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志下第20章查经资料
历代志下第二十章
历代志下第二十章
iv. 约沙法的信心(代下二十1~30)
「因为胜败乃在乎神。」(二十15)
第二十章包括一个不只是在历代志,也是在全本圣经中最出色的故事。首先是形容一次以色列独特的胜利。虽然在其他场合中,神使以色列的军队得胜,在这里功劳却完全属于神,因为军队被降至旁观者的地位。第二,这乃是历代志记载分裂王国(十~三十六章)的代表作。以色列的信心和信靠,及神为以色列人的作为,都特别用光辉炽热的辞汇来表达。甚至其他君王的胜利(如十三3~19,十四9~15,二十六6~15)若与这里所成就的比较,其意义显得暗淡无光。第三,本章造成的印象是文学和神学的华丽绣帷,互相交织构成其主题。虽然焦点是在神胜利的作为(15、17、29节),却也是与其它的主题紧密相连,就像是祷告和敬拜、预言、圣殿和其中的行政人员、百姓的聚集、神的本性、神与万邦的关系上。第四,历代志的中心主题就整体而言,似乎在此达到巅峰。这里大卫的后裔,以约沙法来代表(参:代上十七),和圣殿敬拜各种不同的因素(参:代下六~七章),综合起来表明神的百姓借着神的恩赐向祂回应。最后,本章直接引用或不时借喻其他旧约圣经。最明显的是在祷告(6~12节)、预言(15~17节)和赞美(21节),几乎每一节都反映出旧约圣经的辞汇、风格,或神学上的某种因素,就好像神的工作透过摩西和大卫,在诗篇和先知书中,全都在这个事件中缠绕在一起。
本章如何符合圣经整体上对约沙法的描绘,不容易立即看清楚。不过在第1~30节他的信心足以作为典范,在第33、35~37节历代志也更凸显列王纪所提出约沙法乐意妥协的例子(参十八1~2,十九1~3)。换句话说,第1~30节的正面形象,不会因为约沙法生命中的严重弱点而削弱。即使历代志的版本以特有的风格形式──事件所具备的典型因素及其超自然层面──记载约沙法,上述的看法仍然属实。第二个问题是要解决旧约圣经当中包括约沙法和摩押的两个战役是如何相关联的。列王纪下第三章,约沙法和以色列及以东一起参与对抗摩押王米沙,企图脱离以色列加诸在他王国的轭。123虽然两个事件的确有类似之处,特别是由先知所提出关键性的鼓励和神迹式的胜利,不过这个事件如果是根据列王纪下第三章的话,其间的差异就太大了。米沙反叛以色列是在以色列约兰作王之时(王下三5),可以解释这次攻击的背后原因。首先列出摩押人(1节,不过参10、22节),可见是由他们领导入侵的,特别是入侵的军队似乎是从摩押的领域进到犹大。至于事件的次序,这次的入侵可能是重新企图报复以色列和别国联盟。摩押人与约兰战争之后虽然流血受伤,但是却没有屈服(王下三27),但是他们在这里的战败带有浓厚的终结意味(22~25节)。他们之选择进攻犹大,可能是因为由约沙法首先与亚哈(代下十八1~3),也与亚哈谢(代下二十35~37),然后与约兰(王下三7~24)所缔结的联盟中,犹大是较弱的盟邦。即使那意味着本章当中两个段落并不是按照发生的先后记载,此种做法在历代志并不陌生(参:代上十四,十八~十九章)。目前的次序可能表明约沙法的胜利是因为他的忠心所致(十九章),就像是大卫的胜利被描述成是他关心约柜的结果(请注意在这两种情况下「寻求神」的显著性,代上十三3,十四10、14;代下二十3~4)。
这个事件在历史上的意义很难评估,虽然许多人会同意它有历史的核心,124但有太多地理上的资料无法证实。有可能这是一个地域性的冲突(如Williamson),不过经文屡次提及所有的犹大人,包括女人和小孩(如4、13、18节),可见事件有更广泛的重要性。这个难题更为严重的原因是约沙法现在可能年事已高,与他的儿子约兰共同统治,而他儿子的生活态度与他非常不同(参:王下一17,三1)。125约沙法因此会感受到心中的焦急和外在的压力内外夹攻。
