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伯来书提要-《基督徒文摘解经》
希伯来书提要-《基督徒文摘解经》
希伯来书提要
壹、作者
本书作者是谁,因全书始终并未题及其名字,故乃为逾千年仍未解之谜,古今解经家意见纷纭,莫衷一是。今试归纳各派主要论据,正反(肯定与否定)两面并列,供读者参考:
(一)保罗说
1.正面肯定的论据:
(1)此说源自亚力山大教父革利勉的写作,东方教会一直毫无疑问的接受本书为保罗所写,至于西方教会则是到第四纪才因耶柔米、奥古斯丁的认定而接受。近代对此说最著名的支持者包括司可福、达秘等人。
(2)书内确有一些保罗的词汇和语气,例如『义人必因信得生』(十38)是保罗喜欢引用的话(罗一17;加三11);又如本书所论的列祖、应许、律法、诸约等,正合乎保罗在罗九4~5所提的。
(3)本书的内容与《加拉太书》极其相似,教义与保罗其它书信也完全吻合,并且也很符合保罗对犹太人极重的负担。
(4)『我们的弟兄提摩太已经释放了;他若快来,我必同他去见你们』(十三23),表明作者乃是亲近提摩太的长辈同工(参提前一2;提后一2)。
(5)本书作者请求信徒为他代祷(十三18~19),而在新约书信的作者中,保罗是惟一请信徒为他祷告的使徒(罗十五30~32;弗六19~20;西四3;帖前五25;门22)。
(6)书末的问安和祝福(十三24~25)与其它保罗书信的结尾相似(罗十五33~十六24;林前十六19~24;林后十三13~14;加六18;弗六23~24;腓四21~23;西四10~18;帖前五26~28;帖后三16~18)。
(7)本书中所用『我们所说』(二5)、『我们所讲』(八1)表明作者是代表一个同工团说话,这种情形惟独在保罗书信中出现。
(8)外证包括初期教父、希腊正典名单、拉丁正典名单、一些古抄本、英王钦定本等,标明『使徒保罗达希伯来人书』达一千二百年之久(主后400至1600年)。
2.反面否定的论据:
(1)本书作者从始至终没有表明或运用使徒的权柄,而内中『后来是听见的人给我们证实了』(二3)一句,表示作者未曾亲自从主领受启示,可见本书非保罗所写(参加一12)。
(2)书内有很多旧约经文出自七十士译本,非保罗惯用的琐拉本。
(3)本书的文字体裁,与保罗惯常的风格不同。
(4)本书没有具名,这与保罗其它书信惯常的作法不同。
(5)保罗是外邦使徒,极力提倡外邦信徒与犹太信徒同归于一;但本书专提犹太人的救恩,完全不提外邦教会,似乎和保罗的宗旨不符。
(二)巴拿巴说
1.正面肯定的论据:
(1)此说最早为教父特土良所提倡。
(2)巴拿巴为利未人(徒四36),他对旧约的利未体系必然相当清楚;他又曾为保罗的同工,对保罗的神学教义耳熟能详,所以能写出本书。
(3)『弟兄们,我略略写信给你们,望你们听我劝勉的话』(十三22),语气符合巴拿巴的恩赐――『劝慰子』(参徒四36)。
(4)外证为《巴拿巴书信》(古抄本CodexClaremontanus)。
2.反面否定的论据:
(1)作为外证的《巴拿巴书信》,有些地方与本书论证不符。
(2)巴拿巴不像是与提摩太有亲密同工关系的一位。
(三)亚波罗说
1.正面肯定的论据:
(1)此说最鼎力支持者为马丁路德,近代有名的支持者为亨利阿尔福德。
(2)路加在《使徒行传》称他(亚波罗)是『有学问的,最能讲解(旧约)圣经』(徒十八24),因此他有资格写本书。
(3)本书内含有一些『亚力山大哲学思想』,而亚波罗正是出身于亚力山大的圣经学者(徒十八24)。
(4)亚波罗在事奉主初期,曾经受过保罗同工百基拉、亚居拉的成全,后来更被保罗自己认定是他的同工(林前一12;三4~6,22;十六12;多三13),因此他有资格写这本与保罗神学思想相近的书信。
2.反面否定的论据:
(1)在教会历史上,从来没有给我们留下任何有关亚波罗的传闻,直到第十六世纪才被马丁路德提出来。
(2)亚波罗和提摩太似乎从未有过同工关系。
(四)路加说
1.正面肯定的论据:
(1)最著名的支持者为加尔文。
(2)本书内精湛优美的希腊文体裁,与路加所写的《使徒行传》在文法上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3)『后来是听见的人给我们证实了』(二3),表示作者正像路加这样非直接跟从主的人,却从使徒学习了基督救恩的道理。
2.反面否定的论据:
(1)路加是外邦人,不太可能以犹太人为专门写信的对象。
(2)路加或有可能担任保罗口述的执笔书写者(如罗十六22『代笔的德丢』),但不太可能自己成为说教者。
(五)其它说
1.有些人主张百居拉和亚基拉是本书的作者(参徒十八26)。
2.也有些人主张本书为罗马的革利勉(
3.另有些人提及本书的作者可能为使徒彼得,或是执事腓利,或是西拉、马可、以巴弗等人。
4.上述各种说法并没有充足且有力的内证与外证,仅能把它们当作姑且参考的数据。
其实,作者既然受圣灵的感动而自我隐名埋姓,相信必有其用意;因为像这样一本专门高举耶稣基督的书信,作者是谁,并不重要。所以我们不必勉强断定是谁写的,而把注意力集中在主自己身上。无论本书的作者是谁,反正都是神『借着祂儿子晓谕我们』(一2)的。
贰、写作时地
本书的成书日期,根据外证和书中的内证推测如下:
(一)罗马的革利免(主后95年)曾引用本书,这是第一世纪的时候。且本书中提到『我们的兄弟提摩太已经释放了』(十三23),故本书必不是在第二世纪才写成的。
(二)本书中多次提到圣殿献祭等礼仪,所用动词均为现在式(五1~3;七27;八3~5;九6~9;十1~2,8,11;十三10~11),表示当时圣殿还在,祭司仍在供职,故此本书成书日期必不迟于主后七十年(圣殿被毁之年)。
(三)书中表明接受本书信的人们已经信主多年(五12),他们并且曾经受过许多苦难(十32~37;十二4~5),故本书成书日期必不太早。
(四)书中暗示有些传神之道给他们的人已经为主殉道(十三7),且提摩太被囚获释(十三23);这两件事极可能与该撒尼罗逼迫信徒有关(64~
