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迦利亚书第十章-《基督徒文摘解经》
撒迦利亚书第十章-《基督徒文摘解经》
撒迦利亚书第十章
恩上加恩(十1~12)
本章开始,是承接九17所描述到神应许的丰盛(1)。从八至十章中看到神对选民的应许是渐进性的。首先神应许要将「咒诅变为祝福」(八13),再者「要加倍的赐福」(九12),而在这章中,神应许要怜恤百姓,「他们必像未曾弃绝的一样」(6)。这「未曾弃绝」的景况包括神再次成为他们的领袖,要领百姓回归(6);蒙救赎并恢复以前人数加增的情形(8);并施进一步的拯救。像以前神领他们出埃及一样,用神迹与异能随百姓。
思想一下今天在我们的生活中,往往都能经历到神恩典的丰盛。不但是足够我们的需要,且是恩上加恩。我们所当行的就是去支取;正如昔日的百姓一样,知道神是赐下甘霖的神,但他们要凭信心去「求雨」(1),「求」便得甘霖的滋润。同样我们凭信去支取便得神的恩佑。
祷告 多谢乐意赐给我天上各样属灵的福气。求主教导我学习向支取,并用感谢的祭作回应献给。──《新旧约辅读》
(四)先知谆谆善诱的劝导(十1-2)
「当春雨的时候,你们要向发闪电的耶和华求雨,祂必为众人降下甘霖,使田园生长菜蔬。」(十1)
这是以勉励的语调,从现在的颓势,比较末时的救恩。在第九章的结尾,论将来以色列要成为冠冕上的宝石,光芒四射,地土会有丰盛之五榖与新酒。但要有这样的丰盛,首先必有雨水,雨水是从耶和华而来。当以色列人进入迦南,他们受试诱去拜巴力,因为据迦南人说,巴力是赐雨水的。现在不再提到巴力,却另有假神,在以西结书第廿一章廿一节,是一种求问的神像。所以先知劝导他们切不可求问假神,应向耶和华求。
这是春季,时有春雨下降。春雨是在三、四月之交。在旧约中只提到两种雨,春雨与秋雨(申十一14;何六3;珥二23)。他们新年时节,应是秋雨的季节(参阅亚十四17)
发闪电,是带雨的云彩(参阅伯廿八26,卌八25)。耶和华不仅是历史的神,也是自然界的主宰。祂必为众人降下甘霖。「为众人」或译「为他们」,是希伯来文的代名词。这字也可译「粮食」,1确可解释,有雨水,始可生出五榖来。
「甘霖」不是小雨,却是大雨,但不是暴风的狂雨而已。雨水充沛,足可供给果园与农田,却不会像狂雨那样成灾,实在是十分需要。雨水缺少,是灾祸的现象,在大灾难时期有的(启十一6),可见神的福分是春雨,像滋润田地的甘雨(何六4)。
在本书第九章十一节「无水的坑」是指被掳的现象,现在看到另一面,有丰沛的雨水,表明神降下属灵的福分。作者看饥荒是过去的事(参阅申十一13、14),现在期待的是救恩,丰富的供应,使人毫无缺乏。
「因为神所言的是虚空,卜士所见的是虚假,作梦者所说的是假梦,他们白白的安慰人。所以众人如羊流离,因无牧人就受苦。」(2节)
上节论祈求带来福分,此处述迷信招致灾祸。「神」就是家中的神像(创卅一19),在士师时代是为占卜所用的(士十七5,十八5),在扫罗王的时候特别禁止(撒上十五3),在主前第八世纪仍旧没有废除(何三4)。卜士也与这些有关,预卜未来,都为以色列的神所憎恶,予以严禁。以色列不需要这些迷信,因为以色列有神所差遣的先知(申十八10起)。
作梦的,是指一些假先知,假借作梦,以谎言惑众(耶廿三32,廿七9、10)。梦原为神启示的方法,雅各约瑟均有这样的经验(创廿八12,卅七5-9)。但以后少用,因为这已被人误会与滥用。那些人根本不认识神,却以神奇或神秘的方法欺骗,为神所憎恶,因为这些都是虚假、虚无的。大凡用说梦的,多以甜言蜜语,使人得一时的安慰与欢乐。然而这既然没有内容,自然不会有甚么有益的后果。
所以人们既无人领导,就像无牧人而走散的羊。他们漂流无定,漫无目标,偏行己路,必然迷失。有人领导,反而更入歧途,无法找到正确的路向,就受极大的苦楚。
牧人在古代的近东,常指政治的首领(可参阅结卅四6-8。)在埃及文献中,也多以君王为牧人。雅各称神为牧养他一生的主(创四十九24)。当摩西求神赐下一位继承者,可以引导以色列人,免得耶和华的会众如同没有牧人的羊一般(民廿七17)。可见牧人的形象十分重要。诗篇与先知文学中,也不乏这样的牧人形象(诗廿三篇;赛四十11),期望神赐下公义的君王(赛四十四28;耶廿三2-4;弥五4)。以西结以整章经文,描述牧人的主题,是期待大家出身的王,是理想的牧人(结卅四23、24)。
