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家园
阅读导航

历代志下第15章查经资料

历代志下第十五章

历代志下相关章:

历代志下第十五章

c. 亚撒顺服先知的话语(十五1~8

  亚撒的革新和改造的记载(参十四2~8),到了第十五章有两个主要的特色:一是亚撒利雅的预言(十五1~8),一是约的仪式庆典(十五9~15)。两个事件对于历代志都是独特的,但是它们可由列王纪上补充更多的详情(16~18节;参:王上十五13~15)。

  尽管加入几个日期,整体上第十四至十五章交错文体的排列,并不容人有太多把握重新建构事情的发生次序。惟一合理确定的结论是约的仪式(十五9~15)在亚撒第十五年(十五3),紧接古实人的战争之后(十四13~15,十五11),并且也是亚撒利雅预言的结果(参9节)。这证实了先知话语的重要性(十五1~8),即使没有对整体的改革提供动力,并且凸显约的庆典仪式为主要的事件,也是先知话语的高峰(这有助于我们了解旧约圣经中其他改革的含义,特别是约西亚,参:王下二十二~二十三;代下三十四~三十五)。其他改革的事件(十四2~5,十五8、16~18),是发生在一段较短或较长阶段中更广泛过程中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它影响到全国,包括太后(十五16)、全犹大(十四5),甚至是北国(十五8~9)。

  寻求神的主题延续自第十四章,包括预言(2、4节)和约(12~13、15节)两个主题。强调两个因素:寻求神的目的是被衪寻见(2、4、15节),并且这个态度影响到全面的生活。寻求本身并不是一个目的,这是神所赐下的途径,得以恢复与衪的关系。这关系是看得见的,包括内在和外在,态度以及行动。单单敬虔或重建都不足够,真正的属灵更新运动应该两者兼具。

  纵使新约圣经鼓励人们把寻求神作为当务之急,但是强调神寻找我们,远过于我们寻找祂。其中的意思就是纵使神邀请每一个人来寻找祂(徒十五17,十七27),但没有一个人真正寻求神(参:罗三11)。至终说来,人们找到神是因为耶稣「来寻找拯救失丧的人」(路十九10),并且已经准备寻找一百只羊当中迷失的那只,或是寻找浪子(路十五)。然而寻求神是非常必要的,并且新约圣经更新旧约的邀请,「寻找就必寻见」(太七7等),也肯定神奖赏那些以信心来寻求祂的人(来十一6)。

  另一方面不知名的先知,就像是亚撒利雅,经常在分裂王国的阶段提到(1节,参如十六7~10,二十四20~22,二十八9~11)。他们直接带来神对百姓和领袖的话语,有的时候是警告或审判,比较少如这里,是来鼓励他们采取特殊行动(参二十14~17)。神的灵临到一个人(1节),通常会导致说预言(如:撒上十10;赛四十二1,六十一1;结十一5),不过我们要注意到,在历代志里所有其他例子中这样的说法,却是把这个恩赐归给那些实际上不被称作先知的人(代上十二18;代下二十14,二十四20)。事实上亚撒利雅也没有被称作先知,而以他对于圣经的知识看来,有可能是祭司(参3节,代下二十四20)或是利未人(参:代下二十14)。

  这个预言的非比寻常,在于它是阐释旧约圣经较早期的经文,不过以历代志里言论的例子而言,也不算是例外。其风格是讲章式的,但其预言特性见于最后命令的立即性(7节),和它权威式的教训(参:太七29)。这讲章有三个段落,一个经文(2b节),一个说明(3~6节),和一个诉求(7节)。

  经文是根据申命记四29;耶利米书二十九13~14;以赛亚书五十五6(亦参:代上二十八9)。在旧约圣经其他地方,这个经文的原则是邀请所有分散在各处的人归回,在这里包括了不要远离神的警告,同时更进一步地增添了一个应许,维持其正面的要点,就是,当你们与耶和华同在,祂就与你们同在(NIV。这个翻译比「……只要你们……」更好,GNB、JB)。值得注意的是,经文总结出神关于圣殿的目的之资讯(代下七13~22)。

