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家园
阅读导航

使徒行传第十六章-《精读本圣经注释》

使徒行传第十六章-《精读本圣经注释》

使徒行传相关章:

 

16:1-10 路加简略记载保罗在特庇和路司得的事工。因着第二次布道旅行的目的,路加有意简略已听到福音地区的事工。只刻画了将担当重要福音事工的提摩太。选立教会领袖时,信徒的评价很重要(4:3;10:22;22:12)。评价重点在于圣灵所结出的果子——人格,而不单纯在人的才能和性格(加5:22)。提摩太从小受外祖母罗以和母亲友尼基的影响熟知圣经(提后1:5;3:15),可能在保罗第一次布道旅行时接受了主。归信后,他的活跃成为大家的榜样(罗16:10;林前4:17;提前1:2)。在这次旅途中出现了有名的马其顿异象。

16:3 给他行了割礼:保罗的方针是始终根据各地的情况和文化向人传扬福音,但对待改变福音真意的行径非常严厉(林前9:20,22;加5:2)。保罗让提摩太受割礼的原因:①尽量减少在访问地与犹太人发生不必要的摩擦。他所有的关注和精力都在福音的扩展上,丝毫没有亵渎犹太人传统之意;②与犹太信徒友好相处。耶路撒冷会议接受保罗关于割礼的见解,保罗访问各地时也传达会议决议。在这种情况下保罗允许提摩太受割礼,是要表达他没有强烈反对割礼之意,同时再次说明受割礼与否都不被福音排斥(创17:9-14)。

16:6-10 保罗访问特庇、路司得、以哥念等地区后,试图顺着罗马大道去以弗所,但被圣灵制止。因此他改变方向,想经过弗吕家、加拉太,北上到庇推尼地区,再一次被圣灵制止。保罗的计划屡次遭到神的制止,他只能安静等候神的引导。此时,出现了马其顿异象。在这一系列事件中,看见神的带领。本文使用“圣灵”(6节)、“耶稣的灵”(7节)、“神”(10节)等多种表达方式,明确表明宣教主体是三位一体的神。马其顿异象在教会历史占非常大的比重。如果主宰历史的神未向保罗显现,或保罗不肯顺服,欧洲文化和文明的版图就截然不同。

16:11-40 保罗第二次布道旅行中腓立比的事工。腓立比相当于通往欧洲的大门,由执政官直接统治,是皇帝的直辖市。由于这样的地理和政治要素,腓立比传道具有深刻的意义。在这里的时间虽然短暂,但保罗给腓立比教会打下良好的基础。腓立比教会也对建立人保罗非常忠诚友好(腓1:3-5),保罗也非常信赖他们,只接受腓立比教会的财政支持。保罗表达喜乐最多的书信就是腓立比书。路加记录保罗访问腓立比教会时,使用了“我们”(16:10-17;20:5-15),由此推测路加也参加了腓立比宣教事工。

16:12 马其顿这一方的头一个城:马其顿的首都是帖撒罗尼迦,但路加把腓立比视为“头一个城”是有根据的。腓立比在罗马帝国内拥有如此地位,是因B.C.42的腓立比战争。此次战争,亚古斯都击败普鲁托斯和该撒,当上罗马皇帝。亚古士都把失去勇猛的老职业军人迁入腓立比,把此地列为罗马直属殖民地。腓立比位于海陆通道上,是战略要地、农业和商业中心、闻名世界的医学教育机构所在地。

16:13 河边:按照犹太人规例,有10名男子定期聚会,便能形成会堂。不到10名,就在河边或海边聚集、祷告(诗137:1)。在腓立比没有会堂,可推测散居的犹太人较少。

16:14-15 保罗的腓立比事工始于吕底亚的悔改。吕底亚停留在腓立比,好象是为了扩大生意,她在推雅推喇城受过敬虔的犹太教育。有人说吕底亚就是腓4:3中“与我一同劳苦”的人。吕底亚的家成为腓立比宣教中心(40节),她为腓立比教会的成长付出了许多努力。

16:15 强留我们:保罗不求自己的益处,把见证基督作为莫大的喜乐(林前9:15),尽量避免带给信徒麻烦。保罗一行谢绝住在吕底亚家,吕底亚盛情难却,他们只好答应。吕底亚的态度教导我们:①热心招待客人,表现出信徒应有的生活样式(来13:2);②不只满足于永生的喜乐,更渴望长成基督的身量,为了生命更加成长,极其渴慕神的道(弗4:13)。腓立比教会能够发展,与信徒们的自愿的献身精神分不开。

