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太福音第五章-《精读本圣经注释》
马太福音第五章-《精读本圣经注释》
5:1-29 本文深刻地启示了神与人,人与人之间应有的美好的关系,被称为登山宝训。马太将耶稣在其公开事工生涯所讲的道分成五大段讲章,登山宝训是第一段。至于登山宝训是在加利利某一山上的讲道文,还是马太把耶稣几次的讲道编缉而成,众说纷纭。其中最有力的见解是耶稣曾在山上以此处记录的内容教导过众人,并且在其他机会也讲过类似的道。但这也并不意味着马太逐文逐句地抄录了耶稣的话,可能在编写耶稣语录时,马太只是整理了其核心内容。关于本卷中的登山宝训和路加福音中的平地宝训的关系,可查阅路6:17-49的注解。
5:1-12 是关于登山宝训中八福的记录,耶稣教导了有关有福者的条件和真正的福份。八福所论的是永恒的幸福,不是属世的短暂的快乐。八福提示了信徒对神的诚实的信仰态度是永享天国喜乐的条件。并且八福之乐是在地上可以享有的属灵的福气<绪论,有关登山宝训中八福的研究>。
5:13-16 耶稣接着讲信徒的使命。信徒所蒙的福是神所赐的赏赐(提后4:7,8)<来13:2,3,信徒的事奉与赏赐>,不是靠人的努力得来的,信徒当做世上的光和盐,荣耀归与神。
5:13 世上的盐:盐有防腐与调味的功用,也可用在其它方面(民18:19;士9:45;结16:4)。盐一旦被使用,虽看不到其形体,但依然发挥其功效。信徒也应如盐一般,虽不为人所见,却担当服侍他人的责任(林后2:14-16)。
5:14-16 光的作用是光照事物,起着照亮或显露的作用。信徒也应如光一般,成为世人的典范,广传福音真理。
5:17-20 此段经文明确了耶稣的权威性。圣经一切教训的权威性在于:①是造物主的绝对命令;②是基于全备真理的教训;③以此教训为标准,施行拯救与永恒审判。
5:17-18 要成全……都要成全:律法与福音的关系非常深奥:①律法的动机、精神都预表了基督(来8:5);②耶稣满足了律法对罪人的公义要求(约19:30);③耶稣升华了律法的精神,启示了完美的道德律。耶稣成全了律法。因此律法与福音不是否定与废止的关系,而是肯定与完成、发展的关系。圣经将两者的关系比喻成影子与实体,训蒙的师傅与真师傅(加3:24;来8:5)。从拯救的角度考察时,律法与福音则形成尖锐的对比。耶稣之所以讲这些话是为了:①有些人将耶稣对律法的教训视为为了获得宗教、政治权利;②主张废掉律法的纵欲主义者(路16:16)。
5:19-20 此段圣经说明了天国公民的资格。
5:20 若不胜于:对当时文士与法利赛人而言,这是很大的冲击。耶稣强调了天国不是律法的形式,而是律法的实质。
5:21-48 耶稣将成全律法的原理应用在第六诫(21-26节),第七诫(27-30节),论休妻(31,32节),论许愿(33-37节),论报仇(38-42节),论爱之实践对象(43-48节)等例子上。
5:21-26 第六诫命是杀人的罪,但耶稣进而禁止杀人的内在动机。这使我们联想到看外貌的人与察看内心的神之间的差别(撒上16:7)。这并不是耶稣补充了原有律法的不足之处,而是更新了犹太人丢弃的律法所包含的真正精神。
5:23-24 此段经文并不是说恢复良好的人际关系比敬拜神更重要,而是告诫我们连对人也不忠诚的人,怎能与圣洁公义的神恢复美好关系,启示了敬拜神的真正意义及纯洁性与有效性(赛1:10-17)。从这一段经文我们应该懂得,我们的信仰生活是通过与神的关系来建立,并通过人际关系来实践。若信仰没有实践,若信仰不是基于与神的关系,那么其信仰是无根基的信仰。
5:25-26 将不美好的人际关系比喻成债务关系。对弟兄有过犯的人(债务者)若不解决其问题,审判者(神)不得不定他的罪。
5:29-30 就剜出来丢掉……就砍下来丢掉:医生有时为病人的生命截取身体中腐烂的部分,教训我们要彻底抵抗罪的污染与腐蚀。此处的手、脚并不指身体,乃是指诱惑的原因与动机。
5:33-37 教训了因人本主义的思考方式持有错误的起誓观念的犹太人。禁止无视神的主权与人的无能而滥用的宣誓,并没有否定纯洁而有其必要性的起誓<民30:1-16,关于许愿与起誓>。
5:37 是,就说是;不是,就说不是:这节经文告诫我们应坦率地陈述个人意见,进行价值判断,试图借神的权威证明自己的见解的动机与结果都是罪。根据圣经,若不是为了传播神的话语,就绝不应起誓。
5:38-42 旧约律法视复仇为合理,并制定了其规则(出21:22-25;申19:21)。但耶稣提倡不抵抗主义,这并非让我们只是忍受,而是怀着宽容的心感化仇敌。因为复仇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但爱则唤醒爱,带来根本性的解决(44节;路6:27)。
5:43-48 在这一段经文中,主进一步命令我们应积极地爱我们的仇敌。耶稣不仅如此命令我们,而且躬身践行,他因为爱仇敌而被钉十字架(来9:28;彼前2:24)。如此,我们也应尽心尽力实践这个命令(约15:9,10;彼前4:8)。
5:44 耶稣兴起爱的运动,不仅规定了爱的质与量,更是规定了爱的对象。耶稣命令爱仇敌、爱逼迫者,使公然奉行极端利己主义的当代人,陷入超越单纯伦理范畴的深深的思考中(约壹4:7)。
5:48 要完全:应留意“要完全”并不是叙述,而是命令。从存在论的角度看,惟有神是完全的,我们既已信神,就理当献上我们的一切,竭力效法他(帖前5:16-18)。
《精读本圣经注释》
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