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摩太前书第2章多译本对照查经
拼音版提前2:1 Wǒ quàn nǐ dì yī yào wèi wàn rén kenqiú dǎogào, daì qiú, zhù xiè.
吕振中提前2:1 所以我劝你,第一要紧要为万人、为君王和一切居上位的、献祈求、祷告、请求、感谢,
新译本提前2:1 因此,我劝你最重要的是要为万人、君王和一切有权位的恳求、祷告、代求和感恩,好让我们可以敬虔庄重地过平静安稳的日子。
现代译提前2:1 首先,我劝你,要为所有的人向上帝祈求,祷告,代求,感恩;
当代译提前2:1 我劝你首先要为全人类向上帝恳求,为他们祈祷,并且为他们感谢上帝。
思高本提前2:1 首先我劝导众人,要为一切人恳求、祈祷、转求和谢恩,
文理本提前2:1 我所首劝尔者、尔当为众呼吁、祈祷、恳求、祝谢、
修订本提前2:1 所以,我劝你,首先要为人人祈求、祷告、代求、感谢;
KJV 英提前2:1 I exhort therefore, that, first of all, supplications, prayers, intercessions, and giving of thanks, be made for all men;
NIV 英提前2:1 I urge, then, first of all, that requests, prayers, intercession and thanksgiving be made for everyone--
和合本提前2:2为君王和一切在位的,也该如此,使我们可以敬虔、端正,平安无事地度日。
拼音版提前2:2 Wèi jūnwáng hé yīqiè zaì wèi de ye gāi rúcǐ. shǐ wǒmen keyǐ jìng qián duānzhèng, píngān wú shì de dù rì.
吕振中提前2:2 使我们可以用十二分的敬虔和庄重、度稳定安静的人生。
新译本提前2:2 - - -
现代译提前2:2 也要为君王和有权位的人祷告,使我们能过着安宁、和平、端正、虔敬的生活。
当代译提前2:2 同样,你也要为各国的政府和领袖祷告,使我们可以宁静地生活,过平安虔诚的生活。
思高本提前2:2 并为众君王和一切有权位的人,为叫我们能以全心的虔敬和端庄,度宁静平安的生活。
文理本提前2:2 并为诸王及一切在位者、俾我侪敬虔庄重、和平安静、以度光阴、
修订本提前2:2 为君王和一切在位的,也要如此,使我们能够敬虔端正地过平稳宁静的生活。
KJV 英提前2:2 For kings, and for all that are in authority; that we may lead a quiet and peaceable life in all godliness and honesty.
NIV 英提前2:2 for kings and all those in authority, that we may live peaceful and quiet lives in all godliness and holiness.
拼音版提前2:3 Zhè shì hǎo de, zaì shén wǒmen jiù zhǔ miànqián ke méng yuè nè.
吕振中提前2:3 这在我们的拯救者上帝面前是美好而可蒙才纳的∶
新译本提前2:3 在我们的救主 神看来,这是美好的,可蒙悦纳的。
现代译提前2:3 这是好的,是我们的救主上帝所喜欢的。
当代译提前2:3 在上帝我们的救主眼中,这样的祷告必是美好,而又蒙他悦纳的。
思高本提前2:3 这原是美好的,并在我们的救主天主面前是蒙受悦纳的。
文理本提前2:3 斯为美、且见纳于救我之上帝前、
修订本提前2:3 这是好的,在我们的救主上帝面前可蒙悦纳。
KJV 英提前2:3 For this is good and acceptable in the sight of God our Saviour;
NIV 英提前2:3 This is good, and pleases God our Savior,
拼音版提前2:4 Tā yuànyì wàn rén déjiù, míngbai zhēn dào.
吕振中提前2:4 他愿万人得救、而达到真理之认识。
新译本提前2:4 他愿意万人得救,并且充分认识真理。
现代译提前2:4 上帝要人人得救,都认识真理。
当代译提前2:4 我们的救主愿意全人类都得救,都明白真理。
思高本提前2:4 因为 愿意所有的人都得救,并得以认识真理,
文理本提前2:4 彼欲万人得救、洞悉真理、
修订本提前2:4 他愿意人人得救,并得以认识真理。
KJV 英提前2:4 Who will have all men to be saved, and to come unto the knowledge of the truth.
NIV 英提前2:4 who wants all men to be saved and to come to a knowledge of the truth.
和合本提前2:5因为只有一位 神,在 神和人中间,只有一位中保,乃是降世为人的基督耶稣。
拼音版提前2:5 Yīnwei zhǐyǒu yī wèi shén, zaì shén hé rén zhōngjiān, zhǐyǒu yī wèi zhōngbǎo, nǎi shì jiàng shì wéirén de Jīdū Yēsū.
吕振中提前2:5 上帝只有一位,在上帝与人之间、中保也只有一位,就是作人的基督耶稣。
新译本提前2:5 因为 神只有一位,在 神和人中间也只有一位中保,就是降世为人的基督耶稣。
现代译提前2:5 这真理就是说:只有一位上帝,在上帝和人之间有一位中间人,就是成为人的基督耶稣;
当代译提前2:5 上帝只有一位,在他和人类之间,也只有一位中间人,就是那位降世为人的基督耶稣。
思高本提前2:5 因为天主只有一个 ,在天主与人之间的中保也只有一个,就是降生成人的基督耶稣,
文理本提前2:5 盖上帝惟一、上帝与人之间、中保亦惟一、是亦人也、即基督耶稣也、
修订本提前2:5 因为只有一位上帝, 在上帝和人之间也只有一位中保, 是成为人的基督耶稣。
KJV 英提前2:5 For there is one God, and one mediator between God and men, the man Christ Jesus;
NIV 英提前2:5 For there is one God and one mediator between God and men, the man Christ Jesus,
和合本提前2:6他舍自己作万人的赎价,到了时候,这事必证明出来。
拼音版提前2:6 Tā she zìjǐ zuò wàn rén de shújià. dào le shíhou, zhè shì bì zhèngmíng chūlai.
吕振中提前2:6 他把自己献出,替万人做抵赎价,在适当时机加以明证。
新译本提前2:6 他舍了自己作万人的赎价,到了适当的时候,这事就证实了。
现代译提前2:6 他牺牲自己为要使人类得自由。这证明了,在时机成熟的时候,上帝要人人得救。
当代译提前2:6 他为全人类牺牲了性命,作为他们的赎价,使他们可以归向上帝,这救恩在适当的时候已证明出来了。
思高本提前2:6 奉献了自己,为众人作赎价:这事在所规定的时期已被证实,
文理本提前2:6 其捐己赎众、届期有证、
修订本提前2:6 他献上自己作人人的赎价; 在适当的时候这事已经证实了。
KJV 英提前2:6 Who gave himself a ransom for all, to be testified in due time.
NIV 英提前2:6 who gave himself as a ransom for all men--the testimony given in its proper time.
和合本提前2:7我为此奉派作传道的,作使徒,作外邦人的师傅,教导他们相信,学习真道。我说的是真话,并不是谎言。
拼音版提前2:7 Wǒ wèicǐ fèng paì, zuò chuán dào de, zuò shǐtú, zuò waìbāngrén de shīfu, jiàodǎo tāmen xiāngxìn, xuéxí shè dào. wǒ shuō de shì zhēn huà, bìng bú shì huǎng yán.
吕振中提前2:7 为了这个我被立、我被立做报信者、做使徒[我说实话,并不撒谎],在信仰和真理上做外国人的教师。
新译本提前2:7 为了这事,我也被派作传道的和使徒(我说的是真话,不是谎言),在信仰和真理上作外族人的教师。
现代译提前2:7 因此,我奉差遣作外邦人的传道者、使徒,和教师,来使他们相信并认识真理。我没有撒谎;我所说的都是真的!
当代译提前2:7 为了这件事,我被指派作传道人和使徒(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并且向外国人传讲福音,教导真理。
思高本提前2:7 而我也是为了这事,被立为宣道者和宗徒──我说的是实话,并非说谎 ──在信仰和真理上,做了外邦人的教师。
文理本提前2:7 我为此见立为使徒、为宣告者、以信以诚、为列邦之师、我言乃真、而非诳也、○
修订本提前2:7 我为此奉派作传道,作使徒,在信仰和真理上作外邦人的教师。我说的是真话,不是说谎。
KJV 英提前2:7 Whereunto I am ordained a preacher, and an apostle, (I speak the truth in Christ, and lie not;) a teacher of the Gentiles in faith and verity.
NIV 英提前2:7 And for this purpose I was appointed a herald and an apostle--I am telling the truth, I am not lying--and a teacher of the true faith to the Gentiles.
和合本提前2:8我愿男人无忿怒,无争论,(争论或作疑惑),举起圣洁的手,随处祷告。
拼音版提前2:8 Wǒ yuàn nánrén wú fèn nù, wú zhēnglùn, ( zhēnglùn huò zuò yíhuò ), jǔqǐ shèngjié de shǒu, suí chù dǎogào.
吕振中提前2:8 所以我愿男人在各地方祷告,无忿怒无争论(或译∶疑念)地举起虔圣的手来祈祷。
新译本提前2:8 因此,我愿意男人没有忿怒,没有争论,举起圣洁的手随处祷告。
现代译提前2:8 在各地方的聚会,我希望男人祷告,虔诚地举起手来祷告,不发怒,不争论。
当代译提前2:8 我劝弟兄们要无愤怒,不争论,到处举起圣洁的手祷告。
思高本提前2:8 我愿意男人们在各地举起圣洁的手祈祷,不应发怒和争吵;
文理本提前2:8 故我欲人无怒无争、举维圣之手、随在祈祷、
修订本提前2:8 我希望男人举起圣洁的手随处祷告,不发怒,不争论。
KJV 英提前2:8 I will therefore that men pray every where, lifting up holy hands, without wrath and doubting.
NIV 英提前2:8 I want men everywhere to lift up holy hands in prayer, without anger or disputing.
和合本提前2:9又愿女人廉耻、自守,以正派衣裳为妆饰,不以编发、黄金、珍珠和贵价的衣裳为妆饰;
拼音版提前2:9 Yòu yuàn nǚrén lián chǐ, zì shǒu, yǐ zhèng paì yīshang wéi zhuāngshì, bù yǐ biān fà, huángjīn, zhēnzhū, hé guì jià de yīshang wéi zhuāngshì.
吕振中提前2:9 女人呢、我却愿她们用雅素的打扮(或译∶风度)、以廉耻和克己去妆饰自己,不以编发和黄金、或珍珠或很贵的服装,
新译本提前2:9 照样,我也愿意女人以端正、娴淑、自律为装饰;不要以鬈发、金饰、珠宝,或名贵衣裳为装饰,
现代译提前2:9 我希望女人在衣饰方面朴素大方;不要以奇异的发型、金饰珠宝,或高价的衣裳为装饰。
当代译提前2:9 姊妹们要廉耻自律,服饰要端庄,不必靠发型、金饰、珠宝或名贵的衣服来装饰自己,
思高本提前2:9 又愿意女人们服装端正,以廉耻和庄重装饰自己,不要用鬈发和金饰,或珍珠和极奢华的服装,
文理本提前2:9 亦欲妇女衣雅素之衣、以廉耻贞正自饰、勿饰以编发金珠、及价重之衣、
修订本提前2:9 我也希望女人以端正、克制和合乎体统的服装打扮自己,不以编发、金饰、珍珠和名贵衣裳来打扮。
KJV 英提前2:9 In like manner also, that women adorn themselves in modest apparel, with shamefacedness and sobriety; not with broided hair, or gold, or pearls, or costly array;
NIV 英提前2:9 I also want women to dress modestly, with decency and propriety, not with braided hair or gold or pearls or expensive clothes,
和合本提前2:10只要有善行,这才与自称是敬 神的女人相宜。
拼音版提前2:10 Zhǐyào yǒu shàn xíng. zhè cái yǔ zìchēng shì jìng shén de nǚrén xiāngyí.
吕振中提前2:10 乃是要用善行来妆饰∶这才是自许为敬拜上帝的女人所适合作的。
新译本提前2:10 却要以善行作装饰,这才配称为敬畏 神的女人。
现代译提前2:10 要有好行为,跟自己所表白的信仰相称。
当代译提前2:10 只要以良好的行为来装饰自己,这样才配称作敬畏上帝的妇女。
思高本提前2:10 而要以善行装饰自己,这才合乎称为虔敬天主的女人。
文理本提前2:10 惟由善行、是乃自许为敬虔者所宜、
修订本提前2:10 要有善行,这才与自称为敬畏上帝的女人相称。
KJV 英提前2:10 But (which becometh women professing godliness) with good works.
NIV 英提前2:10 but with good deeds, appropriate for women who profess to worship God.
拼音版提前2:11 Nǚrén yào chén jìng xué dào, yī wèi de shùnfú.
吕振中提前2:11 女人要在恬静中以十二分的顺服来学习。
新译本提前2:11 女人应该安静而又完全顺服地学习。
现代译提前2:11 女人要默默地学习,事事谦卑。
当代译提前2:11 姊妹们也应当安安静静地学习道理,有顺从的美德。
思高本提前2:11 女人要在沈静中受教,事事服从。
文理本提前2:11 宜静默学道、诸凡顺服、
修订本提前2:11 女人要事事顺服地安静学习。
KJV 英提前2:11 Let the woman learn in silence with all subjection.
NIV 英提前2:11 A woman should learn in quietness and full submission.
和合本提前2:12我不许女人讲道,也不许她辖管男人,只要沉静。
拼音版提前2:12 Wǒ bù xǔ nǚrén jiǎng dào, ye bù xǔ Tāxiá guǎn nánrén, zhǐyào chén jìng.
吕振中提前2:12 我不准妇女教训人,也不许她以权威压男人,我乃是要她安于恬静。
新译本提前2:12 我不准女人教训男人,辖制男人;女人总要安静。
现代译提前2:12 我不准女人教导人,或管辖男人;她们要沉默。
当代译提前2:12 我不准妇女教训和驾驭男人,她们应当保持娴静。
思高本提前2:12 我不准女人施教,也不准许她管辖男人,但要她安於沈静,
文理本提前2:12 我不许妇女施教、擅权于夫、惟宜静默、
修订本提前2:12 我不许女人教导,也不许她管辖男人,只要安静。
KJV 英提前2:12 But I suffer not a woman to teach, nor to usurp authority over the man, but to be in silence.
NIV 英提前2:12 I do not permit a woman to teach or to have authority over a man; she must be silent.
拼音版提前2:13 Yīnwei xiān zào de shì Yàdāng, hòu zào de shì Xiàwá.
吕振中提前2:13 因为是亚当先被塑造,然后才夏娃;
新译本提前2:13 因为先造的是亚当,后造的是夏娃;
现代译提前2:13 因为上帝先造亚当,然后夏娃。
当代译提前2:13 因为依着创造的次序来说,上帝先造男人亚当,后造女人夏娃;
思高本提前2:13 因为亚当是先受造的,以後才是厄娃。
文理本提前2:13 盖亚当受造在先、夏娃在后、
修订本提前2:13 因为亚当先被造,然后才是夏娃;
KJV 英提前2:13 For Adam was first formed, then Eve.
NIV 英提前2:13 For Adam was formed first, then Eve.
和合本提前2:14且不是亚当被引诱,乃是女人被引诱,陷在罪里。
拼音版提前2:14 Qie bú shì Yàdāng beì yǐnyòu, nǎi shì nǚrén beì yǐnyòu, xiàn zaì zuì lǐ.
吕振中提前2:14 又不是亚当受欺骗,乃是女人受欺骗、以致违背命令。
新译本提前2:14 不是亚当受了引诱,而是女人受了引诱,陷在过犯里面。
现代译提前2:14 被诱惑的不是亚当,而是女人;她被诱惑,违背了上帝的法律。
当代译提前2:14 又照人类犯罪堕落的历史来看,先受诱惑的不是亚当,而是夏娃。
思高本提前2:14 亚当没有受骗,受骗陷於背命之罪的是女人。15. 但她若持守信德、爱德、圣德和庄重,藉着生育,必能获救。
文理本提前2:14 且非亚当见诱、乃妇见诱、而陷于罪、
修订本提前2:14 亚当并没有受骗,而是女人受骗,陷在过犯里。
KJV 英提前2:14 And Adam was not deceived, but the woman being deceived was in the transgression.
NIV 英提前2:14 And Adam was not the one deceived; it was the woman who was deceived and became a sinner.
和合本提前2:15然而,女人若常存信心、爱心,又圣洁自守,就必在生产上得救。
拼音版提前2:15 Ránér nǚrén ruò cháng cún xìnxīn aì xīn, yòu shèngjié zì shǒu, jiù bì zaì shēngchǎn shang déjiù.
