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家园
阅读导航

士师记第5章查经资料

士师记第五章

士师记相关章:

士师记第五章

F 底波拉之歌(五1~31)

  底波拉之歌,是以色列文学保存下来的得胜赞美诗中最好的范例;一般来说,学者都认为其写成时间便是其所记叙之事件的同时。这首诗无疑也在抄写流传的过程中有所变动,英文圣经中有许多经文旁注便显示这种情况;然而,其希伯来文版本仍然保留一种如在眼前的、紧凑的行动效果,以及洋溢真正的颂赞欢愉,显示作者参与其事,或至少是个目击证人。毫无疑问的,此为士师记整卷书中最古老的部分,因此成了有关当时经济、社会、政治及宗教情况的重要证据。很有可能在很早的时候,底波拉之诗就被保存在古代以色列的诗选之中;旧约曾特别提及两本这类诗歌集。民数记二十一14,提到了〈耶和华的战记〉(the Book of theWars of the Lord),可能是一本庆祝胜利的诗集,一向被视为耶和华自己的作为。约书亚记十13及撒母耳记下一18,则提到了〈雅煞珥书〉(the Book of Jashar),其书名由来不详,通常被译为「正直」;如果这个诠释正确,则此书名可能是标准的「善行录」(Book of Golden Deeds)。但也有人认为「雅煞」乃是以色列的简写,或是「歌」一字抄写错误的结果。

  本诗的作者是谁,有许多推测。第1节说到这是底波拉及巴拉的歌,但是第12节却直呼此二人之名。然而这个事实并非决定性的,因为在其他古代近东文献中,也出现作者直呼自己之名的现象。第7节中,底波拉以第一人称自称,这显然是具决定性的证据;但是大多数现代学者(参 RSV)却视此动词为阴性单数的第二人称,在文法上可以成立的,但并非最重要。有谁比底波拉更适合于记述此事件,审判未曾参与的支派,为了神的干预而赞美祂呢?

  AV 译本中完全看不出此章的诗体形式,因此RV、RSV 及其它现代译本之翻译更贴切。以本注释书的篇幅来看,我们无法在此完整提供希伯来诗体之特色,只能观察其主要的特点,主要手法有二:

  (i)平行对句法(parallelism)。希伯来诗歌通常不会只有单行,而是对句的,第一行之后有一短暂的停顿,第二行之后则有较长的停顿。有时则会有三行连句,仍然是很有规律的单元。亦即其间的关联以思绪为主,并非声韵(一如传统的英文诗);第一行诗令人在脑海中产生一幅图画,第二行诗则用另外一幅以文字描绘的图画补充。平行对句法有不同的形式,其中有两种是底波拉之歌中出现得最多次的。第一种是同义对句法(synonymous / identical parallelism),亦即在第二行中,没什么大改变地重复第一行的思想,使得两行互相增强。第二种则是一种渐进式或阶梯式的对句法(climactic/stair-like parallelism),亦即第二行重复第一行思想之一部分,接着加入一些新鲜的细节,使其思想又向前一步。读者若有兴趣,可在底波拉之歌中找出这二种对句法的例子。

  (ii)押韵系统(a system of rhythm or metre)。在传统的英文诗中每一行的韵脚都经过仔细的平衡,此平衡乃是借着一些可能的组合达成的。而希伯来诗则是用每一个极重音的字(strongly accented word)来表达一个独立的思想,此字再加上首码或字尾时便可等于一个短句。这种字的每一个字都有特别强调的重音节,其本身决定该字中所有其他音节的重音。底波拉之歌中有一半以上的诗句,在一行诗中,用了三个这种类型的字或拍子(words or beats),有四分之一左右的诗句,则用了四个拍子。偶尔也会有些变化,例如四拍之后跟着是三拍,或反向次序。没有人认为这首诗有不同的几个来源,因为这样的变化乃是古诗的特色,乌加列文献中有许多这样的例证。这种押韵系统,一般来说,可以制造出一股活力及动感的效果,可惜在翻译中很难传神地译出。

