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各书注释-《二十一世纪圣经新译》
雅各书注释-《二十一世纪圣经新译》
雅各书
注释
五1-6富人的结局
雅各布现在转到讨论富足的非信徒,那些人不单在拥有财富的考验上失败,也成为教会部分压力的来源,因为他们占贫穷基督徒的便宜。他们剥削别人,或因对方是穷人,或因对方是基督徒,这两方面都有可能。雅各布没有指明这些剥削人的要作甚么,只是定他们的罪,正如旧约先知宣告恶人的命途一样。
如果基督徒应活在将临的喜乐中,纵然受考验也必喜乐,因为将会得到赏赐(一2);那些富足人,则应活在将临的悲哀里,因为他们必受审判,正如基督徒必得报酬一样。雅各布从未来的角度看他们的财富,看见他们大量的财产「坏了」和「长了锈」。如果雅各布今天写这封信,或会加上一些关于通胀的论述。他直接应用耶稣在马太福音六章19节的教训,说明世上的财富充其量只不过是短暂的。
不单如此,那些富足人在永世里也会失去财物。他们的财物之「长了锈」,明确表示他们不再需要钱财了。它会「吃你们的肉,如同火烧」,这正如耶稣在路加福音十六章19至31节的比喻中的富足人,他们因为不顺服神,也不赒济穷人,会被掉入火湖。他们未雨绸缪,但是不知道已是「末世」了。当耶稣降生,末世就开始,现在最后审判已宣告,正是积财宝在天而非在地的时候了。
除此之外,那些富足的人作了更坏的事,就是「亏欠他们(工人)的工钱」。他们或许想等到谷物价钱上升,或者认为工人工作表现不好。旧约教导雇主应每天发薪给工人(利十九13;申二十四14、15),不过,甚至旧约时代的雇主也设法逃避这律例(耶二十二13;玛三5)。这必是根据土地法,所以人间的法官不会听见工人的投诉。但是,工人向上天申诉,天上的法官必听见他们的呼声。「万军之主」一语提醒读者想起以赛亚书五章9节,以及神在那时如何对付富足人。神不会只是「听」;祂听了就有惊人的行动。
雅各布回到路加福音十六章19至31节的主题,批评财主奢华宴乐。对他们来说,每天都像「宰杀(或宴乐)的日子」,因为在没有冰箱的地方,当人宰杀动物后,就会尽量吃饱鲜肉,其余的肉就会晒干或盐腌,以免腐坏。雅各布这样描述的弦外之音,是要指出「宰杀的日子」就是宰杀他们的日子,那日,神要宰杀祂的仇敌(赛三十33,三十四5-8)。
雅各布再次总结:这些富足人「定了义人(或无辜人)的罪,把他杀害」。雅各布说的「杀害」不是字面的意思,指杀死肉身,因为希腊文「定……的罪」一词含有法庭审讯的意味,雅各布不是指义人被人处死,他或许指穷人跟富人诉讼,富人剥削工资,夺去地土,余下不足够的资源,任由贫穷的基督徒捱饿、营养不良,甚至死亡。雅各布指出穷人「不抵挡」富人,所以富人的行动是无理的。不过,另一个可能更好的解释是,「他们岂不抵挡你吗?」这些受害者或许已经离世,但正如启示录六章10节殉道者的灵魂,现在正与神同在,并且大声呼叫伸冤,这伸冤不会长期拖延下去。
五7-20结语
信的正文已完成,雅各布准备搁笔。希腊文信件的结语通常有几部分:1.摘要;2.誓言;3.祝福语及4.写信的原因。这些内容全部在雅各布书的结语出现,不过是基督教化的。
五7-11坚心忍耐
基督徒正被富人压迫,他们应作甚么?若有需要,他们可以代表神用武力伸张正义,但是雅各布在一章20节已指出,人的怒气不能成就神的义。取而代之的是,基督徒「忍耐」或坚忍,直至基督再来。这美德也是一章2至3节所说的「忍耐」,雅各布的意思,是在你心中培养这美德,直到成熟的地步。农夫当然需要这种美德。在以色列,农夫播种前,要等待秋雨,跟着要等待和期望收割前的春雨降临,令谷物成熟。
基督徒也等待,但不是等待一些事,而是等待一个人。雅各布说:「主来的日子近了」,又说「审判的主站在门前了」。新约圣经常指基督的再来「近了」(罗十三12;来十25;彼前四7)。大部分新约圣经作者都期望基督在他们有生之年再来,因此有一种无形的张力,因为没有人知道基督何时再来,或许下一秒,或许下一世纪(可十三32)。
雅各布再讨论并总结舌头这主题。真正的课题是「不要彼此埋怨」,他们若彼此埋怨,就是忽略四章11至12节的教训,他们也会得到报应(二13)。指出基督是「审判的主」是个可怕的警告,尤其是祂正「站在门前了」。
「奉主名说话的众先知」即旧约的众先知,也受财主和有权势的人逼迫。不过,那些压迫先知的王,如亚哈和玛拿西已被人遗忘,或被千夫所指,而受压迫的先知,如伊莱贾和以赛亚却受到在地上的人尊崇(在天上更是如此,参太五11-12)。众先知因为某些值得忍耐的事情而坚忍。乔布不是先知,只是个义人,作者却把他和先知并列。在旧约中,乔布不是十分忍耐,因为他发了不少牢骚,但是在当时流传的犹太故事中,乔布是坚忍苦难的人的典范。其实,其中一个犹太故事《乔布遗训》(The Testament of Job),就是以「忍耐」作为全书的主题,雅各布书的读者必熟悉,这故事。
