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家园
阅读导航

以西结书导论-《启导本圣经注释》

以西结书导论-《启导本圣经注释》

以西结书相关章:

以西结书导论

以色列民族宗教的中心耶路撒冷被毁前十一年(主前597年),以西结和其他犹太人一同被掳往北方的巴比伦。他在迦巴鲁河畔见到异象,蒙召向自己的同胞讲安慰的信息,也宣告神对罪的刑罚,先后达二十五年之久。

他不只用口讲,也藉象征的动作说预言,例如妻子死了不举哀、吞下书卷、以及剃发、封口,他都一一照神的吩咐忠实履行。他生活严谨、精力过人、品格之高可埒日月。

《以西结书》素有“被掳之先知书”之称,不仅因为这书产生在犹太人被掳时期,先知本人也是被掳者,在被掳的人中服侍。本书列于《耶利米书》之后(《耶利米书》及《耶利米哀歌》),因为这两卷书同为应历史之需要而写,可谓危机时代的著作。

以西结是“圣灵的先知”,因为本书记述了圣灵对先知的启示。神的灵在此多难的时期工作不息。

以西结也是“个人的先知”,或个人主义的先知,不是他标新立异,树立个人英雄形象,而是他着重个人责任。以色列每一“个人”在旧约的团体中固然有集体的责任,但是自身应该负宗教的责任—敬神,也要负道德的责任—对人。耶利米虽然着重个人,但强调个人的灵性;以西结则着重个人的德行。

以西结是“祭司的先知”,他原是祭司,又蒙召为先知,所以集两种职责于一身,并且综合二者的优点,成为被掳后先知职事极大的突破。

在早期的先知著作中,大多对祭司型的宗教经验,持反面的态度,认为礼仪不若灵性重要;但是被掳之后,圣殿被毁,礼仪已废,民族精神消失殆尽。以色列被掳的人痛定思痛,重新注重敬拜。圣殿必须重建,民族的信仰必须建立,这正是本书所强调的信息。祭司型与先知型的宗教经验同样重要,不可重此轻彼,应有适当的均衡。

·大纲·

审判的信息        1:1-24:27

(在耶路撒冷被毁之前)

复兴的信息        25:1-48:35

(在被掳时期)

(一)论列国的预言    25:1-32:32

(二)论应许与盼望    33:1-39:29

(三)论理想的圣殿    40:1-48:35

版头:预言灾祸

·参考资料·

一、本书作者

以西结是一位祭司(1:3),蒙召为先知,在犹大国败亡前后,奉命传耶和华公义的信息。由于他是祭司出身,所以特别强调圣殿的重要(7:22;24:19-21)。他也十分着重圣物与献祭(22:8,26;24:1-14),严责敬奉偶像的罪,看拜偶像与行淫乱同样严重(16:24-25;18:15;22:9)。他从先知的立场,看宗教与道德的关系十分密切。义行是首要的(18:5-9),混合异教信仰的宗教是不虔不义最基本的原因(11:12;20:32)。

在以西结蒙召的经验中,他看见耶和华的荣耀,宝座在车轮上运转(1章)。他是在被掳之地迦巴鲁河边看见这异象。又有书卷的异象,他受命吃书卷(2:3-3:9)。前者有祭司型的特点,而后者是先知型的,以话语为中心。

以西结又有特殊的属灵感受。神的灵(或手)降在他身上,使他在引导下,有一些特殊表象性的动作(4-5章;21:12等),似乎很奇特,重要的信息却以动作来表达。“灵”字在本书出现约52次,几占旧约用字的七分之一(全部用了378次)。以西结可称为圣灵的先知。以赛亚为圣子的先知,预言圣子弥赛亚的来临。耶利米为圣父的先知,耶和华是父亲,呼召背道的儿女回来。他们和以西结都被称为大先知,不是比小先知更重要,而是比小先知书的篇幅长。在三大先知书中,本书最短,只有48章,比《耶利米书》短4章,比《以赛亚书》短18章。

二、职事日期

以西结的先知职事,是在被掳前后。一般学者认为他蒙召是在主前592年,犹大实际败亡是在587年。这五年是十分紧要的关头。以西结大声疾呼,警告犹大人可怕的审判即将来临,若不及时切实悔改,必遭历史上空前的浩劫。信息大多记载在1-24章。耶路撒冷败亡之后,信息的内容为盼望将来的复兴,在25-48章。

以西结应与耶利米同一时期,可能有一度曾在同一地方—耶路撒冷传道;只是以西结似比耶利米年轻。他一定受耶利米极大的影响。二书若干相似之处列表如下:

《以西结书》《耶利米书》7:26 18:1812:2 5:2113:16 6:1420:4-317:21-26; 11:1-8; 16:10-1322:17-22 6:27-3033:1-9 6:17

