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家园
阅读导航

哈巴谷书第一章-《基督徒文摘解经》

哈巴谷书第一章-《基督徒文摘解经》

哈巴谷书相关章:

哈巴谷书第一章

信仰的挣扎(一117

  先知哈巴谷生在动荡的约雅敬时代,他看见国家政治与宗教的腐败,也明白国际间的险恶;他向神呼求多时,但神好像掩面不顾,因此,他陷入一个信仰的挣扎里。

 .公理颠倒的世代(1~4)

  先知向神呼喊,感叹神没有应允他的祷告、不拯救他脱离奸恶,他以两个「为何」的问题,表达他内心的挣扎。他不明圣洁的神为何看信仰的崩溃及道德的衰落却不采取行动,他忿然呼喊「公理颠倒」以示抗议。

 .不符常理的作为(5~11)

  可是,神的回答却令先知十分震惊,神竟以残暴的巴比伦人成为祂刑罚子民的工具。神首先指出祂兴起巴比伦人来惩罚子民是祂早已说过的,但子民却是不信(5);接,神指出巴比伦人的军事力量(参6~\cs1610);最后,神更指出巴比伦人会因「以自己的势力及能力」成为敬拜的对象,而被神追讨他们的罪。

 .真理领受的矛盾(12~17)

  然而,神的回答并不能使先知释疑。在本段经文中,三个「为何」的问题,正表达他领受真理后,在理性与神学知识上的挣扎。他认识神是「圣者」(12a)、是永在的(12b)、是公义的施行者(12c~13a),但这圣洁的神竟用不敬虔的人来对付犯罪的子民(13b);永在的神竟纵容不敬虔的人(13c);公义的神竟任由凶残的族类肆意攻击无助的人群(14~17),这使他陷入极深的矛盾与挣扎中。先知要继续祷告,继续观看神的作为,他准备再向神对质(二1)

思想 你曾在甚么时候激忿地质问神?为甚么这样作?人觉得真理与现实能协调吗?神为何不听你的呼求?──《新旧约辅读》

标题 一1

  本书的标题比起以赛亚、耶利米等书差得太远,它既无年代,又无家世,作者说得非常简单,使人有不能增删之感。

一1

  先知 这一个名词是指发言人或代言人,在旧约中当然是上帝的发言人。以色列早期的历史中这些人被称为「先知」,撒上九9曾介绍:「从前在以色列中,若有人去问上帝,就说:『我们问先见去罢。』现在称为先知的,从前称为先见。」这里可以看到先见和先知没有甚么分别。以色列人的先知,并非未卜先知或预测天气、命运之流,而是对国家(他们的国家是上帝特选的)或对个人有责任感,知道上帝的旨意,获得了灵感和启示,而又能毫无顾忌说出来的人。这些灵感和启示常常是直觉的,有时先知的所以能为上帝说话,是因为「耶和华必在异象中向他(先知)显现,在梦中与他(先知)说话。」(民十二6)但是摩西也是先知(参阅申卅四10),上帝「与他面对面说话,乃是明说,不用谜语。」(民十二7)但是圣经里许多处都用「默示」二字,好比撒上三1,「童子撒母耳在以利面前事奉耶和华。当那些日子,耶和华的言语稀少,不常有默示。」这里的默示基本上是「异象」,旧约中不断出现,尤其以那鸿书一1最有意义:「论尼尼微的默示,就是伊勒歌斯人那鸿所得的默示。」这里一连两个「默示」:第一个默示容后讨论,第二个默示是异象。总之,先知获得了上帝的秘密,有不得不说的感觉。他们是一群忧国忧民、爱国爱民的、上帝的仆人;因此,他们常对自己的同胞说话。他们看到本国荒唐靡烂、不道德,他们认为不敬虔的生活会影响国家的安宁。哈巴谷就是一位十分爱国的先知,他要知道一些不幸的事情,怎么会在他的国家发生。

  哈巴谷 在绪论中已讨论。

  默示 这是一个十分专门的名词,从「担子」演变过来的,原来的动词解释作「拿」、「背」、「举」等简单的动作。因此,一些直译的圣经,译成「先知哈巴谷所得的担子」。上帝给人的启示,从一方面讲是一个「担子」,非说不可;有时明知不可说,还要说。但是,这一名词很早就成为专门名词,可解释作「神圣的言语」。这一名词既从「担子」来的,那么这些「上帝的言语」是一种「担子」的观念,是一直存在的。

一1

  上帝在不同时代,不同背景拣选不同的人来为他作代言人。在本先知书写作的时代选了哈巴谷,一位在那时、那地、忧国忧民的活人,他是一位当时同胞的代表,他在上帝面前有许多问题要问,这些也是大家的问题。上帝启示他,使他获得了满足;他就向全国民众传讲这个信息。他也认为这是一种担子,他非把这信息布之于众不可。这就是哈巴谷书的内容。

