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家园
阅读导航

申命记第一章-《基督徒文摘解经》

申命记第一章-《基督徒文摘解经》

申命记相关章:

申命记第一章

重申的必要(一118

思想 重新申述神与以色列人所立之约对以色列人有何意义?我们今日是否也需要神不断的重复提醒?

 .环境的变更(1~2)。以色列人现在身处约旦河东的摩押平原(5),与应许之地一水之隔,他们将要预备进住土产丰美的迦南地。摩西藉此机会,向百姓重申神的律法及神与他们所立的约,叫他们紧记心中。

 .时间的流逝(3~4)。出埃及迄今已40年多,在这段时间中,那些因不信而被神惩罚的人,已相继离开世界(二14)。新生的一代正要起来,承担攻占迦南地的责任,此时正是向他们重申律法与应许的良机,让他们奋勇地为神争战。

 .治理组织的重申(9~18)。按前面所提自何烈山(即西奈山)起行(6~7),「那时」(9)相信是指民数记十一章的时候,虽然两者在选立的内容上有分别,这里的组织与出埃及记十八章更相似,但下文所提窥地一事,则与民数记十三章相接。而摩西在这里特别以立官长作为开端,相信乃本于确立制度的目的,使他们在组织整齐的情况下,迈向迦南地。

  这些长官受委重任,操掌权柄,但他们需要按公义判断(16),决不可徇私枉法,轻贫重富,这是在上掌权者的重要守则。他们在以色列立国前期历史中扮演极重要的角色,成为神律法的公义执行者。

  申命记的开始,将新生的百姓引到神的面前,让他们聆听神所颁下的律法。神的说话(圣经)对我们这些属神的人有何意义呢?在面对环境改变时,神的话是我们的重要指示吗?谁人可以成为神话语的执行者呢?

祈祷 导人前行的主,求指引我行在至尊的话语之下,绝不偏移。

觉察神的恩典(一1933

思想 这两天你有没有经验到神的恩典?若没有,神为何不赐恩给你?哪些才算是神的恩典呢?

  今天所选用的主题是来自摩西对以色列人的一段说话(19~33)。民数记十分详尽地记下事件的经过(参民数记十三~十四章),摩西在这里作了一次简述,然后以神丰富的恩典劝勉他们。

 .第二身式的讲述:摩西岂不是在重述历史吗?何以他一直用「你们」为代名词,而不用「他们」呢?原因是一方面那些昔日未及二十岁的人,今日在听众当中;另方面则有宣述的增强和代入作用,使听者有更深刻的印象。

 .恒常的恩典在人的心中通常已不是恩典,乃成了是当然:摩西所指出的,是他们四十年来每天都经历的事情。

   神行在他们前面带领他们,为他们争战,抵挡前路的危险。这样的领路者何处可寻?

   神的养育(31~32):神使他们的衣没有缺乏(申二十九5),每天供应吗哪作他们的食物,赐他们水源,苦水变甜,盘石出水,这是肉身上的养育;神又赐下律法、祭仪,使他们得灵性的养育。有那一个基督徒每月自雇主手里拿取薪金时会首先感谢神,而非以为这是自己过去一月辛劳的应有报酬呢?

   为百姓寻找居住之处(33a):寻找可容多达二百万人居住的地方实非易事。不单要有可供扎营的条件,也要有水源,但神从没有使他们失望。

   神的同在与带领(33b):云柱带来荫蔽;火柱带来光与热,两者均可随时看到,代表神每时刻的同在。这些恩典在以色列人的心目中,已经变成生活的常规,失去惊异的本质。是神没有施恩给他们吗?让我们细看每一天的日子,好去觉察神在我们身上的恩典吧。

祈祷 今日与昨日尽管没有多大分别,但感谢,因为已保守我安然度过。

轻慢不得的神(一3446

  这里所记载的事件,是民数记十三至十四章历史的撮写。从这件事情,我们可以认识到神是轻慢不得的。从人的立场来看,以色列人面对那些高大强壮,威武慑人的迦南人不自觉地生出畏惧之心,这好比人在面对极大困难的时候,也会有战惧之感觉。他们受此重大的惩罚,并不是因他们的惊怕,乃在于他们的心中完全没有神的同在;他们也没有想及神在他们身上曾施的恩典。

  「发怒起誓」(34)是一种不能更改的意思,就是神立定心意要他们承担其不信的后果。故此,让我们也以此为戒,反省我们有没有在甚么事情上将神忘掉,不以祂的能力、同在为倚靠,否则我们的遭遇也将是我们轻慢神的结果。

  41至46节描写以色列人遭受挫败的一次争战,叫人奇怪的是,以色列人自知做错而攻击迦南人,冀望神会因此饶恕他们,但神并没有这样做,结果他们败退而回。以果推因,他们的悔改可能并不诚心,若真心悔改而得不到神的心意回转才是难以明白的;另一方面,他们也一而再的违背神的命令(43)。神看重的,绝对不是人的行径作为是甚么,倘若如此,祂与世人没有大分别;神乃是重视人的心肠,一切作事的动机较外表的行为更重要;后来的扫罗王也在此事上跌倒(撒母耳记上十五22~23)。今日,我们作为一个属于神的人,有没有常将神放在我们的面前,无论工作或事奉,均以神作为一重要的考虑因素呢?太多人的作事原则是:「我……,我……」;而太少人以神的轻慢不得为前提。让我们一同寻求神的心意,以敬畏事奉的心过每一天的生活。

祈祷 主啊,当我忘记的恩典而偏行己路的时候,求提醒我,使我诚心转回的引领中。──《新旧约辅读》

壹 序言 一15

  在开始注释以前,先向读者交代我们对申命记这卷经书的态度,是有必要的。我们深信圣经都是上帝所默示的,它主要的目的是叫人藉此圣道而信耶稣基督得救恩,并因此而能生活圣洁,热心为善,荣神益人。申命记既是圣经中的一卷,因此它的来源虽经人手,仍然是上帝圣灵默示的道。它的功能,也和其它经卷一样:使人藉信基督耶稣得救恩;并于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都是有益的;叫属上帝的人得以完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提后三15~17)

  在绪论中我们说过、这卷经书有摩西的教训,经口传的传统而由后人重新作解释而编写出来,却不是像传统所说为摩西的手笔。这说法,并不影响本书的真理,也不减损本书为圣灵默示写成的实质。之所以说不影响本书的真理,因为真理是建基于事实。事实上,在以下的注释中我们将更多的看到,这卷书的用词、环境、观念、历史背景等,都正如我们在绪论中所说的,是在北国以色列的末代编订,经南国犹大的编修,在被掳时代修订,经五经编辑者汇编,而成了现有的形式。更要紧的事实乃是,这卷书是在五经当中,将救赎论很清楚彰显出来的一卷。之所以说不减损本书为圣灵默示写成的实质,乃因圣灵是上帝,上帝是主宰,祂随已意行事,而可利用任何时代的任何人,来达成祂神圣的旨意。祂不必我们来规定祂要使用甚么人,以完成祂所要完成的工作。在古代,当人看重圣人或名人的时候,上帝感动属祂的人使用摩西的名义,来引导人重视这卷经书。今天,祂已使我们属主的人信赖祂的圣道,因此我们就不必透过摩西来接受上帝的道,乃是透过这圣道来靠赖那位爱我们世人,为我们赐下其独生子作我们救赎主的上帝。

  这就是我们从事注释这卷经书的基本概念,读者也可在这卷注释中,体会到这独一的上帝所为我们成就了的救恩,并存感恩的心去为主而活!

