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家园
阅读导航

罗马书第一章-《每日研经丛书》

罗马书第一章-《每日研经丛书》

查阅相关章:

罗马书第一章

呼召,福音及事工(一1-7)

保罗写罗马书。他是写给一个他不认识,他未曾在他们中间住过的教会。他是写给在全世界最伟大的帝国中最伟大城市中的一个教会。因这样,保罗非常小心谨慎地选择他的思想和语句。

保罗把他自己的委任状作为开始。

(一)他称自己是基督的仆人(doulos奴仆)。这奴仆的一个名称有两种思想的背景。(甲)保罗对耶稣最喜欢的称呼是主(kurios)。希腊文主的一个字表明一个人,对于一个人或一件物,有绝对的所有权。这是最确定而绝对的,他是主人或持有人。和主(kurios)字相对的字就是奴仆(doulos)。保罗想他自己是耶稣基督──他的主人,他的主──的奴仆。耶稣爱他,为他舍己。因此保罗确信他不再属于自己,完全属于耶稣。一方面这奴仆表明爱的完全责任。(乙)不过奴仆有另外一方面的意义。在旧约里,是属于上帝伟大人物常用的字。摩西是主的仆人,奴仆,doulos。(书一2)。约书亚自己也是上帝的奴仆doulos。(书廿四29)。先知们有别于其他的人,最值得骄傲的名称是上帝仆人,奴仆。(摩三7;耶七25)。保罗称自己为耶稣的奴仆,正表明他承继先知。他们的伟大与荣耀就是因为他们是上帝的奴仆。保罗也是这样。这耶稣基督的仆人的语词说明伟大爱心的责任,同时也是伟大职分的荣耀。

(二)保罗称他自己‘奉召为使徒’。在旧约里,伟大的人物都是那些听见并答应上帝呼召的。亚伯拉罕听见上帝的呼召(创十二1-3)。摩西答应上帝的呼召(出三10)。耶利米和以赛亚是先知,因为似乎好像违背他们的心意,他们被逼要听,并且回答上帝的呼召(耶一4-5;赛六8-9)。保罗漎未想追求名誉;他只是想忠于托付他的工作。耶稣对他手下的人说:‘不是你们拣选了我,是我拣选了你们。’(约十五16)。保罗从没有想到他自己要成为怎样的人;他只是想上帝要他成为怎样的人。

(三)保罗说他自己‘特派传上帝的福音。’保罗在他的一生中,觉得是双重的从众人中分别出来,担负特派的工作。在保罗的生平中,分别出来(aphorozein)的一个字用过二次。(甲)他被上帝分别出来。他想在他出生以前,上帝已经把他分别出来派他特别的工作(加一15)。上帝为每个人有一种计划。每一个人都是上帝意念的表现。没有一个人生是毫无目的的。上帝差遣他到世界中担负一定的工作。(乙)他被人分别出来。这是同徒十三章二节所用的是同一的字。那时圣灵告诉安提阿教会的领袖,将保罗和巴拿巴分别出来,被派接受在外邦人中工作的使命。保罗自觉要为上帝和上帝的教会工作。

(四)保罗被分别开来令人注意到他接受了两件事。在第五节里,他告诉我们这二件事是什么。

(甲)他受了恩惠。恩惠常指绝对不付代价,绝对不劳而获与不配接受的礼物。在保罗尚未为基督徒时,他曾想藉严守律法,获得人眼前的荣耀,上帝面前的功劳。结果失败,不能得到内心的平安。现在他觉悟了,重要的并不是他能作什么,重要的是上帝已经为我们做了的事。他这样说:‘律法规定了人必须要做的;福音说明上帝的作为。’保罗现在明白了得救并不依靠人的力量,乃是依靠上帝的爱所成全的。一切都是恩典,是分外的,不用付代价的。

(乙)他接受了工作。他分别出来作外邦人的使徒。保罗知道他自己被拣选,并不为特殊的尊荣,而是为特别的责任。他知上帝把他分别出来,并不为荣耀,乃是为工作。很可能说的是双关话。保罗以前原为法利赛人(腓三5)。法利赛人的意思也是分别出来的人。他们之所以称为法利赛人乃是因为他们有意和普通的人分别出来。他们甚至不让他们长袍的边缘擦及普通的人。他们一想到上帝将祂的恩赐也赐给外邦人,他们一定会觉得震惊。在他们看来,外邦人是‘用于地狱烈火的燃料。’保罗以前也是这样的想。他和一切普通人分别出来,他与他们之间没有别的,只是轻视,看不起他们。现在他知道,他被分别出来,乃是要奉献他的一生,把爱的信息传给每一个民族的每一个人。基督教常常把我们分别出来。并不是为权利,自己的荣耀,骄傲,而是为服务,谦卑,及爱众人。

保罗除陈明他的受委任以外,在这段经文中,他又发表他所传坤福音的纲要。这福音是以耶稣基督为中心(3,4节)。尤其注意的是这福音的两件事。

(甲)这是道成肉身的福音。他所讲的耶稣实实在在是人。有一位早期的教会的伟大思想家讲到耶稣的时候,归纳起来说:‘祂成为我们一样,乃为使我们像祂一样。’保罗所传的并不是半神半人──一半是上帝,一半是人。他所传的,实实在在和祂要拯救的人一样。

(乙)这是一个复活的福音。如果耶稣只是度过一生良善可爱的生活,并且如英雄般的受难。如果这是祂一生的总结,祂只能跻于伟大英雄的行列,祂只是许多英雄人物中的一位。祂之独特,与众不同乃是为复活的一件事保证。其他的人已经死了,已成过去,只供后人凭吊。耶稣继续的活,常与我们同在,仍有大能大力。

伟大的好意(一8-15)

几乎一千九百年已经过去了,我们仍能觉到保罗至情的流露,对他从未见过的教会的爱在他心里颤动。这里是保罗写这封信的问题所在,他从末到过罗马;他从未参与建立罗马教会的工作。他必须要解除他们对于他的怀疑。他必须使他们觉得他并非是侵入他们的范围,并非要干涉他无置喙权利之事。在他未做任何事情之前,他必须把生疏猜疑的阻碍打破,和他们相好。

(一)保罗,智慧爱心,双管齐下,以称誉的话,作为开始。他告诉他们,他感谢上帝,因为他们的信德传遍天下。有的人的舌头时常赞美人;有的人的舌头常时常批评人。有的人的眼睛常注视人家的错误;有的人的眼睛常注意人家的长处德性。有人说哈代(ThomasHardy)到田野去,他往往不见野花,只见角边的粪堆。不过,事实总是这样,称誉较批评更能造就人。能造就人的人总是坚持看到人的最好处。

