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志下第十四章-《圣经背景注释》
历代志下第十四章-《圣经背景注释》
历代志下相关章:
历代志下第十四章
十四1~十六14亚撒的统治
十四3 外邦神的坛 所罗门为外邦妃嫔提供的服务,包括容许她们祭祀自己神祇的祭坛和神庙(见:王上十一5~7的注释)。亚撒所毁的可能有一部分就是这些祭坛。
十四3 邱坛 有关邱坛的进一步资料,可参看:列王纪上三2~3;申命记十二2~3的注释。
十四3 柱像 立起来的石头(mas]s]eboth)显然是迦南宗教普遍的特色,但在以色列的立约仪式中,亦以纪念碑的姿态出现(见:出二十四3~8;书二十四25~27)。它与亚舍拉和巴力等迦南神祇有关,对耶和华崇拜构成竞争和损害,是它遭禁的原因。考古学家在基色、但、夏琐、亚拉得都发现了柱像。后二者的柱像都明显是在圣洁特区之内,是这些地方之祭仪的一部分。夏琐出土的柱子刻有高举之手和日轮。但城的柱像设于城门,并能清楚看见有献上还愿祭的痕迹。
_
但城发现柱像的位置
十四3 木偶 迦南人的崇拜和以色列人在邱坛和城内神庙进行的混合宗教崇拜,其共通之处在于亚舍拉柱的竖立(和合本:「木偶」)。究竟它不过是象征树木的木柱,还是刻有丰饶女神形像,还是圣林的一部分,仍然未有定论。列王纪下十七10形容「各青翠树下」都有亚舍拉柱,似乎显示这是为祭仪而立的柱子,而非种植的树木。作为伊勒神的伴偶,亚舍拉显然是个很受注重的女神,乌加列文献(主前1600~1200年)也曾提及对她的崇拜。她在圣经记载中恶名昭彰,表示其祭仪是耶和华崇拜的主要敌手。进一步资料可参看:出埃及记三十四13;士师记六25的注释。
十四7 城防设施 亚撒所设防之城市的名字虽然没有在历代志中列出,他很明显享有建筑大师的名声。美索不达米亚的年表和即位纪元的头衔经常都以君王的建筑活动,作为他成功的凭证。历代志的作者亦有意以「建筑」作为「好皇帝」的标志。国泰民安是这些活动所带来的结果。
十四8 士兵的装备 亚撒的步兵分为突击部队(配备大型盾牌和枪)和便雅悯籍的弓箭手,反映兵种之间的分工合作(参较:代下二十六14,乌西雅提供给军队的装备)。亚述王西拿基立的王宫浮雕,描绘着士兵配备长矛、近身肉搏用的武器和自卫的圆盾。撒缦以色三世的浮雕则描绘其弓箭手身穿铠甲长袍,并有持盾手随同,使他可以专一拉弓,不虞箭矢之害。便雅悯的弓箭手没有这种辅助兵员,但将较小型的盾牌穿在臂上,也能在射击时得到相当的保护。
十四9 古实王谢拉 由于古实一名经常是指成了埃及法老的努比亚人(见:代下十二3的注释),部分学者认为谢拉就是当时(约主前897年)统治埃及的法老奥索康一世(Osorkon I)。但示撒之子奥索康是吕彼亚人,不是努比亚人。因此谢拉若是与埃及军队同来,他就必然是与第二十二王朝合作的努比亚将领(这个王朝在示撒年间对努比亚有一定程度的控制)。其他学者则相信谢拉比较有可能是个贝督因人的酋长(有关「古实」一名的这个解释,见:民十二1的注释)。有关军队大小的讨论,可参看十三章3~20节的注释。希伯来语不像英语,没有一百万一词,这数字在原文作「一千千」,表示数目之众(又可解作「一千部队」)。例如英语也可以用「一整月的星期天」,来描述时间的长久。
十四9 战车部队 谢拉军队这么大,战车的数目却少得奇怪。但不同的军队各有所长,三百仍是很强的战车部队。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的记录和王宫浮雕显示,这种配置两人或三人的活动平台可以发射箭矢,也可以在战场上运送司令官或传令者,也可以作正面攻击。军队往往是围绕战车组织,每辆战车的司令官都有附属的步兵。有关战车部队大小的比较,可参看一章14节的注释。
十四10 地理概况 亚撒和谢拉的战争发生在玛利沙附近。这是罗波安所设防的城市之一,按考证是犹大西南部边界上的桑达卡纳遗址(Tell Sandakhanna),在拉吉东北四哩,耶路撒冷西南不足三十哩之处。洗法谷只在本节经文中出现(但可能亦即是士一17的洗法)。这谷被形容为在玛利沙附近,它大概就是玛利沙和贝特古弗林(Beit Guvrin)北邻的古弗林干河(Wadi Guvrin)。
_
从南面看玛利沙
十四12~14 基拉耳 有关这个位于尼革地区,但确实地点未明(别是巴西南约25哩的哈罗珥遗址,是可能性最高的一个)之遗址的讨论,可参看:创世记二十1的注释。基拉耳可能是整个地区,而非城邦的名字,如此,亚撒蹂躏「四围的城邑」一语,便能得到解释。
──《圣经背景注释》
查阅相关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