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福音第十二章-《精读本圣经注释》
约翰福音第十二章-《精读本圣经注释》
约翰福音第十二章
12:1-50 本章记述了耶稣推翻许多犹太人的预测,来到耶路撒冷的故事。对于耶稣基督冒着生命危险来到耶路撒冷,很多犹太人表示狂热,然而执政者惊慌了。胜利入城这件事埋下了耶稣基督十字架之死的种子。在耶稣入城之前,当马利亚用香膏抹耶稣的脚时,耶稣就说这是预示他葬礼的行为(7节)。而且他进入耶路撒冷之后,当许多希腊人为了见他而来到他那里时,耶稣也曾象征性地预告了自己的十字架之死(24,32节)。其中耶稣强调人们要相信自己(36,44节)。
12:1-8 本文如同一幅画一样描写了马利亚拿着极贵的香膏抹耶稣脚的情景。同样的事也记载在太26:6-13;可14:3-9里面。这事件与路7:36-50所介绍的关于罪恶深重女人的奉献不是同一事件。耶稣周围有相当多的,没有公开姓名的妇女(太9:20-22;26:7-13;可1:31;路13:11-13)。这些人主要是被耶稣医治过的妇女。名字被公开的妇女有马利亚和马大以外还有抹大拉马利亚、雅各与约瑟之母马利亚、西庇太两个儿子的母亲(太27:56)、西律的家宰苦撒的妻子约亚拿,和苏撒拿及“那个马利亚”(太27:61;28:1)等人。这些女人用自己的财物尽心供给了耶稣和门徒(路8:3),而且他们在耶稣去加利利的时候和他被钉在十字架的时候也没有离开过他的身边(太27:55;路23:27)。安息日后的第一天首先到坟墓看耶稣的不是门徒,而是那些妇女们(20:1,2;太28:1-10;可16:1-11;路24:1-10)。而且这些妇女和门徒一起在马可的母亲马利亚的家中(徒12:12)聚集祷告,并在五旬节体验了圣灵的降临(徒1:14;2:1-4)。相信耶稣,跟从基督耶稣的事工中不存在男女之别(加3:28)。
12:2 在那里给耶稣预备筵席:?“那里”指的是大麻风患者西门的家(太26:6;可14:3)。拉撒路同耶稣一起被邀请参加了筵席,马大似乎是为筹备筵席而受到邀请。
12:3 马利亚的奉献产生三个结果:①提前纪念耶稣之死。②在耶稣脚上抹完香膏后,她用头发去擦,因而她的头发上也有了香味。③使香膏味充满了整个屋子。像这样,如果信徒们全心全意地努力去谦卑地奉献给基督,不仅可以将荣耀归与基督,对自己也有益,并且也能向邻舍散发香气(林后2:15)。
12:4-6 乍一听,加略人犹大的话好像也有一定的道理,并且其他的门徒也同意他的话(太26:8,9)。但他的内心深处却急于满足自己的贪欲(6节)。他因爱贪小便宜而经常犯罪,后来终于因此丧命(雅1:15)。
12:7-8 耶稣并没有驳斥加略人犹大所说的话语(5节)。救济穷乏人是赋予使徒和基督教会的使命之一(徒2:45;4:32-35;6:1)。耶稣所赞美的只是:面对六天后即将来临的十字架的死,马利亚比其他的门徒显示出更敏感的事奉精神。
12:9-11 在伯大尼为耶稣举行筵席,几乎在同一时间谋杀耶稣的阴谋在耶路撒冷更加具体化了。
12:12-19 终于耶稣荣耀地进入了耶路撒冷(太21:1-11;可11:1-11;路19:29-44)。与以往不同的是,在这庄严的入城仪式中耶稣却使用了驴驹。犹太人清楚地记得,B.C.165年犹大马加比骑着战马凯旋进入被叙利亚长期蹂躏的耶路撒冷,再次把圣殿奉献给神的历史性事件。因此,骑着驴驹进城的耶稣的形象,足以让他们兴奋。特别是当犹太人确认了拉撒路复活的事件之后,更加热烈地欢迎耶稣入城(17,18节;太21:6-11)。