  讲章主要的部分是从以色列的历史阐明,神被衪的百姓寻见的意愿。它表明当以色列人背离神的时候(3、5~6节)就受苦,而一旦他们悔改寻求衪就得复兴(4节)。有的时候神差遣灾难(6节,参4节),特别是藉由信仰上的混乱(3节),和借着列国中(5~6节)一般的动乱(5节;「麻烦」,REB、NEB;「扰乱」, NRSV、RSV),此处有可能是指士师时期。那时不尊重律法祭司(如:士十七5,二十一25),同时也是描述北国近来发生的事情(代下十一5,十三9)。祭司教导的角色,是国家生活道德和属灵品质的关键(参如:利十11;申三十三10;玛二7;代下十七7~9),这角色被忽略,神的真理就被否定(3节),而立约的社会结构崩毁(参3节;何四1~9;玛二8)。动乱的形容(希伯来文mhuma)是受到旧约几段经文所影响,似乎是根据申命记七23,不过动乱原是神对待列国的方式,现在却转移到以色列。不安定的画面十分类似士师记五6,六2,而以色列人的不信是造成其他国家混乱的原因,出现在撒母耳记上五9(「慌乱」,EVV),和各类先知书经节中(如:赛二十二5;摩三9;亚八10,十四13)。复兴总是有可能的,只要以色列悔改(4节,归向耶和华)。寻求(4节)也表达悔改的观念,并且是「谦卑己身」的同义词(七14,十二5、12)。

  亚撒利雅呼吁亚撒重新寻求神(7节),用语还是受到先知文学的影响。不过试图放弃(NIV,字义是「将手放下」,参NRSV、RSV、JB;「手软」,和合)的诱惑是强烈的(参如:耶六24;结七17),必须从西番雅书三16,以赛亚书三十五3,以及耶利米书三十一16所说他们所行的必有奖赏,这些经文来抗拒、放弃诱惑。

  引述先知不只是反映历代志作者的文学风格,也是为了当时读者的需要。他们也曾经受到手软的试探(参:尼六9,参:来十二12~13),但是却对神的话语有回应,在其他事情中修筑了圣殿的(8节,参:拉三3)。他们也因亚撒的顺服得到激动。「要有勇气」(7节,NRSV、RSV、JB;要刚强,NIV、GNB、REB、NEB),出自相同的希伯来文动词壮胆(8节,NRSV、NIV; 「鼓励」,GNB;「有胆量」,JB)。亚撒是否只对亚撒利雅的话语有反应(8节,NRSV、GNB),或是也对亚撒利雅的父亲俄德更进一步的预言(MT也是)有反应,并不完全清楚。另外的难题则是判断亚撒何时占领(8节,现中)以法莲城市,不过此处与十六章1节都暗示出,无论是亚比雅(十三19)或是亚撒的军事胜利都是短暂的。

d. 亚撒与神的约(十五9~19

  1. 一个新约(十五9~15)。立约的仪式庆典乃是众人聚集的一部分节目(,9~10节,参:NIV、REB、NEB)。如此的聚集在历代志里是几个君王特有的,包括大卫(代上十三2~5,十五3,二十八8,二十九1及下)、所罗门(代下一3,五6)、约沙法(代下二十5等),特别是希西家(如:代下二十九23,二十八,三十2、25)。这无疑反映从以斯拉到尼希米以来,会众聚集的重要性(如:拉三1,十12;尼八1及下,十三1),并见证百姓所扮演角色的意义,这个立约的仪式庆典就是个例子(参13节)。关键乃是耶和华与他同在,就是与亚撒同在(9节),并且有许多北国人也出席(9节)。历代志不断地提示再次统一的时机(参十一13~17,三十11,三十四6),但总是在敬拜的脉络中提起,而不是倚靠军力(参十一1~4,十三8、13~14)。惟有百姓按照神所设立的方式来敬拜祂的时候,才有可能合一。西缅支派在场的原因不详,不过这个支派似乎一向被包括在北方的十个支派中(王上十一31),他们的领域原先是在犹大的南方(参:书十九1~9;代上四28~33)。三月的日期(10节)表示这个集会可能是七七节或五旬节的一部分(参:出二十三16,三十四22等)。

  百姓立约(12节)形成这次改革的高潮。历代志列有四个这样的立约记载,这是第一个;相较之下,列王纪只有两个(参:代下二十三16,二十九10,三十四31~32;王下十一17,二十三3),证实它们对于历代志具有更大的意义。104所有这些约使百姓得以更新他们对神的委身,不过每一个都有其特色。举例来说,这个约使得百姓委身寻求神(12、13、15节),就是表达完全地顺服祂。这是「寻求」的一个特殊意义。在他处经文或是指某一个特定场合(如4节,二十4),或是跟随神的道路一般性的态度(代上二十八9,代下七14,三十四3),这里却等于向神完全地委身。这是综合了各种约的表达方式,基本上是与申命记有关联。尽心尽性这个片语(12节;参15节;「尽他们的诚心」,NRSV、RSV等)见于申命记六5,十12,十一3,不顺从的处罚是治死(13节),也是沿用申命记十三6~10,十七2~7,而起誓所确定的约(14~15节),在申命记二十九12、14提及(参:尼十29)。