这事件的长久价值,是论及信心和敬拜。历代志作者不是鼓励同时代的人反叛他们的波斯主人,他的目的在于表明,对神的信心总是有果效,甚至是在极受压迫的环境。如此的信心在此时此地即可获益,许多被掳归回后团体中的人可以证实(例参:拉八21~32;尼四7~23,六15~16),神圣灵的能力清楚地在他们中间动工(参14节;该二5;亚四6)。新约圣经的作者也同样有信心,在他们目前的景况中,借着祷告,神也会拯救祂受逼迫的百姓,不过教会对于未来的生命也有一个新的确据(林后一10~11;来十二2~3)。
a. 犹大的入侵(代下二十1~2)
作者有意使读者看待本章终极的祝福(24~30节)是约沙法在神的律法上忠心的结果(参此后,1节,与十九章;亦参:代下三十二1),不过也很可能要经过一些年日(见上面可能的年代次序)。约沙法首要的职责,是处理入侵联盟的军队。他们可能是由摩押人所领导的(见上面),与他们北方的邻居亚扪人还有米乌尼人。米乌尼人有时候是与亚拉伯人相连的(参十七11,二十六7),住在犹大西南方的区域。在本章中他们后来被「西珥山」人取代(10、22、23节),这是与以东一般区域和犹大南方边界相关联的一个含糊名称(参:申二1~8;书十一17,十二7;代下二十六7)。入侵者是跨海而来(2节),就是死海,可能是在海的南端横跨丽珊(Lisan)的一个浅滩。隐基底大约在西边海岸的中央,不过哈洗逊他玛的位置(参:创十四7)则不能十分确定。选择这个路线可能是因为犹大较远的西边有比较好的防卫(参十一5~10)。126
大军(2节;「众多的数目」,NRSV、RSV;也在12、15、24节),是本章取自传统「耶和华的战争」的许多辞汇之一(也在代下十三8,十四10,三十二7)。从约沙法本身的军队统计数目看来(参十七12~19),这形容是有点出乎意料,但是我们无从比较,因为没有提供联军的数目。犹大人清楚地相信他们是以寡敌众,并且国王也害怕起来(3节,新译)。
b. 约沙法的祷告(代下二十3~13)
在害怕的时候,约沙法转向祷告而没有陷入绝望(6~12节),并且禁食(3节)。他的态度以「寻求」这字词来总括,在希伯来文一共出现两次,不过英译本却翻译成不同的字。在约沙法作王时这是关键的字词(参十七3~4,十八4,十九3),其中有「敬拜」的基本意思(参:代下一5,十五12),而也有发现神旨意的含义(参:代下十五4)。它表明约沙法信靠神胜于他军队的资源,并且他正确地以圣殿为寻求神面的地方(5节,参:代下七14)。
百姓集合成为会众(5、14、26节;参「集合」,4节,新译、NRSV、RSV、JB)。重复犹大众人(3﹝「犹大全地」,和合﹞、13、15、18节,参20、27节),并提及犹大各城(4节)和妇女及小孩(13节),表明一个聚集的团体这个观念是何等地强烈(亦例参:拉十7~15;尼八2~12,十三1~3)。有时候举行特别的禁食也和平常的禁食一样(利十六29、31;亚八19),是在特殊状况时来寻求神的帮助(如:士二十26;拉八21~23;珥一14,二15~16)。新院(5节)是为百姓而设,并且与祭司的院是分开的(参:代下四9)。
约沙法的祷告使用一个全国哀歌形式(例参:诗四十四,七十四,七十九篇),不过在结构、内容和言语上,都比较接近历代志里散文式的祷告而不是诗歌(参:代上十七16~27,二十九10~19;代下六14~42,十四11,三十18~19)。就像是大卫和所罗门的祷告(代上十七16~27;代下六14~42),约沙法的祷告在历代志作者叙事关键时刻出现,并且意图作为「在困难和艰辛的时候带领百姓度过的有效媒介」。127共分成四个段落。
1. 赞美神掌权的能力(二十6)。从以色列主要的困难是毫无招架能力的事实来看这个主题特别适合(12节)。这也是历代志经常的主题之一。举例来说,祢不是……的主宰么,在祢手中有大能大力,是重复大卫的祷告(代上二十九12),并适切地插入历代志典型的片语万邦万国(参:代上二十九30;代下十七10,二十29)。历代志也经常强调神是在天上(参:代下二5,六18),因为那是祂垂听祷告的所在(代下六21等;参:诗十一4,一○三19,一一五3)。