壹 哈巴谷第一套问题 一24

一 问题本身 一23

一2

  他说 通常和合本在译者所加增的句子上总加上「……」的符号,但是圣经上却没有这符号,可见译者认为他说是经上的文字。但是希伯来文旧约和七十士希腊文都没有他说,有的是在第一节中和合本没有译的「他看见」。也就是说,这些默示是哈巴谷看见的。另一个可能是译者加他说是为了通顺,因为在默示以后,怎么变了哈巴谷自己的话呢?他说引出哈巴谷的词句和上帝的答复就比较通顺。

  耶和华 在旧约中常见的上帝名字之一。真正的希伯来译音也许是「雅威」,但是这一名字根据出三14、15,上帝自己是叫自己名字的,但是后世人尊敬上帝,不敢发音。这一名字的意义,和合本出三14,解释为「自有永有的」,也就是说,上帝是永远存在的。在名字中不但指出上帝的永在,也包含了他的可靠,值得信徒依靠──他说过的话绝对算数。他是昔在、今在,以后永在的上帝。

  呼求 这是一种呼叫的声音,尤其是求救的意思。这里用在对上帝求救的呼声。

  应允 这一动词的原意是「听」,用在上帝身上,当然可以解释作「垂听」,但是这一动词有一连串的相关解释,好像:「了解」、法官的「听」证、「注意地听」、或者这里是「听和答应」;因此,译成应允

  强暴 这一定是哈巴谷非常喜欢用的一个名词,再或者当时人的种种行为,非用这样强烈的词藻不足以说明人的罪恶。他在哈一2、3、9,二8、17(二次)中,一再用强暴。这一名词特别指「人的粗野、大声嚷叫、无从管束,甚至伤害到别人的肉体的行为。」

  哀求 有需要时候的呼求。

  拯救 这里特别指上帝在他的子民遭遇外在的欺压或苦难时候的拯救

二 犹大的道德情况 一3

一3

  你……使我看见\cs8 上帝对哈巴谷指示,上帝使他有看见的经验。

  罪孽 原意是「困难」、「忧愁」、「邪恶」、这里所指的是内在邪恶的思想,或者麻烦的念头。这也许是和合本译的理由,的解释是「灾」,是灾的起端,是「恶因」。这一字在哈三7再度出现,和合本译为灾难,这正是巧合;因为这一个字原意是「困难」,而中文的也有的意思。

  你……看 另一个,另一个你使我。这是希伯来文特有的结构:上帝是「因」,他使我看见,让我等。中文都是这么译又显得「洋」气十足了。前后两个是不同的字:前者较普通,后者要「注意地」,或者了以后还要想一想;但也许仅不过是哈巴谷的修辞变化而已。

  奸恶 主要的意思也是「困难」和「忧愁」,但这里是指别人在人身上所做的「伤害」和「灾祸」,使人得到灾难。

  毁灭 希伯来文的名词都由动词发展而来,毁灭的动词是「以武力破坏」、「蹂躏」、「掠夺」等意义。名词当然就是这些行动的名词。这里所指尤其是由社会罪恶,不公义、不公平所引起的毁灭

  强暴 见哈一2。

  面前 哈巴谷要用这字的时候,至少有另一个是非常普通常用的字,但是他没有用;舍常用字而取罕用词,不定有他的用意。这个面前比较强调有力。

  争端 大部分指口舌之

  相斗 本名词与争端相仿,在修辞上,哈巴谷要用两个相类名词来加强语气,相斗的字根从「审判」或「判断」而来,我们很容易看到诉讼或判断的错误和偏见会引起口舌的相斗

三 结论 一4

一4

  律法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旧约名词,它的动词是「教导」。广义的律法指所有上帝的教导,也就是律法书、先知,和智能书等作品,整本今日的旧约,也还包括口头教训的传统。狭义当然只有前六本有摩西律法的书籍。这里所包含的应该是前六经(五经加約书亞记)和一般公认的上帝的律法。当时律法的执行都在大城的城门口公开审判宣决,由长老和先知根据律法处理。有时连国王都坐在那里听诉宣判,所罗门以后,审判制度比较专业化,国王审判另有专设的宝座(参阅王上十18~20),但一般审判仍在城门口执行。

  放松 这动词原意为「麻木」,后来演变为「无助」。这节的意思为「无效」;「法律成为无效」。

  公理 这一个与上面律法遥遥相对的名词,也是旧约中的一个重要大字。它从「审判」的动词演变而来,所以最主要的意义是「审判」的名词,公理、公正等都是审判所应有特性,可以指上帝的,或人的。这里以人的公理成份较多。

