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加福音第九章-《精读本圣经注释》
路加福音第九章-《精读本圣经注释》
路加福音第九章
9:1-50 至此,耶稣第一次(4:14-6:16)、第二次(7:1-8:56)加利利的事工结束,开始第三次加利利的事工。第三次是耶稣三次加利利事工的最高峰,与第一、第二次具有不同特征:①一直以来耶稣事工的内容是神迹和话语。但在这次,耶稣的十二门徒开始正式参与传道事工(1-6节)。因为耶稣意识到将来自己升天后,传福音的事工要由门徒来执行(太28:19,20;徒1:8);②一直以来众人见了耶稣的许多神迹,仍怀疑他是否是弥赛亚。这次彼得告白耶稣“是神所立的基督”(20节)。这是耶稣第一次公开宣告自己是弥赛亚;③至今为止,耶稣没有涉及自己的最后结局,但在这次预言自己要受难(20节);④耶稣开始公开事奉时,直接得到神的见证“你是我的爱子”(3:22)。在加利利事工结束,并准备面临苦难的关头,再一次受到了神的确认(35节)。证明耶稣行过的事工,都是讨神喜悦的,是以拯救人类为目的的弥赛亚事工。耶稣第三次加利利事工,四福音书都有记录,但约翰福音只涉及一部分(约6:1-71),本书省略了许多内容。马太和马可的讲述比较详细。
9:1-6 耶稣差派十二门徒,赐予他们医病的能力和权柄,及传道事工所必需的教训。本文的核心教训是,福音工人要坚信神必供应一切所需,要勇往直前。
9:7-9 希律听到有关耶稣和他门徒的事工及能力的消息后,非常惊慌。自己明明把施洗约翰抓到监狱里(3:18-20),并害死了他(可6:19-29),人们却指着耶稣说“约翰从死里复活了”(可6:14-29;太14:1-12)。
9:7 约翰从死里复活:犹太人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在他们的观念中存有旧约论及复活的思想(申6:39;撒上2:6;伯19:25-27)。尤其他们可能受到很早以前流传的还生说影响,即认为人死后其灵魂会藉别人的身体重新复活。
9:10-17 耶稣用五个饼和两条鱼,使五千多男人吃饱。只有此事与耶稣复活的事件,是四福音书都记载的神迹(8:22-56;太14:13-21;可6:30-44;约6:1-15)。但是符类福音与约翰福音在记录上有差异。约翰福音讲到小孩交给耶稣五饼二鱼(约6:9),符类福音书没有记载。从这事件中可知:①耶稣为看顾自己的百姓,常常顾不上吃饭(可6:31),无微不至地关怀他的百姓;②一个小孩真诚的奉献,能使许多人吃饱,又结出荣耀神的美好果子;③耶稣分给众人的饼,预表他将为多人舍出自己,成为代赎的“生命之粮”(22:19;约6:35;太14:13-21;约6:5-15)。
9:10 伯赛大:地名的意思是“捕鱼之家”,是彼得、安得烈、腓利的故乡(可6:45;约1:44;12:21),是人少僻静的村庄,位于加利利海东北沿岸。
9:13 你们给他们吃吧:耶稣清楚门徒没有能力及方法喂饱五千多人。但耶稣这样命令,为的是使门徒对饥饿的众人有责任感。当然这责任不仅是提供众人肉身的粮食,也意味着用神的话语喂养他们的灵魂。这也是今日教会应承担的使命:①要传神的道,救赎正走向死亡的人;②向世上不幸的人,伸出救济和慈善之手<弗 绪论,教会的三大事工>。
9:17 剩下的零碎收拾起来,装满了十二篮子:耶稣命令门徒收拾剩下的零碎,结果足足装了十二篮子。这里包含着一个属灵的教训:神施与我们丰丰富富的恩典,甚至超过我们的所思所想,所以人们应当过着向神感恩的生活<得 绪论,感谢的要素和义务>。
9:18-27 彼得的信仰告白和耶稣第一次受难预告可称为耶稣加利利事工的最高潮和公开事工的转折点。符类福音均记录了这件事(太16:13-28;可8:27-9:1),但各福音书在内容上有所差异。路加与马太不同,省略了彼得在信仰告白后,耶稣关于建立教会的教导(太16:17-19),马可也如此。路加没有记载耶稣指责彼得的场面(太16:22,23;可8:32,33)。符类福音都见证彼得信仰告白之后,耶稣预言自己将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具有如下重要意义:①基督耶稣是为拯救人类而来到世上的弥赛亚,因此必须要受十字架的苦难(1:26-38);②凡承认耶稣为主的人,要与耶稣同得荣耀,应当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跟随主(23节)(罗8:17);③这就是人子耶稣所走的路,即弥赛亚的道路(5:24),也是我们要跟随的十字架的道路(加6:14)。这事件可能是发生在耶稣受难前两个月左右。表明耶稣很快就要经受十字架的苦难。详细注解请参照太16:13-28。
