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希米记第9章查经资料
尼希米记第九章
尼希米记第九章
集体认罪悔改(尼九1~37)
本章顺畅地一直流泻入第十章(希伯来原文十章是从中文的九章38节开始),会众长久地自我反省,至终签定了一连串的特殊誓言。
长达六小时的聚会(九1~5)
1. 这认罪悔改之事发生在七月二十四日,十分耐人寻味。首先,它与我们认为应该有的次序颠倒了,第八章先宴乐一番,现在才来禁食。第二,因为第八章与第九章相差一天。宴会于二十二日已退出,所以参加第九章禁食之人,是刻意留下的。至于先后次序,早先在宣读完圣经后,尼希米立时安慰民众擦去眼泪(八9~12),表示他急于想让人们将神的旨意与喜乐连在一起(一如诗篇作者,例:诗十九7及下,四十8,一一九14、16等等)。可是现在同样要紧的,需将这喜乐坚定的拿来与罪的可怕相比照,且面对过去的事实与未来的挑战。因此在以色列历史上,这是一重要转捩点,七天欢宴留下来的,绝不只是齿颊留香。这热烈的情绪回应,必须影响到意志才可。以色列文化十分强调实际,不仅言语和语气需表露自我谦卑与忧伤,身体与衣着也需同样表达此意。
2. 反复读神的律法现在结出了果子。与一切外邦人离绝这句话反映出利未记二十26的主旨:「我耶和华……叫你们与万民有分别,使你们作我的民。」在当时窘困的环境中,愿意如此做,并非表示傲慢自大,而是显出奉献之心,因为当时的四围邻居在社交上很有交往的价值(参六17及下)。见以斯拉六21的注解。
他们在此同时承认自己的罪与列祖的罪,这种认同感常在旧约圣经出现(例:尼一6;诗一○六6)。只有在质疑神的公正或个人承担自己之死罪时(结十八,passim),才不如此做。
3. 那天的程式再度以律法书做为基础。三小时律法书的教导触发了三小时敬拜之情,且教导他们该如何敬拜。从前一章看来,可以认为他们不只是流水账般的念圣经,而是不时加以解释以及应用在当时的情势上。
4~5. 利未人的台上或许指从圣殿的一个庭院进到另一庭院的台阶(例如从圣殿女院到以色列院有十五层台阶。据米示拿的记载,59希律王建造的圣殿台阶上,「利未人以前常在那里歌唱」)。或者是,由于作者没写出聚会地点,这台(原文为「高上去的地方」)就是八章4节的木台(JB、NGB,参 Myers)。这两个各包含八个利未人的名单,其中五人相同,三人不同。从4b节与5b节可看出一点苗头,这两组人的任务显然不同,第一组为神子民的苦楚发出呼喊(大声哀求含有此意),第二组则领导会众赞美神。
5b节呼召会众站起来称颂耶和华,且它的赞美话语,被蒙哥马利(James Montgomery)引用做为诗歌的头一句,至今仍可在教堂听见这美妙的诗歌。方才勉强可居的城市、四面被异教徒包围、看来无足轻重的穷苦犹太人,一下子就被神荣耀的实在提升起来。接下去的祷告词显示,事实并没被忽视,可是它们会从永恒(永世无尽)与神无法测度的伟大(超乎一切称颂和赞美)这角度来衡量。
造物主与救主(九6~15)
5b节也许是这祷告的第一句,因为在希伯来原文没有以斯拉说这字(在RSV 是
这篇祷告词与有些诗篇类似(例:七十八,一○五,一○六篇),运用了承认这字所含的两种意义:承认神的荣耀与恩典,也承认人的忘恩负义。敬拜也一样,不该只陷于自责的泥沼中。这祷告也显示近几周来所读圣经产生的影响,它与创世记一样,从宇宙的创造开始(注意到它用万物这字,与创二1相同),然后想到亚伯兰被改名与他的信心(7节以下),旧约圣经从创世记之后没有其他经节再提到此事,并且不只谈到神与他立约,还像摩西五经一样,提到应当被赶逐的几个民族,从迦南人到革迦撒人(8节)。也请注意它说到如石头抛在大水中,彷佛是走过红海后所唱之歌的回响(11节,出十五5、10)。
因此,8b节所说的神的应许以及它的应验,就借着出埃及记中熟悉的事件展现出来(9~15节)。从6~15节,神一直是每句的主词。
