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加福音第十八章-《圣经背景注释》
路加福音第十八章-《圣经背景注释》
路加福音第十八章
十八1~8
神是信实的审判者
十八1~5 按照 * 旧约的律法,审判官应当敬畏神(即,认定神会审判违背祂律法、恶待他人的人),因此会为受逼迫的人申冤。许多古代社会对不公平的审判官都会处以重罚。
在* 律法里,寡妇是受欺压的典型代表,因为她没有人可倚靠(如:出二十二22~24;诗一四六9;赛一17、23;耶七6~7)。她肯定无法行贿;在耶稣的这个比喻里,寡妇的对头可能威胁要夺她的地来还债(参如:王下四1)。
十八6~7 这则比喻是典型的犹太式「更何况」辩论法:如果这样一位不义的审判官,他不关心寡妇,却还能公平断案,那么,全地的公义审判者,就是为寡妇和孤儿申冤的那一位,岂不更会彰显公义?从上下文来看,当耶稣来审判全地的时候(十七22~37),神的判断便会清楚显明出来。这个原则旧约里也很常见:神是信实的,祂会为祂的百姓申冤,现今祂已在行事,而在末日祂必执行审判。
十八8 许多犹太作者预期末时会有大灾难,而许多人亦会因此而远离真道;耶稣要属祂的人坚忍到底(二十一8~19、34~36,二十二31~32、40、46)。
十八9~14
法利赛人和税吏
十八9~10 * 法利赛人是巴勒斯坦一般犹太社会中最敬虔的人;* 税吏则是最为人瞧不起,常被视为出卖自己百姓的人。法利赛人不要税吏作见证人,或担任重要的公职。若要体会这则 * 比喻的力量,今天不妨把这两种人物想成最活跃的执事或主日学教师,与贩毒者、同性恋者,或狡猾的政客。
十八11 犹太人认为,为自己的义感谢神是敬虔的表现,而不是归功于自己。最初听到这个比喻的人,不会认为法利赛人在自夸,而会为他的敬虔感谢神。
十八12 许多最敬虔的人都会禁食──不喝水(尽管有碍健康),每周两整天(星期一与星期四),至少在干季时如此。* 法利赛人非常看重什一奉献,要完全遵照 * 律法的一切细节(有几种什一,加起来超过一个人收入的百分之二十)。
十八13 站着、举目望天,是祷告常用的姿势。捶胸是表示极其哀恸、伤心,在此则表示为罪 * 悔改(按犹太人的习惯,是用哀悼来表达)。* 税吏求怜悯的祷告没有刻意表明要偿还,因此当时耶稣的听众或许会认为,这样的祷告不算数。
十八14 耶稣这则 * 比喻的结论,或许会让当初的听众大吃一惊(参十八11的注释);今天基督徒不以为怪,因为对这个故事已经耳熟能详。至于未来的地位会与现今的情形颠倒,参十四章11节与十六章25节的注释。
十八15~17
国度是为孩子预备的
孩子没有社会地位,而 * 拉比的时间很宝贵,* 门徒不希望他花时间去为孩子祝福。可是耶稣却说,神的 * 国度属于无名小子,进去的人完全不靠自己的地位与德行。
十八18~30
为国度牺牲财产
十八18 有些 * 门徒会问教师有关 * 永生的问题,就像这位官向耶稣的请教一样。「承受永生」意思是有份于来世,就是能活在神的 * 国度里。
十八19~20 耶稣没有否认自己是良善的,而是提醒这个人,犹太人一般对「神是良善的」之概念(其他人也可以是好人,但没有人能与神相比);然后祂从 * 旧约里举出一些诫命。
十八21 如果只有神是良善的,这人就必须承认,他曾经违背过一些诫命;但是耶稣所列的诫命,凡是有教养的犹太人都会遵守。
十八22~23 犹太人十分强调施舍,可是犹太教师平常不会要求可能成为 * 门徒的人放弃所有的财产。有几位教师,尤其一些激进的希腊教师(安提斯替尼 [Antisthenes]、哲诺[Zeno],和戴奥革尼 [Diogenes]),曾对有钱的学生提出这样的要求,测试他们是否看重真理的教导过于自己的财产。有钱人偶尔会有放弃财产的例子,但可能成为门徒的有钱人,通常会令这样的教师失望,无法通过成为门徒的考验,而会回到他们的钱财里。
十八24 耶稣把社会秩序整个颠倒过来。富裕的人常会因慷慨而得人称赞(他们可以给的比较多),而穷人受到的教育较少,对 * 律法不太了解,所以常被人认为比较不敬虔(不过贫穷本身却不是不敬虔的记号,而穷人绝不会如此自视)。
十八25~27 耶稣此说,与犹太人的一种比喻讲法接近,指不可能做到的事(庞大的动物穿过针孔)。这说法是 * 夸张法,以一根针为意象(有些人认为这里指一个门,是不正确的)。
十八28~30 耶稣大部分的 * 门徒原来并不是穷人(渔夫和 * 税吏都不穷),他们放下了安定的收入,来跟随耶稣。他们的奖赏,在今世为信徒财产共享(参:徒二44~45),在来世则为 * 国度的生命。
十八31~34
耶稣即将受的苦
犹太人标准的弥赛亚观不容许出现受苦的 * 弥赛亚(有这种想法的犹太数据,几乎都出自第二世纪,或更晚期的资料)。虽然耶稣从圣经里看到这种思想(二十四44~46),可是犹太人的传统却以不同的方式解读圣经(他们通常不会把论苦难的经文应用到那未来得胜的弥赛亚身上),因此,* 门徒既认为耶稣是弥赛亚,便很难把他们的信念与祂的这番话连在一起。
十八35~43
医治呼求的瞎子
十八35 瞎子、残废等类的人无法从事传统的职业,所以只能靠乞讨维生,通常他们会坐在热闹的大路旁。犹太人认为帮助他们是一种义行。耶利哥是很繁荣的市镇,气候甚佳,而这个瞎子(底买的儿子,可十46)在那里行乞,收到的钱一定不少,因为朝圣的人到耶路撒冷去过节的时候,都会经过那里。
希律在耶利哥宫殿的冷水浴室
十八36~38 这位瞎子喊:「戴维的子孙」,意思是他承认耶稣是 * 弥赛亚。耶稣把他坚持不停求怜悯的呼喊,视为「信心」的表现(42节)。
十八39~42 瞎子在社会上毫无地位,耶稣的跟随者认为他大声喊叫构成干扰,就像从前他们对小孩的看法一样(十八15)。
十八43 这段时期其他的神迹故事通常以群众的反应来作结尾,而一般的反应都是非常惊讶──见到神迹难免会觉得希奇。——《圣经背景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