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比希腊文化达到最高时更加美丽。格洛弗(T. R.Glover)有一次曾说,希腊文化建造在‘对于一般普通人,有盲目的信心’。在一九一四──一九一八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其中有一个著名的人物。他的名字叫汉琪.唐纳(DonaldHankey)。他写有这个武装的学生(TheStudent in Arms)一书。他看人的最好处,也看他们的最坏处。他有一次写信给家里说:‘如果在这次战争中,我还活,我要写一本书,书名为活的善良,分析在一般普通人里面天生的善良与尊贵,并且尝试说明怎样在教会里表显及完成。’他又写了一篇伟大的论文,名为这可爱的队长(TheBeloved Captain)。他描写这可爱的队长怎样拣选那些冥顽不灵的,他自己教导他们。‘他望他们,他们望他,大家戮力同心,尽他们最大的努力。’

人不可能开始做拯救人的工作,除非他先信任人。一个只配到地狱里去的罪人,在他灵魂里有一个瞌睡未醒的英雄。往往一句赞美的话会唤醒他;批评斥责只能躯使他愤恚失望。爱丹(Aidan)是在萨克森人(Saxons)中工作的使徒。在主后六三○年,萨克森王差人到爱奥那(Iona),请求差派一个宣教师去传讲福音。一个宣教师派去了。他回来讲到‘英人(即萨克森人)的顽固末开化的气质’。他说:‘英人没有规矩。他们的行为好像野蛮人一样。’他报告说,这种工作是没有希望的。于是爱丹说:‘我想,弟兄,你对于这班无知的听众批评得太严厉了。你应当温柔地引领他们,先给他们奶吃,然后才给他们肉吃。’因此爱丹即被派往诺森伯里亚。原先被那一位宣教师严厉的批评所逐退的人,因了爱丹的温柔引领,归向基督。

(二)虽然保罗不认识在罗马的人,他却常常为他们祷告。这是基督徒的权利和责任,带领我们的亲人并其他的基督徒到施恩的宝座前。在尼撒的圣贵钩利(Gregoryof Nyssa)的一篇讲章──‘主祷文’中,有一段富于诗意,有关祷告的话:

‘祷告的功效是与上帝合一。如果有人与上帝同在,他就和仇敌分开。藉祷告,我们能保守我们的贞洁,控制我们的怒气,除去我们的虚荣。它使我们忘记创痛,克服嫉妒,战胜不义,改正罪过。藉祷告,我们获得身体康泰,家庭快乐,社会安宁。……祷告是童贞的保证,结婚中忠诚的誓约。它掩护旅途客,保护睡眠者,对虔诚守夜者给与勇气。……当你疲倦的时候,它要使你精神清爽;当你忧愁的时候,它要安慰你。祷告乃是喜乐之人的愉快;受苦之人的安慰。……祷告乃是与上帝亲密,默想不可见的事。……祷告是现在之事的喜乐,未来之事的确据。’

(三)保罗很是谦卑,一方面时常准备把自己的给人,另一方面时常准备从别人那里接受。他开始说他愿意往罗马,他可以把恩赐分给他们,使他们在信心上坚立。接,他改变了。他愿意往罗马去,他与罗马教会可以互相安慰,互相鼓励,各人可从对方身上互相找到在信心上宝贵的东西。在教师中有两种。有的教师,他们的态度是高高在上,他们对学生讲的,学生必须接受。另一种的教师,他们在实际上说:‘来罢,现在让我们一起学习。’保罗是早期教会产生的最伟大的思想家。不过当他想到要向他渴望传道的一般人时,他想自己不只是给他们,也从他们那里接受。教导要谦卑;学习也要谦卑。

(四)第十四节,在希腊文里,含有双关的意义,很难翻译出来。在和合译本里:‘无论是希利尼人,化外人,……我都欠他们的债。’保罗这样写,他想到二件事。他欠他们的债是因为他接受一切的恩惠善意;他欠他们的债是因为他向他们有传福音的责任。这一句含有丰富意义的句子,它的意思是‘因为从他们我接受的一切,又因为向他们我有传福音给他们的本分,我对各种各样的人,都有应担负的责任。’

这似乎有些奇怪,保罗写信给罗马而讲的是希腊人(即希利尼人)。因为在那个时候,希腊人这一个称呼已经完全失去了种族的意义。这并不指希腊原籍的人。亚历山大帝征服天下,已将希腊的语言,希腊的思想,传遍各处。一个希腊人和他的出生及种族毫无关系。他是一个知道希腊的思想和文化的人。一个化外人好似南蛮鴃舌之人一样,语言难听,不能与美的柔顺的希腊语相较。一个希腊人就是有那一种思想,精神,文化的人。有一个希腊人讲到他自己的百姓说:‘化外人或会偶一发现真理,只有希腊人才能领会’

保罗的意思是说,他的信息,他的友谊,他的债务,他的义务,是遍及聪明人和愚拙人,有文化的和没有文化的,有学问和没有学问的人。他对全世界有一个信息。他希望有一天也能把这消息传到罗马。

值得骄傲的喜讯(一16-17)

我们读到这两节圣经时,序曲已经终了。保罗福音的号角吹响了。许多伟大的古典音乐的协奏曲以轰轰烈烈之声开始,然后才奏出他们将要铺张发展的主题。其理由是,开始这些乐章是在一所广大屋子里,私人的集会中演奏。当钢琴演奏家开始坐在琴边的时候,仍然有谈话的嘈杂声。他弹奏这些轰烈的声音,为要吸引人家的注意。当大家安静下来的时候,主题出现了。当保罗写到这两节的时候,他已与受信的人建立了关系。他已吸引了他们的注意。现在导论已经结束,主题即将说出。

这里只有两节圣经,不过它们实在是保罗福音的精华。我们必须多用些时间讨论它们。

保罗开始说,他以福音为荣。传福音是他的权利。当我们想到这段经文的背景,我们会觉得惊奇。保罗被囚于腓立比,被逐于帖撒罗尼迦,秘密偷出庇哩亚,在雅典受人讥诮。他在哥林多传道,他的讯息,在希腊人为愚拙,在犹太人为绊脚石。保罗却宣告说,他以福音为荣。在福音里一定有些东西使保罗得胜一切对付他的人。