  上面已提及第四章及第五章之记述有出入之处,包括第五章中完全没有提及夏琐王耶宾或他泊山;第四章中只提到西布伦及拿弗他利,第五章却增加了另外四个支派;第五章战役的地点乃西南方的他纳及米吉多水旁;以及西西拉之死一事的某些细微出入之处。这些差异可能是因为记录本身不完全所致。可能一如上面所述,此战役有两期,在西布伦及拿弗他利支派旗开得胜之后,以斯德伦地区的支派又共同采取行动。同时我们应当记住诗的语言并非绝对精确的;有时会采取刻意描绘或是以夸张手法来增加效果。我们虽然对历史事实的关心,不应当拦阻我们对此二记录的欣赏。

  在开始研讨诗的本身之前,必须先探讨本诗所见证的主题:神观,以及神与祂子民的关系。以前有人认为以色列的宗教乃经过许多世纪逐渐演化而成的,而高潮就是西元前第八世纪时的先知──阿摩司、何西阿、以赛亚及弥迦──之洞见。他们对被称为来自较早期的文献绝少留意,认为在那么早的时候就存有立约关系的概念是不可能的事。底波拉之歌源于西元前十二世纪的最后十年,其重要性在于其中提及了以色列国与其神之间的关系。她呼吁周围的国家聆听她歌颂以色列之神的伟大(3节)。耶和华(注意此处所用的是立约之神的名),乃是为祂的子民出手干预、为他们争战的神,这个主题与摩西五经、历史书及诗篇中的主题一样。虽然她的欣喜冲口而出,几乎带有残忍的味道,但是作者最关切的是神的荣耀。当时清楚地已经有立约关系的存在,在这种关系中的支派,彼此之间都有责任。未响应底波拉之呼召的支派之所以受到责备,是因为他们理当(虽非必须)回应。此责备的重点不在于他们没有前来帮助其他支派,而是他们没有来帮助耶和华本人(23节)、那位与他们立约之神。士师记有许多离道叛教及道德败坏之迹象,但是底波拉之歌中,却清楚显示对神坚固的信心、祂全能的彰显、祂参与在以色列的处境之中,以及盟约之约束力的存在,多少有些匡正时弊的功效。

  五1~2. 赞美的呼召。本章的开头第一节是散文体,可能是由编者将此歌并入士师记记录时所加上去的。原诗歌的名称可能保留在第2节:「你们应当颂赞耶和华!」(RV、RSV),显示这是一首颂赞之诗歌。此节其余的部分则提示当时的情况及人民立即的回应。第二节的头半句曾引起极多讨论,按字面可译为「在破坏的前方,有征服者,在以色列中」。可能的解释之一是,指治理人民者之反应(RV、RSV),与此对句之后半句共同构成平行对句。另外一种可能的翻译是「当长发松散地悬垂在以色列中」,暗指在向耶和华遵守誓言的期间内,容许被视为圣洁的头发蓄长的风俗(参:民六5、18;徒十八18)。通常士兵出征时便蓄发不剪,这可能表示他们在参与圣战。此风俗带有完全的奉献之意,就此而言可以构成此平行对句,与人民的献身互补。

  五3~5. 全能之神的介入。作者呼召君王及所有有关之人(王子之意义)留意倾听这首歌颂以色列之神的诗歌。围绕以色列的国家,听到耶和华神为祂的子民伟大之作为时都会畏惧惊讶。向耶和华的歌颂极为有意思,因为显然它将西乃(立约之山)与以东相提并论,此点在旧约其他地方亦有所见(如:申三十三2;诗六十八7及下;哈三3及下)。当然,传统中西乃半岛的西乃及摩西山(JebelMusa)并无任何神圣之处,此二地点均可能是在旷野中飘流的所在。本诗歌用诗的语言将现在的拯救与过去在西乃山的启示相连,在立约仪式进行时,神的话语伴随着大风暴,可能还有地震向祂的子民说话。这位同样的全能之神,现在也走在他们前面,而此诗的作者试图传达一些关于神无可比拟的大能。若我们承认一阵非比寻常的大风暴导致迦南军队大乱阵脚的话,此句诗歌所描绘之景象的生动及重要性就更为突出。所有的一切,似乎都是为了帮助微弱、装备不足的以色列军队而设计的。

  五6~8. 迦南人压迫之苦况。这些经文的主题,是以色列在迦南之轭下困窘可怜的景象。珊迦与雅亿二名之相连,出人意料之外。我们已思考过前者拯救以色列人时的特色(参看三31之注释〕。其重点似乎是,虽然这二位士师当时仍然健在,却都无法真正帮助以色列人自迦南人轭下得到长久的释放。许多人作过不同的修改,企图去掉雅亿的名字,但都不能提出令人真正满意的解释。

