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家园
阅读导航

创世记第十八章-《精读本圣经注释》

创世记第十八章-《精读本圣经注释》

创世记相关章:

 

创世记第十八章

18:1-21 本章内容是满有神恩典的故事,17章有关割礼的契约之后,亚伯兰欣然顺从割礼的命令。神亲自率领两个天使访问族长的家,接受亚伯拉罕至诚的款待(1-8节),神启示了两个天上的秘密:一个是恩典的启示(9-15节),再次应许撒拉将怀孕;另一个是关于罪恶之城——所多玛灭亡的启示(16:21节)。神这种恩典和愤怒的双重显现,使我们联想将来基督的再临。主的再临,使顺从信他的人胜利和欢乐(提后4:8;多2:13);对不顺从的堕落者来说,则是痛苦和悲伤(帖后1:8,9;启1:7)。

18:1-8 本文描述了亚伯拉罕接待客人的美好、真诚的态度。招待客旅虽是当时的习俗,但这个故事的含义超过了单纯接待客旅的层面,它讲述了邻舍之爱。亚伯拉罕是用爱心招待客旅的典范(来13:1,2),特点如下:①发自内心乐意接待。亚伯拉罕虽然已是100岁高龄的老人,但他不顾烈日酷暑,一见行人便“跑去迎接他们”。若不是发自内心的爱和热情,他决不能做到这一程度(约壹3:18);②谦卑地接待。亚伯拉罕身为大部族的族长,在年龄和地位都一无所知的陌生人面前俯伏在地,象仆人对主人所行的那样,以最高礼遇迎接他们。亚伯拉罕称呼他们为“我主”,把自己比喻成“仆人”;③殷勤地接待。虽然食物只有几盘牛犊肉、几块饼、奶油和奶,但这一切都是亚伯拉罕精心挑选,又是撒拉亲手制作,并由年老的族长亲自服侍。本文是亚伯拉罕的信仰人格在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最好例子。他的确在不知不觉中(来13:2)谦卑地俯伏在神面前敬拜、并以喜乐的心接待。虽然神暂时成了亚伯拉罕的客人,但在天国里,神将以主人的身份永远接待亚伯拉罕(太8:11;启22:12)。有时在我们不经意时,主以我们意想不到的身份来找我们,试验圣徒的信心(太25:31-46)。

18:3 若……蒙恩:可译成“如果可以的话”(共同译本),“请拜托”(LB)。是表示谦卑美德的惯用词(30:27;撒上20:29;斯7:3)。

18:4 洗洗脚:阿拉伯和巴勒斯坦大部分地带是沙尘覆盖的粗糙的沙漠路。通常人们除了穿凉鞋那样简单的鞋,什么也不穿,因此接待客旅时,提供洗脚水是必不可少的。

18:6-8 亚伯拉罕最大限度地利用短暂的时间,实行最好的招待。

18:10 我必要回到你这里:神所说的“回来”、“降临”等表现手法,指出神将亲自介入到某一事件作工。这句话的意思为“这次虽只带应许到你们家,而下次必会带着这应许的成就,再次光临你们家”。那人后边的帐棚门口:游牧民的住处是帐棚。帐棚以里面的帘布为界限分为两部分。外间主要是男人接待客人的客间,里间则存放所有的生活用品、炊事用具等,是女人的内室。撒拉偷听天使的对话,可能就是在里面的内室。

18:13 陌生的过路人在第9节能够叫出族长夫人的名字,见证了能鉴察人内心的神的全知性。

18:16 向所多玛观看:可直译为“把脸朝向所多玛”。就象天上的审判官面向左边被咒诅的人一样(太25:41),神要把审判的脸朝向所多玛。

18:17-19 岂可瞒着亚伯拉罕呢:神把关于所多玛城命运的秘密告诉亚伯拉罕,理由是:①教导他蒙福的原理。作为神所拣选的民族——以色列的祖先,万国都必因他得福,亚伯拉罕有责任教导自己的众子和后裔“遵守神的道,秉公行义”(19节),这才是真正的蒙福之路;②教导他救赎的原理。没有审判,救赎就没有意义,没有救赎的审判也无法想象。因此神把救赎和审判、祝福和降祸两条路指示给亚伯拉罕,目的是为了使他的一切后裔把所多玛城的灭亡作为警戒,选择救赎之路。对于经常与自己保持亲密交通的属灵朋友,神从各种角度向亚伯拉罕启示自己的意图(诗25:14;箴3:23;摩3:7)。