  显明 这一个动词是由两个原文字所凑成,「永远」和「前进」;也许中文可以译为「永远伸张」。

  恶人 形容词,指「,或「罪犯」。

  围困 有「包围」敌人的意思。

  义人 这些人当然与恶人刚好相反。他们的行为和性格都是公正的,他们尤其是上帝所喜爱的人。这一形容词在哈二4要再度出现。这是最重要的一个字,在下文再详细讨论。

  显然颠倒 显然是和合本译者的了解。颠倒是弯扭到已经变形了;这是被动的形态;因此,这里是公理已经被变扭到不象样了,颠倒是非常合适的翻译。

一2~4

  哈巴谷是一位有学识的思想家,当他看到社会一切的不平,他不得不想;为甚么这一连串不幸的事情要发生在他的国里,在他的民中。这些悲哀痛苦的景象,在他的心中已经太久太久,他没有答案。也惟其在他的心中太久,所以在他一触即发的情感中有一大堆生动而可怕的词藻:强暴、罪孽、奸恶、毁灭、争端、相斗、恶人、律法放松、公理不显明、公理颠倒。这是在他脑子积压了许久的问题。这种社会上的不平对一个爱国的宗教家更加难以接受,他们不是刚经过约西亚的改革吗?圣殿的整修,偶像的毁灭,人民的到耶路撒冷守节崇拜,这些难道不都是复兴的好现象吗?难道这些贤明而敬虔的规定,甚至出现了第二本律法书(申命记)还不足以说明犹大百姓应该蒙上帝的恩宠吗?难道上帝会不在他们那一边吗?对一位爱国的先知来说,国家主义是永远避免不了的阴影。

  在这种困苦中,先知去问谁?当然问上帝!首先他不明白上帝的缄默。他们是上帝拣选而宠爱的子民,他们遭遇到这一切困难,而且已经在上帝面前哀求呼叫了,上帝为甚么还要缄默,他为甚么充耳不闻呢?哈巴谷对上帝是有信心,他一定听见,他也一定有能力插手相救,但是到现在他仍不闻不问,哈巴谷不得不问:「要到几时呢?」

  这些事情连他都看到了,难道上帝没有看到吗?他所担忧的是这些现象都是亡国以前,某些少数人操权,小人得势所造成的。假如上帝使哈巴谷成为一个麻木不仁的人倒也罢了,偏偏上帝要使他看见一些小人的邪恶念头,表现于外的是强暴,他们是粗鲁、蛮不讲理,甚至已经伤害到善良的人民。哈巴谷相信上帝也看到了恶人所做损人利己的事情。既然上帝看见,而又容忍这些事情的继续发生,可见上帝是不理会!哈巴谷的痛苦当然因为他是思想家,他有敏锐的眼光,这一些蹂躏、掠夺,和使人受到伤害的事偏偏又都行在他的眼前,他的耳朵中又不断听到人与人的口舌之争,一些无聊的争斗。当然恶人不是特别到他面前做给他看,争吵给他听,但是哈巴谷是有心人,他把天下事当作自己事,他不明白,他要问上帝,这是他的「天问」。希伯来人的天问不是玄学的,而是道德伦理的。

  在这些观察中,哈巴谷得到了一个结论:法律已经无效了,公理也不伸张,黑白是非也颠倒了,反正好人吃亏,被恶人包围没有生路。假如天下还有法律公理的话,还有黑白是非的话,社会中就不可能有这一切不平的事情发生了。

  他向上帝问这些问题是要上帝快快插手在他们的国家来匡正社会风气,改变国家命运,在一连串的问题中,他称上帝为耶和华,显然他对上帝说:「你是恒久不变的神,是立约之神,这些事情你怎能让它们发生呢?

贰 上主的答复 一511

  哈巴谷在上主面前埋怨,向上主发了许多问题。其实,他不问出来,上主何尝不知道他的问题,这不但是他的,也是他同胞的,许许多多人的问题:好人为甚么要遭殃?上主有他自己的旨意,现在哈巴谷既然问了出来,上主要答复了。

一 上主的宣告 一5

  上主先提纲挈领地告诉哈巴谷往哪里去找答案。上主既是行动的上主,他也以行动来回答。

一5

  耶和华说\cs8 和合本的译者加上虚线,告诉读者,这是他们为了使意义明显而加上去的字。这里加得很好,使读者看出前面的三节是哈巴谷的问题,而以下是耶和华的答案。

  列国 列国、万民,甚至外邦人都是同一个字,其间的分别是在不同的上下文决定译哪一个中文,英文等亦是这样。因为希伯来文列国两字含义十分广泛,包括所有的非以色列人和以色列国。哈巴谷的写作时代是在申命记发现之后,申命记特别强调以色列是上帝宠爱之民,列国难免有被轻视之意。但是在这一句中,列国是中性的,没有任何偏见,仅是以色列以外的国家。