他们如羊流离,「流离」原意为拆除帐幕,在旷野起行,这是一种自动的行为,并非是强迫的。羊流离,是他们不要牧人,因为以色列人既离弃耶和华,又离弃他们的王,才会落到这样地步,简直是自讨苦吃,受苦是指他们被掳的苦楚。
1 Lh[m「为他们」,在耶路撒冷译本Jerusalem Blble 作「粮食」。
(五)犹大以色列期望复兴(十3-12)
「我的怒气向牧人发作,我必惩罚公山羊,因我万军之耶和华眷顾自己的羊,就是犹大家,必使他们如骏马在阵上。」(3节)
耶和华的怒气在那些首领身上,就是以牧人与公山羊为首领。有人以为这些是指外邦的统治者,但无论是指本国的首领,或外邦的官员都是压迫者。2
以牧人喻为首领,他们受责,因为他们非但不照顾羊,反而加害于他们,杀他们当作食物,残忍至此,为先知所严责(耶二8;结卅四2-6)。
山羊在以赛亚书第十四章九节,「阴魂」与「公山羊」同一个字为在世的首领,在耶利米书(五十8)指首领,领导羊的。
耶和华对首领是惩罚,对百姓是眷顾,因为他们是祂自己的羊。这些羊在惊惧中无人领导,他们也不愿受导引,现在一定会有改变,甚至成为活泼又勇敢的骏马,而且是阵上的骏马,大可出去应战,使敌人败退。
这是犹大家,为甚么不像在第六节,将约瑟家也包括在内?犹大家确在第十二至十四章内常提,在那里不再提约瑟家。所以有人认为「犹大家」是以后附加的,3但是被掳归回之后,犹大家确是主要的。
「房角石、钉子、争战的弓,和一切掌权的,都从他而出。」(4节)
这里有三个不寻常的隐喻,都是指首领的,房角石是用作首领的(在赛十九13及诗一一八22。)房角石有稳固的力量,且能联络各部门,成为完整的结构,因此喻为好的首领。新约将这旧约的用词房角石,看成为弥赛亚预言。彼得前书第二章五至八节是引用以赛亚书第廿八章十六节;诗篇第一一八篇廿二、廿三节以及以赛亚书第八章十四、十五节。彼得说,接受基督的必极为宝贵,但是对不信者,房角石就成为绊跌的石头。在使徒行传第四章十一节,彼得指在公会里拒绝主耶稣,他们离弃房角石主耶稣。以葡萄园的比喻,表明人们不接受主(可十二10)。在罗马书(九32、33),以此描述以色列人拒绝福音。路加福音耶稣用葡萄园的比喻,引用诗篇第一一八篇廿二节,也可使我们联想但以理书第二章卅四、卅五节一块非人手凿成的石头。4
钉子是为支撑帐篷之用(出廿七19,卅五18,卅九40)。这也可指帐篷之内悬挂器皿之用(结十五3)。
以钉子作为弥赛亚之称谓,是指他是支持民族的力量,他不是那种不忠的牧人,无法处置公山羊的压迫。他来为重建大倒塌的帐幕(参阅摩九11),以赛亚书(廿二5-25)论大家的事,特别用同样的表象,以利亞敬要像钉子钉在坚固处,在他父家荣耀的宝座(廿二23)。这成为弥赛亚永远治权的说明,他的国权是永永远远的。
争战的弓,是提及弥赛亚得胜的能力,祂是战士,常胜的将军。他的箭锋快,射中王敌之心,万民仆倒在他以下(诗四十五5起)。他在许多国中,打破仇敌的头(一一○6)
一切掌权者,不再是那些暴虐的人,而是从犹大中的首领,他们是将来的掌权者,是从弥赛亚而出来的。
「他们必如勇士,在阵上将仇敌践踏在街上的泥土中。他们必争战,因为耶和华与他们同在,骑马的也必羞愧。」(5节)
他们是一切掌权者,是来自犹大家的,好似勇士一般,奋勇出战,将仇敌践踏在泥地上,「仇敌」原文中是缺如的,但根据弥迦书第七章十节:仇敌被践踏,如同街上的泥土。仇敌被践踏,是他们服在胜利者的威力之下,遭受凌辱。但也可能是因死亡而陈尸在街上,被征服者的军兵践踏而过(参阅耶十二10;赛六十三18),现在是追述以色列胜利的威荣。在第九章十五节:万军之耶和华必保护他们,他们必吞灭仇敌,践踏弹石。
他们争战所以能够得胜,是由于耶和华与他们同在,神加力量给他们,使他们有争战的勇气。骑马的敌人们虽会打仗,终于败在以色列手中。他们感到羞愧,也含有惊惧的情绪,因为他们万料不到会落到这样地步。他们明明知道以色列人是不会打仗的,却有这样的战果,因此他们更感到这样的失败是异乎寻常的,羞愧的心更加无法忍受。在受辱之余也感到困惑,无法解释,更有无限之懊丧与失望,甚至这些异教的外邦人,也不能不承认,耶和华以色列的神,是与以色列人同在!
