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家园
阅读导航

马可福音注释-《二十一世纪圣经新译》

马可福音注释-《二十一世纪圣经新译》

马可福音相关章:

马可福音

注释

二1-12治好瘫痪病人(参太九1-8;路五17-26)

以下这件事让我们看见先前那名痳疯病者,将被耶稣治好的消息四处张扬的后果。当耶稣回到迦百农,他的房子很快便挤满了人,可能都是些渴望获得医治的病者。但耶稣却继续向他们传福音,因为这是祂的使命。因此,当那四个人因急于为他们那位瘫痪的朋友求医,以致拆通屋顶,将病者缒到正在教导众人的耶稣面前时,耶稣极有可能会悖然大怒。但耶稣却只看见他们的信心。祂似乎从来没有在缺乏信心的情况下施行医治,不论信心是出于患者或其它人士。或许,这4位朋友以为,他们的行动能使耶稣回心转意,放弃「无用」的传道,再次施行「实际」的医治。耶稣这次没有实时治好那病者,却公开赦免那人的罪。试想象他们当时的失望表情。耶稣明白到,这正是那人最渴望和最需要的东西。耶稣从来没有说过,所有疾病都是直接与罪有关;这是昔日大部分犹太人的信念,今天仍有不少基督徒相信两者是互相关连的。不过,今天大多数医生都会同意,许多疾病都间接与我们的精神状况有关,而某些疾病更因罪咎感而引起。也许,我们现在所看见的便是这样的一个事例。

假如不是有一些律法师在场,故事可能就此完结(因为那位获得赦罪之乐的病者,可能已不在乎自己的病是否痊愈)。他们相当正确地判别出,只有神才有赦罪的权柄,所以,耶稣假定自己拥有赦罪的权柄,是一种亵渎神的行为。他们从没有考虑过耶稣是否只是一个普通人。福音书没有蓄意将耶稣那洞察人心的能力秘而不宣,祂知道他们心中的想法,于是便提出了一个非常显浅的问题:赦免人的罪容易,抑或治病容易?虽然没有人道出答案,但各人都知道赦罪的能力无法验证,而治病的能力却非常容易验证。耶稣为了证明自己拥有赦罪的能力,以及作为神国的征兆,于是便治好了那名瘫痪病人,至此再无可供争论之处。然而,在场的人随之产生的只是希奇,而明显不是对耶稣的信心。

耶稣以「人子」来间接称呼自己,似乎是蓄意含糊其词。我们在马可福音中经常见到耶稣这样自称。这个名称可以有几个不同的用法,例如指到「凡人」(有与普遍人类认同之意),或响应但以理书七章13节那位由神委派从天而来、执行神管治的人物。

这又是马可福音另一个主题的开始──宗教领袖对耶稣的排拒。他们既不接纳约翰,如今也不会接纳耶稣。那些没有被偏见所蒙蔽的普罗大众,却愿意听从两人的教训,接受福音。

二13-17呼召利未(参太九9-13;路五27-32)

此处是神国的另一个征兆:耶稣曾经替人赶鬼和治好病者,如今,祂表明自己同样能够医治软弱的灵魂。事件由耶稣教训人开始。马可从来没有像路加或马太那样详细记载教训的内容;对他来说,神国的福音就是一切教训的核心。耶稣对利未的影响力,并非出于像今天某些异端领袖所运用的催眠能力或个人魅力。正因如此,马可尽量将事件的过程浓缩,只保留重点。

倘若我们忘记了昔日的「税吏」所代表的含义,我们便不能领略利未蒙召的奇妙。它相等于我们今天的「高利贷」、「贵利」,而且,还要加上「卖国」的罪名,因为他们所效力的对象,通常是人民所憎恶的政权──就如当时的独裁者希律王。一般的税吏都贪婪、狡诈和腐败。对犹太人来说,税吏更令人反感的是,他们经常与非犹太人来往,在礼仪上是不洁净的。除了耶稣之外,哪有人愿意呼召这样的税吏来跟从自己?假如利未与马太是同一个人(虽然马可没有这样说),那么,除了耶稣以外,还有人愿意拣选这样的人来作使徒吗?耶稣到利未的家中作客用饭,被文士视为离经叛道的事,使他们感到极之愤慨。因为在文士的眼中,坐在房子中的全都是「税吏和罪人」,连一个「义人」也没有。这里所指的「罪人」可能只是语带憎恶地指到同一班税吏,又或是指到社会中的其它「边缘人士」,他们亦群集在耶稣面前,求取赦免和新的生命。

文士问耶稣的门徒,为何耶稣跟税吏和罪人一同吃喝。耶稣听见他们的质询。便回答:正如医生按理应该经常接触病者,祂与罪人来往也是理所当然的。耶稣降世的唯一目标,就是呼召罪人去获得心灵和生命上的改变(17节)。祂没有任何东西可以给予那些自义自满的人,因为进入神国的唯一途径,就是要承认自己是罪人。今天,有放高利贷的、骗子或妓女群集在我们的教会吗?当他们怀着悔意和信心来到教会时,我们会欢迎他们吗?抑或我们的反应就像文士那样?我们是否感到不自然和尴尬,于是便转身离去?

