人都用口宣认 耶稣基督是主 。这六个字就是基督教会最初拥有的信仰教条。简言之,人若能口称耶稣基督是主,便是一个基督徒(参阅罗十 9 )。这是一个精简的信条,但是却能把一切信仰概括起来。我们若有机会再看它的内容,这一定会对我们有帮助的。教会到了后期,当人试图给它作出一个更精密的定义,以为可以更能够表明它的意义,他们便产生辩论和争执,甚至互相指责对方为异端和愚妄。但是人若能够说:‘我相信耶稣基督是主。’他就是一个基督徒
──腓立比书第2章这个说法仍然是真确的。倘若他能这样说的话,耶稣基督对他便具有独特的意义;他除了愿意准备顺服基督以外,他不会再顺服任何一个人。他可能不会用语言描述耶稣是谁或讲出他的信仰,但是只要他在心中存 一个讶异的爱心,并在生活中,绝对顺服而 不置疑的话,他就是一个基督徒了,因为基督教的重点在乎人的心里是否有爱,这点比人的知识了解更为重要。 

  这样,我们便进入本段经文的结束了;但在这个结束的地方,我们却重返它原来的起点。那天将会来临;人便称耶稣为主。他们这样做的目的乃是 要把荣耀归与父上帝 。耶稣的整体目的完全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上帝的荣耀。保罗清楚明白上帝独有的和至终的崇高地位。当他写哥林多前书的时候,他也如此说
──腓立比书第2章到了最后,上帝的儿子必会归服那叫万物都服在祂脚下的上帝(林前十五 28 )。耶稣先吸引人归向祂,然后带领他们到上帝的面前。在腓立比教会中,有些人明目张胆要满足他们的自私野心;然而耶稣的目的却是非以役人,乃役于人,而且不惜付出任何牺牲。腓立比教会有些人的目的是希望人的视线焦点集中在自己的身上;然而耶稣的目的乃是叫人注视上帝。 

  因此,基督的门徒必须时刻替别人设想而不是想念 自己;他所关心的不是要荣耀自己,而是要把荣耀归给上帝。 

  在得救工夫上合作(二 12-18 ) 

  保罗向腓立比人呼吁,恳请他们不止要在当时的环境中团结生活;还恳求他们的生活要引带他们在目前的时间和永恒当中也获得救赎。 

  在新约中,再没有别的经文比这段更深刻的把得救的工夫陈述出来。正如标准修订本所写的:‘当恐惧战兢,作成你们得救的工夫。因为你们立志行事,都是上帝在你们心里运行,为要成就祂的美意。’( 12 , 13 节),这是保罗一向的习惯,选用极准确的辞汇作描述。 

  作成 你们得救的工夫; 作成 这个希腊字 katergazesthai
──腓立比书第2章它的意思经常是指将一件事情做妥。保罗犹如说:‘不要中途而废,努力继续做下去,直至得救的工夫在你们中间能够圆满做妥。’每一个基督徒都必须以能够完成福音的全部好处,然后才感觉满足。 

  ‘因为你们立志 行事 ,都是上帝在你们心里 运行 。’ 行事 和 运行
──腓立比书第2章保罗用相同的动词 energein 。这个字有两个重要的含义;它常用来描写 上帝的行动 ,并且所指的都是 有效的行动 。上帝的行动决不受任何事物干扰;不能半途而废;而且必须完全有效能。 

  我们在上面曾说,在这段经文中,保罗把得救的工夫完全的陈述出来。 

  (一)救恩是属乎上帝的。 

  (甲)上帝在我们当中运行,而致我们渴望得救。以下所说的两句话都是真确的:‘我们的心灵,除非能够在祂里面找到安息,否则是不会安宁的;’‘除非祂已找到我们,否则我们不会开始找寻祂。’渴望上帝的救赎不是从任何人的情绪中发起,而是来自上帝本身。救恩过程的开始,是由上帝发起的。 

  (乙)这个过程的持续有赖于上帝。设若没有祂的帮助,人的美善事工必然没有进展;没有祂的帮助,罪恶不能克服,而且德行也决不会建立。 

  (丙)得救过程的终点也是属乎上帝的,因为它的终结就是要与上帝建立友谊
──腓立比书第2章在这关系中,我们是属祂的,而祂也是属我们的。得救的工夫
──腓立比书第2章开始,持续,和终结都在上帝的手中。 