吕振中提前2:15 然而女人(希腊文作∶她们)若持守着信心爱心和圣化、兼有克己,她就会由生儿育女之事而得救。
新译本提前2:15 然而女人要是常常存着信心、爱心、圣洁自律,在她生育的事上必定得救。
现代译提前2:15 但是,女人若安份守己,持守信心、爱心、圣洁,就会因生儿育女而得救。
当代译提前2:15 不过,女人如果持守着信心和爱心,过着圣洁自律的生活,终能因为后来从女人所生的圣婴基督而得到拯救的。
思高本提前2:15
文理本提前2:15 然若恒于信爱贞洁、则将由产育而得救、
修订本提前2:15 然而,女人若持守信心、爱心,又圣洁克制,就必藉着生产而得救。
KJV 英提前2:15 Notwithstanding she shall be saved in childbearing, if they continue in faith and charity and holiness with sobriety.
NIV 英提前2:15 But women will be saved through childbearing--if they continue in faith, love and holiness with propriety.
提摩太前书第2章-灵修版圣经注释
提摩太前书第二章 提前 2:1-4> 代求?向全知的神祷告?祂不会笑我吗?这有用吗?我神不是什么都知道了吗?2:1-4 虽然神是全能全知的,祂却拣选了我们藉着祷告去改变世界。这工作对于我们是个奥秘,因为我们所明白的有限,但这的确是事实。保罗要求我们彼此代求,也为政府的领袖祈祷。我们恳切的祈祷,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参雅 5:16 )。
提前 2:2> 为君王代求,难道那时的君王是个好人不成?今天嘛……
2:2 保罗吩咐要为君王代求是不寻常的,因为当时在位的罗马君王是残暴的尼禄(公元 54 至 68 年)。保罗写这信时,逼迫在不断威胁着信徒。后来,在公元 64 年,罗马有一场灭城大火,尼禄为找代罪羔羊,便嫁祸于罗马的基督徒,把目标转离自己。后来,逼迫蔓延至整个罗马帝国,基督徒不但丧失某些社会权利,有些甚至被公开处决。
提前 2:4> 不知道世人都会悔改吗?
2:4 彼得和保罗都说神愿意万人得救(参彼后 3:9 ),但这并不表示所有人都会得救,因为圣经也清楚指出有很多人拒绝基督(参太 25:31-46 ;约 12:44-50 ;来 10:26-29 )。神爱整个世界,差遣祂的儿子来拯救罪人,因此福音信息是普世性的,它没有种族、性别和国家背景的限制。我们不要假设某人是神不怜悯、不能拯救的。
提前 2:5-6> 耶稣,你是听过的,但你认识祂有多少?你知道祂为你做了那许多吗?
2:5-6 因为罪的缘故,人跟神隔离了。只有耶稣是人和神的中保,祂使我们重新与神联合,因为祂既是神又是人。耶稣的牺牲为全人类带来新生命。你是否让祂带你到天父那里去?
提前 2:8> 无忿怒,无争论?人与人之间可以吗?我可以做到吗?
2:8 忿怒和争执会令神不高兴,也会拦阻我们的祷告。耶稣也曾教导我们,要先与人和好再去敬拜神(参太 5:23-24 )。神要我们立即并彻底地顺服祂。我们的目标应是与神与人都建立和好的关系。
提前 2:9-10> 你觉得什么才算“美”?
2:9-10 有些女信徒为了博取别人的赞赏而刻意修饰外表,却不去学习基督的品格。妇女妆扮自己并没有违反圣经,但真正的美丽却源自内心。温柔、端庄、有爱心的性格,比任何珠宝首饰都更能使人美丽动人。除非有内在美,否则单靠穿戴时兴、打扮漂亮,也不过是徒有其表而已!
提前 2:9-15> 难道那时的女人都是这样的吗?论到保罗说的原则,你的意见是……
2:9-15 要明白这段经文,我们首先要知道保罗和提摩太所处的工作环境。当时的犹太妇女没有受教育的机会,保罗说妇女要沉静谦卑“学习”,正是为她们提供了大好的新机会。保罗不希望以弗所教会的妇女讲道,是因为她们并没有足够的知识和经验,再加上以弗所教会存在假教师的问题,她们又没有足够的圣经知识去识别真理,所以特别容易被假教师所误导(参提后 3:1-9 )。况且,有部分妇女为了显示她们在信主后拥有从前没有的自由,便穿戴一些不合宜的服饰( 2:9 )。保罗提醒提摩太,不要让任何在信仰上未曾成熟的人(在这里特别指妇女),担任教会领袖( 5:22 )。这个原则在今天的教会中仍然适用(参 3:6 注释)。
提前 2:12> 若只单就这句话来评价保罗对女人的看法,定被看为不平等看待男女,且看别人的意见……
2:12 有些人把这节经文理解为“妇女不准在教会聚会中做教导的工作”。然而,释经家指出,保罗不是永远禁止妇女讲道。保罗所推荐的同工百基拉就教导过伟大的传道人亚波罗(参徒 18:24-26 )。而且,保罗常常提到在教会里事奉的妇女,如非比在教会里的工作(参罗 16:1 ),马利亚、土非拿氏、土富撒氏、友阿蝶和循都基都是主的工人(参罗 16:6 , 12 ;腓 4:2 )。这里,保罗很可能只是禁止以弗所的妇女讲道(参 2:9-15 注释)。
提前 2:12> 为何定要妇女“沉静”?是她们太吵了一点吗?
2:12 保罗说妇女要沉静学道,沉静这个字是表达一种沉着安静的态度,况且,保罗容许妇女公开祈祷和讲道(参林前 11:5 )。但由于以弗所教会的妇女滥用刚得到的在基督里的自由,她们又是初信者,未有足够的经验、知识,属灵生命也未成熟,因此不宜公开作教导工作。
提前 2:13-14> 男女角色问题,代代不同,代代存在,你会如何理解保罗所说的呢?
2:13-14 在过往的书信里保罗曾谈过男女双方在婚姻关系上所扮演的角色(参弗 5:21-33 ;西 3:18-19 )。这里保罗论述的是教会中的男女角色。有些学者认为,保罗在这里所提的亚当夏娃,是指以弗所教会的情况。以弗所教会的妇女被假教师欺骗,好像夏娃在伊甸园被蛇欺骗一样;又正如神首先创造亚当,以弗所教会的弟兄也当首先讲道和做教导的工作,因为他们受过较多训练。所以保罗的这个教导只适合有相类似问题的教会。但有些学者则坚持,保罗要指出的是神创造的秩序,神设立这些角色,目的是保持家庭和教会内的和谐。
提前 2:14> 如果亚当犯罪是受女人所诱惑,那罪就不在他的身上了?
2:14 保罗并不是替亚当犯罪辩解(参创 3:6-7 , 17-19 )。相反,保罗把人类罪性的最大责任归咎于亚当(参罗 5:12-21 )。
提前 2:15> 生育原来是用来预备女人得救的!
2:15 “在生产上得救”可以有几个解释:( 1 )人犯了罪就要接受惩罚,男人要劳苦工作,女人则要受生产之苦;但无论男女,至终都可以因相信并跟从耶稣基督而得救。( 2 )女人尽了神所安排的责任,就显出她们顺服神并向基督委身,而妻子和母亲的最大任务就是照顾家庭。( 3 )这里的生产是指耶稣基督的降生,所有人都因祂而蒙拯救。( 4 )在经历了生产的痛苦后,女人可以学习到爱心、信靠、顺服和服事的功课。
──提摩太前书第2章《灵修版圣经注释》
……圣经注释本章结束
提摩太前书第2章-丁道尔圣经注释
Ⅱ 在教会里的敬拜与原则(二1-四16) 从这里开始进入这封信写作的目的。开宗明义,保罗持续在一章3节的主题。他提到一些事情,直接关系到教会的组织问题。A 公祷的重要及内容(二1-8)
1. 二章1节中的“第一”指的不是时间上的首要,而是指最重要的事。一开始即以慎重的心态看待公众敬拜,极其要紧。保罗用“劝”(parakaleō)这个字,同时有恳求或鼓励的含义,令人联想到在一章3节中“命令”(parangellō)这个强烈字。
“恳求、祷告、代求、祝谢”这四个词,无法精确的区分它们的差别在哪里。前面三个词十分的类似。如果要强调它们的区别,恳求(deēseis)比祷告(proseuchai)更清楚的表达对事情事物的需求;而proseuchai在新约中,泛指祈祷(该动词只用于对神)。代求(enteuxeis)则是对在上位者的请愿。不同的用词,是为了强调这属灵操练本身的丰富性。感恩(和合:祝谢)在保罗的早期书信中,是祷告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然而在现代基督徒的灵修生活中,往往成为若有似无的点缀。这里为万人及时提醒我们,祷告不要只局限于自己关心的事。愈宽广的祷告,愈能开阔祷告者心灵的视野。
2. 在为万人祷告的例子上,只限于为在上位掌权者代祷。或许是基督徒有意无意的忽略这个部分,特别是为有敌意的掌权者。君王在这里是复数,不应该是指那些共享君权的人,而是应用于各个不同时代君主的通则。基督徒对国家的态度极为重要。不论政治掌权者堕落与否,他们应该都是我们代祷的对象。身为公民的基督徒都该用这样的方法,来影响国家的政策。然而基督徒往往忽略这样的事实,只有在面临危机的特别时刻,才懂得为在上位者祷告。
这种祷告的目的而非内容,是以下论述的重点。平安无事的度日,这是假定了掌权者能提供和平与安定,使基督徒与其同胞能追求自己的生活;但并非所有掌权者都能确保这样的安定。这两个同义词“平安”(eremos)与“无事”(hēsychios),实质上可以互换(在RSV,就是如此翻译)。这里用来强调社会平静安稳的重要性。
在平安与无事的环境下,才能发展“敬虔、端正”的品德。敬虔(eusebeia),普遍的描述基督徒虔敬的信仰,而端正(semnotēs)表示基督徒举止行为的尊严,或是审慎的人生目标。端正RSV译为“可敬的”(respectful),似乎更贴切些,巴瑞特(Barrett)则认为是“道德的高标准”。这两种特质固然需要在安定的环境下发挥,不过在沉重的环境中也能日益茁壮。
3. 这是好的连接第1节的陈述,指着为万人恳求这件事。这一节中清楚说明两点:一、为万人恳求是好的。二、因为它使神喜悦(和合:悦纳)。这第二个前提,表明基督徒敬拜的最高标准。
在一章1节用到的神我们救主,在这里有其特别的意义。它使为万人的祷告与神救恩的特性连结,指出我们为别人代求的对象,是赏赐救恩的那一位。下一节说明得更清楚。
4. 由于他愿意万人得救这句话可能影射的普世得救论,成为加尔文派和亚米念派两学派,在十七世纪时最主要的争论。有人认为这里的动词“愿意”(thelō),代表神一般的心意,而不是一个单一的决定(Bernard)。如果是这样,意思就是:神的怜悯加给各样的人,不论种族、肤色、条件或身分。但许多的学者,特别是反对保罗作者身分(如Hanson),认为这里应该指的是救恩。(意思就是说;每一个人都将得着救赎)。或许有些人有强烈排他性,与后期的诺斯底派一样,自成一个小圈子。保罗在这里对症下药,强调神普世性的怜悯。这样的用字,正确的表达神宽宏的大爱。万人与第1节的“万人”,必须连结在一起,因为只有在神愿意拯救万人的前提下,为万人代求才有意义(参Jeremias)。
另一种解释,是把“得救”理解为“保存”或“保护”的意思。按此可以被了解为:祷告是请求让所有的人,在无法无天的暴政下,能受到保护(参Simpson)。但整个句子的神学意味很强,以至于无法如此来理解。而结尾的明白真道,也倾向与灵魂的得救有关,胜于所谓一般的保护。除非整个句子指的是:在政治安定的条件下,有助于福音的传播。
明白真道,使人想起约翰福音,而且除了教牧书信外,保罗在其他地方也没有提到。它应当被理解为,所有神在基督里的启示,是以基督的救恩为其最高点。
5. 针对第5节是否引用自其他的资料,是否是作者本身的笔触,有许多不同的意见。作者可能受到希伯来书的影响,因为“中保”在希伯来书中,是十分重要的观念。但可确定的,保罗本身必定赞同这两处经节的想法。他从与神的联合,推论到使万民得救的福音使命,无非要让犹太人知道:神不只作犹太人的神,也是外邦人的神(罗三29-30)。这里出现与神联合的教义,是存在于犹太人与基督徒中间,为的是神愿意人人都能明白真道。下半节加上了一个只有出现在基督教的道理,就是基督成为我们中保的教义,在希伯来书中,更进一步的提到祂与“约”的关系。离了耶稣基督,神人不可能联合,这是保罗最基本的思想。又因为是“中保”,所以基督人性的重要性也在此被凸显出来。
6. 想到基督中保的身分,令保罗对救赎做出更精确的宣告。提到赎价(antilytron)这个字,令人回想起耶稣的话:“人子来并不是要受人的服侍,乃是要服侍人,并且要舍命作多人的赎价(lytron)”(可十45)。这里结合了两个介系词,同时显明一个事实,就是基督为我们所作的一切。Anti在名词时,当作“代替”的意思:而hyper紧接着动词,意思是“为着”(虽然我们必须注意,hyper在不同的上下文中,含有“代替”的意思)。基督在这里被视为万人的代表,且代替万人成为“交换的代价”,使我们得着自由。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享受这自由。没错,基督的赎价有永恒的价值;但这好处必须被人得着。使徒保罗在这里暗示着,因为这赎价适用于所有人,所以神必然愿意所有人都能得救。
最后这句到了时候,这事必证明出来的文句精简,正确含义很难诠释。然而,因着它紧接在基督救赎工作的叙述之后,所以“证明”最适当的解释应当是指:神在特定的时候,差遣祂的独生子这件事(参:加四4)。
7. 本节开头,可以意译为“为了传此见证,我奉派作先锋与使徒。保罗并不是毛遂自荐去作这么伟大又危险的事工;而是神委托他去做(参:提后一11)。强调语气的“我……”,表达了他个人的惊叹。但是,为什么保罗需要用这事工的神圣,来反复提醒提摩太呢?众人中,提摩太不是最清楚的吗?为什么保罗用我说的是真话,并不是谎言,来郑重声明呢?许多学者很难相信,保罗会用这样的态度对提摩太说话。然而这类郑重的声明,也常出现在保罗其他的书信中(罗九1;林后十一31;加一20)。无可否认的,当这类的句子出现,通常都是保罗的权柄受到质疑的时候,但这不是提摩太的情形。如果教牧书信被视为是半公开的书信,这么郑重的声明,有助于提摩太面对以弗所教会中,否定保罗使徒身分的声音(参Jeremias)。提摩太本身的使命,也会因为保罗的呼召是否真实,而遭到牵连。这些强烈声明用在这里绝对不会不恰当,因为关乎将福音传给外邦人的使命。
有人觉得这句话似乎与下面的句子相连,更为恰当。如果真是如此,保罗宣告他说的话是真实的,应是指作外邦人的师傅,而不是强调“作使徒”才对。但这两个宣告不应该分开。“真道”在希腊原文是两个字:pistis(信仰)和alētheia(真理),指出教导的范围。它们同时涵盖了教导者的精神,与所教导的内容;虽然后者更被强调。
8. 保罗又回到祷告的主题。而刚才所辨明的使徒权柄,则充分表现在一开头的用字上:我愿(boulomai),几乎可视为是命令的口气。他要表达的,不是一个短暂的愿望而已。对他来说,祷告是伟大而重要的事。
可能这里将男人区别出来作为应该祷告的人,必须要连同后面第9节将女人也区别出来,一同看待。使用随处(字面意思是:每一个地方),保罗可能是呼应玛拉基书一10-11(参Brox)但这也是典型保罗喜欢用的字(参:林前一2;林后二14;帖前一8),而不管在犹太人、外邦人或是基督徒中间,举起双手祷告是很普遍的祷告方式(参LOCK)。虽然持续不断的祷告,在这里被视为基督徒的义务;但这里提到的祷告的姿势,顺便与圣洁这个字并论。敬拜神的人,如果双手沾满不道德的行为,应当在祷告面对神之前,先洁净自己(参:诗二十六6)。结尾提到无忿怒,无争论,表达了错误的祷告心态,就好像使用被玷污的双手祷告与圣洁不宜一样。圣洁的行为与圣洁的动机,都是基督徒敬拜的本质。
B 基督徒妇女的举止与身分(二9-15)
9. 文法上,这部分是延续第8节,因它省察了妇女在公开场合中的祷告。但从内容上来看,保罗的想法似乎不可能这么狭隘,因为根本无法清楚的划分适合在公开场合敬拜时的装饰,和一般场合的装饰。保罗在这里似乎是提供一个概括性的建议。所以我们只能假设保罗的用意,是为了下面能更广泛的讨论妇女的举止行为。
装饰(katastolē)这个字,可能同时意味着举止行为与穿着打扮。而这里强调的却是正派,因为只有规矩、合宜的行为符合基督徒的敬拜,并反映出心态是否正确,因为保罗深知,女人的装饰往往是她的心态写照。保罗似乎反对任何外在的炫耀,特别在祈祷与敬虔的事上。
廉耻、自守被加在可接受的装饰上。同样的,它的目的是高尚与庄重,而非轻率与轻浮。关于外在的装饰,保罗很肯定他所禁止的。
编发在以色列的妇女中,是很普通的发型,有时还加上丝带和蝴蝶结(参:Strack-Billerbeck)。当然保罗不是反对合理的发型,而是反对那些特别用来炫耀,以及对基督徒的妇女来说,不合宜的装饰。相同的原则可以应用到珠宝或衣裳。夸炫的装饰往往转移了敬拜的主要目的。
10. 保罗急着说明,他并非全然否定妇女在装饰上的喜好;而敬虔与圣洁的生活,才是一个妇女所拥有的最大资产。他很清楚是针对基督徒的妇女,因为自称是敬神的女人,比起一般的妇女,应该有更高的标准才对。这里提到的善行,就像在教牧书信其他地方一样,有特别的用意。或许因为当时的狡辩里,倾向于将教义与实际生活分开。而且将行善的观念当作一种装饰,一种参考性的建议;至于对别人无私的奉献行为,只是提升个人品格而已。简而言之,一个妇女的装饰,无关于她的穿着,而在于她事奉中所付出的爱。
11. 女人要沉静学道符合哥林多前书十四34-35所提到的,虽然哥林多前书是指公开场合的敬拜。有可能保罗在这里对妇女的评断,以及所提到的一些规定,是针对那些因信基督除去了许多旧束缚的妇女。希望她们不滥用在主里的自由,任意的驾驭男人。一些无度的行为,将会扰乱整个敬拜团体,就像发生在哥林多教会的问题一样,处理的时候需要坚定而谨慎。在公开场合的敬拜,女人应当是学习,或至少必须“安静的听”(Moffatt)。在现代思潮中似乎最重要的性别平等,在古代只有粗浅的认知。不仅希腊文化反对它,在希伯来思想中也是如此。81保罗提到的完全顺服(en pasēi hypotagēi,新译,和合:一味的顺服),是指当时的公开场合的敬拜,所以是个特例,由此归纳普世性的原则,必须要持保留态度。但不论如何,关于妇女的观念,在大众的心中不仅是根深蒂固(当然人的观念本身未必用来作根据),也出现在固有神创造人的结构上,保罗稍后会在13节里提到这观念。
12. 很明显的保罗鼓励女人去学习,而不是去教导。这样的禁止,或许基于一些我们不知道的当地教会理由。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哥林多前书里并没有这种特别的命令,虽然哥林多前书十四34-35禁止女人在会中说话。如果这里指的是,限制她们在公开场合教导(似乎最可能),那么就完全吻合哥林多前书的信息。从这些事实来看,保罗不可能是恨恶女人的,像一些人以这些经文为证据所指控的。因为他熟知一些与他同工的妇女,譬如百基拉(罗十六3-5)友阿爹和循都基(腓四2-3)。或许因着当时影响妇女的一些危险的思想,保罗才刻意禁止这些事(参Falconer)。有另一类似的看法,就是保罗在此是要抵拒后期诺斯底主义不分男女界线的倾向。
比起基督教,犹太教有更多的禁律。对于妇女,虽然理论上允许她们在公开场合读摩西五经,然而事实上她们甚至不被允许教导小孩。82保罗似乎限制只有男性才能教导关于教义上的事,而且在接下来的教会历史中,成为几乎是无法改变的惯例。但我们不能忽略这事实:保罗知道提摩太从小就被教导圣经;他从小深受母亲的影响,因为他的父亲是希腊人(参:提后一5,三15)。甚至在今天宣教的运动上,由于男性同工的缺乏,妇女往往肩负起教师的角色。如果参考14节的解释,我们应该将12节视为是相对而非绝对的禁律。当初夏娃试图用贫乏的认知来引导亚当,所以保罗在这里是不是想说:没有先用心学习的妇女,不应该教导,因为当时这些妇女根本没有机会受教育?
