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书第五章-《精读本圣经注释》
罗马书第五章-《精读本圣经注释》
5:1-11 称义在基督徒生活中的果效。称义带来平安、盼望、喜乐等恩典果效(1-5节)及确定性(6-11节),这都基于祝福之源——神的慈爱。
5:1 完美的“相和”意味着心灵的平静。这源于领悟到自己已与生命和美善的根源——绝对存在相和的事实。这里的平安并不单指情感的平静或魂游在外的陶醉状态。归根结底,这是愁苦烦恼的心灵得到安稳,正如加尔文所说的“心灵所享受的欢喜和休憩”或路得所说的“安静的心灵对神的信赖。”因此,这是惟有与神的相和才能得到的和平。
5:2 所站的:采用了完成式主动语态陈述语气,意指“至今亦拥有”。盼望神的荣耀:期待最终的得胜和欢喜;欢欢喜喜:意味得享真正的生命所带来的幸福,在每一天的生活中寻求神的旨意。欢喜亦有“夸耀”、“以此为荣”之意,罗马书8章专门谈论具体内容。重要的是,出于人的喜悦与夸耀(民族的血统、律法的行为、律法的义等),转变为因仰望神的荣耀而有的盼望中的喜乐。
5:3-5 一般而言,幸福会带来喜乐,痛苦会滋生烦恼。然而,信徒拥有“在患难中”也能喜乐的秘诀。并不是喜欢患难本身,而是因为患难即将结束,并且患难会带来更大的盼望,患难决不止于患难。患难的真正价值在于信徒可藉着“忍耐与老练”拥有更大的盼望(太5:11,12;雅1:12-15)。
5:6-11 本文是对救恩的解释,阐明拯救事件进行过程所表现出来的爱。当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神先为我们提供了蒙拯救的可能性,而不是等到我们悔改之后才给我们得救的机会。
5:6 软弱的时候:因罪变得软弱而容易犯罪的状态。罪人:虽然站在神的面前,却没有真挚诚实的生活态度。按所定的日期:直译“在指定的日子”,意指满了神所定的时候(约7:8;徒7:30;林后6:2)。神在创立世界之 前,早已在基督里预定信徒的得救(弗1:4)。
5:8 神的爱就在此向我们显明了:爱纯粹是心理状态,但作为外在证据,真爱必定会用行动证明出来的。神藉着基督的牺牲,最为具体而积极地证明了他对人的爱。已被证实了的爱才能为我们的幸福带来真实可靠的确据。
5:9-10 先是阐明具有概括意义的事实,之后借着这些事实展开演绎,说明了其他事实。9节的“称义”和“和好”都是救恩的终极结果。因此,既然“称义”与“和好”是属实的,那么救恩就是更加确凿的事实。
5:10 我们作仇敌的时候:仇敌强调的是神所恨恶的“罪人”,而不是指与神为敌。在神的绝对威严面前,人只不过是区区小虫,而且神极其恨恶人的罪恶,甚至视为仇敌,这一事实反过来也在暗示着神对人的爱是何等的浩大。
5:11 藉着他以神为乐:?“以神”可以解释为神的主权领域,包括今生和来世的天国。“藉着他”是指“通过基督”即“以基督为媒介”,意指基督的中保事工。耶稣在世时,明确宣告了自己就是惟一的生命之路(约14:6)。
5:12-21 5章的后半部将亚当与基督进行对比,指出罪恶的普遍性以及救恩的普世性。正如罪确实存在,人不得不承认,救恩也是千真万确的。
5:12 从一人:亚当是最初的人,是整个宇宙万物的代表,他是被造物的典范。然而,因着亚当的堕落,不仅是亚当本人,甚至一切受造之物也一起落入罪的刑罚之下(罗8:22)。代表的原理同样可以运用到基督的身上,就是基督一人以代表性的死付清罪的代价,万人因此得生命。死亡有两种,灵魂与肉体的分离所造成的肉身之死;根据神的审判的属灵之死。本节“死”指前者,17,21节的“死”指后者<林后 绪论,信徒对死亡的态度>。
5:13-14 补充说明12节,夹插在12-15节之间。
5:14 亚当乃是……预像:?“预像”希腊语意指模型或典型。从对人类带来的影响而言,亚当与基督全然相反。然而,从代表性原理而言,前者可视为后者的模型(15节)。若把耶稣比作理想之人的原型,亚当则只是模型。信徒可谓是身上流着亚当之血却因耶稣基督的宝血得以重生的人。
5:15 岂不更加倍地临到众人吗:整本圣经都在见证神喜悦拯救胜于审判。如上文所述,神为拯救我们采取的具体措施,能够证明这点(8节)。本节也采用与9,10节相同的代表性原理,两个代表中,若说罪的代表带来死亡,义的代表就会带来更加丰盛的救恩。
5:16-21 可从两种角度探讨亚当与耶稣的代表原理:①影响力的范围:因亚当的犯罪,世人都沦落为罪人,但只有一部分人会因耶稣的救赎而得救。事实上,耶稣的救赎原本是为拯救所有的人,称义具有普世性,但其结果却只局限于一些信徒;②在影响力方面,亚当无法与基督相比。正如20节所示,恩典并不止于律法的层面,而是更加丰盛。
—《精读本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