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家园
阅读导航

历代志下第十章-《基督徒文摘解经》

历代志下第十章-《基督徒文摘解经》

历代志下相关章:

历代志下第十章

错误的抉择(十111

  罗波安继位不久,便前往示剑,接受以色列十支派的冠冕,无奈,他却遇到困难。示剑位于基利心山和以巴路山之间,是古代以色列的军事、政治及宗教中心。

 .眼前的难题(2~4)──耶罗波安听见这事,明显是指所罗门的逝世及罗波安继位的事。他代表以色列人祈求新王减轻负担。根据考古资料,古代美索不达米亚一些君王会在登基之时有减轻百姓苦工的行动,故可能以色列人也期望这种改变。他们要交重税及作苦工,乃与所罗门极多建殿建城的行动有关。今罗波安要处理这难题。

 .停一停、想一想(5)──罗波安很明智,他没有实时回答,他需要想一想。因此,他叫他们三日后再来。

 .不听老人言(6~11)──以色列传统颇为尊重老年人及其智慧,故罗波安这次是作错了,他不接受安抚及以退为进的方法。所谓「好话」,不仅是指好听的话,更是与较为严谨的外交承诺有关。罗波安转而求问其它少年人,相信大多是他的堂兄弟或其它王室成员,他们强调使用高压政策。蝎子鞭本身带有铁钩或铁粒,故杀伤力也较大。罗波安采纳他们的主意,带来国家分裂,这显明他作了错误的抉择。

  无人愿意作出错误的抉择,人人都希望无错误,基督徒也没有例外。罗波安的失败就在于他找错了对象作咨询人,加上他权力欲太强,过分逞勇所致。其实,面对抉择时,我们切要祷告寻求神的心意。这里,他好像全忘记了神一样!

思想 无论大小事情,每当我要决定如何作时,我脑海中有想及神,并祂的吩咐吗?

无法挽回的定局(十1219

  王国的分裂,背后的因素很多,我们可在这里窥见一二。

 .罗波安专横使事情恶化(12~14)──他本有责任以公正、公义的手法处理以色列人的要求;无奈他专横自恃,不听老年人的意见,乃以严厉的说话回复以色列人,致使事情恶化下去。

 .所罗门种下分裂远因(15)──所罗门曾多行神不喜悦的事,不专心顺从耶和华,结果种下分裂的祸根(参王上十一1~13)。是故,王不依从百姓而做成国家分裂可说是出于神的心意。这里无明言说所罗门离弃神,但强调亚希雅所说的话显然已作了暗示。

 .耶罗波安与以色列人的反叛(16~17)──他们拒绝归向大卫家,并以强硬态度响应。虽然他们知道罗波安是神所拣选的王,但他们仍决心反叛。从此,分裂局面就形成了。

 .局势不可逆转(18~19)──罗波安仍想强加管治权,故差派哈多兰往以色列人那里去。他完全不能准确掌握形势,更低估了以色列人的力量,结果只好慌忙逃回耶路撒冷。

  这事如此发展,终极因素虽是出于神,但人仍要为自己错误的行动负责。人作恶无智慧,自然当承受恶果。保罗说得好:「不要自欺,神是轻慢不得的。人种的是甚么,收的也是甚么。顺情欲撒种的,必从情欲收败坏;顺圣灵撒种的,必从圣灵收永生。」(加六7~8)人犯罪时,有时神并没有直接的阻止,但这不是说,神接受我们这种犯罪行动。神会尊重我们在道德行为上的自由抉择而暂且缄默,可是,人承担恶果确是免不了。

  今天,我想收甚么果子呢?

思想 你是一个冲动的基督徒吗?你曾否有后悔的经历?──《新旧约辅读》

事态的转变(Ⅰ)(十1-十一4

随所罗门朝代的结束,我们见历代志所记以色列历史便开始一个新的时期。这段记载,如我们已经看见的,可以分为大以前时代,大与所罗门时代,和王国分裂的时代直到被掳于巴比伦。我们现在便站在这里最后时期的方缘上。

所罗门的继承者罗波安,成为重要人物,部分地因为他有左右国家分裂之疑,和部分地因为他在某些方面是那些后来君王的典型;而且历代志用衡量他们的方法去衡量我们至此所遇到的那些主要人物。

历代志专用来记载所罗门以后诸王的篇幅,比在列王纪所见的要少得多。这是因为与列王纪比较起来,历代志是单论述那最重要方面,也就是他忽略了北国历史有系统的记载,而旨在说明南国继承北国合法的大王朝体制。

北国(十二个支派中之十个)之脱离,显然是以色列历史中最重大事件之一。由这事而展开了一个约二百年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中两国的关系决不是轻松的,而且有时还爆发战争(例如王上十五7)。在历史上,此国的脱离,乃是大把王国以前的支派联盟的伟大成就的终止。这种统一,连同由统一而来的伟大,决不会重现;而且北国,在南国的犹大被掳于巴比伦一个多世纪以前,已经消失。当然,人们可能看见在耶罗波安统治下所发生的,实际上是恢复自然的政治情况,这种政治只有大的伟大才能令其人为地暂时逊色。十章十六节的陈诉,是『北方人』传统的情躁。虽然如此,在历代志作者的眼光中,北国与大家的关系必须用背叛的词句来描述(十19),这是他用于北国全部历史的裁决。