2. 赞美这地和圣殿的礼物(二十7~9)。这反诘问句(6、7节)是一个赞美的形式,表示绝对的肯定。128约沙法集中在这地(7~8a节)和圣所(8b~9节)是神的礼物,是在约中应许赐给亚伯拉罕、摩西,和大卫 / 所罗门的。祢朋友亚伯拉罕(参:赛四十一8)回顾创世记十八17~19,神赶出这地先前的居民是根据摩西之约(如:出三十三2;申四38),而第9节是这些应许与大卫之约相关联的一个最佳摘要(参:代下六14~42)。回顾较早之约的应许模式,也可以在其他历代志中的祷告找到(如:代上十七21~22,二十九15、18;代下六15~17),对于神会垂听祷告并从急难中拯救祂的百姓,给予新鲜的确据(9节)。129
3. 对入侵者的抱怨(二十10~11)。抱怨是典型的哀歌,用极为明白的辞汇来形容约沙法的麻烦。令人惊讶的是,他不是直接对入侵的军队,而是对神抒发许多不公平的感受。祂不容(10节)以色列在摩西手下攻击这些国家,现在却让他们来剥夺以色列,就是祢赐给我们为业之地(11节;参:民二十14~21;申二1~19;士十一14~18)。英译本以讽刺的「回报 / 酬劳」(11节,「报复」,和合),表明历史如何发出适得其反的信号(参7~8节)。虽然约沙法的用词强烈,不过若说成是「耶和华疏忽的罪」则是太过了。130如此反而显出神对摩押和亚扪的恩典,也将会对犹大显明更大的恩惠。
4. 祈求帮助(二十12)。只有在祷告退出时,约沙法才做出一个特殊的请求。就如在历代志里其他的祷告,这祈求不只是为得到某个具体回答,乃是求神彰显祂的能力,就这次情况来说,是审判(「惩罚」,和合)那些挑战祂计画的人(参:代上十六35;代下十四11)。最后一句我们也不知道怎样行,我们的眼目单仰望祢,是对于信靠神最为感动的表达之一,在圣经中到处可见。一个人认知自己的弱点是处在有很有力的位置(参:约十五5;林后十二9),因为「绝处才会逢生」。131
c. 雅哈悉的预言(代下二十14~19)
神对约沙法的回答来自一个意外的来源,是借着耶和华的灵赐给一个利未人的预言(14节)。预言的恩赐源自神的灵,赐给先知(如:代下十五1,十八23,二十四20)和非先知(如:民十一25、29;士六34;代上十二18)。新约圣经期盼这些恩赐继续,并且甚至扩及到一般信徒(参:徒二18~19;林前十四1、5)。利未人则是一个特殊的例子,因为他们音乐上的事奉也被认为是说预言(代上二十五1~3)。雅哈悉的预言因此也很可能是伴随着音乐,就像是他同时代人物以利沙的情形(王下三15;参:出十五10;撒上十5、10)。然而这个预言所给予的直接导引,与那些利未人音乐的预言更为典型的形式有所区别,典型的形式可能是带领以色列赞美神(参19、21~22节)。雅哈悉有五个世代的家谱能够回溯到大卫的时代(有关亚萨,参:代上十六4、37,二十五1~6)。
雅哈悉的预言集中在双重的宣告:是神而不是以色列将要前去争战,字义是「你们不要争战/ 争战不是你们的」(15、17节)。其中共有四个要素: (a) 重复的命令:不要恐惧惊惶(15、17节); (b) 重复的声明,战争不是你们的,乃是神的(15节,参17节,NIV); (c) 重复的应许,神要与你们同在(17节;这个重复只有在希伯来文看得出来);并且 (d) 指示明日去什么地方看他们的拯救(NIV、REB、NEB)、「胜利」(NRSV、RSV、GNB)或是「救恩」(JB,16~17节)。这个基本的应许事实上合并了几个较早期旧约圣经的经节,确定耶和华会为以色列争战(参:出十四13~14;申二十4;撒上十七37)。这里独特的是以色列只站在旁边看台上(参24节),不过作者也使用军事用语教导犹大各守己位,并且要站稳(17节;NIV,参JB;「摆阵站着」,和合),是高妙的反讽笔法。出埃及记十四13~14的记载与此特别类似,可见历代志作者认为这个事件与出埃及有其独特呼应之处。只有在这两段经文当中有下列用语合在一起:「不要惧怕」,「只管站住」,「看耶和华的拯救」,而第15、17节论到犹大不需要争战,乃是「耶和华必为你们争战」的消极说法(出十四14)。