  这卷经书实质上有几个序言。在讨论书名源流的时候我们说过,北国法典编订者可能给予的书名,是依照十二章一节的话而来的。事实上,十二1就是申命记法典的序言。我们也指出,南国编修时代的书名,是来自四章四十四节至五章一节,而这几节经文,实质就是当时被认为「律法」或「律法书」的序言。这序言,和现今全书的序言一1~5极其类似。

  本章一至五节为全书的序言。这段序言是被掳时代及其后的加笔。仔细分析的话,我们可以察觉到,这五节经文也不是纯全完整地出于一人的手笔,而是来自几个不同的层面的。第1、2、4节,可能是属于被掳时代申命记派的加笔。第4节明显是一个接驳的解释历史背景,与第1、2节的地理背景无关联,因此就可能是在被掳后期的加笔。第3节是清楚记明年月日的资料,就无疑为出自被掳末期至回国初期的祭典作者的加笔。第5节开端所指的地点,与被掳时代的加笔之廿九1同,但末句所说的「讲律法」,跟来的经文却非律法,而是史事的叙述;律法要到五1之后才开始。因此,这节经文就可能是出自五经编辑者的加笔,藉使这卷书一开端就有「律法」的格调,而不仅是一种立约和对信徒的讲训而已。

一1

  摩西 按现有的希伯来文写法 Mo{sheh ,一般都认为是源自动词 Mashah ,即「拉出」的意思。因此,出二10就解释这名字的来源,是因为摩西乃从水里拉出来的。但这解释是后期笔写经文的人,根据希伯来文而作的。摩西在埃及文,极可能是来自-Mose 、意思是「生出」或「……的儿子」的意思。主前十四至十三世纪的埃及,有很多名字以这字和神的名字相连,如Thutmosis ,即Thoth 神的儿子,或由Thoth 而生出的。大概摩西在长大而知道自己为以色列人之后,不但「就不肯称为法老女儿之子」(来十一24),也不愿称自己为假神之子。因此他就以另一相近音的埃及文作名字、而称为Ma*se% (原义是「孩子」发音为Mo&se ,和中文的摩西发音亦极相近似。)这样看来,犹太人口传的传统,说摩西曾在埃及为法老女儿收养的事(见出二1~10),是无可置疑的。

  约但河东的旷野 原文是「约但河的旷野」,这就明显表示书写者处身于约但河西。故此这位作者不可能是摩西自己,因为摩西从未涉足约但河西(参看绪论「用词方面」的「约但河外」条)。旷野 是指不能种植的干旱赤地。

  疏弗 这地名无法确定。希腊文的七十士译本,拉丁文的武加大译本和英文的詹姆士王译本,均翻作「红海」。有些学者则认它是民廿一14的「苏法」。但红海和苏法均不是在亚拉巴的「对面」。因此这书写者是对这地理颇不熟悉的人,因他是被掳而远在巴比伦的缘故。

  亚拉巴 这地名有广义和狭义的两种解释。从广义上说,是指从加利利海直到亚卡巴湾的约但河谷。从狭义上言,则是指由死海南端到亚卡巴湾的约但河谷地。这后者的开端,低于海平线一二七五英尺,但在东南端的高地,即帕特拉(Petra)一带,却是拔海约三百英尺之高。亚拉巴的原义是「旷野平原」,因此是指「约但河东的旷野」。

  巴兰 从创十四5~7,廿一21;民十12,十二16,十三3、26;撒上廿五1等处经文来看,巴兰是在西乃半岛北部,连接亚卡巴湾和亚拉巴的旷野之地。但从申卅三2和哈三3的经文来看,这巴兰却是连接西乃与西珥之间的一座山名。

  陀弗 全本圣经仅此一处提到这名字,已无法考证其确实地点。按经文原义,则可能是位于约但河东,在现今约但国境内之一村。

  拉班 这名字和创廿四29的拉班其人,完全没有关联。这是指西乃半岛的一个地名。有些学者把它和民卅三20的立拿相提并论,因为两者原文的字音相近。但无法可以证实此两字为同一地名,而这两地名的确址究竟是在甚么地方,现亦无由鉴定。

  哈洗录 这是以色列人在西乃旷野往亚卡巴湾途中安营的一站(参看民十一35,卅三17)。其确实所在地,现今亦无法鉴定。

  底撒哈 仅在此处一次出现的地名,无法确知其实址所在。

  以色列众人 原文是「全以色列人」,这明显是一种「写作」的说法。在实质上,无论那一个人,在那没有扩音器和电台电视的时代,是无法向全以色列人说话的。在圣经历史上,以色列人这称呼,有几个不同的阶段:(一)在未立约为上主子民前,一般地称作「希伯来人」。(二)摩西至所罗门期间,他们自称为以色列人,并承认是来自共同的祖先雅各的后裔。(三)所罗门死后王国分裂:北国十支派称为以色列国,其国人称为以色列人;南国两支派属犹大国,称为犹大人。但南国的人却不愿称北国的人为以色列人,只叫他们为以法莲人。(四)犹大被巴比伦所掳后,因为先知的讲论一向不作南北国之分界,而以西结又预言原属南北国的人将联为一体(结卅七15~\cs1628),所以被掳后期和回国以后,他们又称自己为以色列人。(五)进入犹太教的时期之后,被称为犹太人。这段经文既属被掳后的修订和五经编辑者的加笔,所以便很自然的讲到是摩西向以色列众人所说的话。

  所说的话 原文是 e*lleh haddevari^m ,并且是原文全书开端的两个字,所以犹太人就以这两字为本书的书名。这两字的直译是「这些」(或语)。「」的原文,可作「道」解释(参看约一1),亦可作命令(诗卅三6的「命」,原文就是这「」的单数式),或诫命(出卅四28的「十条诫」,原文就是「十句」,而这「」原文和这里一样,亦为复数式)解释。为这原因,读原文的以色列人,是把这节话的「以下所记」,认为是上帝的道,也包含上主的诫命的。因此,对他们来说,把申命记看为「律法书」,是毫无疑问的。

一2

  何烈山 请参看本书绪论中,在「用词方面」对本词的解释。

  西珥山 这是死海南边,亚拉巴东面的丛山,属以东境内。但在这里,也许是另有所指,就是指在西乃境内的某一山。否则的话,由何烈山并不需经西珥山而到加低斯巴尼亚。若是照这经文的说法去行,这么大群的人,亦不能以十一天的时间可走到(参看王上十九3~8)。这就再次使我们看到,在被掳之地的书写者,对这一带的地理形势颇不熟悉。