(五)综合上述论据,本书极可能是在主后六十五至六十九年间写成的。
至于写书地点,可从书中『从意大利来的人问你们安』(十三24)一句,推测出:
(一)本书是在境外意大利人集居之地(如哥林多、以弗所等地)所写。
(二)按原文,『从意大利来的人(They from Italy)』也可译成『意大利人(They ofItaly)』,如此,则本书是在意大利境内,很可能就是在罗马写成的。
参、本书受者
(一)本书的受者是亚伯拉罕的子孙(七4),并且『列祖』一词(一1)表明他们是犹太人信徒,不但熟悉旧约以色列人信心的先祖(十一24~34),且也熟悉旧约律法及礼仪(七4~十8)。
(二)这些犹太人信徒,不但认识本书的作者,也认识提摩太(十三23)。他们没有亲自听过主耶稣的道理教训,乃是别人传讲给他们的(二3)。他们信主已有一段相当的年日,但在真道上却未长大成人(五11~12)。不过,他们并没有离弃信仰(六6~10)。他们曾经为主受过苦,有心走主道路(十32,36);并且抵挡罪恶,却未到流血的地步(十二4)。
(三)有些古抄本标明受者为『希伯来人』,字义是『过河的人』;亚伯拉罕是第一个渡过大河的人,他从米所波大米渡过伯拉大河,搬到巴勒斯坦地(参徒七2~4),故他是第一个希伯来人(参创十四13)。犹太人自古即被称为希伯来人(创卅九14;出二6),他们也喜欢自称希伯来人(创四十15;腓三5)。
(四)我们基督徒乃是属灵的希伯来人,所以我们应当把本书的教训应用在自己身上。
肆、写本书的动机
(一)当时的希伯来信徒正面临信仰两大危机:外有罗马政权的逼迫,要他们放弃对基督的信仰;内有犹太主义者的劝诱,要他们回到旧约律法底下。
(二)而这些希伯来信徒的属灵光景,也确实深受外在恶劣环境的影响,他们对所听见的道理并不觉得宝贵(二1),没有勇气为真道站住(三6),信心开始动摇(三14),对神的应许不能全心信从(四1,11);他们中间有些人似乎疲倦灰心(十二3,12),甚至停止聚会(十25),不顾那些曾经引导他们之人的信心榜样(十三7),正濒临被异端教训勾引了去的危险(十三9)。
(三)因此本书的首要目的,乃是为着劝勉希伯来信徒(十三22),坚固其信心,不致轻易动摇。本书特别从下列几方面加以劝勉:
1.使他们对信仰的对象――基督――有正确且深入的认识;祂超越过犹太教的一切人、事、物,包括天使、摩西、亚伦、律法、礼仪、祭司和祭物等。
2.使他们对信仰的内容――新约――有重新的体认;它乃是更美之约,是旧约所无法与之伦比的。
3.使他们对信仰的前辈――信心见证人――有所思想和效法;他们都在信上得了美好的证据,如同云彩围绕着我们。
4.使他们对信仰的结局――盼望――有所向往和警戒;我们若要得着天上更美的家乡,便须轻看地上世俗的引诱和苦楚。
伍、本书的重要性
本书引用旧约经文、事迹、教训特别丰富,可说是一本『旧约要道注解书』。我们若要明白旧约的真理,宜以本书为入门,按照其解经原则,正确地发掘旧约中许多有益我们灵性的宝藏。
本书所阐明的真理,也正适合今日教会的需要。和当时的希伯来信徒一样,今日的教会也正面对着两大属灵危机:外有撒但假借人手的迫害,内有异端邪说的勾引,令许多信徒冷淡灰心、软弱退后,甚至有人跌倒,转去随从各样的异端。我们真需要从本书的信息,得到鼓励,存心忍耐,同奔那摆在我们前头的路程。
陆、主旨要义
全书的主题乃是神的儿子耶稣基督,祂『超越』过天使和旧约一切伟大人物,而祂所成就的新约也比旧约『更美』,我们这些处在新约时代的信徒,在祂里面得以借着『更美』的祭物,进到『更美』的至圣所,来到神面前。因此,我们应当持定信心、盼望和爱心,在这多难的世代中,出到『营外』就了祂去,忍受祂所受的凌辱。到了时候,就得有分于天上那『更美』的家乡。
柒、本书的特点
(一)本书引用旧约圣经相当多,直接引用达三十九次,且每一章都有引用;而间接引用的次数更高达二百十九次。可见,本书是以旧约为根据的一本证道集,是以凡不熟谙旧约圣经的人,便会觉得本书隐晦难懂。
(二)本书的文学体裁相当特殊,开头像散文,过程像讲章,而结尾像书信。本书的希腊文笔风格精湛优美,论证繁博精辟,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文学杰作。
(三)本书在论证之际,中间穿插了至少五段劝勉的话,用意在使读者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明白了真理之后,便须付诸实行;否则,恐会招来神更严厉的对付。
(四)本书是一本含有许多严肃警戒的书信,包括:
1.若不越发郑重所听见的道理,恐怕会随流失去(二1~4)。
2.若存着不信的恶心,以致心里刚硬,就会惹神发怒(三7~19)。
3.若学那不信从的样子跌倒了,就不得进入神的安息(四1~13)。
4.若不竭力追求长进,就不会长大成人(五11~六3)。
5.若是离弃道理,就不能重新懊悔(六4~8)。
6.若是故意犯罪,赎罪的祭就再没有了(十26~31)。
7.若是退后,神心里就不喜欢(十32~39)。
8.若是弃绝那从天上的警戒,就不能逃罪;因为神乃是烈火(十二14~29)。
(五)本书是一本『神无上启示』或『神更美启示』的书信。这个神无上的启示就是耶稣基督自己;祂不但胜过今世一切人物,祂也胜过天使和圣经中一切属灵伟人、仪文和规条。唯有赏识并高举祂,才能粉碎我们心目中所以为最好的一切人、事、物。
(六)本书又是一本『大祭司耶稣基督』或『在天上活着尽职之基督』的书信。祂已经升入高天,祂能体恤我们的软弱,又长远活着替我们祈求;所以我们只管坦然来到祂施恩的宝座前,蒙恩惠作随时的帮助。
(七)本书是一本『属神的名人堂(Hall of Fame)』的书信,里面罗列了许多信心伟人(十一1~40)。
(八)本书里面充满了各种对比,例如:
1.众先知与祂儿子的对比(一1~2)。
2.古时与这末世的对比(一1~2)。
3.神儿子与天使的对比(一4~14)。
4.天地要改变与祂永不改变的对比(一12)。