辖管(authenteō)的意思是,“对人的控制”,用口语表达就是“对人颐指气使”。在公开的聚会中,基督徒妇女应避免对男人下命令,反而应当欢喜沉静。或许保罗心里想的是结了婚的妇人,而男人应当被理解为“丈夫”,虽然这里谈的是教会聚会,似乎与家里没有直接的关系。然而正确的说,妇女必须沉静的结论,不能直接应用到基督徒的家庭生活里,整节经文应该与教会的聚会有关才是。
13. 在哥林多前书十一9中,保罗已论及男人先被创造,使他拥有比女人优先的地位。似乎假设了在创造之时,按着造物者的许可,定下一个决定男女先后次序的先例。但是创造的先后顺序,不能被过度强调,因为动物被造在亚当之前,而亚当却管理它们。重点在人类是被造成一对(亚当和夏娃)。造夏娃的用意在于陪伴亚当。他们之间的关系不是互相争竞的,而是互相补足的。
14. 妇女不宜教导男人的另一个理由,因为不是亚当被引诱,乃是女人被引诱。夏娃被引诱或被迷惑,亚当犯了罪而眼睛明亮。如同本革尔(Bengel )所说:“蛇引诱了女人;女人并没有引诱男人,而是说服了他”(创三17)。照理说,亚当更应该受到谴责,但保罗这里考虑的,主要是那些不受劝告又爱教导男人的女人。这里特别提到夏娃,是否她对亚当的误导,是基于她并不完全了解善恶树的本质,所以她才指使亚当吃禁果?如果这样的看法站得住脚,那么保罗在这里禁止女人教导,应该是基于她们在当时社会中,缺乏教育的缘故。如此就能解释11和12节中,强调学习比教导重要的原因了。这样的说法,有它吸引人之处,虽然它对创世记的解释有些牵强。然而,妇女教导的问题,不能不关联到第一世纪男人与女人受教育的悬殊差异。
归结夏娃是罪人,在希腊文中是完成式,形容一个持续性的状态。保罗并没有开脱亚当使罪进入了这世界的责任,在罗马书五12提到的时候,反而没有将夏娃列在里面。因此保罗在哥林多后书十一3中,提到被蛇诱骗的夏娃,可推论哥林多后书是保罗写的。83
15. 从特别提及夏娃,到论及一般的女人,保罗说:女人……就必在生产上得救,但这里要表达的正确意思,很难下定论。
一、一种解释认为这一节,就是单纯的鼓励妇女面对她们的处境。这种解释相当吻合创世记中的故事,夏娃必受怀胎生产的苦楚,然而在15节所描述的情形下,就必在生产上得救。强调生产责任的目的,有可能是针对那些教导不自然禁欲的假教师(参Jeremias)。
二、早期的教父屈梭多模(Chrysostom)针对动词作灵意上的解释,但努力避免使人误认为,怀胎是女人的拯救,好像未婚的与没有孩子的妇女是因此被排除在救恩之外。他了解到“怀胎生产”是相同于“养育孩子”,而且把“孩子”作为15节中“常存”这个动词的主词。但这容易使人认为,妇女的拯救是经由一种特别的好行为,很难让人相信保罗在这里是这个意思。
三、在RV版的圣经中,认为这节经文要读成“她必藉着生产得救”(生产指的是:弥赛亚。参RSV的旁注)。如果这真是作者的原意,他应该不至于选择这么不清楚,这么模棱两可的方法来表达吧!如果用“生产”代表弥赛亚的降生,奇怪的是保罗为什么没有加上一些解释!希腊文的冠词,应当是指普通的“生产”的意思,而不是指一个特定的对象。不论如何,如果这里的信息是集中在夏娃身上,有可能影射创世记三15的应许:应许她的后裔要伤蛇的头。如此说来,可以解释这一节经文中,得救的意思。这样的说法尽管令人费解,但却是较为吸引人的。
四、另外一种解释认为,这句话应该是“她必得救,虽然她必须怀胎生产”。如此说来,尽管过去错误的惩罚加在她身上,她必与男人连合,同得救恩。从这角度来看,这句经节似乎针对刚才对女人的评论道歉(参Scott)。这一种观点的好处,指出基督徒妇女因夏娃所受的咒诅,必因基督救恩而减低。但这样的看法,在希腊文介系词dia(through)的解释上很勉强。
综观上面的看法,很难下一个定论,但是第三种解释比较没有问题。
在这节经文中,动词从“她必得救”(sōthesetai)的单数,变成“如果她们常存”(meinōsin)的复数。NIV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把前面单数的女人,改成复数的女人。这意味着前半句,需要按着后半句来解释,这样全句就容易明了。但有人认为,复数“他们”指的是丈夫与妻子(参Brox),有人则认为,作者引用不同的来源(参Hanson)。但说服力都不够,而来源论更像是情急而出的下策,因为保罗在这里明明是指着妻子说的,而不是丈夫。所以这里的复数应该指的是,夏娃和她的后裔。
基督徒妇女需要培养的四种美德:信心、爱心、圣洁和自守。这里提供了基督徒妇女生活的品质,而且是持续性的。介系词en(in)指出,女人的范畴最主要的是在乎培养这些基督徒的品德。将圣洁包含在这些特质内,说明结过婚的妇女仍能有“圣洁”的特质;并非如后来某些教会所说:持守独身是圣洁的代价。84
……圣经注释本章结束
提摩太前书第2章-提摩太前书第2章-新旧约圣经辅读注释
提摩太前书第二章 敬虔的操练(二 1 ~ 15 )承接上文,保罗指斥异教的错谬,及见证神恩典的浩大,他再进一步劝勉提摩太要作真理的战士,以祷告操练敬虔,活出属灵的品格,流露出基督的香气。
.祷告的类别与目的( 1 ~ 2 、 4 )
1. 类别:这里有恳求、祷告、代求与祝谢四方面。前三项的意思很接近,恳求比祷告更显出内心迫切的需要;代求用于臣仆 向 君王求愿,这里的意思是向至高的神为他人祈求;祝福即感谢,祷告不应忽略向神谢恩。
2. 目的:为万人得救祷告。世人得救是由于耶稣基督的降世,舍己及作万人的赎价。比对第 4 节与第 1 节的意思,为万人祷告的目的是:神愿意拯救每一个人,使他们明白真道。这是神的心意。
.祷告与属灵品格( 8 ~ 15 )
祷告使人活出属灵的品格。这是指教会全体说的
──提摩太前书第2章无论男女都应有敬虔的样式。经文中似乎只注重信徒外在的表现,其实,保罗认为敬虔的品德在于正心,有纯正的动机才会带来敬畏神的外在善行。
保罗要妇女在会中闭口,可对照哥林多前书十四 34 ~ 35 。这些关乎举止仪表的事,都与当时社会习惯有关
──提摩太前书第2章女人不宜在公共场合太过嚣张。信主的基督徒不分男女在基督里都是平等的;但是,基督徒妇女不应走到另一极端,以致被外人指斥为没有品德的女性。所以,保罗勉励她们要沉静学道,总要顺服。
祈祷 但愿神赐我顺服的心,不意要达到我心中所谓公平的标准。
──提摩太前书第2章《新旧约辅读》
……圣经注释本章结束
提摩太前书第2章-圣经串珠版注释
提摩太前书第二章 2:1-15 祷告及崇拜的秩序1-7 论公祷与福音
1-2 上 祷告的范围
2 下 -4 祷告的目的
5-6 福音的普世性
“一位中保 ...... 耶稣”:有可能针对诺斯底主义对连串神灵的看法(参西 1:19 注)。
“必证明出来”:译作“就证明出来了”较合文意。
7 保罗向外邦人传福音的使命。
8-15 论男女应有的表现
8 男人在各地方聚会“随处”祷告,应与人相和,并手洁心清。
9-10 女人衣着应正派,应注重个人的德行胜于外表的修饰。
“廉耻”:即端庄。
“编发”:保罗所不悦的大概是当日妇女以丝带、花结等编辫的繁复发型。
11-12 当时可能有些信主的外邦妇女在聚会中一反传统,随意发言(参林前 14:34-35 ), 另外更有妇女受异端迷惑(提后 3:6-7 )。保罗的吩咐可能是要避免教外人非议,以及防止异端的扩张。
13-14 女人不应辖管男人及不宜公开教导的两个理由
──提摩太前书第2章男女被造的先后次序反映神对人的心意;夏娃首先被引诱犯罪(见串 20,
21 )。
15 “在生产上得救”:保罗或许针对异端禁止嫁娶的做法(提前 4:1-3 ),鼓励女人接受生儿育女的天职(参创 3:16 )。
……圣经注释本章结束
提摩太前书第2章-启导本圣经注释
提摩太前书
提摩太前书第二章
2:1-3 这几节教导教会聚会时祷告的内容:要为所有的人祷告,也要为当权的代求,“君王”在原文为多数名词,泛指在上有权管理国事的人,包括保罗在世最后几年作罗马皇帝的尼禄(此人凶残无道,杀害基督徒,保罗也是在他手中被杀殉道)。信徒为他们祷告,是要他们忠心治理,让国人能过“敬虔端正、平安无事”的生活。掌权的也是神所命,因为一切的权柄都来自神(参罗13:1注)。在们的不可滥用职权以图一己私利,纵恶欺善,弄得民不聊生。遇此情形,信徒有义务顺从神而不顺从人(徒5:29)。
“敬虔”指良善和圣洁的生活,“端正”指高度的道德标准;虔心敬拜神才能从祂汲取力量成功做到这二者。“教牧书信”多次提到“敬虔”的重要(本节;3:16;4:7-8;6:3,5-6,11;提后3:5;多1:1)。
2:4 这里说神爱普世的人,愿意人人都得救。圣经也说到祂从万民中拣选祂预先积压物资会接受福音、相信基督的人(罗8:28-29;彼前1:2)。二者表面看似不一致,但本节并无人人一定得救、不会有人灭亡之意,因为经经文清楚指出人明白并接受真道才能得救。保罗要信徒为万人祷告,是因为神的旨意要救万人。要是人人都能明白真道,都蒙救赎,该是何等美好的事。“明白”的原文epignosis指神启迪而有的认识(参来10:26);明白真道是神藉圣灵在人心中的工作。
2:5-6 这是基督教会信仰的纲要:1,信奉独一的真神(申6:4);2,神为人类只预备了一种得救的方法,就是神子耶稣降世为人,舍身赎罪(太20:28;徒4:12);3,神和人得以和好。
“到了时候,这事必证明出来”很可能是说,主基督的钉死牺牲不是历史上的偶然,而是神的应许在祂所定的时间实现。
2:7 保罗奉派见证的,是主基督以自己的死铺好了人可以到神面前的路,凡信祂名的可以出死入生。“传道的”原有获授权宣告之意。保罗是特派向外邦人传道的人使徒,他用又忠心又真诚的态度教导人学习真道(看罗9:1)。
2:8 此处只提男人祷告。“举手”是当时通用的祷告姿势。本节无禁止妇女在聚会中祷告之意(看林前11:5),反可看出早期教会信徒可以在崇拜中带领祷告。只要“手”圣洁,随处都可以祷告。
2:9 本节至14节为有关妇女的教导。有的认为其适用性只限当日一时一地;但有的则认为有普遍适用性。本节和下一切谈到女人的装饰,其重点当为:女人最好的装饰不是珠宝与化妆品,而是“善行”(良好的举止,看《彼前》3:4-5);内在敬虔和美德(箴31:30;彼前3:1-6);衣着应高雅大方,勿奢华炫耀。
2:11 “一味地顺服”是针对女人在聚会中应守的规矩而讲的,这当与保罗时代的社会习惯有关。妇女信主之后,地位提高,可能在聚会中随便发问,大声讲论。一个认为妇女在公众地方发言为不知廉耻的社会,这种举动难免引起外人误会,以为教会纵容妇女放荡,影响主道的传开;所以有“沉静学道”的教训。《林前》且提到女人“可以在家里问自己的丈夫”的话(林前14:35)。犹太和希腊文化教主张妻子应顺服丈夫。但圣经有比这更深的刻的教导。《以弗所书》把丈夫对妻子的关系比作基督与教会的关系。妻子当顺服丈夫,丈夫应爱妻子如同爱自己一样(弗5:24-25,28)。
2:12 有的人解释,保罗所禁止的是没有受过良好训练、不曾沉静学道的妇女讲道,例如以弗所教会中的人女人。因此保罗在《林前》11:5是准许女人讲道的,只是须蒙头。不准讲道的大约是擅职专权,看自己高过男人的那种女人(“辖管男人”)。有的解经家认为“辖管男人”有监督管治男人的意思,不许女人讲道是不许女人在教会中担任教师的职务。“讲道”一词在圣经他处译作“教训”或“教导”。
这两种解释以第一种较合理。保罗是在当时社会文化环境下说这话,为是让福音真理可以传开而不受阻拦。今天妇女在有男人一起聚会中是不是可以讲道,应本这个原则来决定。
2:13-14 这里解释不许女人辖管男人,应该沉静、顺服的理由,所根据的是旧约《创世记》2至3章的记载。在以弗所教会中,教导的事以男人为主,因为先造的是亚当。夏娃首先被诱,女人在教会中若无真道基础,又味道争着讲话,容易为虚假的教训所骗,偏离正道。这里的话也是针对当地情况而说的。此时“诺斯底主义”刚萌芽,此派中人憎厌肉体,毫不理会男女之份与各有应尽之份,很可能鼓励妇女出头讲道,主理聚会。保罗说这番话或者有些背景在。
2:15 “在生产上得救”有几种解释:1,基督道成肉身是历史上空前伟大的“生产”(圣婴出生),女人可因祂而在灵性上得救。不过从希腊原文很难得出这种解释。2,女人辖管男人所犯的错误,可从专心育养子女得到补救。这种解释也很难牵强。3,妇女在生产儿女时可蒙保守。夏娃犯罪后,所受的咒诅中有“加增你怀胎的苦楚”和“生产儿女必多受苦楚”的话(创3:16)。女人和男子比较,身体较弱,容易轻信;若能在信心与爱心上长进,又持家尽责,则能在分娩过程中得到保守。此一说最自然也最适合。
……圣经注释本章结束
提摩太前书第2章-21世纪圣经注释
提摩太前书第二章 .有关教会生活的指示(二 1 ~三 16 )一.关于祈祷(二 1 ~ 7 )
保罗总结了他给提摩太的第一个有关假师傅的嘱咐,现在来到祈祷的题目上。普遍都认为,这段经文处理公开祈祷的事,纵然这也可以运用到个人的祈祷生活上。
二 1 为万人 祈祷既是一个特权,也是一个责任。对于我们,这纯粹是一个特权,因为有神听我们为其他人代求。这也是一个责任,因为在救恩的好消息上,我们欠了世人的债。
使徒列出祈祷的四方面
──提摩太前书第2章 恳求、祷告、代求、祝谢 。分辨头三方面比较困难。在现代的用法, 恳求 有强烈渴求的意念,但比在有特别需要时请求的意念更深。 祷告 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用语,包括所有各类敬虔地接近神的行动。 代求 用来形容一些请求形式,我们代其他人,称神为我们的至尊者。 祝谢 描述在祷告中复述我们主的恩典和慈爱,并且倾心吐意地感谢衪。
我们可以这样总结本节:我们为 万人 祈祷时,应当显得谦卑、敬虔、可信和感恩。
二 2 这里特别提到的是 君王和一切在位的 。他们必须在我们的祈祷中占一特别位置。在其他地方,保罗曾提醒我们,掌权者在位是神命定的(罗一三 1 ),他们是神的用人,是对我们有益的(罗一三 4 )。
本节表达一种特别的色彩,就是我们想起这是在尼禄王时代写的。这恶毒的统治者加诸基督徒身上可怕的逼害,却没有影响基督徒为政府的首领代求的原则。新约教导基督徒要忠于那管治他的政府。除非政府命令他反叛神,在这情况下,他首先要向神负责,基督徒不应加入反对政府的革命或暴动。他可以直接地拒绝听从违背神话语的命令,然后静静地并顺服地接受刑罚。
使徒保罗要我们为统治者祈求的原因是, 使我们可以敬虔端正,平安无事的度日 。政府稳定,国家没有革命、内战、混乱和骚动,对我们自己都有好处。
二 3 我们为万人, 包括 君王和一切在位的祈求, 是好的,在神面前可蒙悦纳 。这事本身是 好的 ,也 在神我们救主面前可蒙悦纳 。保罗在这里给神的名称是有意义的。神的期望是万人都得救,所以,在这方面为万人祈求可促成神的旨意。
二 4 这进一步解释我们在第 3 节指出的事情,神 愿意万人得救 (结三三 11 ;约三 16 ;彼后三 9 ),所以我们应为每一处的 万人 祈求。
本节清楚地指出救恩的神性方面和人性方面,上半节显示人必须 得救 。这动词是被动的,人不能救自己,却必须 得 神拯 救 ,这是救恩的神性那一面。
