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利米书第18章查经资料
耶利米书第十八章-《丁道尔圣经注释》
耶利米书第十八章
十八 1 ~ 17. 先知往访陶匠
这段经文显示,耶利米在观看陶匠弄泥之后,领悟了神如何像陶匠一样塑造祂的子民。制陶在近东是人人耳熟能详的事,因此此段经文应当是犹大人十分心领神会的。这段所记叙的内容应发生于约雅敬在位初期。
3 ~ 6. 轮 的希伯来文有两重意思,另一意是“一对石头”。陶匠在直立的轴两端,各安上一圆形的石头,并以脚转动下面那个。下面的石头既一转动,便带动上头的也跟着运转,而置于两者之间的陶土便同时由手塑造成形(参:旁经德训篇三十八 29 、 30 )。第 4 节有些手抄本作 kah]o{mer (像泥一样),与马索拉经文的 bah]o{mer (“在泥中”或“以泥”)不同。前者可译作 陶匠所作的器皿形状坏了,就像有时他手中的泥一样…… 。然而,马索拉经文的译文似乎较佳: 陶匠用泥作的器皿,在他手中作坏了…… 。在陶匠弄泥时,经常会出现样式、大小或结构的缺失。一旦如此,陶匠便会把泥拧在一团,重新塑造另一个新器皿。耶利米对于陶匠对泥土的掌握,印象十分深刻。无论陶匠不满意的原因是什么,他会继续在泥土上工作,直到它符合心意为止。同样,神对祂的子民拥有绝对的掌控权,且会依祂的旨意安排他们的道路(参:罗九 19 及下)。
7
~
11.
耶利米强调神对全人类的主权(参:摩九
7
;弥一
2
~
4
,等等)。但是神不像地上的
12 ~ 17. 犹大已经来日无多了(参二 25 )。全国均深陷在罪中,绝不可能悔改。以色列这个处女(参十四 17 )本应远离那些异教纵情声色的仪式,就像未婚的女子为未来的丈夫保守贞洁一样。然而实际的情形是,她的行为举止却是极端地令人憎恶。有些译者认为 14 节的 s*a{da{y , 田野 ,即亚甲文的 s%adu , 山岭 ;其他译本此处则仍作 s*iryo^y ,即黑门山之古名(参:申三 9 )。若依后者, RSV 便应读作 利巴嫩的雪,岂会离开山岭的岩石呢? 如果以 s]u^r ( 小石子 )代替 mis]s]u^r ( 从岩石 ),那么这节经文的开始便成了 小石子岂会离开田野呢? 但是,上述两种译法都不甚可靠。动词 yinna{t#s%u^ 亦颇有问题。此字通常被视为 na{t[as% ,亦即“根除”的词类变化,故而被译作 被拔除 。但若将此“根除”的两个字母互换,则成了 yinna{s%#tu^ , 干涸 ,而且是从根, na{s%at 。后者现已渐为学者们所偏好。 Mayim za{ri^m ,意即“远处的水”,有时被修改为 mayimza{bi^m ,“流动的水”, RSV 则以 ha{ri^m ,“山岭”取代马索拉经文中的 za{bi^m ,故而读作 从山上流下的凉水,岂能干涸呢? 但是,这节经文所有的翻译纯粹都是推测。重要的是,和大自然的稳定及恒常相较,犹大的罪完全不可理喻。与神立约的子民竟有此违反自然和背道的行径,下场便只有接受处罚。 RSV 的 他们……绊跌 ( 15 节)乃译自 wayyiks%#lu^ ,略去了附属的 m 。经过这地的人,必会因以色列人弃绝了古道、宁可去拜不存在的假神而惊骇摇头。 东风 ( 17 节)指的是一种热风,是来自东方沙漠的干旱热风(参四 11 ,十三 24 )。
十八 18 ~ 23. 敌人再次谋害耶利米
参十一 18 ~ 23 ,十二 1 ~ 6 ,十五 10 、 11 、 15 ~ 21 。耶利米的信息显然在有影响力的人士当中激起愤怒,以致他们图谋加害先知。在这段经文中,耶利米热切地祈求神惩罚敌人。此处提到祭司的教导( 18 节; RSV : 律法不会从祭司中断绝 ; NEB : 我们仍将有祭司的指引 ),似乎暗指百姓对祭司和假先知的邪恶教导十分满意,以致嘲弄耶利米毁灭的信息,并且以此为由,控诉他叛国。 RSV 听我的呼求 ( 19 节),在七十士译本作 rib[i ,而马索拉经文则作 y#rib[ay (那些与我争竞之人的)。这种激烈要求报复的呼求,被认为和耶利米其他时候的性格相去甚远,所以有人主张本段出于他人之手。然而,耶利米并非只是因为自尊受伤才要求报复。他忠于西乃之约,以致他不单希望自己能将神的心意传讲清楚,更恳求神成就祂的心意。这点在 21 ~ 23 节表现得更为明显。 Nep{es% ( 20 节)在此指的是 自己 ,而非如大多数英译本一样作 灵魂 或 性命 解。 坑 是用来捕捉大型动物的。对这一切,耶利米迫切地求神重重惩罚敌人,而非降灾给全民。虽然耶利米如此流露出他人性的一面,可能令人相当惊讶,但事实上他在此所说的话,和其他以神的名所发的咒诅一致(参:诗一三七 9 )。然而基督徒对待敌人的态度,与此截然不同(参:太五 44 ;罗十二 20 )。 ──《丁道尔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