  加低斯巴尼亚 这是以色列人在旷野时代最主要的基地。地在希伯仑南面约一百多公里,即西乃半岛的东北面,于巴兰的旷野和寻的旷野之间(参看民十三26,卅三36)。这地在其它经卷,有时单称加低斯(创十四7,这节经文的「安密巴」,原义是审判泉,不但表明有泉水,即井,亦表明是古代的人在此聚集施行审判的所在地;民卅三36等),有时亦给翻成「基低斯」(书十五23)。但这后者却可能是在犹大南部的另一处地方,与加低斯巴尼亚没有关联。

一3

  出埃及 这是指以色列人在摩西的领导下,离开埃及为奴之地的事迹(见出十二37~41);参看出十九1等)。

  第四十年十一月初一日 这是祭典(P)对摩西年岁与日期的记述(有关数字问题,请参看拙著《旧约概论》第九章第节「数字问题」)。按祭典的编排,摩西逝世于亚伦死后六个月(民卅三38~39),并且活了一百二十岁(申卅四7)。因此,这篇讲词就是他死前一个多月对以色列人的训勉。

  耶和华 这是以色列人敬拜的独一真神的圣名。原文涵义极丰:从时间上说,是永远拥有现在(无过去,也没有未来的含意),即出三14所说的「我是自有永有的」(参看诗九十4;彼后三8);从空间上言,祂是无所不在(诗一三九7~10),充满万有的(参看弗一23,四10);从本质上来看,原义是「我是」(出三14的「我是自有永有的」之原文直译,即「我就是我是」),这我是,不单表明祂的存在,也显示祂为万有之源(参看诗一二一2);因此,从会意上来说,祂是听祷告的主,因为祂是有怜悯有恩惠的,世人缺少甚么,祂就是那甚么。但这词的音译,是以色列人被掳后,不愿在仇敌前称呼这圣名,而逐渐发展对神圣名称的避讳习惯,以致文艺复兴时代的欧洲人,把原文YHWH 的子音,和避讳之词「阿多乃」(主)的元音并读,而成了「耶和华」。犹太人在习惯上仍讳读此词为「阿多乃」,但学者则多主张读回原音的「雅威」( Yahweh)。在含义上,这词也有「主」,或「主宰」的意思(参看诗一一○1与太廿二44的译文),所以本书用「上主」一词作代替(参看现代中文译本对本词的翻译)。

一4

  他已经击杀了 原文的「」,是动词完成式「击杀」或「击败」的字尾附字。其前置词究为上主抑系摩西,则无法确定。写作者也许有意使其模棱两可,藉以表明摩西的得胜,是源于上主之助的。

  希实本 属摩押地的一城,地处亚嫩河和雅博河之间,在现今的约但国首都安曼之西南约廿二公里之处。

  亚摩利 这是出埃及时代,住在巴勒斯坦山地的人,当时的迦南人(即后来称为腓尼基人的)却住在平原(民十三29)。其原出地却可能来自两河流域的北部,南侵后散居在叙利亚和巴勒斯坦,以致主前二千多年起,巴比伦人就泛称居住叙利亚和巴勒斯坦的居民为亚摩利人(参看创十五16、18~21)。直至所罗门王之后,这一族的人仍然遗留在其国内(王上九20)。

  西宏 这是阻止以色列人遣使请求通过摩押地的君王,甚至招聚其众民攻击以色列人,致被以色列人所杀并占有其地(民廿一21~32)。

  以得来 是巴珊地由黑门山到基列之间的一座城,是以色列人进占迦南时代巴珊国的首都。

  亚斯他录 原义是「海后」,为古代拉斯珊拉(Ras Shamrah)文献中伊勒神的配偶,亦是迦南人巴力坛边的木偶(即巴力神的妻之谓,见士六28)。但此处的亚斯他录是地名,地处加利利海之东约三十多公里的山丘,其后归属为玛拿西人之地。地名的来源是因居民敬拜此神祇而得。

  巴珊 这是加利利海东边肥沃的高地。居民原属利乏音人,后归玛拿西在约但河东的半支派。这地出产丰富,有高大的橡树,巨大的公牛和狮子等(参看诗廿二12)。

   是摩西时代一位巨人型的君王(参看三11所描写的他的铁床),为以色列人所杀后,其国土连同西宏的国土,被分给以色列在约但河东两个半支派的人居住(参看民廿一33~35;书十二1~6)。

一5

  摩押地 在死海东面,亚拉伯沙漠西边的约但高地,南连以东人之地。早期此地为苏西人和以米人的居址(参看创十四5;申二9~11),以色列的传统则以此地为罗得子孙的住地(参看创十九30~37;申二9)。

  讲律法说 原文直译应作「解释此律法」。律法的原文妥拉(Torah),来自动词 yarah ,有「抛出」和「教训」的含义的。因此,律法的本义并不在于一条条的规律,乃是当竭力遵行的训诲。但在被掳后期,祭典的律法主义开始抬头,律法便与律例典章的规条同义。在圣经中,申命记法典的原编订人所指的律法,是申十二至廿六章;南国编修者则指四44~廿八68的绝大部分;而被掳时代的修订人,却包含一1~卅二47的主要经文在内。这节经文大概是五经编辑者的加笔,其律法观念已概括全部五经的含义。后期犹太教则视此词与道为同义词(参看诗十九7~10,一一九1~8、13等),因此就实指全部旧约圣经了。不但如此,他们除认书写下来的律法之外,尚有口传的律法。这些口传的律法,以及文士与拉比们对律法的注释,也被承认和接受为有「律法」的地位。

一1~5

  这序言的五节经文,主要来自被掳时代的申命记派作者,祭典的编修人和五经编辑者的加笔。目的在说明这卷书,是摩西在临终前一个多月,在约但河外的摩押地,对以色列人所留的遗训。之所以要把这位素被以色列人尊崇的圣人摩西抬出来,不单在使读者重视这卷经书,也因经文叙述许多古代以色列史事的传统,与这位被称为神人(卅1)的摩西生平,息息相关之故。

贰 第一篇讲词(一6~四40)与附录(四4143

  我们虽然把一6~四40列为摩西的第一篇讲词,而这讲词却主要有两个明显不同的部分:(一)历史的回顾(一6~三29),和(二)语重心长的训勉(四1~40)。

  「回顾」的部分,除了个别的人称,其代名词必须用单数,以及在叙事上的需要而用复数的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以外,主要的是以第一人称的复数(我们)来复述历史的事件(参看一6、19、25,二1、8、13、32~37,三1、3、4~8、12等)。之所以会用第一人称复数来叙述历史事件,主要的原因大概是为被掳之后的以色列人,每七年一次作重新与上主立约时的使用之故(参看卅一10~13)。这些历史事件,除其中一项源于出埃及记以外,其余的均来自民数记,并且多属耶、神两典(J、E)汇编的资料。兹概列如下:

  (1)一9~18,分层负责藉免独当重担(出十八13~26;民十14~25)

  (2)一19~46,差派探子及其报恶信的结果(民十三1~十四45)。

  (3)二1~8,绕过以东境(民二十14~21)。

  (4)二26~33,击杀希实本王西宏(民廿一21~31)

