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命记第四章-《精读本圣经注释》
申命记第四章-《精读本圣经注释》
4:1-40 摩西力证遵守律法的必要性:这一部分作为摩西第一篇讲章的结尾部分,以神过去为以色列所动工的特殊护理为据,感人肺腑地力证了以色列所当遵守律法的义务。
4:1-8 摩西强调只有以色列百姓领受律法,督劝以色列百姓当绝对地顺服神的律例和典章。律法的精神是贯穿新、旧约的,所有人当永远遵守的神旨意与法度。基督藉着自己的救赎事工终于成就了这律法的精神(太5:17)。法利赛人受到责备的原因在于他们用人的诫命与遗传替代神的话语,作为教训来教导众人(太15:6,9)。因此,摩西的此番言辞是神有力的话语,适用于今日的属灵以色列——教会中的每位信徒。
4:1 律例、典章:一般来讲,“律例”意指道德、仪式、民法等被详细规定的法规,“典章”则意味派生于各种律例的人当尽的权利与义务。然而,圣经混用了律例与典章(王上8:58;诗119:12-16),难以进行严谨的区分。故律例与典章当被理解为是相互强调“所有律法与教训”的重复手法。要听从遵行,好叫你们存活:摩西的这句话并不是抽象性的或是思辩性的言论。摩西在说这句话时,必想起了正聆听这句话的百姓之父辈,因违背、不顺服神的话语,在过去的四十年旷野生活中逐一死去的活生生的历史事实。因此,摩西此番教训是超越时代的,所有人都当谨记的生活与生命之真理。
4:2 不可加添,也不可删减:神的所有话语都基于神的完全、圣洁及全知,因此,人决不能人为地加添或删减。这是正确的圣经观,始终贯穿了新、旧约(12:32;箴30:6;传3:14;太5:18;启22:18,19)。
4:3-4 巴力毗珥的事:指日前以色列百姓住在什亭时,因敬拜了所居住之地摩押的偶像巴力毗珥,受到神的震怒,遭瘟疫死去二万四千人的事件(民25:1-9)。摩西之所以回顾这件事,是为了藉着离开耶和华之律例与典章之徒悲惨的下场,来教训真正的生活原理。
4:6-8 选民与律法:用反问法等形式叙述了律法的公义性(8节),那赐律法之耶和华的全知全能(7节),以及遵行律法时所要得的荣耀地位(6节)。以色列之所以能够被列邦视为“大国”,并不是因他们的领土或军事力量,乃是因为他们拥有真智慧与知识的根源(诗19:7;箴1:7;9:10),并且那赐律法的耶和华与他们同在。世界本不配有与神同行且遵行神话语的圣徒(来11:38),属世的聪明不能与之比。
4:9-14 重新认识律法的神性权威:摩西回顾讲述了在何烈山领受律法时的情形(出19:16-20:1)。这是为了使得那些当时未在场或因年幼而不能分辨其真意的新世代,重新认识到律法的神性权威,并在生活中听从,努力遵行摩西所教导之律法的内容。
4:9 你亲眼所看见的事:指出埃及那一年百姓在何烈山从神领受律法时的那庄严至极的情形。摩西之所以在不甚清楚当时情形的新世代使用“你”(You)这一代词,是为了暗示:①表明那时所赐下的律法至今也有效的事实;②表明新、旧世代在圣约中成为一个共同体的事实。
4:10 可以教训儿女这样行:当以话语教导儿女是神多次重复的命令(6:7;11:19;箴22:6;弗6:4)。今日,若有持有信仰的父母,他所能留给儿女的最大遗产就是“耶和华信仰”。因为敬畏神的信仰,不仅使儿女在世蒙福亨通,更是引领儿女走向永恒生命的真知识<提后 绪论,子女教育的重要性>。
4:11 昏黑、密云、幽暗:描绘了神降临到地上的庄严情形。同时,这些都是神显现之时因其圣洁而必然伴随的现象。尤其是,神之所以只能降临在密云中(出19:9),是因神居住在人所不能接近的光中(诗104:2;提前6:16),为了将显在以色列百姓面前,就只能以密云来摭掩耀眼的荣耀之光。神因着爱怜悯所拣选的百姓,就甘愿自己降卑来寻访以色列。我们可从基督的道成肉身与所受的苦难中,看到为了像我这样的罪人神自我降卑的行为<可10:45,道成肉身的双重目的>。
4:12 却没有看见形象:神不仅是灵(约4:24),而且居住在人所不能靠近的光中(提前6:16),故没有人见过神的容颜(出33:20,23;约1:18)。甚至是与神面对面说话,见过其形象的摩西(民12:8),也并不是亲眼目睹过神的面容,只是看到神荣耀彰显之后的光芒和背影。