在这段经文里,我们看见保罗三个伟大的警语。它们真是他思想信仰的三根基要的柱子。

(一)得救(So{te{ria)的概念。在那个时候,得救是人们追求的一件事。在历史上,有一个时期,希腊推理的哲学盛行。在那时的四、五百年以前,人们用他们的时间讨论的问题──世界是从那一种基本的原素造成?哲学是推理的哲学,它是自然的哲学。当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人生渐渐地,渐渐地崩溃。旧的标志都毁灭了。暴君,征略者,危险围绕人们。退化柔弱时常萦扰他们,哲学改变了它的重点。它不再是推理,乃成为实用的。它不再是自然哲学,乃成为道德哲学。其唯一目的是建造‘一堵围墙,以抵御世界的混乱前进。’

伊比克德(Epictetus)称他的讲学室为‘灵魂疾病的医院’。伊壁鸠鲁(Epicurus)称他的教训为‘得救的良药’。与保罗同时的辛尼加说,众人皆向往得救(adsalutem)。我们所需要的,他说,‘一只手伸下来把我们举起。’他说人们不可抗拒地意识到‘他们的软弱和不足’。他说他自己就是一个无可忍受的人(homonon tolerabilis)。他带一种失望的口气说,人爱他们的罪恶,同时也憎恨它们。在这样一个绝望的世界里,伊比克德说,人追求的并不是‘该撒所宣告的,而是上帝所宣告’的平安。

在历史上很少有像这样的时候,人们普遍地在寻找得救。这正是基督教要来给人的那种得救,那种力量,和那种躲避。

让我们看这基督教的得救,这基督教的so{te{ria是什么。

(甲)从身体的疾病中得救(太九21;路八36)。这并不是完全世俗的事。其目的是拯救一个人的身体和灵魂。

(乙)从危险中得救(太八25;十四30)。得救并不叫人脱离艰难危险;它乃是叫人不论在任何处境之中,给他内心的平安。正如勃洛克.罗勃特(RupeotBwoke)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在他写的诗安全(Safety)中说:

‘安全乃是我的行动,
秘密地武装起来抵抗一切死亡的威胁;
虽然一切安全似乎俱已失去,
仍然可以安全;
虽然人们在战场上丧生,
仍然可以安全;
如果这些可怜的肢体失去,
那却是最安全的了。’

白郎宁(Browuing)在他写的巴拉赛尔士(Paracelsus)中说:

‘如果我伛偻俯首。
在可怕无边黑暗的云海中,
那不过是暂时而已;
我按掀靠近我胸旁的
上帝的灯;
迟早这美丽的光彩
要穿透黑暗:
有一天我要脱颖而出。’

基督教的得救,不受外界环境的限制,叫人获得安全。

(丙)从人生的传染中得救。这是从这弯曲邪恶的世代中获得拯救(徒二40)。有这基督教文化的人就有一种神圣的预防剂,不受世界邪恶的传染。

(丁)从失丧中得救(太十八11;路十九10)。耶稣来,为要寻找拯救失丧的人。不得救的人行走在引入死亡的错误道路上。得救的人是被放在正路上。

(戊)从罪中得救(太一21)。一个人像一个在主人手下的奴隶,他没有方法逃走。他像一个病人,能够诊断自己的病状,知道自己的错误,可是没有方法医治。基督教的救恩使他从罪的暴君手里,获得解放。

(己)从上帝的忿怒中得救(罗五9)。我们要在研究下一段经文时,详细讨论这一句话的意思。在这里只要稍微提说一下已足。在这一个世界上,有一种坚定不移的道德律;在基督教的信仰中,有一种不可避免的审判。如果没有耶稣基督带来的救恩,人只能接受定罪。

(庚)这一种得救是带有末世性的。那就是说这种得救是在超越时间里才能完成。它的整个完全的意义及福份要在耶稣基督最后胜利之中达到完成(罗十三11;林前五5;提后四18;彼前一5)。

基督教信仰来到这绝望的世界里给与拯救。这是一种安全,保守人在时间里及永恒中都有安全。

(二)信的概念。信在保罗的思想里是一个意义丰富的字。

(甲)这字最简单的意义是忠心信实。当保罗写信给帖撒罗尼迦时,他想知道他们的信。那就是说他想知道他们的忠心是否经得起考验。在帖后一章四节里,信心与忍耐结合在一起。信是不变的忠心信实。它们是耶稣基督精兵的标记。

(乙)信的意思是相信──相信有些事是真实的。在林前十五章十七节,保罗告诉哥林多人,如果耶稣没有从死里复活,他们的信便是徒然。他们一切所信的都破坏无余了。信是承认基督教的信息是真实的。

(丙)信有的时候的意思是基督教,正如我们说这信仰──即意味基督教。在林后十三章五节里,保罗告诉反对他的人检讨自己有信心没有。这就是说,他们是否仍在基督教里。

(丁)信,有的时候在实际上,就等于那不能毁灭的希望。保罗写说:‘因我们行事为人,是凭信心,不是凭眼见。’(林后五7)。

(戊)不过最合于保罗的特点,信的意思是完全的接受和绝对的信靠。这意思是说:‘把你的生命孤注一掷,信有上帝。’这意思是绝对的确定的信耶稣所说的是确实的。无论在什么时候,就是在永恒中,亦愿以生命保证这种确信。史蒂芬逊(Stevenson)说:‘我相信上帝。就是当我醒来时,发现我在地狱里,我还是相信祂。’

信以接受开始。至少一个人愿意听真理的讯息。接是头脑的认可。一个人首先听,然后点头同意那是真的。不过头脑的认可,不一定会采取行动。有许多人知道得很清楚那是对的,却没有依照他所知的,在行动上有什么改变。因此最后的阶段是必须的,头脑的认可变成完全的归顺。在全备的信里,一个人聆听基督教的讯息,承认那是真实的,就把自己整个投顺于那听见的讯息。