16:16-34 与以吕马(13:8)及以弗所银龛(19:24-27)事件类似,使女的主人逼迫保罗,也是因为个人利益。保罗在他的书信书中暗示过在腓立比所受的凌辱(林后11:23,25;腓1:30;帖前2:2)。保罗和西拉被囚在内监,两脚上了木狗,仍然唱诗赞美神(25节),向给自己带木狗的看守传福音(31节)。保罗的书信记载了他超越环境、对基督的盼望与喜乐、无畏的信心(罗8:38,39;腓4:4;来3:6)。他的告白不是根据理论,而是基于鲜活的经历产生的信念。

16:17 使女被巫鬼所附,使人联想到在耶稣面前呼喊的污鬼(可1:24;3:11;路4:34,41;8:28)。神能借着敌对者的口赞美福音。巫鬼为阻碍福音,计谋诡诈。撒但没有能力直接对抗基督的福音。基督的死和复活已打败撒但的权势(路10:18;西2:15)。撒但就装作光明的天使,把自己装扮成福音的友好者,更诡诈地阻碍福音(林后11:14)。

16:19-21 敌对者给保罗一行定了三个罪名:①激起当地居民对犹太人的反感(20节),塑造民族优越感,加深对福音见证者的成见;②破坏罗马帝国的公共和平,播撒骚乱和暴动的种子(19:40;24:5;王上18:17);③搅乱罗马帝国的宗教。罗马十二判法中有“一个民族不可随意更换所信奉的神”的条例。在罗马帝国各民族有宗教信仰自由。但强迫人信奉某一宗教,就是犯“搅乱风俗”罪,要被禁止。基督福音是宇宙性的,绝不局限于某一民族。所以随之扩展必会引起摩擦。犹太领袖早已意识这点,于是拼命在罗马法庭控告保罗是“鼓动生乱的人”(24:5),但证据不足只好延长审判(22:24;25:18,19)。

16:22 官长:罗马殖民地腓立比在行政上独立于帖撒罗尼迦的州政府。大部分罗马殖民地都差遣两位执政官,下面再安排两名差役施行执政官任务(35,38节)。看守大都是退役军人,不仅保障他们的生计,也考虑到他们的武艺和忠诚。本节的“官长”可能是执政官。

16:23-24 保罗被严刑拷打处于半死状态(林后11:23),被监禁于重重看守和黑暗无光的内监里,两脚上了木狗。保罗和西拉能够出狱,简直不可思议,惟有超然的神迹才能救出。

16:25 祷告唱诗赞美神:保罗和西拉被严刑拷打,在监狱里等候斩首。逼迫者希望看到他们懊悔。然而,他们的期待落空了。因为:①保罗和西拉处于极其恶劣的环境中,却没有停止祷告。可能他们祈求,就像基督多受苦楚一样,也要靠基督多得安慰(林后1:5);祈求藉着自己所遭遇的事更叫福音兴旺(腓1:12);祈求逼迫者悔改认罪归向神;②在极其艰难的环境中,他们没有停止赞美神。他们为福音甘受凌辱(太5:12;林后12:10;彼前2:20),以感恩的心赞美神(帖前1:2;5:18)。

16:27 要自杀:罗马法律规定,犯人逃跑,看守就要代替犯人受刑(27:42,43)。

16:31 初期教会传福音的最大的主题。跨越时代成为基督教永恒真理的核心。

16:35 释放那两个人吧:官长认为笞刑和入狱一夜,对他们已成为充分的警告,可以释放他们。我们知道这是神的旨意允许的,若不是神所定的,任何人都不能处置神的使徒(太26:45;约13:1)。

16:37 我们是罗马人:罗马公民受审时,本人有权选择地方法律,遇到问题难以决断,可以请求皇帝亲自审问。(22:25-29;25:9-12;26:32;27:1;28:16)可看到罗马公民的抗诉权,在已受审的情况下,可以避免笞刑;若不服审判,可以直接向皇帝上述。因为没有经过审判,也没有给罗马公民保罗和西拉分诉的机会,便辱打了他们(38节),官长十分害怕。保罗表明自己罗马人身份的理由:①为了保护刚诞生的腓立比教会。只要有利于福音,保罗可以使用任何方法(腓1:18);②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苦难。遭受无辜的苦难,只要靠神忍耐,便是美事(彼前2:19),但不能把苦难本身美化。

—《精读本圣经注释》

查阅相关章:
更多关于: 使徒   注释   圣经   保罗   成了   基督徒   被称为   忠心   门徒   果子   使徒   保罗   马其顿   的人   罗马   割礼   犹太人   福音   官长   犹太   教会   圣灵   西亚   囚犯   耶稣   西拉   使女   基督   加拉   地方   基督徒   信徒   他们的   耶路撒冷   自己的   注解   文意   圣经   路加   之光
返回顶部
圣经资料,在线查经,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
@c.zyesu.com 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