「我要坚固犹大家,拯救约瑟家,要领他们归回。我要怜恤他们,他们必像未曾弃绝的一样,都因我是耶和华他们的神,我必应允他们的祷告。」(6节)
这里有神的应许,应许是双重的,而且以交叉的方式(chiastic)述说,尤其生动:「我要坚固犹大家,约瑟家我要拯救。」这种交叉的方式是「甲乙──乙甲」:「我要坚固」与「我要拯救」是对比的,中间是「犹大家」与「约瑟家」。犹大与约瑟指南北二国,是以色列民族的整体,必蒙神的救恩,归回再得复兴。
「归回」一词也有双重的涵义,又有「归回」,也有「安定」的意义,即「归回而安定」。七十士希腊文译本只着重「归回」,而利亚译本作「安定」(re-instate or place)。拉丁文译本与亚兰文译本似照希伯来文用词双重的涵义译出。5
神怜恤他们,不再像以前弃绝他们,耶和华仍作他们的神,恢复与他们立约的关系。试比较第七章十三节:耶和华呼唤他们,他们不听。将来他们呼求我,我也不听。现在的情形完全相反,因为耶和华必应允他们的祷告。
他们的祷告,必是呼求神拯救。耶和华必垂听了,并且应允他们,向他们实现救赎的恩典,使整个民族重新得以复兴。
「以法莲人必如勇士,他们心中畅快如同喝酒。他们的儿女必看见而快活,他们的心必因耶和华喜乐。」(7节)
以色列民族得以复兴,实在是件神迹,因为犹大家与约瑟家这样分散,要招聚归回,几乎是不可能的,尤其是北国约瑟家,早在主前722年败亡,被亚述遣至远方各地。所以十个支派经过长期的分散,已经无法集合了。
这里以法莲人并非指以法莲支派,而是北国所有的人,正如约瑟家为北国的通称。他们不仅得以归回,而且强盛有力,如勇士一般。本章第五节提说犹大家必如勇士,现在约瑟家也是勇士,大家不约而同,都在圣战上齐心努力,获取胜利。这是先知们屡述的预言(赛十一10-16;耶三十3,卅三7)。
他们饱享救恩之乐,不仅他们享受,而且也有他们的儿女,可见这样欢乐的情形不是短暂的,而是持久的。儿女的心喜乐,在动词的文法可译作:「让他们的心因耶和华喜乐吧!」这种语法(Jussive)表明一种自动兴奋的情怀。
所以,以色列全家在欢乐中,而且成为世世代代恒常的欢乐。他们看见神的作为,尤其在历史中所彰显的大能,感到惊喜。他们喜乐的根源在于耶和华。「因你耶和华藉你的作为叫我高兴。我要因你手的工作欢呼。」(诗九十二4)。
「我要发嘶声,聚集他们,因我已经救赎他们。他们的人数必加增,如从前加增一样。」(8节)
耶和华是牧者,祂聚集羊,会发出嘶声(赛五26,七18),是呼唤的声音。神已经救赎他们,现在要将他们聚拢在一起。
救恩另一个特质是「增加」,可见这是质的改变,也是量的增进。人数加增,如从前加增一样。可使人联想到创世的情景。神的命令是要万物生养众多(创一28)。神的祝福也有如此的应许。祂曾这样应许亚伯拉罕(创十二2,十五5)。
在第三节起,耶和华的言词常是直接的,以第一人称「我」,中间也有先知称耶和华为第三人称。此处又是「我要」,语法(Jussive)也可译为「让我发嘶声……」,是神自己有决然的行动。「声」是牧人的呼喊,诚如上述,或指口头发出的声音,但这里用字原意为「管子」,实际是管乐,或以芦苇或以竹管作成笛子吹奏。士师记第五章十六节:听中吹笛的声音,也是招聚羊的声音。
以赛亚书第六十二章十二节是本节最好的诠释:「人必称他们为圣民,为耶和华的赎民。」
「我虽然播散他们在列国中,他们必在远方纪念我,他们与儿女都必存活,且得归回。」(9节)
神使以色列人分散在各国,是过去的事,不会是现在,因为现在是复兴的时期。经学家认为「播散」一词改成完成式(Perfect),神曾经播散他们,现在是招聚他们的时候了。
那是十分惨痛的历史经验,当他们被分散在远方,他们痛定思痛,想到神公义的作为,只有服在神大能的权下。神的刑罚是公平的,因此他们更感到自身的亏欠,而深感悔改的心意,再求耶和华的怜悯。