5.摩西与基督的对比(三1~6)。
6.断不可进入与竭力进入的对比(三7~四11)。
7.大祭司亚伦与基督作大祭司的对比(五1~10)。
8.每日献祭与只一次献上的对比(七27)。
9.外面的律法与里面的律法、旧约与新约的对比(八10~11)。
10.牛羊的血与祂的血的对比(九11~28)。
11.将来美事的影儿与本物的真像的对比(十1~14)。
12.埃布尔所献与该隐所献的对比(十一4)。
13.耶稣的血所说与埃布尔的血所说的对比(十二24)。
14.会被震动与不能震动的对比(十二27~28)。
15.幔内与营外的对比(十19~20;十三10~13)。
捌、本书与其它圣经书卷的关系
(一)本书内遍布旧约背景,如宗教、礼仪、神学、词汇,与旧约的《利未记》极为接近。本书的信息与旧约五经有密切的关系,尤其是五经中的《利未记》。《利未记》是论及预表中的救恩,而本书所论,是《利未记》所预表救恩的实际;实体如何比影儿更美且完全,本书也比《利未记》更超越。所以本书又被解经者称为新约的《利未记》。
(二)有人称《希伯来书》为『第五福音书』,前四本福音书描写基督在地上的作为,《希伯来书》则描写基督在天上所作的――基督升天为信徒之大祭司,现今在『天上的至圣所』中,每日为信徒祈求(七25;罗八34)。
(三)本书的信息与《罗马书》及《加拉太书》有共同的重要原则,因为这三本书论及主的救恩,都是以哈二4『惟义人因信得生』为基础。但三卷书的着重点不同:《罗马书》注重『义人』二字,说明人如何才能在神面前被称义;《加拉太书》注重『得生』二字,解释人得救不是凭行为入门,也不是凭行为成全,乃因领受神儿子的生命;本书却注重『因信』二字,列举旧约信心的伟人,证明信心乃是使人蒙神喜悦的『明证』(来十一5,6)。《罗马书》启示基督徒信心的『必须性』,《加拉太书》启示基督徒信心的『基要性』,《希伯来书》则启示基督徒信心的『超越性』。
玖、钥节
「我们既然有一位已经升入高天尊荣的大祭司,就是神的儿子耶稣,便当持定所承认的道。」(四14)
「凡是靠着祂进到神面前的人,祂都能拯救到底;因为祂是长远活着,替他们祈求。」(七25)
「弟兄们,我们既因耶稣的血,得以坦然进入至圣所。是借着祂给我们开了一条又新又活的路从幔子经过,这幔子就是祂的身体;又有一位大祭司治理神的家;…就当存着诚心,和充足的信心,来到神面前。」(十19~22)
「这样,我们也当出到营外就了祂去,忍受祂所受的凌辱。」(十三13)
拾、钥字
「更美」、「超过」、「强过」、「大的」(一4;六9;七7,19,22;八6,6;九23;十34;十一16,35,40;十二24)
「信心」(四2;六1,12;十22,38,39;十一1,3,4,5,6,7,7,8,9,11,13,17,20,21,22,23,24,27,28,29,30,31,33,39;十二2;十三7)
「大祭司」(二17;三1;四14,15;五1,5,10;六20;七26,27,28;八1,3;九7,11,25;十12;十三11)
「永远」、「永永远远」(一2,8,8;五6,9;六2,5,20;七17,21,24,28;九12,14,15,26;十一3,;十三8,21,21)
「完全」、「全备」、「成全」(二10;五9;七19,28;九9;十1,14;十一40;十二23)
「一次」(七27;九7,12,26,28;十10,12,14;十二26,27)
―― 黄迦勒《希伯来书注解》
希伯来书概论
希伯来书:进入至圣所的路
「希伯来」名意是渡河的人。亚伯拉罕渡过伯拉大河,离开巴比伦(世界),分别为圣归神,进入迦南地。以色列人渡过红海,脱离法老魔鬼辖制,进入神的家迦南美地。基督徒离开撒但黑暗之国,进入神的国;基督徒离开亚当,进入基督。
本卷书是:
离开律法教条,进入恩典生命
离开旧约之影儿,进入新约之实体
离开宗教仪式,进入属灵实际
离开犹太教,进入基督的教会
离开属地的,进入属天的
离开魂,进入灵
离开外院,进入至圣所
离开基督道理的开端,进入生命的成熟
本卷是旧约过渡到新约最详细的一卷书,揭开了旧约隐藏的预言,乃是耶稣基督的见证(启十九10),列出42个耶稣基督的身份:
(1)一2 是神的儿子(罗一4)。
(2)一2 是神话语的晓谕者
旧约中神曾藉祭司,先知,君王传达祂的话给众人,现今神差遣祂的独生儿子成为人的样式来到地上,对众人传达神的话,把神带给人。祂升天以后,住在信入祂的人心中讲话,人借着圣经听从祂的话。祂是神真正的大先知。申十八章15节指出耶稣基督由马利亚圣灵怀孕成为人的样式来到人间,道成肉身是神在人的样式中对人讲话。
(3)一2 是神所立的承受万有者
天上地上一切所有的都归于一位元首基督(弗一10)。天使长路西弗嫉妒圣子是承受万有者,背叛神成为撒但,且俘虏了全人类(路四6)。神差遣祂的独生子耶稣基督为全人类赎罪,借着死打伤了魔鬼的头,宣判牠的死刑,释放牠的俘虏,使信入祂的人跟随祂彻底摧毁魔鬼的国度。
(4)一2 是创造诸世界者
父神立大地根基时,祂是工程师(箴八30)。
(5)一3 是神荣耀所发的光辉
神荣耀的光显在耶稣基督的脸上(林后四6)。
(6)一3 是神本体的真像
三一神唯有第二位圣子有形体。父神是人不能看见的,住在人不能靠近的光里(提前六16;彼前一8),圣灵是人不能看见的灵。神借着圣子向人显现,在变化山上显出神的真体(太十七1~8;彼后一16)。向但以理显出神的真体(但十4~6),向使徒约翰显出神的真体(启一13~16)。
(7)一3 维持载着推动万有者
当祂钉在十字架上时,地震黑暗,万有失去控制。
(8)一3 是洗净人罪的救主
为全人类代死受罪的死刑,拯救全人类脱离魔鬼的权势,满足了神公义的要求。
(9)一4 是神的儿子
第一个从死里复活的长子,如同麦种死而复活结出麦穗,赐予信入祂的人复活的生命。
(10)一6 是神的长子,在神的家中居首位,是元首。
(11)一9 是神的受膏者,人类的君王、祭司。
(12)二10 道成肉身,暂时比天使小,人类救恩的大元帅。
(13)二11 圣别人的圣者,使信入祂的人从世界中召出来,单单归于神。