9:28-36 耶稣登山变像事件(太17:1-13;可9:2-13)。是从他诞生到十字架受难期间,最重要的事件。是:①道成肉身;②变像;③十字架受难;④复活;⑤升天五大事件之一。五大事件的意义如下:①道成肉身:耶稣作为神,却成为肉身的人,表明极度降卑的形象;②变像:表明他就是神的儿子,即弥赛亚(35节)。间接地表明居住在天国荣耀中的耶稣形象(罗8:34),及将要再来的耶稣荣耀的形象(26节;太17:1-13);③十字架受难:是耶稣为人类的救赎所作的最后事工。神没有通过社会改革等方法救赎人类,而是通过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来成就。因此我们不必象犹太人那样,每年都献赎罪祭,只靠着耶稣就从罪中完全得了释放,这是神奇妙的恩典(来7:26-28);④复活:如果没有耶稣的复活,我们的信心就是虚妄的,我们是世上最可怜的人(林前15:17-19)。因此复活可称为基督教信仰的精髓,也是基督教神学的核心(太28:1-20)。并且因着耶稣的复活(24:30-43)圣徒将来也必复活;⑤升天:因着耶稣的升天,这世界迎来了圣灵时代。升天的耶稣正为我们祈求(来7:25),并为了接我们到天国,他还会再来(徒1:11)。
9:37-43 耶稣医治被鬼附的孩子,符类福音书都有记载(太17:14-20;可9:14-29),马太把这孩子的病记录为癫痫病(太17:15);而作为医生的路加却没有对病情进行记载,只记载了孩子因污鬼附身而受的苦。路加的叙述比较有特色(可9:14-29)。
9:43-45 耶稣第二次预言自己要受难(太17:22,23)。
9:46-50 耶稣结束第三次加利利事工(1-50节),教训门徒(太18:1-14;可9:33-40)。教训可分为两部分:①藉着小孩讲谦卑的教训(46-48节);②爱与宽容的教训(49,50节)。前者请参照太18:1-14,后者参照可9:38-40。
9:51-56 撒玛利亚人排斥耶稣的场面。结束加利利事工后,耶稣为了预备自己的受难,决定上耶路撒冷(51节)。在经过撒玛利亚的途中,他本打算停留在一个小村庄,但遭到撒玛利亚人的排斥。这样的排斥是因为撒玛利亚人和犹太人之间长期以来的敌对(约4:4)。因为这件事,耶稣的门徒想祈求降祸于此村庄,但耶稣阻止了他们。从中可知:①耶稣降世不是为了审判世界,乃是为了救赎人类(约12:47);②神对人类的爱没有种族、性别、贫富和贵贱之分(林前1:26-31);③作为耶稣的门徒,应当实践出来(太5:43-48;约壹4:20,21)。
9:51 上升的日子将到:若没有十字架的受难和复活,耶稣就不可能升天。面对耶路撒冷最后的道路,具有人性的耶稣不知不觉也陷入了矛盾和苦恼中(22:39-46)。尽管如此,耶稣并不回避苦难,反而下定决心甘心忍受这一切。①他把自己的全部意志和生命,都顺服于神的旨意(22:42);②不惜为他的羊舍命(约10:11)。
9:51 耶稣结束第三次加利利事工后(4:14-9:50),直到受难前(19:28-23:56)巡回犹大和伯大尼进行最后传道,不断受到百姓的排斥(9:51-56;10:25-37;11:37-42)。但这绝不是偶然的,是神的旨意,目的是:①为了人类的罪,他被钉死在十字架上(赛53:3-6);②为了神国的福音传到地极(4:14-30)。耶稣在犹大和伯大尼的事工,只有路加做了详细的记录,马太、马可都没有记载,约翰只是简略地记载。与详细记录耶稣加利利事工的马太,马可相比;约翰详细记录了耶稣初期的犹太事工及受难期间的事工。
9:53 对犹太人而言,敬拜神的唯一中心场所就是耶路撒冷(申12:4-14)。但是与犹太人处于敌对关系的撒玛利亚人,有他们自己的圣所(约4:4)。因此撒玛利亚人知道耶稣一行前往耶路撒冷,就更排斥他们<王上 绪论,单一中央圣所的宗教、社会重要性>。
9:54 稣称雅各和约翰为“雷子”(可3:17),因为他们性情急躁。他们记得以色列王亚哈谢手下五十夫长及部下侮辱以利亚时,天降大火除灭他们的事件(王下1:10-12),并且坚信耶稣随时都可以行这样的神迹。但他们忘记耶稣降世的目的,所以耶稣责备他们(55节)。诸如此类的错误,今天在我们身上也屡见不鲜。当我们热心传福音时,对方不仅不接受,反而讥讽耶稣,辱骂我们。这时我们很容易对他们喊:“去地狱吧!”,我们当记念耶稣为我们所受的各种侮辱。也要以忍耐、爱和宽容精神来对待他们(17:3,4)。
9:57-62 接续46-48节,耶稣关于门徒之道的第二次教训,太8:18-22也有57-60节的内容。耶稣强调三点:①跟随耶稣的道路是一条艰难逆径(58节);②跟随耶稣的人不仅要尽作人的责任,而且应当更主动地见证福音(60节);③跟随耶稣的同时又迷恋世俗的人,就不配作主的门徒(62节)。
9:58 此话意味着跟随耶稣的道路,不是荣耀、富足和名誉的道路,反而是受逼迫的荆棘之路(太7:13,14)。
9:60 任凭死人埋藏他们的死人:这里的“死人”,前者指属灵上的死人;后者指肉体上的死人。这句话的意思是世人负责世俗之事;而圣徒应专心关心神国的事
--《精读本圣经注释》
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