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利米书第十七章-《精读本圣经注释》
耶利米书第十七章-《精读本圣经注释》
17:1-4 临到犹大的审判:继续第16章,神再次指出犹大百姓的罪,并宣告将要临到犹大的审判。之所以在同一篇讲道中,重复论及罪和罪的结果,是为了强调审判的临近性和必然性。因此,百姓所要思想的不应是躲避审判的方法,而是如何信靠关于审判之后必得恢复的应许,以及在审判期间该如何行。亦即,要正确地领悟介入历史的神之护理,并且按照那护理,思想在这一时刻所当选择的最佳方法。当智慧之人深入地经历并确信神的公义和慈爱时,都会采取这种态度。
17:1 犹大的罪是……坛角上:通过两个比喻,指出犹大百姓无法为自己的罪作出任何解释:①将他们的罪铭刻在其心版上。在这里“心”可以被译为“良心”,良心为了显出律法的功用而作出了见证(罗2:15)。据此来看,这是意指他们的蓄意罪行将永远不会消除。②将他们的罪铭刻在坛角上,这是为了以防有人否认良心。坛角是百姓献赎罪祭时洒上牺牲之血的地方(利4:7-18)。因此,在坛角上刻其罪,表明历世历代的后人将证明他们的罪,即便是百姓不承认铭刻在良心上的罪亦无济于事。终上所述,犯罪的犹大百姓断不能遮掩自己的罪或使之合理化,并且必按照其罪受到审判(结7:8;36:19;彼前1:17)。
17:3 我田野的山哪:以诗的表达方式描述了圣殿所在的耶路撒冷。
17:5-27 犹大所当行的两件事:在上文,耶利米以自己的象征性生活,来指出巴比伦将要俘虏犹大的理由。在本文,他讲述了两个实践性教训来终结第七篇讲道:①当坚心信靠神(5-11节):此训诲用以警告犹大百姓,因他们对“拥有强大军事力量的邻邦”或对“钱财”的爱,超过对神的爱。百姓对神的爱,应发于心,表于外,倘若只有外在的行动而没有诚挚的心,那就是无视神的假冒伪善。而正是这种作为,到处充斥着犹大。因此,本节可以说是提供了从病因入手医治犹大病状的方法。②当守安息日为圣日(19-27节):用以记念神在前六日创造天地,第七日就歇工安息的创造事工。并且,这还意味着要按照神的创造原理,而过单单信靠神的生活。尤其是,守安息日还起到了确认神人之间立约关系的作用,这一点意义深远<出31:12-17,守安息日为圣日的属灵意义>。以诗体预言未来之事的先知,突然以散文体讲述实践性教训而结束了讲道,这是因为先知恳切地希望百姓立时悔改。
17:5-11 依靠神的人:耶利米以栽于水旁的青翠树木,比喻了存心依靠神的人;用孵化它鸟之蛋却终被雏鸟遗弃的鹧鸪,比喻了不依靠神的人。前个比喻强调人可以持续不断地领受神的恩典,而后个比喻则强调,人会很快失去自己所依靠的。耶利米以“人血肉的膀臂”称呼了不信靠神之人所仰仗的对象,其背景是,当时约雅敬为了防御巴比伦的入侵,而与埃及法老缔结同盟的史实(王下23:25)。本文的主题是“当存心依靠耶和华”,具有以下意义。希伯来文学的特点之一就是,将人的精神、心理功能与身体的特定器官相联系起来进行叙述(诗146:3,4;赛30:1,21:1,3)。心脏就是代表性事例,它被视为知、情、意的根源,有时甚至用它来表现完整的人格。有时,“心脏”也被译为心。据此来看,此教训的强调点是“要以心脏依靠神”,亦即劝勉人当以全人信靠神(代下12:14)。
17:6 沙漠的杜松:似乎是指树枝枯干的低矮灌木。杜松是不结果子的无用之树。
17:8 树栽于水旁:此树是指全然依靠耶和华的人。这种人每天都会从神的话语吸取属灵营养(诗1:2,3),因此能够从容地胜过任何试炼(赛43:2)。他的生命会结出许多有益于邻人的果子,生命也变得丰盛(加5:22,23)。