  (二)另外还有一面
──腓立比书第2章得救是属于人的。保罗作出一项要求:‘作成你们得救的工夫。’倘若人没有努力合作,上帝也是爱莫能助的。事实告诉我们,任何一件礼物,或者任何一种利益,必须有人接受。一个人生病,医生诊治后,替他开了药方,而药物亦足以替他医治病症。但是,除非他肯服食药物,否则他必不能够痊愈的
──腓立比书第2章他可能顽固地拒绝接受药物的治疗!得救也是同一道理。上帝所提供的常常都放在那里;若没有上帝所给予的,根本就没有得救这回事。但是除非人肯回应上帝的呼吁,并接受上帝所给予的,否则人将永远不会获得救赎。 

  若没有上帝,人便没有救恩;然而人亦必须领取上帝所给予的。上帝从来不会阻止人得救;不过经常所见的,是人本身把得救的机会丧失了。 

  得救的标记(二 12-18 )(续) 

  当我们查考本段经文一系列思想的时候,我们可以看见保罗定下五种得救标记。 

  (一) 有效行动 的标记。基督徒必须在他的日常生活中显示出一种继续的见证:他必须真的把他自己的得救显示出来,一天比一天多完成救恩的工夫。在我们许多人当中,最显见的一种悲剧,就是自己永远不肯作出真正的进步。多少时候我们仍旧依附 自己的老习惯,重蹈同一试探的覆辙,和重复同一的挫折失败。但是一个真正基督徒的生活必须有继续进步的表现,因为基督徒的旅程是朝向上帝而推进的。 

  (二) 恐惧与战兢 的标记。这种恐惧与战兢并不像一个奴隶在主人面前心惊胆战;也不是面对惩罚时所表现的恐惧与战兢。基督徒恐惧战兢是基于两个原因:第一,我们本身是个受造物而希望有一个得胜的人生,但却感到无能为力去应付。换言之,这种恐惧与战兢不会驱使我们躲避上帝;相反的,它会推动我们去寻找上帝,深感我们设若没有获得祂的帮助,我们便不能够有效地应付生活的需求。第二,我们恐怕会令上帝伤心。当我们真正爱一个人的时候,我们不会害怕他对我们做些什么事;我们反而会惧怕自己对他做出来的事情。基督徒应有一种极大的惧怕
──腓立比书第2章就是畏惧再次把基督钉在十字架上。 

  (三) 宁静与肯定 的标记。基督徒肯替人做各种工作,而不会 发怨言和起争论 。保罗用 发怨言 goggusmos 这个字是很少见的。当圣经作者用这个字的时候,一定是描写一种特别的情况。举例来说,以色列民在旷野中怨声载道,就是用这个字来描写百姓向摩西发出怨言(出十五 24 ;十六 2 ;民十六 41 )。 Goggusmos 的发音可以读作 gongusomos ,是一个拟声字
──腓立比书第2章描写暴民用低沉,威胁和不满的喃喃自语;他们不信赖他们的领袖和站在一个叛变的边缘。保罗用来描写 起争论 的希腊字是 dialogismos ,通常是指一些没有用处,有些时候,指发脾气的争论和怀疑。但基督徒的生活应该是宁静和肯定
──腓立比书第2章就是完全的确信与完全的倚靠。 

  (四) 纯洁 的标记。正如标准修订本所写的,基督徒是 无可指摘、诚实无伪、无瑕疵 ,这里每一个字都能够显明基督徒纯洁的观念。 

  (甲)译作 无可指摘 的字就是 amemptos
──腓立比书第2章描写 基督徒活在这个世界应有的样式
──腓立比书第2章他的生活必须如此纯洁,以致没有人能够在他的生活中找到把柄,指证他有过失。我们常常听见有人说
──腓立比书第2章法庭的一切诉讼不单 要有 公平,并且 要被人看见 公平。同愫,基督徒不单要有纯洁的生活,而且必须被人看见是纯洁的。 

  (乙)译作 诚实 的字就是 akeraios
──腓立比书第2章描写 基督徒 内心的情况。 Akeraios 的字义就是 没有混杂,没有搀杂劣质的东西 。举例来说,如形容没有搀水的酒和奶;或者没有杂质的纯金属。如果用来描写人的时候,就是指人的动机纯正,没有其它不良的动机存在。基督徒的纯洁必须在思想和人格中,表现出完全真诚的态度。 

  (丙)译作 无瑕疵 的字就是 amo{mos
──腓立比书第2章描写 基督徒在上帝眼中的情况 。这个字特别与献祭有关,就是适合放在上帝祭坛上作献祭之用。同样,基督徒的生活亦必须没有瑕疵,犹如适合呈献给上帝的祭物一般。 