(14)二16 人类的救拔者,借着死败坏那掌死权的魔鬼,释放撒但的俘虏。
(15)二17, 四14, 七26 人类慈悲忠心的大祭司
把人带给神,为我们受试探,献上自己作祭物。
(16)三1 是神的使徒
差遣到地上来为全人类死而复活,忠心于神一切的托付。
(17)三6 是神家的治理者。
(18)四6 是我们应时的帮助者、施恩惠者、怜恤者。
(19)六20 是我们的先锋者
以自己的身体裂开,开了一条又新又活的血路,让我们进到施恩座前。
(20)七3 是麦基洗德在地上一时的显现。
(21)八2 是天上神真帐幕的执事,统管建造教会。
(22)八6 是更美之约的中保,以自己的血与人立约,永不改变。
(23)八6 是更美的职任,在人的灵里写神的话。
(24)九12 是一次永远的赎罪者,宝血永远有功效。
(25)九28 向等候祂的人第二次显现者,拯救他们的灵魂体全然成圣。(帖前五23)
(26)十7 为遵行神的旨意献上自己的身体:献了一次永远的赎罪祭,使仇敌成为祂的脚凳,因着十字架而夸胜。
(27)十20 是至圣所的幔子:幔子裂开,为人进入神的施恩座前开路。
(28)十34 是信徒更美常存的家业,住进人灵里,不断扩展,满有基督长成的身量,这家业永不衰残、永不朽坏,圣洁无瑕疵,即神永远的生命(彼前一4)。
(29)十一2 是神创造世界的话,基督是神的话(启十九13)。
(30)十一4 是亞伯的祭物,蒙神悦纳。
(31)十一7 是挪亚的方舟,使进入祂的人得救。
(32)十一10 是有根基的城,新耶路撒冷的内容。
(33)十一16 是信徒更美的家乡:属天永远的家(约十四2)。
(34)十一17 是献上以撒的实体:二角扣在树丛中的公羊,是祂道成肉身的描述,因着全人类的罪,伟大的神拘禁在木匠儿子的里面33年。
(35)十一28 是我们的逾越节:在逾越节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使信入祂的人血涂在心门上,免去神的刀。
(36)十二2 是我们信心的创始成终者:在离世前为我们的信心祷告,直到见祂面的那一天(路廿二32)。
(37)十二2 是坐在神宝座的右边者,为众圣徒代祷。
(38)十二22 是天上的锡安山:施恩典的主。
(39)十二27 是不能震动的国:从永远到永远祂是神,是非人手凿的石头,打碎一切列国(但二34)。
(40)十二29 是烈火,一是烧掉一切神以外的东西,二是悦纳信徒的奉献降下火来。
(41)十三12 是为全人类在城门外受苦者(启十一9)。
(42)十三20 是群羊的大牧人,为羊舍命又运行在信徒的灵里,行祂所喜悦的事(腓二12~13)。
本卷列出15次「耶稣基督比一切更美」:
(1)一4 祂所承受的名是超乎万名之上的名,比天使的名更尊贵,远超这天使。祂是在万有之上可称颂的神,为了人曾降世成为人的样式,作神的使者,曾以天使的形像向亚伯拉罕,玛挪亚显现(腓二9;罗九5;来三1)。
(2)七19 「律法」为耶稣基督降世预备道路,引进基督是人类更美的指望,祂是我们荣耀的盼望(西一27)。
(3)七22 祂是新的更美之约的神与人的中保,以自己的血与人立了新约,在人的心版上写上祂自己对人说话。
(4)八6 耶稣的职任更美,以自己的生命建造祂的教会。
(5)八6 祂作更美之约的中保,以自己身子裂开使神与人和好,以自己的血在神与人中间立约,永不朽坏。
(6)八6 「新约」是凭更美之应许立的,旧约中神对亚伯拉罕七次应许,一块田,一个后裔,都是指向耶稣基督。耶利米时代神应许与人另立新约,指明耶稣基督将住进信入祂的人心中。
(7)九11 基督是更美之事的大祭司,经过更大更全备的帐幕就是祂自己的身体。旧约中的会幕,圣殿,一切的器具都是预指耶稣基督的丰盛。殿中一切献的祭物指向耶稣是真正的祭物,为全人类牺牲自己。
(8)九23 祂是更美的祭物,一次永远的赎罪祭,败坏那掌死权的魔鬼,不必每年献上不能除罪的牛羊,安人的良心。
(9)十34 是更美常存的家业,永远的生命不朽坏,不衰弱,存到永远,地上物质之业都要消失(彼前一4)。
(10)十一4 亞伯献的羊羔祭物比该隐的更美。神的羔羊背负除去人的罪孽(约一29)。
(11)十一16 是更美之家乡,天上的耶路撒冷是盛装基督的器皿,神在人里面扩展出来。
(12)十一26 为基督受的凌辱比世上的财物更宝贵,与基督同受苦,与祂同得荣耀,在千年国度同作王(提后二12;启一9)。
(13)十一35 更美的复活是殉道者的复活,与基督同作王(启廿5)。
(14)十一40 更美之事是国度中与基督同作王,进入新耶路撒冷。
(15)十二24 耶稣的血比亞伯的血更美;亞伯的血求伸冤,耶稣的血为全人类求赦免。
希伯来书有五次「劝勉」,鼓励正路上的人继续向前,惊告岐路上的人回转归向神,着重魂的得救。
本卷大纲根据五次「劝勉」来分段:
第一段,接受如此大的救恩 一~二章
第二段,向应天上的恩召 三~四章
第三段,生命达到完全成熟 五~七章
第四段,进入幔内生活 八~十章
第五段,盼望天城新耶路撒冷 十~十三章
(第一次劝勉):若漂掉,漏掉,溜掉如此大的「救恩」,怎能逃罪呢?
这个救恩起先由主耶稣亲自到地上来讲三年半。
四福音记载有典型性的50个比喻,37件神迹,显明神牺牲自己为了拯救全人类脱离撒但的权势,叫一切信入祂的人得着永远的生命,并且得的更丰盛。
接着听见的基督徒见证主的道,记录在书信中,保罗忠于这个救恩的异象,他传讲的中心是徒廿六18:传扬基督使信入祂的人里面眼睛得开启,决心从黑暗撒但之国归向光明神的国,因信入主罪得赦免,和一切信入祂的人同得生命的长进。
神按祂的旨意,用神迹奇事,百般异能,圣灵恩赐,与基督徒同作见证,使人接受这救恩。神一切的工作已经完成,责任全在于人,接受与否在于人的选择,得主生命的人长进或者退后在于自己有否奉献追求,有否郑重所听见的道,靠圣灵牢牢守住,不断遵守长进,或是随从世俗潮流漂走了?不对付罪有破口,生命漏掉了?在进入目标港口时被世界之风卷走而溜掉了?
这个救恩倒底有多大呢?
