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数记第十三章-《精读本圣经注释》
民数记第十三章-《精读本圣经注释》
13:1-45 加低斯巴尼亚事件:加低斯巴尼亚事件印证了对于属神的百姓来讲,最危险的是对神的不信和不顺服。从加低斯巴尼亚可以望见迦南地,摩西按百姓的要求(申1:22)差遣了十二名探子。但是除了约书亚和迦勒以外,其他十名探子,用不信的眼光看神所应许的迦南地,结果作出了充满挫折和失意的报告。因他们的不信,二十岁以上的人不能进入迦南地,本来用几个小时就能到达迦南地,以色列却在旷野漂流了四十年。加低斯巴尼亚的悲剧告诉我们:①如果没有信心和勇气就不能得着神所应许的基业(来11章) ;②在进入天国之前应时常警醒,与不信的罪进行争战(彼前5:8-10)。
13:2 去窥探:窥探迦南地的行为是神根据百姓的要求所许可的(申1:22)。可能是百姓们还没有确信迦南地是神所应许的土地(出3:8,17)。神并没有责备这些信心软弱的人,为了他们信心的成长命令摩西差遣探子。神不责备我们的软弱,在接纳我们软弱的同时眷顾我们,使我们能渐有成熟的属灵生命。这就是神“丰富”的品性(罗11:33;各2:5;启3:17)。
13:3 首领:有别于在1:4-16节所说的各支派的首领。
13:4-15 十二名探子:窥探迦南地的十二名探子的名字和名字的意思如下。
13:16 约书亚(意思:耶和华是拯救):是在“何西阿”(意思:拯救)前面加上强调约的称呼“耶和华”(雅巍)的简写形成的。摩西之所以为他这样改名,是因为约书亚职务上的需要(出24:13;33:11)。希伯来人的名字大多与个人的人格或生平中的特殊事件有关,因此这次改名说明约书亚的一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3:17-20 探子们应有的态度:摩西向探子们提出明确的目标,让他们探明以色列百姓应从哪条路上去,应进哪座城(申1:22),让他们确认将要进去的土地有多肥沃,为的是让他们对神所应许的地拥有更大的确信。从以下两句话中能发现摩西这样的心情:①“放开胆量”: 这句话是让探子们无论所见的场面如何,都要用信心的眼光克服所有障碍。与神同行的人心里绝对不会有失望和挫折(书1:6;约16:33)。②“带些来”: 是要让以色列百姓通过目睹迦南地丰盛的土产,确认神所要赐的祝福是何等的大。但是他们窥探后报告了消极的一面,在以色列百姓中间刮起了不信之风。信仰之人所需要的是用信心的眼光看所有的事物、事件和人物。神是一切的主宰。
13:21 利合……哈马口:哈马和利合是以色列所要得着之地最北端的地域(书13:5;撒下10:8)。这地名与22节一同说明了探子们窥探了迦南全地。
13:22 亚衲族人:是以希伯仑为中心生活的民族,很早就居住在巴勒斯坦。他们身量高大,力大无比。以色列百姓看见他们就心存害怕(申9:2)。后来他们被迦勒征服,被驱逐出去(书14:12;15:13,14)。
13:23 一挂葡萄:用杠抬着一挂葡萄回来,这说明迦南地的肥沃。现在在巴勒斯坦有重4-5公斤的一挂葡萄。
13:24 以实各谷:?“以实各”是“葡萄挂”的意思。以色列百姓以此命名,是为了赞美并见证神的恩典。
13:25 过了四十天:四十天是窥探迦南全地的时间,挪亚时代神用洪水灭地也是四十天,四十天充分显明了神的愤怒(创7:17);摩西在西乃山四十天与神交通,得到神所赐的十条诫命(出24:18),四十天也是耶稣基督开始公开事奉之前,在旷野受试探的时间(路4:1,2)。事实上想要仔细窥探以色列百姓将永远居住的迦南地,这个时间也许是不够的。今天祷告四十天、奉献四十天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以四十天表现出来的完全归向神的心。
13:27-29 探子们两种相反的报告:窥探迦南地以后探子们给出两种相反的报告。除了约书亚和迦勒以外的十名探子虽然承认迦南地是非常肥沃的土地,但他们报告那地的居民非常强大,城邑也非常坚固,因此难以征服。虽然他们用眼睛看见了迦南地的实情,但并没有用信心的眼睛看见神是主宰历史的全能之神。能看见隐藏在乌云中的太阳,才是真正拥有信仰的人(徒27:20-26;腓4:13)。
13:30 迦勒:是“攻击者”的意思。他凭信心作出充满确信的报告。“信心是所望之事的实底,是未见之事的确据”(来11:1)。迦勒的这种信心和勇气持续到了迦南的征服时期(书14:6-15)。虽然是少数,但神的工作就是借着这些有信心的少数人得以成就。
13:32-33 不信使人陷在绝望中。十名探子绝望的报告:①是吞吃居民的地:这并不是说迦南地是不毛之地,而是说由于这是肥沃之地,会引起很多战争;②居民的身量高大:暗示不可能征服;③以色列就如蚱蜢:表明在心理上已经失败了。在他们的报告中没有一句提到有关神和神的应许及能力。这些没有神的人,完全失去了信仰的梦想和盼望。也忘却了神是我们的力量(诗27:1-3)。
13:33 伟人:起源于挪亚时代(创6:4)。
--《精读本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