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加福音注释-《二十一世纪圣经新译》
路加福音注释-《二十一世纪圣经新译》
路加福音
注释
二1-20耶稣诞生
在亚古士督任期内(主前31年至主后14年),罗马帝国内有好几处进行行政上的调整,他们为了税收的缘故举行人口调查。该撒降旨要在叙利亚区(犹大全地在这区域范围内)进行调查。这事情把约瑟和马利亚带到伯利恒去,伯利恒原是先知老早预言弥赛亚降生之地。马利亚与约瑟同行的事实证明他们已经结婚,但叙述中「所聘之妻」这词句又说明他们尚未同房(参太一25)。虽然有一个基督教早期的传统说法认为孩子是在洞穴中出生的,但路加似乎认为出生地是客店的一部分(或是一栋房子的一部分),是养家畜的地方。传统画面中的愠怒客店主人,拒绝容纳他们,似乎并不太可靠。
出人意料之外,天使向一群被轻看的牧羊人显现,向他们宣告主诞生的消息,并且解释诞生的意义。「万民」(10节)是指犹太人,即以色列民,耶稣诞生的普世意义直到32节才出现。「喜悦归与人」(和合本小字)是源自较次要的抄本,传统译作「所喜悦的人」是错误的译法。这里的意思是说:借着弥赛亚的诞生,神的恩典扩展,遍及那些原本不配的人,并且祂还恩慈地赐他们平安。「平安」是指救恩的性质;神与罪人修好,使他们可以因此得到神的赐福。「布」是新生婴孩的裹布,有可能暗示这是一个尊贵的孩子(至少有些人如此认为)。
第2节亚古士督的人口统计引起一个历史上的难题。虽然有人反对下面的说法,但是在分封王希律管辖的地区,亦可以有这种统计人口,以便征税,正如在罗马政府的直辖区所行的一样。这种人口统计是基于个人的原居地或拥有房产的地方。这节经文的最大难处在居里扭的任期;他在主后6年才当叙利亚的巡抚,那时他确是发起了一次征税,引起群众暴乱(徒五37)。但是耶稣出生的年日却在希律死期以前,而希律是死于主前4年的。
这难题的解决方法有下列几种:
1.「居里扭」的名字是抄本中的字误,原文应该作「撒土尼努」(Saturninus,他在主前9至6年当叙利亚巡抚)。
2.「居里扭」上任巡抚以前,亦曾在这一区里任职,可能不是叙利亚的巡抚;却是东罗马帝国的巡回官员。
3.与这假设有关连的另一说法认为:既然人口统计和征税是那么繁锁而冗长的一回事,路加可能是指这过程的开始,在希律的管辖下已在进行,直到居里扭任期内才完成。
4. 把经文的翻译稍为改变,改成「在居里扭作叙利亚巡抚以前……」。
对上述这些可能的解释,现今还未有一个肯定的共识。
二21-40在圣殿里献耶稣
我们再一次读到两段平行经文;正如约翰的故事一样,耶稣也同样受割礼,被赐下一个有意义的名字(参一31)。约翰受割礼的时候,有预言说及他的未来;而耶稣,则发生在他上圣殿的时候。不过在我们探讨这件事之前,有3点必须先行交代:
1. 犹太人的律法规定男婴出生之后,母亲被视为「不洁净」7天;之后又要居家33天,然后在第40天要献上赎罪祭才得洁净(利十二1-8)。献祭的事要上耶路撒冷办理,故此他们必须启程往那里去(24节)。虽然路加在原文中有「他们」的字词(22节,「满了他们洁净的日子」;和合本删去这字词),但其实需要洁净的只是马利亚,她的婴孩是无需被洁净的;路加把母亲的洁净和孩子的「被赎」礼仪(参下文)连在一起谈论。他们献上的祭物是最廉价的一种,是特别许可穷人呈献的──作者有意指出约瑟和马利亚的卑微地位(参一44-55)。
2. 律法亦规定头生的孩子必须「被赎」。所有头生的活物本来都应该归神为圣;头生的牲畜就当献上为祭,头生的孩子就以5舍客勒银子作赎价,在他们满一个月的时候献上(出十三13;民十八15-16);律法却没有规定献这赎价时孩子必须在场。