  基督徒的纯洁,就是在世人眼中无可指摘;自己内心真诚清白,并且可以经得起上帝的检验。 

  (五) 努力传道 的标记。基督徒要为生命之道而献身。就是说,他所传的道可以赋与人生命。这种基督徒的热切传道是有两方面的。 

  (甲)用一种清楚和无讹的说话来传扬福音; 

  (乙)对这个弯曲悖谬的世代,在生活上作出绝对真确的见证
──腓立比书第2章就是把光辉照耀在这个黑暗的世界。故此基督徒作了 世界的光 ,像明灯照耀。这个 光 字
──腓立比书第2章 phoste{re{s 就是用来描写创世故事中的光体(太阳和月亮)
──腓立比书第2章上帝把这些光体放在诸天上,照耀地上(创一 14-18 )。基督徒在这个弯曲的世界中可以献上和示范正直的行为;他在这个黑暗的世界中可以献上亮光。 

  保罗的图画(二 12-18 )(续) 

  当这段经文结束的时候,我们可以看见两幅鲜明的图画;它们都是保罗自己特有的思想形式。 

  (一)他渴望腓立比弟兄们有基督徒的长进,以致到了末日的时候,可以知道他所奔跑的,和劳力做成的工作不致白费,便会心里喜乐。他用 kopian 这个字表达 劳力 的意思。这里有两幅可能性的图画。 

  (甲)它可能绘画出一幅苛求劳苦工作的图画。 Kopian 的意思是劳作以致筋疲力竭。 

  (乙)另外, kopian 也可能指一个运动员的努力训练;这个意思指出保罗祈求他强逼自己所作出的严格训练,不致徒劳无功。 

  保罗写作中的一个特色,就是喜欢借用运动员的生活作他的描述。关于这点我们并不觉得诧异;因为在每一个希腊城中,运动场的功能不单止是个锻炼身体的训练场所。苏格拉底( Socrates )经常在运动场中讨论有关人生永恒的问题;哲学家、智慧大师,周游列国的教师和传道人经常都会在运动场中,找到他们的听众。因此,任何一个希腊城的运动场,除了是个体力的训练中心外,并且也是知识分子的聚会所。在古代希腊世界中,哥林多就是那个伟大的伊斯米亚运动会( Isthmian Games )的举行地点;在以弗所举行泛爱奥尼亚运动会( Pan-Ionian Games );还有最负盛名的奥林匹克运动会( Olympic

  Games )则规定每年举行一次。希腊城市之间经常有不和的事情发生,经常互相挥军攻击;但当奥林匹克运动会举行的时候,无论各城有什么争执或纠纷,必须宣布休战一个月,以便各方运动员,都可以在一个友谊的气氛下互相竞技。举行运动会时,不单运动员踊跃参加,还有历史学者和诗人也一同赴会,朗誧他们新近的作品;此外雕刻艺术家
──腓立比书第2章他们的盛名可以说是不朽的
──腓立比书第2章也一起前来替胜利者造像作纪念。 

  我们不会怀疑当保罗在哥林多和以弗所的时候,也曾作过这些运动会的观众。只要那个地方有人 聚集,保罗便会抓住机会,向他们传福音和带领他们信基督。但除了讲道以外,那儿还有运动比赛进行,这些活动能回答了保罗心中一些问题。他知道赛拳的实情(林前九 26 );他知道所有比赛项目中最引人注目的徒步竞走。他目睹那个赛会负责人如何宣布召集各运动员在起点齐集(林前九 27 );他曾观看赛跑健儿如何努力朝向终点走毕全程(腓三 14 );他看见那些走到终点的运动员最后从裁判手中接受奖品(提后四 8 );他明白胜利者所得的月桂花冠冕,和狂喜的心情(林前九 24 ;腓四 1 )。他知道一个运动员必须经历极严格的纪律训练,并且要遵守极严厉的规则(提前四 7 , 8 ;提后二 5 )。 