此处在用字上似有可推敲之处,「播散」原意为播种,农人播种的目的,为使榖物增长,期待收获。同样这是神的目的。神惩罚他们,虽把他们分散在列国,却无意将他们毁灭。相反地,仍要保守他们,达成祂在历史中的目的。他们虽在远方,仍旧纪念神,所以神发声在呼喊他们,他们如同羊一般,可以认出牧人的声音。
他们自己可以存活,也使儿女存活(Hiphil or Piel希伯来文的文法有如此的建议)。他们这些散居的犹太人(Diaspora)终必归回。希腊文译词,他们不仅使儿女存活,而且生儿养女。6有的英译本(如Jerusalem Bible)再修订,译作:「他们必教导他们的儿女。」
「我必再领他们出埃及地,招聚他们出亚述,领他们到基列和利巴嫩,这地尚且不够他们居住。」(10节)
埃及与亚述是通称为列国的代表。埃及当然指以前以色列出离这为奴之家,出埃及的经验,是先知都注意的史事(赛十一11-16;何十一1、11弥七15)。
亚述常被指为东北地带,就是被掳者居住的地方,所以也包括巴比伦与波斯。本节是埃及与亚述,下一节是亚述与埃及,又是交叉的方式:甲与乙,乙与甲。
以色列必须从列国归回,他们归回之后,在基列和利巴嫩居住。基列是在约但河东,利巴嫩在巴勒士坦的北端,将这二地纵横来计算,是指巴勒士坦的全境,范围很大。这原是亚伯拉罕的约中所应许的(创十五18)。也是神与以色列立约的内容(申三十3-5),更是神与大立约的应许(撒下七16;诗八十九30-37)。
那么大的区域,却不够他们居住,因为人口膨胀,也是复兴的现象。以赛亚书第四十九章二十至廿一节有这样的话:「这地方我居住太窄,求你给我地方居住……」扩张是不已的。
「耶和华必经过苦海,击打海浪,使尼罗河的深处都枯干。亚述的骄傲,必至卑微。埃及的权柄,必然灭没。」(11节)
「耶和华」是译者加注的,原文中只有「他」字,有人改为「他们」,专指归回的犹太人。但是他们若无耶和华的率领,无法经过。所以「他」作「耶和华」,在经义上必无错误,何况他可击打海浪,更指神的作为。
「苦海」是其它经文中所无法找到的,于是有人根据以赛亚书第十一章十一节「埃及」之原意为「埃及海」。神击打海浪,埃及的红海就分开,尼罗河是埃及主要的河流,为生命所赖之处,竟成为枯干,使以色列出离时,完全没有拦阻。
亚述的荣华,向来为古代闪族所称道的,他们的骄傲或高升,必至卑微,升高的(「骄傲」原意),必至降卑。埃及以权势著称,也必灭没。「灭没」原意为「离开」。亚述(~as%s%u^r)与「灭没」(ya^sur)为谐音,「亚述」在句首,「灭没」在句尾,首尾两处以谐音衬托,十分生动。
地上的权势都必衰微,自大的降下,荣华与权势都会消失殆尽,不复存在。这些列国与神为仇,又怎能站得住呢?他们前后依次的败亡是必然的事,惟有神的国与神的民永远长存。
「我必使他们倚靠我,得以坚固,一举一动,必奉我的名。这是耶和华说的。」(12节)
第六节:「我要坚固」,在本节,「他们倚靠我,得以坚固。」这再强调他们归回时的景况,他们现在可以行动自由,「一举一动」原意为走上走下,正如第一章十、十一节:「走来走去」。(参阅六7)。奉主的名行动,也可能是指他们偏行各地见证主的名,传扬弥赛亚的救恩,成为耶和华的祭司,从事中保的工作。
「举动」,原意为「行走」,但稍为「改动」(yithhallaku改yithhallalu),即成为「荣耀」,这也极切合要旨。7归回之民或因看见耶和华的作为,因惊奇而归荣耀予神。他们或因尊崇神而以祂的圣工为荣。
所以本章(10章),弥赛亚为牧人君王,祂必为自己的选民,就是祂圣约之民,作成奇妙的救赎。「这是耶和华说的。」多么确切的结语,十分肯定,一定可以实现,好似盖有印章,签署得十分明确,是无可置疑的。