雅哈悉指示犹大民众不要害怕,因为神应许会与他们同在。不要惧怕(新译)是圣经中常见的命令(如:民十四9;申二十3;赛四十一9),并且神的同在是出名的鼓励方式,特别是在历代志(参:代下十三12,十七3,三十二7)。两者都可应用到基督徒身上,透过基督的复活和圣灵的恩赐,能够确信神时常与他们同在(参:太二十八20;约十四16~18)。这些支持声援的话语是佐以具体的时间、地点,以及必要的行动。只是很可惜,第16节所提到的地方,无从精确指认。不过有一条从隐基底通往提哥亚的路线(20节),大约是伯利恒南方六哩处,在犹大王国期间所使用。
百姓以敬拜(18节)和极大声的赞美作为回应(19节),证明他们的信心坚定(参20节),倚靠神比仅仅打赢战争更重要。利未人再次扮演关键的角色,特别是哥辖族中的可拉族(最好是在可拉族之前译为「亦即、甚或」)。至于他们是否是一般利未人,当中有担任守门人(参:代上九19,二十六19)或特别是歌唱者(希幔,与亚萨同时代的人物,是一个哥辖人,代上六33~38),并不是很清楚。
d. 犹大相信(代下二十20~26)
当军队听从神的训示(20节),有两件富有意义的事情发生。首先,约沙法发出一个信心的呼召(20节),明显的是实现申命记二十2~4的祭司角色,也是以赛亚对亚哈斯说的那句话的正面版本(赛七9),「相信」和立稳(NIV、REB、NEB;「站得稳」,现中、GNB;「被坚立」,新译、NRSV、RSV)在两处经节都是中心。两个动词事实上都根据相同的希伯来字,与一个因果的关系相连。「要相信」实在的意思是「要坚定地信靠」,所以相信的人是稳定或牢靠。被信任的先知似乎包括雅哈悉、可拉族,也可能有以赛亚。国王借着他们,从害怕(3节)转变成有信心(20节)。
战争之前的第二个事件是犹大的赞美(21~22a节)。军队以歌唱赞美神进入战争的观念在圣经中是独特的,不过与早先在耶和华的战争中吹角呼喊相关(参:代下十三12;书六4~20;士七18~20;诗四十七5)。这个赞美诗歌的内容和形式,是根据圣殿敬拜中诗篇的用法。指派歌唱的人(GNB;参:代上十五16及下;歌唱,NIV等)是利未人(参:代上六31~32,二十五1~31),他们的诗歌是从历代志最喜欢的诗篇而来(诗一三六1;参:代上十六34;代下五13,七3),并且祂圣洁的威仪(参:吕译、REB、NEB;「圣洁的礼服」,和合、RSV),也只有在诗篇才找得到(诗二十九2,九十六9;代上十六29,「圣洁的妆饰」,和合)。然而更特出的是他们方唱歌赞美的时候(22节),耶和华就展开战争。至此已经再清楚不过了:这既不是一个寻常的战役,也不是传统上的圣战,乃是耶和华亲自采取行动的战争。也以此显示耶稣在十字架上的胜利,不过十字架的胜利是伴随着沉默,而不是唱诗。
NIV译成突袭(22节)这个字词的形式有点不寻常,而实在的意思是伏兵,并且既然说是神差派他们的,因此有些人认为他们应该是超自然的使者。不过所有其他在旧约圣经的伏兵都是人类,由此可见这里是相同的真实,应该是意指联盟的成员彼此攻击。在其余的人自相击杀之前,西珥山的人首先被灭尽,猜想或许是因为谋反(23节;亦参:士七22;撒上十四20)。
当犹大士兵抵达望楼(24节,NRSV、RSV等;远眺旷野的地方,NIV),所看见的尸横遍地……没有一个人逃脱的(参:王下十九35)。这整个的惨状被认为是神工作的证据,也是战利品的数量(25节,现中;「财物」,和合)。132这个事件和出埃及之间的另一个连结(也参17节),就是「他们剥脱下来作为己有的」希伯来文(25节,吕译、NRSV、RSV;「掠夺的」,REB、NEB;「剥脱下来的」,和合),在其他地方只用在掠夺埃及人(参:出三22,十二26)。对此惟一可能的反应只有称颂神(26节),不过这山谷是否因此结果重新命名,则不可能确定(Beracah 的意思是「赞美、祝福」)。
e. 耶路撒冷欢喜(代下二十27~30)
记载这次战争的最后篇幅,正好与本章首先两个段落反向。欢欢喜喜的会众(27~28节)与早先祷告的会众形成快乐的对比(6~12节),两者都发生在圣殿中。敬拜中的喜乐气氛(参:代上十二40,二十九9、17;代下二十九30)以及有乐器伴奏,在历代志中都是典型的强调重点(参:代上十五16、25;代下三十21)。
