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林多前书注释-《二十一世纪圣经新译》
哥林多前书注释-《二十一世纪圣经新译》
哥林多前书
注释
二1-5保罗早期的事奉
在此要阐明修辞学及世俗智慧均不足。「我」在原文中把这段与只可在主里夸口(一31)的最后一句相连起来。第1至2及3至4节都是以「我」作开始的,描述保罗最初到达哥林多时所作的。当演说家进入一个城市,总会有几篇精心设计的演辞。他们会以流畅的演说来称赞该城市,以及他们个人的成就。他们这样做,目的是要建立名声,并名利双收,正如政治的演说家及富有的教师一样。
保罗在第1-2节中表明,他拒绝在到达时发表优美演说,以展示传统的口才或智慧,他宣讲的是为神作的见证,就是基督和祂的十字架。他在到达前已定意讲这个信息。
第3-4节他以负面的词语来描述演说家所谓的「在那里」。他并没有魅力的形象,因他在那里是又软弱,又惧怕,又战兢;而他的信息及讲道,都没有采用演说家用来说服人的技巧,就是把部分内容表演出来。这种表现是基于观众的感觉及修辞学手上所推荐的典型范例。保罗不用亚里士多德所推荐的示范技巧,他的信息是有圣灵大能的同在。
第5节他这样作,乃是希望哥林多人的信心建基于神的大能而非讲者的技巧。保罗并非一位口甜舌滑的演说家,并以此来说服哥林多人作基督徒。他与「手段型」的演说家之分别是,他并不修改信息的内容来取悦哥林多人,因为神弃绝那时代的辩论法(一20)。
二6-16圣灵启示的智慧
神的智慧与当时统治阶级所用的智慧刚好相反。神乐意透过圣灵把祂的智慧启示给使徒(10节)。第6、7、13及16节中的「我们」并非指哥林多的基督徒,他们的行为,如书中所记,显出他们并没有基督的心思(16节,参五1,六1,十一1);也不是指普遍的基督徒,而是指有独特事奉的使徒们。
第6-8节保罗指出,他所讲的,不但是福音,也是神的智慧。这些是在「完全的人中」讲论的。在保罗时代,著名的演说家喜欢用这词组来形容自己,并宣称可使他们的学生也成为完全的人。他们将成为国家及城市未来的统治者。当保罗宣称他的智慧不是这世代的智慧,也不是将会过去的统治者的智慧,他心里所想的可能是上述的意思。接着他解释他所讲的(7节),是神「奥秘的智慧」,一直以来是隐藏的,但现在显明了。并在创世以前为了我们的荣耀而命定的。虽然这时代的统治者受过辩论的训练,但他们永远不能明白这些,否则他们就不会在钉死耶稣之事上有份,而这位耶稣,在此被称为「荣耀的主」(参徒十三27)。
第9节引用以赛亚书六十四章4节,是因为它要引我们注意神给那些爱祂之人的,是意想不到的恩典。
第10节上引用了以赛亚书的经文,并非指我们在将来要发现的事情;乃是神对祂百姓的旨意,也非一些无法预知的恩赐,因为保罗讲述神把这些向我们启示时,他使用了过去时态。即透过圣灵的指示,已向使徒启示(参彼前一12)。第10下-11节就如只有人能知道自己所想的,同样,只有神的灵知道神的意念。
第12节使徒并不以世俗的方式来思想,因为他们接受了同一的灵,使他们能够明白神在祂儿子里赐给我们的东西。
第13节使徒并不用世俗的智慧来传述真理,而是「用圣灵所指教的言语,将属灵的话,解释属灵的事」。他们并不倚赖其它演说家所用的修辞技巧。
第14-15节没有圣灵的人,意即「属血气的人」,他们拒绝圣灵所教导的,因为这些需要有属灵的洞察力。另一方面,属灵的人探讨所有的事,即圣灵所指教的事。如果这里是指使徒,就能明白保罗为何说属灵的人是没有人能理解的。如果这里是指有属灵思想的基督徒,则意思可能是指他们不能被人的判断来支持或推翻,他们只能被神的话来察验。
第16节保罗引用以赛亚书四十章13节,询问有谁能明白上主的心思,以致能教导祂。他肯定使徒有基督的心思,基督就是上主。这是否意味保罗已经把哥林多人将要对他的批评视为无关重要(参四3)呢?经文也说到神是「说话」的神这事实(参申四33-36),这位神选择透过祂的仆人,即使徒,来显明祂的心思及意念。使徒使用「我们讲」及「我们讲说」(都是现在时态;6-13节),来说明神已启示的智慧,更指出使徒说的是神的话──这就是教会传统一直持守使徒所说的是神的话的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