18:20-21 神把自己的想法(17-19节)告诉亚伯拉罕。

18:20 所多玛和蛾摩拉:与押玛、洗扁和琐珥一样,位于死海南端西订谷的城市(14:2,3)。这里的人极其堕落,所以在人类历史上,所多玛和蛾摩拉这两座城成了“罪恶之城”的代名词(赛3:9;耶23:14;太10:15;犹1:7;启11:8)。声闻:对罪而发的呐喊、怨声。此话源自古人的思想,认为含冤而流的血不归地,却向天呼求(4:10),象征所犯罪恶的严重性和破坏性。

18:21 察看:神不是因没有亲眼看见罪恶,不敢确认,而是指在到达所多玛城之前再给他们一次悔改的机会。在迦勒底的译文里补充了这样的一句话;“而且若他们悔改,我将免除惩罚”。基督甚至拯救了临死之前悔改的强盗(路23:40-43)。

18:22-23 本文是全本圣经最为恳切、坚韧、充满爱心的代祷。从中可以知道,所多玛城的灭亡虽是因为罪恶的蔓延,但最终还是因为缺乏义人。因此在担心周围的堕落状况之时,信徒应该先悔改自己的不义之处(路23:28)。亚伯拉罕祷告的特点:①信心的祷告,确信神对人类的大爱和公义(23-25节);②谦卑的祷告,在神面前谦卑,把自己看作尘土(27节);③不是只为亲属罗得而作的狭隘的祷告,而是为城中的所有人献上的祷告(24,28节);④真诚地爱那些人,甚至是堕落的罪人。

18:25 亚伯拉罕并没有无条件地要求耶和华的恩惠,而是承认神的审判是公正的,是以公义为基础的。比起当时近东其他宗教迷信和萨满教的神观,亚伯拉罕的神观是成熟的,远远超过他们。亚伯拉罕深深觉察到,耶和华神与缺乏伦理的假神不同,他是分别善恶、义人恶人的公义的神。

18:26-32 起初亚伯拉罕认定神的公义(23-25节),此时,亚伯拉罕更依靠神的慈悲和怜悯恳求。本文以渐近的形式充分表明神耐心听取义人的恳求的无限慈爱(雅5:16)。

18:27 我虽然是灰尘:这不是单纯谦虚的表现,而是在神面前,正确认识到自身的存在(3:19),是真实的信仰告白(罗9:21-23)。

18:32 我再说这一次:如德里慈(F.Delitzsch)所说,这句话表现出“在信仰上,被造物对造物主的厚颜无耻”。好似耍赖般表明了人类无可奈何的光景。但是神却喜悦这种祷告和恳求的态度(赛1:18;太7:7-12;路11:5-13;18:1-8)。这就是神对人类“不顾一切”的爱。为这十个的缘故,我也不毁灭:一个国家灭亡的根本原因,不是外界的侵入,而是自身的堕落。用悖论性说法,保守一个国家并非靠军事力量,而是因着敬畏神之义人的恳求。因着他们的代祷,罪人才不至于灭亡,仍能存活<太9:2,为代祷的功效和有限性>。因而,所多玛的灭亡就是因为他们没有十个恳求祈祷的义人。

18:33 为了挽救所多玛城,亚伯拉罕开始提议50个义人,之后是45个、40个、30个、20个、最后是10个,神都同意。亚伯拉罕没有继续恳求5个,便停止了。原因可能是他认为所多玛城里除了有侄子罗得和他的妻子,还有两个未婚的女儿和她们的未婚夫,并其他眷属,他们加起来至少有10个。但最终被得救的只有罗得和他的两个女儿共三人。


—《精读本圣经注释》

查阅相关章:
更多关于: 十八章   注释   圣经   基督徒   文摘   一八   道尔   唐纳   创世记第   亚伯拉罕   撒拉   的人   耶和华   注解   导论   之光   这是   基督   站在   圣经   点此   仆人   心意   罪恶   十八章   也不   自己的   注释   朋友   上帝   文意   天使   在那里   客人   福音   约翰   恶人   帐棚   交通
返回顶部
圣经资料,在线查经,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
@c.zyesu.com 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