  (5)三1~11,击杀巴珊王噩(民廿一33~35)。

  (6)三12~22,将约但河东之地给二支派半的人(民卅二1~42)。

  (7)三23~29,摩西的恳求不蒙应允(民二十12~13,廿七12~14)。

  此外,二9~25有关经过摩押和亚扪人之地,虽然不在前面四经的任何记述中,而其背景却不离四经中的地理与历史实境。这意思是说,撰写这些历史事实为与上主重新立约仪典之用的人,对耶典和神典的传统,是非常熟悉的。但为适应当前的需要,不单将之简缩,并有小部分加以合并或改编。

  在「训勉」的部分,虽然是申典的特有词句,亦可能不是一次过的加笔。因为明显的分为复数的第二人称(「你们」,按现有和合本译文见,四1~8、11~18、20~21上、22~23上、25上、26~29上和34等),以及单数的第二人称(「你」,见四9~10、19、21下、23下~24、25下、29下~33、35~40。这些照现有中文和合本的翻译,似乎应加入一21在内)。也许,用「你们」的部分,正如一9~18、22~46,三18~20的经文,是被掳期中申命记派的加笔,而「你」的部分。却可能出自五经编辑者(或申命记派另一人)的手笔。原因是在被掳期中用作重新立约时,是注重集体的以色列人;五经编辑者却意于个别的以色列人要谨遵上主藉摩西的训诲之故。

一 从何烈至加低斯的回顾 一643

  从本章六节开始,叙事的口气比一1~5的序言有了很大的转变。在序言中提到摩西和以色列人时,都是用第三人称的的称谓:从本段起,却改为第一人称了。

  由何烈起行到加低斯的回顾,主要有三件事迦:(一)命令起程去得应许之地(一6~8),(二)减轻摩西一人独担重任的难当(一9~18),(三)住加低斯期间所发生的事,就是遣派十二探子和他们报恶信的结果(一19~46)。

1 要进去得应许之地 一68

一6

  耶和华我们的上帝 请参看本书绪论历史评述中,有关「耶和华你们的上帝」栏。

  何烈山 请参看本书绪论中,在「用词方面」对本词的解释。

  你们在这山上住的日子彀了 按出十九1起,和十八5以下所记的,是以色列人在这西乃山(申命记的何烈山)获得律法的颁布。与上主立约,建造会幕,与摩西的岳父立约(出十八12的「在上帝面前吃饭」,表明有立约的事实),以及获得摩西的岳父指导分层负责的事件之后。若按祭典的记述,则已经是在出埃及后的第二年了(参看出四十17;民十11)。所以,以色列人在这上帝的山,就是何烈山,所\cs9住的日子,的确是彀了

一7

  亚摩利人的山地 请参看一4亚摩利条。

  亚拉巴山地 请参看一1亚拉巴条。

  迦南人的地 古代迦南人的地,主要是指由西顿到迦萨的沿海低地,以及死海南部的低洼之地(参看创十19)到主前第十三世纪之后,以色列人逐渐征服那原从亚拉伯东北部迁徙来的居民,以至旧约在提到迦南人的地时,是包含了由叙利亚至埃及间,东以约但河为界,西以地中海为邻的地带。

  利巴嫩山 这是指由小亚细亚直下叙利亚、黎巴嫩国和巴勒斯坦地的两个平行山群。因为山势崇高。峰岭终年积雪而得名。利巴嫩即「白」的意思(参看耶十八14)。利巴嫩的正峰高约一万零二百呎、对峰黑门山亦拔海九三八三呎。利巴嫩山是应许之地的西北界限,本书(一7,十一24)和約书亞记(一4,十一17),均一再提及此域址。

  伯拉大河 这河就是源自现今土耳其境内,在亚洲西南部直流入波斯湾的幼发拉底河。旧约有时就简称为伯拉河(创二14),有时就简称为大河(撒下八3,十16)。这河是以色列最强盛时代,其疆界所及之处(参看王上四24)。

一8

  你们要进去得这地 这是命令式的语句,要求以色列人进入第7节所述的疆域。

  就是耶和华向你们列祖……起誓应许……之地 第7节所列的疆界,上主早就应许赐给亚伯拉罕(参看创十二7,十三14~15,十五18,十七7~8),以撒(创廿六3~4)和雅各(创廿八13~15),并他们的后裔了。

一6~8

  这三节经文,原是申命记派的作者,在被掳时代撰写的百姓与上主重新立约之仪文的开端,因此以在何烈山的立约作肇始,提醒以色列人要重回上主应许他们列祖和其后裔为业之地。这应许之地的疆界,是以以色列黄金时代的界域为准则(王上四24)。

2 按支派立人管理和审判 一918

一9

  那时我对你们说 这里所用的那时,明显是一个泛指的时间。因为按照出十八13~26记述摩西的岳父,指导摩西设立官长的事,是仍在上帝的山那里,而民十一14摩西埋怨管理百姓责任太重的事,是离开何烈山到他备拉(民十33,十一3)以后的事。还有,民十一14~15乃摩西向上主抱怨发泄,并以求上主杀他为要挟。这里却说是对你们说,即对百姓述说。这述说,明显的已将原来摩西的人性弱点消除了。因为这里的「回顾」,主要是对与上主重新立约的人,提醒历史的事件,而不必斤斤计较时地的分明,也不必挑剔当年领袖的弱点,仅只要重新与上主立约的人,愿意遵从官长的领导和判决就行了。

  管理你们的重任,我独自担当不起 按照出十八13~18的话,是摩西的岳父向摩西指出他事事躬亲处理为不当,这里却将那段经文省略不提,反而说是摩西自己的主张。这大概是被掳时代高举摩西地位的自然结果。管理的重任所指的,是地方官长的职责。但在15节却用千夫长、百夫长等军队的组织为职称。这,不但是要和历史事件相符合(出十八21、25),也可能和他们的生活背景相符合,因为在被掳时代,他们可能就以这种形态来管理自己人,而不能用地方官长的名称。地方官可能是巴比伦人。另一方面,这管理的官长也有审判的责任(参看16~17节),这也和原有的历史事件相符(出十八22、26),并与他们在被掳时的生活背景合的。

一10~11

  看哪,你们今日像天上的星那样多 原文的看哪,是「你们看哪!」这并非表示要他们观看,乃属一种赞叹词,因他们现今的人数众像天上的星,是形容人数众的含义,亦为申命记南国编修人喜用的形容词(见十22,廿八62),典故却出自创十五5。