事态的转变(Ⅱ)(十1-十一4)(续)

十章一节至十一章四节这一段叙述分裂怎样发生,以一个大家熟知的故事:就是罗波安拒绝了那些老前辈正确的忠告,而采纳那些与他一同长大的人的主意去对待百姓。百姓在耶罗波安领导下的请求是:『你父亲使我们负重轭作苦工,现在求你使我们……轻松些』(十4),是指所罗门为筹备经费,以便推行他巨大建筑计划,以及豪华生活而课于百姓的重税和强迫劳工。(历代志至今一直减轻所罗门之统治在这方面的责任,但请比较王上四22及以下各节。百姓在耶罗波安率领下所作的请求是不易了解的,除非以色列人本身受过所罗门加于他们的重担,这种重担是强制的、在原则上祗用于外藉人士的,正如王上九20-22;代下八7-9所说的。)

从表面上看,百姓的请求是正当的。旧约无一处使人认为王室行使合法主权,是自大和剥削百姓。诚然,本章对耶罗波安或百姓决定与统治者断绝关系,并没有加以谴责;也没有对耶罗波安这样行,表示是出于自大的动机。相反地,引致分裂的一连串事件,明确地被描述为『这事乃出于上帝』──所用的这句词组相当强调祂对这件事的审慎计划──要应验亚希雅的预言(15节)。这预言(记载在王上十一30及以下各节),实际上被历代志省略了,因为历代志的方针是把任何会损害所罗门名誉的事都置之不理。亚希雅的预言的实质是:北部各支派会因所罗门拜偶像而与他分裂。十个支派会交给耶罗波安──他直到那时一直是所罗门的一个能干的忠仆(王上十一28),他显然未曾想到要自立为王。所以,虽然历代志作者没有提及亚希雅之预言,他一直把分裂归结为上帝的本意。

因为亚希雅之预言原来的上下文未被历代志作者提及,就不容易确定他在强调上帝定规国家分裂的事时,心目中正想到甚么。罗波安的十二个支派丧失了十个,在一个重要方面,与历代志作者自从扫罗王以来因犯罪而失地的模式,极其密切地相一致,并且是不能改变的。这种个别的丧失国土,当北国于主前七世纪完全消亡,以及犹大被掳于巴比伦的事件中,在整个王国时期严重而又明显的发生了。然而,他并没有为令人信服而引用这件大事。他没有把北部江山的丧失归咎于罗波安的罪。

的确,罗波安在第十章出现是没有多大光彩的。若是他在处理耶罗波安和百姓的方法上做得好些,在他控制下国家仍会保持统一。但他愚昧的对答的故事,给历代志作者用来作为谴责的理由。但直到十二章一节那些话才应用在罗波安身上的。第十章的罗波安,祗属年轻年凭意气用事,缺乏智慧;他本应就教于老一辈的人,以补其不足。在第十章里面,并未暗示罗波安怀有甚么恶意或残暴。他可能真的想负起责任来做。他在这个阶段的错误,祗是无知──这是十三章七节对他的描述所证实的(在那里所用的辞语,与应用于所罗门的相似;就是当大判断他尚未准备好承担建殿的重托时所说的话,参见代上廿二5;廿九1)──和在不幸的哈多兰的事件上,误解了百姓的决定(十18)。

所以,罗波安和耶罗波安在那引致南北分裂的决定性的事件上都有共通点,即二者在品性上尚未充分成熟。虽然二人都该被定罪,但关于分裂,二人均未受到明确的谴责。至于罗波安丧失北部的江山,历代志可能以北部的江山毕竟仍然是以色列,而制止把这件事说成是他的罪;而且北部本身也必须像南部一样,用同样的标准去裁判。罗波安要受审判的范围,是在分裂后留给他的领土内。这点被不可与耶罗波安争战,『因为这件事出于我』(十一4)的命令所强调的。因此,历代志终于满意地使分裂的理由归之为出于上帝那不可测度的心意。

旧约不但在这一点上,把上帝无法测度的心意的概念和人需要智慧连结在一起。箴言,特别是一至九章,满了为父者劝勉人要留意听的教导,基于『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箴九10)。箴言还强调上帝的难于测度(例如十六9,25),这是针对那些不知自量的人说的。罗波安,根据十一章来判断,确实成熟了,正如在他以前的所罗门成熟一样。不论是上帝无法测度,或是我们目前的失败,都不应引致我们对基督徒生活的进步表示绝望。对于寻求智慧的人,前进的道路是敞开的(箴八17)。――《每日研经丛书》

查阅相关章:
更多关于: 第十章   历代   注释   圣经   王国   基督徒   文摘   唐纳   历代   所罗门   以色列   支派   大卫   犹大   王国   耶罗   百姓   的人   北国   简介   第十章   点此   圣经   他们的   约翰   耶路撒冷   注释   以色列人   作者   自己的   王朝   福音   老年人   智慧   君王   上帝   旧约   巴比伦
返回顶部
圣经资料,在线查经,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
@c.zyesu.com 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