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志上第21章查经资料
历代志上第廿一章
历代志上第廿一章
E 大卫为圣殿的准备(代上二十一1~二十九30)
i. 大卫的罪和神的恩典(代上二十一1~31)
「这就是神的殿。」(二十一31)
二十一1~27,参:撒下二十四1~25
在约的应许(十七章)并且军事上的胜利(十八~二十章)达到顶点之后,大卫竟犯了大罪(8节)相当令人震惊。不过,中心主题却是神赦免的恩典(15~27节),而非大卫的罪或是所带来的审判(9~14节),这也是圣殿成为永恒见证的原因(二十一28~二十一31)。
本段的基本来源是撒母耳记下二十四章,不过历代志作者比平常作了更多的改变。地理上的环境、发生的次序,和行政细节都被省略(参:撒下二十四2、4~8、11、15和代上二十一2、4、9、14),好有空处作出两个新的强调。首先,历代志的版本用一个比较明显的属灵背景,凸显出撒但(1节)和耶和华的天使(12~30节)。被掳归回后的时代一般对看不见的灵界较前更有兴趣,分别由犹太教和新约圣经中继续。有关罪和代赎的议题,绝非只是道德上的冲突或是当代波斯宗教宿命的二元论,而要由更广的背景来看。虽然罪是人类的问题,但其更深入的属灵根源,只能透过神掌权的目标和直接的介入才能解决。
历代志的第二个强调,是在二十一章28节至二十二章1节所加的材料中,把大卫的赎罪和新圣殿的位置相关联起来。这关联在撒母耳记里不明显,而历代志的兴趣又不只是在地理上的。183圣殿的殿址,就是大卫犯罪曾带给耶路撒冷濒临毁灭边缘之处,那里也是神独自解救衪百姓的地方。最重要的是,这是赦罪的地方,罪和其影响在那里都可以被除去。
大卫犯罪的意义事实上是被加强,而不是像许多人所主张的被减少。184重要的材料加添在第6~7节里,以及在第3节和第17节的一些片语。其他改变也让这个事件和撒母耳记下十一至十二章大卫的谋杀及奸淫之间,增加其中的相似点,如下所示。
(a) 只有在这两个事件当中,大卫作出简单的告白,「我有罪了」(ḥāṭāʾṯî,撒下十二13;二十四10 =代上二十一8),这也是两个叙述中的转捩点。
(b) 大卫的犯罪导致了以色列人的死亡(撒下十一17~26,十二15~19,二十四15 = 代上二十一14)。
(c) 先知发出诤言(撒下十二1~4,二十四11~14 =代上二十一9~13),历代志则重复先知传资讯的公式,「耶和华如此说」(二十一11;参:撒下二十四13)来强调这个重点。
(d) 神藉刀剑来惩罚(撒下十二10;代上二十一12、16、27)。
(e) 大卫因着神应许的话语而得赦免(撒下十二13,二十四16 = 代上二十一15)。
(f) 神透过衪约的应许赐下赦免。因着大卫的犯罪,神的家(代上二十一29~30)和大卫的家/王朝(撒下十二10)受到直接的威胁,但是神恢复这两个家,在撒母耳记下十二24~25,借着大卫的继承者所罗门,在历代志上二十一28~二十二1则是透过圣殿的建造。185
纵使这个模式的几个部分,都已经出现在撒母耳记下十一至十二章和撒母耳记下二十四章,但因两个额外的事项而更添加其冲击,这两点在撒母耳记下二十四章没有提到,就是耶和华的刀(上面的要点d),和透过圣殿所提供的永久赎罪祭(上面的要点 f)。结果就增强了在神的忿怒和神的怜悯之间的对比。与撒母耳记下十一至十二章相比较,本卷显然更注重大卫的罪,超过乌利亚/拔示巴的危机: (a) 大卫的悔罪是比较勉强的(8、13、17节); (b) 知道有撒但卷入(1节); (c) 耶和华的刀而不是人的刀临到以色列人(15~16、27节); (d) 更多的以色列人死亡(14节);并且 (e) 关键性的,大卫再也不能在神的圣所敬拜(29~30节;对比撒下十二20)。
