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家园
阅读导航

使徒行传第廿二章-《每日研经丛书》

使徒行传第廿二章-《每日研经丛书》

使徒行传相关章:

保罗对那些要害他的暴民的辩謢,不在乎辩论而在于说出他的亲身经历;个人经历毕竟是最难驳倒的论据。这辩謢在本质上是个似非而是的道理。它所强调的是两点:

(一)它强调保罗与他的听众的同一性。他是犹太人,而且他绝不忘记(比较林后十一22;腓三4,5)这事。他是大数人,而大数并非一个小城。它是地中海一个大港,位在塞纳斯河(Cydnus)口,为远方伯拉河经小亚细亚各地而来的终点。它是古代的一个最大的大学城。他是拉比,在迦玛列门下受教,而迦玛列乃‘律法的荣耀’,大约五年前才去世。他曾经为祖宗的信仰而热心迫害人。在这一切事上,保罗全与听众相一致。

(二)它强调保罗与其听众不同之处。根本上的差别乃是他视基督为万人的救主,视上帝为爱惜万人的。他的听众却视上帝是只爱犹太人的。他们要固持上帝所赐他们的特权,而且视那把特权广传及国外的人为亵渎者。不同之处乃是保罗亲自见到基督。

保罗一方面与他的听众同一体;另一方面他却与他们分别开来。基督徒正是这样,他活在世上,但是上帝把他区别开来,使他成为圣洁,从事特别的任务。

保罗续述他的生平(廿二11-21

首先,保罗又一次强调他与听众的同一。他到达大马色时,指点他的是亚拿尼亚,他是个虔守律法的人,也是犹太人所共知的好人。保罗强调的事实乃是他并不是来毁坏祖先传下的信仰,却是要成全它。这是路加的远视叙述。我们把这使徒行传第九章和加拉太书第一章对读,便发现这是保罗三年以后上耶路撒冷,那就是在他访问亚拉伯及在大马色作见证之后的事。

在使徒行传第九章,我们知道他离开耶路撒冷,是因为那些愤怒的犹太人会危害他的生命;而这里却说他离开是因为一个异象。这两者之间并不矛盾,而是从不同观点述说同一件事。保罗所要提出之点乃是他并不愿意离开犹太人。上帝叫他离开时,他便争辩。他说他过去的纪录一定会使他的转变对犹太人更为印象深刻;但是上帝说犹太人绝不会听他的,而他必须到外邦人中去。

这里有某种不满足似的,正如他的主一样,保罗自己的人不会接待他(约一11)。他简直就是说,“我有无价之宝的恩赐要给你们,但是你们不肯接受;所以给了外邦人。”

第十四节不只是保罗生活的撮要,也是基督徒生活的撮要。其中包括三点。(一)知道上帝的旨意,基督徒的第一个目标是要知道上帝的旨意,并且遵行。(二)注目那义者。基督徒的目标是天天在复活主的临在中行走。(三)听上帝的声音。据说有一个伟大的讲道者在讲道中,一而再地停下来像要听一个声音。基督徒要常常在世界的众多声音之上,听上帝的声音告诉他往那里去,并且作什么。

难堪的敌对(廿二22-30

由于提及外邦人,又叫暴民泪昂起来。犹太人反对的不是对外邦人讲道;他们所反对的乃是外邦人不曾接受割和律法,便得到特权。如果保对外邦人传讲犹太教的轭,一切便会安然;就是因为对他们传讲基督教的恩典,犹太人才暴怒起来。他们依东方人的作风,采取一般的,表示不同意的办法,他们喧嚷,摔掉衣裳,把尘土向空中扬起来。

千夫长不懂亚兰文,也不知道保罗说的什么;但是有一件事他确然明白──他一定不容许暴动,而且一定要马上对付任何可能引致暴动的人。于是他决意用鞭子拷问他。这并不是惩罚;只是使人吐露真情或认供的最有效的办法。鞭子是一种用尖锐的骨和铅装饰好的皮鞭。没有人可以抵受得住,而且许多人因此致死。

后来保罗说话了。西塞罗(译注:古罗马雄辩家,政治家,哲学家Marcus Tullius Cicero 106-43 B. C.)说过:‘捆绑一个罗马公民是恶行;殴打他是罪行;杀死他便差不多像弑父一样的坏。’千夫长害怕起来。保罗不只是公民,而且生下来便是自由的(人)就是千夫长必须用钱才买得到的自由。千夫长知道他做了一件一定使他丢官,也许可以使他丢命的事。于是他解开了保罗,而且决意叫他面对公会,以求了解实情。

好几次保罗准备维护他的尊严;可是从来都不是为了他自己的缘故。他知道他的任务尚未完成;有一天他会甘心为基督而死,可是他却不会在这时候丢掉他的生命。──《每日研经丛书》

查阅相关章:
更多关于: 使徒   注释   圣经   耶路撒冷   保罗   辩词   三篇   本书   他在   基督徒   使徒   保罗   的人   罗马   耶路撒冷   耶稣   犹太人   犹太   千夫   基督   基督徒   见证   公民   外邦   自己的   大马   尼亚   旨意   福音   教会   这一   权柄   圣经   注解   信徒   的是   二十   之光   公会   文意
返回顶部
圣经资料,在线查经,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
@c.zyesu.com 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