  观看 这和第3节看见是同一个字,是最普通的「看」字。紧接又是和第3节下半节同样的的动词。在原文中这些动词连在一起,美极了。

  大大惊奇 应该是「你们自己会吃了一惊」,中是要带的成份。这一动词重自我的成份,是「吓了自己」的观念。哈巴谷的用词之妙是在连用两次惊奇,第一次已经说过重自我的成份,而第二次却是真正的惊奇了,是越想越惊奇。也许为了这缘故,和合本加大大,但是这怎能和哈巴谷的同一动词,另加文法上的变化,道出惊奇的程度呢?

  因为 说出惊奇的原因。

  我行一件事 是当然的,一切都是耶和华的作为。这句话的直译是「一件工作(尤指上帝的工作)正在工作」。一连两个「工作」(仅动词与名词的变化),跟在一连两个惊奇(文法上的变化)之后,是哈巴谷的杰作,尤其这些作品都是从口头的宣讲开始,既美又有力量。在用字的选择上,作者也用过工夫,他选了一个富有诗意的「工作」字眼。

   原来作「支持」、「坚定」解;这里是别人所说的话。

一5

  这一句话是耶和华答复的开始,先总括地说一句话,然后再详细述说,这里要提出一件十分重要的事,就是先知的所以成为先知与他的信息有关;而这信息是与当时当地切切相关的信息。「向列国中观看」是当地,「在你们的时候」是当时。正因为是当时当地的信息才扣住读者的心弦。耶和华要哈巴谷看一件信不进去的事,这是耶和华自己所做的,又是在列国中所发生而使人惊奇的。这样,全世界的人都可看到。上帝的启示本来就有许多方法,历史中的启示是很重要的一环。上帝在答复哈巴谷的时候,所用的就是这一个启示之道。

二 兴起迦勒底人 一611

  上主要答复了,而且预告的是一件使人人惊奇的大事,按说应该是使他的百姓享乐,挣脱捆绑,可以安居乐业,那里料到竟是兴起迦勒底人,使原先的不幸,再加上不幸。

一6

  兴起 兴起是平地一声雷的感觉,是本来没有的,忽然间崛起的感觉。但是这里没有译「看哪!」本来这些感叹词是不必翻译的,但是在这里却十分重要,作者在一5中连用两个字,和合本译者用观看,可见是十分重要的字。这里文法的结构也十分强调。

  迦勒底人 他们是一群闪族的亚兰游牧民族,逐渐兴起,向南巴比伦推进,因为玛代人的协助,在主前六一四年征服亚述,而组成巴比伦帝国。在哈巴谷时代,迦勒底人的强盛造成了犹大的威胁。尼布甲尼撒是在主前六○五-五六二年间为王,他野心勃勃,不断地向外征拓。终于在主前五九八年使犹太人遭到被掳之厄。

  残忍 这一形容词,原来是「痛苦」、「怀恨」等意思。路得记一20,拿俄米说:「不要叫我拿俄米,要叫我玛拉。」和合本的小注是「玛拉就是苦的意思。」玛拉跟残忍是同一字根,所以也有「痛苦」的意思,但是与用在一起,解释作「凶猛」。

  暴躁 原意是「急迫」,本节是被动式可解释作「冲动」或「轻举妄动」。

   与「国」是相同的名词,它和一5的列国是同一个字。那里是复数,本节是单数。

  通行 走来走去,这里有横行霸道的意思。

  遍地 各处,有「普天下」、「全世界」的意思。

  占据 用武力来占有。

  住处 从「居住」动词演变而来,成为居住的所在。

一7

   指迦勒底人。

  威武 从「惧怕」的名词演变而来,成为「可怕的」形容词。

  可畏 这一个字用得很广,大部分是用来对上帝的畏惧,但是也可以用作对人的畏惧,这里显然是对迦勒底人的畏惧,更有被动的意思,是被迦勒底人的威武吓坏了。

  判断 这一名词和一4的公理相同,因为是上帝的判断,他的标准就是公理,因为是人的判断就是判断了,这字的动词是审判。

  势力 实际上是「威严」。这一字可用来描写上帝的威严,或人的威严。从「高举」的动词而来。

  任意发出 根据他自己的意志或爱恶发出,有任意妄为的意思。

一8

   是进行速度最快的动物。

  豺狼 中文豺狼二字常联在一起,实际上,牠们是两种相似而不同的动物,牠们是同类异种。这里所指的是。但是国人豺狼二字常常并用,解释为贪心残暴的动物,而又常应用到人的身上,喻其心狠手辣。本节虽然论到,但是迦勒底人根据本段经文的描写也确是贪心残暴。