这事件对历代志作者同时代人的暗示,是不难推论的。在作者的心里,不只是大卫需要赦免,整个以色列的历史都说明这个国家不断地对神不忠(参:代上十13~14;代下三十六14)。甚至在被掳的耻辱之后,以色列的罪和不讨神喜悦,也没有减少(如:亚一1~6;玛一6~三15;拉九1~十44;尼九1~37)。但历代志作者的目标不是要强调谴责以色列的罪行,尽管问题严重。而是刚好反向,因为历代志作者看见神总有完全救赎的恩典。圣殿就是罪人得赦免,带祭物来敬拜的最佳所在(如:玛三10;尼十32~39;参:路十八13)。
现在,因为所有旧约的献祭都在耶稣身上应验了,借着耶稣基督永远确定神乐意赦免罪人(如:来九14、25~26)。耶稣的牺牲打开一条大道,通到天上神的圣殿,远胜过所罗门和所罗巴伯的圣殿(来六19~20,九11~15、24~28)。历代志的作者和希伯来书的作者一样,也借着在地上和天上的祭坛之间的共同点,找到赎罪祭的意义。圣经邀请人们来到天上的圣所(「就当存着诚心,和充足的信心,来到神面前……」,来十19~25),和地上耶稣受难的地方(「……我们也当出到营外就了他去,忍受他所受的凌辱」,来十三11~14)。基督的十架,使得撒但的煽动(如:启二十1~10)和天使审判的刀(启六4、8)完全失效。
a. 统计人数(代上二十一1~6)
历代志里两个最为困难的议题,是由第1节所引起,就是,撒但简短的出现和统计人数的意思。旧约圣经只有三次直接提到撒但(见:伯一~二;亚三1~2),并且只有在这里是专有名词(其他的地方都有定冠词,并且意思是「这对头,反对者,敌人」)。除了可能在以赛亚书十四14有一个暗示外,圣经没有在其他的地方讨论到牠的起源,直到主后第一世纪末叶,才把撒但与蛇画等号(启十二9,二十2)。旧约圣经主要的兴趣是牠的作为(牠总是与神敌对),而不是在于牠的起源或是牠的身分。牠的活动事实上十分受约束,并且牠总是对于神的干预毫无招架能力。虽然牠更多出现在新约圣经中,但也同样地受到限制,这在基督死亡带给它最后的失败,表达得最为透彻(约十二31,十六11;西二15等)。
这个动词「起来」(NRSV、RSV;参:亚三1)和激动(参:伯二3;创三1~7)是把撒但的活动,与其他旧约圣经中说到牠的部分连起来。但若与撒母耳记下二十四1作比较,立刻就可注意主词的改变:「耶和华又向以色列人发怒,就激动大卫,使他吩咐人去数点以色列人和犹大人。」曾有一些学者假设,历代志作者认为他的来源有神学上的不足(如Myers、Rudolph),但这样只是处理了对神的激动之观念一个可能的误解,却未解释其中真正的意思。撒母耳记下二十四1清楚的是神激动大卫,因为衪生大卫的气。186不过,这不能解释为宿命论,因为根据撒母耳记上二十六19,如此激动的任何有害的影响,应该都能够被人的正面反应所抵消。讽刺的是,在那里的上下文中,大卫自己劝告扫罗悔改,如果他认为是神激动他的话。187依此类推,这个统计人数也是神对以色列的审判,如果当初大卫知道他的错误,这整个的结局都可以避免。
因此就进入介绍撒但的基本神学架构。牠与神的角色截然不同,神一直全面地掌控,但有时候是借着把罪人交给撒但来作审判(林前五5;提前三20)。当撒但激动人的时候,仅仅为了自己的利益。牠既不关心公义的惩罚,也不寻找可能的悔改,因为这些都违反牠的本性,就像是罪的诱惑与神毫无瓜葛一样。撒但不应被认为只是神审判的工具,因为神在这里用到祂自己的毁灭天使(15~16节;参:出十二23)。借着改变撒母耳记下二十四1这个动词激动的主词,因此产生一个十分不同的意义。
虽然神的审判、人的选择,和撒但的试探并没有互相排斥,但也不能够因此就画上等号。撒但事实上在第1节之后,就没有任何的作为,并且很快消失,就像是约伯记一至二章和撒迦利亚书三章。反向的,大卫得好好选择要怎么做。这包括了真诚悔改,这可从约押(3、6节)和他自己对罪的意识(8节),以及在第9~13节,他对神审判的反应看出来(也见:拿三1~9;摩四6~11)。188
