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家园
阅读导航

撒母耳记下第八章-《每日研经丛书》

撒母耳记下第八章-《每日研经丛书》

撒母耳记相关章:

由第七章的宗教高,我们再次降到第八章的每日世界的战争和流血事件,军事行动占据了整个故事。在第五章结束时,非利士人撤回基色(五25),现在他们又再卷土重来进攻。虽然大并不希望占据它,作他们的王,但他们必须被征服。我们不大肯定第一节英文译作Metheg-ammah的意思(编按:中文和合本译作‘京城的权柄’),这不是地名,也许是‘对几个城市的控制权’。无论如何有一件事实出现,乃是帝国的角色,现在由非利士人转到以色列人,正如这章圣经的其余部示所显示的。

第十一节给我们有关大争战的广阔范围的观念。我们对多数这样的战争怎样开始,没有什么资料。大肯定不像非利士人那样是侵略者,在与亚扪的战争,他被逼要采取行动(参十1-7);故此可能他从未有企图,去征服别国,建立一个帝国。在以色列北部有几个亚兰人的小国,其中一个或几个可能竭力要在商业上超越他们的邻国。当时有很多商业路线经过巴勒斯坦,而且亚兰人是伟大的贸易者,我们可以推测亚兰人与大之间的战争,乃是为控制贸易路线,对以色列繁荣很重要。

摩押和以东情况十分不同;他们只是细小的王国,离以色列较远,对大没有什么威胁。但是,他们的境内也是主要的贸易路线必经之处。假定他们与大的仇敌在这次商业战争中共同进退,这是很好的理由可以解释大用残忍的报复来对付摩押人(2节)和以东人(13节)。无论如何,摩押人一定采取过一些仇视的行动,引致有这些报复,特别当我们考虑他们与大早期良好的关系,参考撒母耳记上廿二章三节以下,更相信这点推测。

圣经作者并不关心这些战争;他肯定不会为殖民主义来辩护,正如现代的作家可能做的那样。至今他一直关心一个简单的真理,乃是上帝给大无论往那里都得到胜利(14节)。我们不能使用旧约故事,作为侵略或殖民主义的根据;大的动机基本上是自和巩固他自己的领土,折断侵略者 ──非利士人的轭。圣经作者看见大成功的另一面,相信独一的上帝,祂拣选以色列,作祂特别的国家,他们承认上帝一定不单是对以色列,也对整个世界有祂的美意。我们今天的时代强调个人的决定,和国家的主权,旧约的作者相信上帝最终的目的,是一个团结的世界:谁会比上帝所膏立的领袖更适合治理呢?这也是基督徒对世界的抱负──所有的地区和人民,都会成为弥赛亚(基督)的子民。大胜过他的邻国,不可看作是政治权力的运用,乃是将来善胜过恶的象征。一些伟大的帝国,除了他们的错失之外,也留了崇高和有用的遗产:例如,我们立即想起罗马的法律和道路。大细小和短期的帝国留下了应许,最终全人类会认识惟一真正的上帝。

在十五至十八节大官员的名单中,给我们看见,当君主政体管辖国家的事务时,某些管理观念的发展。这张名单有两个重要方面:(甲)第一方面是大自己负责法律行政这一个事实。公义是特别重要的,而他决定证明要彻底和不偏私的。(乙)第二是撒督的名字,他与亚比亚他同作大祭司,他是大长久的朋友和良伴。我们直至现在仍不太了解撒督的生活,但他的家庭在耶路撒冷作大祭司许多代,差不多直到新约时代。好像上帝拣选大家作王一样,祂也赐下这个大祭司家庭,为以色列带来崇拜和宗教实践方面的稳定。

大的儿女(18节)能够执行什么祭司责任,这是一个谜;这可能只是一个临时的安排(参看二十26)。一般来说,以色列在君主制度下的权力画分的原则,乃是集中于王室,而祭司和先知的职事也是颇独特的;最理想的乃是三方面彼此和谐合作。──《每日研经丛书》

查阅相关章:
更多关于: 第八章   注释   圣经   以色列   基督徒   文摘   敌人   唐纳   撒母耳   大卫   以色列   祭司   圣经   简介   点此   第八章   士人   米勒   叙利亚   约翰   注释   撒下   希伯来   比亚   耶和华   战车   大马   他们的   历代   耶路撒冷   幼发拉底河   死海   王国   旧约   经文   杀了   福音   帝国   上帝
返回顶部
圣经资料,在线查经,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
@c.zyesu.com 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