这次劝勉有二个内容:一是永远中的基督,二是时间中的基督。
永远中的基督:讲到基督本身是与神同等,祂原与父为一,祂是在万有之上可称颂的神(腓二6;约十30;罗九5)。祂不能与天使相提并论,祂是神立的承受万有者,由此引起天使长路西弗的嫉妒,想与神同等而沦为撒但,神并不救拔天使。
如此一位荣耀的神为了拯救全人类,摧毁魔鬼的国度,而暂时成为人的样式,在地33年,为全人类钉死在十字架上,借着死败坏那掌死权的魔鬼,率领信入祂的人生命丰盛,进入新耶路撒冷的荣耀中。
(第二次劝勉):因天上神的恩典呼召,跟从神到底。有二个内容:
(1) 回忆神的选民半途而废的历史,
(2) 天上大祭司耶稣基督的拯救之路(提后一9)。
摩西带领神的选民以色列人被神建造如同房子(林前三9)。摩西是神与人之间的中保人,预指耶稣基督是神与人的中保,预言中的灵乃是耶稣基督的见证。旧约中祭司,先知,君王三个职分都是为耶稣基基督预备道路。祂是父神右边天上的大祭司,祂是神话语的发表,是神的道,祂是万王之王,万主之主。
回忆以色列人半途而废的历史乃是不信从神,由于道路难行而放弃走这条路,情愿再回到埃及。信心的根基是在于认识神多少,有603,550个能打仗的人,进入迦南的只有迦勒和约书亚,其余的都倒毙在旷野。
如同基督徒仅仅得救,不愿走十字架的路,魂不得救而失去千年国度,在黑暗中哀哭切齿,经过火的熬炼才进入新天新地。
能持守到底进入迦南的秘诀:是竭力进入神的安息,就是向自己死,向神活。唯有丧失魂才能拯救魂。唯有活祭才能心思意念魂更新(罗十二1;林后五14;太十六25;赛卅15;太十一28~30)。与主同行十字架的路,同负主的轭的人,与主一样柔和谦卑在神手中可塑性的人才有安息,即与主联合为一。
祂是我们天上代祷的大祭司,借着祂的死为我们开了一条又新又活的路,通往施恩座,能时刻见神的面,借着圣经对我们说话。祂的话就是生命就是灵(约六63),比二刃的利剑更快,刺入内心使魂与灵分开,显明什么是出于自己,什么是出于神的,接受祂道的光照而悔改转向神。
这位大祭司带领我们到底。
(第三次劝勉):生命必须达到完全成熟。有三个内容:
(1)有真正天上的大祭司耶稣基督为我们在父神的右边代求。
(2)我们所负的责任是进入幔内接受神的工作。
(3)真正的麦基洗德是耶稣基督。
人间的大祭司亚伦需要为自己赎罪,不能存到永远。耶稣基督为大祭司超越亚伦,蒙神照麦基洗德的等次,无生之始,无命之终,没有罪,从死里首先复活的,在凡事上受过试探,但没有犯罪。因苦难学习了顺从,是信入祂的人永远得救的根源。
麦基洗德是圣子在地上一时的显现,不照律法利未支派,必须一年一 次进入至圣所先为自己赎罪,乃是照无穷生命的大能,一次进入至圣所为全人类赎罪,永远成功了救赎,人靠着祂到神面前,神都能拯救到底。
所以我们应当离开基督道理的开端律法条例,进入恩典生命之律,达到生命成熟,不必再立律法的根基。例如献牛羊赎罪祭,懊悔死行,信靠耶和华,各样洗濯盆的规矩,与牛羊按手联合之礼,以色列人所信的死人复活,永远审判等教训。这一切都由耶稣基督结朿了,我们只须接受祂的生命,蒙祂光照,与祂交往联合于祂的死而复活,圣灵内住不断引导我们,认识将来的审判权柄。如果中途跌倒,放弃信仰不必重新得救,只须起来悔改继续向前,因为主一次钉十字架有永远的功效,如同焚烧红母牛一次,牛的灰永远有效,如果重新得救就是否定主钉十字架一次永远的功效,把主再次钉十字架,这样的人必要受火的审判(林前三15)。
灵的得救,是一次永远的;魂的得救,有先后;体的得救是一次变化的。圣经中的得救常指这三方面,魂的得救须付代价,神借着誓言与应许这二件不更改的事,大大的勉励我们,使我们有指望,相信祂必使我们的灵魂体全然成圣(帖前五23)。
(第四次劝勉):进入幔内之路,有三个根据:
一、是神借着祂爱子的血另立新约,写在心版上。
二、是耶稣基督在天上真帐幕里建造教会,生命达更丰盛。
三、是耶稣基督身子裂开,幔子从上裂到下,使信入祂的人能进入至圣所不断与神交往。
人间大祭司所献给神的祭物是牛羊,天上的大祭司耶稣基督献给神的祭物是自己活生生的身体,祂的职任是超越一切大祭司,以自己死而复活的生命住进信入祂的人里面,祂作了神与人立约的中保,以自己的血使神与人和好不再为敌。这血永远有功效,超越牛血洒在律法书上。这约凭更美之应许立的,是神应许赐基督更美常存的生命作为信徒的产业,律法写在石版上,新约写在人的灵里,神在人的灵里说话,引导光照启示人(参林后三章),不用人的教导,有内住的圣灵教导人(参约壹二27)。
律法圣殿的条例都是影子,启蒙人引向基督,会幕中的物体预示出基督的丰盛。铜洗濯盆是主十字架的审判。圣所中的金灯台预示基督是生命之光。陈设饼的桌子预示基督是生命之粮。金香炉预示基督是我们的敬拜。约柜施恩座就是基督。献祭的条例,守节期的条例都是属肉体的条例,命定到基督来到的时候为止。所以基督已经来到,一切的律法条例都结朿,不用再献牛羊守节期,乃是用心灵与诚实敬拜主,永远住在幔内至圣所,生命内住光照启示扩展,改变人的里面,更新人的心思意念,激励人越过越奉献自己。
若是再献牛羊的血,就是把主的血看为平常,不认识主的血是一次永远的功效,这样的人必受神的刑罚。
凡立志在基督耶稣里敬虔度日的,都要受政治,宗教世界的逼迫,在大争战中与撒但摔跤,遭受各样的苦难,遭人毁谤攻击,使你示众批斗,进入斗兽场,家破人亡,惟有定睛基督是荣耀的盼望,勇敢地面对死亡,进入与基督面对面,忍耐到底的必然魂得救。得着大赏赐,苦难显明殉道者,他们是一生奉献自己的人,若退后神不喜欢。
(第五次劝勉):进入天城新耶路撒冷的关键是对神的「信心」。
信心的成长在于接受神一切的管教,训练,与幔内的生活,引到营外跟随基督受苦的脚踪,如同马利亚不断在主的脚前听主讲道,引向打破玉瓶的路。