3. 耶稣当时亦上圣殿,因为马利亚似乎同时作了一个特殊的奉献,像哈拿献塞缪尔在会幕中服侍神一样(撒上一11、21-28),马利亚也把耶稣献给神。
如此看来,律法上所有的规条都满足了(参加四4)。
然后经文的叙述聚焦在西面与亚拿看到孩子的反应上;西面是一个敬虔的以色列人,素常盼望以色列的安慰者来到(即以色列的拯救;赛四十1,六十一2),神曾应许他在死之前必得见弥赛亚降临。在圣灵的感动下,他进入圣殿,遇见婴孩耶稣,把孩子抱过来,一边称颂神,一边表示他死而无憾,如今可以安然去世了──这是应许应验的征兆和见证。在西面眼中,孩子降临是要作「万民」的救主,不仅是犹太人的救主,在此经文首次提到旧约中所应许的普世救赎(例如诗九十八;赛四十九6)。但是西面又说,孩子的来临不但带来救恩,同时亦带来审判,因为人心将会被显露出来,而马利亚的心也要因耶稣所要承受的遭遇而伤痛。
西面的话又被随后而来的亚拿所肯定,她预言神将要借着耶稣拯救犹太人。这事以后,耶稣一家回到拿撒勒去(太二记载耶稣一家往埃及的一段事迹,路加完全没有提及)。他在那里长大,显然神的恩典在祂身上,他开始有智慧的表现,从下文的故事可见一二。
附注
第27节路加描写约瑟和马利亚为耶稣的双亲,因为约瑟视耶稣为己出,故此被称为他的父亲。第33节马利亚和约瑟早已知道孩童耶稣的未来,何以他们听到西面的话会感到希奇呢?这问题未免有点学究气味,他们感到希奇的心理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这位从未谋面的陌生人西面,何以竟认识耶稣的一切?第34节究竟西面是指哪些人跌倒,另外哪些人兴起呢?还是指同一批人悔改再被重建?经文在此并没有清楚的交待。第36节亚设是北国以色列的一个支派。第37节经文说亚拿84岁,另一个讲法是她寡居了84年(参和合本小字或新国际译本旁注)。「并不离开圣殿」一句不能照字面意思直解(参二十四53)。第38节「耶路撒冷」在此代表以色列(参25节),神拯救子民的工作在此开始(徒一8)。
二41-52耶稣在逾越节上圣殿
男孩到了12岁,正是教导他进入犹太教的年龄,所以此时领他上耶路撒冷特别有意义。律法规定犹太男人每年要上耶路撒冷守3个节日,不过,常人所严守的只有逾越节。耶路撒冷城的居民通常不到25,000人,但每逢人们携家眷一起上去过逾越节,估计此时挤在城里的客旅不下60,000至100,000人。为了结伴和安全的原故,人们联群结队同往,故此马利亚和约瑟在回程的第一天并不因看不见耶稣而忧虑。为了寻找他,马利亚和约瑟再花一天的时间回到耶路撒冷去,终于在圣殿里找到耶稣。圣殿里有一列院宇和房子,不单作献祭用途,亦作宗教教导和讨论之用(参徒五25)。耶稣与教师们的应对显出祂的智慧,这智慧将来还要显露得更多。故事的意思并不是说耶稣在此教导老师们,而是说他们对这位出色的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耶稣回答父母的话的意思是:你们应该知道在那里找我;就是在我父的家里。(和合本的译法:「岂不知我应当以我父的事为念吗?」不甚适当。)这事显出耶稣在年少时,早就警觉到神是祂的父亲,这种亲密关系是远超于一个敬虔犹太人的正常宗教观念的(参十21-22),而且祂虽然仍恭谨地顺从父母,但祂却把与神的关系放在祂生命中的第一位。此事让耶稣的父母知道他们的儿子具有一些特性和任务是他们所不明白的。耶稣继续健康地成长,由孩童、少年时期直到青年(正如塞缪尔一样,撒上二26;又如约翰,路一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