  马兵 迦勒底人马兵,原文中在下一子句中也出现,非常生动的修词结构。

  踊跃争先 哈巴谷的修词非出色,马兵踊跃争先读音非常类似,尤其先知的记录都是先讲后录,在讲的时候一定非常生动。踊跃争先也许可以译成「到处乱窜」。

  都从远方来 还应该加马兵,在原文中两个相同的字再加了一个音相类似的字,非常美!从远方来,从迦勒底来。

  飞跑 中文圣经以散文来译本段文章,就成为不合理了,不得不加字,但是哈巴谷原先是诗,在诗体中只要「比」得适当,不加字,更加有力。

   和合本飞跑的是,可是实际上的是;如此就不必加字了。

  抓食 应是「快快地吃东西」抓食非常好,但是却少了「快快地」。

一9

  强暴 见一2、3。

  定住脸面向前 严格地说,应是「他们军队的脸面」。同样地,因为是译散文的缘故,把「军队」的字样省掉了。向前是非常难译的字,古老的英译本都是「向东方」,因为希伯来文是「向东方」,但是迦勒底人到犹大来攻城,脸面决计不会「向东方」。有人以为这里是说「希猎人」,当然希腊人来攻城脸面向东方就有理了,但是这里明明说的是「东方」。不过这字也能解释为「东风」,如译为东风,这句经文应为,「他的军队的脸面像东风。」这不是没有理由,因为「东风」从沙漠吹来,既干且燥的热风使人窒息,象征蹂躏军的侵略。(参阅何十二2,十三15;耶十八17;结十七10及以下)。以上「东风」之解释参考耶路撒冷圣经哈一9之注解。国语和合本译为向前,假定原来经文拼法略有出入,那么和这「东方」相类似的字,又可解释东方,又可解释向前。总之,希伯来经文不明。

  掳掠的人 此字从「掳掠」动词而来,可指掳掠本身,掳掠的行动,或被掳掠的人或家畜。这里和合本指出是掳掠的人

  聚集 聚集掳掠的人自动集合的口气,实际上是迦勒底人掳掠的人集合起来。

  多如尘沙 字是国语和合本加的,显然因为如尘沙并没有告诉读者甚么意义,字说出了尘沙的意思。然而既是诗体,略有含蓄也不错。

一10

  讥诮 有猛烈、千方百计地讥诮之意。

  君王 指众君王,目空一切、瞧不起列国的君王\cs8

  笑话首领 「官长首领对他来讲是一个笑话。」他看不起列国君王手下的文武百官。

  嗤笑一切保障 他嘲所有那些君王首领所建造的堡垒。这里的嗤笑和前一子句的笑话,前者是动词,后者是分词,也收到发音重复的效果。

  筑垒攻取 筑垒是指迦勒底人筑垒,这个翻译抬高了他们所攻打对方的身份。实际上,他们仅「堆积」一些「泥土」,就能「占领」对方的保障(也就是堡垒)。这里的对比十分强烈:迦勒底人只要轻松地在当地堆积一些泥土,就能攻下对方努力建筑的堡垒。

一11

  他以自己的势力为神 希伯来文圣经以这句话殿后,比较有力。势力是真正的实力,这一名词曾用来描写参孙的力气。(参阅士十六5、6、9、15、17、19、30)为神,指崇拜自己的实力,以为万能。

  像风猛烈扫过 这句话应该先翻译出来,因为还应该有一个时间性的副词──「于是」,指攻取对方的堡垒以后,像一阵台风扫荡而。正因为他们攻无不克,而且是实力悬殊,才为犯罪,认自己的势力为神了。

  显为有罪 希伯来人用到字是他们的天才,他们有各式各样的词藻。这里哈巴谷用了二个:一指「超出了范围」,另一指「犯了过错」。本句的希伯来文的次序见书后拙译的哈巴谷书。

一6~11

  耶和华终于回答了,但是他的回答不能满足哈巴谷,更不能满足犹大的居民。他们所盼望的是犹大的获得拯救,那里知道他们比以前更苦。耶和华没有兴起犹大人,反而兴起了迦勒底人。他们打败了亚述,甚至也打败了另一个强国埃及。上帝以迦勒底人来惩罚自己的选民,上帝把兴起迦勒底人这件事作自己的工作。这些人在约雅敬、约雅斤及西底家的时候曾三度来犯,(见王下廿三36~廿五21)哈巴谷的时代就是那些人猖獗拔扈的时代。那些人既快速、又凶猛、残酷。