信心就是对所盼望未见之事的把握(罗八24),盼望那所不见的,就必须忍耐等候。古人在这信上得着了美好的证据,就是与内住的基督生命活的联合。
信心产生勇敢,愿意为主殉道(来十32~39)。
信心知道神发出话语创造了世界。
从亞伯看见信心的基础是耶稣的宝血,祂已经为我们死,还有什么不可信靠祂的?若是你不能信祂的时候,当回到各各他。
从以诺看见信心产生一生与神同行,直行行到天家。
从挪亚看见信心分别为圣,单单归于神,在邪恶淫乱众人嬉笑神的时代,挪亚坚信神的审判将来临,当时代的人从来没有看见过雨,不相信洪水会来临。挪亚坚信神的话必成就。
从亚伯拉罕看见信心的生活,他信心的开始是向应神的蒙召出离巴比伦,他信心的经历是在应许之地作客旅帐棚的生活。向神筑过四座祭坛,他信心的高峰是献上独生子以撒,彻底奉献等候复活,进入天上的家乡新耶路撒冷。
从以撒看见信心产生顺服,挖四口井。
从雅各看见信心产生敬拜,向神投降。
从约瑟看见信心产生必进入应许之地。
从摩西看见信心产生合乎神心意的事奉,决心离开世界的享受,以与基督同受苦难为荣。因信主的宝血逃避神的刀,因信过红海胜过仇敌。
约书亚因信心显明神的大能,倒塌耶利哥城墙。
妓女喇合因信主的宝血进入永生。
巴拉,基甸,耶弗他因信制伏仇敌。
大卫因信成为合乎神心意的人。
撒母耳因信成为神转移时代的先知。
但以理因信堵了狮子的口。
但以理三友,因信与神子同行在火窑中。
以利亞,以利沙因信使死人复活。
历代无数世界不配有的人,因信忍受严刑不苟且得生,撒迦利亚,司提反被石头打死,以赛亚被锯锯死,耶利米被埃及暴民打死。殉道者的数目要添满。
信心的成长,在于接受神的「管教」。没有一个人喜欢受管教,惟有被主的爱所捆绑,才甘心情愿献上自己让主拆毁,瓦解老我,如同外科刀割去毒瘤。管教使我们与神的圣洁有份,越来越单单属于神,单单求祂的喜悦。弃绝神管教的人得救如同火里经过的一样。
信心的实行,是联于元首基督,彼此相爱。记念苦难中的肢体,圣别婚姻,效法引导人的信心,跟随耶稣受苦的脚踪,照着内住基督大牧人运行的大能,作出得救的工夫,行神所喜悦的事。―― 张向晨《圣经六十六卷》
无可否认,本书信中的思路让读者觉得艰深。这主要是因为它思想的轨迹被以旧约礼仪为背景的措辞和隐喻所覆盖。基督的大祭司职位与利未祭司制度有直接关联,而且具有明显的取代作用。与其他新约圣经书卷相比,希伯来书更需要对这些背景的隐喻有比较详尽的解释,这正是解经家的主要工作。──《丁道尔圣经注释》
本书作者
从现存最早的教父作品,就是罗马的革利免(Clement of Rome)写给哥林多教会的书信(约为主后九十五年写成)来看,书中有一段值得注意的平行信息(《革利免一书》三十六1、2与希伯来书一3及下),以及其他相类似的信息。我们从《革利免一书》三十六章摘录一部分来说明;他论到基督时,是这样写的︰「祂是至高者的荣耀显现;祂超越天使,因祂承受更美之名(参:来一3、4),他又说︰『祂使天使成为灵体,以火焰为祂的使者(参:来一7)。』但是论到神的儿子时,祂说︰『是我儿子,我今日生(参:来一5)……。』而且祂又说︰『坐在我的右边,等我使仇敌作的脚凳(参:来一13)。1』」从以上证明,我们有足够的理由推论革利免是熟悉希伯来书的,虽然这一点不是没有人反对。──《丁道尔圣经注释》
到了第二世纪,东方的教会使用希伯来书的证据就比较多,虽然大家对它的来源抱持着不同的意见。亚历山大的革利免指出,他的老师「有福的长老」潘代诺(Pantaenus)主张,这卷书是出于保罗的手笔。他的解释是,这卷书的内文中没有标明作者的名字,是因为耶稣自己就是全能者所差遣到希伯来人当中的使徒。因此,由于保罗的谦虚,他没有像写给外邦人的书信那样,也标上自己的名字。革利免承继了「希伯来书的作者是保罗」的说法,常常引用希伯来书的信息,并冠以使徒或保罗之名。然而,他的继承人俄利根(Origen),却对此一观点提出质疑,虽然他并不反对希伯来书的正典地位。他认为希伯来书的思想是保罗的,但风格却不是。──《丁道尔圣经注释》
第二世纪末的特土良(Tertullian)认为作者是巴拿巴,不过这一点他只提过一次而已。他显然认为这卷书信并没有具备保罗书信的地位。还有优西比乌(Eusebius),非常用心的搜集各教会对新约正典的意见后,报告说,罗马教会并不接受希伯来书是保罗的作品,他并且承认这是造成许多人怀疑这卷书的原因。第三世纪中叶,居普良(Cyprian)可说是西方教会的代表,他也就不接受这封书信。──《丁道尔圣经注释》
古代教会认为这是保罗的作品,但希伯来书的经文中并未提及保罗的名字,因此这看法不成立。信上的题词有保罗的名字,但显然只是反映一种传统的观点,所以也没什么分量。书中未提及作者之名,要人接受这是保罗作品,立即会产生困难,因为保罗并没有理由写一封匿名书信。一个使徒既会在当时具名留传多封书信的序言中,严谨地宣告他使徒的权威,就不可能不在这封书信中,特别表明自己是使徒。──《丁道尔圣经注释》
早在俄利根时代已注意到保罗书信的希腊文和希伯来书的希腊文之间的差异。俄利根认为希伯来书缺乏使徒那种粗豪的语调;而且,它的措辞也是比较近乎一般人惯用的希腊语(请参阅 Eusebius, Hist. Eccl., vi.25.11f.)。大部分学者都会同意俄利根的分析。他的措辞用语是优雅的通用希腊文(Koine{ Greek)。与保罗的书信相较,不规则的句子结构比较少4。这位作者精确地掌握他的辩论方向,当他对读者有所劝勉之后,立即重新将读者导入正题,不像保罗那样,会突然离题。──《丁道尔圣经注释》
最合理的看法是,此书作者并非保罗。同一个论据还有两个重要关键︰引用旧约圣经的手法与保罗相异;而且从二章3节的信息来看,作者并不是直接得到神的启示,而是从那些听见过主的话之人领受了「这么大的救恩」。──《丁道尔圣经注释》