以西结先知的职事,主要是在迦巴鲁河边被掳的人中(1:1)。他也被灵提至耶路撒冷,在圣城中传道。

三、体裁特色

本书是旧约先知文学中的佳作,有极美的诗文,也有平铺直叙的散文。

先知用很多比喻,如葡萄树(15章)、大鹰(17章)、母狮与幼狮(19章)、积薪沸釜(24章)等。

在内容方面以重复来着重要义,如第10章重复第1章,33章重复第3章,又18章重复3章与14章。

本书体裁方面还有启示文学的特性,就是预言较为遥远的将来,如9,37-39章;40-48章论理想的圣殿也具有启示文学的色彩。这些都是末世论重要的资料。

四、神学思想

1,耶和华的荣耀:本书开端的异象,描述耶和华的荣耀。当耶和华显现的时候有狂风、大云、烈火。神是超越的,超越在自然之上、历史之上。活物的形象与翅膀、转轮都象征神是无所不在、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主。

神的荣耀表明祂的同在,耶和华不只在圣地与圣殿,祂也在外地异邦,祂的宝座到处运行。神是普世的主宰。以色列人叛逆,使耶和华的荣耀,逐渐而徐缓地离去(8-11章),在复兴的时候才回来(43章)。

2,拜偶像的罪孽:耶和华是忌邪的神,人不可侍奉别神。自第8章起描述拜偶像的罪,有迦南、埃及、巴比伦的异教迷信,使神忿怒,因为这些是可憎之事、可厌之物。耶路撒冷败亡之后,这些仍未除尽。神要那些被掳归回的人除掉(11:18)。对他们拜偶像的罪,神以刀剑、饥荒及瘟疫来刑罚,使他们认识耶和华是公义的神。

3,个人应负责任:在3:16-21与33:1-20特别提起守望者的职任。18章更强调个人责任的重要,因为神照每一个人的行为来报应。这是为了杜绝一般以色列人错误的观念,以为民族的败亡不是他们的责任。先知固然将亡国的事追溯到祖先的失败,但当代的人仍有责任,无可推诿。同时先知也给予鼓励,不可因目前的厄运完全陷在无望中,因为他们若真诚悔改相信,复兴仍是可能的。主耶和华说:“我不喜悦那死人之死,所以你们当回头而存活”。

4,救恩的面面观:救恩是神的作为,将新灵放在得救的人里面,又从他们肉体中除去刚硬的石心,赐给他们柔软的肉心(11:19)。新心与新灵再在18:31提到。在36:24-28,再提内里的更新,正如耶利米在31章所论。

37章所记平原的枯骨复苏,主要是指民族的复兴,但也可指个人的救恩。神的话与神的灵二者促成这救赎的恩典,为旧约中少数有关复活的道理。

5,余数重申圣约:在审判之后有余数(或余民),他们成为复兴的核心;这是旧约先知一贯的思想与信念,也是《以西结书》信息的重点。先知曾两次向神哀求:“主耶和华啊,你要将以色列剩下的人灭绝净尽吗?”(9:8;11:13)神将盼望寄托在被掳的人身上。他们是余民,虽然分散列邦,神要作他们的圣所,并且指望他们回来,又要将以色列地业赐给他们(11:16-17)。

耶和华保留余民,为重申圣约。神的信实没有把圣约废弃。36:24-28与耶利米的“新约”,可说是异曲同工。赐地业是圣约的内容,有新的心灵,可遵行律法,因为律法是圣约的宪章。“你们要作我的子民,我要作你们的神。”(11:20;36:28等)这是圣约的条款。

五、信息贡献

1,神的圣洁有至上的价值,这是先知所关切的事。任何沾污圣洁的事必须及早除去,不然必遭严重的刑罚。

2,启示文学论末事不仅有历史的背景,也是超越历史的;先知的异象包括有更远大的属灵见解与前景。

3,个人责任比集体的责任更重要。任何罪恶都是无法推诿的。罪恶固然有其影响,但个人应该负起宗教与道德的责任。在敬拜上失败,在道德上犯过失,都同样是罪。

4,救恩盼望一直是存在的,即使经受被掳那种可怕的刑罚,这盼望仍旧不可消失。切实悔改,真正相信,必使救恩实现。先知的信息燃着希望之火光!

—《启导本圣经注释》

查阅相关章:
更多关于: 书简   注释   圣经   导论   基督徒   文摘   唐纳   先知   耶路撒冷   以色列   巴比伦   耶和华   犹大   埃及   的人   本书   祭司   是在   二十   经文   书简   信息   这是   书中   一章   荣耀   圣经   他们的   自己的   十八章   旧约   百姓   日期   注释   神谕   法老   译本
返回顶部
圣经资料,在线查经,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
@c.zyesu.com 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