二18-22旧和新(参太九14-17;路五33-39)

耶稣那种「非正统」的表现,不单惹来宗教领袖的批评,更使普罗大众感到大惑不解。他们想知道为何耶稣的门徒,不像法利赛人和施洗约翰的门徒;耶稣的门徒似乎不大理会犹太教的某些礼仪,例如守每周的禁食日。遵守这些礼仪虽然并不属于摩西的律法,但在犹太人的眼中却具有相同的重要性。耶稣立时作出了一个简明的回答:没有人会在婚筵中禁食。禁食表示哀伤,要是真有任何哀伤,那便应当在婚筵完结、新郎离去后才表现出来。这句话可能是当时流行的谚语(像上述医生和病人那句谚语一样),但耶稣提到新郎时,显然是指自己。「离开他们」的词组取材自他们日常用语的说话,包含暴力(甚至是死亡)的意思,因此,可能耶稣指的是十架会为众人带来哀伤。

这里在探讨比禁食更深层的问题。假如耶稣已经带来新的属灵生命,犹太教那套一成不变的旧有形式,是否已经足够,抑或需要有所更新?这是今天许多地方的不同教会在经历灵恩复兴或复兴运动后所面对的问题。他们必须作出某些协调和变革,否则就像许多已出现的可悲例子一样,出现分裂或分党,造成双方的重大损失。耶稣从来没有责备人禁食,祂自己也禁食。然而,犹太人那种形式化和强逼性的禁食,与耶稣带来的新生命所蕴含的自由和自发性,完全格格不入。我们是否容让自己所喜爱的旧有形式,来窒息我们的新生命?我们必须遵循某些形式,可是,我们是否愿意创造出一些合宜的新形式?

二23-28安息日的主(参太十二1-8;路六1-5)

从耶稣不断遭受人的攻击中,似乎令人明白到神国的其中一个征兆,就是遭受到那些视而不见、不明所以的人的抗拒。以下这段经文记载了耶稣的门徒因为饥饿,在安息日掐了麦穗吃,破坏了繁复的安息日律法,因而引致耶稣遭到攻击。耶稣引用圣经中一个无法否定的例子,来回答法利赛人的质询。戴维王曾经在饥饿时,更严重地违反了安息日的律法,但他却没有因此而遭受责备。耶稣对那些自称是圣经专家发出「你们没有念过么?」的质疑,无疑是极大的讽刺,耶稣在辩论时常采用这种讽刺的方式。戴维那件事是发生在亚比亚他的父亲亚希米勒当大祭司的期间,不过,大祭司的姓名并非事件的重点。

有些拉比真的相信神造人是为了使人在地上守安息日,他们更以此教导人。耶稣表明此教训是何等的荒谬,祂更指出神设立安息日,是要让人获得休息和敬拜祂。当耶稣自称是安息日的「主」时,祂再次采用「人子」这个奥秘的称号。耶稣的话可以解释为所有人都有权决定如何守安息日。但较合理的解释,似乎是指到耶稣自己有权决定安息日的意义。若然如此,祂是明显地宣称自己与设立安息日的神平等。马可再一次引发出人子──耶稣──是谁这个问题。这个问题愈来愈重要了。

那些攻击耶稣的人是否蓄意对真理充耳不闻呢?假若某人不接受基督和祂宣称的身分,他就会像昔日的法利赛人和文士那样,愈来愈强烈地反对祂。这是耶稣经常提到的属灵定律的负面反应。我们愈肯去回应真理,就愈能够掌握它。我们对真理愈无动于衷(完全不加理会或充耳不闻),所能掌握的就愈少。这是我们在耶稣的比喻中所见到的基本真理。

查阅相关章:
更多关于: 第二章   福音   注释   圣经   基督徒   文摘   道尔   唐纳   马可   福音   耶稣   的人   安息日   瘫子   门徒   基督   文士   罪人   马太   皮袋   他们的   约翰   宗教   人子   权柄   法利赛   圣经   导论   犹太人   犹太   自己的   犹太教   旧约   新约   大卫   第二章   信心   之光   注解
返回顶部
圣经资料,在线查经,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
@c.zyesu.com 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