神的慷慨与忍耐(九16~25)
当这认罪悔改之事继续下去时,他们与你将交替出现。神与人之间有特别鲜明的对比。罪增多,恩典也更多。以色列民选择回到埃及找个新神,耶和华神却始终站在祂百姓旁边,持守祂的应许且满足他们最深(20节)最基本的需要(21节)。61在这整个奇迹式的旅程中,「他们就一无所缺」(21节),但却不知感恩(17节)。他们这段历史最后的结果却是个不配得到的丰裕产业,「充满各样美物」(25节)。
警告且管教之神(九26~31)
这认罪悔改继续说到士师时期(甚至超过那时期,因为众先知主要是在王国时期存在且被杀,26节及下),一直重复着犯罪、衰微、恳求与被拯救的周期,不论过去有多少惨痛的教训与先知们的大声疾呼,都不能打破那恶性循环。神与人之间鲜明的对比再度被凸显,以这段开头(26节)用的然而他们与结尾(31节)用的然而你表示出来。
神子民处于低潮(九32~37)
32. 这节开头提到一连串神的属性,中段提到一些人的头衔,并非词藻浮夸的文章。前者将人的问题放在正确的观点上,后者将人的结构与资源凸显出来。失去君王、首领等的痛楚到底有多深,彷佛仍能从耶利米哀歌四20,五12,二9与20等清楚感受到,若加以否认,则是逃避现实。但用来形容神的字眼指向更坚固的事实,每字都十分特殊。在此仅提出几个形容词,至大提醒我们记得神不像我们的眼光及生命那样短浅且狭窄。至能是个雄赳赳的字眼,适于描写为大卫打胜仗的勇士们(撒下二十三8及下),或「荣耀的王……在战场上有能的」(诗二十四8),或以赛亚书九6所说的神圣的君。可畏这字会让人有错觉,但它不是残暴,而是满有威严的意思,与「敬畏耶和华」有关,这种父子的关系带着正面的意义,使我们在神面前有固定的地位,神也有祂的地位(感谢主!诗三十四7及下就发展出这主题)。
亚述列王是自从以色列人出埃及之后,遇到的一连串威胁与征服以色列之世界霸主中的第一位。从主前九世纪中叶一直到尼希米的主前五世纪中叶,先是亚述王断断续续地统治以色列,接着是巴比伦,现在是波斯,继而起之则是希腊与罗马。
33~35. 自怜与自知之明之间有天壤之别。你却是公义的这沉痛的承认,像与主耶稣同钉十字架悔改的盗贼一样,能打开怜悯之门。32节所提的可怜的君王、首领及他人,又成了34节以下认罪的内容。
36~37. 有些学者认为,身为亚达薛西王爱卿的以斯拉与尼希米,绝不会如此论断波斯帝国。其他学者则从这里觉察到正确的爱神与爱以色列国之心,无论他们多忠于波斯,在这点上绝不能妥协。这祷词不是散发叛国的资讯,不在抱怨不公平的待遇(注意到37节的因我们的罪,与33节以下一致),也不佯装服事外国人且在其中致富,是神对亚伯拉罕和他后裔的应许。祷告的最后一句大难,象征一个不轻易放弃的生命与异象。
59Middoth 2. 5.
605节最后一句有点鲁莽的风格,或许是抄写时的笔误,它写道:「让他们赞美你荣耀的名」,也许指在那时利未人高举双手,呼吁会众一起回应。GNB 因此在第6节前插入一段具解释意味的开场白:「然后以色列民如此祷告」,但并无原文的支持。
61关于20节,参:出三十一3;民十一17,二十七18及下;赛六十三10、14。关于21节,参:申八4。
具束缚力的宣告(尼九38~十39)
这章62敲定了刚才说的认罪祷告。那些祷告者求神施怜悯,但他们无意利用神的慈心,所立的「确实的约」(NEB 的九38)清楚说明了这点。
九38. 约这字在原文并没有,而是用ʾamānâ 字,是「一个坚定的应许」(参十一23,与注解)。但所用的动词kāraṯ,是「切」的意思,中文翻译为「立」,与立约息息相关。签名之人63分为三类,祭司的名字列在利未人之前。
九章37节与38节(包括接下来的名册)有连贯之意,因为前面的祷告驱策他们去做签名之举,且是以「我们」的语气写。
──《丁道尔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