  耶和华你们列祖的上帝 请参看本书绪论中,在「历史评述」项下的「耶和华你们的上帝」条。这里所言的\cs9列祖,主要是指亚伯拉罕、以撒和雅各(参看一8)。

  应许 中文翻成应许的,原文都是「话语」。一8的「应许」,乃是中文译者的加笔,原文并无「话语」此词。上主的话是可靠的,凡祂说了将要成就的话语,中文大都译为应许

  赐福 原文是 barak ,也可翻成「祝」或「称颂」。大体上,在上的对在下的barak 赐福;平辈的 barak 为祝,在下的对在上的barak 却属称颂了。

一12

  麻烦 指令人烦累的琐务。

  管理你们的重任 原文直译是「你们的重担」。管理是中文译者的加笔,但加得恰当。

  争讼 指人与人间彼此的论而至诉的事。

一13~15

  支派 按以色列人的传统,雅各有十二个儿子(创廿九31~三十24,卅五16~18)。这十二个儿子,就是以色列人的十二个支派(创四十九1~28)。

  选举 这词含有「拣」的意义,却不像现代的选举办法。至于怎样去拣,经文没有交代。但受拣之人的内质,却有下面三项条件:有智慧、有见识,为众人所认识的。

  有智慧 这是指人的资质内涵,是先天的秉赋。圣经常把此词与敬畏上主相连(伯廿八28;诗一一一10;箴九10等)。

  有见识 这词的原文,与「了解」、「明白」和「处事本领」有关联。因此是「才干」,正如现代中文译本所翻的。

  为众人所认识的 原文这词亦可翻成「所周知的人」,或「众人深知者」。其含义是经过众人验证为可靠的人的意思。

  首领 原文是「头」或「头目」。用现代的名词来说,就是「袖」。

  官长\cs8 这是身负管理使命的人。原文与审判官不同。但在下面两节却明显的提到「审判」,似乎就把这管理和审判的事,付诸同一官长之手。这大概是反映了被掳期间的生活实境。但对申命记法典的作者(请参看本书绪论中的「成书过程」栏)来说,这两者是不同的人,且各有所司的(见十六18;参看民十一16~17)。

  千夫长、百夫长…… 请参看一9下的注译。

一16~18

  审判官 中文又译为士师(士二16)。原文的本义,含有执法者,拯救者或统治者的意思。事实上,在士师记中亦有两类的「审判官」,其一是抗敌英雄式的「拯救者」,如底波拉、基甸、耶弗他等;另一是地区性的「执法者」或「统治者」,如陀拉、睚珥、以比赞之属。为这原因,这些审判官,可能就是15节中所提的官员。现代中文译本就是以这了解来翻译,把15节的官长翻成干员,在本节则把审判官一词省略掉,而以「他们」作代替。这「他们」,就是指那些「干员」。实质上,在被掳期间的以色列人,既然没有属于自己人的地区官员,只能就被掳到之地按人数来自设自治的干员,并由这些干员来兼负判断争讼的事,乃属一举两得的事。

  都要按公义判断 这是申命记的钥句之一,因为申命记的本源,原是一部法典(请参看本书绪论「编写的目的」栏)。要按公义判断,便不能有人种、贵贱之别,或是看人颜面,或惧怕别人报复。更要紧的原因,乃为\cs9审判是属于上帝的。上帝是公义的,因此审判官要按公义判断

  若有难断的案件,可以呈到我这里 这是按历史的事实而述说的(见出十八22、26)。事实上,古代难断的案件都是求神谕决断的,如约书中所讲的(出廿二8~9;这两节经文的「审判官」,原文都是「上帝」);而摩西也是这样,在营外搭有求问上主判断的会幕(见出卅三7~11)。从历史背景来说,在大卫和所罗门时代,难断的案件是向王求问的(参看撒下十五1~6;王上三8~28等);到约沙法王(ca. 873-849B.C.)的时代,才在「地方法院」之外,于耶路撒冷设立了「高等法院」,并将一般案件和宗教案件分开由不同的人处理(参看代下十九4~11)。在被掳时代,既然没有地方官和京官之别,难断的案件就只能复古地使用神谕决断,就是由祭司执行了。这也许就是被掳期中,许多的长老常到先知以西结家中求问的原因(结八1,十四1,二十1,卅三31等),因为以西结也是祭司(结一3)。

一9~18

  在讲到由立约之地的何烈山,获上主吩咐起程进占应许之地(6~8节)以后,便转述古代的两个传统,就是出十八章的分层负责方法,和民十一章的七十长老获上主赐灵,来分担摩西的重任,以管理和审判这众多的百姓。这些文字,都是泛泛地忆述古代的传统。但在讲到官员须有智慧、才干和经验丰富的质量时,以及说到审判要按公义判断的原由时,却毫不含糊地作清楚的训勉。因为审判是属乎上帝,故此难断的案件,在经过十夫长呈交五十夫长,再向上递呈百夫长、千夫长后,便应交由神谕决断了。这神谕决断,也是必须遵从的终审决断(参看十七8~13)。

3 在加低斯住了多日 一1946

  以色列人从何烈山起程,至加低斯作一长段时间居住的事迹,民数记用了十一章经文作叙述(十至二十章)。但在这里、仅仅选用了民数记的第十三和十四章,并且是简述要点,藉以表达出对上主拯救之大能作为的信与不信的极大分别。19~33节指出当时的百姓只看属地的环境,不以信心来仰赖那在火柱、云柱中向他们显示同在的上主。为这原因,34~46节便简述这不信的结果,乃受罚与战败。

A 窥地与不信 一1933

一19~20

  我们照……起行 这是承接一6~8上主的晓谕,现在就照此吩咐起行。起行的地点是何烈山,因此9~18节就似乎是一段插入的叙事,因为以19节来承接第8节,是天衣无缝的适合,而6节和19节又均以我们作叙述的开始。但这插入,仍然是申命记派的作品,因为用词和笔法,均与前后文相似。

  那大而可怕的旷野 由西乃往迦南,除了沿海傍大道,就是所谓非利士的道路(出十三17)去走,为比较就近且有些少水草之外,无论是中道或东道,都要经过那大而可怕的旷野。这三条道路,笔者均曾走过,且多次飞经上空俯瞰,又曾与专人作骆驼背上漫游观察,所得印象不但是日间异常炙热,夜晚特别寒冷,也正如八15所说的,是有火蛇、蝎子、且为干旱无水之地,真是可怕异常!

  亚摩利人的山地 请参看一7的注译。

  加低斯巴尼亚 请参看一2的注释。

一21

  耶和华你的上帝 请参看本书绪论之历史评述中有关本词语的注释。注意这节话所用的是第二身单数的「」,与上下文的「你们」为不同。因此可能是五经编辑者的加笔,或申命记派中另一人的插语。我们认为后者的可能性较大,因为这节经文的全部用词,都是申命记派的惯用语(请参看下句解释)。

  不要惧怕,也不要惊惶 熟悉底本说的人,都知道神典(E)很重「惧怕」一词,而申典(D)却惯用这不要惧怕,也不要惊惶或相类的用语(见申卅一8;书一9;参看申一29,七18,卅一6等)。

一22-25

  你们都就近我来说…… 这是和早期的传统不同的。在民十三1起,是上主晓谕摩西要打发人去窥探迦南;这里却是百姓的要求。

  我们要先打发人去,为我们窥探…… 在民十三17~20,探子窥探迦南的目的,是看那地如何,民如何,居住怎样,出产些甚么等。这里所说的目的,却是该走何道,必进何城等军事目标,与古代之要了解迦南地的一般情况,完全两样。

  选了十二个人,每支派一人 民十三3~16说明每支派所选出的人名,并都是族长。这里是轻轻的一笔带过,只说明摩西就从他们中间选了十二个人每支派一人,且没有说明他们的身分。

  以实各谷 就是「一挂葡萄」的意思(民十三23~24)。这是在希伯仑附近的山谷,土地肥美,出产丰富(参看民十三23、27)。

  他们手里拿那地的果子下来 这讲词完全不提民十三章中所述说的地名和各种果实的名称,也没有说明是窥探了多少天(民十三25)。唯一说及的回报乃是:耶和华我们的上帝所赐给我们的是美地。照这回报,以色列人就应当是欣然雀跃的进入迦南地去了。结果却相反,为甚么?