从古代文献得到证明,除了保罗以外,还有三个人可能是作者,分别是路加、革利免和巴拿巴。虽然路加的作品和希伯来书有些类似5,可是二者从书卷本身获得的内证并不支持同一作者的说法。革利免并不被列入考虑,因为他的作品和希伯来书的神学内涵不同,而且最明确的假定是,他直接引用了希伯来书的信息6。巴拿巴也被列入考虑的惟一原因是,他是一位生长在希腊环境下(居比路)的利未人后裔。但是希伯来书的作者比较重视圣经所强调的礼拜仪式,少谈圣殿崇拜7。──《丁道尔圣经注释》
有人猜测到亚波罗,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他来自亚历山大,他必然熟悉他的同乡斐罗(Philo)的思想方式,也就是反映在这封书信中的。最早提出这种观点的是马丁路德,他的看法被那些想要抱持保罗与本书信有关的人的强烈支持8。其他被人提出来的,包括百居拉9、腓利、彼得、西拉、亚力斯勤(Aristion)和犹大10。──《丁道尔圣经注释》
特土良认为是巴拿巴(Barnabas)写的。巴拿巴是塞普鲁斯岛(居比路,Cyprus)的本土人;当地人以讲优美的希腊语见称;而希伯来书的希腊文体是新约中首屈一指的。巴拿巴是个利未人(徒四36)。在新约所有人当中,他对祭司和献祭制度最是耳熟能详的。而全书都是从这个作出发点的,他被称呼为「劝慰之子」,希腊文是parakle{sis; 而希伯来书就是一篇『劝勉的话』(十三22)。在数字信徒当中,他是其中的一位可以同时说服犹太人和希腊人,在本地或外地同时可以被接纳作领袖的。所以巴拿巴的身份和本书的作者吻合,但奇怪的是他的名怎样会从这书中消失呢!――《每日研经丛书》
马丁路德确定亚波罗(Apollos)是本书的作者。亚波罗,据新约的叙述,是生于亚历山太的犹太人,能言善辩,又熟识圣经(徒十八24,林前十二3-4)。本书的作者是很熟识旧约的,而且又有口才,他的思想和辩论,如同出自一位亚历山太人,具有深度文化的学者。所以作者一定有像亚波罗的文学思想和背景,然后写出这样的一封信。――《每日研经丛书》
著名的德国圣经学者哈那克(Harnack)作了一个传奇故事的构思,他认为希伯来书是百基拉和亚居拉(Aquila and Priscilla)夫妇合写而成(徒十八26),他们的家庭在罗马,作过家庭式的礼拜聚会(罗十六5)。哈那克就此而解释这本书开始时没有问安的话,和作者姓名消失的原因,因为本书的主要作者是一位女性,而当时的女性是不许当教师的。――《每日研经丛书》
一如一千七百多年前俄利根所说的,只有上帝自己才知道谁是希伯来书的作者。对我们来说,希伯来书的作者只是把信息传达的一个声音而已。但我们衷心感谢上帝,因为这个「无名」的作者在希伯来书中,用无可比拟的文学技巧和美丽的文笔刻画出耶稣,祂就是引人进入真境和通达上帝面前的道路。――《每日研经丛书》
我们无从确知作者是谁,但研究他的思想特点,将有助于我们对本书的了解11。他一定是位非常熟悉旧约圣经、思想周密的基督徒,对自己所写的文字,都经过严谨的思考,确实掌握论证的方向。当他暂停其论证、对他的受信人劝勉一番时,又是那么地细腻与老练。纵使是强烈的预警,也都是为了使他的受信人得益。虽然这卷书信未交代作者之名,但它却是早期教会基督徒不容忽视的神学论著。关于基督徒对旧约圣经的研究,在新约圣经所有作者中,他给了我们最清晰的讨论。──《丁道尔圣经注释》
甚么时候写成?
我们唯一的资料只可以从书信的内容找出来。很明显的,当时已经是信徒的第二代了(二3)。就是亲耳听闻主道的人把福音的信息传给他们的,而当时的读者对基督徒的信仰并不陌生;应该是达到成熟的阶段了(五12),他们信主的历史也渡过了一个悠长的岁月(十32),而且写下过一段辉煌的史迹,因为作者意提示他们要反省昔日信徒英勇殉道和效法他们(十三7)。
所以决定写书的日期的最好方法,就是从信中提示的教会迫害作推测了。他们的教会领袖曾英勇道而死(十三7),但读者目前仍未正式受迫害,也未到流血的地步(十二4),但他们亦已为信仰而吃尽苦头,甚至家业被抢去(十32,34),而信中清楚警告他们另一次大迫害亦将来临。因此我们可以肯定的说,这本书是在两次迫害之间写成的,当时的信徒尚未身受迫害之苦。但亦处于不利和受人蔑视的地位了。首次信徒迫害日期是主后六十四年尼罗王(Nero)期间;第二次迫害在主后八十五年多米田(Domitian)时代。故此我们推测它写成的时候是很接近第二次教会迫害时期,大约是主后八十年左右的事了。――《每日研经丛书》
写作日期
虽然这书的作者不详,但其写作日期却可追溯至接近事实。
外证 罗马的革利免(主后95年)曾引用本书,这是第一世纪的时候。坡旅甲和殉道士犹斯丁曾引用本书,但却没有说明作者是谁。亚历山太的丢尼修引述希伯来书,并说这是保罗写的;亚历山太的革利免则说是保罗用希伯来文写成,然后由路加翻译。(不过,本书看来不似是翻译而成的。)爱任纽和希坡律陀认为希伯来书不是保罗写的,而特土良则认为作者是巴拿巴。
内证 作者似是个第二代的基督徒(二3;一三7),所以成书日期不会像雅各书或帖撒罗尼迦前书(比较一○32)那样早。由于书中内容并没有提到犹太战争(战事于主后66年开始),而看来圣殿祭祀仍然存在(八4;九6;一二27;一三10),因此可以推断成书日期大概是主后六十六年之前,并肯定是在耶路撒冷被摧毁(主后70年)之前。书中提到逼迫(一二4),但信徒「还没有抵挡到流血的地步」。如果本书是要写给在意大利的信徒的话,基于尼罗在历史上曾进行血腥的迫害(主后64年),那么这封信的写成日期就不会在主后六十四年年中之后。因此,本书极可能是在主后六十三至六十五年期间写成的。──《活石新约圣经注释》
书信是写给谁的?