  这些关联显示这个约乃是根据西乃之约的传统,正如大部分的立约仪式,将传统应用到新的环境。这新的景况是藉由二十五年前的王朝分裂所造成的,所以这次的立约仪式其实是制定犹大的宗教宪章,认知到神的盟约目的会根据大卫族系与耶路撒冷的圣殿延续下去。这也是为什么许多北国人会来参加(9节),要求他们离弃(2节)北方所敬拜的偶像(参8节,16~18节),关心耶和华殿(8节)。这个场合的重要性,可能提醒人纪念大卫和所罗门时代。欢呼和欢喜(14~15节)是与大卫相关(代上十五25、28),而四境平安则与所罗门相关(代上二十二9、18,二十八2)。形容以色列被神找到(15节,参2节),是旧约圣经的独特说法。

  2. 进一步的改革(十五16~19)。亚撒改革的进一步细节(16~18节)是根据列王纪上十五13~15,不过历代志忠实于早先的经文,造成在第17节两个明显的矛盾,亚撒没有除去邱坛(当代,与十四3、5反向),但他的心一生都完全的忠于耶和华(新译,与十六章反向)。历代志作者引用不同的来源,但并未协调每一个细节。在这个情况,亚撒整体上的无可指责没有因他最后几年呈对比的败落而被全盘否定。同样的解释也适用在邱坛这个问题,所以十四章3、5节是指亚撒一般性的政策,而第17节则表示他没有贯彻运行。更有可能的,由附加上的从以色列(参:王上十五14;参8节)这个词来看,历代志作者有意区别犹大(十四3、5),和以色列(十五17)的邱坛。105

  太后(16节)是一个重要的角色,特别是亚撒的情况,他登基的时候尚年幼,而玛迦可能在他作王开始即大权在握。称呼他为亚撒的祖母,NIV、REB、NEB和GNB (中文圣经亦作「祖母」)是假设她与十三章2节,列王纪上十五2、10为同一人,不过如此武断是不智的作法。她有一个个人的敬拜物件,沿袭了王室妻妾的传统,可回溯到所罗门(参:王上十一1~5,十六31,十七19)。她的「亚舍拉偶像」(柱子,NIV)似乎向来特别可憎(「猥亵的」,GNB、REB、NEB),这个希伯来文只有出现在这里和列王纪上十五13。汲沦溪谷(吕译)是倾倒不要的宗教物品,一个非常著名的垃圾场(参:代下二十九16,三十14;王下二十三4、6、12)。

  奉献贵重金属(18节)是由大卫开始实行的(代上十八11,二十二3,二十九1~2;代下五1),不过亚比雅或亚撒做过如此敬虔的作为,所知也仅止于此。

  第19节似乎暗示在亚撒第十五年和三十五年之间,犹大和以色列是和平共处的(参10节),确认第15节的记载。这差不多与列王纪上十五16的叙述协调,就是以色列王巴沙(参十六1)和亚撒王执政时,两国一直是处在战争状态,如此在亚撒第十年(十四1)和十五年(十五10)之间,或是第三十六年间(十六1),双方呈对峙状态就有可能发生。明显不能协调的,是巴沙在亚撒第三十六年进攻犹大(十六1),而巴沙死在亚撒第二十六年(王上十五33,十六8)。在亚撒第三十六年以色列的国王是暗利,巴沙的第三个继承人!列王纪和历代志都同意,亚撒共统治四十一年(王上十五10;代下十六13;就是主前910~869年[Thiele] 或是913~873年 [Albright]),乍看之下,历代志在这里对以色列王朝似乎根据不同的演算法(但是只有这里!),或是这里发生一些抄写的错误。然而,还有两个可能的其他选择。最高明的方法是根据费毅荣(Thiele),将本节和十六章1节视之为分裂后的第三十五和三十六年,则会便利地对等于亚撒第十五和十六年,并且完全符合这个盟约定的日期。然而这样的手法在旧约圣经中是独特的。否则,记载的差异应该归诸历代志作者神学上的目的,为的是使亚撒的敬虔跟随和平而来,而他的不信有苦难跟踪而至。不过,这同样无法令人满意,遑论巴沙的攻击(十六1)不能够轻易地套用如此一个奖赏和惩罚的安排。因此没有一个解答有把握。

──《丁道尔圣经注释》

查阅相关章:
圣经书卷列表:
 1/13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更多关于: 十五章   历代   圣经   注释   基督徒   文摘   志下第   历代   犹大   以色列   圣经   先知   简介   耶和华   十五章   的人   点此   上帝   约翰   注释   经文   偶像   福音   旧约   耶路撒冷   的是   宗教   百姓   太后   彼得   平安   二十   北国   是指   事件   教会   是在
返回顶部
圣经资料,在线查经,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
@c.zyesu.com 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