历代志和撒母耳记都没有提供任何明显的理由,起初神为甚么对大卫发怒,也没有提出为甚么大卫数算人口会被认为是罪。在旧约圣经中数算人口本身并不是神所反对的,而且运行过许多次;为了军事上的目的(民一3、45,二十六2),或圣所的纳税(出三十11~16,三十八25~28;民三40~41),为了分配地业(民二十六52~55;尼七4~5),或者组织利未人(民三14~39;代上二十三2及下),或者为了建造圣殿(代下二17~18)。但这次人口普查,清楚地不讨人(3、6节)和神(7节)的喜悦。申可(Schenker)的分析对这个负面的普查提供了五个可能的原因: (a) 众支派觉得对他们的自主是一个威胁; (b) 神的圣战的崇高理想已经受到世俗化影响; (c) 神的祝福不能够降格为统计数字; (d) 大卫没能认知统计人数是神的特权,而没有付出赎罪的赎金(参:出三十12); (e) 是人的骄傲。189
事实上,似乎统计人数目的本身就能说明其意义。虽然大卫的行动从上下文看来是一个军事上的作为,但他似乎忘了百姓并不是他的,乃是神的。他自我中心的动机在以下的错误当中表露无遗: (i) 他没有收集半舍客勒人头税,这税是在摩西律法所提到的,一个会导致灾殃的疏忽(出三十12); (ii) 他没能认知神的百姓最终是不能够被数算的,因着神应许的本质所致(3节,二十七23~24); (iii) 在所有的其他旧约圣经中,统计人数都有神所给予特别的目的,但这一次似乎其本身已经是目的了。甚至约押都知道神会使他的百姓比现在添加百倍(3节),所罗门也接受以色列人是不能够被数算的,因为他们是神的百姓(王上三8)。讽刺的是,大卫的行动却导致以色列人的数目大量减少(14节)。
因为大卫的命令是「约押厌恶的」(6节,NRSV、RSV),并且是神不喜悦的(7节)。大卫使以色列人陷在罪里(3节)。这些语词没有一个出现在撒母耳记里,并且历代志对罪孽(希伯来文ʾašmâ)的用法特别有意思。这个字经常是指:惹神发怒的行为(代下二十四18,二十八10、13,三十三23;参:代下十九10同语族的动词)。190
统计人口的数目(5节)是一个难题,因为它们与撒母耳记下二十四9不符。通常的解答是,假设历代志里的一百一十万所有的以色列人,代表了从撒母耳记中总数一百三十万的以色列人和犹大人中,利未人和便雅悯人(参6节)各自减少了十万人,并且历代志对犹大人的声明,是后来增添的注解(如Williamson、Rudolph)。不幸地,这个提议是不合理也不一致。因为没有任何额外的经文有独立的证明,并且历代志也没有任何地方,提到各支派有十万人这个简略的数字。假设一个后来增添的数字,从犹大人总数四十七万,只有扣除省略掉的三万便雅悯人,这也是不一致的。这个数字可能比撒母耳记里大概五十万人的数字,要来得更精确,否则这整个事件在抄写上的疏忽造成的难题仍然没有解决。191利未人和便雅悯人被排除在外(6节),可能是因为约押的匆忙或罪疚或是两者都有(参二十七24)。另外的选择,利未人可能因传统上的原因而没有被数算在内(民一49,二33),而便雅悯人可能因为约柜在耶路撒冷或是帐幕在基遍的原因,也没有被数算在内(6节)。
b. 退而求其次的选择(代上二十一7~14)
大卫的认罪(8节)比在撒母耳记来得强烈,原来简单的承认我……大有罪了(参:撒下十二13)也被加上「仆人的罪孽」(RSV)和「我所行的甚是愚昧」(NRSV、RSV)。不过,审判的现实并不因他的认罪而有所减少。大卫所面对处罚的选择,都是与违反神的约有关联的(参:利二十六25~26),并且选择的空间也很小(11~12节)。192