  这一群迦勒底人是贪得无厌的人,到处东征西讨,扩展他们的领土。他们无法无天,他们自己的欲望就是法律,就是是非的标准。他们所到的地方使人畏惧,他们所欲为,看不到别人的痛苦,只知道自己的占有欲。豹是动物中速度最快的,但是他们的马比豹还快。狼贪吸人的血,白天躲不出来,夜间饥饿了,更加凶暴。他们的骑兵骑那么快速的马,横冲直闯,攻无不克,当地的人民无从抵抗,他们来的时候像鹰猎取食物一样,人民只有遭殃,他们来的时候,像东方沙漠吹来的热风,把绿油油的田地都吹得枯干了。他们经过以后,就甚都不剩了。他们有无数的俘虏,多得不能计算,只能说像沙一样多了。

  因他们的成功就目空一切了,藐视列国的君王和他们的臣子,他们也看轻别人的堡垒和一切的防御工事。这当然也有根据,因为他们任意堆积一些泥土,爬上去就攻克对方的城池了。他们的攻城像大风刮过,使人亳无抵抗能力。因他们的成功就得意忘形了,他们原本是上帝兴起来的工具,现在却自以为了不起,把自己当作神明了,这是多么严重的罪。

  在短短的六节经文中,哈巴谷描述迦勒底人的兴起,他们的恶性,他们的武力,他们的目的,他们对别人的态度,甚至他们将来衰败的伏根。但是为甚么上帝要平白兴起那一些强暴的人?这在哈一2~4中已经有了交代,诚然像哈巴谷自己所说的,当地有:「……强暴,……罪孽,……奸恶,……毁灭,……争端和相斗,……律法放松,……公理也不显明,恶人围困义人,……公理显然颠倒。」这些都是哈巴谷要上帝看的,是他报告给上帝的。他的言下之意,难道你上帝没有看到这些吗?看到了以后,怎么又不理会呢?

 哈巴谷第二套问题 一1217

  上帝的答复不但不能满足哈巴谷,反而使他更困惑,他不得不发出第二套问题。

一12

  耶和华 见一2。

  上帝 上帝是对这位创造宇宙主宰最普遍的名词,想不到要过了11节经文方始出现。本节经文不断重复上帝的名词,可见哈巴谷是在无可奈何中,务必要求到答案,所以一切名字都用出来了。上帝不是名,而是衔,只有耶和华才是名字。这里上帝是以单数出现,但是上帝无论是原文的单数和复数都代表独一无二的真神,特别重在他是具有「大能」和「强有力」的一位。原文用复数时,在希伯来文的文法上称为「显赫的复数」,重于真神的「显赫」,而不是表达其数字。

  圣者 这是第三个名字。字是我国人加上去的。原来是形容词,形容上帝是「与众不同的」。其主要意义为上帝恨恶罪,要求以色列人过神圣的生活。

  亘古而有 亘古一字已第二次出现,仅是稍稍变化而已,一9和合本译向前,本注释作者译为「东方」。它另外一个意义是「古时候」,亦即和合本的亘古

  我们必不至死\cs8 苦难是有的,但是没有到最后的绝境。

  你派定他 派定是一个比较专门的动词,也许可译为「委派」,甚至「按立」。

  为要刑罪人 更恰切的翻译是「为了审判」,把委派他的原因说出来了。

  盘石阿 在上一子句已经重复耶和华,而现在又介绍一个新的名词盘石。这名字带有象征意义,表示他是人民的保障和避难所。

  你设立他 希伯来诗体,这一句和你派定他是对仗的句子。原文只是各一个字,连文法结构也完全相同,这是非常巧妙的,主词、动词、受词在一个字里。

  为要惩治人 应译为「纠正」。如要和上面成为排偶句子,可译为「为要纠正人」。

一13

  你眼目清洁 清洁是形容词,包含物质的和伦理道德的清洁,这里当然是属于后者。从上下文看来清洁的形容词应属于比较格,直译应为「你的眼目比较清洁,不会去看邪僻。」但是中文变得没有意义,也许可以译为「你眼目清洁,不屑去看邪僻。」

  不看邪僻 邪僻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用词,指一切的邪恶。

  不看奸恶 从和合本语气看来,似乎第二个不看是跟第一个不看而来,那么是由眼目清洁而来。实际上,哈巴谷是另一个意思,他另用一个字。这当然可能仅是修辞学的变化,但也是比第一种更深入的,而且哈巴谷还加了一个「能」字。「你(全段话是哈巴谷在跟上帝对白)不能去看……」这里的不能有「以你的神性,你绝对不可能有耐性去看奸恶」的意思。奸恶已见哈一3。

