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家园
阅读导航

耶利米书第十八章-《精读本圣经注释》

耶利米书第十八章-《精读本圣经注释》

耶利米书相关章:

18:1-18 神的绝对主权:第七篇讲道宣告了免遭审判的方法,而本文中的第八篇讲道则以神的绝对主权为主题。亦即,神拥有任何人都不得干涉的绝对主权,可以根据犹大百姓是否事奉他,或施行审判或施行拯救。为了刻画这个主题,耶利米在18章讲述了窑匠的比喻,在19章则讲述了破碎的瓦器的比喻。当耶利米使用这些鲜明突出主题的比喻时,百姓的反应则比以前更加顽恶。他们原只是满心恨恶耶利米并欲陷害他,而现在,他们开始直接逼迫他(20:1,2)。学者们的主张,倘若本章的预言是约在B.C.608宣告的,那么,自开始作先知的B.C.628至现在,先知没有遭受到身体上的直接逼迫;而从现在到结束先知使命的B.C.586,他一直生活在对身体的不断威胁中。本文如实地勾勒出,随着自己的羞耻被暴露而愈加顽梗的百姓,和在苦难之中坚持宣告信息到最后的先知,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耶利米也曾经为恶人的亨通而质问和抱怨过神(12:1-6),然而他很快就走出这种信仰的低谷,重新展开满有能力的先知事工。我们的周围,既有像耶利米这样的义人,他们敢于承认错误,并进入到更蒙恩典的境界;也有象本文中的百姓那样悲惨的人,他们因上一个错误而犯下更大的错误,从而恶性循环。

18:1-12 窑匠的比喻和含意:本章以窑匠的比喻著称。赛64:8与罗9:19-24,也以窑匠的比喻,阐释了神的绝对主权断不受任何人的干涉,只是角度略有不同。以赛亚书和罗马书主要是关注拣选或创造;而本书则关注审判。亦即,根据选民以色列是信靠神还是背判神,被喻为窑匠的神或施行审判或施行拯救。耶利米的比喻蕴含着以下几个教训:①耶和华对人的绝对主权:泥(4,6节)象征着被神所造的人。窑匠(神)雕塑泥土的事实,是意指人的生命和生死祸福均取决于神的绝对主权。②耶和华的主权主宰着国家的兴衰荣辱(7-12节):神既可以兴起一个国家,也可以摧毁一个国家。行神旨意的国家就会繁荣,违背神旨意的国家则会败亡。当时,以色列之所以被巴比伦所摧毁,巴比伦之所以能够成为神的审判工具,均基于此原理。③神的统治原理:神对人拥有绝对主权,其根基是公义和慈爱。因此,即便是选民,只要不离开罪,就只能遭到死亡(10节)。

18:2 窑匠的家:此处似乎是指位于欣嫩谷的陶器工厂(19:22:13),那里既有水源和好土,也干燥,气候也适于制陶。自古以来,此处的制陶工具就很发达,甚至被称为哈珥西门的瓦门。

18:4 器皿……作坏了……作别的器皿:表明此窑匠的比喻,与赛64:8和罗9:19-24,具有根本相同的含意。亦即,若将器皿作坏了,就要重新和泥作成别的器皿。这就非常形象地勾勒了神的无限慈爱,哪怕是重新把选民放在辘轳上,神也不放弃他们,而终将他们塑造成自己的选民。

18:8 我就必后悔:本节表明,即便是失去神之祝福的犹大,均可以重生作新造的人,以归荣耀给神。“悔改”的原意是“完全改变”,意指取消原计划。神之所以悔改,并不是因神的计划出现了问题,而是意味着神原以公义策划了此事,如今却要通过神的另一个性情——恒久忍耐和慈爱来成就此事。因此,倘若百姓继续作恶,神就不会改变审判计划。然而,倘若他们悔改了,神的审判就会升华为慈爱,就不会遭到永远的灭亡。这种表达方式隐含着:①神是具有位格的神;②神是公义的神;③神是怜悯的神。

18:10 我就必后悔:将这句话译成“收回应许的福份”,以助理解。“应许的福份”是指“以色列作神的百姓”(11:4;利26:3-12),亦即指作为选民的祝福。“若……不听”的假设句,强调神的祝福并不取决于人的身份或价值,乃是取决于是否从内心真正顺服神(17:7,8)。在这种意义上,蒙祝福的惟一途境就是顺服,是人对神的首要义务。人所行的所有良善均始于顺服,而且也只有顺服才能保障其完成(撒上15:22;徒5:29)。