4:13 将这诫写在两块石版上:神如何将十诫亲自写在两块石版上,众人对此议论纷云。①5-5区分法;此区分法将孝敬父母也归入到宗教性义务,而与社会性义务相区分。自约瑟夫之后到初期4世纪,主要是教父们的区分法;②3-7区分法:将3和7各自视为象征三位一体与安息的完全圣数,而依此区分了十诫。奥古斯丁、罗马教、路得教都持有这种见解;③10-10区分法:此区分法根据当时古代近东在签署宗主权契约时是拟出一式两份的契约书的事实(M.G.Kline);④4-6区分法:此区分法以耶稣将十诫概要为对神之法与对人之法的事实为根据(太22:37-40),与加尔文以及大多数新教都支持这种区分法。神将十诫写在两块石版上的经轮中包括“10”所具有的完全性与“2”所具有的见证性<启 绪论,圣经中数字的象征意义>。
4:15-24 严禁拜偶像:神的圣洁与绝对唯一性断然排斥任何被造物与自己相比。但是因堕落而性情软弱的人,无论是什么,只肯相信眼所能见,手所能触的存在,甚至有充分的可能性用手雕刻自己所信仰的神之形象而膜拜。因此,圣经反复强调严禁雕刻偶像或敬拜事奉偶像。尤其是,以色列百姓即将要进入漫延着各种偶像与假神的迦南地,故摩西在这里才事先警告并严禁雕刻形象与膜拜偶像。
4:17-18 在这一段经文中,摩西考虑到昔日居住在埃及时曾在那地漫延的动物崇拜思想。雕刻金牛犊的悲惨性事件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受到埃及崇拜动物思想的影响<出32:1,埃及的宗教>。然而,出埃及前耶和华所降的十灾(出7-11章)如实地暴露了膜拜动物的无意义与虚妄。以色列百姓当常记不忘这些事实。
4:19 天上的万象:?“万象”意指“众人”、“大集团”、“天上的众人”指“所有众星宿”<代下33:3,自然神论的诸形态>。
4:20 埃及……铁炉: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以色列百姓在埃及所度过的400年的奴隶生活。亦即,这句话栩栩如生地比喻了他们在埃及所受的残酷虐待与痛苦。
4:21-24 摩西嘱托他们当抵制偶像:摩西以悲壮的心境讲道,核心就是千万不可忘记圣约不要雕刻或敬拜偶像。
4:23 耶和华你神所禁止……偶像:译成“偶像”,英文圣经“idol”或“graven image”,希伯来原文圣经则有二十多种意指“偶像”的语词。综上所述,圣经所说的偶像并不只是具有形象的、眼所能见的,而是包括人离开独一真神耶和华的所有行为。从这种意义上,人所认为比神更有价值或更加心爱的所有事物都是偶像<王上14:23,偶像论>。
4:24 烈火:描述了神对人的所有罪孽与不义的审判。神彰显自己的荣耀如烈火(出24:17),不仅用火审判人的罪恶,在末后的日子,也将会用火施行审判(利10:1,2;民11:1;16:1-35)。
4:25-31 拜偶像所带来的悲剧性结尾:在这里,摩西再次严重警告了拜偶像所召来的巨大的惩罚,不幸的是,这句话预言了以色列的未来。同时,摩西也劝勉以色列即使是陷入那样的罪受到神的惩罚,也决不能忘记神的慈悲,铭记神不遗忘与列祖所立之约的神之信实。
4:27 必使你们分散在万民中:以色列人因在迦南地犯了敬拜偶像的罪,结果,北以色列于B.C.722被亚述所毁,南犹大则于B.C.586被巴比伦所灭并掳去,至此,此预言完全得到了成就。自那之后,约过了二千五百年之后以色列百姓才又重建“以色列”这一国度,然而,至今为止,其后裔依然散居世界各地。由此我们可知晓神话语的严重性及有效性。
4:28 在那里……必事奉……用木石造成……的神:本节记录了神的惩罚,指出因拜偶像而被赶逐到外邦的以色列人,必被抛入重又事奉偶像的悲惨命运中。这意味着不呼吁悔改,反而任其自由的作法本身就是一个可怕的刑罚。因为神管教、鞭打所爱的人(来12:5-13),却任凭灭亡之子逞着心里的情欲行事(罗1:24,28)。