  在这动荡的乱世,交通很容易受到阻挠。若将大道(highways;AV、RV)发音略为更动,就可将之读为「旅行商队」;如此,可以保存此动词的原意,即商队止息(RSV),亦即商业贸易不可能照常进行,必须旅行者也会选择较少人走的路线绕道而行,以避免遇劫。迦南人的劫掠同样影响农业,以色列的小小农村没有城墙,无法阻挡横行霸道的邻居。这种苦况,一直持续到底波拉兴起拯救以色列为止。第8节作了一个总结,是对以色列的审判。他们背弃了耶和华,自行选择了新神(参:申三十二17;士二12、17),其结果便是战乱、罪恶、被奴役。有人反对此说,认为底波拉拯救前的情况并非由于战乱所致,而是他们悲惨地屈服于迦南人残酷的欺压所致。这个反对不太说得通,因为在这些章节中,我们看到的并非过程,而是结果,是以色列人反抗失败的结果。他们的武器甚至被剥夺了(参:撒上十三22);不过,我们不该一概而论。若以色列人真的两手空空、全无武器,则不大可能会在基顺河之役大获全胜。这里的意思可能是,他们不敢公开张扬他们的武器。四万人,可能是指当时这些支派中可以作战的人数。当然,这些细节,更加显示大胜西西拉装备精良的部队实在是个神迹;而且,底波拉的领导也十分激励人心,使以色列人的道德灵性焕然一新。这群在迦南人残暴欺压之下显得卑微可怜的人,便是长驱直入基顺河谷去攻击一支远较他们精良的部队的同一群人。真正信靠永活的神,其所造成的差别是何等不同、何等振奋人心;约书亚的话,「你们一人必追赶千人,因耶和华你们的神照祂所应许的为你们争战」(书二十三10),在此,确确实实地应验了。

  五9~11. 见证的呼召。这里重提第2节的主题,若无首领的支持,这场战役就无法打成;因此这首诗歌由头到尾都高举他们,特别是当这些话语出自底波拉之口时更显自然。这首诗歌同时绘声绘影地描述这种情况之改观,旅行者再也不需要偷偷摸摸地挑些不知名的小路行走,不但可以自由来往各地,并可以自然地聚集在打水之处(旅行者最常聚集的地方)。这首诗歌因而呼吁全体人民共同称颂耶和华,为祂的大行拯救歌颂祂。所有阶层的人都应当参与:包括那些骑在白驴上的首领(参:十4,十二14),以及较贫穷的、以步代马的平民。翻译为绣花毯子(AV:审判,很容易误导人)的字,意为任何伸展开来的东西,可能是毡子或是鞍褥,虽然不是很清楚,但有可能是指另一阶层,亦即留在家中的人,以与上述两种旅行阶层的人相对照。有些市民在城门口聚集;城门口是传统上聚集审判或讨论的地点,现在则为了感恩而聚集。

  在第11节中,有两点值得一提。AV 开始时(通常用斜体字)提到他们被释放的人(Theythat are delivered),显示翻译的人乃诉诸猜测;译为弓箭手(archers,AV、RV)的希伯来文一字,意义不详,也可能与某一种乐师(RSV)有关;不过,最有可能的就是指弹竖琴的流浪音乐师,这些乐师回到了他们所熟悉的地方,唱的却是一首新歌!另一件有趣的事是,作者关注那些在以色列民中,构成军队骨干的英勇农民(RSV,参看五7之注释);他将这些英雄与耶和华公义的作为(AV、RV)及胜利(RSV)相提并论。耶和华是当得荣耀的,但从不忘记参与其中的卑微者。

  12~18. 各支派之数点。此段诗歌记载,以色列许多支派因领袖的榜样,而激励他们立即回应,这些反应如此迅速,由此可以理解某些支派没有加入支持阵容为何更受责难。虽然这段诗歌直接称呼底波拉,不表示她就不是这首诗歌的作者。37在她起而呼召各支派采取行动之前,她自己必须在神的话语(四6)当中兴起,不能继续对当时的局势漠不关心。同样地,巴拉也必须一改他往日对迦南人欺压的逆来顺受,才能够发挥他日后英勇的奋战及出色的领导。若要广大人民复兴起来,必须有卓越的领袖先兴起召集、奋兴他们的心。第13节,虽然 AV 的译文十分模糊,却显出人民对召集令的一般回应,其后经文则逐个列出各支派之回应:

