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福音第廿一章-《每日研经丛书》
约翰福音第廿一章-《每日研经丛书》
写这段故事的人必然认识一些加利利海的渔夫。夜间是捕鱼的最佳时机。汤普生在圣地与圣经里描述夜间捕鱼的情形:“夜里有好几种捕鱼方式,那真是一幅美丽的景致,燃点熊熊火炬的渔船在明亮的海面上滑动,渔人站在船上,目光敏锐地凝视海面,直到他们的猎物出现,这时他们就以闪电般的速度撒网或掷出鱼叉。清晨时,你常常会见到疲惫不堪的渔夫沉脸返港,因为他们整夜劳苦,却一无所获。”
约翰在这里的记载,并没有把这次的捕鱼当作神迹来叙述,他也无意这样做。这类事情至今仍然常常会在湖边发生。要知,这船离岸约仅
或许是因为天色昏暗,他们才认不出耶稣来。但耶稣所爱的门徒眼光很锐利,他知道那是主。彼得一知道他是谁,就跳进水里,实际上他并不是全裸的。他立刻束上一件通常渔夫所穿的外衣。因为犹太律法规定向人问安是一种宗教行为,履行宗教行为的人必须服饰整齐;所以在见耶稣之前,彼得穿上渔人的外衣,为的是想抢先向主问候。
复活的真实性(廿一1-14)(续)
现在我们来看看把这奇怪的章节加在已经结束的福音书之后的第一个理由。因为它一次过彻底向我们显示了复活的真实性。许多人认为复活的主只是门徒见到的异象而不具实体。有人甚至认为门徒所见的不是异象,而是一种错觉。福音书却告诉我们,复活的主不是异象,不是幻影,不单是灵,而是实实在在的人。他们坚称坟墓是空的,复活的基督是身上还带钉痕、肋旁还负有枪伤的真实躯体。
这段故事进一步指出,一个异象或单是一个灵不可能向一渔人指点鱼的所在。一个幻影或一个灵不可能在岸上生起炭火,一个幻影或一个灵不可能作一餐饭,并和别人一起进食。再者,正如本段故事所说,复活的主做了上述一切的事。约翰说门徒把门关紧在一起聚集时,耶稣来站在当中。约翰说:“耶稣把手和肋旁,指给他们看”(约廿20)。伊格那修写信给士每拿教会时,提到更为肯定的传统说法。他说:“我知道也相信即使在复活之后,他仍是血肉之躯,他出现在彼得及其同伴面前时,对他们说:“来,摸我,就知道我不是无骨无肉的鬼魂。’他们摸他,就信了,因他们确知他是血肉之躯……复活之后,他与他们一同吃喝,就像一个平常人一样。”
这个故事主要而单纯的目的,就是指出复活后的真实。复活的主不是个幻觉,不是凭人的想像力所虚构出来的,更不是鬼魂,而是战胜了死亡回来的耶稣。
教会的普世性(廿一1-14)(续)
本段经文还象征另一个重要的真理。在约翰福音里,每一件事都是有意义的,所以约翰明确地提出,鱼的数目总共是一百五十三条,这不可能是没有意义的。有人说清点鱼的数目,目的只是因为要平分给全船的渔夫,而记载鱼的数目,只是因为数量相当多而已。但我们一想到约翰一贯的手法都是在他所写的福音书里,置入许多隐藏的意义,让我们有幸阅读的人,认真加以思索。
这里蕴藏许多巧妙的暗示。
(一)西利尔(Cyril of Alexandria)说,一百五十三这个数字系由三件事组成:第一,其中的一百,代表“外邦人的完全数”。他说一百是完全数,牧羊人全部的羊是一百只(太十八12),好的种子最大的收成,多达一百倍。所以,一百代表将在基督面前聚集的外邦人的完全数字。第二,其中的五十,代表将要被聚集的以色列遗民。第三,其中的三,代表三位一体,藉他的荣耀成就一切的事。
(二)奥古斯丁另有巧妙的解释。他说十是律法的数目,代表十诫;七是恩典的数目,因为圣灵的赏赐是七倍的:
“你是膏抹人的圣灵,
你的恩赐是七倍的”。
七加十是十七;而一百五十三正是一加二加三加四……到十七,这些数字的总和。于是一百五十三代表那些藉律法或恩典已经到耶稣基督面前的人。
(三)最简单的解释是由耶柔米(Jerome)提出来的。他说加利利海里有一百五十三种不同的鱼;这次捕到的鱼包括了每一个种类。所以这个数目象征:有一天万国万民都要在耶稣基督面前聚集的事实。
我们当注意更深远的一点。这么多的鱼装在一个网子里,而鱼网却没有破。鱼网代表教会,教会有容纳普天下万国万民的空间,即使他们都来了,也容得下。
在此约翰以他特有的生动而别致的方式,把教会的普世性告诉了我们。教会里面没有排外性,没有肤色区分,也不分智愚。教会的怀抱就像上帝在基督耶稣里所表现普世性的爱那么大。如果我们注意到彼得把网拉到岸上(约廿一11),我们就知道这一章书要加添在福音书里之后的第二项理由了。
作主羊(廿一15-19)
这一幕谅必永远烙印在彼得的心里。
