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九篇不逃避、不遗憾、不妥协-《二十一世纪圣经新译》
诗篇相关章:
第一三九篇不逃避、不遗憾、不妥协
这篇诗篇肯定会教人认识主的无所不知(1-6节)、无所不在(7-12节)、创造大能(13-18节)和圣洁(19-24节),然而,这种抽象的认知却绝非它的核心信息。因为对于诗人来说,神的无所不知,是指到祂完全知透我;神的无所不在,是指到无论我到哪里,祂都与我同在;神的创造大能,是指到祂拥有我全人的绝对主权;而神的圣洁,是指到神的心意是要我像祂。这篇诗篇的作者,并非一个想尽办法要躲避神的人,或是一个要远离祂视线的罪人,而是一个知道自己无法逃避,却对这真理毫不感到遗憾的人。
全篇诗篇非常完整,13节的「因为」(和合本没有翻译此字词)使13至18节成为1至6节和7至12节的解释,而第1节和23节采用相同的字词,将全诗结合起来。这表示诗人与出现在19至24节的恶人之间的张力,必然是引发此篇诗的背景。某些道德争议,严重恶行(19节)和蛮横行为(20-21节),使大卫不单只要选择本身的立场(19-24节),还要重新在神里寻求祂的荫庇和安全感(1-18节)。诗中出现亚兰文的痕迹和后期文字的其它线索,暗示它的写作日期是晚于大卫的时代。但是,这些线索不足以成为支持较晚写作日期的理据。它的神学并没有反映特定的日期,而说它出于大卫的心声和体验也最适合不过。
第1-6节神是无所不知的:由内心的思想到外显的行为在这几节经文中,随处都可以找到「知道」的动词。第1节的一般性陈述,适用于人的外显行为和内心思想(2节),生活的每个举动和生活方式(3节,「所行的」),以及没有表达出来的思想(4节)。人的生活完完全全在神的范围之内──「前后」和「在……上」(5节,「你……按手在我身上」──这幅景象显示了完全的保护和安慰,约十27-30)。
第7-12节神是自有永有的:由永恒至此时此刻
「灵」是神动感的同在;「面」是祂亲自的同在。「往哪里……往哪里……?」暗示主是无处不在,这点会在8至12节继续探讨:永恒的层面,上面和下面(8节,「阴间」);空间的层面(9-10节)──「倘若我能够去到远至东边的尽头,与晨光一同腾云升起,跨越全地,然后继续西往超越海洋的极限……」;时间的层面(11-12节):11节提出了一个可能性,就是在黑暗中寻找深沉的「遮蔽」(这个动词的含义在解释上出现困难),以致「亮光」变成「黑夜」。可是,甚至这样的黑暗也不会对主构成任何问题(直译:「对你来说,过于黑暗」),反之(12节),黑暗却「如白昼发亮」;事实上,「黑暗和光明,在你看来都是一样」,同时,我们不可能失去那只引导和扶持的「手」。
第13-18节神是万物的创造者:由受孕至复活主怎么能够深知我和环绕我?因为从受孕和怀孕,直至有生之年,继而进到在永恒中的「复苏」,祂都是我的创造者和拥有者。第13节「造」:这个动词表示「获得一分产业」──例如:购买(创二十五10;出十五16);而套用在主和创造物的关系上,则是指「享受受造物为产业」(创十四19、22)。「肺腑」:感情的部位,使人成为感性的生物。第15节「形体」:骨架,有身体的生物。第16节「未成形的体质」:胚胎。每一个胚胎都是人,是神所创造的产业,神已计划他前面的一生,在天上已命定此生命要活在地上。第17节「宝贵……何等众多」,亦即是1至12节的整个思想范围,尤其是人类被造的奇妙可畏(13-16节)。但并非只此而已:人还有永恒!「睡醒」,参十七篇15节。
第19-24节神是圣洁的:由将来的审判至现今的见证这几节经文分为3对:第19-20节与主认同。由于祂将会按着祂设定的时间杀戮恶人,所以,我现在便要离开他们。第21-22节站在主那边。他们恨祂;我恨他们。第23-24节讨主的喜悦。神鉴察我,知道我的「心思」,引导我的「道路」,藉此消除罪恶和指示方向。若有人认为呼求神审判恶人是偏离了耶稣在路加福音二十三章24节的教训,其实是忘记了耶稣在马太福音七章23节,二十五章41节、46节上和启示录六章15节及甚后的教训──圣经中有关神发怒的经文。也许,如果我们有1至18节的灵性,我们便能够判断19至24的道德。事实上,如果我们有诗人一样的,道德热情(21节)和毫无保留的委身(23-24节),我们便会发觉没有其它更合适的措辞。倘若这几节经文使我们感到震惊,问题多数是出于我们。假使我们像昔日的大卫那样生活在威胁之下,我们就能对他的说话作出较合理的评价。不过,大卫比我们所受的苦深得多,而他亦比我们更加圣洁。站在神那边,必须要完全认同祂所启示的属性和行事方式。
查阅相关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