战争之后的太平这个总结(29~30节),也是与一开始的入侵事件相对比(1~2节)。这个平安是与约沙法的整个统治相连(参十七10),并且与其他胜利而来的更广泛的太平和平安相连(参:代上二十二9;代下十四1、5、6,二十三21),而这都是因为耶和华为以色列争战(参15、17节)。
v. 结语(代下二十31~二十一1)
二十一31~34,参:王上二十二41~45(EVV)/41~46(MT)
二十36~二十一1,参:王上二十二48~50(EVV)/49~51(MT)
这是结论公式的扩充版本,包括一段增加的篇幅(35~37节)插入一般的模式中(31~34节,二十一1)。约沙法二十五年的统治(31节),包括他父亲亚撒最后生病的三年共同治理时期(参:代下十六12~13,十七7),以致他有二十二年(参:王下三1,八16)独自为王,大约是主前八六九至八四八年(Thiele)或是主前八七六至八五二年(Hughes)。与亚撒令人赞许的比较(32节)和提到邱坛(33节),可以回溯到导论(十七3、6)。即使关于邱坛的叙述似乎有矛盾(参十四3、5,十五17),但是大众流行宗教的标准流于表面为线索(33节),似乎可以知道邱坛何以在一些区域会持续不绝。邱坛也是一个有益的提醒,约沙法在宗教和司法改革是有限度的成功(十七7~9,十九4~11)。不过君王立定他的心意寻求神(十九3,参:代上二十九18;代下三十19),他的榜样没有广为后人追随(参:代下十二14)。进一步的资料通常会在预言性的材料找到(34节,参十九2),是包括在一个较大的著作里。以色列诸王实在的意思是犹大诸王,表示这个小王国才是真正的以色列(参十六11,二十七7)。
最后的段落可以看出将列王纪做了些许改变,目的是集中在约沙法与亚哈的儿子亚哈谢的关系上,略去了他的战事(猜测因为更完全的详情记在十八、二十章)、娈童(四个列王纪的出处在历代志都省略),和以东的安排(王上二十二45~47)的叙述。他与亚哈谢联盟(吕译;「交好」,和合)的细节简略也是十分不同,形容他建造航行船只是由于联盟的结果,与列王纪上二十二48~49反向,在那里亚哈谢提供的帮助是在船只破坏之后。事实上,事件发生次序的差异可能不是如此大,特别是如果亚哈谢在列王纪上二十二49开始的提议被翻译成「当时,亚哈谢……说……」。133历代志的重点却是借着两个特别的希伯来字,强调约沙法和亚哈谢之间相连的含义。第一是与之联盟(NIV、GNB;「交好」,和合),在第35、37节各出现一次,但从未出现在列王纪上二十二章。同样这个字也形容约沙法与亚哈的联姻(十八1,和合译为「结亲」),指出约沙法重蹈覆辙(这个清楚的在REB、NEB的翻译「在与他联合上做错」交代出来,35~36节)。第二个重要的字是破坏(37节,NIV等;「一无所获」,REB、NEB),先前出现在历代志上十三11,十五13,译为「闯杀、击杀」(希伯来文pāraṣ),也是以神作主词。这个字论到神的忿怒在这两次事件都导致人类计画忽然终止。以利以谢的预言(他在其他地方不详)是与耶户的预言比较(十九2~3),表明尽管约沙法所为仍是被祝福的,却不是因为他的行为之故。(例参二十一7)。
这些船只可能是商船(NIV),而不是字义上那些到「他施」的船(和合、NRSV、RSV)。他施只是一个遥远的地方,但是约沙法赶不上所罗门,建立成功的海上贸易(参:代下九21)。以旬迦别(36节)是在亚喀巴海湾北端,所罗门曾重建(王下八17),但很快地又被约沙法的儿子失去(参:王下八21~22;代下二十一8~10)。这些运势的改变意图表明,信心和不信在王位更替间迅速轮替,只有神的恩惠才确保犹大的存留。
110NIV也是错误地把「早年」从约沙法的父亲转移到约沙法自身。MT则有D. Barthélemy 在CTAT, p. 493的支持。
111参 I. Ephaʾal, The Ancient Arabs (Jerusalem: Magnes Press, 1982),pp. 75~78.
