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家园
阅读导航

士师记第13章查经资料

士师记第十三章

士师记相关章:

士师记第十三章

Q 参孙及非利士人(十三1~十六31)

  参孙故事的背景就是先前描述的非利士人之欺压,编者再一次介绍亚扪人及非利士人对以色列的存在所造成之威胁(十7);在对为期较短、较为轻微的亚扪人欺压记述完后,开始记述较严重的、来自非利士人的威胁,这危机一直延续到士师时期的末了,甚至王国早期大卫统治的时代(撒下五17~25)。非利士人在以色列人进居迦南后约一百年(约西元前1200年)大量涌入,定居在海岸平原。但这并不排除他们在较早时期,曾较小规模地在此定居之可能性(创二十一32、34,二十六1及下;参看一18、19之注释〕。当非利士人建立了五个城邦(迦撒、亚实基伦、亚实突、迦特、以革伦)后,便开始向内陆发展。他们曾被珊迦打败过,与以色列人维持了一短暂的和平关系(三31)。非利士人侵略亚摩利人,导致亚摩利人转而侵略以色列人(一34~36),以致但人被迫迁徙至应许之地的最北部(十八1及下);很可能这是在参孙以前发生的事,因此,参孙一家也许是留守但族原地业的余民之一。非利士人之入侵比以前的欺压更危险,因为有许多侵略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他们不像摩押人、迦南人、米甸人或亚扪人等直接而残酷地进攻,反而借着通婚及贸易,和平渗透入以色列的社会。他们对以色列人统治的初期似乎并不可怕,以致他们的入侵虽然影响到犹大人(及但人),但犹大人却憎恨参孙的功绩,反倒乐意接受非利士人的轭(十五11)。非利士人有可能继续以这种蚕食鲸吞的方式,直到最后管辖整个迦南地。

  参孙便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现,当众人对这种危险性浑然不觉、甚至接纳之时,参孙却只身力斗非利士人。虽然同胞似乎并未给他任何支持(从未有一人与他并肩作战,更别说军队了),他却将那潜在的危险公开显露了出来。显然他的功绩更深化了非利士人对以色列人的仇恨,导致他们更努力地去扩展他们的国势,造成以色列人至当时为止所遭受过最大的威胁。但这种威胁至少是清楚可见的,最基本的冲突也是战场上的冲突,以致以色列人可以看到情势的危急,并且挺身应战。但是在此之前,他们对早期的、更大的威胁却浑然不觉。因此这里的记述甚是重要,揭露了非利士人侵略的野心。

  许多解经家都发现参孙并非一个典型的士师。有人可能会反问:「什么是典型的士师?」所有的士师都是个人主义者,大部分都有性格上的缺陷。可能「典型的士师」只存在于我们的幻想之中!不论如何,我们无法否认,就算在这么一群各有特色的人物之中,参孙仍然独树一格。他被耶和华的灵充满,被献许愿为终生的拿细耳人,他的生命却围着妓女及放荡的女人打转。虽然他被称为作了以色列的士师二十年(十五20),却并未真正解决非利士人的欺压,最终以阶下囚的身分和他们同归于尽。这是一个缺乏纪律及真正委身而造成的悲剧。读者忍不住会问,如果参孙的大能可以配上相称的精神及灵性特质时,不知他能成就一番什么样的丰功伟业!54无疑在参孙那个时代的以色列人,特别是后来的世代必定喜欢传讲他的故事,很有可能会辗转传颂,直到编者将之搜辑成书。但是编者本身并未称颂参孙的功绩,他只是重述事实,不加褒贬,编者评语也可免则免,可能是要让参孙的生平为自己说话。于是,到整个记述最后退出时,自然而然令人联想起后来常被重复使用的评语:「那时以色列中没有王,各人任意而行」。

  虽然参孙的事迹读来似乎是放荡的青少年流氓行径,但是其基本的历史真实性及历历如绘的作为却不容置疑,其价值也无可怀疑。参孙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与他的国家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他的出生及死亡均有详细的记载,与巴比伦或希腊神话的英雄人物大不相同,惟一可以与太阳的传说拉得上关系的是他的名字,参孙一字源自「太阳」。有人企图将参孙的功绩视为吉加默史诗(Gilgamesh)的「十二个劳动者」(twelve labours)或是力大无穷的「海克力斯」(Hercules);不过,这种奇想不能成立,因为参孙生平与希伯来人的生活及思想方式有着根深柢固、不可磨灭的关系。55最后,叙述者的技巧再一次显示以色列人是无与伦比的说故事专家,他生动有力地叙述,避免添加附绘,并彰显出他对人性的认识,有时欲言又止,有时借着暗示表达其意,又小心不作断言。56圣经中的故事虽然也是文学,可按文学的特色来阅读及欣赏。但是,必须记住的是,神借着千变万化的故事,向人心说话。