一26~28

  你们……竟违背了耶和华你们上帝的命令 在6~8节,上主已吩咐以色列人进迦南去得应许之地为业,现在他们却不肯上去!这是悖逆与不信,是背弃上主的行为。

  在帐棚内发怨言 这是进一步的不信行为。以色列人出埃及后,已曾多次的向摩西和上主发怨言,正如出十五24,十六2~3,十七3等所记的。在民数记中,除了记述这次事件的十四1~3的怨言,甚至要另立首领领他们回埃及去(民十四4)以外,并在上主处置可拉叛党后,又向摩西、亚伦发怨言(民十六41)。

  耶和华因为恨我们…… 这是更进一步的不信,蓄意歪曲上主圣善鸿恩的旨意,竟以亵渎的口气谤渎上主,说祂领他们出埃及,是要把他们交在亚摩利人之手来除灭他们。

  我们上那里去呢 这不单表达出当时的以色列人不欲进入迦南的心态,也以婉转的口气说明了他们曾想另立领袖带领他们回埃及去的叛逆(民十四4)。

  我们的弟兄使我们的心消化 这里所说的弟兄,是指那十个报恶信的探子(参看民十三25~33,十四6~10)。我们的心消化,是指他们在听到所报的恶信,就是「那地的民比我们又大又高,城邑又广大又坚固,高得顶天……」之后,心灰意冷,无力望向前程了。

  亚衲族的人 原文 `anaqim 的含义,是「巨人之子」的意思。民十三33已把这族人形容得淋漓尽致。从书十五13~15的叙述来看,这族人大概并不属闪族,极可能是何利人或赫人的后裔。

一29~31

  不要惊恐,也不要怕他们 这是摩西讲词中,对上主信心的惕厉。有信心的人,就不至惊恐而致心都消化了;有信心的人,也不会对仇敌惧怕,因为知道上主的同在,祂是万有的主,是掌管天上地下一切权柄的真神。

  在你前面行的耶和华你们的上帝…… 这话不单指示上帝的同在和作领导,也是在面对仇敌时,祂必为你们争战。这是有前车可鉴的,就如在出埃及到海边时(出十四13~30),于旷野中有亚玛力人来争战时(出十六8~13),上帝都使以色列人安然脱险,并获大大的胜利。

  你们在旷野……上帝抚养你们,如同人抚养儿子一般 这里所讲的抚养,不但说到为以色列人的安全作的护庇,也论及鹌鹑、吗哪(出十六章)和食水(出十五22~26,十七1~6等)的供给。上主抚养以色列人,不单如同人抚养儿子一样,上主实际就以与祂立约的子民为儿子(出四22;申十四1,卅二6;参看何十一1;申八5等)。

一32~33

  你们在这事上却不信耶和华你们的上帝 这是极其令人感叹的语句。在这事上所指的,从历史事件上说,是指当年在加低斯巴尼亚的以色列人,不按上主吩咐去进入迦南,反而怨言亵渎上主。但从生活背景来说,也是训勉被掳中重新与上帝立约的子民,不要重蹈覆辙,不信上主的圣善旨意和领导。

  为你们找安营的地方 撰写这句话的作者,其心目中所想的,并不单是出十四1~2,十五27,十七1,十九2等处所提,在出埃及后到旷野的安营;也是民十33以下,他们离开上主之山以后的安营。更可能的,他已知道民卅三5~49的安营清单。虽然这清单是出于祭典,但祭典是祭司储存历代的祭司文献,在被掳后期才编订的底本。申命记派既属祭司利未人(参看本书绪论中有关「编写者」栏),则他们是不难知道这清单的。

  火柱……云柱 上主日间在云柱中,夜间在火柱中(参看出十三21~22;民十34等),不单是表明祂和以色列人同在,作他们的领导,为他们争战(参看出十四19~20、24),也是对在旷野中的以色列人之抚养保证,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旷野沙漠并无树木遮荫,日间烈阳赤热,云柱彩就给他们以荫庇。沙漠中缺乏水蒸气,无法将日间的赤热予以保温,以致入夜就极为寒冷。夜间的火柱不但可作照明,且给予温暖;

一19~33

  这段经文是作者选用古代的传统,简述以色列人从何烈山起行到加低斯巴尼亚后,派人窥探迦南,知道那是美地,却因不信上主恩典的引导,以致发怨言谤渎上帝。摩西不但安抚他们,且以上主过往引领他们的救赎大能,以及恩惠抚养他们的事实,鼓励他们相信上主,并倚靠上主来为他们争战。

  有些学者,譬如温拉德(Gerhard VonRad),认这段经文和其后的一些叙述史事的地方之所以简缩,可能是申命记派的人依据了一种较为简短的传统。但这说法不能解决何以申命记史事的叙述,会与前四经的传统不同。我们的看法是,申命记派使用历史的传统,但为适应当时作者生活背景的需要,而作了一些删减和适应之故。其目的是在激励他(们)的读者或听者,对上主救赎鸿恩的信靠和倚赖。

B 受罚与战败 (一3446

一34~35

  耶和华听见……就发怒起誓说 这是指上主听见以色列人不信的怨言和谤渎之后的反应。祂发怒已经是对人刑罚的一种形式,更要紧的,乃表达即将有严厉的刑罚要实际的施予亵渎祂的人。上帝起誓的话,乃表明所讲的,是无可改变的。

  这恶世代的人,连一个也不得见……美地 在民数记十四章,不同的传统对当时的人有不同的称呼:11节说「这百姓」,22节用「这些人」,27节就称「这恶会众」。因为他们在迦南窥探了四十日(民十三25),所以以一年顶一日,罚他们在旷野飘流四十年(民十四33~34),等到当年二十岁以外,向上主发怨言的人都死了(民十四29~30),才能进入迦南。这里却简单的用这恶世代的人──按以色列古代的传统,人以四十年为一代,因此其含义也有在四十年后,这些恶人都死在旷野了,才得进入迦南的意思。美地所指的,就是那肥沃的流奶与蜜之地的迦南。

一36~39

  惟有耶孚尼的儿子迦勒必得看见 这是说明迦勒要进入迦南地。耶孚尼除了与迦勒的名字相连之外,我们仅从较古的传统(耶、神两典合编)知道他属基尼洗族(民卅二12),因此他可能是外族人而在后来加入犹大支派,正如较后的祭典传统所揭示的(民十三6)。迦勒后来得进迦南,并攻下希伯仑和其附近的地方为其和后裔的居住地(参看书十五13~19)。这,正应验了上主的应许:我要将他所踏过的地赐给他,和他的子孙

