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福音第九章-《基督徒文摘解经》
约翰福音第九章-《基督徒文摘解经》
约翰福音第九章
逐节详解
【约九1】「耶稣过去的时候,看见一个人生来是瞎眼的。」
﹝原文字义﹞「过去」经过,走过;「生来」出生。
﹝文意注解﹞「耶稣过去的时候,」即指祂从殿里出去(参八59)以后,正经过一处地方时。事情发生的日子正值安息日(参14节),故有下列三种说法:(1)是在住棚节期的第八日(参利廿三39);(2)是在住棚节期以后的第一个安息日;(3)是在修殿节(参十21~23)。
﹝灵意注解﹞「一个人生来是瞎眼的,」象征不信的人,被这世界的神弄瞎了心眼(参林后四4),以致在黑暗中,不认识自己,也不认识真神。这人生来就是瞎眼的,意即他的眼瞎是与生俱来的本性;这也表征,眼瞎乃是由于罪性。人都是生在罪中,所以也都是眼瞎的。
﹝话中之光﹞(一)今天有许多人,他们只能看见目前的、暂时的一切,而看不见那将来的、永恒的;只看见外表的、物质的、肉体的一切,而看不见那内在的、心灵的一切。这岂不就是心灵上的瞎眼么?
(二)「人生来是瞎眼的,」人类按照天然的本性是瞎眼的,是在黑暗之中;即使是天然中最好的,仍不能『见』神的国(参三3)。
【约九2】「门徒问耶稣说:『拉比,这人生来是瞎眼的,是谁犯了罪,是这人呢?是他父母呢?』」
﹝原文字义﹞「生来」出生;「犯罪」干犯,过犯,射不中。
﹝背景注解﹞古时一般犹太人,往往会将苦难视为当事人或他父母亲犯罪所带来的报应(参34节;路十三2;徒廿八4;出廿5;结十八20)。
﹝话中之光﹞(一)门徒问那人瞎眼的原因,是否因为「犯了罪」,这说明人对属灵的事,总是离不开道德的观念。但基督来开人的眼睛,绝非仅为改良人道德的光景,乃是要彰显祂本性的荣耀──『显出神的作为』(参3节)。
(二)人是要定罪,但主是要医治(参3节);人的眼光总是往消极方面看,而主的眼光总是往积极方面看。
【约九3】「耶稣回答说:『也不是这人犯了罪,也不是他父母犯了罪,是要在他身上显出神的作为来。」
﹝原文字义﹞「显出」显明,弄清;「作为」行为,工程,工作。
﹝文意注解﹞「也不是这人犯了罪,也不是他父母犯了罪,」主耶稣并不是说这人和他的父母没有罪,乃是说这人不是因罪成了瞎子。
「是要在他身上显出神的作为来,」由这话可知,主耶稣医治这瞎子(参6~7节)的目的,是要彰显神的大能,并表明祂乃是神所差来的『世上的光』(参5节;八12)。
﹝话中之光﹞(一)虽然所有病痛、苦难、死亡,都是因为罪而进入世界的(参创二17;三16~19),但并不是每个人生病、受苦都是因为他犯了某些罪。
(二)人遇见灾难和不测之祸患的时候,别人不可妄加猜测,说他所遭遇的是出于神的刑罚。
(三)我们遇有疾病或苦难的时候,正是我们能多得主恩的机会(参林后十二9~10)。
(四)与其追究痛苦的由来,不如寻求解决痛苦的方法;我们应当抓住受苦的机会,将它转变成彰显神荣耀的机会。
(五)我们晓得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罗八28);凡我们身上所经历的患难、病痛、挫折、损失、麻烦或灾难,都有神的美意,都是为着「显出神的作为来」。
(六)人身上的缺陷,不完全是个罪的问题,更多时是为给神显出祂作为的一个机会。
(七)「神的作为」最主要的部分,就是要解决人心灵的眼瞎,将人带到属灵的光照和属灵的认识里面。
【约九4】「趁着白日,我们必须作那差我来者的工;黑夜将到,就没有人能作工了。」
﹝文意注解﹞「我们必须作那差我来者的工,」『我们』表示主愿意祂的门徒也有分于祂的工作,因为不只祂自己是『世上的光』(参5节),并且他们也是『世上的光』(参太五14)。