  十三1. 非利士人的欺压。非利士人的欺压持续了四十年,直到撒母耳在以便以谢大获全胜(撒上七)之后才告暂停。其后,在撒母耳活着的时候及扫罗作王时,非利士人也不断地侵略以色列人(撒上十三,十四,二十八~三十一章)。一直等到大卫在利乏音谷两次大胜非利士人之后(撒下五17~25),才终于退出了非利士人的欺压。

  十三2~5. 预告参孙的出生。参孙父母的家在琐拉,位于但及犹大交界处之示非拉的一个小镇,在耶路撒冷西边约十四哩之处。琐拉在梭烈谷的北方,毗邻伯示麦(按字意为「太阳之家」,参孙之名可能与此有关)。玛挪亚之妻好像撒拉、哈拿及以利沙伯一样不能生育,也好像撒拉及以利沙伯之遭遇一样,由耶和华的使者宣告将有儿子诞生(参看二1之注释〕。这个儿子将从一出母胎便作拿细耳人(Nazarite,AV),此字源自希伯来文nāzîr(因此 RV 及 RSV 译为拿细耳人为较好的译法),意为「分别出来」或是「分别为圣」。

  拿细耳人之许愿细节列于民数记六1~21,包括三条规则:拿细耳人应禁戒所有葡萄制成的产品;在他离俗的日子里,不可剃剪头发;他不可以挨近死尸,免得玷污他自己。若破坏了任何一条规定,先前离俗的日子便归于徒然,必须重新来过。由参孙的故事可知他只注重有关他的头发的规则。他经常挨近死尸,甚至特意去挨近(参:十四8、9);他身在婚筵之中(十四10、17),显然不可能滴酒不沾。民数记六章的规则也指出拿细耳人的许愿必须是个人主动许愿,为期一段时间,并须遵守一些明文规定的仪节。参孙的许愿并非个人自愿的,并且是终生之久的(7节),因此他的拿细耳人身分必然必须另外归类,可能与撒母耳相似;根据昆兰出土的一段文献(4Q Sam.a;参:撒上一22),形容撒母耳为「终其一生为永远的拿细耳人」。

  玛挪亚之妻既然要生出这么特别的一个儿子,她也必须一同遵守拿细耳人之规则,不准吃喝清酒(由葡萄制成)、浓酒(由其他的果子、蜂蜜及谷类制成)、不洁的食物(可能直指民数记六3、4,或是泛指以色列人有关食物的律法)。他必起首拯救以色列人脱离非利士人的手,这句话显示出参孙平生的工作是不完全的,必须由后来的撒母耳、扫罗、约拿单及大卫来完成。

  十三6~14. 使者二次到访。玛挪亚很快便获悉有关这位陌生访客的到访,以及听到所带来令人惊异的资讯。玛挪亚毫无疑惑地相信妻子所说的事,可见他与妻子的关系良好。值得注意的是,他的妻子对儿子将来要拯救同胞脱离非利士人之手的角色绝口不提,是否这对她而言是不可置信之事?难怪玛挪亚及他的妻子并没有认出这位访客的真实身分,直到他神迹地消失(20、21节)时才发现。毕竟这是非比寻常的事!使者被称为神人(参:申三十三1),通常是指一位先知,但这位先知有些特别的地方,以致他们视他为耶和华的使者。玛挪亚之妻事后才发现这位访客带来如此令人惊异的应许,难怪她忘了问他的身分。

  玛挪亚相信这位访客为一位神人,亦即启示神旨意的一位先知,因此他祷告愿他第二次造访,使他们可以为将要承担的父母责任作好准备(8节);所有即将为人父母者若能效法这种态度就有福了。神应允了他的祷告,当他第二次到访时,妇人已能冷静地去将她的丈夫找来。这位由神而来的使者受到神人应得的尊敬,但他们对他真正的身分仍无所觉。玛挪亚的话(12节),包括祷告式的感恩及衷心的祈求,希望身为父母的他们可以完满达成任务。使者的回答,只是重述先前已经单独传达给妇人的指示。

  许多人注意到这访客带着强烈的拟人化性质,显示这是神在古时向祂子民施恩启示自己的方法,神用这对单纯的夫妇所能够理解的方式与他们沟通。随着时光流逝,这类神的显现越来越少,与神的沟通及团契越来越倾向内在及灵性的追求。现在,借着圣灵,我们可以确知神的心意,正如当初神如此出人意表地向玛挪亚及他的妻子启示祂的心意一样。

