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家园
阅读导航

使徒行传第二章-《圣经背景注释》

使徒行传第二章-《圣经背景注释》

使徒行传相关章:

使徒行传第二章

七1 大祭司会带头质询被告;他的话包含很广,给了司提反机会来否定控诉。
七2~7
亚伯拉罕的事迹
  覆述以色列的历史以强调某个论点,是很常见的(历史的回顾,如:撒上十二7~12;马喀比一书二49~69;德训篇四十四~五十),而稍微研读使徒行传七2~53,马上便可看出要点:司提反是在回答控诉(六11、13~14),他指出,神在历史里短暂的工作,中心并不是圣殿,甚至也不是以色列地。虽然 * 旧约的先知也曾提过同样的论点(如:耶七;约拿书),但他一定会遭到反对──至少会和他们一样。他所引的话若与标准的希伯来文圣经不同,便会符合撒玛利亚经文,或 * 七十士译本。

七2~4 巴勒斯坦的犹太传统十分强调以色列地的特殊性,有些教师甚至宣称,神只在以色列境内直接启示祂自己。此处则说,虽然神呼召亚伯拉罕到应许之地,但祂乃是在美索不达米亚(圣经译为「米索波大米」)──遥远的东方──向亚伯拉罕显现。

七5~7 虽然亚伯拉罕是理想的属神之人,但他和他的后裔经过四个世纪,仍无法拥有圣地。
七8~16
约瑟的事迹
  * 撒玛利亚人认为约瑟和摩西是过去最伟大的两位领袖。犹太文学也给予他们极高的评价。

七8~9 反对属神之人约瑟的列祖,是大部分犹太人的祖先。因此,司提反开始讲章中的第二项重点:你们反对神赐给你们的真领袖。

七10 神高举约瑟并祝福他的地方,是在埃及,而不在巴勒斯坦。

七11~13 约瑟拯救了他的全家,但是一开始他们并没有认出他来。

七14 这些犹太听众的第一语言是希腊文,因此司提反用希腊文引用 * 旧约,所根据的是 * 七十士译本,而不是希伯来经文,而其上所记约瑟的家族为七十五人(后期标准的希伯来经文为七十人;有一份 *死海古卷的希伯来经文却与 * 七十士译本相同)。

七15~16 雅各布、约瑟和他的兄弟都死在异国,不过他们的骸骨后来都移回圣地(参六1的注释)。圣经并没有记载说他们都埋在示剑。(雅各布埋葬的地方靠近希伯仑,创二十三,四十九29~32,五十13;约瑟埋在示剑,书二十四32。*约瑟夫写说,其他的儿子葬在希伯仑,但是由于他们在雅各布埋葬之后才过世,他们与他们的兄弟约瑟同时间埋在同一地点的可能性似乎较大。)司提反在此与 * 撒玛利亚的传统相符,他们当然会将这份荣誉归给示剑,因为那地方后来成为撒玛利亚著名的都城(参八5的注释)。
七17~34
摩西的事迹
  司提反与 * 旧约相当接近,不像当时代其他的作者过度夸张摩西的生平。他在此将前面的主题连在一起:神曾在圣地之外启示自己,以及以色列拒绝了她的拯救者。

七17~19 以色列在埃及受苦,很需要一位救主,与第一世纪巴勒斯坦人遇到艰难的光景十分相似;许多人都在寻找一位像摩西的先知,救他们脱离压制。在*新约时期,非犹太人常把孩子丢在外面,任凭他死去,可是犹太人对这种作法十分痛恨;此处路加所用的字,是常用来描述丢弃孩子的字汇,让人对法老更加反感。

七20 有些作者(尤其是后期的 *拉比,或许借用了从前挪亚的故事)将摩西的出生添加了许多奇妙的故事(如:他生出来非常之美,甚至整个屋子都亮起来,又如,他出生时就已有受割礼的记号,等等);司提反只讲旧约所记摩西出生的事。

七21 * 约瑟夫也将出埃及记二10法老女儿的行动称为收养(不过他所用的词不如司提反专门,司提反是用 * 七十士译本的字作文字游戏)。

七22 约瑟夫和其他作者都将摩西在埃及所受的教育,以及传说他曾是埃及先锋大将军的事大为渲染;司提反则只提到必要的资料。他虽强调摩西受到 * 外邦的教育,不过对讲希腊语的听众而言,这一点的震撼或许不像前面提到地点时(如七2~4、10)那样强烈。他提到摩西所受的外邦教育,虽然十分简短,但却增加了辩护的力量,表明神的计划从一开始就不限于以色列。