为了得拯救,人必须 明白真道 。神不会违背人的意愿来拯救他,衪不会将反叛的百姓殖居于天上,人必须来到那位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的神面前,这是人性那一面。
从这点,我们要清楚知道,本节不是教导普世的救恩。虽然神 愿意万人 都 得救 ,但不是所有人都得救了。起初神的旨意不是要以色列人在旷野飘流三十八年,但是他们的结局却是这样。神容许他们这样,但神已为他们计划、得祝福的蓝图并不是这样。
二 5 本节与上一节的联系不很清楚,但是整体思想似乎是这样的:只有 一位神 ,所以衪是万人的神,为万人代求的祈祷应该呈献给衪。作为独一的神,衪喜悦所有人都得救。如果衪是众神当中的一位,衪可能只关心衪自己的崇拜者。
第二, 在神和人中间 ,只有一位 中保 ,因为这样,没有人能以其他方式来到神面前。 中保 是一个媒介,一个能站在两者之间,与双方沟通的中间人。藉基督亲自成为人子,神能接近人,赦免他们的罪。结果每个可怜的罪人都能接近衪,并且决不会被拒绝。
保罗认定那中保就是 降世为人的基督耶稣 。这点并不否定主耶稣的神性。为了成为 神和人中间 的 中保 ,衪必须是神,又是人。主耶稣从亘古到永远是神,但衪在伯利恒的马槽里降生为人,衪代表了整体人类。衪既是神,又是人的事实,显示在衪的名字 基督耶稣 里。 基督 形容衪是神膏立的弥赛亚; 耶稣 是衪道成肉身时的名字。
本节有效地驳斥了一个现时流行的教训。这教训认为受祝福的童贞女马利亚,或天使,或圣徒都是神和人中间的中保。但经文说只得 一位中保 ,衪的名字叫 基督耶稣 。
本节概述了旧约和新约的信息。 一位神 是旧约交给以色列的信息; 一位中保 是新约交给教会的信息。像以色列人拜偶像违背了所要传讲的信息的责任,自称为教会的也提倡其他中保加马利亚、圣徒、神职人员等,违背了所应尽的责任。
二 6 经文强调神喜悦万人都得救这事实,基督耶稣 舍自己作万人的赎价 进一步表明这个重点。 赎价 是用一个价钱来释放另一个人,使他得自由。请注意那 赎价 是为 万人 的,即是说主耶稣在各各他山的十字架上的工作,足够拯救所有罪人。意思不是说所有人都会得救,因为这牵涉人的意志。
论基督代赎之死的教训的经文很多,这是其中一节。衪死是代替 万人 的,万人是否接受是另一个问题。但基督救赎的工作,在价值上已足够买赎所有人。
到了时候,这事必证明出来 ,是指与基督代赎工作有关的见证,到了时候必然得到证实。喜悦所有人都得救,并为所有人提供得救之道的这位神,已经下令福音信息要在我们活的这世代广传。这一切的设计都显示神热切盼望把祝福给予人类。
二 7 为了最后表明神喜悦所有人得救恩,保罗说他 为此奉派,作传道的 ,作 外邦人 的 使徒 。当时就像现在,外邦人占了世界人口的大部分。使徒被差派不是单单为了一小部分如犹太人的人,乃是为了外邦列国。
他说自己是 作传道的,作使徒 的,作 师傅 的。作传道的在字义上是个福音的使者和宣布者。 使徒 的责任就比较广泛
──提摩太前书第2章他不仅要传福音,也要建立教会,在秩序和纪律上指引教会,并且作有权柄的讲话,像主耶稣基督的使者。作 师傅 的要详细解说神的话语,使所有人都能明白。
为了加强他所说的,保罗用以下说话证实他是 作外邦人的师傅 的:“ 我说的是真话,并不是谎言。 ”相信和真道可用来描述保罗执行教导事工的情况,他做得又忠心又诚实。但更可能的是,经文是用来描述保罗教导的内容,换句话说,教导外邦人有关合乎 相信 和 真道 的事。
二.关于男人和女人(二 8 ~ 15 )
二 8 现在复谈公开祈祷的题目,我们的注意力被引导放在祈祷时带领百姓的人身上。 我愿 一语是介绍,表达保罗在此事上主动的和被感动的愿望。
新约原文里, 人 这个字可翻译为两个意思。一个是普遍的人类,另一个意思是与女人相对的 男人 。这里采用的是第二个意思。保罗的指示是这样的,公开祈祷应该是由 男人 ,不是女人带领的;他所指的是所有男人,不是单单指长老。
随处 一语可以指任何一个基督徒在任何时间祷告,不受地点限制。但这里的题目既是公开祷告,本节就当理解为无论在哪里有一群基督徒聚集祷告,要由男人而不是女人作带领。
有三个条件是公开祈祷的人需要拥有的。首先,他们要举起 圣洁的手 。这里强调的不是一个人的祈祷姿势,而是他的内在生命,他的手要是 圣洁的手 ,这 手 喻作人的整个生命态度。第二,他应该是 无忿怒 的。一个人将自己的脾气在人面前发泄,又在当地教会起来为聚集的人向神说话,他的性情就是不一致了。最后,他应该是 无争论 \cs8 的。这可以指他对神重听和回答祷告有信心,又在衪的能力和旨意上有信心。我们可以综述这些条件说,人应展示圣洁和内里纯正,爱心和对人和睦,并且对神有不置疑的信心。
二 9 讨论完男人带领公开祈祷时的个人必备条件后,使徒保罗现开始讨论 女人 在这样的聚会中要有的表现。第一,他声明她们应该 廉耻,自守,以正派衣裳为妆饰 。屈梭多模为 正派衣裳 下了一个非常好的定义:
那么什么才是正派衣裳呢?例如就像完全地和有体面地遮盖她们的身体,并且没有多余的装饰的衣裳。这人有体面,那人没有体面,这又怎样分辨呢?你来到神面前祈祷是否编发和戴金器装饰呢?你来到舞会又如何呢?婚宴又如何呢?综合大会又如何呢?在那些地方贵重的东西可能是合适的,但在这里,没有一件是需要的。你来这地方祷告,为你的罪求宽恕,为你的过犯求饶,恳求主……远离这类的虚伪吧 7 !
廉耻 指逃避任何可导致羞耻的事,有适中和谨慎的意思。 自守 指女人要在衣上穿得合宜,一方面她不要寻求以贵重和标奇立异的服饰,来吸引别人的注意力。这可能导致来敬拜神的人羡慕,甚至妒忌。另一方面,她也应避免以暗淡的或时样老土的衣着,来引起别人的注意。圣经似乎教导在衣上,应采用适度和中庸的方针。
一些多余的东西应该避免,如 编发、黄金、珍珠、和贵价的衣裳 。除了适中的单编发外,编发是不需要的,夸张显眼的束发和精心的头饰,也是不需要的。以珠宝首饰或贵重的衣裳表现自我,在祈祷时刻肯定不适宜。
二 10 本节给我们看见正当的女性装饰。 自称是敬神的女人 之合宜装饰,是在善行上,此类“衣饰”不会使别人从与神的交通中分心,而且更促进这样的相交;也不会带来羡慕或错误的妒忌心,却只鼓励别人跟随这个好榜样。 善行 是教牧书信中一个突出的主题,是从纯正的道理取得所须平衡后产生的。
二 11 在教会的公众聚会中, 女人 要 沉静学道,一味的顺服 。在这题目上,此观点与圣经其他经文一致(林前一一 3 ~ 15 ;一四 34 , 35 )。
二 12 保罗说 我不许女人讲道 时,他是得神的灵感动说这话的,像有人评论说这不代表保罗的个人偏见。神谕命女人不应在教会公开讲道教导人,唯一例外是她们可以教导孩童(提后三 15 )和年轻女人(多二 4 )。女人没有权柄 辖管男人 ,即是说她不可有支配男人之权, 只要沉静 或安静便是。或许我们应额外地指出这下半节经文,不只是限于当地教会。这是神处理人类事情的一个基本原则,男人已得赐领导的地位,而女人要站在服从的位置。不是说她是次等的,这种想法肯定是错的。但这不是反过来说,神的旨意是要女人辖管或支配男人。
二 13 为了证明这点,保罗首先提到 亚当 和 夏娃 的被造, 先造的是亚当,后造的是夏娃 。这被造的次序很重要。藉 先 造男人,神打算使他成为头,就是执行指导的人,有权柄的人。女人其次被造的事实指示,她要顺服她的丈夫。保罗将论点建基于创造的次序,排除一切以为这是本色文化的想法。
二 14 第二个证据关乎罪进入了人类世界。蛇不直接靠近 亚当 ,却带引诱和谎话来到夏娃面前。按照神的旨意,夏娃不应独自作出行动,她应来到亚当面前,将事情交给他处理。但她没有这样作,她容许自己受撒但 引诱 ,并且 陷在罪里 。
关于这点,要注意现今的假师傅常利用丈夫离家外出工作的时候,拜访适值留在家里的妻子。
不是亚当被引诱 。看来他是睁眼犯罪的。有些人这样建议,当他看见妻子已堕入罪中,为了要与她保持合一的关系,所以他自己也陷在罪中。但圣经不是这样说,是 女人被引诱 ,但 亚当 没有被引诱。
二 15 这是教牧书信中最难解的其中一节经文,意见众说纷纭。有些人认为这是由神答允的一个简单应许,叫基督徒母亲在 生产 的肉体行为上从死里 得救 。但这并不是完全对的,因为有些敬虔奉献的基督徒,在带生命进这世界的行动中死去。另一些人认为 生产 是指弥赛亚的出生,而女人是透过由妇人所生的那位得救的。然而,这似乎不能满足经文的意思,因男人也是以相同的方法得救的。没有人能合理地证实本节是指女人因成为孩子的母亲而得永远的救恩。这是藉行为的救恩,藉性质极不寻常的行为得救的。
我们以下的提议会是最合理的解释。首先,上下文说的不是指她灵魂的救恩,而是指她在教会地位上的救恩。保罗刚才在本章说,好些人在他们的心里有这样的印象:女人在神的计划和旨意里是毫无地位的,她被贬为不重要的人。然而保罗会反驳这样的声明。虽然没有教会的公开职事交给女人,但她却有一个重要的事奉。神谕命女人的地位是在家里,更具体地说,是在教养孩童使他们尊敬和荣耀主耶稣基督上。试想想今天基督教会领袖的母亲们:这些女人从未踏足讲台传福音,但在为神教养她们的孩童之事上,她们在地位和为神结果子的范围内,真正已经 得救 了。
李尼写道:
她将会从罪的结果中得救,而且藉她作妻子、作母亲的天职,在教会能维持一个有影响力的地位。倘若藉生出神圣的基督徒品格的果子,这些牺牲就更进一步得承认了 8 。
在这观点上有人会问:“那么,那些不结婚的女人又如何呢?”在经文中答案是这样的,神只处理女人普遍的事,大多数的女基督徒都结婚,养育核子。关于例外的事,神有很多其他有益的事奉给她们,但是不包括公开讲道和辖管男人。
注意在本节末,子句有这样的限制: 女人若常存信心、爱心,又圣洁自守,就必在生产上得救 。这并不是无条件的应许,观念是这样的。如果丈夫和妻子维持一致的基督徒见证,在家里尊敬神,在敬畏主和主的训诫上教养他们的子女,那么女人的地位便得救了。但如果父母随己意而行,过世俗的生活,又轻忽教养他们的子女,那么这些子女便从基督和教会中失丧,在这情况下,女人便不能达至神命定给她的真正尊荣。
让我们不要以为,因为女人的事奉是私人的,又是在家里的,就比那些较公开的职事来得没那么重要。有一句名言说得很好:“推动摇篮的手统治世界。”将来的日子,在基督审判台前,忠心是要被数算的。这是在家里和在讲台上都能表现出来的。
──提摩太前书第2章《活石新约圣经注释》
……圣经注释本章结束
提摩太前书第2章-丰盛的生命研读版注释
提摩太前书第二章 第四段 代祷生活的重要(2:1-7)一.代祷是教会首要任务(2:1)
1 “我劝你”原文前面有“所以”两字,其中的“你”字原文没有,中文新旧库译本作“所以我劝大家”。“所以”表示连接上文。本书第1章保罗在消极方面指斥异教的荒渺无凭,积极方面则见证神的恩典浩大,劝勉提摩太要为真理争战。本章则特别提出教会主要的任务是要在这真理的争战中,为万人代祷。真理的战士,也就是祷告的战士。虽然原文在此没有“你”字,但如连接上下文来说,这话的第一个对象是提摩太,另一方面也是对其他所有的信徒说的。祷告固然是传道人第一重要的任务;但传道人不但要自身会祷告,同时也要鼓励他所牧养的信徒,使他们看见代祷的重要。这样的传道人,才是个成功的牧者。
1.“恳求”:原文是deeseis,是多数式。原文的意思是有所需要而祈求,感到自己有所缺乏而祈求的意思。在中文文理圣经译作“呼吁”。
2.“祷告”:原文是proseuchas,这字最常用于形容人向神禀告祈求。
3.“代求”:是替别人祷告。每个信徒应将替别人祷告当作是自己的要事。一个为主工作的人自然具有祭司的职分,而祭司的主要工作就是代求,“代求”原文是enteuxeis,英文译作intercessions。此字在希英汉字典解作臣仆见君王向他有祈求,也含有“侃侃直言”的意思,没有丝毫畏缩的心。
4.“祝谢”:原文是eucharistias,是感谢的意思,英文圣经译作thanks
giving。我们不但要为人代求,还要为人感谢,而为人感谢和为人代求常有很密切的关系。因着保罗常为人代求,所以他也常为人感谢。
上述四点,是保罗在此偶然提起。他并非有意把祷告分成几类,他所以一口气列出几类的祷告,乃是表示我们在祷告上应该多方面的向神祈求。因此我们的祷告应该是不只为自己求,也要为别人求;不只是祈求,也应有感谢。
在此,我们应注意“第一”这两个字,保罗把这几件事看为第一。原文的意思是在所有的事上是第一。第二要注意的字是“万人”。应该为万人来恳求、祷告、代求、祝谢,如果我们真能为万人恳求、祷告、代求、祝谢,我们的属灵生活自然会变得很丰富,而有许多祷告和感谢的事。许多时候常因我们祷告的范围太狭窄,以致我们觉得祷告的题目太少、或太旧,没有什么新鲜的话可向神祈求。
二.代祷的好处(2:2-3)
2 这里的“君王”按当时来说是指罗马皇帝,是犹太人的敌人。但是保罗劝他们,即使对这样的君王也要为他们祷告,因为主耶稣在十字架上就曾经为仇敌代祷(路23:34),而祂自己在世时亦曾劝勉门徒要爱他们的仇敌(太5:44)。保罗在世时不但自己常为别人代祷,也常请别人为他代祷。信徒为国家执政掌权者代祷,就是等于我们承认那真正掌握国家权柄的是我们的神,而不是这地上的政府。我们为他们祷告,也就是求神运用祂的权柄来影响国家的官员,使他们所决定的不超出神的指意之外。虽然按当时来说,罗马政权似乎在那里影响着宗教的自由发展,因为教会受到政府的注意,甚至受到罗马皇帝的逼迫,可是保罗却在此提醒我们,要藉祷告来影响世界国家的政权。如果这些在地上的君王,在位的官长,都晓得按神的旨意治理国家,就能使我们敬虔端正,平安无事的度日;这话亦表示我们所在的国家,如果政治安定,对于传福音的工作是有帮助的。事实上,平安无事、敬虔端正的生活是神所喜悦的,因为神并不喜欢我们天天遇见苦难,所以我们必须求神在我们所生活的环境中管理一切,使我们有平安的日子来为祂作见证,这原是神的旨意。
“敬虔”这字在教牧书信里特别多。提摩太前后书共有十次,此外在彼得书信和犹大书也提过。这几本书都论到教会中一些背道的事,以及人心的邪恶;可见在这末后的世代,信徒应特别注意过敬虔的生活。保罗在此对年轻的提摩太特别多次讲到敬虔,更有深一层的意思;显示在这末后的世代,青年人的生活是愈来愈放荡,愈发不敬虔了。
“端正”有“庄重”的意思。中文的文理圣经译作“庄重”,表示我们对神对人应该有庄重的态度。
3 “平安无事的度日”,在此不但是指环境上的平安,也是指内心的安定。当时的犹太人由于很盼望脱离罗马政权,时常作乱,情形很不安定。过了几年,耶路撒冷被毁灭,犹太全国也就被灭亡了。保罗在此好像有一种预见,已看到这种危险,所以他请求信徒为这事祷告。既然圣经要我们为君王和一切在位的祷告,使我们可以敬虔端正,平安无事的度日,可见祷告是足以影响世上的政权的,否则圣经就不需要这样要求我们祷告了。
这样为万人祷告是合乎神的旨意,是神所喜欢的。这告诉我们,作个讨神喜欢的人,就是为万人恳求、祷告、代求、感谢。圣经虽已这样清楚简单地告诉我们,但是要不要真正作个讨神喜欢的人,就在于我们肯不肯在神面前作个忠心的代求者,尽我们应尽的本分了!