  所以他在祈祷中,希望自己好像一个运动员,好叫他的训练和努力不致白费。对保罗来说,人生最大的奖赏就是知道能够藉 他自己,使别人明白、敬爱、和事奉耶稣基督。 

  (二)但在第十七节中,保罗还有另一幅图画。保罗对运用语言讲话而使别人容易明白,是有特别的恩赐的。他经常借用日常生活中显浅易见的事物作例子。他已经采用了一幅运动场的图画作解释;现在他再用的就是一幅异教徒献祭时的实际图画。在异教徒献祭的仪式中,最常见的就是浇奠
──腓立比书第2章就是把一杯酒倾倒出来作为祭物呈献给诸神。举例来说,异教徒在饭前和饭后,都会献上‘浇奠’礼,作为一种诚心的祝祷。保罗在这里所说的,就是把腓立比人的信心和事奉视作一种献祭。保罗知道他距离死亡的日子已不远(因为这封信是在监牢中等待审判时写的),正如标准修订本所记载他‘准备自己被浇奠,作为供献的祭物。’
──腓立比书第2章就是为他们的信心而献的。换言之,他对腓立比弟兄们说:‘你们的基督徒信德和忠诚已经成为一个献给上帝的祭物;因此倘若我为基督的缘故而死,我愿意并且心中欢喜,把我的生命像浇奠祭一般,浇在你们已经献上的祭物上面。’ 

  保罗绝对愿意把他的生命视作献呈给上帝的祭物;倘若这件事发生的时候,这对他是件喜事;同时他恳请他们不要为这件事哀悼,反而要欢欣喜乐。对他来说,当他每一次呼召作牺牲和劳苦的时候,就是另一次叫他献上他的爱给基督;故此保罗能够任劳任怨,而且经常存 一颗喜乐的心。 

  忠诚的亲信(二 19-24 ) 

  保罗因为不能亲身前往腓立比,所以他便希望打发提摩太作他的代表。除了提摩太,没有别人与保罗关系如此密切的了。我们对提摩太的认识虽然不深,但是从他与保罗一起事奉的记录来看,已足以表明他的忠诚。 

  他是特庇( Derbe )或路司得( Lystra )的本土人;母亲友尼基是个犹太人;祖母名叫罗以;父亲是个希腊人。由于提摩太还未受割礼,我们可以推测他自幼便开始接受希腊文化的教育(徒十六 1 , 2 ;提后一 5 )。我们不能指出他怎样或在何时皈依基督;但保罗在第二次传道旅行中曾与他相遇,并清楚认定提摩太可以担当事奉的工作。 

  从那时开始,保罗与提摩太便有很密切的交往。保罗尚且可以称他是在主里面的儿子(林前四 17 )。当保罗在腓立比的时候,他使与保罗同在(徒十六);他又随同保罗往帖撒罗尼迦和庇哩亚(徒十七 1-14 );相继又追随保罗往哥林多和以弗所(徒十八 5 ;十九 21 , 22 );最后并且在罗马的狱中陪伴保罗(西一 1 ;腓一 1 )。在保罗所写的书信中,与提摩太联名的信亦有五封之多
──腓立比书第2章帖撒罗尼迦前后书,哥林多后书,歌罗西书,腓立比书。当保罗写信给罗马教会的时候,提摩太的名字也联同保罗向罗马的弟兄致意问候(罗十六 21 )。 

  提摩太最有用的地方,就是每当保罗希望从某教会获得消息,或者有时向他们传达劝勉,或激励,或责备的话,而他不能够亲身前往,他便会遣派提摩太代劳。所以提摩太曾被差派,前往帖撒罗尼迦(帖前三 6 );哥林多(林前四 17 ;十六 10 , 11 )和腓立比。到了最后,提摩太也因为基督的缘故而被囚禁(来十三 23 )。 

  提摩太最大的价值就是他随时愿意前往任何地方;而且经他亲手传递出去的信息都是非常安全的,犹如保罗自己亲身送递一样。别人可能早已经私欲薰心,但提摩太心中只存 一个欲望
──腓立比书第2章就是事奉保罗与耶稣基督。对那些自甘站在次要地位的人
──腓立比书第2章只要他们能够继续事奉的话
──腓立比书第2章提摩太便是他们的好榜样了。 

  保罗的谦卑(二 25-30 ) 

  在这件事的背后,我们看见一个戏剧化的故事。当腓立比弟兄听闻保罗系狱的时候,他们深受感动,继而决定一项行动
──腓立比书第2章安排以巴弗提把一件礼物送到保罗那里去。由于两地相隔颇远,他们不能亲身前往探望保罗,于是只好委派他们的代表以巴弗提前往致意问候。他们不单寄望以巴弗提作他们的信差,并且希望他在罗马留下来,作保罗的个人侍从。很显明的,以巴弗提是个勇敢的人,因为任何一个胆敢献身服侍一个在狱中等候审讯的严重犯人,也很可能会被连累而遭受同一惩罚的。事实上,以巴弗提是冒 自己的生命危险去服侍保罗的。 

