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司书第三章-《圣经背景注释》
阿摩司书第三章-《圣经背景注释》
阿摩司书相关章:
阿摩司书第三章
三1~15以色列的罪案
三2 认识的族 这里希伯来文所用的动词是「认识」。亚喀得文献中亦有同样的俚语描述家神为其敬拜者提供照顾。
三4 狮子的行为 狮子狩猎时会吼叫以使猎物在狮子攻击时因惧怕而僵住。狩猎成功后,狮子会拖猎物的一部分回窝,以便稍后食用。牠躺在窝中时,可能低声咆哮以表成功的喜悦,或是警告其他猎食者保持距离。类似狮子行为的范例,请参看:以赛亚书五29与以西结书二十二25。
三5 猎捕雀鸟 古代用陷阱与网罗猎捕鸟类的方式,请参看:何西阿书七12注释。有学者包尔(Shalom Paul)提出相当具有说服力的见解,认为译为「网罗」的字应该作「饵」解。因为众所周知的,鸟必须以饵诱入陷阱。
三9 撒玛利亚的山 虽然撒玛利亚这座城是位于单一丘陵之上,不过这首善之都是被一群更高的山丘所环绕(见:王上十六24注释)。如果先知说的是一个可以看见撒玛利亚最终毁灭的最高点,那么这些山丘就很适合。
三11 预言距离实现的时间 阿摩司约在主前七六○年说话,可能认定亚述人最终会作为神惩罚以色列人的工具,不过他没有道破。无论如何,主前七二二年撒玛利亚与以色列国将落入撒珥根二世的亚述军队手中,而人口大多被迁到亚述帝国的其他地区。
三12 牧人的责任 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条文(包括苏美法典、汉摩拉比法典,以及赫人法典)都包含了一条款,用来帮助动物被狮子或其他猎食者夺去的牧人。
牧人作见证,在众神面前发誓。或许,若有任何肢体的证据(像是「一片耳朵」)也会被呈上。如此牧人就避免偷窃的嫌疑。他所带来的残骸,并不意味存活,而是丧命的证据。
三12 床与榻 在将发生的破坏中,撒玛利亚贵族以及富商的屋子会被掠夺。逃离的难民只能够带着小部分财富。阿摩司用只能找回床的床头板与角柱,讽刺他们的困境。这样的讽刺也见于六章4节,先知谴责富人把钱浪费在象牙雕刻的床与榻上。
三14 伯特利祭坛 关于耶罗波安于王国分裂时,建立在但和伯特利的皇家祭坛,请参看:列王纪上十二29~30注释。尽管伯特利与亚伯拉罕、雅各布等族长的祭坛有关联(创十二8,三十五7),在阿摩司的时代却是耶路撒冷的敌人,因此其祭坛现被定罪为以色列背信的一部分。
三14 砍下坛角 坛上的角代表圣所(出二十一13~14),并且也与赦免和赎罪有关联(利十六18)。砍去这些角,夺去了坛的特殊性,将其亵渎,变成不过是一块破石头。因此,以色列面对将要来到的破坏,任何庇护或赎其罪的希望都被夺去。
三15 过冬和过夏的房屋 撒玛利亚富人展现奢华的其中一个表征,是拥有两处住所。夏日在撒玛利亚的住所,有着以色列中部丘陵地带凉爽气候的好处,而冬天的家,可能在温暖的耶斯列谷,让居民逃离酷寒的天气与温度。有一些范例,君王能够随着季节迁移,享受不同官邸,例如亚兰王撒玛(Sam'al)、巴若库(Barrakub),以及波斯王古列。
三15 象牙装饰 在古代撒玛利亚遗址发掘出大量用来装饰家具和 Omride 宫殿墙壁的象牙(亦见:王上二十二39注释)。埃及与腓尼基 / 叙利亚的风格都有使用,包括贺如司神的象征、莲花绽放,以及「窗中之女」图样。铁器时代的象牙与铜器时代晚期的不同(最佳代表是于米吉多所寻获的),多了玻璃与镶嵌的半宝石。这些象牙一部分可能是由原住在以色列的工匠所雕刻装饰,但更可能是昂贵的进口货。
主前第八世纪以色列经济与社会阶层的改变
因着主前第八世纪一开始所发生的政治变化(亚述扩张和攻获大马士革),以色列得以拓展其经济利益以及恢复其在外约但地区的一统治权。此外,本世纪前半部,以色列与犹大都是由强势的国王长期执政(分别是耶罗波安二世和乌西雅王)。这使得建立全方位的经济政策更为容易,其焦点集中在大量生产出口货品,例如谷物、橄榄油、葡萄酒。萨非拉和低谷地的广大地区已经用来生产小麦(代下二十六10)。在主前第八世纪,菁英份子得以在小山丘农田和乡村实行这套经济政策。结果,先前试着分散农牧潜在风险的农业策略被颠覆,而土地用来种植特定的经济作物。负债累累的小佃农,所拥有的小小土地被整并成为大产业。然而这种极有效率的土地利用方式,消灭了先前乡村文化中的混合谷物栽种,土壤更快耗竭。田地休耕和在丰收后的田地上放牧,则被迫停止或遭到严格控制。在这新政策之下,试图增加输出,导致佃农阶层真实面临饥荒的问题,而贵族与商人阶级却可以耽溺于其腓尼基商业伙伴所提供的奢华货品中。所以,在面对家乡基本物资(如小麦与大麦)涨价之外,贫困的佃农发现自己被迫成为债主的奴工,或成为临时工。看到他们被踩在雇主剥削的脚底下,被贪婪的商人所欺骗,卖给他们掺假或低等的谷物为食,难怪阿摩司痛批富人缺乏对穷人的关心。在这样社会不公义、农业特化和经济投机的气氛之下,先知提醒以色列人他们盟约的义务。就像主前二十世纪埃及《善辩之农夫》,阿摩司警告他们,败坏的士师与不诚实的商人,不能期望从愤怒的神得到任何怜悯。
──《圣经背景注释》
查阅相关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