﹝灵意注解﹞『白日』与『黑夜』可作下列几种表征的意思:(1)白日指恩典时代尚存留的时候,黑夜指恩典时代的结束;(2)白日指人还存活在世上的时候,黑夜指人去世的时候;(3)白日指环境容许传扬福音的时候,黑夜指环境反对福音达于高峰的时候。
﹝话中之光﹞(一)「趁着白日,」这里提醒每一位基督徒,生命的日子匆匆过去,「黑夜将到」,我们在世的事奉将要永远成为过去。所以,我们应利用神给我们的每一刻,按主所喜悦的来事奉祂。
(二)我们应当趁着基督荣耀福音的光(参林后四4),还在照耀的期间(「白天」),殷勤传扬福音;因为到了世界末日(「黑夜」),就再也没有机会传福音了。
(三)为神作工,最要紧的是千万不可错过机会;许多信徒就是由于怕这个、怕那个,因而失去了为主作见证的机会。
(四)务要传道,无论得时不得时,总要专心,并用百般的忍耐,各样的教训,责备人、警戒人、劝勉人(提后四2)。
(五)主并不是说『我』或『你们』,而是说「我们」;主喜欢和我们一起作工。凡是没有让主参与的工作,都不是主所要我们作的工。
(六)为着解决人心灵的眼瞎,让在黑暗中的人得着光照,主乐意与属祂的人一起作工。
(七)主的工人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叫人的眼睛得开,从黑暗中归向光明,从撒但权下归向神(参徒廿六18)。
(八)「我们」不止是主与我个人,并且也是主与我们众人;主喜欢我们众信徒能在教会中配搭合作,一起作团队的事奉。
(九)「我们」乃指祂所有的门徒,所以凡是信祂的人都有资格作主工;我们不能借口『我不会作』或『我作不好』,而免除作主工。
(十)作主的工,不只是传道人、长老和执事们的责任,乃是我们每一个基督徒的责任。
(十一)「我们必须作...」这话表示主不但是『呼召』我们作工,更是『命令』我们作工;作主工不是一项可有可无的工作,乃是一项「我们必须作」的工作。
(十二)「作那差我来者的工,」不是作『你或我的工』,也不是作任何『教会团体的工』,乃是作『神的工』;我们今天所作的工,究竟有多少可算是作『神的工』呢?
【约九5】「我在世上的时候,是世上的光。』」
﹝原文字义﹞「世上」世界。
﹝文意注解﹞「我在世上的时候,」即指主耶稣在世上为人的时候,特别是指着祂出来传道事奉神的三年半的日子。
当然,主今天也仍旧在世界上与我们同在(参太廿八20),所以主这话并不是说,祂的生命和作工的时间是有限的,而是指人信靠祂的机会不多。每一个人几乎都有接受基督作他个人的救主的机会,但如果忽略了这个机会,不予把握住,机会可能不会再来。
﹝话中之光﹞(一)主是「世上的光」,乃因祂是『生命的光』(参八12)。世人眼瞎,就是因为缺少生命,所以没有光;若想要能看见,首须得着生命。人若有生命,就必能够看见。
(二)主是「世上的光」,不是从人的外面来光照,而是从人的里面来光照;主是藉著作人的生命而发出光来,叫人得以看见。
(三)我们若要为主作工,必须有主的同在,才是在光明中作的,因为祂自己就是光,若没有主同在而作,就是在暗中摸索,徒劳无功。
【约九6】「耶稣说了这话,吐唾沫在地上,唾沫和泥抹在瞎子的眼睛上,」
﹝原文字义﹞「和」作成(make);「泥」泥土,泥巴;「抹」放。
﹝灵意注解﹞「唾沫和泥抹在瞎子的眼睛上,」『唾沫』象征从主口里所出的话;人是用泥土造成的(参创二7),所以『和泥』象征主的话进到人的里面,与人相调;『抹』象征圣灵的涂抹,主对我们所说的话,必须有膏油的涂抹(参约壹二27),才能产生功用。
也有解经家作反面的解释:『唾沫』象征从拉比口中出来的遗传;『抹泥』象征拘守律法规条的行为。这两样加起来,使人眼瞎,因此须要往西罗亚池子,洗去这些,才能看见(参7节)。
另有一种解释:神在创造时是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参创二7),所以主在这里『和泥』的行动是象征神的创造。三一神在此一同从事新造的工作。
