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家园
阅读导航

使徒行传第12章查经资料

使徒行传第十二章-《丁道尔圣经注释》

使徒行传相关章:

使徒行传第十二章

四 彼得被捕与逃脱(十二 1 25

  路加没有告诉我们,巴拿巴和保罗到耶路撒冷后怎样,却在他们来回之间(十一 30 ,十二 25 ),穿插了希律亚基帕一世为讨犹太人欢心,杀了雅各,又企图谋害彼得。路加记载希律的计谋,怎样被神直接的阻拦所破坏。不过,神是透过教会的祷告而行事,尽管当彼得从死囚获释后,教会竟对祷告的果效无法置信。这故事不但强调祷告与神作工的关系,而且说明神对敌对祂、高抬自己的人,自有报应;敌挡神的,必招灭亡。

  故事的骨干就是这样。但它在路加所选辑的教会历史模式中占什么地位,则不甚容易明白。这一章在整卷书的记叙中,有什么功用呢?对路加所插绘的教会画面,又提供什么亮光呢?可能性有好几种。骤然看来,这故事似乎对教会发展的主题,没有必要;即或删除去,我们也不会觉得缺少什么。所以,这故事的记载也许祇是因为它属于路加从彼得承袭而来的传统(参九 32 ~ 43 )。不过,它也可以作为彼得被逼离开耶路撒冷,因此将带领教会的责任转交给雅各的历史背景(虽然我们要留意,彼得在加二 9 及徒十五,仍然活跃在耶路撒冷的教会中)。这故事的另一作用,也许是表明彼得的事奉生涯,与耶稣和保罗相似:监禁和死亡(真的或被恐吓的)的主题,都成为三人的际遇。若说这故事是刻意的预表,与约拿的故事性质相似,则似乎不大可能,虽然魏肯斯( p.152f )曾很慎重地提出这个解释的论证。

  从路加的角度来看,重点可能在强调福音的胜利,尽管一个使徒死了,另一个遭监禁,却无法拦阻福音的进展(十二 24 )。教会一祷告,神的工作就开展,敌人终必无能为力;虽然教会并不因此免于受苦和殉道。路加对福音必定得胜的信念是十分实际的,他晓得虽然神的道不会被动摇,神的仆人却可能会受苦难,被捆锁(提后二 9 )。

  故事的基本历史性,没有人置疑。彼得坐监,又逃出来,是十足可能的事,祇不过理性主义者可能会坚持说,本来这祇是普通的越狱,却被夸张成神迹(见五 19 )。

   1.  这件事的日期,由希律死于公元四十四年可以确定;这个日期与巴拿巴和保罗上耶路撒冷的时间之关系,引起许多辩论,因为很难确定赈灾的款项,会否早在饥荒之前许久就送去;见十一 29 ~ 30 注 。这里的 希律 是希律亚基帕一世,是希律大帝的孙儿,他年少时相当不羁,后来该犹( Gaius )和革老丢( Claudius )二王,赐他的领域不断增加,到了公元 41 年,他所承受的国土,已相当于他祖父的了 190 。他竭尽能事讨好犹太人,尤其笼络法利赛人。

   2.  根据我们对希律的认识,他迫害教会领袖的举动,完全吻合他的为人。西庇太的儿子雅各被希律所杀;很可能是他纵容公会,而公会正在严厉地对付教会;不过这一点无法确定。于是,马可福音十 39 的预言应验了,至少对雅各而言是如此。威尔浩生( J. Wellhausen )等人认为,他的兄弟约翰也同时被杀(因此不可能写第四本福音书),这样的假设是没有根据的;正如白瑞特( C. K. Burrett )干脆的评论:“我们不能为方便处理一些难题,就把使徒判以殉道。” 191 路加并没有推想何以雅各被杀,而彼得获救;若从第 5 节引申说,有人为彼得祷告,却没有人为雅各祷告,则纯为曲解。