与审判的乌云相较之下,大卫的诉求使得神的怜悯照耀得更显明亮(13节)。这个怜悯(希伯来文 raḥamîm),是指神从衪深处的同情心,涌流出人所不配得到的爱。大卫在第13节的立场,其实是与第1节平行的,但是,他先前所选择的只是更加重神的审判,现在他却回转,深心盼望摸着神的心。大卫的发现实际上是建立在神的本性是怜悯的神之上,这也是一个永久的盼望。193对历代志作者而言,这是以圣殿作为象征(二十二1;王上八37 =代下六28),并且在新约圣经中借着基督的工作得着确认。圣经总是肯定神会垂听这祷告:「在发怒的时候以怜悯为念」(哈三2;参:约三16~21)。
先知迦得,经常以大卫的先见闻名,历代志说他是大卫的史官(代上二十九29;代下二十九25)。就像是拿单,他带来救赎(18~19节)和是审判的讯息(9~12节)。
c. 神和人的后悔(代上二十一15~17)
这里对天使的形容比在撒母耳记更多(12、15、16、18、20、27、30节;参:撒下二十四16~17)。历代志形容他是「毁灭的天使」(15节),肯定撒母耳记下二十四16~17三次提到他,但是也似乎有意回应杀长子之灾(出十二23)。难道历代志是在暗示,尽管以色列的命运曾经神迹似地在埃及被解救,但如今大卫之下所有的百姓,都将要被击溃吗?天使被描述成站着,与撒但的姿势相同(1节),象征伺机而动。不过,换另外的角度,这个天使却是绝对与撒但不同的,因为这个天使是运行神旨意的仆人(参:诗一○三20~21),包括审判和拯救。有意思的是,这天使明显地是站在两个不同的地方,在禾场(15节)和天地之间(16节)。这其中没有真正的冲突,因为这个字「在」(15节)是模棱两可的,故能够容许广阔的空间,并且天使在任何例子当中,通常被认为比人类有更大的活动自由。
天使的刀最令人印象深刻(12、16、27、30节)。虽然撒母耳记下没有直接提到,但是提到天使伸出的手暗示有此意思(撒下二十四16~17)。在另一个撒母耳记希伯来文抄本里也出现这个字(4QSama),清楚地未受历代志影响,也确定这并不是历代志作者的创作。194天使的刀从第16~27节笼罩在整个叙述中,也在耶路撒冷。与以色列(5节)或者他们的敌人(12节)的刀相比较,其效果更是超越,代表神的审判威胁着耶路撒冷。这并不是天使的刀第一次在旧约圣经中出现(参:创三24;民二十二22~35;书五13~15),但是之前从来没有回转来对付以色列国。195
神的呼唤,够了!(15节)让这审判立即停止。这惟一的原因是神的大怜悯(13节),因为特别说到神本身「后悔这灾」(15节,RSV、REB、NEB;忧伤,NIV;「改变衪的心意」,GNB)。这个令人惊讶的念头并不是指神在任何道德上的前后不一,乃是源自衪深处的忧伤和同情,以改变计画。特别提到当神撤回审判,通常是回应代求(出三十二12~14;摩七3~6)或是人的悔改(耶十八8;拿三9~10)而有的反应。至终说来,这是神的特出本性(珥二13~14;拿四2),所以表面上神看起来像是改变了,事实上却是衪不改变的本性之特质。
大卫本身的反应(17节)是再一次的悔改,终于承认这个统计人口完全是他个人的责任。就如从前(3、6~8节),历代志借着三个语词强调了这要点,吩咐数点百姓的不是我吗?愿耶和华我神,不要攻击你的民、降瘟疫与他们,这些都是撒母耳记没有的。「我,这个牧人,才是做错了事」(17节,NEB;参Williamson、Ackroyd),这写法现在通常认为比「我犯了罪行了恶」更好,(NRSV、RSV,参NIV)这有一般认为较好的撒母耳记下LXX和4QSama支持,然而历代志古抄本并不支援。「阿珥楠」(15节及下,NRSV、RSV)是在被掳归回后,亚劳拿的正规发音(NIV、GNB),这是一个耶布斯人的名字在撒母耳记下二十四章前后不同的拼音!