  耶和华为你的缘故,也向我发怒说,你必不得进入那地 这第37节有两点须要注意。首先,头一句的,原文是「们」,就是指以色列人。这是中文和合本译者的错误,现代中文译本却正译为「由于们的缘故」。其次,并且是更要紧的,申命记派在这里表明摩西之不能进入迦南,乃因百姓的罪过而要摩西来担当。其它的古传统,却说明是摩西自己的过错,致惹上主的怒气而不得进入应许之地(参看民二十7~12和廿七12~14)。

  嫩的儿子約书亞 有关約书亞的父亲,我们仅知道他是以法莲人(民十三8),其余则一无所知。至于約书亞,他在与亚玛力人争战时是军事统领(出十七9~13),在摩西求问的会幕中则是帮助摩西的少年人(出卅三11),所以在这里被称为伺候摩西的人。他原本叫何西阿(民十三8),摩西却称他为約书亞(民十三16),因为約书亞有「救恩」或「拯救者」的含义(参看太一21;这节经文的「耶稣」之原文,是由希伯来文的約书亞切音为希腊文之后的发音)。

  他必得进入那地 原因是在十二探子中,惟有約书亞和迦勒信靠上主的大能,并激励百姓以信心进入迦南(民十四6~9、30)。所以約书亞不单得以进入迦南,且要使以色列人承受那地为业。这是基督徒在研读旧约圣经历史中,所不可忘记的一项要事。因为摩西预表律法;約书亞预表耶稣基督;以色列人预表新约的信徒;迦南却预表天堂。律法不能拯救人,它的功用是叫人知罪(罗三20),作训蒙的师傅,引人到基督那里,藉信称义(加三24)。惟有基督在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为我们死(罗五8)、使我们可以藉他得救,且与上帝和好,并藉信他而以上帝为乐(罗五9~11)。

  并且你们的妇人孩子……必进入那地…… 作者叙述的是历史事件。这事件详记在民十四31~38,而应验在約书亞记中。但圣灵默示的圣经,却有更进一步的阐释。妇人在原文是没有的,但和合本加得非常恰当,因为这词不论在希伯来文或希腊文,都可译成妻子,而妻子在圣经中常是用来象征教会(参看弗五22~33等);那在以色列人认为必被掳掠的,就是当时还不知善恶的儿女,就是象征新约的上帝的儿女。这些人,必因約书亞所预表的耶稣所成就的救恩,得以进入天上的迦南。

一40

  从红海的路往旷野去 原文红海应译为芦苇海。因此就可能不会是指红海的两臂湾:苏彝士湾或亚卡巴湾。另一困扰,是当时他们已在加低斯巴尼亚,而这地却已经是在旷野中(参看民十三26,卅三36)。但若根据一1的一些为人熟知的地名来看,也许现代中文译本的处理法,是较为可取的。该译本在本节的翻译乃是:「至于你们这些人,你们要转回头,要回到通往亚卡巴湾路上的旷野去。」

一41~43

  我们得罪了耶和华,情愿……上去争战 知罪悔改,上主会赦免人的罪(参看约壹一9)。但是,人在世犯罪的结果,却是要罪人自己承担(参看撒下十二13~14)。当时的以色列人却不晓得他们发怨言,亵渎上主的严重性,满以为现在情愿照上主的吩咐,上去争战就能得到那应许之地。

  不要上去,也不要争战,因我不在你们中间 这是上主藉摩西劝勉,也是警告以色列人的话语。因为争战的胜败,全在乎上主(参看撒上十七47)。上主既不在他们中间,以色列人就无法以少胜多,更无法以他们细小身型的人,来和巨人争战(参看一28有关「亚衲族」的注释,并民十三32~33有关探子的恶信)。

  你们却不听我……擅自上山地去了 这节话有三个词语,显示出当时以色列人的顽梗与不信……却、竟、擅自。上主藉摩西的吩咐,他们不听从;上主的命令,他们违背;上主要他们转回,他们却擅自上山地去了。这一切,已可预料到他们将有的结局了。

一44~46

  追赶你们如蜂拥一般 这是形容以色列人上山地去,给亚摩利人围攻击打时的状态:像打翻蜂巢的人,给黄拥上来,虽拚命的逃避,却给缠刺的创痛难当。

  西珥 就是以东地(参看创卅二3及申一2有关「西珥山」的注释)。

  何珥玛 这词语带双关。因为何珥玛的原义可译为「受咒诅」或「杀灭」(参看民廿一3),而又是一个地名。这地在犹大的南部旷野,近以东的境界。实在的原址现仍无法考证。

  在耶和华面前哭号 这是战败回来者的三重痛苦的表示:为战败而痛,为死难者痛,为上主的掩面不顾而痛

  于是你们在加低斯住了许多日子 按照二14的记述,他们在加低斯住了卅八年的时光(见该节注释)。在这许多的日子里面,按照地理和生活背景来说,他们不可能是聚居一起。游牧生活的人必须逐水草而居,加低斯的水源无法长期的供养这许多的人。大概他们是以加低斯为中心大本营,众民是散居各处,在节期或有重大事项须决定或判断时,才到加低斯来作决断。有关加低斯,请参看一2的注释。

一34~46

  这段经文是由两小段经文组成(一)首段由34~40节,说明因探子窥地后所报的恶信,使众百姓发怒言,不信上主的圣善领导,以致被罚,不得进入那应许之地,摩西也受了连累而不得见此美地,须等到当年发怨言的人死在旷野之后,才由約书亞领导他们当年以为必被掳掠的那些儿女,进占迦南为业。他们受罚要转回,到通往亚卡巴湾路上的旷野去。(二)第二段由41~46节,是百姓听了上主藉摩西所宣告的这些刑罚之后,深自痛悔,并情愿即行上迦南去。但上主要他们不可上去,不要争战,因上主不会与他们同在。他们却没有听从这吩咐,擅自上山地去,致被当地的亚摩利人杀败回来,在上主面前哭号哀求,却不蒙上主的垂听,便只好在加低斯耽住了卅八年之久。──《中文圣经注释》

申命记第一章

申 1:1 以下所记的是摩西在约旦河东的旷野、疏弗对面的亚拉巴─就是巴兰、陀弗、拉班、哈洗录、底撒哈中间─向以色列众人所说的话。

申 1:2 (从何烈山经过西珥山到加低斯‧巴尼亚有十一天的路程。)

【申一2~3一件事是顶希奇,就是以色列人在旷野里所走的路程。我们记以色列人从埃及走到加低斯一共花了二年的工夫(出十二~民十三),那时因为他们不信神的缘故,就没有进入迦南,后来又走了三十八年之后才进去。所以那二年是该的,三十八年是枉费了,从何烈山一直绕了一个大圈子,到末了仍回到原来的地方。这里说,从何烈山经过西珥山,到加低斯巴尼亚,只有十一天的路程,他们却走了三十八年。一直绕圈子,没有起头,也没有终结,这也是许多基督人的经历。有的问题,三天五天就可以解决的,但过了三年五年还没有解决。在我们属灵的路程上,真不知有多少时日是枉费的。── 倪柝声

申 1:3 出埃及第四十年十一月初一日,摩西照耶和华藉他所吩咐以色列人的话都晓谕他们。

申 1:4 那时,他已经击杀了住希实本的亚摩利王西宏和住以得来、亚斯他录的巴珊王噩。

申 1:5 摩西在约旦河东的摩押地讲律法说:

