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家园
阅读导航

马太福音第五章 -《启导本圣经注释》

马太福音第五章 -《启导本圣经注释》

马太福音相关章:

5:1 《马太》5-7章记有耶稣“上了山”向门徒宣讲的教训,故称“登山宝训”,为《马太》所记耶稣五篇较长讲道中的第一篇。其余四篇见10章、13章、18章和24-25章。“登山宝训”讲的是已蒙拯救的人在神的大家庭中生活的原则。对犹太人来说,这是“悔改”的最好解释(3:2;4:17),也说明了律法的真正精神(5:17,21-22,27-28)。“登山宝训”所宣示的新生活原则包括:1,肯定旧约律法是基督国度的正式法典(5:19)。2,宣告基督来到世上是要成全律法(5:17),祂注意的不只是外面的行为,也看重里头的动机(5:27-28;6:1-6);又取消了过去因为人的硬心而作出的律法上的让步(5:31-32;比较19:8)。3,确立了公义和完善的标准(5:48),在这标准下,人人都是罪人,远远达不到神所定的尺度,人因此不能凭行为得救。4,人虽不能凭守律法得救(罗3:20),今天得救的人也不在律法之下(罗6:14),但摩西的律法与“登山宝训”都是神所默示的圣经的一部分,“于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都是有益的”(提后3:16-17)。

“门徒”一词首次在本书出现,所包括的比十二使徒更广(《马太》10章才记载呼召门徒),凡是前来听道,内心渴求耶稣教训的人都包括在内。宝训宣讲的地点似在加利利海西岸的山丘地带,远离尘嚣,十分宁静。

5:3 本节至11节所宣告的,是基督应许赐给信靠祂的人的福分。此处一共列举了九种福分。有的解经家认为第5节是第3节的延伸,因为“承受地土”和得到天国指同一事,而“温柔的人”与“虚心的人”都是指谦卑受苦的圣徒。第11节是第10节为义受迫害的原则的应用与解释。因此一般所说的“八福”实际是“七福”,与本书第13章七个比喻,第23章所记的“七祸”等等相映照。

5:13-16 从这两个比喻可以学到如何应用“登山宝训”所举生活原则。信徒应作“盐”与“光”,从行为上活出基督精神来。“盐”有洁净的力量,又能增添食物的滋味;若失去味道便成废物。信徒应该身体力行耶稣的教训,服务人群,才不致变成无用,被人践踏。城造在山上又稳固又易为人见到。信徒有基督真道作坚固基础,应勇敢作见证,象光照耀;让世人注意到我们的好榜样,归荣耀给神。

5:17 “律法和先知”指的是全部旧约圣经。耶稣基督完美地遵行了旧约律法,以生命实践真道,使福音真理能具体为人认识与了解(来10:4-5)。祂不是要弃掉律法,只是要把神的律法从人为的桎梏与虚假的诠译中释放出来。神的儿女已因基督的拯救脱离了律法的咒诅,不再会因为无力完全实行律法而被定罪,但在生活中须体现律法所包含的道德精神,不是靠此得救,而是有了基督的新生命之后应结出的果子。

5:20 “义”是指对神所定律法的信守。信徒在此事上所能达到的完美程度,必须胜过法利赛人和文士。“登山宝训”不是要废弃律法,而是要贯彻加强律法的真精神。

5:21 本节到48节都是耶稣教训信徒怎样贯彻律法的真精神,来达到律法所要求的标准。

“不可杀人”是旧约十诫中的第六诫(出20:13)。旧约律法的重点在管束人的行为;耶稣的教训着重行为的动机,要求自律与心灵的洁净。因此“怒”与“恨”(比较约壹3:15)都与“杀人”无异。

“古人”指古时从神那里接受律法并作解释的人。“受审判”指依法律程序受刑事法庭或公会的审讯。犹太人的法律制度根本没有处罚“怒”与“骂”的规定,认为是小事。但耶稣指出杀人更基本的原因。

5:22 “拉加”是亚兰语rêkã的译音;“魔利”是希腊语mōros的译音。二者都有“废物”、“笨蛋”的意思,属骂人语。(mōros可能就是亚兰语的rêkã)。

5:24 与人和好比到圣殿献祭还重要。

5:27 “不可奸淫”是十诫中的第七诫(出20:14)。耶稣将心里犯奸淫与实际犯奸淫加以界说。耶稣的教训是:看见女人动淫念便是奸淫。比较5:21注。耶稣并没有改变神的律法,只是重申旧约律法的基本精神。参《路加》16:18注。

5:31-32 旧约有关离婚的律法见《申命记》24:1。耶稣严禁离婚,因为离婚为再婚开路,也可以导致一方或双方犯奸淫。淫乱指婚前或婚后不轨的性行为。淫乱破坏了神所制定的一男一女纯正结合的婚姻(创2:24)。

5:33-37 耶稣要求信徒随时随地说诚实造就人的话。一个人要是只说真话(37节),根本没有发誓的必要。犹太人只规定不可背誓,不可发假誓(33节),但耶稣要人进一步做到非常诚实,不靠指天笃地发誓来见证。

“天是神的座位”,“地是祂的脚凳”和“大君的京城”分别来自旧约《以赛亚书》66:1和《诗篇》48:2。

5:38-42 耶稣教我们应以克制来替代报复,不要以恶报恶(参罗12:17-21)。第39节的“打”字希腊文为rhapizo,意为用手背批人的脸,是一种对被打者的侮辱,应受到法律的惩处。照法例,罗马士兵有权强迫老百姓替他们背负行李。对这些,我们的反应不是报复,而应以善胜恶。

“以眼还眼”的原则出自旧约,见《出埃及记》21:24。立法的原意不是鼓励人复仇,而是给司法者一条秉公审理的原则。

5:43 “爱你的邻舍”出自《利未记》19:18。“恨你的仇敌”不见于旧约,可能是犹太人自己引伸出的解释。耶稣要我们用实际行动彰显神的大爱,关怀他人的疾苦,为逼迫我们的人祷告(44节)。我们爱人要象天父爱祂的子女一样,慷慨地给予一切的人(45节)。

5:46 “税吏”是代罗马政府向犹太人收税的人。做税吏的大都贪婪强夺(比较路19:8),为犹太人所不齿,故将税吏和罪人并称。

5:47 普通人“请安”不只是问候,也表示对人安康的关怀。“弟兄”指信徒大家庭中的人。

5:48 天父喜欢祂的子女有不自私、能爱人的完美品质,甚至去爱不值得爱的人。靠着主的恩典,是可以培养出这种品质的。

—《启导本圣经注释》

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

查阅相关章:
更多关于: 马太   福音   第五章   注释   圣经   基督徒   文摘   道尔   唐纳   马太   福音   耶稣   的人   基督徒   旧约   基督   上帝   门徒   自己的   犹太   这是   天国   教训   他们的   是指   奸淫   先知   信徒   犹太人   的是   圣经   摩西   希腊   经文   罗马   是在   弟兄   都是   导论
返回顶部
圣经资料,在线查经,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
@c.zyesu.com 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