12:13 棕树枝:象征着胜利和繁荣。犹大人在马加比家族的将军们夺回耶路撒冷时,或将士们击退外邦人时,都挥舞过棕树枝。奉主名来的:指弥赛亚,这里的“主”指圣父,耶稣是奉圣父之名而来的,即耶稣享有圣父的权威(5:43),而且作为是以色列百姓之王的名义而来。但是自己的百姓却不接待他(1:11;5:43)。现在也有很多人声称是神的百姓,却不把耶稣基督奉为自己的“主”或“王”。
12:15 如路19:30所述,驴驹象征着柔弱和纯洁,骑驴驹这件事表明以色列的王——耶稣基督是谦卑柔和的。
12:16 耶稣得了荣耀以后:指耶稣从十字架,复活以后。耶稣在升天之前亲自为门徒讲解圣经,使他们明白、领悟圣经(路24:25-27,44-49),耶稣升天后由圣灵来教导、启示门徒(14:26)。
12:19 看哪……世人都随从他去了:但几天后全世界离弃了耶稣基督。甚至连他的门徒也弃他而逃(太26:56)。
12:20-36 符类福音中没有记载希腊人在逾越节来到耶路撒冷的事迹。本书介绍了希腊人和耶稣的相遇,明确表明了本书的目的不仅为犹太人,而是为拯救全人类。
12:21-22 希利尼人想见耶稣的意图并不十分明确。在作者看来,更具有重要意义的是基督对世界的拯救事工。如同莫里斯(Leon Morris)所说,虽然耶路撒冷排斥耶稣,但是全世界把耶稣当作救主来寻找。耶稣是万人的救主(徒2:38,39;罗1:16,3:22,29)。
12:23 人子得荣耀的时候:耶稣把“弥赛亚的荣耀”,与自己的救赎事工及为此而付出的代赎——十字架的死结合在一起<徒7:6,救赎史的理解>。这个宣告与当时人们认为的弥赛亚将在荣耀中统治全地的想法有着很大的差异。不管怎样耶稣通过来访的希利尼人看到了将来圣父会把钉在十字架上的自己升为至高,并赐给他从世界万民中得到赞美的荣耀(腓2:6-11)。
12:24 应当落在地上死的 “一粒麦子”直接指基督本人,“许多粒”指相信基督并得到拯救的许多灵魂(罗16:5;林前16:15)。这节也是说明基督徒的奉献牺牲及其结果。25-26节的文脉支持这一解释。
12:25-26 符类福音中出现在该撒利亚腓立比的旅行中类似的内容(太16:24,25;可8:34,35;路9:23,24)。关于“生命”或“永生”的意义请看1:4的注解。
12:26 我在哪里,服事我的人也要在哪里:这句话反过来也成立。即耶稣与事奉耶稣的人同在。以马内利降临与懒惰的人无份。耶稣与以他的名祷告的人同在(太18:19,20),并且他以以马内利的身份与那些传扬福音的工人同在(太28:18-20)。
12:27 本节使人想起耶稣基督在客西马尼园的祷告(太26:36-39)。在这里拒绝死亡的人性和顺从圣父旨意的圣子的意志相互矛盾。但最终取得胜利的是圣子顺从神的意志。
12:28 耶稣知道自己的死将会荣耀神,所以献上了这样的祷告。我已经荣耀了你的名:因基督的整个人生,即他的教导和他所行的神迹,以及他所表现的圣洁而良善的行为,都使神的名得到了荣耀。还要再荣耀: 这表明基督的十字架之死必定同时满足神的爱和公义,而且归荣耀于神。我们也应该像基督那样,借着我们全部的生和死,将荣耀归与神(罗14:8;林前10:31)。
12:30 天上发出的声音蕴含着耶稣基督的代赎性之死将荣耀神。但耶稣受死是为了人类,因此耶稣说,“这声音……是为你们来的”。
12:31 ?(16:11)。
12:32-33 耶稣说自己将钉在十字架上,而且宣告“要吸引万人来归我”。基督的十字架仿佛是把罪人拉(draw)到神那里的牵引车。