﹝话中之光﹞(一)主的话必须是涂抹在我们的心眼上,必须与我们的心灵有活的接触,才是灵,也才是生命(参六63)。
(二)圣经上的字句,必须经由圣灵的涂抹运行,将它述说在我们的灵里,然后借着心思来明白,才会带来生命与平安(参罗八6)。
(三)我们平常就要留意圣经上的话,直等到天发亮,晨星在我们的心里出现,这才是好的(参彼后一19)。
【约九7】「对他说:『你往西罗亚池子里去洗。(西罗亚翻出来,就是奉差遣。)』他去一洗,回头就看见了。」
﹝原文字义﹞「翻出来」翻译;「回头」回来,来。
﹝文意注解﹞「你往西罗亚池子里去洗,」『西罗亚』原文字意是『奉差遣』;该池位于耶路撒冷东南方的汲伦谷,池水系由人工凿成的水道引进(参王下廿20;代下卅二30)。
﹝灵意注解﹞「西罗亚翻出来,就是奉差遣,」主耶稣特意要那瞎子往西罗亚池去洗,才能看见,暗含下列几种意思:(1)藉此表示他对主的话『信而顺从』;惟有信而顺从主的人,才能得着主的救恩。(2)本福音书一再描写主耶稣是『奉差遣者』(参三17,34;四34;五23~24,30,36~38;六29,38~39,44,57;七16,18,28~29,33;八16,18,26,29,42;九4;十36;十一42;十二44~45,49;十三20;十四24;十五21;十六5;十七3,8,18,21,25;廿21),所以『西罗亚池』豫表耶稣基督;惟有祂才是人灵性得医治的泉源(参七37)。(3)『西罗亚池』象征神的供应与看顾(参赛八6)。(4)『洗』又豫表『受浸』;信而受浸的,必然得救(可十六16)。
﹝话中之光﹞(一)「他去一洗,回头就看见了,」这个瞎子对主的吩咐,并没有迟疑蹰躇,结果马上得着了医治。信心实在是不问理由的,只问是谁说的话;若是神说的话,就无条件的接受。肯无条件接受神的话的人,实在是蒙恩的。
(二)今天有许多人,他们不是不知道自己的需要,他们也承认自己心灵的空虚、苦闷,但是却对主的话没有信心,所以无法解决心灵上瞎眼的问题。
(三)信心的本义就是接受主的指导,照着祂的话去作。凡是相信祂的人,无论祂所指示的方法如何,只要照着祂的话去作,就一定没有错,心灵的瞎眼就必得以看见。
(四)这个瞎子能够看见,有两个特点:(1)他相信主的话;(2)他顺服主的话。但愿我们也常对主的话信而顺服,而使属灵的眼睛明亮,得以更多认识神的心意。
【约九8】「他的邻舍,和那素常见他是讨饭的,就说:『这不是那从前坐着讨饭的人么?』」
﹝原文字义﹞「素常」从前;「讨饭」乞讨;「从前」(原文无此字)。
﹝文意注解﹞「他是讨饭的,」『讨饭』乃是当时瞎眼人惟一能够维持生计的方法。
﹝话中之光﹞(一)一个人若真正蒙了主的恩典,身边的邻舍与亲友,也都会察觉到他的改变(参林后五17)。
(二)今天当有一个人得救,他的生命有所改变,而与从前截然不同时,与他相识的不信者会觉得惊异,认为是一件难以置信的事,以致他们也要来寻求认识基督,欲获得这信仰所带来的新生。
(三)我们在得救以前的身份,都是「讨饭的」──乞讨众人的怜悯与施舍;但是得救了以后,却是众人所惊异与谈论的对象──我们身上有与众不同的经历。
(四)瞎眼的人,因为看不清路,不能奔走人生的路程,所以只好「坐着」;因为不能正常作工,就贫穷,所以只好「讨饭」。他一切人生的苦难,都是因着瞎眼;若要解决人生的问题,首须开启眼睛。
【约九9】「有人说:『是他。』又有人说:『不是,却是像他。』他自己说:『是我。』」
【约九10】「他们对他说:『你的眼睛是怎么开的呢?』」
﹝话中之光﹞「你的眼睛是怎么开的呢?」众人看见一个新蒙恩者的改变,心里总是受吸引,而有各式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正给我们机会可以为主作见证。
【约九11】「他回答说:『有一个人名叫耶稣;祂和泥抹我的眼睛,对我说:“你往西罗亚池子去洗。”我去一洗,就看见了。』」