  十三15~23. 玛挪亚献祭。玛挪亚的请求是以色列人及其他民族典型的好客模式,由他们准备待客所花的时间,可以看出当时的生活是如何的从容闲暇,与现代西方社会的速食文化,「十分钟速成」的口号相去千里!中东及远东世界,现在仍有这种「无时间观念」的地区存在。在古代世界中,共同进餐是一种重要的社交活动。玛挪亚的待客之道,令我们想起亚伯拉罕(创十八3~8)及基甸(士六17~23)大同小异的热情待客。奥古斯丁提出一个解释,认为玛挪亚想要向神献上一顿献祭或分别为圣的餐,现代也有一些学者支持此解释。但根据我们已经提出的观察,他们根本没有想到这位访客的属神性格,因此这个解释不能成立。使者拒绝吃玛挪亚准备的食物,却建议他将之献给耶和华。这种建议并不表示他将耶和华的使者及耶和华本身加以区分(参看十三22、二1之注释〕。

  玛挪亚并没有立即遵行使者的建议,他反而求问使者之名,到他的预言应验的时候好尊敬他。古代近东地区,人的名字是很重要的,因为代表一个人的特性。雅各(创三十二29)希望知道与他摔跤之神的名字,希望知道那个名字所显示出的性格后,可以藉此操纵控制那位神。玛挪亚显然没有这种动机,但是他的请求也未获准。AV 译为秘密(secret,18节),并未充分表达此希伯来形容词之意义,此字源于「分别」、「超越」、「不可名状的」,大部分译本将之译为奇妙的(wonderful),是很传神的翻译。诗篇一三九6使用其阴性的形容词,很能够传达其意味。19节译为奇妙的(wondrously, AV、RV),乃由同一字根衍生而出的分词。玛挪亚献上山羊羔及素祭(AV),后者的希伯来文为 minḥâ,在旧约中以许多不同的形式出现,但是最主要的用法(最少出现97次)却是指谷物的献祭(RSV;RV:麦粉的献祭),是利未记第二章所规定的。不过,它通常也与其他的动物献祭有关,目的是「求取或保持好感」。57献祭所用的盘石可能是一个岩石祭坛。

  第19节行事奇妙地(did wondrously;和合本:行奇妙的事)在希伯来文中没有主词,AV 及 RV 视之为使者的作为,将之与前节的使者相连,RSV 则将之与耶和华神相连,前者是较好的选择。第六章的使者是用杖头点燃火焰,相形之下,玛挪亚显然是以正常的方式献上祭物,而一件奇妙无比的事发生了,其最高潮在于使者随着祭坛的火焰上升而去。玛挪亚及其妻立即如梦初醒,俯伏于地,内心极其害怕。玛挪亚首先说话,却最后恢复平静,他回想起当时通行的信念,认为人若见到神必定会死(出三十三20;士六22、23)。他的妻子则较为镇定,因为她先前曾与这位神的使者相遇,并没有死,因此显得比较理性。她合理地指出既然主接纳了他们的献祭,并向他们启示这么奇怪的事,必定不会使他们死亡。

  十三24、25. 参孙的出生及成长。参孙之名与希伯来文是「太阳」(šemeš)有关;在上面已提及不当因此将他与任何有关太阳的神话相连。58西元前十四及十五世纪的乌加列文中有相似的形式出现,可能那是迦南地一个通俗的名字,后来才被以色列人采用。有关他童年的简短描写与施洗约翰(路一80)及我们的主(路二40、52)颇为相近,但有关参孙出世前的应许却未应验。他藉耶和华的灵和膏抹而得到神所赐的恩典,59这种膏抹使他拥有异乎寻常的大力,得以成就丰功伟业。值得注意的是,经文提及是但支派之人扎营的地方(AV;RV、RSV:玛哈尼但),显示一个暂时居住的环境,可能是因为从亚摩利人及非利士人而来的压力所致。若果如此,则这个地方可被视为是已因迁徙而被废置不用的营地。十八章12节中的玛哈尼但位于基列耶琳(Kiriath-jearim)境内,距琐拉东北八哩之处,其正确位置不详,因为当但族迁徙之时,同一地名可通用于许多地点。以实陶(Eshtaol)在琐拉东北一哩半之处。由参孙所去过的地名看来,除了亚实基伦(十四19)、迦萨(十六1)及最后被囚禁的迦萨以外,他行迹所至之处不超过他的出生地方圆数哩之外。第25节是有关参孙生平事迹的总评,并非指任何未被记录下来的事迹。

──《丁道尔圣经注释》

查阅相关章:
圣经书卷列表:
 1/13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更多关于: 十三章   注释   圣经   基督徒   文摘   唐纳   士师记第   士师记   士人   耶和华   使者   导论   以色列   圣经   以色列人   点此   的人   注释   十三章   约翰   先知   这是   支派   奇妙   犹大   福音   名字   希伯来文   妻子   分别为   旧约   希伯来   巴勒斯坦   大卫   耶路撒冷   雅各   彼得   迦南
返回顶部
圣经资料,在线查经,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
@c.zyesu.com 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