七23~29 虽然摩西放弃了他在埃及的身分,与他的同胞认同,为他们带来了拯救(「搭救」一字通常译为「救恩」),但他们却拒绝他。参七章35~37节的注释。(司提反从正面说明摩西杀死埃及人的事件,*拉比与希腊裔犹太作者──如 * 斐罗和亚达潘努──也是如此;*约瑟夫是为 * 外邦人写犹太历史,所以完全略去这段记载。)

七30~34 神不单在西乃山向摩西显现,差派他去埃及,并且也称那座山为「圣地」(33节)──控告司提反的人用这个字指圣殿(六13)。
七35~41
像摩西一样被拒绝的救主
七35 摩西也像耶稣一样,被同胞拒绝,不认为他是救主。

七36 摩西和耶稣一样,也行了神迹奇事。

七37 许多犹太人和 * 撒玛利亚人都承认,神会差遣一位像摩西的拯救者来(申十八18)。司提反就像一位优秀的犹太解经家一样,问道:「那位像摩西的先知,与他相像之处究竟为何?」他的答案为:他会被自己的同胞拒绝(七35、39);而他听众的反对,就证明了他的论点(参:赛五十三1~3)。

七38 犹太人记念摩西领受 *律法,并传给以色列人的事(司提反所用的词,可以说明犹太教师对传统的领受与传承,不过不像哥林多前书十一23的用辞那样强)。

七39 既然摩西当代的人拒绝了他,那么,与耶稣同时代的人相信那位被犹太领袖所拒绝的人是他们的拯救者,应该不会太难吧?

七40~41 金牛犊事件是以色列历史中最令 * 拉比汗颜的一段;他们认为这是以色列所犯最大的罪。但是当异教徒问到他们这件事时,他们却感到被冒犯(*约瑟夫早些甚至省略不写),几个世纪之后,他们辩道,做金牛犊的,是随着以色列出来的那些异教徒,而不是以色列人(违反出埃及记三十二1~6)。以色列曾在被摩西拯救出来之后,立刻去拜偶像;而司提反即将暗示,控告他的人也跟随「他们(人)之手所作的工作」──这说法在圣经和其他犹太文献里常指偶像,不过也可以指人所造的圣殿(徒七48)。
七42~50
神对圣殿的看法
  此处司提反直接提出控诉:他的对头所赋予圣殿的重要性,圣经并不支持。圣殿是整个帝国所有犹太人合一的象征,对它的守护者而言,司提反的指控简直就像 * 撒玛利亚人的控诉一般。就连最极端的 * 爱色尼人都只将圣殿的领袖定罪,却仍然渴望圣殿的复兴。

七42~43 司提反用的 * 预言(摩五25~27),*死海古卷十分爱用,他将译为「会幕」(KJV、 NASB,和合本:帐幕)或「神庙」(NIV)的字作文字游戏:以色列无异在旷野抬着异教神祇的帐幕。

七44~47 司提反很快澄清,神的确要摩西按祂的指示建造会幕(参:来九的注释),而会幕一直到大卫的时候还在;圣殿是到所罗门的时候才建的。司提反没有否认神赞同旧约圣殿的建造,也曾赐下祝福;但是他否认神的意思是要它成为偶像,就像他的听众所以为的。

七48~50 以赛亚书六十六1~2证实,神不需要人手所造的圣殿;万有都是祂的手造成的。当时的习惯是读一段先知的话来说明律法,而司提反从先知书(阿摩司书和以赛亚书)所引的相关经文,对他周围之人的震撼,与阿摩司和以赛亚对他们当代之人的震撼不相上下。
七51~53
讲坛的呼召
  希腊罗马式的专题演讲,结论是要带来改变,或带出行动。司提反的演说虽含有法庭辩论的成分,不过,他的重点在控诉听众,不在为自己辩护。

七51 「硬着颈项」和「心未受割礼」,在*旧约里是标准的先知训斥之言;摩西强调割礼(七8),不过灵里未受割礼的,也会从约中剔除(如:申十16,三十6)。司提反所选的言辞再犀利不过。他的重点为,他的听众就像他们的祖先一样,拒绝了神的使者;*圣灵常被视为感动先知的灵。