﹝话中之光﹞(一)「我去一洗,就看见了,」我们也应当把自己得救的故事说给人听(参彼前三15)。
(二)为主作见证,话语要简单明了,扼要说明蒙恩的经过;而最要紧的,就是要把耶稣基督介绍出来。
【约九12】「他们说:『那个人在那里?』他说:『我不知道。』」
﹝话中之光﹞一个成功的见证,总是引起人们想要亲自去见一见主耶稣──「那个人在那里?」
【约九13】「他们把从前瞎眼的人,带到法利赛人那里。」
﹝文意注解﹞「带到法利赛人那里,」『法利赛人』在犹太教里面拥有高位(参七26,45);他们把那瞎子带到法利赛人那里,或许是出于惧怕的动机(参22节)。
【约九14】「耶稣和泥开他眼睛的日子是安息日。」
﹝背景注解﹞按照拉比对安息日律例的解释,共有三十九条不可作工的禁令,人触犯了其中任何一条禁令,便是触犯了安息日。而三十九条禁令里面,包括了在安息日不可搓揉面团和抹膏;法利赛人可能认为,『和泥』相当于搓揉面团,『抹泥』相当于抹膏,故主耶稣在安息日和泥开人眼睛,乃是触犯了在安息日不可作工的规条。
此外,在安息日也不许治病,除非病人的性命垂危,始得在安息日施用药物;并且医治的范围,只能容许控制住病情,使之不致恶化,但不许把病治好。否则,就是触犯了安息日。
﹝话中之光﹞(一)安息日是记念神的工作完毕,歇了祂一切的工,安息了(参创二2);神一切的工作,乃是在基督里完成的(参十九30『成了』),所以基督乃是神的安息。
(二)耶稣基督乃是安息日的真安息;人惟有遇见祂,得着祂的开启与光照,才有真实的安息。
【约九15】「法利赛人也问他是怎么得看见的。瞎子对他们说:『祂把泥抹在我的眼睛上,我去一洗,就看见了。』」
﹝原文字义﹞「抹」放。
﹝文意注解﹞「祂把泥抹在我的眼睛上,」这次他只提到『祂』而未提耶稣的名字,是因为他以为此刻人人都已经知道『祂』就是主耶稣。
【约九16】「法利赛人中有的说:『这个人不是从神来的,因为祂不守安息日。』又有人说:『一个罪人怎能行这样的神迹呢?』他们就起了分争。」
﹝原文字义﹞「神迹」兆头,记号;「分争」分裂,纷争。
﹝文意注解﹞「这个人不是从神来的,」『这个人』含有鄙夷的成分,可作『这家伙』。
「因为祂不守安息日,」按照安息日的条例,除非病人的性命危险,否则,不可在安息日治病。所以主叫一个瞎子的眼睛得开,在他们的眼中看来,显然是触犯了安息日的禁律。
第一批人从『祂不守安息日』的观点来看,因此排除祂乃从神而来的可能性;第二批人从祂会行『神迹』的观点来看,因此排除了祂是罪人的可能性(参31~33节)。观点不同,就造成了对立的局面。
﹝话中之光﹞任何人若只从一个角度来看真理,总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因此,我们信徒应当扩大眼界,从圣经全面的观点,来认识任何一项真理,才不致于偏枯、极端。
【约九17】「他们又对瞎子说:『祂既然开了你的眼睛,你说祂是怎样的人呢?』他说:『是个先知。』」
﹝文意注解﹞「祂既然开了你的眼睛,你说祂是怎样的人呢?」在原文,『你的』和『你』字都是着重的强调。
「是个先知,」『先知』意即被神差遣,来向人传讲神话语的人。
【约九18】「犹太人不信他从前是瞎眼,后来能看见的,等到叫了他的父母来,」
﹝文意注解﹞「犹太人不信他从前是瞎眼,」这话表明两件事:(1)犹太人的顽冥不化;(2)主耶稣医治的完全,叫人看不出与健全的正常人有何异样。
【约九19】「问他们说:『这是你们的儿子么?你们说他生来是瞎眼的,如今怎么能看见了呢?』」
﹝文意注解﹞「这是你们的儿子么?」这是第一个问题,目的在查明身份。
「如今怎么能看见了呢?」第二个问题相当棘手,若回答得稍微不慎,便要惹祸上身。
【约九20】「他父母回答说:『他是我们的儿子,生来就瞎眼,这是我们知道的。」
﹝文意注解﹞这是实情实报,无可厚非。