   3 ~ 4.  杀了雅各对希律大有益处,于是他继续推进,去捉拿 彼得 。那时正是 除酵节 的日子,紧接着便是逾越节,因此这两个节期常被视作一个。既是节日,就不能立即采取行动。这叫我们想起犹太领袖想捉拿耶稣时,也有同样的难题(可十四 1f )。他们采取最高的戒备,以防囚犯逃走;这些细节乃为强调彼得脱逃的神奇性。当时有四班兵丁,每班四个人,看守监犯。这解说与罗马一贯的做法互相吻合,他们把一夜分为四更,依时换更看守。从这故事下面的话可看出,监狱是在耶路撒冷,显然希律在节期间住在那儿(参路廿三 7 )。

   5.  整个故事的中心教训,藉这一句细心架构的话表达出来: 彼得被囚在监里,教会却为他切切的祷告神。 他们的祷告当然是求神释放彼得。有人认为,早期教会相信主必在逾越节再临,所以他们求祂就在那一个逾越节来,以解救彼得 192 。这个观念根本从经文中看不出来。他们非常恳切的祷告,正如耶稣在客西马尼园一样(路廿二 44 );这祷告流露出教会对彼得深切的关怀,他们不是以为,若要神答应祈求,就要表现得特别虔诚,苦苦哀求祂,说服祂。况且,若教会记得主怎样祷告,他们也必会照样祷告说:“不要成就我们的意见,乃要成就你的意思(参路廿二 42 )。

   6 ~ 11.  第五节的未完成式(译注:希腊文文法,相当于英文过去进行式),表示彼得的监禁和教会的祷告持续有几天之久。故事进展到希律要提彼得出来的前一夜,就是要他带到众人面前(第 4 节),审判行刑。路加在此更详尽的描写监禁的方法;彼得在狱中,两面各与狱卒用手镣铐住,门外又有兵丁看守。那一夜──这类事件通常出现在夜间── 主的使者 在狱中出现,有超自然的 光照耀 。彼得那时已经睡着,第二天的厄运并不烦扰他,还需要天使拍他肋旁才醒过来。他站起来,与兵丁相铐的铁链就脱落了。在睡眼惺忪之际,他听见天使叫他穿上日常的衣服,准备出狱。他从敞开的狱门出去,跟着天使走,很自然地以为自己在做梦。他共走出三道门才得自由。故事中没有说明头两道门是开是关,不过依含义看来,是在狱卒睡觉时被打开的。第三道门是监狱的大门,它自动打开,让彼得和天使出来,走到街上去。一旦走出监狱附近,天使就不见了。彼得这才醒觉自己真正自由了,完全是神亲手的拯救。

  叙事的人显然认为,这故事从始至终都是神迹。有人可以反驳说,它祇是个传说,尤其是故事中不少题材,与古代一些故事雷同,在第一世纪时,这类故事是人人皆知的(五 19 注 )。因此,大可以说,在那个迷信的世代,信徒很自然也相信,他们的神与其他的神明一样,能行这类的事。这一个观点认为,本来是人为释放的故事,在流传之下,添加了传奇性的色彩。其实两者都无法证实。相信超自然之事是真实的人,接受这个故事并不困难,因为它正如圣经及基督教历史中其他类似的事迹一样。在这个故事里,没有任何成份足以妨碍人采取这种观点。