现存的最早期手抄本,均在本书开头冠以「致希伯来人书」12,而且没有任何手抄本不如此定名的。早在亚历山大的革利免和特土良时代,本书就冠以此名流传于世。然而,从本书的内容来看,他并没有特别宣称受书人就是希伯来人。因此,「致希伯来人书」字样,很可能是后人加上的。──《丁道尔圣经注释》
最首要的关键是对「希伯来人」这个词的界定。它可以特别指讲希伯来语(或亚兰语)的犹太人,若是如此,即为有别于讲希腊语的犹太人。这种假设或许可以从新约圣经得到一些左证(参:徒六1、2;林后十一22;腓三5),但是我们不知道当初这卷书信冠以希伯来书字样时,是否基于此一意识。也许其意义仅仅是希伯来人(也就是犹太籍基督徒),不管是操希腊语或亚兰语的。这一般性的用法较可取。──《丁道尔圣经注释》
本书信的传统标题有些笼统,但是行文中我们看出,作者心目中有一特定的群体,这是很有意思的。显然作者很熟悉受书人的历史和背景,知道他们因信仰受到迫害,即使家业被夺去,仍然有很好的表现(十33、34)。他知道圣徒们的宽宏大量(六10),也知道他们心思的现况(五11及下,六9及下),现存的实际问题,诸如对教会领袖的态度(十三17),以及金钱与婚姻问题都一一提及(十三4、5)。从整卷书信来看,作者对这一群时时在他心目中的人,有亲身认识,这似乎是很合理的推论(参十三18、19、23)。──《丁道尔圣经注释》
有人从五章12节,十章25节推测出对此一团体的性质。五章12节是对一群现在本该作师傅的人说的,这点建议我们,受书人必定是个大型基督徒团体中的一小撮人。最获得支持的解释是,他们从一所教会中分裂出来,自己形成一个家庭小组。十章25节的劝勉使这种看法获得支持,作者劝勉受书人不要弃绝曾经一起聚集的团体,不可能全教会的会友都有成为师傅的潜在能力。很可能这个分裂出去的团体,认为他们自己比其他人强,尤其是如果他们拥有比较优异的恩赐。──《丁道尔圣经注释》
【书信是写给谁的?】这个问题也是要靠书信内容的帮助才找出答案来。我们肯定知道它不是写给任何大的教会,否则那地方的名称不会这么容易就消失的。书信中提及读者的教会已建立多时(五12),他们曾经受过迫害(十32,34),在他们的过往伟大的日子中,曾经有过出色的领袖和教师(十三7),而他们的教会不是直接由使徒建立的(二3),他们突出的地方是慷慨和思想比较开通自由(六10)。――《每日研经丛书》
主旨要义
本书虽然以书信的形式结束(13:22-25), 但基本上是一篇训词。作者首先极力陈明基督的优越性,强调无论在启示、名分、权柄或救赎的成就上,基督都超越旧约的使者或祭司(「超越」,和合本多译为「更美」。原文此字在本书共出现十三次之多)。不但如此,旧约很多礼仪及人物所预表的,正是这位基督;祂成全了神在历代以来所预备的计划。这救恩既已完全,便永远有效,不须加以补充或取代。作者接着勉励信徒:既然福音是这般完美,他们便应该坚守到底。此外,作者亦以基督和历代圣贤的榜样鼓励他们,另在本书加插五处警戒性的经文(见下文大纲),以逐步加强的语气,就离弃基督真道所导致的严重后果提出警告。
与其他圣经书卷的关系
多数人都同意,从约翰福音第十七章来看,耶稣为祂百姓祷告的角色,与希伯来书七25所说︰耶稣为大祭司,为祂百姓代求的观念,有密切的关联。──《丁道尔圣经注释》
希伯来书和司提反在使徒行传第七章的证道,其中有很多类似之处49,因此有人认为写使徒行传的路加才是本书作者。然而,撇开作者是谁的问题不谈,很明显的是︰两者都强调了亚伯拉罕的蒙召,以及强调不是人手所造之圣殿的重要性。希伯来书和使徒行传第七章,对于研究旧约圣经历史的方法,以及这些历史的评价,的确有点一致。──《丁道尔圣经注释》
这个问题也是要靠书信内容的帮助才找出答案来。我们肯定知道它不是写给任何大的教会,否则那地方的名称不会这么容易就消失的。书信中提及读者的教会已建立多时(五12),他们曾经受过迫害(十32,34),在他们的过往伟大的日子中,曾经有过出色的领袖和教师(十三7),而他们的教会不是直接由使徒建立的(二3),他们突出的地方是慷慨和思想比较开通自由(六10)。
有一个直接的提示是记载在十三章廿四节中结束本书时的请安:『从意大利来的人也问你们安。』这句话可以作两方面的解释:一则是这信从意大利写出,二则是写信到意大利去。我们认为后者的可能性较大。若果是意大利,就肯定是罗马无疑了。
但这信不是写给整个罗马教会,否则接信人的名称一定不会失去的。它给予我们的印象是写给一班志同道合的信徒,而且他们亦很有学问,经过长时间的学习真道,和准备自己做教会的导师的(五12)。他们肯定是有高深学识的人,因为读这信的人必需具有极丰富旧约知识才可以看得懂的。
总括来说,写这信的人是一个伟大的教师,读者就是罗马一间书院中的信徒,或一班有学问的信徒。作者曾做过他们的老师;当时彼此分隔异地,作者深恐他们会离开信仰,随波逐流,因而写这信勉励他们。内容近似讲学的讲稿多过书信的体裁。虽然结语仍沿用问安的书信格式,但开首并没有用像保罗写信时惯用的语调。作者称它为一篇『劝谕的话』。――《每日研经丛书》
※ 在希伯来书里面,有好几次说警告的话,每一次警告的话,都是因为在它前面或者后面有一段最要紧的道理。先有一段最要紧的道理,接下去就说一段警告的话;或者底下有一段最要紧的道理要说,就先有一段警告的话。这是希伯来书的特点。── 倪柝声
※ 希伯来书第一章是讲荣耀,第二章是讲受苦;第一章是讲在永世里基督是谁,第二章是讲在时间里基督为我们成功了甚么人;第一章是讲基督的身位,第二章是讲基督的工作。就在这两章中间,插入了一段警告的话。这个警告就是说我们对基督的身位和工作该抱甚么态度。── 倪柝声
※ 这一本书乃是写给已经明白救恩的希伯来人的。『希伯来』就是『渡过』或『渡河』的意思。第一个希伯来人是亚伯拉罕,他渡过伯拉大河,从河东到河西来。『希伯来人』,意思就是『渡河的人』。当初使徒写希伯来书,就是写给那些渡河的人,意思就是写给那些在后面有所撇弃,在前面有所得着的人。他们在后面有旧的世界需要撇弃,在前面因着神的话要往新的地方去。── 倪柝声
※ 甚么记作基督徒呢?基督徒是寻求天的,基督徒是希伯来人。希伯来人的意思是过河的人,从这编到那边,从今世到永远。我们所有的指望都不在这里,我们所有的指望都在那面。── 倪柝声
※ 希伯来书一直把主耶稣和许多人比较。第一,主耶稣远超过天使;第二主耶稣比摩西更尊荣;第三,主耶稣比約书亞更美;第四,主耶稣比亚伦更美;第五,主耶稣的心约比旧约更美,其中的祭物也比旧约里面的祭物更美。── 倪柝声
※ 本书的钥字︰『更美』是本书的钥字,共享十三次(一4;六9;七19,22;八6;九23;十34;十一4,16,35,40;十二24)。── 牛述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