【约九21】「至于他如今怎么能看见,我们却不知道;是谁开了他的眼睛,我们也不知道。他已经成了人,你们问他罢。他自己必能说。』」
﹝原文字义﹞「成了人」成年,成年人。
﹝文意注解﹞「至于他如今怎么能看见,我们却不知道,」也许他们真的不知情;也许他们已接获消息,但因有顾忌,不敢透露实情(参22节)。
「他自己必能说,」指他会替自己说话。
﹝话中之光﹞瞎子的父母不知道他如何能看见,说出心眼得开的属灵奥秘,绝非天然的、传统的人所能明白的。所以不能印证他,更不敢为他作见证。
【约九22】「他父母说这话,是怕犹太人,因为犹太人已经商议定了,若有认耶稣是基督的,要把他赶出会堂。」
﹝原文字义﹞「商议定」同意;「认」承认。
﹝文意注解﹞「要把他赶出会堂,」意即轻则剥夺权利,暂时不得参与敬拜神和社团的正常活动(为期一周至一个月);重则剔除公会会籍,终身受到排斥与藐视。
﹝话中之光﹞(一)「他父母说这话,是怕犹太人,」害怕属人的权势,常叫人不敢作该作的见证;今天有许多信徒不敢在公众面前作见证,也是基于『怕人』的心态。
(二)「犹太人已经商议定了,」众人所同意的事,往往被撒但利用来抵挡主;注意,许多时候,我们若是得人的心,便不能得神的心;若是顾到人的喜欢,便不能顾到神的喜欢了(参加一10)。
(三)为主作见证,往往须要付上代价──「若有认耶稣是基督的,要把他赶出会堂。」
(四)眼睛得开、认识基督的人,必被瞎眼的宗教所排斥──「赶出会堂」;这给我们看见:认识主是要出代价的。
【约九23】「因此他父母说:『他已经成了人,你们问他罢。』」
【约九24】「所以法利赛人第二次叫了那从前瞎眼的人来,对他说:『你该将荣耀归给神;我们知道这人是个罪人。』」
﹝文意注解﹞「你该将荣耀归给神,」包括两个意思:(1)应当把功绩归给神,向祂感谢(参路十七18);(2)应当敬畏神,要坦白供出实情(参书七19)。
【约九25】「他说:『祂是个罪人不是,我不知道。有一件事我知道:从前我是眼瞎的,如今能看见了。』」
﹝话中之光﹞(一)「有一件事我知道:从前我是眼瞎的,如今能看见了。」这是从亲身体验而发的真言。基督徒的信仰的确是真实的,因为这是我们亲身体验了重生的宝贵经历。
(二)对于主的许多事,我们可以「不知道」;但是有一件事,我们不能不知道──主在我们身上究竟作了甚么?
(三)每一个真实的信徒,总有一些对主『第一手的知道』──这个『知道』,不是从别人听来的,乃是亲身经历主得来的。
(四)作见证不须要说甚么道理,只须要见证亲身的经历即可──「有一件事我知道:从前我是眼瞎的,如今能看见了。」
(五)尽管世人可能会抱着轻蔑、怀疑、嘲弄的态度,但我们真实经历的见证,无人能够否认。
(六)最有力的见证,并不在于完美的道理,也不在于口才的流利,乃在于主在我们身上所作的工。这是活的见证,是无法驳倒的。我们也当如此为主作见证。
【约九26】「他们就问他说:『祂向你作甚么,是怎么开了你的眼睛呢?』」
【约九27】「他回答说:『我方才告诉你们,你们不听。为甚么又要听呢?莫非你们也要作祂的门徒么?』」
﹝文意注解﹞「莫非你们也要作祂的门徒么?」他的口气似乎已把自己当作主耶稣的门徒了。
【约九28】「他们就骂他说:『你是祂的门徒;我们是摩西的门徒。」
﹝原文字义﹞「骂」辱骂。
﹝文意注解﹞「你是祂的门徒,」这句话在原文含有:『你只管自己作祂的门徒罢!』意思是:『你是祂的门徒──你就安于此罢!』
「我们是摩西的门徒,」他们自以为是摩西的门徒,其实并不是(参五46)。
﹝话中之光﹞(一)凡是基督徒,都理当安于自己是「祂的门徒」;然而事实上,有许多基督徒,除了是「祂的门徒」之外,还作了一些小圈圈的『门徒』。
(二)法利赛人以「摩西的门徒」为自豪;今天在教会中,我们是否也以『某某属灵伟人的门徒』自傲呢?
(三)也许我们不会以『某某神学院的门生』、『某某教派的信徒』或『某某道理或主义的信徒』自称,但是在我们的潜意识里,真的丝毫没有这样的观念吗?