   12 ~ 17.  彼得一发觉自己真正自由了,而且若再停留在那里,必会陷入险境,他便赶紧离开。首先,要让信徒们知道事态的发展。他知道,在 称呼马可的约翰他母亲马利亚 家里,一定有朋友在,便往那里去了。那家的女主人,是用她儿子的名字来介绍的,这儿子不久就在故事中出现了( 25 节),而且他可能是路加对这件事,及其他早期教会事迹的资料来源。有人推测,这间房子就是五旬节门徒聚集的地方(一 13 注 ),不过并没有肯定的证据。虽然那时已是深夜,却有许多人聚集祷告。这是早期信徒在夜间祷告的一个例子。他们的祷告被叩门声打岔了,有一位仆人出去应门。这里描绘的房子,在街道与房子之间,有一道门廊。开门之前,先问问是谁,是正常的惯例,以防盗贼进来。那使女一听见彼得的声音,惊喜得顾不得开门,便跑进去报喜。可是屋里的人不信她的话,先是说她疯了,说她不过,就以为可能是彼得的 天使 。这个奇特的说法,一定是指一个人的“属天”形象,与肉身的外形相同。犹太人相信人人都有保卫的天使(见太十八 10 ,与这信念相呼应),而且他仍相信,保卫天使有所保卫之人的相貌,这一点有一些证据支持(诚然比新约迟得多,而且很难解释) 193 。不过,这一次屋内之人的推测却错了,因为那真是彼得本人。路加的话中并没有暗示,这种天使的观念基于纯正的天使论,他很可能祇是引用了一个犹太人的迷信,但这不等于他也赞同。彼得终于进了门,他连忙止住他们的兴奋,快快解释他获释的经过,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并请他们把消息报给其他信徒领袖,然后便连夜到别处躲藏去了。

  这里的 雅各 是耶稣的兄弟(可六 3 ),后来成为耶路撒冷教会的领袖(十五 13 ,廿一 18 )保罗称他和彼得、约翰为教会的柱石(加二 9 )。他曾见过复活的耶稣(林前十五 7 ),所以保罗承认他为使徒(加一 19 )。这样看来,似乎他很早就已是教会中的领导者,后来也代替了彼得,成为教会公认的领袖。这里的经文所表达的,可能祇意味他是彼得的代理者。我们不知道何以雅各会取得这位置,而不是十二使徒之一。有一个可能是,他本人就是十二使徒之一,即亚勒腓的儿子雅各(如此,他就不是耶稣的兄弟,而是堂兄弟)。更可能的,就是他与耶稣的亲属关系,加上他本身的领导才干,使他建立了教会领袖的身份。至于使徒们,多半因西庇太的儿子雅各和彼得的际遇,而走避了;雅各本身可能也在躲着。“ 众弟兄 ”可能祇是指教会中其他的成员,但亦可能在此作专用语,指教会领袖 194 。至于彼得,经文的意思可能祇是指他去躲起来,直等到可以平安回耶路撒冷之时(即希律去世之后)。加拉太书二 1 ~ 10 及使徒行传十五章记载,他仍在耶路撒冷教会中;但除此之外,他在使徒行传中就不再出现了。他有一次到过安提阿(加二 11 ~ 14 ),可能就是这时候去的。有人提议说,彼得这时去了罗马 195 。或说这段叙述就是代表他去世升天,这些说法未免太虚幻了。

   18 ~ 19.  第二天天亮,兵丁才发现彼得失踪,那时他已逃离险境了。希律闻讯,对兵丁的解释并不满意,就归罪于他们的头上将他们杀了,这种作法正合乎他一贯的行径。他结束了在耶路撒冷的居留,就离开 犹太 (这里是狭义用法,指耶路撒冷邻近地区),到 该撒利亚 ,该省的省城去。这一细节的记载,是为下一段事迹转换台景。

   20 ~ 23.  犹太史学家约瑟夫记载,希律为尊崇罗马皇帝,在该撒利亚举行竞技大赛,国中显贵都出席。当时希律穿着银光闪闪的袍服进场,奉承的人称他为神:“愿你大发慈悲,我们以往敬你为人,从此以后则尊你为神”。王接受了他们的奉承;接着,他抬头看见一只猫头鹰,站在一根绳子上,他认为这是凶兆。就在那时,他突然体内剧痛,被人抬进宫中,五天后即病逝 (Jos., Ant. 19 : 343-350) 。路加这里的故事,显然就是同一件事。不过,这里加了一笔新资料,就是希律与沿海城市 推罗、西顿 的人争执;该两城是自治的自由港,经济上仰给于犹太。我们不知道争端的因由,这里祇说那地的人想藉王的内侍臣,向希律求和。结果,希律接受他们的求和。这事必然就在奉罗马皇帝之名召开的大典中进行。这故事虽然没有约瑟夫的印证,也必然是可靠的,因为路加没有什么理由要编造这样的情节,与他一贯的记述目的实无关系。