雅各布在这里告诉他的读者,神没有忘记基督徒。他引用诗篇一○三篇8节或一一一篇4节来指出神的恩慈与怜悯。神不是用艰难的生活来苦待祂的信徒,而是以祂的恩慈来帮助他们陶造性格,使他们那些存留在天上的奖赏直存到永远。
五12起誓
在希腊文信件中,收信人期望发信人起誓保证他在信中所说的都是真实无误。取而代之的,雅各布引用耶稣的教训(太五33-37),辩证基督徒不应起誓。这不是说誓言本身是错,但是誓言会把人的话分作两种:一些要起誓说的,所以必是真实无误;另一些则是日常说的,可能是虚构有误。耶稣说人所说的每一个字都要受审判(太十二36)。每件事都应该能够公诸于世,而且是诚实无伪的。因为神听见人所有的话,所以基督徒应视自己说的每句话,都像在神面前起誓说的。
五13-18为健康祈祷
在希腊文信件中,誓言之后通常是祝福语,因着神明的祝福,使收信人身体健康。雅各布作得更好,就是不单祝福他们,而是提醒人,基督徒的神会医治他们。这教训对收信人不是新的,只是提醒他们要有基督徒的基本信念。像所有基督徒教师一样,雅各布把人会经历的不幸分作两类:第一类包括苦难,指外来的不愉快经验,或是传福音时遇见的艰难,又或是被恶人逼迫。这些都是雅各布在前文论「考验」的段落中讨论过,而且在五章7至11节总结了。人若遭受这些苦难,应该祈祷,但毋须求解脱,而是求神赐力量去坚忍。那些生活安乐的也应祈祷,但他们的祷告应是「歌颂」。第二类的不幸是疾病。
病人「请教会的长老来」。当人病入高肓,他不能上教会,需要教会中大有信心的人来为他祈祷。通常,当病情不严重,做法是「互相代求」。长老会像马可福音六章3节的门徒一样,用油抹病人,为他们祈祷(门徒必是从耶稣身上学习的),所以病人不单听见长老的祷告,也可在肉身上感受到。值得注意的重点是,祷告的对象是主,而且抹油是奉主名的。「叫他起来」的是主,不是祷告或油的能力。这正是雅各布应许的──主会回应「出于信心的祈祷」,这种祈祷不是「期望式」或「也许式」的,而是显示有把握的信心,神会医治他,因为长老先聆听神的吩咐,在心中领受这份信心。这跟保罗在哥林多前书十二章9节说的信心的恩赐相似。这种祷告需时间学习,不是快餐式或礼仪或例行公事。
雅各布讨论罪和病的关系,有时它们是相关的。不是所有的病都跟罪有关(约九3),但是罪的确能够引致疾病(林前十一30)。如果疾病是由罪引致,必须先处理罪,才能得医治。雅各布保证他的收信人这些罪必蒙赦免,神不延迟赦免也不会拖延他得痊愈。其实,雅各布认为预防胜于治疗,所以教导人要「彼此认罪」。若是这样,信徒毋须请长老来,因为每个信徒都是祭司。彼此大声认罪,得到另一个信徒宽恕的保证,是大有价值的。
收信人或许会说:「长老是适合的,但我只不过是个平信徒,怎能祈祷,使人得痊愈?我又怎能听他们的认罪呢?」不过,由于信徒是被称为义的「义人」,所以他祈祷是「大有功效的」。雅各布引伊莱贾为例,说明他也是个平凡人,但他跟读者一样,有一位超然的神,垂听及应允人的祈祷。伊莱贾是个重要人物,不单在旧约圣经,在犹太人的传说也是如此。在这些传说中,伊莱贾常跟祈祷连在一起。这也解释了为甚么列王纪上十七章1节或十八章16至46节,不明载伊莱贾为雨祈祷,因为雅各布和他同时代的犹太人,都假设伊莱贾曾为这事祈祷。
五19-20写信目的
雅各布结束这信时说明写信的原因。雅各布为人言行一致,因他提的原则,正是他所行的。部分收信人已在真道上迷失,从上文讨论的教会问题,可见一斑。「失迷真道」是形容人差不多放弃信仰(参赛九16),不是偶然陷入罪中。如果信徒发生这事,其它信徒应「使他回转」,正如加拉太书六章1节提及的「属灵人」所作的。以挽回取代定罪,这是雅各布希望人能做到的。这样重建一个人,效果惊人,不单是「一个罪人从迷路上转回」,因世上少些罪恶,便是救他免去永死(约壹五16-17;犹22-23),纵然肉身仍会死亡(徒五1-11)。「遮盖许多的罪」,箴言十章12节(彼前四8所引用)说:「爱能遮掩一切过错」(或译:「爱能遮掩许多的罪」)。「遮掩」意即「被赎」,因为旧约常用的意象,是用祭物的血「遮掩」献祭者的罪。爱的相反是憎恨,憎恨会散播谣言,产生斗争。雅各布认为爱心表现于尽力温和地领犯罪者悔改。神会接纳犯罪者的悔改,并赦免其罪。罪得赦免的人能够继续走上正途,受考验时仍心存喜乐,因为知道他们将得奖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