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师记第十一章-《精读本圣经注释》
士师记第十一章-《精读本圣经注释》
11:1-40 继前一章的序论,本章正式展开耶弗他的故事。简要介绍耶弗他在战争中大获全胜的事件(32,33节),却生动详细描述他被立为领袖的过程(1-11节)、与亚扪王的外交谈判(12-28节)、轻率许愿失去独生女(29-31,34-40节)。
11:1-11 介绍以色列新领袖耶弗他的家境及来历。他是基列的庶子,被异母兄弟们驱逐,在陀伯作匪徒的头目(3节)。基列人面对危机,欲立耶弗他为拯救者,看出大家均承认他的勇武。耶弗他蒙召过程的意义:①耶弗他遭到驱逐,当时,被共同体驱逐是非常残酷的刑罚。一旦被赶逐,就失去衣食住处和生命基本权力。当时,基列人可能袖手旁观。现在,面对危机却请求耶弗他帮助,是非常可憎的行为,等于有福我享,有难你当;②虽然受到羞辱、虐待,耶弗他仍然接受他们的请求。不仅为了建立自己的权威,更是因他对同胞割舍不断的眷恋。耶弗他是有信心之人,他并没有依靠自己的勇猛,乃是谦卑信靠耶和华,甘愿成就神看顾以色列困苦的拯救事工(9节);③表面上,以色列获救似乎靠人的计划,背后却有神的帮助(箴16:1)。
11:1 勇士:亦译为“壮士”,希伯来语指“勇猛无比的英雄”(箴21:22;耶9:23)。妓女:为金钱出卖肉体的妇女。虽然耶弗他出身如此卑贱,却被立为以色列的领袖,得以排在希伯来书所记信心伟人之列(来11:32)。这表明,无论身份多么卑贱,神都可以藉着恩典和权能,使之成为伟人。神不看人的外表(撒上16:7)。
11:3 匪徒:无业游民,指一群流氓(9:4;撒下15:1;代下13:7)。
11:6 作我们的元帅:基列人想立耶弗他作他们的军事元帅。条件是:耶弗他可以作基列的领袖(8节)。
11:8 可以作……领袖:基列众长老的提议极具心计,耶弗他接受这提议,与其说他对此感到满意,不如说因他思念故土。
11:10 有耶和华在我们中间作见证:希伯来语“见证”,含有“闻见”、“目击”等意。耶弗他曾遭到同胞冷酷无情的弃绝,无法轻信他们。因此基列人用神的名作立约的见证。当时,以色列百姓真心在神面前彻底悔改认罪,请耶和华作见证,表明他们必履行其所立之约。今日基督徒也当知道自己在神面前,应彼此以诚相待(弗4:12)。
11:12-28 作为以色列的士师,耶弗他开始就亚嫩河到雅博河的领土权,与亚扪王进行谈判。耶弗他试图用四个事实说服亚扪王:①以色列自出埃及到定居迦南地,从未侵犯过外邦列国,反而为避免冲突多次绕行(民20:14-21;21:11-13);②为了征服迦南,以色列曾想和平路过亚摩利,却受到亚摩利人反击,就击败他们占领了约但东部地区(民21:21-35)。因此,此地是他们从亚摩利人手中夺过来的,与亚扪人毫无关系。亚摩利、亚扪和摩押的领土的确有密切关系,却无法详细了解其中的关系。亚扪王主张约但河东的以色列领土属于自己;③即使这地曾属于亚扪,但如今已事过境迁,沉默300年,又索取领土权是无理取闹(26节);④耶和华神从亚摩利王西宏手中夺回此地,使它作以色列的基业(23节)。亦即,并不是单纯的领土侵占,而是神的主权性护理。协商并未取得成功,但应高度评价耶弗他的努力,他想避免流血事件,尽量和平解决问题。律法也规定与仇敌争战,首先要讲和平之言(申20:10,11)。神不仅喜悦自己与人和好(罗5:1),也喜悦人与人之间彼此和睦(太5:9)。唯有相信甘愿作挽回祭的基督耶稣,才能建立真正的和平。
11:13 亚扪王阐明自以为是的理由。虽然耶弗他的反驳符合逻辑,但亚扪王断然拒绝。由此可见,他的理由仅仅是挑起战争的借口(17节以下)。
11:17 又照样……他也不允准:摩西五经没有提及此事。这事可能记录在现已消失的资料中(如“耶和华的战争”,民21:14),或藉着口头传承保存下来。
11:19 希实本:位于约但河流入死海的入海口,在米底巴北部10km处。是主要城邑之一(赛15:4;耶48:2),曾被亚摩利王西宏夺去(民21:26-30),后又成为以色列的领土(民21:21-25)。