申 1:6 「耶和华─我们的 神在何烈山晓谕我们说:你们在这山上住的日子够了;

申 1:7 要起行转到亚摩利人的山地和靠近这山地的各处,就是亚拉巴、山地、高原、南地,沿海一带迦南人的地,并黎巴嫩山又到幼发拉底大河。

申 1:8 如今我将这地摆在你们面前;你们要进去得这地,就是耶和华向你们列祖亚伯拉罕、以撒、雅各起誓应许赐给他们和他们后裔为业之地。」

申 1:9 「那时,我对你们说:『管理你们的重任,我独自担当不起。

申 1:10 耶和华─你们的 神使你们多起来。看哪,你们今日像天上的星那样多。

申 1:11 惟愿耶和华─你们列祖的 神使你们比如今更多千倍,照他所应许你们的话赐福与你们。

申 1:12 但你们的麻烦,和管理你们的重任,并你们的争讼,我独自一人怎能担当得起呢?

申 1:13 你们要按各支派选举有智慧、有见识、为众人所认识的,我立他们为你们的首领。』

申 1:14 你们回答我说:『照你所说的行了为妙。』

申 1:15 我便将你们各支派的首领,有智慧、为众人所认识的,照你们的支派,立他们为官长、千夫长、百夫长、五十夫长、十夫长,管理你们。

申 1:16 「当时,我嘱咐你们的审判官说:『你们听讼,无论是弟兄彼此争讼,是与同居的外人争讼,都要按公义判断。

申 1:17 审判的时候,不可看人的外貌;听讼不可分贵贱,不可惧怕人,因为审判是属乎 神的。若有难断的案件,可以呈到我这里,我就判断。』

申 1:18 那时,我将你们所当行的事都吩咐你们了。」

申 1:19 「我们照耶和华─我们 神所吩咐的从何烈山起行,经过你们所看见那大而可怕的旷野,往亚摩利人的山地去,到了加低斯‧巴尼亚。

申 1:20 我对你们说:『你们已经到了耶和华─我们 神所赐给我们的亚摩利人之山地。

申 1:21 看哪,耶和华─你的 神已将那地摆在你面前,你要照耶和华─你列祖的 神所说的上去得那地为业;不要惧怕,也不要惊惶。』

申 1:22 你们都就近我来说:『我们要先打发人去,为我们窥探那地,将我们上去该走何道,必进何城,都回报我们。』

申 1:23 这话我以为美,就从你们中间选了十二个人,每支派一人。

申 1:24 于是他们起身上山地去,到以实各谷,窥探那地。

申 1:25 他们手里拿那地的果子下来,到我们那里,回报说:『耶和华─我们的 神所赐给我们的是美地。』

申 1:26 「你们却不肯上去,竟违背了耶和华─你们 神的命令,

申 1:27 在帐棚内发怨言说:『耶和华因为恨我们,所以将我们从埃及地领出来,要交在亚摩利人手中,除灭我们。

申 1:28 我们上哪里去呢?我们的弟兄使我们的心消化,说那地的民比我们又大又高,城邑又广大又坚固,高得顶天,并且我们在那里看见亚衲族的人。』

80 亚纳族的人是何种人?他们的状况如何?申一28

答:亚衲--意即巨人,此族的人身体强壮高大。亚伯拉罕时代,他们住在迦南的南方,即利乏音族(创十四5,申二11)。此词与创六4的伟人相似,大概是指古时某些孔武有力,身材高大的人。亚衲族的人,显然地是由于他们身材高大(民十三32,33),使人见而生畏,是故以色列人从埃及进迦南的时候,恐怕触动他们,不敢往前行走(民十三28,申一28,二10,九2)。按約书亞所记,希伯仑之族长为亚衲族的后人,亚衲族的始祖是亞伯,因而有称希伯仑城为亚巴城(民十三22,书十五13,廿一11)。当約书亞战胜迦南时,将以色列山地所有之亚衲族人,尽都消灭殆尽,并毁灭其城邑,只有少数遗留于非利士人之迦萨、迦特、亚实突些三城邑,而与非利士人连合(书十一21,22)。約书亞将亚衲族的基列亚巴城给了迦勒,迦勒就把亚衲族的三个族长从那里赶出去了(书十五13,14,士一20)。 后来大卫所战胜迦特的非利士巨人歌利亚,或者也是属于此族的人(撒上十七4)。―― 李道生《旧约圣经问题总解》

申 1:29 我就对你们说:『不要惊恐,也不要怕他们。

申 1:30 在你们前面行的耶和华─你们的 神必为你们争战,正如他在埃及和旷野,在你们眼前所行的一样。

申 1:31 你们在旷野所行的路上,也曾见耶和华─你们的 神抚养你们,如同人抚养儿子一般,直等你们来到这地方。』

申 1:32 你们在这事上却不信耶和华─你们的 神。

申 1:33 他在路上,在你们前面行,为你们找安营的地方;夜间在火柱里,日间在云柱里,指示你们所当行的路。」

申 1:34 「耶和华听见你们这话,就发怒,起誓说:

申 1:35 『这恶世代的人,连一个也不得见我起誓应许赐给你们列祖的美地;

申 1:36 惟有耶孚尼的儿子迦勒必得看见,并且我要将他所踏过的地赐给他和他的子孙,因为他专心跟从我。』

申 1:37 耶和华为你们的缘故也向我发怒,说:『你必不得进入那地。

申 1:38 伺候你、嫩的儿子約书亞,他必得进入那地;你要勉励他,因为他要使以色列人承受那地为业。

申 1:39 并且你们的妇人孩子,就是你们所说、必被掳掠的,和今日不知善恶的儿女,必进入那地。我要将那地赐给他们,他们必得为业。

申 1:40 至于你们,要转回,从红海的路往旷野去。』

申 1:41 「那时,你们回答我说:『我们得罪了耶和华,情愿照耶和华─我们 神一切所吩咐的上去争战。』于是你们各人带兵器,争先上山地去了。

申 1:42 耶和华吩咐我说:『你对他们说:不要上去,也不要争战;因我不在你们中间,恐怕你们被仇敌杀败了。』

申 1:43 我就告诉了你们,你们却不听从,竟违背耶和华的命令,擅自上山地去了。

申 1:44 住那山地的亚摩利人就出来攻击你们,追赶你们,如蜂拥一般,在西珥杀退你们,直到何珥玛。

申 1:45 你们便回来,在耶和华面前哭号;耶和华却不听你们的声音,也不向你们侧耳。

申 1:46 于是你们在加低斯住了许多日子。」

查阅相关章:
更多关于: 注释   圣经   基督徒   文摘   道尔   唐纳   申命记   摩西   迦南   以色列   的人   以色列人   这是   耶和华   埃及   旷野   之地   拉巴   上帝   他们的   经文   圣经   百姓   探子   原文   本书   注释   不信   是在   支派   的是   都是   你们的   山地   死海   简介   历史
返回顶部
圣经资料,在线查经,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
@c.zyesu.com 圣经注释