  行诡诈的 和合本的译文在不看奸恶行诡诈的中间有一个标点符号,根据圣经的凡例,名为圆点,比尖点较分明,但不如小圈之强,换一句话说,全文读来,到不看奸恶应该略断,而行诡诈的应该紧跟下面你为何看不理呢。但是因为和合本的标点是今日的读者所不注意的,有几个读者会注意到呢?这几个字是指「那些行诡诈的人」,或者是「言而无信的人」,「出乎尔反乎尔的人」。

  你为何看不理呢 也许把这子句放在前面,把行诡诈的作为受词,就更加明显了,「你为何不理那些行诡诈的人呢?」这里的和本节的第二个字是同一个字,因此字应解释作「看见」。

  恶人吞灭比自己公义的 恶人见一4。吞灭是十分生动的动词,指毁灭,危害。公义在哈一4已出现,那里是译为义人。哈巴谷的意思是公义的人应该去惩罚(吞灭恶人,现在却反其道了。

  你为何静默不语呢 静默不语是非常生动的字,指聋、哑、安静等,大部分在旧约中出现都是在加强语气的字根中,所以更加生动。然而这一个动词大都用在「人」上,对上帝用这字是极少数的,是否哈巴谷为了重,故意用耸人听闻的动词?

一14

  你为何使人如海中的鱼 为何是和合本加上去的,译者认为问句一直连接下来,所以加为何二字。你……使人应该是「你造人」。上帝创造宇宙万物,有两个字都用,这里就是两个「造」字之一。

  如海中的鱼 这是一句令人不解的形容词,也许指是一群没有组织、散漫、游来游去的动物,也许是指「大鱼吃小鱼」,没有团结,不懂得自卫的动物。

  又如没有管辖的爬物呢 字和为何连在一起,没有为何当然也就没有字。至少在原文圣经上不像哈一13有为何字眼。爬物是指在地上的,但是牠们又和家畜不同;这里专指在海中的爬物\cs8,因为在下一节中所用的捕获工具都是指海中的生物。

一15

  他用住 是钓鱼指侵略者,是那些恶人,是迦勒底人

  用网捕获 主词依旧是捕获是用网来捕鱼的动词。

  用拉网聚集他们 拉网是更大的。以上三样工具都是捕鱼和捕海中生物的。他们海中的鱼爬物,当然是指哈巴谷时代的同胞,一见到迦勒底人就亳无生路。

  因此 那么顺利就打垮了敌国。

  他欢喜快乐 他仍然是迦勒底人欢喜快乐是同样的意思,如果要勉强区分,前者较为内心,而后者较为形诸于外的兴奋。

一16

  就向网献祭,向网烧香 和合本前后两个字是一样的,但是在一15中已经用拉网。为了贯彻哈巴谷的排偶,他原先是对得很工的,本节也是拉网献祭烧香都是崇拜时候用的,因为敌人节节胜利,认为是他们的武器高明,所以索性去崇拜武器了。

  因他由此得肥美的分 是说明崇拜武器的理由。由此是因它们,指拉网,也就是武器。的含义很广,可以指「分得的土地」、「抢来的战利品」、「财产」、「上帝的报酬」等,这里是指「食物」。肥美的分是「精美奢侈食物」,肥美是「肥」;当年人把作为佳肴。

  富裕的食物 食物是所吃的东西,富裕也是「肥」,形容「胖子」的「胖」也是同一个词。

一17

  岂可 这是一个问句。原文中有「于是」或「因此」联接词。因为他食髓知味,所以就继续做以下的一些事。

  他……倒空网罗 网罗不是另一种工具,就是15、16节中已两次出现过的鱼网。因为他是用网做工具来捕获到以后,就把网中的鱼(他的俘虏)都倒空出来。

  将列国的人时常杀戮 时常杀戮没有继续不断地杀戮强,而哈巴谷所用的是后者。列国的人指所有迦勒底人以外的人。

  亳不顾惜 他不愿留下一个。

一12~17

  哈巴谷先知感到上帝不应允百姓的呼求,他既不拯救,也不理会;以致引起他满腹苦水。可是,等到上帝答复的时候,他却使用了凶狠的迦勒底作他的工具来处罚以色列人。这使哈巴谷及当时的信徒陷入更大的困惑中。不错以色列人是罪大恶极,但是既然要来惩罚以色列人,就当用一些好人来刑罚恶人,怎能叫一些更坏的人来处罚恶人呢?哈巴谷希上帝能伸出援助的手来拯救以色列,那里知道他们的前途比以前更黑暗。从一6~11把迦勒底人的强暴无礼,凶狠猛烈已经写得非常生动,以色列人怎能受得了这种厄运?哈巴谷不得不第二度再来问上帝,要讨个公平。