三.代祷与万人得救的关系(2:4-6)
4 1.我们要为万人祷告,因神是愿意万人得救的
在此保罗说出为万人祷告的重要:为万人祷告正是神要拯救万人的旨意,与神的旨意相配合,使祂的旨意藉着我们的祷告得以成全。但有人却故意误解“祂愿意万人得救”的意思,认为神既然是愿意万人得救,祂的愿意就是事实,人人必定可以得救,并不会有灭亡的人。事实上,这并非保罗在此所说的意思。下文说“明白真道”,神愿意万人怎样得救呢?乃是明白真道,接受真道而得救。所以虽然神愿意万人得救,但这并不是说,万人不必信耶稣就可以得救,乃是愿意他们因着明白福音的救恩而接受,因此得救。“明白真道”在文理圣经译作“洞悉真理”。
使人明白真道和代祷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常想到,要叫一个人明白真理,在知识方面应如何开导他的心,怎样讲解得清楚,如何用更好的比喻,如何把救恩道理讲得明白。这些当然都是重要的,可是真正叫人明白真道的,却是圣灵在人心中工作,开人心窍,他才会明白。所以,为万人祷告,和神愿意万人得救、明白真道是有着密切关系的。可见神愿意藉着我们的祷告,使祂的灵在人心中作工,开他们的心窍以致他们能领悟这福音救恩的奥秘。这句话不只是指那些没有信主的人明白真道,也是包括那些已经信主的人,更深切地认识主的真理,不但接受真道而且深深明白,以致可以体会神愿意万人得救的心,用自己所已经明白的真道去教训别人,去引领别人来归向主。
5 2.我们要为万人代祷,因为耶稣基督是独一的中保
既然只有一位神,除了这一位神以外,没有任何别的神,所以我们应当为万人祷告,使他们认识这一位神,向祂求告;既然只有一位中保,除了靠这位中保以外,没有第二个中保可靠着进到神面前,因此,我们更必须为万人代祷,使他们认识这一位中保,接受这位中保,叫他们能归到主的名下。在这里要注意第1节和第5节的关系。第1节告诉我们要为万人恳求、祷告、代求、感谢;可是第5节告诉我们“神和人中间只有一位中保”,可见我们虽然可以为万人代求,可是我们中间却没有一个人是神和人中间的中保,只有耶稣基督才是这位中保。我们的代求不过是向主耶稣基督这位独一的中保来祈求,求主开万人的眼睛,认识这独一的中保。无论任何人,或者是比较属灵的人,或是古时的圣徒,都不能成为我们祷告的中保,唯有降世为人的耶稣,祂一方面在天上,另一方面又降世为人,才有资格作神和人中间的中保。而这句话也含有一个意思,要作神和人中间的中保,一方面必须是神,另一方面也必须在地上做人。因为只有耶稣基督有这样的经历,所以,只有祂才是我们的中保。祂是长远活着,在天上作我们的大祭司(来7:25)。
6 “祂舍自己作万人的赎价”,保罗在此提及耶稣作中保的另一重要资格,就是祂曾舍自己作万人的赎价。“赎价”这字原文是antilutron,与anti有反对的意思,但有时作“还”,还价的还;平常圣经提到赎价用lutron,但在此用antilutron,是特别加强语气,有加强赎价的意思。太20:28;可10:45也说到耶稣要舍命作多人的赎价,“赎价”是用lutron,但全部圣经只有此处的赎价用antilutron。“赎”表示我们曾被赎,“价”表明耶稣为我们付上了代价。这赎价实在是昂贵的赎价。,除了耶稣基督以外,没有人能替万人付上这赎价,为何只有耶稣基督是神和人中间的中保呢?因为只有耶稣一人,可以为万人付出赎价,而且是已经付了。
“到了时候,这事必证明出来”,这“到了时候”是指什么时候呢?可有两种解释:
A.神证明祂的福音,是按着不同的时期,一步步把真理显明出来。在保罗那个时代虽然已开始被证明出来,可是还没有普遍地向全世界传扬出去,所以保罗的意思是说,耶稣基督为万人舍命,作万人的赎价,至终必要向全世界的人完全显明,这件事实也终必被众人所承认。按福音的扩展经过来说,起初是使徒们在犹太地方传福音,后来保罗周游四方,到罗马帝国管辖的境内广传福音,以后又有欧美宣教士奉差遗到亚洲、非洲等地方传福音一真到今天,而使福音得以普及全世界绝大多数的地方。
B.另一种解释\cs14“到了时候,这事必证明出来”是指着主耶稣再来时说的。主耶稣为万人舍己这事实虽然万人不一定都肯信服,可是到主再来的时候,这件事却必被显明在万人之前,证明祂的死确是作为万人的赎价,柜绝祂代赎的人,将永远担当自己的罪。
今天人们虽然可以否认,或存不信的心来辩论,拒绝耶稣基督为他流血舍命这救赎的恩典;可是有一天,这事必被证明出来,他们的拒绝是无知的,是自取灭亡的。
四.保罗奉派的使命(2:7)
7 在此保罗说明他奉差遗的使命,就是要证明耶稣基督的舍命是作万人的赎价,虽然这一件事在主再来的时候必定会完全被显明,可是保罗,已开始照着神这个旨意来努力,证明这历史事实是神为人所安排设立的奇妙救赎;不但保罗这样,今天所有信主的人也应如此。都是为着一个目标而活,就是在这拒绝基督救恩的世界里,竭力地证明基督的舍命是为万人作赎价。今天,人们不但要尽力勾销基督舍命为万人作赎价这一事实,同时还用许多漂亮的讲法来代替这一点。有人只愿承认基督的死是一种伟大的牺牲、伟大的舍弃、是革命的殉道者,他们希望用这些美好的名词一笔勾销“基督舍命作万人赎价”这个事实。但是所有神的儿女,神的忠心仆人都应该像保罗那样证明基督的死是作万人的赎价,祂是神和人中间独一的中保,是照着神愿意万人得救,明白真道的旨意而降世为人的。在此保罗提到他奉派的职分,是作传道的、作使徒、作外邦人的师傅。“作传道的”通常是普通的称呼,因为所有作神仆人的都可以这样称呼。保罗进一步说明,他不只是普通的传道人,更是使徒,是传道当中神所特选,有特殊属灵权柄的使徒,他不但亲眼见过主耶稣,为基督受特别多的苦,又有权行神迹异能,所以他的话语和教训可以作为信仰的根据。“外邦人的师傅”则解释他在使徒职分中的一种更特殊的使命
──提摩太前书第2章他不只是徒,且是外邦人的使徒(加2:8)及师傅,是教导外邦人相信这位救主,学习圣经真理的。
“我说的是真话,并不是谎言”。在本节中这句是最叫人难以明白的,为何保罗向提摩太这样说呢?他说:“我说的是真话,并不是谎言”。难道提摩太还会怀疑保罗所说的不是真话而是谎言吗?在原文,这句话是跟在他作使徒的后面,是解释他作使徒这件事的。英文圣经将这话放在括号里,放在使徒后面,这表示这句话是特别强调他作使徒这个身分,不是为提摩太说的,乃是为当时的假师傅说的。虽然本书是给提摩太,但信的内容却特别关系到教会各样行政的事,以保持信仰的使命。所以保罗在讲到自己作使徒的身分时,特加上这表白的话语,让提摩太接到此信时,可以根据信上所写的来对付那此假师傅对保罗的毁谤。如有人因这缘故而怀疑这书信不是保罗所写,这也是没有什么理由的,因为保罗在别的书信里面也说过这样的话,如在罗9:1;林后11:31;加1:20等处,都表示他所说的实在,因为保罗书信既为众教会所念诵,那么他所写给提摩太的信就不是单为提摩太个人,也是为使提摩太有根据,来向那些毁谤的人辩解,因此加上这句话,也就不觉得有什么奇怪了。
问题讨论
基督徒的首要任务是什么?“恳求”“祷告”“代求”“祝谢”有什么分别?
为什么要为国家元首或执政者代祷?
保罗要信徒学习代祷的事奉时,为什么提到神愿意万人得救?
保罗奉派的使命是什么?他为什么要加上声明他说的不是谎言?
第六段 男女的次序(2:8-15)
这一段经文是许多信徒喜欢争论的,当我们研究时,应首先放下一切世界的学说所给我们的影响,而完全没有成见地接受神的话。如果我们的思想先接受了世界的主张,先有世界的见解,然后才用世界潮流的见解来判断本段经文的话,那么我们的态度及研究圣经的原则就已经错误了。许多人所以不能从这段圣经中得到正确的讲解,也是因为他先佩服了世人的讲法,先有了自己想要有的解释,然后才勉强经意迁就己意的缘故。像这样的解经,是不能得到神所要指示我们的亮光的。
世人的平等观念与圣经中平等的意义有很大的出入,而圣经中所说的自由与世上所讲的自由意义也有很大的差别。虽然这些平等和自由的思想都是发源于圣经,因为圣经中的平等自由思想是基督徒所接受,并影响世界的。但今天世上的人在平等与自由这方面思想的发展却已偏离了圣经的意义。主耶稣当日对犹太人说:“你们必晓得真理,真理必叫你们得以自由。”他们回答:“我们是亚伯拉罕的后裔,从来没有作过谁的奴仆,你怎么说,你们必得以自由呢?”他们不明白圣经所说的自由是因真理而得的自由,也是从罪中得释放而得的自由,所以耶稣回答说:“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们,所有犯罪的,就是罪的奴仆”。
世人的自由常是在罪中自由犯罪,是越过真理范围,违反神旨意的自由。神所给我们的自由是受真理约束的自由,其个人自由是不侵犯别人自由的。但世人却渐渐误解自由,像当日犹太人不明白自由的意义一样。他们以为自己没有作过谁的奴仆,没有人可以辖管他们,所以今天的世人都以为他们本来就是自由的,可以作任何喜欢作的事;不但不认为在罪中任意放纵是作罪的奴仆,他们反倒认为接受真理的约束是一种束缚,所以要打破各种真理的约束,好叫他们能在罪中痛快地“自由”。
世上人的平等与圣经的平等也不相同,圣经指出在耶稣基督里面都是一样的,所有的人都是因着主的恩典得救,都有同等的地位,就是神儿子的地位,也接受同样的灵,就是神儿子的灵,并不分犹太人或希利尼人,不分男女老幼,这是按着属灵关系所给我们的平等思想。但这并不是说,所有的人都只有一样的岗位,无论在家庭、教会、社会,都没有领袖、官长、长幼的分别。这种平等的观念只告诉我们,我们基本的地位是一样的,都是神的儿女。不过我们各人的职分、责任、岗位都不同,在家庭、在教会、在社会、在国家各有应尽的本分,及应守的命令。关乎这方面的真理,圣经中许多使徒的教训都清楚地表现出来。可是世人的平等观念却往往认为大家一样就是平等;另的能作的,女人也能作,这是平等,男子穿的衣服女子也穿,女子穿的衣服,男子也穿,这是平等。而且渐渐地,世人的平等观念也不再以圣经真理为根据,而是以世上哲学家的主张为根据。这些世界的哲学家虽然被世人看为大有学问,可是他们对圣经真理却一窍不通,只根据他们属肉体的意见来批评圣经,而不能真正领会圣经的意义。他们是属血气的人,是在那已经败坏的属亚当的生命里面活着,他们的学问,及属世的知识不能改变人的旧生命。因为事实上,除了基督的救赎以外,没有人能因学问好而改好天然的生命的。
这种人的见解虽然可以影响世人,形成一种潮流,可是这些世界潮流并不一定是正确的,它可能有一小部分与圣经的原理相合,但也有好些地方是与圣经真理相冲突的。所以基督徒如果接受世人这种平等自由的观念来核对圣经,而把圣经放在他们的标准之下来评判,当然是不能满足的。
真正平等的意思并不就是“一样”,乃是根本从人的心意中除掉阶级观念。那些把道德当作束缚,把圣经真理视作捆绑,可以自由犯罪,犯奸淫的,都不是真自由,也不是真平等。现今那些提倡“新道德运动”的人们,难道在他们心中没有阶级观念吗?他们不觉得他们是比别人更高吗?他们真有这样谦卑的性格吗?事实上却正好相反,心中充满了骄傲和自大。他们所主张的平等往往外表虽是“同样”,但内心却还是以为自己比别人强,根本没有除掉那种看自己比别人高的观念,这也就是世人的平等与圣经中的平等完全不同的地方。圣经是根本除去人里面觉得自己比别人强的意念,这个意念是造成各种阶级的根本原因。当我们除掉这个意念之后,便知道在耶稣基督里,我们都是污秽不堪无可救药的罪人,是蒙主的恩典而得救的,所以各人当看别人比自己强,那么我们无论在什么岗位上,或是职分上有什么不同,或是男女次序上有所不同,便都不成问题,不会造成不平等。我们身体上各肢体的安置,虽有不同的位置,却不能说位置的不同就表示阶级有高低;我们不能把眼睛放在嘴巴下面、嘴巴是必须放在眼睛下面的;你不能说口放在眼睛下面,所以口比不上眼睛,其实不是,口虽在眼睛下面,它和眼睛却是一样重要的,这不是阶级不同,而是岗位的不同。所以,如果你强将眼睛放在口下面,或将两者放在一起,你就会发现口根本没法子吃东西,鼻子打个喷嚏,眼睛就要受很多的苦。
照样,神在祂的家
──提摩太前书第2章教会里面,或在信徒个人的家庭里面,也有祂的安排。祂给予男女的不同地位,而这一切的不同并不是要造成不同的阶级。有人以为耶稣说过你们都是弟兄,所以教会不应该有首领,因为大家都是弟兄。徒15:22却明明告诉我们,犹大、西拉是在弟兄中作首领的。保罗在他的书信中显示,他在工作当中常常打发这个弟兄,吩咐那个弟兄,差遣这个人到那里,叫什么人来,叫什么人去,显然保罗是站在领导的地位。因此我们不能否认在主的工作上确实有领袖与服从领袖之人的分别。只是,领袖不应被视作超人、特殊的人,受其他人的崇拜,乃是在神面前接受他的职分,而我们尊重,他也是因为神给他这种职分。
另有些人认为,既然圣经说犹大、西拉是在弟兄中作首领的,可见教会中应有首领,因此就争夺首领的地位。他们完全误会了圣经中首领的意义。耶稣说,你们中间谁愿为大,就必作你们的用人,谁愿为首,就必作你们的仆人(太20:26-27)。所以圣经中并非没有首领,也不是不应该服从首领,但这首领的意义和世界上官僚阶级的意义是绝不相同的。所以在研究本段圣经以前,我们就应先除掉这些成见,如此才能正确地认识这段圣经的本意。
一.男人应息争祷告(2:8)
8 在原文,本节开头有“所以”两字,“所以我愿男人……”英文圣经有therefore即“所以”,在新旧库译本开头有“故此”两字,这“故此”和“所以”意思相同,它把上文的讲论和下文连接起来。但这连接是连接第7节或第1,2节的话呢?按第7节保罗说到他是作传道的,作使徒,作外邦人的师傅,下面就说我愿男人无忿怒,似乎连接第7节更靠近这里的意思。
为何保罗有以下的教训呢?因为他是作使徒,也是作外邦人师傅,教导他们学习真道的。信徒既然要学习真道,学习怎样在教会中事奉神,就应该知道在教会中男女当站的地位和应有的秩序。但假如这里是连接第1,2节的话,第1,2节是劝勉信徒为万人恳求,祷告,代求,祝谢,既然讲到祷告那么这里连接下来说明男人应该如何过祷告的生活。似乎也可以。因此有人主张本节应连接第2节。但我们却认为第8节应属于下面这一段,因为虽然第1,2节是讲到祷告的问题,但那里并不是单劝男人祷告,乃是大家都要祷告,保罗似乎没有什么理由只劝男人祷告,而不劝女人祷告;但本节归入下段,论男女在教会中不同的职分,意思就不同了。保罗对男人所着重的教训,是要他们无忿怒,无争论,随处祷告。对女人的教训则是要她们在妆饰上朴素,在教会里面要安静,要学习顺服。保罗愿男人无忿怒,无争论,因男人性情比较暴躁,比较喜欢辩论,使徒是针对男人的弱点而劝勉教会中的弟兄。
在此“愿”字原文boulomai,含有“很想”的意思,语气较重。按神的创造而论,男女各有所长,亦各有弱点。男人之好斗,从孩童的举动中就可以清楚看出,男童的玩具常以手枪和各种武器居多;女童的玩具则以洋娃娃、小猫、小狗等较多,所以圣经这里所教训我们的,都是按着男女之弱点提醒我们,并无偏袒之处。
“争论”圣经的小字作“疑惑”,男人在宗教信仰方面比较多疑,而女人在这方面则常较男人易于相信;女人的疑心多是对人方面,尤易因疑生忌;但对神方面女人则常较男人虔诚。男人对神的事往往常要先求理解,然后才肯相信,但属灵的事却决非单凭理解便能明白,常是先信后明而不是先明后信,所以保罗要求男人“无疑惑”。
“举起圣洁的手随处祷告”,祷告最重要的是能“举起圣洁的手”而不是在于是否有圣洁的地方。使徒在这里并不是说愿男人在圣殿中祷告,乃是说随处祷告,无论在什么地方只要你的“手”圣洁,所作所行,对神对人常存无亏的良心,随处祷告都是一样有功效的。
“举手”祷告,这里大概依照犹太人的习惯而说,不一定注重举手的姿势。按旧约时代摩西与约书亚领导以色列人与亚玛力人争战时,摩西在山上举手祷告,约书亚则在山下攻击亚玛力人。可见“举手”祷告,有旧约犹太人背景,旧约的人重仪式与表样。因他们是凭表面来信靠神的应许的,但在新约时代,一切旧约所预表的实体(基督与其救赎)已经实现,就不再注重表样,而注重实体了;所以“举起圣洁的手”这话重点在说明手中所作的事要圣洁,而不在乎举手之姿势,我们若行事圣洁,则无论何种姿势祷告,都可蒙垂听。
男人在祷告方面亦常不如女人。懒惰祷告的信徒常喜欢推说地点不适当,所以保罗在此提醒我们,只要你的手圣洁,各处都适合于祷告。让弟兄们在主的光中省察自己罢。我们的手圣洁吗?可以随处祷告吗?