(三)称义的概念。在新约里没有其他的字比称义,公义,义更难了解。我们在这封书信里,有好多机会碰到它们。在这里我们只能把保罗思想的过程写下它的纲要。

保罗所用的动词‘称义’,其希腊字为dikaioun。其第一人称,少数,现在式,直说法──我称义,是dikaioo{。我们必须十分清楚,这里所用的称义,与一般意义有很大的出入。如果我们称自己为义,我们要说明理由,以证明我们说的是对的。如果有人称我们为义,他要说明理由,以证明我们的行为是这样的。不过一切希腊的动词,其结尾是oo?,并不是意味要证明一个人或是一件事有好处或是帮助一个人或一件事做得好。它们的意义常常是对待一个人算他为好。如果上帝称罪人为义,这意思并不是说祂找到理由证明这罪人是对的──决非如此。甚至,在这里,它的意义也不是祂要帮助罪人做好人。这实在的意义是上帝对待罪人好似他从来不是罪人一样。上帝并不把罪人作为要消灭的罪犯待他;相反的祂待他作为祂所爱的儿女。这是称义的意思。它的意思是上帝不算我们为祂的仇敌,祂把我们当做祂的朋友;上帝不以罪人对待我们,祂对待我们像待好人一般。它的意思是上帝看我们不是应当受罚的破坏律法的人,祂看我们只是值得爱的儿女。这是福音的实在真谛。

因信称义乃是与上帝进入一种新的关系──一种挚爱,信赖,友善的关系,并非一种间隔,敌意,恐惧的关系。我们不再往一位发出可怕严厉刑罚的上帝那里去。我们乃是往一位发出赦免及拯救爱的上帝那里去。‘称义(dikaiosune{)’是上帝与人建立良好关系。‘义’(dikaios)人就是有这种良好关系的人──一这里有一个至要点──他有这种良好的关系并不是因为他做了些什么,乃是因为上帝为他所做的。他有这种良好关系并不是因为他竭尽心力遵行律法,乃是因为他在无条件的信中,投身于上帝令人惊奇的怜悯慈爱里面。

在圣经里我读到这样一句含义丰富的话──‘义人必因信得生’,现在我们知道了保罗这句话的意思:这人与上帝有良好的关系,并不是因为他手所做的工作,乃是因为他毫无条件地相信上帝爱的成就,他实在知道在时间里及永恒生活中实在是什么样。在保罗看来,耶稣的整个工作乃是要使人能进入这与上帝新的宝贵的关系。恐惧飞逸去了,爱心降临。人原认为敌人的上帝,却成了朋友。

上帝的忿怒(一18-23)

在前面的一段经文中,保罗想到人藉信,完全顺服依靠,与上帝发生良好的关系。与此相反的,保罗讲到人因有意的对上帝视若无睹,不敬拜上帝,只敬拜自己的思想和自己的偶像,惹上帝的怒气。

我们现在到了一个困难且须严加思考的地方,因为在这里我们遇到上帝忿怒的观念。当然的,这是一个可惊可怕的字句。这字句的意义是什么?保罗在这样说的时候,他心里怎样想法!

在旧约里,我们常遇到上帝的忿怒。在旧约的前面一部份,上帝的忿怒特别与立约的百姓有关。以色列百姓与上帝有特殊的关系。上帝拣选他们,与自己建立特殊的关系。只要他们保守上帝的律法,就能保持这种关系。保守上帝的律为保持此种关系的条件(出廿四3-8)。这含有二种意义。

(甲)这意思是说,在一国之内,任何破坏律法的地方,会引起上帝的忿怒,触犯律法破坏那关系──上帝和以色列民所立的约。民十六章讲到可拉,大坍,亚比兰的叛逆,最后,摩西吩咐亚伦特别为百姓赎罪,‘因为有忿怒从耶和华那里出来。’(民十六46)。当以危列民敬拜巴力的时候,‘耶和华的怒气就向以色列人发作。’(民廿五3)因为以色列民与上帝有这种特别的关系,任何破坏上帝的律法,会惹起上帝的忿怒。

(乙)进一步说,因为以色列民站在与上帝的特殊独特的关系上,任何其他国家压迫以色列民,不按道理,苛待他们,触发上帝的忿怒。巴比伦人虐待以色列民,变为荒凉,‘因为耶和华的忿怒,必无人居住。’(耶五十13)。

在先知书里,也有上帝忿怒的观念,不过重点改变了。从先知时代以后,犹太人的宗教思想为两个时代的观念所支配。这一个时代完全的败坏,另一个黄金时代完全的良善。一个是现在的时代,另一个是将来的时代。这两个时代中间,为主的日子所划分。这是一个可怕报应审判的日子。那时世界要粉碎,罪人要灭亡,上帝的国未来以前,宇宙要改变。那时主的忿怒要采取可怕的行动。‘耶和华的日子临到,必有残忍、忿恨、烈怒,使这地荒凉。’(赛十三9)。‘因万军之耶和华的烈怒,地都烧遍。’(赛九19)。以西结(七19)也讲到‘耶和华发怒的日子’。上帝要把祂的恼怒,祂的烈怒倾倒在列国身上。(番三8)。

不过先知们并不有意说上帝的忿怒要延宕直到那可怕审判的日子。他们看见上帝的忿怒继续不断地在行动之中。当以色列民远离上帝,当以色列民反叛不忠,上帝的忿怒向它发作,使它倾圯、受灾、被掳、失败。

对先知们看来,上帝的忿怒继续的在行进中,不过到了主的日子,达到可怕,毁灭的最高。

有一个现代的学者这么说。因为上帝是上帝,因为上帝的品格是圣洁的,祂不能与罪妥协,上帝忿怒是对于罪所起的‘毁灭的反应’。

那是很难为我们所把握并接受的。在事实上,我们把它与旧约时代的那种宗教连在一起,新约却不是这样。就是路德也有这种难处。他讲上帝的爱为“上帝自己的作为”;他称上帝的忿怒为‘上帝奇异的作为’。在基督徒的思想里,这是一件左右为难的事。

现在让我们看保罗对于这一个概念有怎样的了解。陶德(C. H.Dodd)对于这件事写下了很聪明精深的话。保罗常常讲到忿怒的观念。希奇的是虽然保罗讲说上帝的忿怒,但从未说过上帝发怒。保罗讲到上帝的爱,他也说上帝爱人。他说到上帝的恩典,他也说上帝赏赐恩典。他说到上帝的信实,他也说上帝对祂的百姓是信实的。不过,最希奇的,保罗虽然说到上帝的忿怒,然而他从来没有说过上帝发怒。一定的,在这里有所不同。上帝的爱与上帝的忿怒有些不同。

