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林多后书第四章-《圣经背景注释》
哥林多后书第四章-《圣经背景注释》
哥林多后书第四章
四1~6
神荣光的真正使者
四1~2 商人有时会「搀假」(参 NASB 此处),把便宜的东西混入,以蒙骗顾客;哲学家常指控专业演说家行径也类似,因为他们关心演讲的技巧过于内容的正确。保罗和优秀的希腊罗马教师一样,否定这样的指控能用在他本人和他的同工身上。
四3~4 保罗继续他在三章1~18节所作的说明:对有些人,福音乃是蒙上帕子的(三13);基督是神荣耀完全的启示(参三18)。如此一来,基督便符合了犹太传统所赋予「智慧」的地位──具先存性与神性。有些犹太教师没有刻意指 * 撒但为「今世的神」(NIV),不过大部分教师承认,万国(除了他们之外所有的人)都被撒但属下的灵界势力所掌控。
四5 在希腊罗马世界中,高官的奴仆有时比大多数自由人更有尊荣,能动用的财富更多。保罗称自己是「基督的奴仆」(如:罗一1),这乃是尊贵的头衔,就像 * 旧约称先知为「神的仆人」。可是保罗在此用雇用的仆人为比喻:耶稣将他借给他们,为耶稣而服事他们。像保罗一般的道德教师,随时都要准备驳斥一些哲学家的指控,说他们在自我吹嘘,保罗在此似乎是在否定这样的指控。
四6 在头一次创造的时候,神说有光就有了光(创一3);同样,祂可以使祂荣耀的光照在人心中,就是那些比摩西看见更大荣光──那在基督里的荣光──之人。在各种犹太典籍中,创世记一3的「光」,可代表神的律法、义,或神本身;参:约翰福音一4的注释。
四7~18
肉体毁坏,荣光长存
耶稣见证人的信息比摩西的信息更伟大,因为摩西的荣光会消退,而 * 律法可能会遭忽略,但是神的荣耀会藉耶稣的见证人传下去,即使他们过世也不消逝。
四7 许多希腊作者认为,哲学家能安于苦难,便是具特殊能力的表现。哲学家固然常被高举为强者,不受试探所动,但保罗提醒读者,他的能力惟独从神而来。
「属土的」或「泥」瓶,与铜作的相反,很容易被丢掉,因为泥土到处都是,这种容器很便宜,可随用随丢,一旦破了,或沾染了不洁,就会被弃置;若将宝贝放在里面,会是很奇怪的事。有些希腊作者将身体描写成灵魂的容器,但对保罗而言,成对比的不是身体与灵魂,而是人性与神。
四8~9 * 斯多亚派哲学家常会将他们所受的苦列出来,显示他们委身于随遇而安的生活,坚忍不拔,以作为其他人的榜样。因此,他们无论遇到疾病、艰难、死亡等等,都能安然自处。犹太人常以过去的先知与殉道者作为坚忍的榜样。
四10~12 有关保罗预尝基督之死与 * 复活,请参一章9~10节的注释;此处的荣耀乃是基督借着 * 圣灵活在保罗和其他信徒的里面,从上下文便可看出。保罗所谓「身上带着」耶稣的死,一般是用来指护棺者,意指保罗不单传扬耶稣的死,也因着每天面对逼迫,而随身带着耶稣的死。他所用来讲耶稣的「死」之字,包括一个已死或快死之人发出的臭味与腐败;因此保罗是用非常生动的话来描述他如何参与基督的苦难。
四13 保罗在此提出诗篇一一六10的一种译法,是最常见的 * 七十士译本(旧约的希腊文译本)校订本的用法。犹太教师接受依据极短词组所作的论证,而保罗引用此句话,是要设定一项原则,来解释为什么他大胆宣扬基督,不因反对而气馁。
四14 犹太教相信末世会有 * 复活,那时每个人都会复起,到神面前接受审判(参五10)。有些哥林多人虽然承认基督曾经复活,但是对未来的复活与审判却存疑,尤其不相信身体的复活;这种概念是希腊思想所没有的(参:林前十五的注释)。
四15 * 旧约曾预言,在末时,* 外邦人也会感谢神,而保罗热切渴望看见这个 * 预言在他的时代中便实现(一11)。
四16 有些希腊思想家(以及少数希腊化的犹太人作家)跟随* 柏拉图,把身体的分解与灵魂的存续区分开来。* 斯多亚派圣人强调,能带来影响的是内在的选择,而非外在的环境。保罗尽量采用哥林多人的希腊用语,这位宣教士试图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服他们,预尝之复活的荣耀甚至已显在预尝的死之中(参四7~12的注释)。
四17~18 柏拉图以及其后的许多哲学家都将今世的短暂与永恒作对比,这是正确的。到了保罗的时代,许多柏拉图派认为,有关身体的事很沉重,把灵魂拖累住,但是灵魂乃是轻的;一旦身体死后,它就得自由,会升到纯净的高天,就是它的源起之处。保罗在此将这比喻颠倒过来,但也许一方面他乃是在用文字游戏,少数精通希伯来文的犹太读者可能会看得出来:「荣耀」与「重量、沉重」乃是同一个希伯来字。
柏拉图相信,理念的世界是真实而不改变的世界,但属感官、短暂、且会改变的世界,只是影子世界。保罗并未否定可见世界的真实性,但是却同意说,它是会腐朽的,而那看不见的世界才是永恒的。不过,他在作此声明之时,仍然是在比较自己的事工与摩西的事工:他所教导的,不是外面刻在石头上的律法,而是 * 圣灵将律法写在那「里面的人」(三~四章)。——《圣经背景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