11:21-23 耶弗他特别突出征服迦南是神的命令,阐明自己拒绝归回圣地的立场。
11:24 你的神基抹:基抹是摩押人的神(王上11:33;王下23:13),摩押人被称为基抹的百姓(民21:29;耶48:46)。亚扪人的偶像是米勒公(Milcom)、摩洛(王上11:5,7;王下23:13)。说基抹是亚扪人的神,因为当时亚扪人也狂热地事奉基抹。以色列百姓也曾事奉基抹和米勒公长达数百年。
11:26 民21:23以下、申2:44记载占领本节所述城邑的事件。
11:27 审判人的耶和华:耶弗他断不屈从不义的要求,因他信仰公义的审判官耶和华。
11:29-40 耶弗他试图以最佳的礼仪和宽容之心,和平解决纠纷,但他的一切努力成为泡影。不得不进行一场流血之战。亚扪人曾是神惩罚以色列的工具,如今沦为神的审判对象,遭受惩罚。相反,以色列开始执行神摧毁顽梗外邦势力的圣战<书 绪论,圣战>。下图标出耶弗他的战斗过程:① 亚扪人袭击基列和约但河西。② 耶弗他率师归回。③ 耶弗他军队击溃亚扪军队,直至亚备勒基拉明、米匿、亚罗珥。④ 以法莲人制造纷争,渡约但河而来。⑤ 基列人抢先占据约但河渡口。本文还描述了耶弗他急躁鲁莽的许愿,及由此发生的悲剧。从中得到教训:①信仰的热忱有时会违背神的旨意。耶弗他的动机很信实,就是要讨神喜悦。但是,由于缺乏属灵分辨力,他不得不自食其果;②当时耶弗他似乎深谙外邦文化,以为献人为祭,是对神最大的敬畏(王下11:7;16:3)。他具有纯洁的信仰,清楚战争的胜败全在神,为了谦卑求助,向神许愿;虽然所许的愿关乎独生女的性命,却信实地向神还愿;③在指责耶弗他无知之前,应当首先效法他对信仰的热心——甘愿将自己的至爱献给神。
11:31 无论什么人……就必归你:有学者主张,耶弗他许愿以牲畜为祭物。但把牲畜当作感恩祭献给神,是常有的事,而且,最先出来迎接他的(31节),很可能是不洁净的动物。所以这种观点很难被认可。有学者把“燔祭”解释为“事奉圣殿的人”,认为他将女儿献给神,一生事奉圣殿。这种主张也与本文有所出入。最好还是如实按照经文内容理解 —— 把人作为燔祭献给神。耶弗他的母亲是外邦女子,且他长期流亡于亚兰文化圈,必然深受外邦风俗影响。
11:34 拿着鼓……迎接他:欢迎凯旋勇士的习俗(撒上18:6)。此外无儿无女:先提到“女儿”,后又强调“此外无儿无女”,藉着递增手法,强烈描述了耶弗他内心的痛苦。耶弗他出战之前许愿“先从我家……就必归你”(31节),表明以色列社会父权极大(创42:37),家长掌握家人的生杀权。
11:35 我已经向耶和华开口许愿,不能挽回:旧约圣经强调还愿的重要性,认为标志神子民的信实(诗22:25;56:12;赛19:21;鸿1:15)。因此,圣经警告人不可轻率许愿<民30:1-16,关于许愿和起誓>。耶弗他因草率许愿,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若不遵守所许的愿,等于妄称神的名(创20:7);若要遵行,就得杀死自己心爱的独生女。结果耶弗他放弃对女儿的爱,选择顺从神,作出信仰的决断。他的过失为今天的圣徒敲响警钟。今天,神的话语已清楚启示,是耶弗他时代无法比拟的,圣徒可根据神的话语分辨他的旨意。但很多时候却因偏激、错误地解释神的话语,走上颠倒是非的异端道路。圣徒当考察何为圣经的启示,不使纯洁的信仰热忱,沦为盲目、谬误的工具。
11:37 我终为处女:以色列女子视结婚生子为最大的幸福(撒上1:1-11;诗78:63)。耶弗他女儿之死可说是巨大的悲剧。当时人们对来世的盼望尚很微弱<伯 绪论,旧约的阴间概念>,对死亡的恐惧或许更加严重。如果耶弗他的女儿不是甘愿作祭物,耶弗他或许会在百般矛盾中放弃还愿。耶弗他女儿的高尚品质,对我们是一个挑战。现今圣徒对神国持有明确的盼望,可以享受耶弗他时期无法比拟的丰盛属灵恩赐(西1:15)。应当更加委身于神。
11:39 照所许的愿向她行了:本节有多种解释,普遍主张是献人作燔祭(31节)。
——《精读本圣经注释》
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