112以西结书十四章比起王上二十二章这个事件的原始版本来得较晚,先知对这个原则的形成有可能是受到米该雅事件的影响。
113参GK #126r.
114「众民啊,你们都要听」(27节,NRSV、RSV)没有在一些LXX、MSS中,同时可在弥一2找得到,因此有些英译本在此也会省略(如REB、NEB)。这片语没有在其他地方出现过,而米该雅和弥迦的名字之间也没有类似处,所以有足够的根据排除。它已经在王上二十二28出现了,并且做出一个合适的结论。
115第一部分没有出现在一些MT、MSS的王上二十三32,而历代志在这点上可能是根据一个不同的希伯来文经文。
116K. W. Whitelam, The Just King(Sheffield: JSOT Press, 1979), p. 206; 参 Japhet, Ideology, p. 432; Myers, 2 Chronicles, p. 108.
117见如H. J. Boecker, Law and the Administration of Justice (Minneapolis:Augsburg, 1980), pp. 47~48; K. W. Whitelam,op. cit., pp. 192~197.
118H. J. Boecker, op. cit.,pp. 48~49; K. W. Whitelam, op.cit., pp. 197~201.
119这个读法仅仅包括重指希伯来经文。「他们住在耶路撒冷」,NIV等,不过根据相同再发音的经文上,却对意义无所加添。
120这是根据LXX , Vulg., 并且也为GNB,Rudolph, Williamson, Barthélemy(CTAT, pp. 494~495)所采纳。
122Japhet, Ideology, pp. 245~246.
123对此圣经消息一个重要的补充,是米沙的碑文是有名的摩押石碑(在ANET 有翻译,pp. 320~321.)
124如 Rudolph、Myers、Williamson, 一个负面的观点,参P. Welten, Geschichteund Geschichtsdarstellung (Neukirchen-Vluyn: Neukirchener, 1973), pp. 140~153.
125参Thiele, pp. 98~101.
126纵使「米乌尼人」(1节)和「以东」(2节)都没有在MT,或在古代VSS很好地证实过,它们几乎普遍被采纳。两者对MT都只有加入极微小的改变,前者的读法是不可能的,而后者非常地不可能。
127P. H. Eveson, 'Prayer Forms in theWritings of the Chronicler', 未出版. M. Th. diss., Universityof
128其有果效的意思,「肯定的……」,参Throntveit, Kings,pp. 67~68.
129MT的「审判的刀」(NIV,参GNB;「刀兵」,和合)通常被「水灾」所取代,也是LXX (L) 的读法(也在REB、NEB等)。但是后者经文上的支持不是有力的,MT的意思较好。
130D. L. Petersen, Late IsraeliteProphecy (Missoula: Scholars Press, 1977), p. 73; Throntveit, Kings, p. 71.
131Wilcock, p. 196.
132不过战利品几乎一定会包括「衣服」(EVV,根据 Vulg. 和七本希伯来文MSS)而非「尸体」(MT),至于是否有「许多牛」(REB、NEB等,与LXX)的意思,则较不清楚。解释为牛,在希伯来文是不寻常但可理解,因为字义是「在他们之中很大的数量」(参NIV)。
133Willi, CA, p. 219; Williamson,p. 303. 我们没有理由认为这不能够是列王纪中原先的意思,并不必要地认为以利以谢的预言是历代志作者本身的创作(不过这预言的风格是另一个议题)。
──《丁道尔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