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志上第8章查经资料
历代志上第八章
历代志上第八章
vii. 便雅悯支派(代上八1~40)
八28~38,参:代上九34~44
便雅悯已经在以上七章6~12a节处理过了,为什么还要重复呢?事实上,这两个名单的性质和目的不同,极少重迭。举例来说,七章1~40节的背后是征兵的普查,在这里却不明显。有人以为用额外的篇幅介绍便雅悯,是因为这支派产生君王,97但是对支派地理环境的兴趣更可能是本章被涵括的关键。主要所关心的是便雅悯人的定居,特别在耶路撒冷(28、32节),但也是在迦巴(6节)、阿挪和罗德(12节)、比利亚(13节)、基遍(29节),和甚至是摩押(8节)。便雅悯处在支派名单最后的位置,是与首先的支派犹大的事件相平行的,在那里也是强调支派的地理环境(参二42~55,四1~23)。事实上,「犹大和便雅悯」在历代志里经常被一起提及,而便雅悯极少是单独出现的,无论是在历代志(参如:代下十一1及下,十四8,十五2及下,三十一1)或是在以斯拉记-尼希米记中(参如:拉一5,四1;尼十一4~9)。他们在一起首先形成犹大的南国,然后是被掳归回的团体。因此,便雅悯在这里的出现,是作为与犹大在保存以色列身分和传统上,伙伴关系的一个象征。特别是,便雅悯声称其支派领域的悠久历史,对于居住在相同区域的历代志读者,应该也是一种鼓励(参九2及下)。地的重要,在于这是神没有收回的应许。
但是到底这个名单是指哪一个时期呢?在此处描写到的许多便雅悯人之定居,重现在以斯拉记和尼希米记(拉二26以下 = 尼七30以下;尼十一7~9 = 代上九7~9;尼十一31~36),都指出可能是被掳归回后。然而在以斯拉记二26以下所列出的地方被说成是再次定居,历代志上八章同样可能是指被掳前时期,或是指在联合王国或是在约西亚带领下的往外扩张时期。二者似乎不分轩轾。
本章清楚地分成两部分:
(a) 族长(6、10、13、28节)是根据他们定居的地方列出的(1~28节);和
(b) 扫罗家的家谱(29~40节)。
a. 便雅悯家族的定居(代上八1~28)
有两股脉络可以分辨,以忽(1~7节)和以利巴力(8~27节)家族。所列出的名字是便雅悯(1~2节)和他的长子比拉(3~5节)的后代,似乎是导入以忽的后代(6节),特别是如果亚比忽(NIV、RSV)被改成以忽的父亲基拉(3节,NIV注脚,NEB、JB)。从士师记三15看来这个似乎是相当可能,并且以忽在这里的突出之处,如果他被证明就是著名的士师以笏(士三12~30),就更加容易了解。如果这个被接纳的话,则在第4~5节接下来的名字,亚比书、乃幔、亚希亚、基拉,或者是以忽的儿子(参7节头三个名字)或者是基拉另外的儿子,也是有可能的。第二个基拉(5节,真有两个兄弟是同名的吗?)可能是一个晚辈,或者可能是对同一个人的第二次描述。这不是随意重建,乃是根据六章22~25、33~38节,七章20节的经节,在那里儿子的意思是作为兄弟,而一个名字也有可能借着重复而重新开始的。示孚汛(= 书反,民二十六39,和书品,代上七12)和户兰( = 户反,民二十六39,和户品,代上七12),在第5节中可能被认为也是比拉的后代,或是便雅悯的远亲(参:创四十六21;民二十六39)。在这里所形成的家庭谱系,集中在以忽,如下图所示。
便雅悯
比拉
亚实别
亚哈拉
挪哈
拉法
示孚汛(?)
户兰(?)
亚大
基拉
以忽
亚比书
乃幔
亚何亚/亚希亚
基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