注意,保罗在此虽然是在教导提摩太有关男女在教会中应有的秩序,但所论的事却是关乎弟兄,所以这随处祷告的吩咐,不只是传道人应有的生活,也是一般信徒应有的生活。
二.女人应有朴素衣饰与善行(2:9-10)
从9节起直至15节都是论及女人的问题,这几节也是教会中常常发生争论的经文,它关涉到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社会习惯对女人的服装及社会地位的问题,另一方面则是圣经中对于女人在家庭及教会中之安排的问题。
社会的旧习惯会因时代和环境的变迁而改变,但神创造男女时所赋予的不同特长,乃在教会与家庭中所定规的秩序,却是不会因社会环境之改变而改变的。在此所提妇女的衣饰、举止,都与社会习惯有关。时代的改变,衣饰也必改变,人们对妇女举止活动的观念亦会随之改变,就如中国女子在早几十年前到学校读书便被当时的人看作怪事,但现今的人看来却根本不算一回事;从前女子上街脚上不穿袜子,人家便看得不顺眼,但是现今的女子就算三加正式宴会,穿一双比较好的“拖鞋”也不奇怪。可见社会习惯会因时代不同而改变,人们对女子的社会活动和衣饰的观念也会改变;但是神在教会以及家庭中所设立的秩序,则与社会观念无关,是不因时代的观念改变而改变的。
社会是由人组合成的,但教会是因基督的救赎而产生的,是属灵生命的组合,正如家庭一样也是神所设立的。由于人类的第一对夫妇以至每一对夫妇都是神所配合,所以教会与家庭的秩序是完全根据神的安排和定规。在此保罗先提及女人的衣饰,举止与活动,然后才提及女人在教会中的地位。
9 “又愿女人廉耻自守”意即女人的举止要有礼、庄重、切勿浪漫轻浮,令人产生不知羞耻或反乎常礼的行动。今日世俗女子,常误以浪漫放荡之行为为时髦前进,庄重谨守则为落伍古板,其实这是与圣经的真理相反的。所以基督徒青年更应当小心地从圣经的真理中领悟“活泼”、“头脑开通”与“浪漫轻浮”、“放纵私欲”之间的分别,不要盲目随从今世的潮流。
“以正派衣裳为妆饰”所谓正派就是“端正”的意思,与3:2的“端正”同字rosmio{,正派与妖艳相反,却不是丑怪难看,乃是含真与善之美,不带下流卑贱之成分。
虽然姊妹或弟兄的服饰会因时代不同而改变,但在每一个时代中,怎样的妆扮是“正派”,作样的妆扮是妖艳,并不难于分别。譬如一位普通人家小姐的妆扮,和一个舞女的妆扮,很自然地在人的心中会产生不同的反应。
按希腊文rosmios之原意是安排得十分整齐有序之意,英文圣经译作orderly。
在今日教会中很少人提及妇女服装问题,似乎大家都不敢说,以为在这时代中若提及朴素服饰就是落伍的,但圣经对姊妹的服饰,显然相当留意。虽然多数姊妹也比弟兄更爱妆扮自己,但圣经对姊妹服饰的教训,其原则同样适合于弟兄,因为今日弟兄穿着奇装异服的也不少。每一个基督徒都应当认识清楚,在服装方面领导世人走的,实际上是一些电影明星之流的人物。基督徒若没有自己的主见,只一昧的跟着世人走,不照圣经的原则,必然不能与世人有分别的见证。衣食住行是生活的四大要素,若以为穿衣是一件小事就不留意圣经教训,则是完全不切实际、逃避现实的论调,这样说的人多半已无心在衣饰方面遵照圣经教训的。
“正派”并非“古老”,倘若我们现今穿着清朝时代的衣服,人家可能以为我们在演戏。所以在衣饰上既不是要崇古也不是要时髦,而只要整齐、端正、朴实而不寒酸,实用舒适,可以省时,合乎圣徒的体统,与年龄身份相配,就是正派了。
“不以编发、黄金、珍珠、和贵价的衣裳为妆饰”就是不要奢华浪费,耗用太多的金钱在衣饰方面,世人常藉衣饰的华丽以显露其体态、炫耀其地位,引人注目,甚至以能挑动异性情感上的冲动为目的。但这却绝不应是基督徒的标准,我们为什么不能依照圣经的原则,而以世界的潮流为准则呢?我们不能另外有自己的准则吗?
圣经不主张信徒的衣饰奢华浪费,也是因为我们在世上本就是客旅是寄居的,因此无需耗费过多金钱在这些纯然属外表的衣饰上,应节省金钱,以便可以作更多有永存价值的事。我们在个人的享受方面理当节制知足,使我们有更多能力,顾念缺衣少食的肢体。神所赐给我们的金钱,若多过自己的需要,就当作忠心的管家,把它分给需要的人。
或有人说,基督徒灵性如何,不在乎衣饰如何,因为衣服穿得朴素的人也不见得就是属灵。诚然,衣饰的朴素并不帮助我们属灵。但衣饰的华丽就会帮助我们属灵吗?更不能。奢华的衣饰只能帮助我们更属世。事实上,我们根本就不是为着属灵或不属灵来穿衣服,乃是为着主的荣耀,显出圣徒与世人的分别而穿着适当的衣饰。
穿着暴露体态的衣服,会引起异性邪恶的意念,这不只是一项事实,是圣经所反对,就算是教外的人亦同样反对。因此每逢一种新奇的暴露服装出现时,总会遭受若干社会舆论的反对;但因着人性趋向于邪恶,所以当社会的舆论不能抗拒那些新的潮流时,只好默然接受;但无论如何它说明了一项事实,就是那些过分暴露体态的衣饰容易挑动异性的恶念,这是世人的良心所公认的事实。
至于传道人的服装,更当作信徒的模范。每一个事奉主的工人,都应当认清,朴素的衣饰,是圣经对于信徒在仪表方面的要求,传道人应当是和圣经的主张站在一边的。为这缘故,所以传道人应有朴实的衣饰,而姊妹们如站讲台,更应有端正的服饰。
10 “只要有善行,这才与自称是敬神的女人相宜”。以上所提的只关乎外表,本节则关乎内心与品德。可以说是另一种的“妆饰”。圣经一直提倡姊妹应重视品德与内心美善的性情,作为自己的“妆饰”,这远胜于外表的华丽。使徒彼得亦同样劝勉基督徒妇女:“只要以里面存着长久温柔安静的心为妆饰”,彼前3:4与本节的意思极相似。
保罗在此并未指明应有怎样的善行,但彼得前书3:4则清楚地指明要有:“长久温柔安静的心”。这原是神所赋予女人的特长。一般说来,女人较为温柔安静,所以她们应当在神所给她们的特长上,善加运用,更求长进,这才是真正的美善之“妆饰”。
基督徒是注重实际的,所有行事、待人、工作、生活,都当寻求实际之意义与利益,在外表的衣饰上也当如此,我们虽然应当穿着端正的衣饰,但却并不依凭衣饰得人尊敬,乃是凭着真实美好的品德来取得人的敬重,因为这才是更能荣耀神的“妆饰”。所以保罗说“这才与敬神的女人相宜”,与神儿女的身分相称。
问题讨论
要明白本段经文正意,应先有什么态度?为什么保罗只提醒“男人”无忿怒,举起圣洁的手,随处祷告?
什么是“正派”的衣饰?
有人说信徒灵性如何与衣饰无关,对吗?
为什么圣经要信徒穿着朴素衣饰?
为什么不应穿过分暴露体态之衣饰?
什么是更重要的“衣饰”?