  余下的勇士前进;
  上主的子民为祂的缘故前进,抵挡强敌(RSV)。

  他们的回应虽然不同凡响,但是相较其二十年来受到的残酷欺压,其回应的人数却少得可怜;这不过是以色列全盛时期人力的一小部分。

  14. 本节头半句,按字义可直译为「从以法莲而来,他们的根在亚玛力」,其显著的意义为「从以法莲下来的那些人,他们的根本在亚玛力人的地」。此处提到亚玛力人实属意外,有人认为这乃是指一群亚玛力人(就如基尼人一样,是半游牧民族)在以法莲人中间定居,正如基尼人希百在较北不远的地方定居一样。因为亚玛力人乃以色列人不共戴天之敌(参看三13之注释〕,此说可能性不大。另一个同样不大可能成立的说法,则指出以法莲占领了亚玛力人以前的地盘;然而并无证据支持亚玛力人曾经渗透到如此北边之地。若略作修改,不但可使此句清楚易明,更可顾全第13~15节的一致性:「从以法莲地,他们涌进谷地」(参RSV)。情况可能是以色列人急冲下山与西西拉兵戎相见,带头的是便雅悯支派,跟着的是以法莲、玛姬、西布伦、以萨迦支派。玛姬通常是指玛拿西支派安置在约但河东的半支派,但在这里更自然的意义是指河西地区的玛拿西支派;这六个相连的支派,显示出迦南人掠夺的范围。便雅悯的重要性值得注意,上面已经提过他们在战场上的勇猛(参看三15~22,二十12~17之注释)。若将第14节与何西阿书五8比较,几乎可听到「我们跟随你,便雅悯!」这种摇旗呐喊的声音。拿弗他利直到第18节才出现,而且与西布伦一起出现,并在其中备受推崇。

  15b~17. 虽然参战诸支派受到推崇,那些只顾自己安危,对他们弟兄的呼吁充耳不闻的支派却受到严厉责备。这里提到的四个支派均座落于与战场距离遥远的地方,可能并未受到迦南人欺压的直接影响,显然他们对帮助的呼声置若罔闻,因此连一个人影都不见。这些支派的处境,也有可能并不容许他们对在苦难中弟兄的呼求采取回应。但支派被提及时,也指出他们尚未北迁;若果如此,他们可能早已感受到亚摩利人以及「海上民族」的压力,使他们无法在原来的地业上安居(参一34、35之注释〕。亚设人的遭遇记载在一章31、32节。流便及基列二支派的分地在外约但,我们对此地区所知不多,只知道它受到摩押人及亚扪人的侵略。如果批评别人在我们危难之时不伸出援手,许多时候,这可能会造成自己并未及时帮助我们弟兄之谴责。

  在退出此段之前,必须再一次提醒大家,此四支派未及时回应底波拉之呼吁,并无损当时各支派间基本的合一。只有犹大及西缅未被提及,除了他们在地理上的鞭长莫及外,加上政治因素,耶路撒冷及他们北部地界一带均未被征服,可能还在西方地界一带遭受到非利士人之胁迫,这些都是他们未加入战役的可能原因。

  五19~22. 迦南人溃不成军。第四章已详细讨论此战役之过程,在此无须赘述。迦南联盟的大军遇上的对手是掌管大自然威力的以色列之神,暴烈的风雨及波涛汹涌的基顺河是致胜关键,勇猛的以色列一万大军全然未被提及。迦南诸王前来掠夺战利品(19节),却空手而返、落荒而逃,因为他们信靠的,是无法拯救他们的快马。

  以色列人继续向西乘胜追击败退的迦南人,致命一击发生于在米吉多水旁的他纳。米吉多及他纳相距仅五哩,有人曾说它们太过相近,不可能同时繁荣兴旺,第19节暗示米吉多在此时并未有人居住。考古研究显示米吉多(第七地层)在西元前一一五○至一一二五年期间曾被摧毁,这表示底波拉之胜利可能发生于西元前一一二五年。38