【约九29】「神对摩西说话,是我们知道的;只是这个人,我们不知道祂从那里来。』」
﹝文意注解﹞「我们不知道祂从那里来,」法利赛人知道主耶稣肉身的出处(参七27~28),但对祂能力的来源则是扑朔迷离。
【约九30】「那人回答说:『祂开了我的眼睛,你们竟不知道祂从那里来,这真是奇怪。」
﹝原文字义﹞「奇怪」奇妙,妙极了,奇异。
﹝文意注解﹞(一)那个瞎子原本是一个无知无识的人,但是当他一尝到主恩的滋味,他竟能够开口教训那些有学问的法利赛人;所以认识神的能力,不是来自人的教导,乃是来自蒙主开启心眼。
(二)宗教的传统思想与观念,蒙蔽了人的心眼,叫人不能看见『神的作为』(参3节)。
【约九31】「我们知道神不听罪人;惟有敬奉神遵行祂旨意的,神才听祂。」
﹝原文字义﹞「敬奉」敬畏,尊敬;「遵行」实行,去作(do)。
﹝文意注解﹞他的意思如下:(1)祂开了我的眼睛(参30节),乃是神听祂的证明;(2)神既听了祂,这就证明祂不是罪人,而是从神那里来的(参33节);(3)祂必定是敬奉神遵行祂旨意的,神才如此听祂。
﹝话中之光﹞(一)人的心里若注重罪孽,神必不听他的祷告(参诗六十六18;赛一15)。
(二)祷告得神垂听的秘诀乃在于:(1)敬畏神;(2)遵行神的旨意。
【约九32】「从创世以来,未曾听见有人把生来是瞎子的眼睛开了。」
﹝原文字义﹞「从创世以来」自古以来。
【约九33】「这人若不是从神来的,甚么也不能作。』」
﹝话中之光﹞今天信徒若是离开了神,就「甚么也不能作」(参十五5)。
【约九34】「他们回答说:『你全然生在罪孽中,还要教训我们么?』于是把他赶出去了。」
﹝原文字义﹞「罪孽」(原文复数)罪愆,罪行,射不中目标。
﹝文意注解﹞「于是把他赶出去了,」『赶出去』不单是指被赶出殿外,且可能包括被逐出犹太教。
﹝话中之光﹞(一)宗教徒辩不过真理,就用诡诈和强暴,十足显出他们是被魔鬼利用。
(二)所有不能容纳那些有启示、认识基督者的地方或团体,必定是缺少亮光的宗教组织。
【约九35】「耶稣听说他们把他赶出去;后来遇见他,就说:『你信神的儿子么?』」
﹝原文字义﹞「遇见」发现,寻见,找着;「信」信入(believe-in),交托。
﹝文意注解﹞「后来遇见他,」『遇见』(found)原文含示寻找的结果;意即犹太教不要他,但主耶稣却要他。
「你信神的儿子么?」在这个问题里面有两个重点:(1)人须有信心:信心是蒙恩的条件,没有信心,就不能蒙恩;(2)信心的对象是神的儿子:凡传福音而不以神的儿子为中心的,就没有救恩。
﹝话中之光﹞(一)凡是真正单纯爱主的信徒,迟早总会被不要主或轻看主的团体「赶出去」,所以我们不要为着茍安一时,而不敢为主站住。
(二)信主的和不信主的有甚么相干呢?神说:『你们务要从他们中间出来,与他们分别,...我就收纳你们』(参林后六15,17)。
(三)凡为主的缘故被人弃绝的,反而会得着更大的祝福,祂要亲自接待他们,并与他们相交。
(四)从人的依靠里出来,走上信靠神的路上去,这就是基督徒所要走的路。
(五)这一个眼瞎得医的人,乃是被会堂「赶出去」,才碰着主的。你如果还留在会堂里,就碰不着主。我们如果被世界赶在外面,我们就要看见,有主的祝福在我们身上,这是何等的报偿。
【约九36】「他回答说:『主阿,谁是神的儿子,叫我信祂呢?』」
﹝原文字义﹞「信」信入(believe-in),交托。
【约九37】「耶稣说:『你已经看见祂,现在和你说话的就是祂。』」
﹝文意注解﹞本书记载主耶稣两次公开宣布自己是『神的儿子』,一次在这里,一次在十30。本书作者的目的也是要见证『耶稣是神的儿子』(廿30)。新约说到人藉以得救的信心时,总是把基督的神性当作一件实质的事情来看,和人的信心连在一道(参廿31)。承不承认耶稣是神,是叫人定罪或得永生的分界线(参三36;约壹五12)。