一. 女人在教会中的地位(2:11-14)
1.女人讲道(2:11-12上)
保罗在林前14:34-35中有类似的话:“妇女在会中要闭口不言,像在圣徒的众教会一样,因为不准他们说话;他们总要顺服。正如律法所说的。他们若要学什么,可以在家里问自己的丈夫;因为妇女在会中说话原是可耻的”。这是新约论及这题目的两处主要经文,应当互相三照着讲解。
11 为什么保罗要妇女在会中闭口,沉静学道呢?这是关乎“举止活动”方面的事,与当时社会习惯有关。使徒对于涉及罪恶和信仰方面的社会习惯,如说谎、贪婪、拜偶像、奸淫……等,断然拒绝它们留在教会中,但对于与信仰无关的社会习惯并不拒绝,甚且容纳于教会中,例如:“你们要亲嘴问安”(林前16:20),“洗圣徒的脚”(提前5:10),“用爱心接徒客旅”等(来13:2)。(注意:这些是当时社会习惯,被容纳于教会中,因与信仰、罪恶无关。却不是要现今没有那种社会习惯的人,必须去模仿的。”使徒时代的社会,对于妇女在公共场合说话或表现得十分活跃,都以为是可耻的。因为当时的基督徒妇女,在信主以后,知道在主内男女平等,在基督里不分男的女的,犹太人或外邦人;所以基督徒妇女的地位显然因信主而提高。但有些妇女走到另一极端去,以为既然男女平等,便可以像男人一样,公开说话,或在聚会中听道遇有不明时,便随便起来发问。按主耶稣在世时,十二岁上耶路撒冷守节期,就曾在教师之间,一面听一面问,可见在当时的会堂中,听道的男人可以发问的。基督徒妇女虽然在基督里是平等,但她们却仍然生活在当时的社会中,所以对当时社会所不容许的习惯,就不应触犯。当时的人对于妇女在公共场合随便发言都认为是不知廉耻的,如果基督徒妇女在聚会中忽视当时社会这种观念,便会使福音因她们的缘故受毁谤;因为别人会以为福音的道理是纵容妇女放荡轻浮,因而使主道受拦阻。所以像这一类的社会习惯,信徒都应尽量在不妨碍福音的推广原则下遵守。否则,反而容易被社会人士视为“下流”,“不道德”或“放荡”了。保罗针对当时这种情形,故不许妇女在会中随便站起来问道或讲话,况且当时妇女知识程度较低,疑难既多又不易解明,若随便发问则会影响教会聚会的秩序与情绪,所以保罗要她们“沉静学道一味的顺服”,“她们若要学什么,可以在家里问自己的丈夫”(见林前14:35)。
12上 “不许女人讲道”,原文“讲道”didasko{,圣经在他处常译作“教训”,或“教导”(如太4:23;9:35;28:20)都译作“教训”,(西3:16;罗12:7;林前4:17;提前4:11)则作“教导”,故有解经家认为此处并不是不许女人讲道,乃是不许她们教导。但实际上教导与讲道,在圣经中的用法并不作很严格的分别;因为“讲道”实际上也就是教导,并且若是女人不可“教导”,那么对今日信徒所引起之难处可能较女人不可讲道更大,这岂不也表示许多姊妹们不可以作教员吗?所以本讲义认为,我们还是承认,保罗是根据当时的社会习惯观念而禁止妇女讲道,这种解释较为合理。
虽然在本处及林前14章,保罗为免福音受人毁谤而有禁止女人讲道的事,但却非绝对的禁止,林前11:5说:“凡女人祷告或是讲道,若不蒙着头就羞辱自己的头”。可见女人并非绝对不能讲道,只是讲道时必须蒙着头。此处之蒙着头讲道,即可证明上文我们之论说,保罗是按当时社会习惯而禁止女人随便在教会中发言的;因当时的妇女抛头露脸被视为羞耻,所以若要讲道就必须蒙着头。因此若女人绝对不能讲道,保罗就不需要这样说:“凡女人祷告或是讲道,若不蒙着头,就是羞辱自己的头”。而现今教会中主张女人不可讲道的人,亦非指绝对不可;而是认为若女人只对女人讲道是可以的,因为林前11:5的确提及女人讲道。但请注意,林前11:5所提及的女人讲道是否只限于对女人?抑或保罗在提前2:12所说的,不许女人讲道是否只限于不许在有男人在一起的聚会中讲道?不是的,保罗只说了“不许女人讲道”(提前2:12),在林前11章提到倘若女人讲道“若不蒙着头,就是羞辱自己的头”,可见他对于女人讲道所加的限制只是必须蒙头,而不是只限对女人讲。而此限制指的也是当时的社会习惯。由于当时女人在公共场合露脸活动被认为不合体统,所以妇女必须蒙头,整个脸都遮盖,只露出两只眼睛。
其实若按林前11:5来说,所称的“女人祷告或是讲道”理当是指有男人在一起的聚会来说。因下文说到女人蒙头,显然是因有男人在一起聚会,所以女人才需要蒙头,则就被认为是抛头露脸,被人视为不知廉耻的举动。并且林前11:5是和“祷告”连在一起讲,所以“凡女人祷告或讲道……”若专指在女人的聚会中才可以讲,则女人祷告是否亦只能在女人的聚会中才可以祷告?但我们从徒1:12-14教会刚开始时,就可看见妇女和许多男人一起祷告。
总之,保罗在此,按当时的社会习惯及为福音的好处,而禁止女人讲道,但若蒙头则被许可讲道。
按林前12:9-11作先知讲道的恩赐乃是:“圣灵随己意分给各人的”,并且这种恩赐并非只为某等人如女人或男人等,乃是为着全教会的(弗4:11-16)。我们今日无法否认圣灵同样将讲道的恩赐给好些姊妹。但这是否表示圣灵认为姊妹也可以负担讲道或施教的责任,所以才给她们这种恩赐?抑或是圣灵将讲道的恩赐给姊妹是只为着向姊妹讲道,但同样的恩赐若给了弟兄则是为着全教会?或圣灵是否只不过赐给她们讲道的恩赐而已,却不是要她们讲道?这当然是令人难以置信的,因为如果这样,圣灵就根本没有必要将讲道的恩赐赐给姊妹了。
此外,路加2:36-37,有女先知亚拿对百姓讲论基督的事,又有血漏的女人得医治后当众作见证(可5:25-34),旧约诗篇亦曾提及:“主发命令,传好信息的妇女成了大群”(诗68:11)。
2.女人不得辖管男人(2:12下-14)
12下 参照林前11:3;弗5:22-24;彼前3:1,5等处经文,在此所说不许女人管辖男人之事,是应指女人在家庭与教会两方面的地位来说的。神按祂创造的旨意所赋予男女才能之分别,是以男人为家庭或教会的“头”。教会不是社会,社会的观点是根据世界的潮流,但教会却是根据圣经的教训。社会是由人组合,国家和政府亦是由人民推选而产生,但家庭与教会却是由神所设立的,所以没有一个家庭的父亲是“选举”出来的,也没有一对夫妻是由别人投票选定的,可见夫妻的配合是出于神,所生的儿女也是出于神的赏赐。神对家庭的安排是丈夫作头(见拙作《以弗所书讲义》第5章注解),而教会是神的家,在神的家中,神所安排的也是男人作头,不是女人。十二使徒以及使徒行传中,圣灵所设立的使徒中,并没有一个女使徒,就是在教会历史中,亦未发现有一位在当代被公认的女领袖(除了异端之发起人之外)。
13 在此保罗提出一些理由,解释他为什么不许女人辖管男人;因为按神创造之次序,已经安排男的在先,女的在后。神按其创造之计划而赋予男女不同的才能,使其各自适宜于家庭和教会中的岗位,而互相合作。注意保罗在此引证神创造男女之先后为理由,这先造与后造在全节中十分重要的。他是要藉这“先”与“后”以说明男女地位的不同。他在林前11:9说得更强:“并且男人不是为女人而造的,女人乃是为男人造的”。意即按神创造女人之初,其目的就是为帮助男人而造(创2:18),而不是为着管辖亚当而造的,所以女人应较男人更善于作“帮助”人之人。这种依照神创造男女之先后及其天赋才能而安排之家庭秩序与岗位,决不是时代的潮流所能更改的。时代的进展并不能使男人分担女人生育及乳养婴儿的责任,也不能改变男人的体态,像女人那样的温柔可爱。注意“帮助”亚当的夏娃,并未被圣经看为较低级的(圣经对夏娃的指责纯然是因她先被引诱的缘故)。在神前亚当与夏娃并无阶级之别,但却有先后之秩序,及有“头”与帮助”者的岗位之分别,所以现今信徒在基督里虽没有阶级或男女的分别,但在肉身之中却仍有家庭的秩序和教会的岗位,应当按神的安排遵守这些秩序。
14 本节进一步引用;史实证明,女人未守住自己岗位,不让亚当应付魔鬼的引诱,而却自己出头的结果,便使人陷在罪里。使徒要提醒信徒,从人类被造时,已有这历史的教训来说明女人若不服神安排之岗位所可能遭遇到的悲剧。自从创世以来,人类社会,是以男人为主体的,这一个事实也是至今未变,不论任何国家的家庭,都是仍以父亲为家主,这种情形虽过历世历代仍然存在,证明男女在天赋才能上有分别,一般而论,男的适宜作一家之主,女的则适宜作“内助”。所以虽然现今世人极力反抗神的安排,但这种反叛却并未给人类带来更多家庭的平安与快乐,而相反的却带来了更多的痛苦和悲剧,所以人们虽然可以照自己的意思行自己所以为对的路,但若想得到神的眷佑与赐福,却唯有按着神所安排的旨意而行。总之,使徒在此引证,夏娃之所以先被引诱,足证女人之不宜于在神的家中作领袖,因为女人多半对于理论方面的事没有深入研究的兴趣。所以在基督教范围内,有关教义之理论或圣经注释方面之着作虽如汗牛充栋,但出于姊妹的着作却有如凤毛麟角,但反之,如果是属于故事或小说的,这方面的女作家却不算少。
再者,如按下章使徒讲论监督之职责而论,保罗在此先论及不许女人辖管男人,并提及女人先被引诱,然后下文才论及监督之职分,暗示女人不可作监督,因为监督需在信仰和教义方面作“全群”的守护者,以应付各种异端的诱惑,而女人在这方面按天赋之才能而论实不如男人。
四.特别关乎女人的应许(2:15)
12 这是一节特别有关基督徒妇女生产之应许。本节首两字“然而”显示,上节未句“陷在罪里”与创世记3章始祖犯罪与受咒诅之事有密切关联,按创世记第3章男人犯罪后,肉身方面所受之刑罚是“你必终身劳苦,才能从地里得吃的……你必汗流满面才得糊口”(创3:17-19)。而女人在肉身方面所受之惩罚是“……我必多多加增你怀胎的苦楚,你生产儿女必多受苦楚;你必恋慕你丈夫,你丈夫必管辖你”(创3:16)。“然而”,基督徒妇女若在信心爱心上长进圣洁,便可以在生产儿女的事上得救。所以这“得救”应直接指生育儿女这件事,而没有理由按灵意解释。这应许对于今日医学较进步的时代之妇女来说仍然有效;但对于当时的基督徒妇女来说则更觉宝贵。(注意这是带条件的应许,并非当然给所有的人。)有解经家认为所谓“就必在生产上得救”乃是指因那称为“女人”所生之基督而得救,意即女人将因基督之降生,完成了救赎工作,而在受男人之辖制方面得救
──提摩太前书第2章得着解放。这种解释虽尚符合在基督里男女平等的原理,但若按本节而论,似乎有些牵强,所以本讲义认为这不是最自然的解释。
问题讨论
女人讲道是关乎妇女的活动举止方面的事,抑地位方面的事?当时社会观念对女人在公共场合讲道,与今日的人之观念有无分别?
圣经对于与罪无关的社会习惯采何种态度?
不许女人讲道,是对一般女人还是传道人?
14节应如何解释?
──提摩太前书第2章陈终道《新约书信读经讲义》
……圣经注释本章结束
提摩太前书第2章-每日研经丛书注释
提摩太前书第二章 福音的普世性(二 1-7 )在我们详细研究这段经文之前,必须注意一件显明的事,使人不会看不出来。在新约圣经之中很少经文这样强调福音的普世性。要为 所有的人 祈祷;上帝是一位救主,祂渴望 所有的人 得救;耶稣舍自己的生命,为 所有的人 作了赎价。这就是华尔德.洛克( Walter
Lock )所说的:‘上帝拯救的旨意,像祂创世的意志一样广阔。’
这些语调是在新约中重复听见的。上帝藉 基督使 世人 与祂自己和好(林后五 18 , 19 );上帝爱 世人 ,甚至把祂的独生子赐给他们(约三 16 )。耶稣本身深信当他从十字架上被高举起来,或迟或早,必会吸引 万人 来归祂(约十二 32 )。
勃朗( E. F. Brown )称这段经文为‘传道事工的蓝图’。他说它能证明 所有的人 皆有 接受上帝的能力 ( Capax dei )。他们可能失丧,但可以寻回;他们可能无知,但可以被启迪;他们可能是罪人,但可以得救。乔治.威赫( George
Wishart )作诺克斯( John Knox )的先锋。当他翻译第一篇瑞士认信文( the
First Swiss Confession )的时候说:‘圣经至终的目的乃是宣告上帝对全人类的仁慈和友善;祂藉 祂的独生子耶稣基督,也在祂里面,宣告这仁慈;人应藉 信心而接受这仁慈。’这就是必须为 所有的人 祈祷的缘故,因为上帝渴望所有的人就祂;所以教会也必须存 这个愿望。
(一)福音对象包括 贵贱 。上至掌 权的 君王,下至无能为力的奴隶,皆列入福音听众之内。有智慧的哲学家和无知的凡夫俗子,皆需要福音带来的恩典和真理。在福音的对象之中,是没有阶级分别的。君王与平民,富豪与穷人,贵族与村夫,主人与仆人,皆包括在那浩瀚的福音范围之内。
(二)福音包括 好人与坏人 。在现代的教会中,我们看见仍然存 一种怪异的病态,就是受人尊敬的人才可以进礼拜堂;有人或许会对那些试图进入礼拜堂的罪人侧目而视。但新约圣经很清楚地告诉我们,教会的存在不单为启迪教导好人,她也当欢迎并拯救罪人。施达德( C. T.
Studd )经常念 一首四行打油诗:
‘有人欢喜住的地方,
能听到礼拜堂的钟声;
我愿开一间救生店,
离地狱只三十六寸之内。’
贺川丰彦( Toyohiko Kagawa )是现代的一位伟大圣徒,而事实上也可称为历代以来的一位伟大圣人。他为基督的缘故,跑到新川( Shinkawa )寻找那些失丧的人;他在全世界最肮脏和最穷的贫民窟居住。史马特( W. J.
Smart )描写那个情景说:‘他的邻舍是一 未曾注册的妓女,和自夸智力超越全城警察的盗贼,以及那些不单炫耀自己杀人的纪录,并且随时准备再去杀人的杀人者。这些人,无论是患病的,心灵孱弱的或罪犯,都住在一个极端可怜的深渊;街上积满肮脏油滑的垃圾,老鼠从下水道爬出来然后倒毙;整个环境一直充满令人呕吐的臭味。住在贺川丰彦左邻的是一个白痴少女;她的背部刺满了许多可耻的图画,用来引诱满心兽欲的男人走进她的私窟。随处所见都是身体被梅毒侵蚀而致腐烂的人。’贺川丰彦所要的就是这些人;而且耶稣也是一样!祂渴望 所有的人 ,不分好和坏,都来就祂。
(三)福音包括 基督徒和非基督徒在内 。我们应当 为万人 祷告。这封信叫我们为君王和一切在位的人祈祷。这些人可能不是基督徒,他们甚至对教会采取仇视的态度;但教会的祷告应当把他们带到上帝施恩的宝座前。对一个真正的基督徒来说,他在这个世界不应有一个敌人;没有一个人不在他的祈祷范围之内,因为没有人不在基督大爱之中,也没有人不在上帝的旨意之内;上帝渴望 万人 得救。
祈祷的方法(二 1-7 )(续)
与祷告有关的四个字在这节经文中一并列出来。事实上,这四个字虽不能清晰的加以区别;但是每一个字对祈祷的方法都能有所说明。
(一)第一个字是 dee{sis ;我们把它译作 恳求 。它不是宗教专用的字;它可以指向人或向上帝作出呼吁。但这个字的基本概念就是感到需要。人除非需求感已唤醒他的欲望,否则他不会恳求。故此祈祷是从需求开始。它开始也是因为我们本身对事情有不能应付的意念。人类的软弱感就成了向上帝恳求的一切基础。
‘不要让你的良知令你徘徊,
也不要轻信万事胜意的梦想;
最适合祂所要求的,
是感觉到你需要祂。’
(二)第二个字是 proseuche{ ;我们把它译作 祷告 。 恳求 和 祷告 基本的分别:前者可以用作对人或上帝恳求;但后者则只限于向上帝祷告。有某些需要只有上帝才能满足我们。惟独祂能赐我们力量;惟独祂能饶恕我们;惟独祂才能赐我们真实把握。我们很可能因软弱困扰,因为我们常把我们的需要带到错误的地方去祈求。
(三)第三个字是 enteuxis ;我们把它译作 代求 。在这三个字当中,它是最有趣的一个,因它有一个最有趣的历史背景。这个名词是从 entugchanein 动词转变出来,它的原意是与别人 相遇 或 同意 别人。相遇也可以解作与 别人密谈 ;后来,它又产生一个特别的意思: 进到皇帝面前,把一份请愿书交给他 。我们从这个意思明白祷告的更多事情。我们前往上帝的路是畅通无阻的,而且有权把我们的恳请告诉这位君王。
‘你前来朝见的是一位君王;
任何巨大的恳请都可以呈给祂;
祂的恩典和权柄无限,
祂不计较恳请的太多。’
在这位皇帝面前,你的恳求无论多大,祂都有办法给你成全。
(四)第四个字是 eucharistia ;我们把它译作 祝谢 。祈祷不单止向上帝求一些事物;我们还需要为上帝所赐的而感谢祂。祷告本应该充满感恩,然而我们却埋怨祂。伊比克德( Epictetus )本身是个坚忍学派(斯多亚派)的哲学家,而不是一个基督徒。但他常说:‘我这个矮小跛脚老人,除了赞美上帝之外,我还能做什么呢?’真的,我们有权利把需要带给上帝;但是我们也有责任把祝谢向祂献呈。
替一切在位掌权的人祷告(二 1-7 )(续)
这段经文清楚地吩咐我们为一切君王和掌权的人代祷。这是基督徒公祷时的最主要原则。 那些 君王可能就是迫害信徒的人,而掌权者也可能就是试图决心铲除基督教的人。然而教会永远不应停止为他们祷告;甚至处于被迫害的最痛苦时刻中,也必须这样做。
倘若我们能追溯初期教会的日子,在受到逼迫的痛苦时期,教会认为要为君王和他的藩王和掌权者代祷,是她绝对的责任,这是一件异乎寻常的事。彼得说:‘敬畏上帝,尊敬君王。’(彼前二 17 );而我们必须谨记这位君王不是别人,而是尼禄( Nero ),就是当时残忍的巨魔。教父特土良( Tertullian )坚持基督徒要为君王代祷,祈求他们‘有长寿,安稳的统治,安全的家,忠诚的元老院,公义的子民和世界的和平。’(护教论 Apology
30 )他写道:‘我们为我们的官长代祷,希望整个世界保持和平,并且叫世界的末日因此暂缓来临。’(护教论 39 )他还说:‘基督徒绝不会与任何人为敌,当然更不会与君王作对;因我们知道君王是上帝所选任的,所以我们要爱他,敬重他,尊荣他,希望他安全,并且叫整个罗马帝国得享和平。因此我们要为君王的稳固而献上祭礼。’( Ad
Scapulam 2 )居普良( Cyprian )写信给底米丢安( Demetrianus ),描述基督教会应如何‘日夕献祭止息上帝震怒,祈求上帝赐他们和平与安稳。’( Ad
Demetrianum 20 )在公元后三百一十一年,罗马皇帝伽勒利( Galerius )曾直接请求基督徒替他代祷,并且应允若他们肯为国家祈祷,他必怜悯和宽恕他们。达提安( Tatian )说:‘君王会命令我们进贡吗?我们必须愿意缴付。掌权的人会命令我们替他们事奉和劳役吗?我们亦应替他们劳役。人所应得的尊敬,我们可以同样去尊敬这些人;但是惟有上帝才应得我们的崇拜。’(护教论 4 )安提阿的提阿非罗( Theophilus
of Antioch )曾说:‘我何等敬重我的君王,因为我不会膜拜他!然而我会为他祈祷。除了一位又真又实的上帝以外,我不会敬拜别人,因为我知道君王也是上帝所派的。君王能好好的治理百姓,因此人应该给他真正的尊敬,并且顺服他而为他祈祷。’(护教论一 11 )殉道者犹斯丁( Justin
Martyr )也说:‘我们惟独崇拜上帝,但在其他的事情上,我们也乐意事奉你,承认一切君王与统治者的地位;并且要祈求,使他们保持单纯的理性去使用他的王权。’(护教论一 14 , 17 )
在替君王祈求的一切祷文中,最伟大的一篇是记载在罗马的革利免( Clement )写给在哥林多教会的第一封信里。当时是在公元后九十年,而且人们心中对罗马皇帝多米田( Domitian )的残酷迫害事件,记忆犹新。革利免说:‘宇宙主宰,我们的主阿!你藉 至尊和言语不能述说的力量,把统治权和力量赐给我们的掌权者和官长,叫我们知道你已把尊贵和荣耀赐给他们,就应当顺服他们,而不抗拒你的旨意。因此,主啊!求你赐他们健康、平安、和谐和安稳,叫他们治理你所交托他们的政府,而不致有误。天上的主宰啊!因你是历代的君王,你把荣耀、尊贵和权柄赐给众人,叫他们能治理地上的一切。主啊!求你按照你看为美好的事,引导他们的脚步,叫他们使用你所赐给他们的权柄,能够以和平、温柔和虔敬来执政,因而得你的喜悦。啊!惟独你才有此力量成就这些事,并且远胜过为我们所作的这一切,比它更为美善。我们要藉 我们灵魂的大祭司和监护人,耶稣基督赞美你。但愿荣耀和威严全归与你,从今直到万代,直到永永远远。阿们。’(革利免壹书六十一)
教会常认为她有一项重大的职责,就是必须替那些在地上负责统治万国的政权代祷;甚至把那些迫害教会的人也带到上帝施恩宝座前。
上帝的恩赐(二 1-7 )(续)
教会替那些执政掌权的人祈求若干事情:
(一)教会要为‘平安无事的度日’祈祷;希望能够在生活中没有战争,叛乱和任何纷乱的事发生。这是一个良好公民应为他的国家献上的祈祷。
(二)但是教会还要再为另一件事情而祈祷,即‘可以敬度和端正哽日’。我们在这里所见的就是教牧书信中两个伟大的字:不单止在泣的人应该有,而且每一个基督徒也必须切求的筼素。
第一,有 敬虔 ( eusebeia )。这是一个非常伟大的希腊字,也是差不多卞能直译出来的希腊字。它描写对上帝与人的拿敬:它是指对人钦佩和对上帝拿敬的内在态哽。忧西比岛( Eusebius )绐这个字下一个定义:‘对独一上帝所表示的尊敬,并且能够过上帝希望我们有的生活。’对希腊人来说 eusebeia 有一个最伟大的例子,就是苏格拉底本身的榜样;色诺芬( Xenophon )用以下一段文字描写:‘他真是如此敬虔和忠诚,因此他除了顺从天命而行之外,他绝不会走错一步;他真是如此正直和公平,因此他从来不会丝毫伤害任何人;他非常克己节制,从来不会只取甘甜而舍弃苦涩;他真是如此理智、聪明、端庄、永远能分辨善恶,而不会行差踏错’。( Xenophon
: Memorabilia 四,八,十一) Eusebeia 与拉丁字 Pietas 非常相似。范拉( Warde
Fowler )给这个伟大的拉丁字作这样的描写:‘对罗马人来说, pietas 这个字是指人虽然面对试炼与危险的熬煎,仍会超越个人的情欲和自私安逸的怂恿。爱尼亚斯( Aeneas )认为 pietas 就是一种对诸神意旨应有的责任,同时对父亲,儿子和别人应有的个人责任;而这个责任感是不可以须臾离开的。’我们很清楚看见, eusebeia 实在是一种非常卓越的品质。它永远不会忘记对上帝应有的尊敬,也永远不会忘记对人应有的义务,永远不会忘记对自己尽责,因此具有这种优异品质的人永远不会叫上帝、别人、和自己失望。
第二,有 端正 ( semnote{s )。这个希腊字也是不能够完全直译出来的。它的相等形容词 semnos 是经常用来形容诸神的性格的。特仁赤( R. C.