更进一步,保罗讲到上帝的忿怒只有三次。在这里保罗如此说,在弗五章六节及西三章六节也此说。这二处地方,他都是对悖逆之子而言的。不过保罗常常讲到忿怒而不说上帝的忿怒。他讲到它似乎不属于任何人的,在英文里常用正楷表明──TheWrath──似乎在世界里有一种不属任何人的力量在工作。在罗三章五节,保罗说:‘上帝降怒在人身上’。在罗五章九节,他讲到从忿怒中被救。罗十二章十九节,他劝告人不要报仇,让作恶的人,遭受忿怒。在罗十三章五节中,他讲到忿怒为使人顺服的有力的动机。在罗四章十五节中,他说律法是惹动忿怒的。在帖前一章十节,他说耶稣拯救我们脱离将来的忿怒。在此,有很希奇的事。保罗讲到忿怒,而耶稣就从这忿怒中拯救人。

让我们再回到先知。先知们请到上帝的忿怒,往往他们的讯息是等于说‘如果你不顺服上帝,上帝的忿怒使你不免遭遇毁坏与灾祸。’在事实上,以西结用另外一种生动的方法说:‘犯罪的他必死亡。’(结十八4)。如果我们要用现代的语言,我们要用另外一种用语。我们要说:‘在这世界上,有一种道德的秩序。一个人破坏了道德律,他迟早会遭遇痛苦。’这正如伟大的历史家傅乐德(J. A.Froude)的话:‘一个功课,只有一个功课,历史反覆清楚的说明,世界是建造在道德的基础上的。结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希伯来先知们整个的讯息是在这世界里,有道德的秩序。结论是很清楚的──道德的秩序乃是上帝的忿怒在工作。上帝造这世界乃是这样:我们破坏祂的律法,必自食其果。如果我们一任这铁面无私的道德秩序处置,我们只有死亡与毁灭。实在的,世界是这样造的──如果只照道德秩序而行,犯罪的人必然死亡。人正在进退维谷之时,上帝的爱来了。藉采取不可思议白白恩典的行动,上帝的爱把人在罪的结局中提拔出来,并且拯救他从他应得的忿怒中拯救出来。

保罗继续坚持说,人不可以把不知道上帝,作为推卸责任的藉口。他们从上帝的世界就能看见上帝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往往可以从他手所作的工,知道些有关他的事。旧约的作者们知道的。约伯记卅八至四十一章就是根据这一观念。保罗知道的。保罗在路司得向外邦人讲道就是从世界开始(徒十四17)。早期教父特土良(Tertullian)对于从祂的世界认识上帝的信念说得很多。‘并不是从摩西的笔下人开始有创造主的认识。……千千万万大多数的人,虽然从来没有听见摩西的名字──不要说摩西的经典──却知道摩西的上帝。’他说:‘自然界是老师;人是学生。’‘篱边一枝单独的花,我想──我不说草地上的一朵花;你喜欢的任何海中的一双贝介──我不说从江海里取来的珍珠;一根原野飞禽的羽毛──不要说什么孔雀──它们会否对你们说祂是一位不足取的创造主?’‘如果我给你一朵玫瑰花,你决不会轻蔑那创造主。’

在这世界里,我们能见上帝。这是保罗的论证──这是完全合理的──如果我们注视这个世界,痛苦随罪而来。破坏农业的法则──产物欠收。破坏建筑的法则──房屋坍倒。破坏健康的法则身体衰弱。保罗说:‘注视这个世界!看它怎样造成的!从你所知道的世界就知道上帝是怎样的了。’罪人是无可推诿的。

保罗更进一步说。罪人做了些什么呢?他不仰望上帝,却只看自己。他卷入推敲空论的漩涡,而自以为聪明,其实他却老是一个蠢汉。为什么他是一个蠢汉?因为他把自己的观念,自己的意见,自己的思考作为标准及生活的法则,而不依照上帝的旨意。罪人的愚蠢在于把‘人为万物之主’。他把自己的意见作为标准而把上帝的法则置在一旁,因为他只顾自己,却不仰望上帝。他住在以自我为中心,不以上帝的中心的宇宙里。他行路的时候,只看自己,不看上帝,正如一般不看前面而走路的人,必然跌倒。

这结果是敬拜偶像。人的偶像及动物的样式替代了上帝的荣耀。敬拜偶像的罪根就是自私。一个人自制一个偶像。他向它献祭,向它祷告。为什么?他这样做可以把自己的计划,理想,目的推行出来。他整个崇拜是为自己,并不为上帝。

在此整段的经文里,我们面对了这一事实,就是造成罪的原素是把自己替代了上帝的地位。罪是人敬拜自己,不敬拜上帝。

上帝任凭人(一24-25)

这翻译为情欲(epithumia)的一字为这段经文的锁钥。亚里斯多德说情欲是追求欢乐。斯多亚派认为不顾一切理性,追求欢乐。亚历山太的革利免(Clementof Alexandria)称之为不合理的企图及追求满足自己的东西。情欲是热切欲得禁止的欢乐。就是那情欲使人干那些不顾名节,不知廉耻的事。这是一种疯狂的动作。如果这种欲望没有消灭他的尊严,持重,端庄,他决不会做这些事。这是那种全心贯注世界上的东西──欢乐,而完全忘了世界的创造主的人的记号。这是那种完全沉浸在世界里面,不再注意上帝的人生。

说上帝任凭人是一件可怕的事。不过这里有二个理由。

(一)上帝给人自由的意志。上帝尊重那自由的意志。经过最后的分析,就是上帝也不能妨碍那自由的意志。在弗四章十九节,保罗请到一般任凭放纵私欲的人。他们把整个的意志,投诚在这上面。何西阿(何四17)有一句悲惨的话:‘以法莲亲近偶像,任凭他罢。’在人的面前,有一种随意的选择。这是一定的。没有选择就没有善,没有选择也不能有爱。强迫的善不是真善;强迫的爱也非真爱。如果人们有意选择拒绝上帝,祂除了差遣祂的儿子到世界上来,也不能作什么。

当保罗请到上帝任凭人在污秽不洁之中,这任凭二字并不含有忿怒的意思。其主要语气也不是斥责与审判。它乃是一种思念的,忧愁的悯惜,犹如一个爱他的人竭尽所能而不能再做什么一样。这确实描绘这父亲的感觉,当他看见他的儿子离开他的家,往远方去。当一个人看见像这样的事,在他的心里,很少会有怒气,却充满了忧虑。

