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福音第十七章-《圣经背景注释》
约翰福音第十七章-《圣经背景注释》
约翰福音第十七章
十七1~5
耶稣回顾使命
耶稣在此彰显出祂和父独特的关系──分享祂的荣耀,正像神的智慧一般(参一1~18)。从十二章23~33节可以清楚看出,祂回到这全备荣耀的惟一途径,便是十字架。
十七1 举目望天是祈祷常用的姿势(参:或许诗一二一1,一二三1)。这里的「荣耀」有双重含义,又是文字游戏的例子;参一章14节与十二章23~27节的注释。摩西在出埃及记三十三至三十四章反映出神的荣耀,但耶稣「得荣耀」的意思,乃是与父一样,回复祂先存的荣耀(十七5)。
十七2 * 旧约常用「肉体」(KJV,和合本:血气)来指全人类(「人」,NIV;「人类」,NASB)。神应许,在末后那最终的 * 国度里,祂要授权给一位特定的统治者(见︰赛九6~7;但七13~14);这个背景暗示,耶稣的死和 * 复活所代表的,并不只是短暂的事件,乃是一个高潮──带进了新的世界。
十七3 认识神,参十章4~5节的注释。有些用希腊文写的犹太文献也将认识神与 * 永生等同(如:所罗门智慧书十五3);此处则说,人必须与耶稣基督有个别的关系。
十七4~5 工作的完成,参四章34节和十九章30节的注释。旧约宣称,神不会将祂的荣耀归给别神(赛四十二8,四十八11);耶稣说自己与父同享荣耀,便等于说祂是神。不过,犹太教内有一种说法,可以用来理解耶稣在这里神性的宣告:神的智慧与祂的荣耀有关,有时二者可视为同一(所罗门智慧书七25~29)。约翰的犹太基督徒读者可能会用类似(却更高一层)的词汇来了解耶稣的身分(参一1~18的注释)。
十七6~19
耶稣为门徒祷告
这一段谈到耶稣的门徒和世界必定会起的冲突。此处耶稣跟随者的角色,就像多数犹太文献所刻画末世之时以色列的角色,又像 * 死海古卷中余民(光明之子)的角色;这些人就是义人的总体,因此在社会里面成为受逼迫的少数人。
十七6 神曾告诉摩西,要将祂的名宣示给人(出三13、15);神宣示祂的名,便是启示祂的性情和属性(出三十三19,三十四5、14;至于未来,参:赛五十二6)。
尊神的名为「圣」,乃是要彰显祂名的神圣,圣性。在当代犹太人的教导中,正直的行为便能尊神的名为圣,恶人则羞辱神的名;多数犹太人都会为未来祷告,那时神会在全地彰显祂的名为圣(参:太六9的注释)。
十七7~11 摩西领受了神的话,并传给以色列,在万国里只有他们领受了祂的 * 律法;耶稣在* 门徒当中得荣耀,以及使用神的名(十七11)等概念,或许源于犹太传统里出埃及记有关摩西的事迹。合而为一,参:约翰福音十七20~26的注释。
十七12 此处耶稣或许是指诗篇四十一9,他在约翰福音十三18曾引用过。犹太人的教导承认,神对背道的人最为严厉,比生下来就是异教徒的人尤有过之,因为背道者是知道真理,却故意违逆。
十七13~19 * 旧约和犹太典籍都强调,以色列是与世界分别出来的,而且常被世人憎恨。神已经为自己将以色列「圣化」或「分别出来」,成为圣洁,即特别将祂的诫命赐给他们(如:利十一44~45)。(今天犹太人在点燃安息日蜡烛的祝祷中,仍然庆贺藉诫命而来的这种圣别。)
倘若神已经藉赐下律法将祂的百姓圣化,或将他们与万民分别出来,而耶稣是律法成了肉身(参一1~18),祂的跟随者便更会因着祂的来到而与世人有别;耶稣在此视祂的 * 门徒为以色列真正的余民,即:以色列中得救的立约团体。(在整个旧约中,以色列无论哪一代,都只有一部分人跟随神;有时,就像乔舒亚和戴维的时代,余民为数众多;但有时,就像摩西的那一代和伊莱贾的那一代,余民很少。)有些犹太团体,如 * 爱色尼人(他们可能是 * 死海古卷的作者),也觉得他们国家的其他人都走偏了路,而他们才是真正的余民;这主题出现在旧约的先知书中(参:赛十20~22;珥二32;摩九8~12)。
十七20~26
耶稣为未来的门徒祷告
父与子的合一,成为祂们内住之子民合一经验的榜样。以色列承认,他们的神乃是「一位」,并且承认,他们在万国中、在与他们为敌的世界中,成为独居之民,都因这个重要的因素。这一段强调同样的概念,但是讲法比较侧重神个别的内住,就是十四章所提到的(尤参十四23~24的注释)。把荣耀传给另一群人,使神在他们当中得荣耀的例子,可参:以赛亚书四十六13;神也会用祂同在的荣耀来圣化祂的居所(出二十九43)。
合而为一的强调,也可能正是针对约翰的读者,他们一方面受到 * 会堂的攻击,一方面或许也被自己人当中的分裂所伤(参约翰一书的导论);可能此中也顾及种族或文化的合一──约翰读者中的加利利人(移民?)和亚细亚人(参约翰福音的导论)或许有此需要(十16,十一52,十二20~23);约翰在第四章里清楚强调了在基督里种族的合一(撒玛利亚人)。无论如何,耶稣的跟随者在敌对的世界中只是一小群人,需要彼此帮助才能生存,正如任何一个小团体一样。至于对未来世代的关心,可参如:诗篇七十八3~7。——《圣经背景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