Trench )描述一个有 semnos 品质的人;就是具有地上少见的一种优雅和尊严;他又说这种人‘不怒而威;别人很自然的会对他肃然起敬。’亚里斯多德( Aristotle )是希腊一位伟大的伦理学教师。当他描写任何一种美德的时候,他总有办法执其两端而取中庸的道理给与一个贴切的描述。一端是太过;另一端是不及;所以美德必然是两者之中愉快的中庸之道。亚里斯多德指出 semnos 就是介乎 阿谀卑屈 ( areskeia )与 高傲自大 ( authadeia )之间的中庸之道。我们可以这样说,一个有 semnote{s 美德的人毕生就是一幕崇拜,因为他的整个生命都是活在上帝面前。他在世人中间,按上帝所放的地位,犹如在一座活的上帝的圣殿里。他永远不会忘记上帝的圣洁和人的尊严。
以上所述的两种美德可以说是属于皇帝的高贵品质。它是每一个人都应渴望的,因此每一个人都应该祈祷得 它们。
一位上帝和一位救主(二 1-7 )(续)
保罗以一句能概括基督徒信仰的最伟大真理作总结。
(一)只有一位上帝。我们并不是活在一个像灵智派学者所主张两位互相对立的神的世界,也不是活在一个像异教徒创造出满天神佛,诸神经常互相争竞的世界。海外传教士告诉我们,基督徒带给异教徒世界最大的慰藉之一,就是使他们认识只有一位上帝的信念。他们一直生活在对多神的畏惧之中;当他们一旦发现这个宇宙只有一位独一真神,祂的名字叫天父,而祂的本性就是爱,他们认为是解放了。
(二)只有一位中保。甚至犹太人也曾说人与上帝之间有许多位中保。所谓中保就是站在两者中间,替双方作居间的人。犹太人认为天使也是居间者。根据次经:但的约( The
Testament of Dan 六 2 )记载:‘人当靠近上帝,和替你代求的天使,他是上帝与人之间的居间者。’希腊人相信有各种不同的中保。蒲鲁塔克( Plutarch )说,若人以为上帝可以与这个世界有直接交往的话,这简直是侮辱上帝;祂是藉 天使,魔鬼和那些半神半人,可以算是连络官的,与这个世界交往。
故此犹太人或希腊人的思想皆认为人不可以 直接 来到上帝面前。但是基督徒藉 耶稣基督,可以与上帝直接交往,而中间毫无拦阻。再者,基督徒相信只有一位中保,就是主耶稣基督。举例来说,勃朗( E. F.
Brown )告诉我们,印度教觉得基督徒的信仰是很难接受的;他们说:‘你们的宗教对你们有好处;我们的宗教对我们也有好处。’但是除非我们能坦诚相信一位上帝,和一位中保,否则人类不能宣讲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大同这件事。倘若真的有许多神和许多中保,而他们之间彼此争取人的效忠以及对他们的爱的话,那么宗教只会带来分裂,而不是团结。因为只有一位上帝,和一位中保,人类才可彼此皆是兄弟。
保罗继续称耶稣是那位舍祂的生命给众人作赎价的。这句话很简单的指出上帝为了把人类挽回祂自己身边,要付出上帝的儿子生命和死亡的代价。有一个故事,叙述一个人的儿子在大战中阵亡。他以前过一种毫不检点,甚至是无神主义的生活。但现在听闻儿子阵亡噩耗以后,使他与上帝面对面,而这种经验是他从未尝试过的。结果他改变了。有一天,他站在纪念碑面前,双眼望 刻在石上的儿子姓名;稍后,他说了一句话:‘我猜我的儿子舍命为我得生。’这正是耶稣所做的事;祂用舍生和死亡作代价向人述说上帝的大爱,并且把人引到上帝面前。
然后保罗宣称他自己四重职责。
(一)他是耶稣基督故事的 传报者 ( a herald )。这个字的意思是把事实讲述出来,然后又说:‘这是真确的。’他所讲的不是自己的,而是来自他的王之宣告。
(二)他要为基督的故事作 见证 。见证人是说:‘这是真确的,我知道这件事情的内容。’并且说:‘这是有效的。’他不单讲述基督的故事,并且说出基督为他所成就的事。
(三)他是一位 使节 (使徒)。使节的职责就是在外国介绍自己的国家。从基督徒的意识来看,作基督的使节就是把基督的故事告诉别人。他自己既得福音的恩惠,就必须把自己所经验的传给别人,希望别人也同样受惠。
(四)他是一个 师傅 。 传报者 是个宣讲事实的人; 见证 是宣讲事实的力量的人; 使节 是把事实向人推荐的人; 教师 (师傅)是使人明白事实意思的人。我们单知道基督曾活 和代死还是不够的;我们必须思索这些事的意义。人对基督的故事不应当单单感到惊奇,他必须想出它对自己和世人的意义。
祈祷的障碍(二 8-15 )
初期教会采取犹太人的祷告姿态,站立祈祷,双手高举,手心向上。后来特土良( Tertullian )说这种祈祷姿态正好描绘耶稣被钉十字架时那种神情。
犹太人常知道什么足以成为人向上帝祈祷时的障碍。以赛亚听闻上帝对祂的子民说:‘你们举手祷告,我必遮眼不看,就是你们多多的祈祷,我也不听,你们的手都满了杀人的血。’(赛一 15 )我们在这里看见对祈祷要注意的几件事。
(一)祈祷的人必须举起圣洁的手。他必须向上帝举起没有触摸禁忌之物的手。这并不是说
──提摩太前书第2章 罪人这时被禁止与上帝亲近。它的意思乃是说,当人祈祷时,若他出去触摸被禁之物,他就犹如没有向上帝祈祷一般,这种祈祷便没有实质。这不是想到无助之人祷告时热情难禁,拚命抑止,认识自己的失败而忏悔;它乃是想到只作形式化的祷告之人。
(二)祷告的人不要存忿怒的心。有人曾说:‘饶恕是不能分割的。’人和神圣的饶恕是一齐进行的。耶稣也曾重复强调人若存心与邻舍为敌,就必不能得到上帝的饶恕这件事。‘所以你在祭坛上献礼物的时候,若想起弟兄向你怀怨,就把礼物留在坛前,先去同弟兄和好,然后来献礼物。’(太五 23 , 24 )‘你们不饶恕人的过犯,你们的天父也必不饶恕你们的过犯。’(太六 15 )耶稣又指出那个不肯饶恕人的仆人,结果得不到饶恕,到了最后:‘你们各人,若不从心里饶恕你的弟兄,我天父也要这样待你们了。’(太十八 35 )我们若要获得饶恕,就必先饶恕人。遗训录( Didache )是基督徒在最初期公共崇拜中使用的一本书;大概是在公元后一百年左右辑成,里面有一句话是这样的:‘凡与他邻舍争吵的人不要到我们这里来,除非他们先能和好。’仇恨在人心中,是叫他的祷告不能达到上帝面前的障碍。
(三)祷告的人心中必须没有疑惑(中文圣经译作‘无争论’)。其实这句话可以指两件事而说的。这个希腊字是: dialogismos ,可以解作 争论 和 疑惑 。若果我们取前者的译法
──提摩太前书第2章 争论 ,我们只不过重复上文所述的事实,指争吵,忿恨和恶毒的辩论做成祷告的障碍。故此我们认为译作 疑惑 较佳。我们在祷告之前,必须深信上帝会答允我们。倘若一个人带 悲观的态度去祷告,并非真心相信自己的祷告会有什么帮助,他的祷告就是枉然。人医愈之前,必须存 一个可以痊愈的信心信念;人接受上帝恩典之前,必须深信可以获得那恩典。因此,我们必须满具信心地把我们的祷告带到上帝面前,祂才会垂听我们的祷告。
教会的妇女(二 8-15 )(续)
这段经文的第二部分是论到妇女在教会里的地位。我们不可撇开它的历史背景去读它,因为它的内容完全是基于写这封信时的实际情势。
(一)它是以犹太人的背景而写的。从来没有一个民族像犹太人能够给妇女在家庭中如此崇高的地位;但是在公事场合,妇女的地位却是非常低微。按犹太人的律法来看,她只是一件物品,而不是一个人;她的父亲或她的丈夫可以全权支配她的一切。不准她学习律法;教导妇女明白律法,犹如把珍珠丢在猪前。妇女不准参与会堂的崇拜;她们只许在会堂或走廊划分出来的地方,可以不让别人看见。男子到会堂是要 学习 ;但妇女最大的希望只是到会堂去 聆听 而已。会堂的经课是由会众读的;但妇女无份,因为妇女读经必定会减损‘会众的尊荣。’绝对不准妇女在学校教书;甚至连最年幼的孩童也不准她们教导。律法的明文要求,妇女可以豁免。她们因此毋需守犹太人的神圣节期和特别的宗教庆典。妇女、奴隶和儿童三者并列为同一粗人。在犹太男人的早祷文中,有一句是他们向上帝感谢的话:为上帝没有造他们为‘一个外邦人,一个奴隶,或一个女人’而感谢上帝。约西.约翰拉比( Rabbi
Jose ben Johanan )在父老遗言( Sayings of the Fathers )中说过:‘“愿你的家门敞开,让贫穷的人来作家属,但不要与妇人多讲。”这是智者之言:“凡与妇人多交谈的人,会令他本人遭殃,会失去律法的功效;他的结局就是承受地狱的永火。”’一个严谨的拉比从来不会在街上与妇女打招呼,甚至连他的妻子,或女儿或母亲也不会点头或说话。有人谈到妇女说:‘她的工作就是:送孩子们到会堂;料理家务;尽量让丈夫有自由时间到学校去学习;在家守候丈夫回家。’
(二)它是以希腊人的背景而写的。希腊人的背景使我们对事情加倍复杂难明。在希腊人的宗教生活中,妇女的地位也是极低的。在哥林多所建的女神阿费德庙,里面有一千个女祭司;她们的实际职责就是充作宗教性的妓女;到了黄昏后,她们便成 结队在街上兜生意。以弗所的大亚底米女神庙也有数百位称为 美尼西 ( Melissae )的女祭司。这个字的意思就是 蜜蜂 ,而她们的职责与哥林多的阿费德神妓一样。庄重的希腊妇女都是过一种少与外界接触的生活;她住在自己的住所,除了丈夫之外,任何人也不准进内;甚至连吃饭的时候也不会露面,她从来不会单独在街上露面,也不会参加任何公众的集会。但事实上,在希腊城市中,如果基督徒妇女因为主动地讲道,参与教会的工作的话,教会必然会被视为行为无约束的妇女聚集的地方。
还有,在希腊人的社会中,有些妇女毕生的工作就是替自己精心制作衣服和编发。庇尼( Pliny )告诉我们,在罗马有一个名叫保运娜( Lollia
Paulina )的新娘,单缝制她的结婚礼服已经花了四十三万二千英镑。甚至他们自己希腊人和罗马人对一些妇女们爱好衣 与一切妆饰的矜夸特色,也感到非常震惊。希腊人有一个称为‘神秘宗教’的律大信仰;他们也对衣服订出一些禁制规则,内容与保罗在本段经文所写的全部相同。其中有一段铭刻的文字是这样的:‘一个奉为神圣的妇女是不准戴金饰物,不准涂胭脂,不准在面上搽白粉,不准戴发带,不准编发,也不准穿鞋;但穿毡鞋或用献祭动物的皮革所做的鞋则例外。’这些初期教会的守则,并不是一种永久性的条例;它只不过是因当时的环境有此劝勉的需要而订出来的。
尽管事情如何发展,我们亦可以看见另一面的实情。那个古老的故事告诉我们,女人是上帝创造出来的第二个人,她虽被蛇引诱而堕落,但是那生育和教养耶稣成人的就是拿撒勒的马利亚;第一个看见复活的主的,是抹大拉的马利亚;站在十架之下的是四位妇女门徒,其他的门徒已不知去向了!在早期教会出色的教师之中,有一位叫百基拉的女信徒,她与丈夫阿居拉负责指导亚波罗明白真理(徒十八 26 )。此外有两个妇女:友何爹和循都基虽有争吵也曾为福音尽力(腓四 2 , 3 )。初期教会的执事,传福音的腓利有四个女儿,她们都作了教会的女先知(徒廿一 9 )。年老的妇女也应负责教训的工作(多二 3 )。保罗对罗以和友尼基两位妇女非常钦敬(提后一 5 );而且在罗马书十六章中,我们看见好几位妇女的名字都是备受推崇的。
所以本章所提及的事,只是为应付当时的环境而写的一些临时性条例。倘若我们想知道保罗对妇女的地位所持的永久性立论,我们可以查考加拉太书三章廿八节:‘不分犹太人,希尼利人,自主的,为奴的,或男或女:因为你们在基督耶稣里,都成为一了。’在基督里,教会内在的一切区别,无论是地位、尊贵和职责功能,都应该完全被扫除。
但这段经文是以一个确实的真理作总结,它说女人在生产上得救。这句话可能有两个意思。它可能指一个事实
──提摩太前书第2章 马利亚是一个妇人,但她也是耶稣的母亲;她因生育和教养耶稣而成就了一件伟大的功绩,因这是最崇高的生育,使她和所有的妇女都得救。但是这句话很可能更简单得多的指妇女应该藉 本身的生育职责得救,而不是在会众中对人宣讲。无论我们如何解释,妇女应在自己家中负内助之职责。
我们切不要用逼段经文阻挡一切妇女在教会中的事奉;我们应谨记这段经文的犹太人与希腊人的背景。同时要找出保罗在这方面的永久性观点,人类的这些区别已不复存在;无论是男或女,为奴的或自主的,犹太人或外邦人,皆有资格事奉基督。
──提摩太前书第2章 《每日研经丛书》
……圣经注释本章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