d. 新的祭坛(代上二十一18~27)
在旧约圣经(和新约圣经),赎罪是神的礼物,借着衪的话语来表达,透过祭物来实践。在这里特别注意献祭,神吩咐要建造一个祭坛(18节)。这个命令是由天使和先知来传达(18节),因为神与衪百姓的关系还没有完全恢复。关于如何购买这个地点的记载,历代志比撒母耳记详细,也特意回应了两段早期的经文:亚伯拉罕置买麦比拉洞穴(创二十三)和基甸遇见天使(士六11~24)。就像亚伯拉罕,大卫买下整个地方(22、25节)并且付足钱数(22、24节;参:创二十三9,这个语词除了这些出处外,并没有用在旧约圣经的其他地方)。亚伯拉罕置买的,是神的百姓实际所拥有的第一块应许之地,而大卫的购买完成了亚伯拉罕信心的行动。基甸在打麦子时受命建造祭坛(参20节),接下来他所献的祭物被天上降下来的火烧尽(参26节)。196
事实上,大卫的祭坛是惟一在被掳前时期,神清楚命令所建造的(见:结四十三13~17,一个后来的例子)。基甸的祭坛是取代异教的祭坛,而大卫的祭坛才是全新的。只有这祭坛才完成申命记的要求:在「耶和华你们的神所选择的地方」(申十二5、11、14)。大卫的地点也是与神所选择的另外一个献祭的地点有关联,就是著名的「摩利亚」(代下三1),在这里神为亚伯拉罕预备了一个独特的祭物(创二十二2)。197
神对大卫祭坛的认可,借着在撒母耳记中没有出现的两个片语来肯定。首先,耶和华就应允他,使火从天降在燔祭坛上(26节),这种对祷告的回答,使人回想起摩西的帐幕敬拜的体制(或是会幕,利九24;代下七1;参:士六21;王上十八38)。第二,使者……他就收刀入鞘(27节),表明了要挪去审判的威胁就必须要有赎罪,并且祭物对于赎罪也是不可或缺的。各种不同的祭物(26节),包含了和解的功能,并象征敬拜和团契。
禾场(15节及下)是在城市和村庄外面一块平坦的区域,经常是位于高处,所以能够借助风力。在阿珥楠禾场的线索之下(20节),历代志又加添了拿麦子作素祭(23节)。价钱是一个主要的问题,因为在撒母耳记只有五十舍客勒银子,而在历代志却是六百舍客勒金子(25节)。拉希熹(Rashi)对这数目字的猜测常被提及,就是十二支派中每一个支派代表五十舍客勒,但这对于解释本质上的差别,没有任何用处。有人可能假设这较多的数目,是买下整个地方,而小一点的数目只有祭坛本身,至今还是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
e. 神的新家(代上二十一28~31)
一个简短神学上的补充(参十13~14,十四17),说明了为什么以色列主要的圣所,会从基遍转移到耶路撒冷(参十六39~42)。因为耶和华天使的刀(30节),在基遍的敬拜只有短暂的中止(参:代下一3~13),但是所造成的结果是不可逆转的。大卫因为惧怕,不敢前去求问神,实际上已经中止在基遍的敬拜(参十三12)。求问神这片语与历代志里「寻求」为同义字,并且一般就是指敬拜。这是作讨神喜悦的君王之基本要求,而大卫却不能够寻求神,扰乱了他整个统治的模式(看十三3的注解〕。大卫因此从这里和从在耶路撒冷的特殊事件,作出他自己的结论(那时,大卫见…… 28节;大卫说…… 31节),特别是因为耶和华应允了他(28节)。看见他的祷告蒙应允和他的献祭被接纳,这个地点已经成为「祷告的殿」和「祭祀的殿」(参:代下七12;赛五十六7)。合适的反应就是:来建造一个新的殿和一个新的祭坛(31节)。198
──《丁道尔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