(二)‘任凭’还有更进一步的意义──那就是审判。在人生中,有一件冷酷的事,就是罪产生罪。一个犯罪愈多的人,他更易于犯罪。一个人开始犯罪的时候,知道他所做的是什么,总是带一些心惊胆战。到以后便行之泰然,毫不介意。这并不是上帝责罚那人;这乃是他自己责罚自己。他不断地使他自己为罪的奴仆。犹太人知道这件事。他们有好些精辟的话有关这一个观念。‘每一次完成责任,以另一次作为酬报;每一次犯罪,以另一次作为刑罚。’‘无论谁尽力保守自己纯洁,如此而行,接受能力;无论谁行为不洁,犯罪的门,为他广开。’‘凡为自己建筑围墙者,受围墙保护;凡丢弃自己者,必遭丢弃。’

最可怕的事就是罪乃是产生罪的力量,这是自由意志所担负的可怕责任。要用自由可消灭自由,一个人成为罪的奴仆,自我放弃,行在谬误的道路上。罪常会说谎,因为一个罪人想,他的罪会使他快乐;结果,无论对己对人,对今世对来世,都是生命灭亡。

一个可耻的时代(一26-27)

当我们读罗一章廿六至卅二节时,似乎会想这段经文几乎可能是由一个患有歇斯底里亚症的道德主义者过份夸张当时的情况,用修辞学的言过其实的色彩去描绘这时的境况。它描写一种几乎史无前例的道德腐化的情况。不过保罗所讲的,没有一处非当时希腊罗马作者们所说的。

(一)这一个时代,各样的事,好似是,失去了控制。威吉斻(Virgil)写:‘是非不分;战争遍地;错误百出;不知廉耻;农夫出走,土地荒芜;钩镰弄直而成刀剑。东方幼发拉底斯(Euphrates)一带战云顿起,西方德意志亦然;不只于此,接邻城市,破坏盟约,剑拔弩张,战神举世怒吼;即使在竞技场中,战车撞开闸门,冲入马道,鴐车者拼命拉住马缰,不发生什么作用,只能由马左右他,战车失去了控制。’

这是一个暴乱横冲直撞的世界。当塔西图(Tacitus)写这一时期的历史时,他写:‘我现在进入这一时期的历史,灾祸连绵,战云迷漫,暴动纷起,就在平安之时,迫害残忍倏起。……这一切都是一种憎恨恐怖的狂迷;奴隶被收买出卖主人,食客被收买出卖他们的庇护主。没有仇敌的人,为友所买。’绥屯纽(Suetonius),在写提庇留统治时说:‘没有一日无死刑。’这是一个全然恐怖的时代。史家李维(Livy)说:‘罗马既无法担负其邪恶,也无法医治它们。’诗人普洛帕细阿(Propertius)写:‘我看罗马,夸耀的罗马,毁灭──为它自己隆盛的牺牲者。’。这是一个道德自杀的时代。讽刺大家,犹文那里(Juvenal)写:‘地上所有的只是那些坏蛋懦夫。因此上帝,不论祂是谁,轻视讥笑他们,憎恨他们。’

对有思想的人看来,这是一个失去控制的时代。一个人在幕后能听到诸神的嘲笑。辛尼加说,这一个时代乃是‘失去自主的人,受到内心骚动的打击’。

(二)这是一个史无前例,奢侈的时代。在罗马的公共浴室里,冷热水从银制的龙头里流出。加力古拉(Caligula)王甚至把金屑铺洒竞技场地以替代木屑。犹文那里悲痛地说:‘比战争更加残忍无情的奢侈弥漫罗马。……自罗马成为富庶以后,罪恶情欲,样样都有。’‘金钱,背德无行的保姆……使人柔弱的财富,以丑恶的奢侈,耗尽这时代的精力。’辛尼加请到‘金钱,损坏各物之声誉,’时说:‘我们不问事物的本身价值,我们只问要多少钱。’这一个时代太厌倦一般普通的事,因此渴求新鲜刺激。路克惹丢(Lucretius)请到‘那是从这种欢乐泉源流出来的苦味。’犯罪成为消除无聊的唯一的方法,直至如塔西图所云,‘丑恶愈扩大,欢乐愈狂热。’

(三)这是一个世无前例,不道德的时代。在罗马国开始的五百二十年间,从来未曾有过一次离婚。第一次的记录是在主前二三四年。那时勒嘉(SpuriusCarvilius Ruga)和他的妻子离婚。现在,如辛尼加所云,‘妇女结婚为的是要离婚,离婚为的是要结婚。’罗马名门高贵的主妇并不用当时执政官的年号,她们用她们丈夫的名字规定她们的年号。犹文那里不能相信他可能有这样的好运气可以找到一个清白贞洁的主妇。亚历山太的革利免请到那标准的罗马会妇女如‘腰束罪孽金带的司美与爱的女神’。犹文那里写:‘伊勃立那(Iberina)有了一个丈夫就满足吗?立刻你发现要说服她只有一个丈夫是一件不可能的事。’他引用一桩一个妇女在五年内有八个丈夫的事。他用一件几乎不可信的事。革老丢的妻子,王后本身,阿基皮拿(Agripkina)在晚上,常常离开王宫,全然为了不能满足的肉欲,在妓院中服务。‘他们在鄙陋的事上显出勇敢的精神。’保罗所说外邦世界的事,没有一件未曾为外邦的道德家所已经说过的。罪恶并不停留在粗浅原始性的罪恶。社会从上到下充满了难以理解的反常的罪恶。罗马最初的十五个君王之中,有十四个是有同性恋的。

保罗却多少拘谨的,没有过分夸张这幅图画──就在那里保罗渴望宣讲福音,就在那里保罗不以基督的福音为耻。世界需要那施行拯救的力量,保罗知道除了基督以外,没有其他的地方,可以获得这力量。

离开上帝的生活(一28-32)

很少其他的经文,像这一段经文一样,清楚表明一个不以上帝为上帝的人的遭遇。这并不是上帝对人的审判,而是一个人在他一切计划谋算中,没有上帝的地位,对自己的审判。当一个人在他的生活中,把上帝逐出,他就会变成某一种的人。这里的一段经文是对于这一种人最可怖的描绘之一。让我们看一下没有上帝的人生可怕的事的项目。

这些人行的是那些不合理的事,也可以说不适宜之事。斯多亚派有一种说法。他们称为takathe{konta。这字的意义是适宜的事。有些东西是人格的基要的,本来的,本能的,固有的部份;有些东西却不是这样。正如莎士比亚在马克白(Macbeth)中有言。

‘我敢作一切成为人的事;
谁敢作出超乎此范围者即为非人之事。’