【约九38】「他说:『主阿,我信。』就拜耶稣。」
﹝原文字义﹞「信」信入(believe-in),交托;「拜」敬拜,礼拜。
﹝话中之光﹞(一)一个人归信的过程:先有属灵的光照,然后认罪,凭信心接受主基督。
(二)这个瞎子在当初得到主医治的时候,只不过认识祂是从神那里来的(参33节);等到他为主付上了代价,就更进一步认识祂是神的儿子(参35~37节)。基督徒得救以后,要竭力追求更清楚的认识基督。你肯为祂付上多少代价,你就认识祂有多少。
(三)瞎子的眼睛虽然得开,但他对基督的认识,还需要逐渐进步:起先,只知道祂『名叫耶稣』(11节),而后承认祂『是个先知』(17节),再后相信祂是『从神来的』(33节)、『敬奉神遵行祂旨意的』(31节),最后经主亲自指示,才认识祂是『神的儿子』(参35~37节),而向祂下拜。这些乃告诉我们:(1)眼睛开启的目的,乃为认识神的儿子,并敬拜祂;(2)开窍之后,还需要进一步有主自己的启示,才能脱离对基督那些普通宗教的观念──耶稣、先知、敬奉神等,而能有准确并中心的认识──『神的儿子』。
【约九39】「耶稣说:『我为审判到这世上来,叫不能看见的,可以看见;能看见的,反瞎了眼。』」
﹝原文字义﹞「审判」断定,分别,分开,辨别(to distinguish)。
﹝文意注解﹞「我为审判到这世上来,」这话和主在别处的话似乎有抵触(参三17;八15;十二47),实则并无矛盾:(1)别处是说主降世为人的『目的』,并不是要审判世界,乃是要拯救世界;(2)本处是说主到这世上来的『结果』,难免有所审判。
主耶稣的到来,必然在人群中间产生信与不信、接受与不接受的反应,意即世人因祂而有所『分别』,因此,祂就成了审判世人的基准,从这方面的意义而言,也就是说祂带来了『审判』。
「叫不能看见的,可以看见,」『不能看见的』指承认自己缺乏属灵的眼光,因而求告主的人;凡知道自己是在黑暗中而求告主的,结果必然可以看见。
「能看见的,反瞎了眼,」『能看见的』指法利赛人和不信的犹太人,他们误以为自己有属灵的眼光,其实是视而不见,所以是明眼瞎子;凡自以为能看见的,必不会求告主,结果是永远瞎眼。
﹝话中之光﹞(一)一个人肉体的眼睛尽管能够看见,要是他心灵的眼睛却不能看见,他仍旧是在黑暗里。
(二)真要求主开我们心眼,使我们能真认识主,也真认识自己。
(三)一个罪人能否得着生命的光,要看他是否有来就光的趋向与决心。
(四)当奥秘的基督显现出来,总是叫清心寻求主的人,越过越清楚;叫自义而满有宗教成见的人,越过越胡涂。基督越彰显,这两种情形越划分明白,主的审判就是在此,(或说,主审判的本意乃在『分别』。)
(五)主作光(参5节)是为照明人真实的光景,所以这光带着审判的性质。瞎子接受了主审判的光,就看见了;法利赛人拒绝主审判的光(他们对这光存着反感的态度),他们属灵的眼睛就瞎到底,无法被开启了。所以信徒千万勿拒绝主审判的光照,因为光照是开启灵眼的必要条件。
【约九40】「同祂在那里的法利赛人,听见这话,就说:『难道我们也瞎了眼么?』」
﹝话中之光﹞法利赛人真正的问题是自视高傲,认为自己对摩西律法和神救恩知之甚详的人,以自己的认知当作权威在看、在衡量别人,才会造成这种眼瞎的结果。在今天的基督教中,也常有这种现象:尤其是在一些传道人、长老们身上,会有意无意间把自己对圣经、神学的知识看成权威,结果常造成教会不必要的分裂与纷争,自己却陷在黑暗中而不自知。
【约九41】「耶稣对他们说:『你们若瞎了眼,就没有罪了;但如今你们说:“我们能看见。”所以你们的罪还在。』」
﹝文意注解﹞「你们若瞎了眼,就没有罪了,」『瞎了眼』意思是承认自己缺乏属灵的眼光,活在黑暗中,因此需要救主,那就有蒙赦罪的可能。