   所定的日子 必然是王接见他们的日子,刚好是在这节庆中间。到底这节庆是三月该城的周年庆典(公元四十四年,在那年逾越节之前;这样,彼得脱狱就约在早一年公元四十三年的逾越节之前了),还是公元四十四年八月罗马皇帝的寿辰,就不能确定了。群众召集,两城大使亦出席,希律发表演说,然后百姓大喊说,这是 神的声音,不是人的声音 。紧接着,他立刻被病魔所袭,这一点两种文献都相符。路加说这突袭来自 主的使者 ,意思是指天然的灾病。亦是出于神,而不是指有人形或属天形象出现(比较 7 ~ 11 节)。这里所强调的是,神对于越份而掠取神荣耀的人,必有所责罚。希律的死因不肯定,“ 被虫所咬 ”可以照字面接受(参玛喀比二书九 9 ),但也似乎是形容暴君死亡的一种惯语。依约瑟夫的描述,最贴切的症状是盲肠炎引致腹膜炎,而古时医疗不发达,线虫也可能加重了王的病情。尼尔( p.152 )认为是一条虫引起的瘤肿。

   24.  路加经常在两个事件之中,简短地概述教会进展的情况(六 7 ;九 31 ),这里又是如此。他说明,虽然教会遭受攻击,神的道却继续扩展(本句见六 7 )。这件事比逼迫教会的人遭到恶报更为重要。神的工作不因雅各之死,和彼得离开而停顿。

   25.  这章的最后一节可以当作下一段的开头,但也可以作为这一段的结尾;它总结了耶路撒冷的事,并预备了下一幕的布景。这里简述巴拿巴和保罗完成了来耶路撒冷的任务,就回安提阿去。与穿插的故事唯一有关连的部份,就是因约翰马可;他与他们一同到安提阿去。从歌罗西书四 10 ,我们知道他是巴拿巴的表弟,这关系可以解释何以他会去安提阿,后来又成为巴拿巴与保罗出外传道的同伴 196 。

190 在这过渡时期,分为三大基本地域:犹太在罗马官方统治下;加利利和庇哩亚,由希律安提帕统治;加利利东北地区,则由希律腓利所管。

191 C .K. Barrett, The Gospel according toSt. John (London,1955), p.87.

192 A . Strobel, ' Passa-Symbolic undPassa-Wunder in Apg.12. 3ff.', 'NTS 4, 1957 ~ 58,pp.200-205.

193 SB, II, p.707.

194 E. E. Ellis, 'Paul and his Co-workers', NTS17, 1970 ~ 71, pp.437-452.

195 J. Wenham, 'Did Peter go to Rome in AD 42?' Tyn.B 23,1972, pp.94-102.

196 这一节有一个令人困惑的地方:大部份版本说巴拿巴和保罗从耶路撒冷回来( RSV 亦然),但最古最好的版本(包括 Codices Vaticanus & Sinaiticus )却作往耶路撒冷去。这句话在上下文显得很奇怪,但却是证据最强的;可是若依这说法,说巴拿巴保罗回耶路撒冷去,意思上则完全不合情理,因此,可能是最原始版本上就有了错误(后来版本更正了),或者要译作:“巴拿巴保罗完成了耶路撒冷的使命,就回来了。”(希腊文 eis 相等于 en ,加上不寻常的字的次序)。见 Metzgerpp.398-400 。

──《丁道尔圣经注释》

查阅相关章:
圣经书卷列表:
 1/14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更多关于: 使徒   十二章   注释   圣经   基督徒   文摘   道尔   唐纳   行传第   希律亚基帕   使徒   彼得   雅各   教会   耶路撒冷   约翰   的人   犹太   兵丁   天使   保罗   犹太人   这是   耶稣   十二章   福音   圣经   罗马   是在   他们的   信徒   是指   点此   注解   文意   约瑟夫   上帝   自己的   使者   注释
返回顶部
圣经资料,在线查经,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
@c.zyesu.com 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