一个逐出上帝的人不但失去他的神圣;他也失去了他的人格。

接是一系列的可怕的事。让我们一件件的来说。

不义(adikia)。Adikiadikaiosune{之对。后一字的意义为‘义’。希腊人称‘义’为把上帝及人应得的交给他们。不义的人抢夺了人和上帝的东西。他在万样事物的中心,为自己建筑了一座祭台,他敬拜自己,把上帝与人排挤一旁。

邪恶(pone{ria)。在希腊文里,这字的意义,超过普通的所谓坏。那种普通的所谓坏人,在大体上,只是损害他自己,并不是一种牵涉到别人的坏。即使有时损害他人──在事实上,一切坏,必会损害及人的──这种损害也不是出于有意的。这只是无意的凶恶,并不是凶神恶相的凶恶。希腊人称pone{ria意的损害人家。这是主动的,有意的,要破坏损害。当希腊人称一个妇女为坏女人时,他们所指的,乃是她有意的利用无辜者的天真,勾引他们。在希腊文里撒但最普通的称呼之一为hopone{ros──那恶者。他有意攻击,其目的是去毁灭人的善良。pone{ros所述说的人,不只是坏,并且要使每一个人像他一样的坏。他要把人拉下来,使他们像他一样。这是一种破坏性的坏。

贪婪(pleonexia)。这一个希腊字是由二字组成,其意义为‘获得更多’。希腊人他们自己称pleonexia为‘受控诉的酷爱所有’。这是一种含有侵略性的罪恶。一般评述为专顾自己利益,完全忽视人家的权利,甚至也不考虑到大众的心理。其主要的中心是贪欲。基督徒作者,提阿多热(Theodoret)形容它为不知足的心理,掠夺其不应得的东西,这可以遍及人生的各方面。从物质方面来说,不顾廉耻诚实,专以获取金钱货财为事。从伦理方面来说,野心勃勃,踏在别人身上,以获取不应得的地位。从道德方面来说,纵情声色,不受羁绊,追求不应有之欢乐。pleonexia是不知道律法的欲念。

恶毒(kakia)。kakia是指坏的最普通的希腊字。这字形容一个人缺乏使他好的每一种质素。譬如一个kakoskrite{s,他是一个审判官,完全缺乏一个良好法官必需有的律法知识,道德意识,及正直的品格。提阿多热称之谓‘灵性的每况愈下’。他用的,在希腊文为rope{,其意义为‘天平秤的一边倾向愈下’。一个kakos的人,其人生每况愈下,好像在天平里一样。Kalia被认为重要的恶毒,包括一切的罪恶。它是一切其他罪的先驱。它乃是堕落,一切罪由它而生,一切罪由它而繁盛。

嫉妒(phthonos)。有好的和坏的两方面。有的嫉妒,使他看见自己软弱不足,因之努力追求模仿好的榜样,以求达到和他一样。有的主要的是抱怨怀恨。他看到一个好的人,并不因他的好受到感动,却因为他是好人,而生妒恨。这是人类情感中之最乖枉弯曲者。

凶杀(phonos)。我们必须常常记得耶稣把这字的范围扩大得很多。耶稣坚持不只凶行必须除掉,就是忿怒憎恨的心也必须除去。耶稣坚持只是把忿怒及残忍的行动,从人生中除去,是不足够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即使是忿怒和杀人的意念也须从心中除去,才算满意。我们很可能在我们一生中,从未打过人,但是有谁能说在他一生中未曾发生过要打人的意念?正如阿奎那(Aquinas)在很久以前说过:‘人看行为,上帝却看内心。’

争兢(eris)。这意义乃是指由嫉妒,野心,喜好名誉,地位,高职,站在众人之上,产生的搏夺战。这是从包藏嫉妒的心而来的。如果一个人清除了一切嫉妒,他也会清除一切产生搏夺争竞的东西。这是上帝所赐的恩赐,使他能够看见人家成功,为他高兴快乐,好像自己成功一样。

诡诈(dolos)。我们从这字的动词doloun,获得最完备的意义。Doloun有二个特别的意义。这字用于使宝贵的金属品质恶劣以及使酒内搀杂其他东西。Dolos是诡诈。这字描写一个邪恶弯曲,心肠不正的人,他不能行正直的事。他卑躬折节,施用卑劣方法,以达到他的目的。一切都是为了某种秘密的动机,此外他不会做什么好事。它描绘策划阴谋者的阴险奸诈。这类人在每一个团体,每一个社会,都有的。

毒恨(kakoe{theia)。Kakoe{theia直接的字义是恶性。最广义的说是恶毒。亚里斯多德以比较狭义的来说明这字。他说,这是‘常以最坏的看别人的精神’。皮里纽(Pling)称之谓‘恶毒的解释’。泰勒(JeremyTaylor)说:‘这是人类本性的卑鄙处,总是把握不当处,以最坏的意思去解释。’这或许很可能是一切罪中最普遍的一种。如果一个人的行动有二种可能的解释的时候,人的本性会拣选不好的一面。这是很可怕的,想到许多人的名誉为茶余饭后的杂谈所中伤。人们把一件完全无辜的行动,用恶毒错误的话,去解释它。当我们受到引诱,要这样做的时候,我们必须记得上帝是听见的,祂要记得我们所讲的每一个字。

背后说人的,谗毁的(Psithuriste{s, katalalos)。这两个希腊字是指一般有好诽谤舌头的人。可是这两个字是有不同的含义。Katalalos谗毁是在大众面前公开鼓吹。他公开述说人家的坏处,讲说他的故事;psithuriste{r背后说人是交头接耳细声说恶毒的话。他要把人拉到屋隅,细声讲说毁坏别人人格的故事。两样都是不好,不过背后细声说人的更坏。对于公开毁谤的,一个人至少可以提出抗议,为自己辩护;对于一个喜欢在暗中毁坏名誉的人,他却无能为力。

怨恨上帝的(theostugeis)。这是指憎恨上帝的人,因为他知道他反抗上帝。他不要上帝。如果真有上帝的话,对于他非常的不利。上帝要妨碍他要得到的欢乐。上帝是一条锁炼,捆绑住他,使他不能做他所喜欢的事。如果可能的话,他很高兴的除去上帝,因为在他看来,没有上帝的世界正是他所要的世界,在那里他所有的,是放纵而不是自由。