12:34 犹太人只接受了关于弥赛亚统治全地的预言(诗110:1-5;但7:13,14),却忽略了他在之前要受苦难的预言(赛52:13-53:12),<可10:35-45,弥赛亚预言的两大潮流>。
12:35-36 众人的提问(34节)包含着“你果然是弥赛亚?”之意(10:24)。对此耶稣省略了直接的回答,他把自己喻为光,然后邀请众人“信从这光”(1:4,5;8:12)。成为光明之子: 信从基督耶稣的人会成为神的子女(1:12)。同样的道理,信从作光的基督的人,会成为光明之子(诗27:1)。关于作为“光的儿子”或“光的子女”当做的事情请看弗5:8-14;帖前5:4-8。就离开他们隐藏了:可能去了伯大尼(可11:11)。
12:37-43 在这里作者定犹太人不信的罪。这是成就以赛亚(赛6:10;53:1)的预言。
12:38 关于耶稣基督苦难的预言(赛52:14,53:2-12),与预言犹太人不信的经文(赛53:1),一同出现并非偶然。经上早已预言了弥赛亚的苦难,犹太人却犯了故意不信的错误。
12:39-40 他们所以不能信:犹太人不信是因为:①他们没有在神的永恒计划当中(约15:16);②抗拒基督恩典的堕落本性所致(罗10:16)。
12:42-43 公会官员中除尼哥底母或亚利马太约瑟以外,还有相当多的人对耶稣持有好感(7:50,51;9:16)。但他们因害怕被赶出会堂,而隐藏了自己的信仰。相比之下瞎子乞丐是一个持有坚定信仰的人。我们应该以相信基督和传扬福音而感到自豪(加6:14;腓3:3)。
12:44-50 在这儿更具体说明了“信从光”(35,36节)。在这儿反复出现从序论(1:1-18)一直使用的“信者”、“光”、“黑暗”、“审判”、“拯救”、“永生”等词,从而再次集中强调了本书的主题。这部分是耶稣向众人进行的最后的讲道,所以比平常任何时候都显得迫切。仿佛耶稣基督面临死亡的人拼命呼吁、呐喊。
12:44 耶稣大声说: 面对十字架,耶稣怜悯那些顽梗不化的犹太人。他的这种心情化为恳切的呐喊。信我的……信那差我来的:与5:19下作一下比较。耶稣就是神(腓2:6),信他就等于信神。
12:45 耶稣基督是那看不见的神的形象(西1:15),因此见他的人等于见了圣父。今天的门徒不能见耶稣,但他们依然爱耶稣,相信耶稣,因耶稣而喜乐(彼前1:8)耶稣说“没有看见而信的人更有福了”(20:29)。
12:46 耶稣作为光来到世上,这句话意味着他来是为了除灭黑暗世界的主管者,除灭魔鬼的作为(弗6:12;约壹3:8)。所以可以将接受耶稣基督作生命之主的人称为“从黑暗中来到光里,从撒但的权势中回到神那里的人”(徒26:18)。
12:47 ?(3:18-21)。
12:48 我所讲的道……审判他:排斥“相信而得到拯救”人,必因那句话而受审判。如果法律具有审判那些不遵守者的职能(罗2:12;3:19,20),福音的道也一样。使徒约翰看到了耶稣讲出来的道,从他口中出来,如同两刃的利剑审判万国的异像(启1:16;19:15)。
12:49 我没有凭着自己讲:耶稣所讲的道和教训不是出于人意。他的道完全是按照圣父之命宣讲的。圣父的命令就是赐给人类永生(50节),耶稣必须为他们死去(彼前2:24)。如果耶稣顺从人意,那么他肯定会拒绝受死(27节;太26:39),并且他所教导的内容将会不同。但他绝对顺从了圣父的旨意(腓2:8),而且根据圣父之意讲道,而不是因着人意(17:8,14)。从这种意义上讲耶稣是先知(太21:11;路24:19)。
—《精读本圣经注释》
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