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徒行传注释-《二十一世纪圣经新译》
使徒行传注释-《二十一世纪圣经新译》
使徒行传
注释
七1-56
第1节有关路加录用讲词的一般原则,参阅二章14节的注释。大祭司问:「这些事果然有吗?」司提反的回答不置可否。基督教与律法和圣殿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一言难尽,司提反从旧约历史的角度来回答,实在是明智之举。他回答的大意是说:犹太教所说,神与祂子民的关系在圣殿和律法以先,甚至比以色列这土地还要早。圣殿、律法,和以色列都不过是犹太教的表达工具而已,不是犹太教的核心。当保罗写信给加拉太人的时候也用同样的策略;那时加拉太人要面对一些把摩西律法当作中心思想来教导人的师傅(加三15-19),保罗和司提反两人的策略都是从亚伯拉罕说起,司提反的这番话,不知是否已经落在站在那里还未悔改的扫罗心田里?
第2-19节讲辞的第一部分主要是关乎摩西以前的犹太历史,主要谈及亚伯拉罕和约瑟,前者的重要性是说明犹太人的宗教建立在神的呼召和应许上。这根基在约瑟的一生中开始产生作用,然而他的家人都不明白,以致因妒忌而抗拒他,把他卖给外邦人(司提反同时代的人也是这样对待耶稣)。
第20-43节司提反被控的罪名之一是「改变摩西所交给我们的规条」(六14)。在这一段里,司提反的辩驳就是针对这一点,他提醒听众,犹太教所努力要保护的教条,在历史传统中亦有转变。所以当司提反谈到摩西的故事时,我们再一次发现他的焦点又是集中在人对摩西和他信息的抗拒;虽然神赏识他,人还是弃绝他。
第44-50节讲辞的第三部分是关乎圣殿本身的。司提反被控糟践圣所和摩西的律法规条,他们这指控假定这两件事情为犹太教的基柱。司提反却提醒听众,这两件事情其实是互相矛盾的。圣殿本身就已经是改变了摩西所流传下来的传统了(六14)。照摩西的传统,神命令要建造的是会幕,圣殿是一个改变,虽然神也容许这改变发生,却决非神所主动提出。如果人要攻击司提反违背犹太教,那么犹太人的经典岂不也要被定罪?因为他在讲辞中引述的就是先知以赛亚的话(赛六十六)。
第51-53节真正违背先知的其实是司提反的听众,他们不但违背了先知,而且抗拒了借着先知说话的圣灵,和先知预言要来的弥赛亚。司提反结束此讲辞时,严肃地攻击他们;他指责说要受审判的是他的听众,而不是他自己,因为他们违背了犹太宗教的精神。
第54节很可能司提反本来还有更多要说的话,但听众极其恼怒,向他咬牙切齿,他才被迫停下来。
第55-56节神赐给司提反一个异象,正如主耶稣受洗和山上变像时一样;天开了,有神的声音说话。这异象的目的不单是要赐给司提反勇气来面对前头的重任,而且神也藉此认许快将要来临的重大转变。山上变像时,神的声音认许耶稣上耶路撒冷受死的决心,这事情并非神喜欢如此,而是事情必须如此发生。司提反的事情也是一样:神认许这个属神的新群体要与传统的旧群体分离。如果说基督教此时就与犹太教完全分离,可能太重一点,但保罗在书末受审时所采取的策略就是环绕着一个有关的理念:就是保罗在世俗(罗马)法庭所面对的控告,实质上是犹太人的内部问题。自从司提反被石头打死那日开始,基督教在犹太教中就成为一个隔离而分别出来的组织,或许亦可以说犹太教本身应有如此的蜕变,而不应该成为当今这个由不同党派混杂而成的运动,因为他们的失败,基督教才成为他们劲敌。
七57-60
他们「摀着耳朵」,「大声喊叫」,目的是掩盖不听更多他们心目中以为是亵渎的话。暴动的群众等不及正当的审判程序,所以没有正式的判决或定罪,他们就把司提反「推到城外,用石头打他」。
经文说:「作见证的人把衣裳放在一个少年人名叫扫罗的脚前」,从这句话中,读者不但得知当时扫罗在场,而且还知道他不是指控司提反的见证人之一。同样,七章60节明说扫罗喜悦这事,显示他没有直接参与用石头打死司提反。有趣的是:司提反最后的祷告说:「不要将这罪归于他们」,「他们」也包括扫罗在内。此祷告所用的字眼与耶稣在路加福音二十三章34和46节所说的互相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