  21. 此节简短的胜利呼声,更精确地描绘了一支军队的毁灭。「我的灵啊,应当努力前行」,较AV 的翻译我的灵啊,你已践踏强权更准确。

  五23~27. 叛国及爱国。米罗斯的背叛与雅亿之爱国行动,在此成为对比。米罗斯受到如此的咒诅,不仅是因为对以色列人不予支持,更因为那是不支持耶和华神自己。米罗斯可能是现代的Maurus 废墟,在加低斯拿弗他利以南七哩之处。不论我们是否接纳这种解释,米罗斯和其他支派立即的回应截然不同,很可能与它正好座落在受迦南人欺压的地区(与前述四个受到轻微责备的支派不同),因惧怕受到报复而畏首畏尾。另一方面,雅亿却毫不踌躇地、冷血地、不顾后果地谋杀了以色列人最大的敌人。她拿出乳酪代替水给西西拉喝,看起来是极为大方的举动,因此导致西西拉拥有安全感的假像,这也带出雅亿下一个动作的序曲。上面已经论及39这种行为严重破坏当时所通行的待客习俗。此处优美复述了每一个细节,最后却残酷地为西西拉之死欢欣,使前面细致的情绪一扫而空。这里以诗体复述同一故事,再加上其中有些动词难以翻译,成了本章与前一章叙事体最主要的相异之处。

  五28~30. 西西拉家中的情况。西西拉之母的出现,带出相同的戏剧性及惩罚效果。篇中对雅亿及为母心肠的记述,显示此诗作者可能为一妇人。如果真是如此,则其残酷地宣扬那些令人作呕或毛骨悚然的细节,正好应验了吉卜灵(Rudyard Kipling)半诙谐的格言:「最毒妇人心!」尽管如此,这里的叙述生动感人。所爱之人迟迟不归,引发了锥心的疑虑和痛苦的未知:「他会回来吗?」西西拉之母焦急地站在窗棂之前凝望,期盼见到爱子的战车,或是渐近的马蹄声。诗的作者知道西西拉永远不会再回来,但揣想宫女及西西拉之母可能会提出来的解释。大军的统帅必然是要监督瓜分掳掠之物(显然应有极丰盛的战利品),因此导致迟迟未返。然而,这群妇女即将面对的却是全军溃败的打击;不过,这一点作者只字不提,完全没有怜惜或良心不安的表示。译为damsel(AV、RV)的字,带有轻蔑的意味,在其他旧约经文中译为「子宫」,在摩押碑文中则意为「女奴」,最接近的英文翻译是「妓女」(wench);显然,这些不幸被掳的人将沦为满足掳掠者之私欲的受害者。战争带来许多这样的恶果。西西拉之母更有兴趣的却是亮丽的绣花彩衣,那通常是财富及地位的主要象征,通常保留给军队的最高统帅;她在此只想到彩衣的用途。此诗到此退出,其引人入胜之处在于:实际上,等着西西拉之母的,并非绣花彩衣(RSV),而是披麻蒙灰的哀悼。

  五31. 结语。许多学者认为,此节乃是附加进此诗歌的祷文,是后来的人采用与诗篇相同的结尾表达之感受(参:诗六十八2b、3)。反对此说的理由在于:若将此句自本诗歌拿走,则成为一首没有结尾的诗歌。作者想要强调耶和华为了他们出手干预,因此无可避免的结果便是:凡是敌挡祂的必定灭亡,凡是爱祂、顺服祂而行的必会兴旺。

37请参阅本部分注释的引言,书版第87页。

38Albright, p. 117.

39请参阅底波拉及巴拉大战迦南人耶宾及西西拉,书版第84页。

──《丁道尔圣经注释》

查阅相关章:
圣经书卷列表:
 1/13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更多关于: 第五章   注释   圣经   基督徒   文摘   唐纳   士师记   以色列   支派   迦南   耶和华   导论   圣经   的人   点此   第五章   以色列人   诗歌   注释   这是   约翰   之歌   这首   之处   福音   巴拉   凯歌   彼得   他们的   敌人   子民   希伯来文   作者   旧约   星宿   仇敌   修订本
返回顶部
圣经资料,在线查经,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
@c.zyesu.com 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