  在哈巴谷开始问问题以前,他对上帝有若干称呼,也有若干赞美的话。换一句话说,他认为上帝所做的事已经出了上帝的「规范」了。第12节开始是用对上帝的称呼来道出他对上帝的认识和了解;显然他认为上帝最近的作为已经与上帝的「本性」相违反了。他所认识的上帝是:

  一、上帝是自有永有的 他一开始就称耶和华,身为以色列人不会不想到耶和华这名词的首次出现是上帝听了以色列的祷告,派遣摩西去领以色列人出埃及。老实说,只要耶和华,这位自有永有的耶和华,自我存在不依靠其它力量的上帝发命令,哈巴谷是绝对身先士卒去执行上帝的命令的。

  二、上帝是全能的 称为上帝就是权力高过一切的,起初上帝创造天地,他能从无造成有,他天天掌管诸天诸世界,他当然能管理这世界,这历史了。他可以管以色列人,现在他差遣了迦勒底人来约束以色列人;可是迦勒底人出了乱子了,他可以约束迦勒底人,使以色列人超升呀!

  三、上帝是神圣的 他是全然与众不同的,在他神圣中不容许任何不洁净的东西或行为在他面前出现。现在恶人当道,遍地邪僻奸恶,迦勒底人横行霸道,崇拜武器,乱杀无辜,圣洁的上帝岂能坐视不救。

  四、上帝是永恒的 哈巴谷说:「你不是从亘古而有吗?」这当然是不错的真理。他不像迦勒底人的神,仅是偶像,仅是一时的。但是永恒的上帝是一刻也不疏忽的,他也不打盹,也不睡觉的。假如在历史上某一点,让敌人为所欲为,决不是永恒的上帝所能容忍的。

  五、上帝是盘石 盘石是坚固,可作靠山的,是人随时都能在盘石后面躲藏的。可是现在似盘石一般的上帝竟让敌人来蹂躏他的百姓。

  六、上帝是信实的 「我们必不至死。」上帝曾与亚伯拉罕立约,要赐福给他的子孙,以后不断地应许,到了大卫的朝代,又再度立约。假如上帝真是信实的,他一定要赐福给亚伯拉罕的子孙,大卫的子孙。因此,「我们必不至死」这句话是有根有据的。

  哈巴谷为甚么要说这些话?他说错了吗?当然没有,这些话是千真万确,丝亳不差的。但是我们要追问的是为甚么在那时候说这些话?这些是奉承的话,使上帝「记得」他是如此的上帝而照哈巴谷的建议去做?他是在「埋怨」上帝?上帝既然是如此的上帝,怎能让迦勒底人猖狂呢?何况这些迦勒底人是上帝自己找来的,现在竟然无法无天,肆无忌惮了,上帝要如何处理呢?我们认为两者都不是,这仅是哈巴谷的困惑。哈巴谷只知道自己对上帝的看法,以色列人只知道自己是上帝的选民,他们却不知道上帝可以有他自己的旨意。他固然不要以色列人死,但是他仍旧可以使他们置之死地而后生。这种绝境正衬托出二4主题的伟大。

  哈巴谷以他的成见,认为自己是好的。自己的百姓是完美的,即使不好,比别人总好一点,于是就自怨、自艾、自满、自足;就算我们犯了错,也要差好一点的人来审判我们。于是,他把责任都推到上帝身上,是上帝没有尽责:是上帝不理,上帝静默不语,是上帝亳无顾惜。上帝要审判他们,纠正他们就该派更好的人来执行,现在他们不服气,因为差来的人邪僻、奸恶、行诡诈,他们穷兵黩武,以各种武器来侵犯列国,尤其侵略上帝的选民。

  假如这些人是上帝「行一件事」,是上帝「兴起」的,他们并没有崇拜上帝;相反的他们崇拜「鱼网」。根据他们的史书,他们真的崇拜刀剑,而且还有一个仪式来拜武器。他们穷奢极侈,过享受的生活,而上帝的子民却在痛苦中过活。──周联华《中文圣经注释》

查阅相关章:
更多关于: 哈巴   注释   圣经   先知   犹大   大惑不解   基督徒   文摘   道尔   唐纳   哈巴   上帝   先知   巴比伦   犹大   的人   自己的   迦勒   这一   他们的   耶和华   动词   导论   的是   圣经   以色列   这是   恶人   公理   都是   名词   国家   是在   注释   旧约   点此   人来   经文   是指   列国
返回顶部
圣经资料,在线查经,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
@c.zyesu.com 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