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福音第廿一章-《精读本圣经注释》
约翰福音第廿一章-《精读本圣经注释》
约翰福音第廿一章
21:1-25 本书是为了使读者相信耶稣是神的儿子,并得到生命,实际上20:31就是结尾。本章是一种后记,因为有两个目的是后来添加上去的:①表明彼得重新恢复信心的过程(15-19节);②为了修正初期教会认为门徒约翰直到耶稣再来也不会死的谬论(20-23节)。
21:1-14 耶稣在7个门徒面前显现的事件叫人想起两件事。一是在湖面上,耶稣和彼得相遇(路5:1-11),另一个是五饼两鱼的奇迹(6:1-15)。它们相似之处在于:①都发生在加利利附近(6:1);②时间都是逾越节前后(6:4);③有饼和鱼(9,13节)。
21:2-3 门徒们根据耶稣的“相遇在加利利”的吩咐(太28:10),聚集在那儿,但耶稣却来得晚。对此彼得忍不住,就说“我打鱼去”。因此其他门徒也赞同了,他们想见耶稣的心还是不够急切。
21:4 耶稣已准备好了门徒的早饭(9节)。他对门徒的爱是比海边沙滩上的炭火还火热。
21:5 门徒离开了耶稣就什么都不能做(15:5)。
21:6 当我们信守主的命令时,就出现奇迹(出14:15-31;路17:11-14)。
21:7 约翰的属灵分辨力与彼得冲动的性格,形成鲜明的对比。
21:9-13 如亨德利克森(Hendriksen)所说的,在这一时刻也可能会发生一个神迹。比较一下13节和6:11。有人认为耶稣和门徒吃一个饼和一条鱼(9,13节原文),但后来觉得不够,就用新抓来的鱼补充了。但13节原文表明只是吃了9节中的小鱼,并没有涉及到11节里吃大鱼的内容。因此不能忽视发生新神迹之可能性。但我们要明白作者的焦点在于耶稣和门徒之间的亲密之交。
21:11 网却没有破:马修亨利(Matthew Henry)解释这句话时,曾提到彼得撒下使三千人得救的福音之网(徒2:41)。
21:15-17 如果把约翰的儿子西门的称呼与1:42进行比较,就能知道它的意思。“巴约拿”或是“彼得”这种别称是耶稣考虑到西门的可能性而赐予他的名字,但并非很好地反映出他磐石般的面貌。特别是耶稣被抓的那天晚上他三次否认主,这就是他懦弱性格的典型表现。因此说上面的称呼,就是间接地批评了他的失误。你爱我吗:在15,16节使用了表现神之爱的agape,但在17节中使用了表现友爱的fileo。耶稣的最后一个提问似乎想要唤起彼得的亲切之爱。因此Living Bible把17节的提问翻译为“约翰的儿子西门,你是我真正的朋友吗?”你是无所不知的:在15,16节中使用了(希腊语)表示观念性知识的希腊语,但在17节中使用的表示体验性知识的。彼得大胆地告白了自己对耶稣的爱,在耶稣那里可得到肯定。彼得的三次回答中,把“我爱你”当作宾语,把“你知道”当作主谓语的这种形态给我们很大的启迪。即我们告白“我爱主”(诗18:1)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我们的爱得到鉴察众心之主(代上28:9)的肯定。你喂养我的小羊:用纯净的灵奶喂养属灵上未成熟的人(林前3:1,2;彼前2:1)。你牧养我的羊:好好监督易迷路(赛53:6)的灵魂(徒20:28;彼前5:2)。你喂养我的羊:不仅是小羊(15节)而且是成熟的羊,即成熟的基督徒也需要不断得到养育。耶稣希望自己的羊不断成长,最终达到基督身量为止。如上述所看,耶稣吩咐彼得的侧重点在于所谓教会“圈内”的羊上。这与侧重点在于圈外遗失羊群的符类福音(太28:19,20;可16:15-18;路24:46-48)形成鲜明的对比。在此我们发现救世主把教会内外都纳入到拯救的护理当中。
21:18 耶稣对委任以牧养事工的彼得,宣告了他将为耶稣殉道的预言。既然好牧人耶稣为羊舍弃了生命(10:11,15),那么受到委任牧养羊群的彼得也要为此付出自己的生命。年老的时候,你要伸出手来:看次经“彼得行传”中记载逃避,因尼禄皇帝的逼迫彼得遇见了去往罗马的耶稣。当时彼得听到耶稣说将把他钉在十字架上,后来他悔改,并且真的去罗马倒钉在十字架而殉教。教父们(Origen, Tertullian)也确认过此事件。别人要把你束上:此预言在分封王亚格帕1世疯狂地逼迫时,随着彼得的入狱(徒12:1-19)而得到部分成就,约在64年,在罗马被捕而完全得到成就。有的人猜测彼得倒钉在十字架的时候,脚脖子被绳索捆绑。
21:19 要怎样的死荣耀神:在这里提示了殉教的精神。殉道意味着“荣耀神的圣徒之死”。但彻底信从耶稣的人,无论何时何地都时刻准备着为神流血,并且他们还克制自己心中敌对圣灵的肉体情欲(加5:17)。他们认识到内在的敌人更不容忽视(弗6:12),并且要进行艰苦的属灵争战。如果要在这种争战中得胜,必须治死内心深处的“地上的肢体”(西3:5),即这种争战必定伴随要把情欲钉在十字架的痛苦(加5:24)。这就是生活中的殉教。在这一点上使徒保罗是殉教者(林前15:31)。同时我们从殉教的原文含意可以引出另一个教训。这个词来源于表示“见证”之意的希腊语,即见证基督徒为了福音传播遭受死亡的危机,因此出现了“殉教”或“殉教者”。圣徒应该活着就是为主而活,死了也是为主而死(罗14:7,8)。神将这种死亡看得尤其可贵(诗72:14;116:15)。
21:20-22 向彼得严肃下达“喂养我的羊(15-17节)”和“你跟从我吧(19节)”的命令,所以他必须以恐惧战惊的心,去思索这命令所包含的意思。但他的心被“爱耶稣的人”所搅乱。这种错误在我们的经验中也时常见到。为福音传播而献身的信仰生活,如同在操场上跑步一样(林前9:23,24),如果选手没有明确的目标,就易分散视线,也可能失去方向(林前9:26;腓3:14)。
21:23 弟兄:从初期教会开始,基督徒互相称为“兄弟”(徒1:15,16),对于称神为“一个父”(玛2:10)的神之子女,没有比这个更恰当的称呼了。在这儿我们能看到改革宗所主张的圣徒间“绝对平等”的思想。
21:24 我们:这个词的用意不明确。可能指门徒约翰的同工或门徒约翰和同工们,还有可能作者作为使徒中的一员确保本书的真实性,但觉得后者的解释更为恰当。他的见证是真的:本书称为“见证”(19:35)。本书证明耶稣是神的儿子,是神差遣而来的救世主。从头到尾我们发现在每一个角落中都强调“见证”(1:7,15,32,34;5:30-39;19:35)。
21:25 莫里斯(L. Morris)曾说本节的是一种愉快的夸张。但在某种角度上,本节是作者的真实告白,即基督的生活与其所启示的关于福音的见证极为深刻,谁也不明白。从古到今,出版了许多从不同角度研究的书籍,这些书籍已布满全世界,从而证明了耶稣的生平,死和复活具有多么深刻的意义。
—《精读本圣经注释》
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