  可是以巴弗提在罗马病倒。当时他很可能染上那种着名的罗马高热症
──腓立比书第2章这种病有时会蹂躏整个城的,而染上这病症的人很快便会面临死亡的威胁。他知道他的病情已传到腓立比,他们必然会替他担心,所以他自己也忧虑起来。然而上帝怜悯以巴弗提,结果他的病情好转;同时上帝也怜悯保罗,因为他亦替以巴弗提担忧。但是保罗知道,以巴弗提此时应该回家;保罗很可能请他携带这封信回到腓立比。 

  但是,问题出现了。腓立比弟兄的原意是叫以巴弗提留下来陪伴保罗的,他们一旦看见他回来,一定会有人说以巴弗提是个懦夫。所以保罗在这里替以巴弗提写了一段极动人的推荐书,希望当他回他回家的时候,免除任何人的批评。 

  在这段推荐书中,每一个字都是经过小心拣选然后写出来的。以巴弗提被称为他的兄弟,他的同工,和与他一同当兵的人。正如赖福所说,以巴弗提在蒙怜悯中与保罗一致;在工作中与他一致;面对危险也与他一致。事实上,他就是站在阵前的炮火线。保罗再用两个字称呼他:你们所 差遣 的人;也是供给我需要的 仆人 。这些字的品味根本是不能直译出来的。 

  译作 差遣 的字就是 apostolos 。 Apostolos 的原意是指 任何一位受遣派出外的差使 。但经基督徒使用这字后,它的身分变得高贵了。当保罗用这个字去呼叫以巴弗提的时候,他的地位便与保罗和基督的其他使徒相同并列了。 

  仆人 的希腊字就是 leitourgos 。在昔日世俗的希腊社会中,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字。在古希腊的城中,有些人由于忠诚爱护自己的城市,他们会捐赠私蓄办理许多市政事务
──腓立比书第2章可能支付一个大使馆的费用;或者赞助名诗人的戏剧上演;或者训练运动员代表他们的城市出赛;或者替自己的城市装备战舰和支付服务海军的费用。这些人便成了城中备受推崇的恩人,人们就以 leitourgos 去称呼他们。 

  保罗用了一个基督徒的伟大名词: apostolos 和另一个了不起的希腊字: leitourgos 放在以巴弗提的身上。他接 说:‘给这样的人一个热烈的欢迎;要尊重他,因他为基督,竟冒了生命的危险。’ 

  保罗替以巴弗提返回腓立比铺了一条平坦的路。这里所见的就是一件奇妙的事情。保罗的做法的确使人深受感动;他自己正处于死亡的黑影中;当时身既系狱而且正等待 审讯,但仍然为以巴弗提而表现出基督徒的关怀。他自己正面临死亡,然而为了免除以巴弗提回家时将会遇到的尴尬场面,而设法替他解纷。保罗对别人的态度,十足表现出一个正直基督徒的身分;他永远不会一味想及自己的烦恼,而不暇思索他朋友困窘。 

  在这段经文中还有一个字,后来竟然在实践应用上,而通行一时。钦定本说以巴弗提: 不顾自己的生命 ;标准修订本说: 他冒性命危险 ;我们可以把它译作: 他把生命作赌注 。这句话的动词 paraboleuesthai ;它是一个赌徒的惯用字
──腓立比书第2章一意思就是 孤注一掷 。保罗要说的话就是:‘以巴弗提为了基督的缘故,竟以他的生命作赌注。’在初期的教会中,信徒与称为赌徒( parabolani )这个名称建立了一种联想性的关系。原来他们有一个抱负,要经常到狱中探望囚犯和病人,特别是那些患上重症和传染病的人。在公元二百五十二年,迦太果( Carthage )发生了一场瘟疫;城中的异教徒把死者的尸体抛出户外,相继惊慌,离城逃命。那时基督徒的主教居普良( Cyprian )召集了他的所有会众,分派他们在这个被瘟疫蹂躏的城中,把尸体埋葬,和护理病人;他们就是能够冒 生命的危险,而把这个几乎被人遗弃的城,从面临毁灭的废墟中挽救回来。 

  因此,基督徒存 一种差不多置生命于度外的果敢精神
──腓立比书第2章随时随地肯为事奉基督与人类而准备把自己的生命作出孤注一掷。
──腓立比书第2章《每日研经丛书》 

……圣经注释本章结束

圣经书卷列表:
更多关于: 圣经旧约   腓立比书   保罗   基督   自己的   信徒   的人   耶稣   顺服   教会   使徒   荣耀   以巴   喜乐   标签   基督徒   标题   他们的   谦卑   上帝   这是   生命   译本   耶稣基督   注释   经文   是指   比人   都是   福音   工作   旨意
返回顶部
@c.zyesu.com 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