2 D. r.Jones, "A fresh Interpretation of Zech, ix-xi," Vetus Testamentum,20, 1970, 25-55.
3 H.G. Mitchell, Haggai and Zechariah, 288.
4 F.F. Bruce, New Testament Development, 65-66.
5 T. Jansma, Inquiry into the Hebrew Text and theAncient Versions of Zechariah, ix-xiv, 1949, 87.中世纪的犹太学家都作如此的解释:Aben Ezra, Kimchi, Abarbanel等。参阅M.F. Unger, Zechariah: Prophetof Messiah's Glory, 1963, 181.
6 J. Baldwin, Haggai, Zechariah, Malachi, 1972,176.
7 Ralph L. Smith, Micah-Malachi, 1984, 266;M.F. Unger, Zechariah: Prophet of Messiah's Glory, 1963, 185.
──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撒迦利亚书》
撒迦利亚书第十章
亚 10:1 当春雨的时候,你们要向发闪电的耶和华求雨。他必为众人降下甘霖,使田园生长菜蔬。
亚 10:2 因为,家神所言的是虚空;卜士所见的是虚假;做梦者所说的是假梦。他们白白地安慰人,所以众人如羊流离,因无牧人就受苦。
亚 10:3 我的怒气向牧人发作;我必惩罚公山羊;因我─万军之耶和华眷顾自己的羊,就是犹大家,必使他们如骏马在阵上。
【193 我必惩罚公山羊,是指什么?亚十3】
答:耶和华神说:「我的怒气向牧人发作,我必惩罚公山羊,因我万军之耶和华眷顾自己的羊群,就是犹大家,必使他们如骏马在阵上。」(3)在新约圣经中,有绵羊与山羊之分的教训:绵羊表示温柔、谦卑、顺服、信从神的人;山羊表示与上述一切相反,偏行己路、悖逆神的人(太廿五32,33)。羊群南代表神的子民,而神是羊群的牧人(参诗廿三1,结卅四15,约十11,14)。地上的牧人常因未尽职责,受到神的怒气责罚(亚十3上,结卅四1-10)。这里所提到的「公山羊」一词,在先知以西结书中也曾用到(结卅四17),乃是指着当时国中的主脑人物而说的,且在以赛亚书中被用作首领的称呼(赛十四9)。在他们悲哀惨痛的景况中,耶和华要亲自成为他群羊的收人,施行审判(结卅四17),惩罚那些不尽己责的领袖,而施恩眷顾自己的羊群,就是犹大家的百姓,如同在战线上的骏马一般,极有能力(参伯卅九19-25)。再者这公山羊在圣经中,也是预表仇敌之国及其君王而言,比如希腊与其王亚力山大帝是也(参亚九13,但八5,21,参上册175题)。―― 李道生《旧约圣经问题总解》
亚 10:4 房角石、钉子、争战的弓,和一切掌权的都从他而出。
亚 10:5 他们必如勇士在阵上将仇敌践踏在街上的泥土中。他们必争战,因为耶和华与他们同在;骑马的也必羞愧。
亚 10:6 我要坚固犹大家,拯救约瑟家,要领他们归回。我要怜恤他们;他们必像未曾弃绝的一样,都因我是耶和华─他们的 神,我必应允他们的祷告。
亚 10:7 以法莲人必如勇士;他们心中畅快如同喝酒;他们的儿女必看见而快活;他们的心必因耶和华喜乐。
亚 10:8 我要发嘶声,聚集他们,因我已经救赎他们。他们的人数必加增,如从前加增一样。
亚 10:9 我虽然〔或译:必〕播散他们在列国中,他们必在远方记念我。他们与儿女都必存活,且得归回。
亚 10:10 我必再领他们出埃及地,招聚他们出亚述,领他们到基列和黎巴嫩;这地尚且不够他们居住。
亚 10:11 耶和华必经过苦海,击打海浪,使尼罗河的深处都枯干。亚述的骄傲必致卑微;埃及的权柄必然灭没。
亚 10:12 我必使他们倚靠我,得以坚固;一举一动必奉我的名。这是耶和华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