(一)首先我们务须注意到耶稣问彼得说:“约翰的儿子西门,你爱我比这些更深么!”就这话来说,它意味两件事。
(1)可能耶稣指那条船、鱼网、工具和鱼,然后问彼得:“西门,你爱我比这些更深么?你准备放弃这些东西,放弃成功顺遂的属世生活,放弃一个固定的工作和适度的享受,而为我的百姓和我的工作献身么?”对彼得来说,做这样的最后决定,放弃旧日的生活,而去传扬福音,照顾基督的羊,真是一项挑战。
(2)可能耶稣望剩下的一小门徒,对彼得说:“西门,你爱我的程度比你的同伴对我的爱更深么?”也许耶稣想起有一晚,彼得说:“众人虽然为你的缘故跌倒,我却永不跌倒”(太廿六3)也许他是温和的提醒彼得,他曾经自以为比别人站得更稳,事实上却失去了勇气。第二个含意的可能性此较大,因为彼得的回答不敢再和人比较,而只是简洁的说:“你知道我爱你。”
(二)这个问题,耶稣问了三次,理由只有一个,就是彼得三次不认主,所以主给他三次机会,来肯定他的爱。在耶稣丰盛恩典的饶恕下,耶稣给彼得新的机会,以三次爱的宣告,抹去三次不认主的记忆。
(三)我们亦须注意爱为彼得带来什么?(1)它带给彼得一项任务。耶稣说:“如果你爱我,你就献身牧养我的羊和小羊吧!”我们只能藉爱别人来证明我们爱耶稣,爱是世上最大的权利,同时也带来最大的责任。(2)它带给彼得十字架。耶稣告诉他:“年少的时候,你可以随意来往,但有一天,你要伸出手来,钉上十字架,你要走一条身不由主的路。”那一天果然到了,彼得在罗马为主殉道;他也是上十字架,但他要求倒钉在十字架上,因为他说他不配与主的死法相同。爱带给彼得任务,也带给他十字架。爱总是附带责任,也包含牺牲。除非我们准备接受这项任务和十字架,否则我们并非真心爱基督。
约翰记载这个故事,是有其含意的。他记载这个故事为了要表明彼得才是基督信徒的大牧者。初代教会的信徒,或许喜欢把人拿来比较。有些人说约翰是最伟大的一位,因为他深邃的思想,使他高过任何人。有些人说保罗是最伟大的,因为他为基督走遍了世界的各个角落。但本章指出彼得也有他崇高的地位,或许他的才情思虑不如约翰,或许他游行、冒险的经历比不上保罗;但他有极大的荣耀,和当基督羊牧者的可爱任务。这是我们可以跟随彼得脚踪的地方。我们也许不能像约翰那样擅长思考,也许不能像保罗走遍天涯海角;但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在别人迷途的时候,守护他。我们每一个人也能用上帝的话为粮食来喂养基督的小羊。
基督的见证人(廿一20-24)
这段经文清楚地预告一个事实,就是约翰必能享受长寿;他必定活到这份记载流传开来,他将继续活到耶稣再来。就像前段经文,在主的计划里,指派给彼得一项任务,本段则轮到指派约翰。其职务是成为卓越的基督见证人。初代教会的信徒必然又对他们作一番比较。他们会指出保罗如何走遍天涯海角;他们会指出彼得如何来来去去地牧养信徒。他们可能会奇怪,约翰在以弗所活到老得几乎无法动弹,其作用何在!答案是:保罗为基督的福音作先锋,彼得为基督的羊作牧人,而约翰则为基督的见证人。约翰是能说这话的人:“我亲眼看见这些事,我知道这些事都是真的。”
到今天,基督徒的亲身经历能为基督教辩论,到今天基督徒这样说:“我认识耶稣基督,我知道这些事都是真的。”
所以,最后教会从这些伟人中提出两位来:彼得和约翰。耶稣托付给每一个人不同的任务。彼得先是牧养基督的羊,最后为主殉道。约翰是为基督的事迹作见证,活到高龄最后平安离世。他们不用在荣耀和声望上竞争,也不用去比较那一个更伟大,因为他们同是基督的仆人。
基督把一个人放在那里,那人就该在那里服事主。耶稣对彼得说:“不要管别人的任务是什么,你的职分就是跟从我。”主对他所说的也就是对我们说的。我们的荣耀也绝不用和别人相比较;竭尽全力的在主所分配给我们的职分上忠诚服事基督,就是我们的荣耀。
不受限制的基督(廿一25)
第四福音的作者在这最后一章书里,为教会提示了一些重要的真理。他提醒众教会认识复活的真实性;教会的普世性,他提醒教会不要误以为彼得和约翰彼此竞争更大的荣耀,因为彼得是伟大的牧人,而约翰则是伟大的见证人。现在福音书写到最后,他不禁又想起耶稣基督的光辉。无论我们对基督有多少认识,我们也只是把握到一鳞半爪而已。我们与基督的经历不管多奇妙,但若与嗣后的经历相比,则又不算什么了。在人类的范畴里,无法形容基督,人所写的书也容不下他。所以,约翰以耶稣基督无法数计的胜利、永无穷尽的能力、无限的恩典作为结束。──《每日研经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