侮慢人的(hubriste{s)。Hubris,对希腊人说来,在诸神手中,最易惹毁灭之罪。这字有二件主要思想的线索。(一)这是指这人非常骄傲,把上帝也不放在眼里。这一种在未尝失败滋味前的无礼的骄傲。他忘了他是受造的。他也不信命运。这种人非常相信他的财富,他的权力,他自己的能力,认为只要他一个人已经够了。(二)这是指那一种胡乱,狂虐,凶残,侮慢的人。亚里斯多德称他是一种损伤,伤害,令人愁苦的人。他这样做,并不是为仇恨,也不是为可以得到好处;他这样做,只是在人遭遇伤害中,他可以获得喜乐。有些人会从看见人听了凶残的话产生的畏缩感到快乐。有些人会从使人遭遇心灵的及肉体的痛苦感到特别的愉快。这是hubris。这是损害人只是为要在损害人中寻找欢乐的人的虐待狂。

狂傲的(hupere{phanos)。这字在圣经中发现过三次,都是指上帝阻挡骄傲的人说的。(雅四6;彼前五5;箴三34)。狄奥非拉特(Theophrastus)称之谓‘众罪的最高’。狄奥非拉特是一位希腊的作家。他写了一系列著名的人物素描。他给hupere{phania下一个定义:‘除了自己以外,他贱视每一个人’。狄奥非拉特从日常生活中提出那些可作狂傲标记的事。一个狂傲的人当人家邀请他接受某种职位时,拒绝接受,因为他自己的事业太忙了,不能分身。在街上走路,除了他喜欢叫应的人以外,高视阔步,从不理人。他邀请客人吃饭,自己不去,差他手下人去陪客。他整个人生为轻蔑人的气氛所笼罩。他以使别人觉得微小为乐。

自夸的(alazo{n)。Alazo{n一字,在希腊文中有一段有趣的历史。这字的原意是一个周游四方的人。以后成为一个常用的字,专指游方郎中夸耀他们医治的本领,以及叫卖商人夸耀他们货物的品质,其实却是赝劣的货品。希腊文alazoneia的定义是假以为有,其实没有的装腔作势。色诺芬(Xenophon)说,这名词属于一般夸张他们的财富及勇气的人,他们答应人家做他们能力所不及的事,为的是要得到利益或有所获得。狄奥非拉特研究这一种人的品格,称为矫饰客,势利鬼。这种人夸大只存在于他幻想中的事业,高谈其实无其事的,与权贵交往,炫耀其从末掏过自己腰包的慷慨解囊协助他人。他说到他住的地方,实在太小,他必须购买较大的房屋。自夸的人只是要令人觉得他的伟大。世界仍是充斥像这样的人。

捏造恶事的(epheurete{s kako{n)。这是指一般不满足于普通平常的罪的人。他们追求新鲜奇奥的罪,因为他们对旧的已生厌倦,寻找在新罪中的新刺激。

违背父母的(goneusin apeitheis)。犹太人和罗马人一样,把顺服父母放在道德的很高位置。十条诫命中有一条是当孝敬父母。在罗马的早期,父权patriaPotestas是绝对的。一家人生死之权都操在他手内。把这罪包括在这段经文中的真正理由是一旦家族的关系松弛的时候,接必然是整个道德的退化。

无知的(asunetos)。这字是指一个愚蠢的人,他不会从经验中学习到功课。他愚蠢到不能令人相信。他不会利用上帝赐给他的心智头脑。

背约的(asunthetos)。这字对罗马的听众,特别有力。在罗马极盛时代,罗马的诚实是一件可钦佩的事。一句话可以与契约一样有效。这是罗马和希腊的极大不同点。希腊人是天生的小偷。希腊人常说如果交一块钱──约合二百四十英镑──交给一个长官管理,即使有十个事务员会计师监视他,他也有法盗用其中的一份。罗马人却不这样。无论是一个在衙门里的官吏,或是一个出征的将领,只要他一句话,即使是千万块钱,也不会短少分文。保罗用这一个字,不只要罗马人记得基督教的伦理,并且也要他们回忆在他们极盛时代他们自己的信用标准。

无亲情的(astorgos)。storge{是一个特别的希腊字,用以表明家庭中的爱。很实在的,在那时代,家庭中的爱,将近消灭。儿童的生命,从未有像那个时代这样的不安全。儿童被视为一种乖运。一个小孩生后,他就拿去,放在他父亲的足前,如果这父亲抱起小孩,这就表明他认作他的子女。如果他离开,不睬他,这就表明不要他,把他抛在外面。在当时罗马市场,每晚不会少过三十或是四十个弃婴。每一晚真的有小孩被人摔掉。甚至大伟人如辛尼加者,也会这样写说:‘我们杀死一只疯狗;我们屠杀一只凶恶的牛;我们把刀插入病牛,怕他们传染全;儿童之生而瘦弱残缺者,我们淹毙他们。’人类亲情的连系已经破坏无余了。

不怜悯人的(anelee{mo{n)。没有其他时候人的生命这样的不值钱。主人可以拷打或杀死他的奴仆,因为奴仆不过是一种货品。律法给主人无限的权力辖制他。有说起在一个富有的家里,一个奴仆拿进一盘水晶杯。他一失足,打破了一只杯子。就在那地,就在那时,主人把他抛入在庭院中心的鱼池,让凶残的鳗鱼把他肢体支解,吃他身上的肉。这是一个在残忍中赢得快乐的时代,因为这是角斗竞技的大时代,人们在看人与人的残杀中,获得喜乐。这是一个怜悯已经丧失了的时代。

最后,保罗对于这些把上帝从他们的人生中排出的人,所说的最后一件事。事情往往是这样的,即使他是一个罪人,他也知道他所做的,即使他原谅自己,他知道别人做的时候,要受谴责。不过在那些日子,人已经到达了这种程度,他自己犯罪,认可别人犯罪,并且鼓励他们这样做。萧伯纳(GeorgeBernard Shaw)有一次说:‘没有一个国家,失去了上帝,能够生存的。’保罗在这里给我们一幅可怕的图画──有意把上帝排斥的人所有的遭遇。到了时候,罗马灭亡了。灾祸与堕落携手而来,结果灭亡。

查阅相关章:
更多关于: 罗马   注释   圣经   基督徒   文摘   道尔   唐纳   福音   罗马   约翰   保罗   的人   基督   自己的   上帝   他们的   耶稣   信徒   耶稣基督   这是   使徒   是指   荣耀   显明   圣经   恩典   基督徒   都是   平安   信心   先知   希腊   旧约   教会   儿子   犹太人   忿怒
返回顶部
圣经资料,在线查经,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
@c.zyesu.com 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