18:12 这是枉然:?“枉然”具有“没有盼望”、“使人疲惫”之意。因此这句话是指“我们已疲于你所不断宣告的审判信息”。百姓却没有领悟其内容。因此,耶利米就使用了窑匠的家等与他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比喻。然而,百姓仍然藐视耶利米的此番努力。由此可知,灵眼昏暗的人接受真理的决定性障碍就是盲目的自信。

18:13-17 宣告审判:本文是窑匠比喻的结论。当耶利米以迫切的心情宣告“你们要悔改”时,百姓却拒绝了此信息,神就宣告了严厉的审判。神不惜转脸背向自己的百姓,让他们有一个反思自己行为的机会。在这种意义上,惩戒也是神的恩典。

18:13 处女以色列,行了一件极为可憎恶的事:对被告的指控是法官宣布审判结果之前须进行的法定程序。本节正是具有这种指控的性质,其特点就是将被告称为“处女以色列“。此称呼强调了以色列既与神定婚,就当过纯洁的属灵生活(王下19:2;何2:16)。然而,直至今日,犹大百姓却以偶像崇拜玷污了身体,就理当被称为“淫妇以色列”。

18:14-15 “黎巴嫩的雪”或“从远处流下的凉水”均是比喻,象征自然界的不变性。耶利米之所以用这些自然现象来比喻,是为了斥责处女以色列竟然离弃神而轻意拜偶像的失节行为。连受人支配的自然都遵守了不变的秩序,而人尤其是最蒙祝福的以色列却失去了其节操。这种大罪足以为审判长神处罚被告以色列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18:17 指控结束之后,神终于以两种方式宣告了“毁灭”这一审判结果:①分散犹大人,好像用东风吹散一样。这比喻他们将被掳到巴比伦。关于东风,请参照4:12的“热风”。②对他们的毁灭,神采取袖手旁观的态度。耶利米所说的神“以背向他们”和神“不以面向他们”,均指这一点。神的容颜象征着祝福与怜悯。长久以来,神施行怜悯且等候他们悔改,如今却终于宣告了审判。由此可知,神不会无条件地永远等候下去。因此,圣徒应当“虚心聆听所宣告的每一个警告,把它视为赐给自己的最后一句话(箴16:20)。

18:18 当耶利米以窑匠比喻督促他们悔改的时候,犹大人还未想过要杀害耶利米。但是,当他宣告审判之后,他们就立即图谋杀害耶利米。谋害耶利米的诡计是:①陷害耶利米是假先知,从而隔离他和百姓(9:3-6);②谋杀他。亦即,首先陷害他是假先知,使他无法进行活动。倘若此方法没有果效,最后就可以杀害他。然而,这是极其愚蠢的想法。因为,真理如同在黑暗中放出光芒的灯,人为的方法决不能遮掩其光。而且,人的生命尤其是神仆人的生命,是掌握在神的手中,断然无法随意伤害(太10:29)。策划阴谋的人具有以下特点:①热衷于图谋罪孽(诗36:4);②假装忠于真理(太7:22);③喜欢陷害别人(创39:7-18)。

18:19-23 耶利米的义愤:耶利米曾不惜为那些肆意藐视、嘲笑自己的百姓献上代祷(10:19-25;14:7-22)。但如今,他却呼求神施行审判,这是因为他们试图杀害他的阴谋,终于使他认识到自己的所有努力彻底遭到了失败。然而,耶利米的此番祷告,与其说是祈求神直接报应那些迫害自己的百姓,不如说是对百姓的悖逆愤怒不已的祷告。由此可知:①要避免个人冤仇的报复(罗12:19,20),但若是为要树立神的权威,就应当超越个人情感。②若有人伤害神的工人,就会被定为叛逆神的人(彼前5:5)。

18:23 你发怒的时候:指犹大百姓遭受灾难的那一天。

—《精读本圣经注释》

查阅相关章:
更多关于: 十八章   注释   圣经   基督徒   文摘   一九   道尔   唐纳   耶利米书第   耶利米   先知   以色列   耶和华   他们的   导论   器皿   十八章   犹大   这是   百姓   自己的   点此   圣经   经文   的人   比喻   约翰   注释   上帝   是指   祭司   灾祸   福音   译本   是在   泥土   东风   巴比伦   顺服   彼得
返回顶部
圣经资料,在线查经,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
@c.zyesu.com 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