「但如今你们说,我们能看见;所以你们的罪还在,」『我们能看见』意即不肯承认自己是活在黑暗中,因此不肯接受救主,他们的罪必不得赦免。
﹝话中之光﹞(一)法利赛人瞎了眼,却不自知,所以他们的罪还在。真要求主开我们的眼睛,好认识自己的光景,而仰望主的拯救。
(二)承认自己是瞎眼的,需要很大的勇气;因为承认自己是瞎眼的,也等于是承认自己犯了罪。今天这个时代也有许多的人,心灵的眼睛瞎了,他们却不肯承认。
(三)凡不肯承认自己是在黑暗里的人,必定不肯到主这里来蒙怜恤,结果就把自己留在罪中。
(四)瞎眼可以是没有看的能力,也可以是故意不看。法利赛人要是真不明白真道,那么,他们的『看不见』还能得医;但是他们都把自己当作群众的精神领袖与导师,自认理当能明白,能看见;他们是故意不去看,这种瞎眼因此难辞其咎。
(五)一个不信的人在属灵上是瞎眼的,而一个信的人他就能真正的『看见』。在世界上有很多肉眼失明的人,他们却能看见属灵的事物;反而很多眼睛明亮的人,在真理上他们却是瞎眼的。正如有一句俗谚说:『最瞎眼的人,就是那些不愿意看的人。』法利赛人自以为是世上眼睛明亮的人,他们自称是瞎子的领路者(参罗二19),但是他们自己对于主耶稣是盲目的,所以他们的罪就更大了。
── 黄迦勒《约翰福音注解》
约翰福音第九章
【约九4~5】「白日」就是基督在世上时,「黑夜」就是基督离世之日。── 倪柝声
【110.那生来的瞎子已经看不见,为何主耶稣在医治他之时,竟然用唾沫和泥抹在他的眼睛上,使他更加看不见呢?耶稣为何要用这种方法?(约九章6一7节)】
瞎子,在中东一带是很多的,据今日专家的统计,以中东、北非为最多。可能是因为不懂卫生及阳光太强所致。
“用唾沫可以医眼睛”,乃是中东人、甚至东方人都有这种传统的信念。他们认为人的唾沫是人身上一种宝贵的分泌物。中国古代医书对于唾沫(口水)也认为对健康有重要关系。一个经常在口中有津液的人,是身体健康的象征。因此,时常将口中津液吞回用胃中,对身体是有益处的。
又有古医书云:在睡醒而尚未开口之前,可用大拇指指甲将自己口中的口水(多数是胶状物)涂在自己眼睛内,可使眼睛明亮,是保护眼球最佳方法云。
那稣也曾用唾沫医治伯赛大的一个瞎子(可八章23一26节)。此外,他医治那耳聋舌结的人,也用唾沫抹他的舌头(可七章33一39节)。用唾沫,一般犹太人传统上相信是一种民间医治的媒介物。同时,可使受医治的人有信心去接受治疗。
不过,主那稣还要这个生来的瞎子到西罗亚池子里去洗。这就表示主那稣所用的方法是带着深邃的教训。医治“肉体的瞎”在主那稣看来并不困难,但主那稣还要医治他“心灵的瞎”,那是很重要的。“唾沫”代表拉比与法利赛人的错误与律法的外表解释,“泥”代表人们传统的错误、遗传的观点与偏见。所以主那稣叫他到西罗亚池去洗,先洗掉“唾沫和泥”,然后洗掉肉眼的“瞎”,使他获得两重的“复明”。
“西罗亚”(SILOM),意即“奉差遣”,其实这名字的最早含义为“引水出去”,因为西罗亚池是希西家王下令凿成的,引水从城外到池中,凿通水道之后,即以“引水出去”为池之名,以后渐渐变成“奉差遣出去”。
“西罗亚”池可以预表主那稣是奉天父差遣到世间来作人类的救主。―― 苏佐扬《新约圣经难题》
【约九8~9】得救以后,所必有的光景。「又像又不像!」── 倪柝声
【约九16】这个分争一直延长到今。── 倪柝声
【约九25】世上最好的见证。── 倪柝声
【约九29】不知他是从那里来,却知他是个罪人(24节)!── 倪柝声
【约九35】信主为先知(17节)是不够的,也是无用的(太十六);所以,主再教他当信祂为神的儿子。── 倪柝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