七52 犹太传统多把先知之死的责任归在以色列身上,比旧约的记载更严厉,因此司提反的听众无法否定他的指控。司提反的作法固然类似希腊传统里的苏格拉底,但与耶稣的相似更有意义──他刻意激怒控诉的人,造成他们杀害他,藉此来证实自己话中的要义:他们和他们杀害先知的祖先一样。

七53 旧约只提到荆棘中曾有天使向摩西显现,此外并没有提神透过天使赐下律法;犹太典籍则加上这点,以促使人对律法更加敬重(亦参:加三19;来二2)。司提反的结论为:他的控诉者错了;违反律法的是他们,而不是他,因此他们是心中未受割礼的人。正像苏格拉底把对神明不敬虔的指控,转到控诉他的人身上一样,他也知道结果会如何:必定会殉道。
七54~八4
第一位殉道者
  罗马人不允许辖下的民族自己执行死刑,但是司提反的听众怒气冲天,按照犹太律法私下将他处死。司提反的死证明了他的话,并为耶稣运动扩展到巴勒斯坦之外立下了神学基础;这件事也导致更进一步的逼迫,而使信仰更直接传播开来(八1);这件事也将种子种在一位名叫扫罗的人心中(七58)──这种子结出果实,后来在大马色的路上有了收成(九3~4;参:司提反与保罗在使徒行传里的讲道,主题有些类似)。

七54~55 审判官通常是站着宣判:在他的反对者正要将他定罪之时,耶稣,这位真正的审判者,则在高举祂的仆人。路加在这个故事里也和在别处一样,让人清楚看见,谁才是真正在神面前受审判(参七57~58、60;参:赛五十四17)。

七56 但以理书七13~14说,*神子的出现将高举义人(以色列),胜过反对他们的人(列国);司提反的听众一定知道,他把自己放在哪一边,又把他们放在哪一边。

七57~58 根据犹太人的规定,被定罪的犯人会被带到城的边上,丢进一个至少两人高的低地。见证人要首先拿大石头,对准他的胸部丢下去(不过很难击准),一直到犯人死去。按照犹太律法,他们在动手之前,要将犯人的衣服剥除;但这里司提反的控诉者脱掉自己的衣服;或许因为他们太热了,就像希腊人在运动时脱衣服一样。但是路加记录这细节,是要辨认究竟哪一方犯了罪──拿石头丢司提反的人,因脱掉衣服而象征性地承认自己是罪人。在摩西的律法里,作假见证的人本身要被处死。
  最初读路加故事的人,可能知道保罗的名字,但却不知道他另外还有一个名字,扫罗(十三9);路加和古代(或现代)的优秀作家一样,暂时隐瞒重要的数据,不予宣布。「年轻人」或「少年人」并不太准确;一般用「少年人」是指十四岁(或二十一岁)到二十八岁,可是这里用的字可以延伸到四十岁。在犹太典籍里(根据:民四35),有些职务要三十岁之后才能担任,不过这点与扫罗在九章2节的使命可能不相干,尤其若他是独身者(犹太传统鼓励男人在二十岁结婚)。当时扫罗才二十几岁(译为「少年人」之字一般所指的年龄),是很合理的。

七59 司提反的祷告很像耶稣在路加福音二十三46的呼求。古代的作者常喜欢指出不同人物的相似之处;路加要他的读者明白,司提反──这位 * 教会的理想代表──殉道,是追随他的主之脚踪。

七60 他最后的话与路加福音二十三34一样;参:使徒行传七59的注释。用石头打的死刑,受刑人要承认自己的罪,并且祈祷说:「愿我的死赎清我所有的罪。」司提反所承认的,不是自己的罪,而是为他捏造罪名的控诉者之罪(参七57~58)。 ——《圣经背景注释》

查阅相关章:
更多关于: 使徒   第七章   注释   圣经   亚伯拉罕   二十   本行   基督徒   约占   他先   使徒   摩西   亚伯拉罕   埃及   的人   雅各   耶稣   以色列   先知   割礼   犹太   犹太人   迦南   约瑟   圣经   以色列人   旧约   之光   基督   帐幕   他们的   自己的   是在   荣耀   圣灵   保罗   法老   上帝   注解   这是
返回顶部
圣经资料,在线查经,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
@c.zyesu.com 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