17:12-18 耶利米的请愿:在上文,耶利米指出百姓心中的腐败,劝勉他们应诚实地单单依靠神而获得拯救。在本文,耶利米突然作了一首求告诗。按上下文来看,此诗似乎是独立的插叙。但若参照当时的背景,就可以知道传讲实践性教训的耶利米突然作此求告诗的动机。亦即,耶利米虽然向百姓宣告了来自神的信息,却遭到了他们的谋害与逼迫,便向神倾诉自己的冤情。此请愿的内容如下:①神的恩典宝座,象征着在艰险世界中保障人生命的权威(12,13);②向神呼求救恩(14-18)。
17:13 离开我的,他们的名字必写在土里:土象征不能长久的事物,与永恒的活水(启7:17)或生命册相反。因此,这句话象征着,人的肉体虽然尚存在于这世界,但来世,其灵魂却得不到神的保护(出32:33;诗69:28;启17:8)。这种审判远比人在这地上所遭受的任何苦难更加悲惨,表明凡离弃耶和华的均得不到救恩。“离弃耶和华的”,是指心灵腐朽的人,他们以破裂不能存水的池子(2:13)换下了神。
17:15 耶和华的话在哪里呢:犹大百姓认为耶利米的预言没有得到应验,就向宣告耶路撒冷即将灭亡的耶利米,厉声咒骂神与耶利米均说了谎。然而,不久之后耶路撒冷就被巴比伦所摧毁(B.C.586),他们的非难与嘲笑就成为一席妄言。恶人思考时只会专注于转瞬即逝的表面现象,因此,他们的内心无法容下信心与信赖。
17:19-27 要以安息日为圣日:耶利米藉着请愿诗(12-18),得了安慰与勇气,便继续宣告“要以安息日为圣日”的实践性教训。自创世之初(创2:3)就已有关于守安息日为圣日的思想,但耶利米在此处论及的却是,出埃及时代成文的摩西律法(出20:8-11)中之律例。对犹大百姓而言,守安息日为圣日的重要意义之一就是,作为神百姓的自我认识(尼10:28-31)。因此,犯安息日就无异于向神宣告自己的独立宣言,进而被视为触犯了所有律法。由此可知,耶利米所欲教训的并非仅限于安息日,而是针对犹大百姓的整个生活领域<出31:12-17,守安息日为圣日的属灵意义>。
17:19 你去……站在耶路撒冷的各门口:耶路撒冷共有12个门供人出入。这些城门不仅是出入往来的关口,也起着法庭的作用(得4:1,2)。之所以用城门来作法庭,是因为来来往往的人多,可以注意那些案件,且从中得到教训。神命令耶利米要在城门宣告关于安息日的教训,也与城门的这些长处和作用有关。亦即,关于安息日的教训关系到每一个人,因此要使全民都有机会留意,闻听此教训。
17:23 他们却……不受教训:列祖曾蓄意犯了关于安息日的教训(尼15:32-36),此事件成为了纠正守安息日为圣日这一教训的实例。之所以提及列祖的错误,是为了暗示列祖的行为 可能成为现实生活的标准。亦即,信赖先祖的生活习惯优于信赖神的话语,并不是正确的态度。对待传统,即便它看似正确,也要受到客观真理的准绳——神话语来检验。这才是真圣徒每日的生活态度。
17:24-27 顺服诫命的结果:先知讲论遵行第四诫命的后果和未遵行的后果,强烈地劝勉他们要顺服守安息日为圣日的教训。顺服时的结果如下:①大卫王朝将存到永远;②耶路撒冷城将存到永远;③百姓将安居乐业;④选民共同体将繁荣昌盛,敬拜将得到洁净。然而,犹大百姓却拒绝领受耶利米的劝勉,从而受到了截然相反的咒诅:①王朝断代;②耶路撒冷城被毁;③百姓被掳去;④实际上的敬拜权被剥夺。神的诫命,总是带有祝福与咒诅的两面性(申28:1-68)。
—《精读本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