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家园
阅读导航

尼希米记第1章查经资料

尼希米记第一章

尼希米记相关章:

尼希米记第一章

尼希米记注释

  本书的内容一半以上都是私人笔记,其中不时穿插一些「暂时离题」与坦率的评语,使它成为整本圣经中最生动的书卷之一。以斯拉的故事许多部分也是以第一人称述说(拉八15),可是比起咄咄逼人、脚踏实地的尼希米,沉静内敛的以斯拉就不那么跃然纸上了。

  本书的主要情节发生在主前四四五年的春夏之间,在那短短几个月中,尼希米不仅从波斯湾附近长途跋涉至耶路撒冷,还将耶路撒冷的城墙与城门修复,并且开始看到他们能扞卫自己。这一切他都以第一人称叙述。

  从第八章至十二章快结尾时,则是另一人的旁白,告诉读者当时那社区如何借着读神的律法、认罪悔改、与神立约以及按照神的指示敬拜祂,以加强灵性。

  然后(十二31及下),尼希米本人再将感恩奉献典礼描绘给我们看。为了庆祝城墙的修复,民众那天分成两大队在城墙上游行,欢欣鼓舞地庆贺。最后在第十三章,他历历如绘地提醒读者,争战仍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十二年的省长任期与短暂地回到皇宫,丝毫没降低他的反应与斗志。犹太教若赢得不屈不挠、为正义而战之盛誉,大概应归功于这两位具有破斧沉舟意志之人,以斯拉与尼希米。

家乡来的坏消息(尼一)

耶路撒冷的悲惨情形(一1~3)

  1. 这段对话是整本书中伟大事件的推动力,以现今的阳历来算,发生于主前四四六年十一月中旬与十二月中旬之间。尼希米在第二章与国王的对话,则发生在主前四四五年三四月间。可是书中却说这两件事发生在亚达薛西王二十年1,他从主前四六四年统治到四二三年。大约是以斯拉去耶路撒冷之后十三年的事(拉七7)。2

  书珊城(bîrâ),或更确切一些,「书珊城堡」(参:斯三15,表示它或许与其他「书珊城」有别),是波斯王的冬季行宫。

  2. 哈拿尼可能是尼希米的兄弟,也可能只是个亲戚,因为这希伯来字蕴涵这两种意义。在七章2节,他会再出现,深受尼希米信赖而授以高职。他们两人的对话中,剩下逃脱的这字与以赛亚喜欢用的「剩下的」这字十分相近,意思是以色列的未来都寄托在那一小撮人身上。其实尼希米选用这字,以及他兄弟用同一字回应,或许别具用心地暗指神对「剩下逃脱的人」的应许,他们不仅逃过劫难,还会「诚实倚靠耶和华」(赛十20)。

  3. 我们若以为这里所说的耶路撒冷的灾难,是尼布甲尼撒王带来的毁坏,就大错特错了。那已是古老历史(主前五八七年),而这里却是新的消息且是致命的打击。最可能的是以发生于以斯拉记四73之事做为背景,有人向亚达薛西王报告说,犹大人要重建耶路撒冷城墙,王就立即下令「用势力强迫」他们停工。这对犹太人是十分不利的局势,因为耶路撒冷四围仇视他们的邻国,现在可引用王令来反对他们。以斯拉所享受的王恩(参:拉七21),突然消失殆尽,耶路撒冷的城墙与城门也全被摧毁,它不仅丢盔卸甲,并且孤立无援。

尼希米的祷告(一4~11)

  4. 由于尼希米天生是个行动迅速、当机立断的人,他在这里的行动相当出色,显出他对事情轻重缓急的看法。这节每一字句也都显示,二章4节中有名的「火箭般的祷告」是何等的不疾不徐,绝非虚有其表,以及接下来会成就何事。

  5. 这篇祷告的精巧开场白并非浮夸之辞,它刻意不立即向神求救,否则会显得没信心且自哀自怜。它马上指向天庭(与主祷文一样),使人有正确观点,且反映出神的个性──不仅是令人鼓舞、忠诚不变的神之爱,且是先提到神的尊荣,将人,不论是朋友或敌人,立即放在正确的位置。

  6~7. 第5节提到神的诏约,让人想起与神立约的人该有的反应(「爱你、守你诫命」,5c节)。它不可避免地驱策人反省己身且认罪悔改,尼希米不仅为自己的罪(6c节),也为民族的罪悲伤。他乏善可陈,只能空手来到主前祈求。

  8~10. 他空手而来,但并非随意闯入主前,他清楚明白圣经里的警告与应许,就在神面前发出坚毅、不胆怯的恳求,引用申命记中好几段经文(参:8节与申二十八64;9节与申三十1,十二5),最要紧的是在10节引用摩西的话,当时摩西在西乃山为以色列人向神求情(申九29),求神站在祂自己的子民那边(你的百姓、你的产业),且思想祂用大能大力开始的工作。当时以色列面临绝种的危机,现在尼希米认为局势并不比当时轻微。他与摩西一样,需以祷告堵住那缺口。3

  11. 他的祷告突然提到现今与这人(王)。祷告绝不能代替行动。尼希米为读者预备了一个机密,至目前为止读者对他的职位与「这人」的身分一无所知。

  酒政(与创四十2以下约瑟故事中的酒政是同一字)是皇宫中一个高级职位,主要的责任是替国王斟选酒的种类,且预尝酒中是否下了毒,然后才让王饮用。这职位让他常常侍立在王前,有机会成为有大影响力之人。麦尔斯(Myers)特别注意到希罗多德(Herodotus)所写关于波斯酒政的荣耀,以及多比传一章22节(Tobit 一22)中描绘的阿希卡(Ahikar),他不仅是酒政,也是亚述王以撒哈顿的首相。4

1波斯与犹太正常的日历,是从尼散月开始(二1),相当于现今阳历三月或四月。一1中的日期就应当发生于亚达薛西王十九年,因为有别的经文证实二1以下的事情发生于二十年(参:五14)。但也有地方显示,旧约中某些王的年历,是从秋季算到秋季:例如E. R. Thiele, The Mysterious Numbers of the Hebrew Kings(Chicago, 1951, Paternoster, 1966), p. 30;另外也参考 D. J. A. Clines, JBL 93 (1974), pp. 25, 346。另一解释是,一1中的「二十年」是编纂者或文书的笔误。希伯来原文没有提到王的名字,表示这节可能有些不正常。这样的解释较秋季至秋季的假说要容易接受些,因为尼希米记其他的日期都是照犹太正常日历记录,都是从逾越节尼散月(以前称亚笔月)开始算为一月,住棚节都在七月举行(利二十三34;尼八2、14)。

2关于此争议点,请看附录四,书版第180~195页。

3参:诗一○六23。

4LXX 的一个B 版本将尼希米的「酒政」(oinochoos)翻译为「太监」(eunouchos)。可是这没有希伯来文圣经的根据,且似乎将两个相似的希腊字搞混了。(他们或许猜测波斯头衔Tirshatha 应当翻译为「太监」,见拉二63的注脚〕。

──《丁道尔圣经注释》

查阅相关章:
圣经书卷列表:
 1/13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更多关于: 注释   圣经   基督徒   文摘   尼希米记   耶路撒冷   城墙   的人   波斯   西王   以色列   巴比伦   圣经   简介   自己的   点此   子民   犹大   见证   百姓   约翰   工作   注释   上帝   这是   犹太人   仆人   是在   光景   福音   基督徒   面前   荣耀   本书   犹太
返回顶部
圣经资料,在线查经,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
@c.zyesu.com 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