4:30 日后:首先指巴比伦被掳归还之时(尼1:8,9)。然而在终极意义上则指以色列终必归向神而得救的弥赛亚再来之时(罗11:25-29)。
4:31 他总不撇下你:神之所以总不撇下以色列是因与他们及他们的列祖所立的约(约24:6-8)。同时,这句话也意味着即使是鞭打以色列,也要培养、磨炼以色列,使之合乎神旨意。与此相同,今日的圣徒之所以终不被丢弃是靠着基督用血所立之约(林前11:25),圣徒所遭受的所有患难与痛苦都是神锤炼自己儿女的爱之鞭策(来12:6)。
4:32-40 摩西宣扬耶和华信仰:本文是第一篇讲章的结尾部分,摩西使新一代的以色列认识到神之大能,教训他们单单事奉独一真神耶和华。
4:32 考察在你以前的世代:铭记神在昔日所施行之大恩。可以使我们持守今日信仰的道路,拥有坚固盼望的基石。
4:33-34 何民……何神:强调了耶和华神的全能和那与神处于特殊圣约关系的选民以色列的优越性。耶和华神不同于万民所事奉的无能杂神,不仅以活生生的声音向选民启示自己的旨意,还有力地(dynamic)展开救赎行动。神迹,奇事:使用了重复手法,指神为了拯救自己的百姓特别地行在人类历史中的事工。 大可畏的事:指神为了解放以色列而降给埃及与法老的天灾。 从别的国中将一国的人民领出来:以色列出埃及的事件不同于人类历史上其它民族的独立运动,是独特而惊人的事件。①度过400年为奴生活拥有约200万人的奴隶民族竟荣耀而威风凛凛地走出(Exodus)当时的大国埃及的事实;②除了以色列民族,没有任何社会,军事基础的奴隶民族,竟在短时间内征服并定居在已有城墙保护的迦南地的事实;③自出埃及之后到进入迦南地的三十八年间,约200万的人口在滴水如金的荒芜旷野平安度过的事实都充分地证明了以色列民族受到了超自然的特别护理和保护。
4:37 因他爱你的列祖:本节经文晓谕我们,神之所以以大能亲自为以色列动工,并不是因为他们持有配得那些祝福的资格,乃是出自神爱他们列祖和与列祖签定的“慈爱之约”(7:7,8;10:15)。
4:38 像今日一样:指近日以色列征服比自己强大的亚摩利二王西宏与噩的事件。摩西鼓励百姓此事件是预表迦南征服战之胜利的确凿证据。
4:41-43 约但河东的三座逃城:摩西在结束自己的第一篇讲章之后,择定了属约但河东的三座逃城<书20:1-9,逃城制度的社会意义>。逃城之一无意间误杀人的,为了从报血仇之人手中守住性命而躲藏的藏身处,原定要在约但河东与河西各立三座(民35:14)<19:1-13;民35:9-34>。
4:42 可受逃城制度之保护的对象是误杀罪与因过致死罪两种,此制度是为了防止进一步流无辜之血的社会仲裁制度。进而,此项制度是出自神之怜悯的拯救制度,预表了罪人永恒的藏身处耶稣基督。
4:44-49 第二篇讲章的背景:这一段经文与1:1-5类似,是第二讲章的序论部分。在这里摩西重新概述了2:26-36与3:1-17,讲述第二篇讲章的时机与历史背景。①何时(when):出了埃及的以色列百姓征服约但河东的二王西宏与噩之后(出埃及第40年,即B.C.1406),在进行迦南征服战的两个多月前;②何地(where):约但河东伯毗珥对面的谷中;③什么(what):在西奈山领受的神之律例与典章。
4:44 摩西的第二篇讲章:本书由摩西的三篇长篇讲章构成,本文是和二篇讲章,属于正文部分。在这里,摩西再次重复教导了西奈山律法,不仅详细说明了律法的内容,还讲授了应用律法的方法。因此,若将本书视为一篇关于宗主权的契约条文(1:6-4:43)这第二篇讲章就可视为是契约的核心内容。
4:46 伯毗珥:具有“毗珥之家”之意,指建有摩押之神“巴力毗珥”之殿的位于摩押平原的城邑(3:29)。
4:48 西云山:并非指耶路撒冷(诗48:11;74:2;赛10:32;来12:22),而是黑门山的另一名字。因黑门山的最高峰四季覆盖着皑皑白雪而异常耀眼,故西顿人与亚摩利人称黑门山为“西连”与“示尼珥”(3:9),希伯来人则据其高度(海拔2850米)称为“西云”(高处)<绪论,申命记与山>。
——《精读本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